CN206069097U - 绕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绕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69097U
CN206069097U CN201621038248.8U CN201621038248U CN206069097U CN 206069097 U CN206069097 U CN 206069097U CN 201621038248 U CN201621038248 U CN 201621038248U CN 206069097 U CN206069097 U CN 206069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wheel
clamping
winder
base
me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382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登令
姜晓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ing N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ing N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ing N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ing N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382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69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69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69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绕线的线轮和与之连接的卡止装置;所述卡止装置通过一次按压与所述线轮卡止连接,并通过再次按压与所述线轮解除卡止连接;所述线轮设有第一联动部件;所述卡止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卡接部件以及旋转部件。该装置的使用者只需要通过按压卡止装置中的驱动部件即可实现绳索的收起或释放。无需连接绳索时拉紧后打结固定,及松开绳索时,一一解开绳结的过程,节约了时间,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Description

绕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绳索的用途数不胜数:从建筑中的材料固定到灯芯制作以及用缘绳下降法爬下悬崖或设置罗网捕猎。世界上生产的绳索,约有一半以上是用于航海业和捕鱼业。其他绳索的应用也很广泛,从普通家庭用的晒衣绳、鞋带到大规模钻井作业用的载重缆绳,在我们的周围处处可见。
绳索,是通过扭或编等方式加强后,连成一定长度的纤维。其拉伸强度很好但没有压缩强度,可用来做连接、牵引的工具。而现在的背包或者鞋子的开口处通常都会使用绳索来进行封闭连接。现有的绳索在连接固定时,需要使用者使用双手把多根绳索拉紧后打结固定,从而给使用者造成了不便。同时松开绳索,需一一解开绳结,浪费时间。
尤其是,人们在每次穿鞋与脱鞋时都会将鞋带重复的做打结与解结的动作,比较浪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 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绕线装置,包括用于绕线的线轮和与之连接的卡止装置;所述卡止装置通过一次按压与所述线轮卡止连接,并通过再次按压与所述线轮解除卡止连接;所述线轮设有第一联动部件;所述卡止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卡接部件以及旋转部件;
所述底座设有穿线孔、止回部件以及双层凸环;所述止回部件置于所述底座的内周侧;所述双层凸环置于所述底座的外壁;
所述卡接部件旋转连接于所述线轮;所述卡接部件包括第一啮合部件、第二啮合部件和第三啮合部件;所述第一啮合部件置于所述卡接部件的外周侧,且与所述止回部件相配合;所述第二啮合部件与所述第一联动部件相互卡接用以限制所述线轮与所述卡接部件分离并用以与所述线轮相互避让以分离所述线轮与所述卡接部件;
所述旋转部件设有与所述第三啮合部件啮合的联动部件;所述旋转部件设有与所述双层凸环相配合的限位部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内壁设有限位耳;所述线轮设有与所述限位耳卡接的凸块。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啮合部件为棘爪;所述旋转部件朝向所述卡接部件的一侧设有用以容纳所述卡接部件的凹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分别与双层凸环卡接的第一限位部件和第二限位部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线轮包括绕线轴以及分别与所述绕 线轴两端连接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绕线轴开设有供绳索穿设的通孔。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线轮开设有用以分离所述线轮与所述底座的第一缺口。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线轮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用以安装所述线轮和所诉底座的第二缺口。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止回部件、第一啮合部件、第二啮合部件和第三啮合部件均呈齿状结构设置;所述齿状结构为倾斜设置的齿状结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啮合部件为棘爪;所述棘爪背离所述第二啮合部件的一端开设有V字型口;所述V字型口与所述止回部件卡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部件外周侧设有防滑部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绳索收放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装置,通过与绕线的线轮连接的卡止装置实现了:按压一次旋转部件,旋转部件驱动与所述旋转部件卡接的卡接部件发生沿轴向方向上的位移,卡接部件上的第二啮合部件与线轮啮合。此时,线轮可随着卡接部件的转动而转动。更为重要的是,按压旋转部件时,旋转部件设有的限位部件从置于双层凸环中间的凹槽中向下移动越过凸环,此时凸环与限位部件卡合。
同时底座内周侧设置的止回部件与卡接部件外周侧的第一啮 合部件啮合,限定了,卡接部件仅能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不能反向转动,即仅能收线而不能放线。转动旋转部件,旋转部件带动卡接部件转动,卡接部件带动线轮转动,绳索在线轮的转动下缠绕在线轮上,实现收起绳索的技术效果。
