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11563U -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加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加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11563U
CN206011563U CN201620938716.0U CN201620938716U CN206011563U CN 206011563 U CN206011563 U CN 206011563U CN 201620938716 U CN201620938716 U CN 201620938716U CN 206011563 U CN206011563 U CN 2060115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itch
feeding
mounting seat
framework
heat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3871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新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JIUJIU HYDRAULIC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JIUJIU HYDRAULIC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JIUJIU HYDRAULIC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JIUJIU HYDRAULIC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3871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115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115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1156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加热系统,包括一通过复位机构安装在下底座上的上料框架,且该上料框架位于下加热平台的上方,在上料框架上安装有上、下设置且可水平抽出的上上料板、下上料板;所述上活动块的底端还安装有一压紧上料板的上料板高度补偿压块,所述上料板高度补偿压块位于上压板的旁侧并位于上料板的上方,且上料板高度补偿压块与上料框架之间错开设置,所述上料板高度补偿压块的下端超出上压板一个上料板的厚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上下设置的两个上料板,从而省去了两批内饰件之间上料与下料的时间间隔,实现连续化生产,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加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件一般是指轿车车厢的隔板、门内装饰板、仪表板总成、扶手、地毯等零部件和材料。相对于车上其它部件而言,它们对车辆的运行性能没有什么影响,但其面目一览无遗,代表了整部车子的形象,孰优孰劣,决定着轿车的声誉和档次,决定着人们选择轿车的意向。另外,对于轿车来讲,虽然内饰件只是一些辅助性的零配件,但它们要承担起减振、隔热、吸音和遮音等功能,对轿车的舒适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汽车内饰件,其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液压机对内饰件进行加热,而传统的液压机在对内饰件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其采用的是单个上料板,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先将上料板从液压机内移出后,将带加热的内饰件铺在上料板上,再将上料板送入液压机内进行加热加工,待加工完后,将装有加热好的内饰件的上料板再次从液压机内取出后,等到将上料板上的物料取下后,才能再将第二批内饰件放在上料板上进行再加工。而上述这种加工模式,在两批内饰件加工的中间有一段时间间隔,即上一批内饰件下料以及下一批内饰件上料,因此无法实现连续化生产,工作效率不高;另外,传统的上料框架其工作过程为:首先,需要使用上压板将上料框架向下压,达到加热的位置,在加热完成后,需要使用复位缸驱动上料框架上升至初始位置,非常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加热系统,能够有效的缩短两批内饰件加工之间的时间间隔,实现连续化生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加热系统,该加热系统用于对汽车内饰件进行加热,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横梁、上活动块、上压板、下加热平台及下底座,在上横梁与下底座之间设置有四个呈矩形状分布的立柱,所述上活动块套装在四个立柱上,并可由上驱动缸驱动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所述上横梁与下底座之间还设置有一上料机构,其创新点在于:
该上料机构包括一通过复位机构安装在下底座上的上料框架,且该上料框架位于下加热平台的上方,在上料框架上安装有上、下设置且可水平抽出的上 上料板、下 上料板;
所述上活动块的底端还安装有一压紧上料板的上料板高度补偿压块,所述上料板高度补偿压块位于上压板的旁侧并位于上料板的上方,且上料板高度补偿压块与上料框架之间错开设置,所述上料板高度补偿压块的下端超出上压板一个上料板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在上料框架的内侧壁上具有两对与上料板一一对应的上下分布的导轨,同时在上料板的两端具有数个与导轨相配合的导向轮;所述复位机构具体为:上料框架的外侧端的两端具有两对对称设置的安装座,在安装座上具有一上下贯穿安装座的通孔,同时在下底座的上端具有与安装座一一对应的导向柱,在导向柱上套装有一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一端抵在导向柱的底端,另一端抵在安装座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穿过安装座上的通孔后与限位块通过螺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传统的上料机构进行改进,采用上下设置的两个上料板,可以在同一侧进行上下料,有效的节省空间,在进行加热时,第一批内饰件放在其中一个上料板送入液压机内进行加热,另一个上料板可抽出将下一批的内饰件提前装好,这样,在第一批内饰件加热好后,将对应的上料板抽出,并可直接将另一个装好内饰件的上料板送入液压机内进行加热,从而省去了两批内饰件之间上料与下料的时间间隔,实现连续化生产,提高工作效率;采用导向柱与复位弹簧的固定方式,在加热后,上活动块上行后,上料框架在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下进行自动复位,无需另外的驱动机构驱动,非常的方便。
对于上料板高度补偿压块的设置,通过对上料板高度补偿压块的厚度以及位置进行控制,使得该上料板高度补偿压块能够在位于上端的上料板进行工作时给其提供额外向下的压力,能够将上端的上料板能够达到设定的加工位置,而在位于下端的下料板进行工作时,刚好位于上活动块与下端的下料板之间,这样保证在驱动缸的同一行程下,上、下两个上料板均能达到同一加工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柱的上端通过设置一限位块固定,从而可以对安装座的上行程进行限制,避免在复位时,安装座弹出导向柱外,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饰件用加热系统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饰件用加热系统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柱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上 上料板工作时的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下 上料板工作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加热系统,该加热系统用于对汽车内饰件进行加热,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横梁1、上活动块2、上压板3、下加热平台4及下底座5。
在上横梁1与下底座5之间设置有四个呈矩形状分布的立柱6,上活动块2套装在四个立柱6上,并可由上驱动缸7驱动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在上横梁1与下底座5之间还设置有一上料机构。
该上料机构包括一通过复位机构安装在下底座上的上料框架10,且该上料框架10位于下加热平台4的上方,在上料框架10上安装有上、下设置且可水平抽出的上 上料板8、下 上料板9,在上料框架10的内侧壁上具有两对与上料板一一对应的上下分布的导轨,同时在上料板的两端具有数个与导轨相配合的导向轮11,如图3所示。
如图4所示的示意图可知,在上料框架10的外侧端的两端具有两对对称设置的安装座12,在安装座12上具有一上下贯穿安装座的通孔,同时在下底座5的上端具有与安装座12一一对应的导向柱13,在导向柱13上套装有一复位弹簧14,且复位弹簧14的一端抵在导向柱13的底端,复位弹簧14的另一端抵在安装座12的下端。
导向柱13穿过安装座12上的通孔后与限位块15通过螺钉16固定。导向柱13的上端通过设置一限位块15固定,从而可以对安装座12的上行程进行限制,避免在复位时,安装座12由于复位弹簧14的作用而弹出导向柱13外,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
在上活动块的底端还安装有一压紧上料板的上料板高度补偿压块20,上料板高度补偿压块20位于上压板的旁侧并位于上料板的上方,且上料板高度补偿压块20与上料框架10之间错开设置。
上料板高度补偿压块20的下端超出上压板6的下端一个上料板的厚度。通过对上料板高度补偿压块的厚度以及位置进行控制,使得该上料板高度补偿压块能够在位于上端的上料板进行工作时给其提供额外向下的压力,能够将上端的上料板能够达到设定的加工位置,而在位于下端的下料板进行工作时,刚好位于上活动块与下端的下料板之间,这样保证在驱动缸的同一行程下,上、下两个上料板均能达到同一加工位置,如图5、图6所示。
工作原理:在进行加工时,首先,将上 上料板8、下 上料板9均从液压机内取出,然后将第一批内饰件放在上 上料板8后,将上 上料板8推送至液压机内,然后由上驱动缸7驱动上活动块2下行,而随着上活动块2的下行,上料板高度补偿压块会先碰触到上 上料板8,并将上 上料板8下压,直至达到设定的加工位置,如图5所示,然后由下加热平台4对内饰件进行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由工作人员将第二批内饰件铺在下 上料板9上,待第一批内饰件加工后,由上驱动缸7驱动上活动块2上行,然后料支架10在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上行复位,再由工作人员将上 上料板8拉出,并将下 上料板9推送进液压机内进行加热,如图6所示,然后再将上 上料板8的内饰件取下送去进行下一道 工序的加工,并将第一批的内饰件放在上 上料板8上,等待加工,如此反复。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3)

