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78074U - 绳索收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绳索收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78074U
CN204778074U CN201520420038.4U CN201520420038U CN204778074U CN 204778074 U CN204778074 U CN 204778074U CN 201520420038 U CN201520420038 U CN 201520420038U CN 204778074 U CN204778074 U CN 2047780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components
chassis
mesochite
latch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2003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东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42003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780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780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780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绳索收放装置,属于生活用品领域,包括底盘以及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底盘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盘设置有穿线孔,所述底盘靠近所述旋转组件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外套设有用于绕线的线轮,所述线轮靠近所述旋转组件的一面延环向设置有第一卡齿;所述旋转组件靠近所述线轮的一面延环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齿配合的第二卡齿,所述旋转组件还设置有限制所述旋转组件回转的限位组件。本绳索收放装置使得使用者只需要通过转动旋转组件即可实现绳索的固定连接,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Description

绳索收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绳索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绳索(或称绳子),是通过扭或编等方式加强后,连成一定长度的纤维。其拉伸强度很好但没有压缩强度,可用来做连接、牵引的工具。而现在的背包或者鞋子的开口处通常都会使用绳索来进行封闭连接,而现有的绳索在连接固定时,需要使用者使用双手把多根绳索拉紧后打结固定,从而给使用者造成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绳索收放装置,以改善现有的绳索固定连接较为不便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绳索收放装置,包括底盘以及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底盘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盘设置有穿线孔,所述底盘靠近所述旋转组件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外套设有用于绕线的线轮,所述线轮靠近所述旋转组件的一面延环向设置有第一卡齿;所述旋转组件靠近所述线轮的一面延环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齿配合的第二卡齿,所述旋转组件还设置有限制所述旋转组件回转的限位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组件包括面壳,以及与所述面壳形成空腔的中壳,所述面壳与所述中壳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卡齿设置于所述中壳靠近所述连接底座的一面,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绳索的两头分别通过穿线孔穿入到所述底座组件内与所述线轮的侧壁连接。当所述第二卡齿设置于所述中壳靠近所述连接底座的一面时,所述中壳即可与所述线轮通过所述第一卡齿和所述第二卡齿卡合,使得旋转所述旋转组件即可带动所述线轮转动,以实现绳索收紧的效果。而在通过所述限位组件把所述旋转组件卡紧,防止所述旋转组件回转,即可实现绳索收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底盘的所述第一凸起设置有凹槽,所述中壳靠近所述底盘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凹槽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螺丝,所述螺丝从所述通孔穿过,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底盘通过所述螺丝与所述凹槽螺纹匹配连接。
所述螺丝穿过所述通孔后,再与所述第一凸起的所述凹槽螺纹匹配后,即可实现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底座组件的连接。而当需要对所述旋转组件和所述底座组件进行拆卸时,只需要通过旋转所述螺丝即可,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组件靠近所述中壳的一面延环向设置有凸板,所述凸板内壁延环向嵌入有棘轮,所述中壳靠近所述底座组件的一面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与所述限位孔形状匹配的止回限位块,所述止回限位块与所述棘轮匹配;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挤压件,所述挤压件设置于所述止回限位块远离所述底座组件的一面。
当在所述凸板内壁延环向嵌入有棘轮后,当需要通过线轮缠绕绳索时,可以通过所述挤压件把所述止回限位块挤压到所述底座组件内与所述棘轮匹配,从而使得当所述线轮在所述旋转组件的转动下缠绕绳索时,所述旋转组件不会回转。