向旋转部件施加背离底座的力时,旋转部件驱动与所述旋转部件卡接的卡接部件发生沿轴向方向上的位移,卡接部件上的第二啮合部件与线轮避让开,使得卡接部件与线轮解除连接。更为重要的是,旋转部件上的限位部件越过凸环,重新置于双层凸环中间的凹槽内,使得旋转部件仅能沿轴向方向上的移动特定的位移,而不至于脱离底座。此时,线轮上的绳索可释放。
进一步的,底座的限位耳与线轮设有的凸块相配合,使得线轮与底座组装后,不易在外力的作用下与底座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部件朝向卡接部件的一侧设有用以容纳所述卡接部件的凹槽。卡接部件置于该凹槽内时,能够较为平整的与线轮相配合。
进一步的,线轮包括绕线轴以及分别与绕线轴两端连接的顶部和底部;绕线轴开设有供绳索穿设的通孔,绳索可系与绕线轴处,避免绳索与线轮脱离。
进一步的,线轮开设有用以分离线轮与底座的第一缺口,还设有用以安装所述线轮和底座的第二缺口。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大大提升该绕线装置的实用性,第一缺口便于线轮和底座分离,缺口处可伸入针或其他竖直的棒状部件,便于施力。第二缺口则 为线轮提供了更好的安装空间,使得线轮和底座更便于装配。
进一步的,止回部件、第一啮合部件、第二啮合部件和第三啮合部件均呈齿状结构设置;齿状结构为倾斜设置的齿状结构。倾斜的齿状结构配合更为紧密,避免竖直的齿状结构之间存在较大空隙的问题。
该装置的使用者只需要通过按压卡止装置中的驱动部件即可实现绳索的收起或释放。无需连接绳索时拉紧后打结固定,及松开绳索时,一一解开绳结的过程,节约了时间,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的卡接部件平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的卡接部件与线轮连接时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的卡接部件与线轮脱离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阅图1和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绕线装置1,包括用于绕线的线轮11和与之连接的卡止装置12;所述卡止装置12通过一次按压与所述线轮11卡止连接,并通过再次按压与所述线轮11解除卡止连接;所述线轮11设有第一联动部件111;所述卡止装置12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121、卡接部件122以及旋转部件123;
所述底座121设有穿线孔1211、止回部件1212以及双层凸环1213;所述止回部件1212置于所述底座121的内周侧;所述双层 凸环1213置于所述底座121的外壁;
所述卡接部件122旋转连接于所述线轮11;所述卡接部件122包括第一啮合部件1221、第二啮合部件1222和第三啮合部件1223;所述第一啮合部件1221置于所述卡接部件122的外周侧,且与所述止回部件1212相配合;所述第二啮合部件1222与所述第一联动部件111相互卡接用以限制所述线轮11与所述卡接部件122分离并用以与所述线轮11相互避让以分离所述线轮11与所述卡接部件122;
所述旋转部件123设有与所述第三啮合部件1223啮合的联动部件1231;所述旋转部件123设有与所述双层凸环1213相配合的限位部件1232。
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装置1,通过与绕线的线轮11连接的卡止装置12实现了:按压一次旋转部件123,旋转部件123驱动与所述旋转部件123卡接的卡接部件122发生沿轴向方向上的位移,卡接部件122上的第二啮合部件1222与线轮11啮合。此时,线轮11可随着卡接部件122的转动而转动。更为重要的是,按压旋转部件123时,旋转部件123设有的限位部件1232从置于双层凸环1213中间的凹槽1234中向下移动越过凸环,此时凸环与限位部件1232卡合。
同时底座121内周侧设置的止回部件1212与卡接部件122外周侧的第一啮合部件1221啮合,限定了,卡接部件122仅能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不能反向转动,即仅能收线而不能放线。转动 旋转部件123,旋转部件123带动卡接部件122转动,卡接部件122带动线轮11转动,绳索在线轮11的转动下缠绕在线轮11上,实现收起绳索的技术效果。
向旋转部件123施加背离底座121的力时,旋转部件123驱动与所述旋转部件123卡接的卡接部件122发生沿轴向方向上的位移,卡接部件122上的第二啮合部件1222与线轮11避让开,使得卡接部件122与线轮11解除连接。更为重要的是,旋转部件123上的限位部件1232越过凸环,重新置于双层凸环1213中间的凹槽1234内,使得旋转部件123仅能沿轴向方向上的移动特定的位移,而不至于脱离底座121。此时,线轮11上的绳索可释放。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21的内壁设有限位耳1214;所述线轮11设有与所述限位耳1214卡接的凸块115。
上述,底座121的限位耳1214与线轮11设有的凸块115相配合,使得线轮11与底座121组装后,不易在外力的作用下与底座121脱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啮合部件1221为棘爪;所述旋转部件123朝向所述卡接部件122的一侧设有用以容纳所述卡接部件122的凹槽1234。
上述,所述旋转部件123朝向卡接部件122的一侧设有用以容纳所述卡接部件122的凹槽1234。卡接部件122置于该凹槽1234内时,能够较为平整的与线轮11相配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件1232包括分别与双层凸环 1213卡接的第一限位部件12321和第二限位部件12322。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线轮11包括绕线轴112以及分别与所述绕线轴112两端连接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绕线轴112开设有供绳索穿设的通孔。
上述,线轮11包括绕线轴112以及分别与绕线轴112两端连接的顶部和底部;绕线轴112开设有供绳索穿设的通孔1121,绳索可系与绕线轴112处,避免绳索与线轮11脱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线轮11开设有用以分离所述线轮11与所述底座121的第一缺口113。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线轮11朝向所述底座121的一侧设有用以安装所述线轮11和所诉底座121的第二缺口114。
上述,线轮11开设有用以分离线轮11与底座121的第一缺口113,还设有用以安装所述线轮11和底座121的第二缺口114。第一缺口113和第二缺口114大大提升该绕线装置1的实用性,第一缺口113便于线轮11和底座121分离,缺口处可伸入针或其他竖直的棒状部件,便于施力。第二缺口114则为线轮11提供了更好的安装空间,使得线轮11和底座121更便于装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止回部件1212、第一啮合部件1221、第二啮合部件1222和第三啮合部件1223均呈齿状结构设置;所述齿状结构为倾斜设置的齿状结构。