进一步地,所述止回限位块靠近所述底座组件的一面还连接有双扭簧。使所述止回限位块在与所述棘轮配合卡合后,所述双扭簧能够在弹力的作用下卡在所述止回限位块和所述棘轮之间,从而防止所述止回限位块打滑,使得所述线轮能够更加紧密的缠绕所述线绳。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有多个,所述止回限位块的数量与所述限位孔的数量相同。当设置多个止回限位块后,能够更加有效的防止所述止回限位块打滑。
进一步地,所述螺丝外还套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底座组件的一端延环向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远离所述底座组件的一面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凸起靠近所述底座组件的一面为第二斜面;所述挤压件为可从所述第一斜面延所述限位柱的轴向滑动到第二斜面的卡簧。
而当使用所述卡簧作为挤压件时,使用者通过按压所述面壳即可使所述卡簧利用自身的弹性从所述第一斜面滑动到所述第二斜面,而当所述卡簧滑动到所述第二斜面时,会同时挤压所述止回限位块,使所述止回限位块与所述棘轮卡合,以防止所述旋转组件回转。而当需要把缠绕在所述线轮上的线绳放松时,即可通过延远离所述底座组件的方向拔所述旋转组件,即可使所述止回限位块与所述棘轮分离,使得所述旋转组件可以任意转动,从而使得缠绕在所述线轮上的线绳能够被放松。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面壳与所述中壳卡接。当面壳组件的内部元件损坏或者需要对内部的元件进行维护时,需要对面壳和中壳进行拆卸。而当所述面壳与所述中壳卡接时,使用者能够轻松的把所述面壳和所述中壳分离拆卸,以便于使用者维护或更换面壳组件内部的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面壳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防滑起凸。
本使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绳索收放装置,通过在所述底盘设置穿线孔,且在所述底盘设置的第一凸起上套设用于绕线的线轮,又在所述线轮靠近所述旋转组件的一面延环向设置有第一卡齿;所述旋转组件靠近所述线轮的一面延环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齿配合的第二卡齿的方式,使得旋转所述旋转组件后,能够带动所述线轮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线轮能够把绳索缠绕到线轮上,又通过限位组件限制所述旋转组件回转,从而实现了绳索紧密缠绕在所述线轮上。进一步的使得使用者只需要通过转动旋转组件即可实现绳索的固定连接,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绳索收放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绳索收放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绳索收放装置中底座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绳索收放装置中卡簧与限位柱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卡簧位于限位柱的第一斜面);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绳索收放装置中卡簧与限位柱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卡簧位于限位柱的第二斜面);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绳索收放装置中卡簧与限位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卡簧挤压所述限位块)。
附图标记:
底座101,第一凸起102,线轮103,棘轮104;
中壳201,面壳202,螺丝203,限位块204,双扭簧205,限位柱206,卡簧20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使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绳索收放装置,包括底盘以及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底盘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盘设置有穿线孔,所述底盘靠近所述旋转组件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凸起102,所述第一凸起102外套设有用于绕线的线轮103,所述线轮103靠近所述旋转组件的一面延环向设置有第一卡齿;所述旋转组件靠近所述线轮103的一面延环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齿配合的第二卡齿,所述旋转组件还设置有限制所述旋转组件回转的限位组件。
而在实践过程中,所述旋转组件的实施方式有多种,而为了提升所述旋转组件的可维护性,较佳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面壳202,以及与所述面壳202形成空腔的中壳201,所述面壳202与所述中壳20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卡齿设置于所述中壳201靠近所述连接底座101的一面,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绳索的两头分别通过穿线孔穿入到所述底座101组件内与所述线轮103的侧壁连接。当所述第二卡齿设置于所述中壳201靠近所述连接底座101的一面时,所述中壳201即可与所述线轮103通过所述第一卡齿和所述第二卡齿卡合,使得旋转所述旋转组件即可带动所述线轮103转动,以实现绳索收紧的效果。而在通过所述限位组件把所述旋转组件卡紧,防止所述旋转组件回转,即可实现绳索收紧。
例如,当把本实施例提供的绳索收放装置设置于鞋子上用于收放鞋带时,需要把两根携带通过穿线孔与线轮103连接。当需要紧固两根鞋带时,只需要转动旋转组件带动所述线轮103转动从而使得鞋带缠绕到线轮上,从而实现鞋带的紧固,进而使得使用者只需要通过转动旋转组件即可实现系鞋带。
而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底座101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有多种,而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底盘的所述第一凸起102设置有凹槽,所述中壳201靠近所述底盘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凹槽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螺丝203,所述螺丝203从所述通孔穿过,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底盘通过所述螺丝203与所述凹槽螺纹匹配连接。
所述螺丝203穿过所述通孔后,再与所述第一凸起102的所述凹槽螺纹匹配后,即可实现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底座101组件的连接。而当需要对所述旋转组件和所述底座101组件进行拆卸时,只需要通过旋转所述螺丝203即可,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而为了使所述限位组件在所述线轮103缠绕绳索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限制所述旋转组件回转,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101组件靠近所述中壳201的一面延环向设置有凸板,所述凸板内壁延环向嵌入有棘轮104,所述中壳201靠近所述底座101组件的一面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与所述限位孔形状匹配的止回限位块204,所述止回限位块204与所述棘轮104匹配;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挤压件,所述挤压件设置于所述止回限位块204远离所述底座101组件的一面。
当在所述凸板内壁延环向嵌入有棘轮104后,当需要通过线轮103缠绕绳索时,可以通过所述挤压件把所述止回限位块204挤压到所述底座101组件内与所述棘轮104匹配,从而使得当所述线轮103在所述旋转组件的转动下缠绕绳索时,所述旋转组件不会回转。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止所述旋转组件回转的限位装置的实施方式除了上述通过限位块204与所述棘轮104匹配卡合的方式外,还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可以在所述旋转组件上设置第一限位通孔,在所述底座101上设置与所述第一限位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限位通孔,而当在使用一根限位棒同时插入到所述第一限位通孔以及第二限位通孔时,即可防止所述旋转组件回转。
当需要对缠绕在所述线轮103上的绳索进行长时间固定时,为了防止所述限位块204打滑,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止回限位块204靠近所述底座101组件的一面还连接有双扭簧205。使所述止回限位块204在与所述棘轮104配合卡合后,所述双扭簧205能够在弹力的作用下卡在所述止回限位块204和所述棘轮104之间,从而防止所述止回限位块204打滑,使得所述线轮103能够更加紧密的缠绕所述线绳。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有多个,所述止回限位块204的数量与所述限位孔的数量相同。当设置多个止回限位块204后,能够更加有效的防止所述止回限位块204打滑。
在实践过程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6所示,所述螺丝203外还套设有限位柱206,所述限位柱206远离所述底座101组件的一端延环向设置有第二凸起102,所述第二凸起102远离所述底座101组件的一面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凸起102靠近所述底座101组件的一面为第二斜面;所述挤压件为可从所述第一斜面延所述限位柱206的轴向滑动到第二斜面的卡簧207。
而当使用所述卡簧207作为挤压件时,使用者通过按压所述面壳202即可使所述卡簧207利用自身的弹性从所述第一斜面滑动到所述第二斜面,而当所述卡簧207滑动到所述第二斜面时,会同时挤压所述止回限位块204,使所述止回限位块204与所述棘轮104卡合,以防止所述旋转组件回转。而当需要把缠绕在所述线轮103上的线绳放松时,即可通过延远离所述底座101组件的方向拔所述旋转组件,即可使所述止回限位块204与所述棘轮104分离,使得所述旋转组件可以任意转动,从而使得缠绕在所述线轮103上的线绳能够被放松。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面壳202与所述中壳201卡接。当面壳202组件的内部元件损坏或者需要对内部的元件进行维护时,需要对面壳202和中壳201进行拆卸。而当所述面壳202与所述中壳201卡接时,使用者能够轻松的把所述面壳202和所述中壳201分离拆卸,以便于使用者维护或更换面壳202组件内部的元件。
需要说明的时,为了防止使用者在转动旋转组件时打滑,所述面壳202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防滑起凸102。
本使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绳索收放装置,通过在所述底盘设置穿线孔,且在所述底盘设置的第一凸起102上套设用于绕线的线轮103,又在所述线轮103靠近所述旋转组件的一面延环向设置有第一卡齿;所述旋转组件靠近所述线轮103的一面延环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齿配合的第二卡齿的方式,使得旋转所述旋转组件后,能够带动所述线轮103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线轮103能够把绳索缠绕到线轮103上,又通过限位组件限制所述旋转组件回转,从而实现了绳索紧密缠绕在所述线轮103上。