上述,止回部件1212、第一啮合部件1221、第二啮合部件1222和第三啮合部件1223均呈齿状结构设置;齿状结构为倾斜设置的 齿状结构。倾斜的齿状结构配合更为紧密,避免竖直的齿状结构之间存在较大空隙的问题。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啮合部件1221为棘爪;所述棘爪背离所述第二啮合部件1222的一端开设有V字型口12211;所述V字型口12211与所述止回部件1212卡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部件123外周侧设有防滑部件12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绕线的线轮和与之连接的卡止装置;所述卡止装置通过一次按压与所述线轮卡止连接,并通过再次按压与所述线轮解除卡止连接;所述线轮设有第一联动部件;所述卡止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卡接部件以及旋转部件;
所述底座设有穿线孔、止回部件以及双层凸环;所述止回部件置于所述底座的内周侧;所述双层凸环置于所述底座的外壁;
所述卡接部件旋转连接于所述线轮;所述卡接部件包括第一啮合部件、第二啮合部件和第三啮合部件;所述第一啮合部件置于所述卡接部件的外周侧,且与所述止回部件相配合;所述第二啮合部件与所述第一联动部件相互卡接用以限制所述线轮与所述卡接部件分离并用以与所述线轮相互避让以分离所述线轮与所述卡接部件;
所述旋转部件设有与所述第三啮合部件啮合的联动部件;所述旋转部件设有与所述双层凸环相配合的限位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内壁设有限位耳;所述线轮设有与所述限位耳卡接的凸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啮合部件为棘爪;所述旋转部件朝向所述卡接部件的一侧设有用以容纳所述卡接部件的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 件包括分别与双层凸环卡接的第一限位部件和第二限位部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轮包括绕线轴以及分别与所述绕线轴两端连接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绕线轴开设有供绳索穿设的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轮开设有用以分离所述线轮与所述底座的第一缺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轮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用以安装所述线轮和所诉底座的第二缺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部件、第一啮合部件、第二啮合部件和第三啮合部件均呈齿状结构设置;所述齿状结构为倾斜设置的齿状结构。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啮合部件为棘爪;所述棘爪背离所述第二啮合部件的一端开设有V字型口;所述V字型口与所述止回部件卡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外周侧设有防滑部件。
CN201621038248.8U 2016-09-05 2016-09-05 绕线装置 Active CN206069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8248.8U CN206069097U (zh) 2016-09-05 2016-09-05 绕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8248.8U CN206069097U (zh) 2016-09-05 2016-09-05 绕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69097U true CN206069097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38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38248.8U Active CN206069097U (zh) 2016-09-05 2016-09-05 绕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690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8422A (zh) * 2018-11-06 2019-02-2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绕线电线盘
WO2022147748A1 (zh) * 2021-01-08 2022-07-14 叶世峰 绳线收放装置、鞋子、帽子、手套及收纳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8422A (zh) * 2018-11-06 2019-02-2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绕线电线盘
CN109368422B (zh) * 2018-11-06 2024-05-0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绕线电线盘
WO2022147748A1 (zh) * 2021-01-08 2022-07-14 叶世峰 绳线收放装置、鞋子、帽子、手套及收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23663A (zh) 鞋带收放装置
CN206069097U (zh) 绕线装置
KR102385710B1 (ko) 끈 조임 장치 및 끈을 구비한 제품
JP5705281B2 (ja) ロープ固定具、袋口結束用具及びフレキシブルコンテナバッグ
US8910353B2 (en) Locking device for laces, shoelaces, cords and the like, particularly adapted to close shoes, rucksacks, items of clothing and the like
CN204917487U (zh) 一种绳索收放装置
CN206413843U (zh) 鞋带收放装置
CN202138925U (zh) 手摇线绳收纳装置
CN206413842U (zh) 鞋带收放装置
JP5840755B1 (ja) ボトル
CN201228134Y (zh) 一种便携式包袋
CN207292529U (zh) 一种捆绑器
CN201427715Y (zh) 单条中拉式穿绳包装袋
CN205649097U (zh) 一种行李固定装置
JP3180650U (ja) 携帯用レンズケース
CN204778074U (zh) 绳索收放装置
CN212291053U (zh) 一种食品安全抽样用无菌袋
JPH02106114A (ja) コード収納ケース
CN216763925U (zh) 系带装置
CN211110419U (zh) 一种焊丝包装用塑料卷轮
CN213474065U (zh) 一种高阻隔复合编织包装袋
CN208192428U (zh) 折叠购物袋
CN206544623U (zh) 带式紧绳器
CN202704724U (zh) 收带盒
CN201427716Y (zh) 穿绳包装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