进一步的使得使用者只需要通过转动旋转组件即可实现绳索的固定连接,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绳索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以及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底盘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盘设置有穿线孔,所述底盘靠近所述旋转组件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外套设有用于绕线的线轮,所述线轮靠近所述旋转组件的一面延环向设置有第一卡齿;所述旋转组件靠近所述线轮的一面延环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齿配合的第二卡齿,所述旋转组件还设置有限制所述旋转组件回转的限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索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面壳,以及与所述面壳形成空腔的中壳,所述面壳与所述中壳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卡齿设置于所述中壳靠近所述连接底座的一面,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索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所述第一凸起设置有凹槽,所述中壳靠近所述底盘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凹槽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螺丝,所述螺丝从所述通孔穿过,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底盘通过所述螺丝与所述凹槽螺纹匹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绳索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靠近所述中壳的一面延环向设置有凸板,所述凸板内壁延环向嵌入有棘轮,所述中壳靠近所述底座组件的一面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与所述限位孔形状匹配的止回限位块,所述止回限位块与所述棘轮匹配;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挤压件,所述挤压件设置于所述止回限位块远离所述底座组件的一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绳索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限位块靠近所述底座组件的一面还连接有双扭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绳索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有多个,所述止回限位块的数量与所述限位孔的数量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绳索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外还套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底座组件的一端延环向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远离所述底座组件的一面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凸起靠近所述底座组件的一面为第二斜面;所述挤压件为可从所述第一斜面延所述限位柱的轴向滑动到第二斜面的卡簧。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所述的绳索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与所述中壳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绳索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防滑起凸。
CN201520420038.4U 2015-06-17 2015-06-17 绳索收放装置 Active CN2047780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20038.4U CN204778074U (zh) 2015-06-17 2015-06-17 绳索收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20038.4U CN204778074U (zh) 2015-06-17 2015-06-17 绳索收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78074U true CN204778074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18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20038.4U Active CN204778074U (zh) 2015-06-17 2015-06-17 绳索收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780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23663B (zh) 鞋带收放装置
CN204917487U (zh) 一种绳索收放装置
KR20160146264A (ko) 끈 조임장치
CN104743033A (zh) 一种新型可折叠滑板车及使用方法
US2581849A (en) Container with cap
US8713810B2 (en) Chalk box
CN204778074U (zh) 绳索收放装置
KR102143929B1 (ko) 끈 조임장치
CN204548360U (zh) 一种新型可折叠滑板车
US20080017745A1 (en) Windable storage reel
CN206069097U (zh) 绕线装置
CN105731195A (zh) 绳带收卷装置及头灯
CN104061221B (zh) 一种灯具及其灯具支架
CN205892332U (zh) 绕盘取线工装装置
CN206255712U (zh) 一种卷线设备
CN105281144A (zh) 便携式转接线
CN204416807U (zh) 一种绕线器
CN206842711U (zh) 用于绕线机上的线筒固定工装及绕线机
CN205649097U (zh) 一种行李固定装置
CN201790529U (zh) 窗帘杆杆头连接装置
CN206624516U (zh) 绕线钩安装组件和家用电器
CN205070087U (zh) 便携式转接线
CN210492903U (zh) 一种旋钮组件及具有旋钮组件的用品
CN205569595U (zh) 一种新型哑铃
KR101468186B1 (ko) 줄넘기 운동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