1.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加热系统,该加热系统用于对汽车内饰件进行加热,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横梁、上活动块、上压板、下加热平台及下底座,在上横梁与下底座之间设置有四个呈矩形状分布的立柱,所述上活动块套装在四个立柱上,并可由上驱动缸驱动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所述上横梁与下底座之间还设置有一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上料机构包括一通过复位机构安装在下底座上的上料框架,且该上料框架位于下加热平台的上方,在上料框架上安装有上、下设置且可水平抽出的上 上料板、下 上料板;
所述上活动块的底端还安装有一压紧上料板的上料板高度补偿压块,所述上料板高度补偿压块位于上压板的旁侧并位于上料板的上方,且上料板高度补偿压块与上料框架之间错开设置,所述上料板高度补偿压块的下端超出上压板一个上料板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上料框架的内侧壁上具有两对与上料板一一对应的上下分布的导轨,同时在上料板的两端具有数个与导轨相配合的导向轮;所述复位机构具体为:上料框架的外侧端的两端具有两对对称设置的安装座,在安装座上具有一上下贯穿安装座的通孔,同时在下底座的上端具有与安装座一一对应的导向柱,在导向柱上套装有一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一端抵在导向柱的底端,另一端抵在安装座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穿过安装座上的通孔后与限位块通过螺钉固定。
CN201620938716.0U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加热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0115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38716.0U CN206011563U (zh)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加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38716.0U CN206011563U (zh)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加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11563U true CN206011563U (zh) 2017-03-15

Family

ID=58251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38716.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011563U (zh)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加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115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7733A (zh) * 2016-08-25 2016-12-14 南通久久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加热系统
CN111251584A (zh) * 2020-03-11 2020-06-09 安徽信盟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双层结构的汽车内饰加热成型热风加热组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7733A (zh) * 2016-08-25 2016-12-14 南通久久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加热系统
CN106217733B (zh) * 2016-08-25 2018-09-14 南通久久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加热系统
CN111251584A (zh) * 2020-03-11 2020-06-09 安徽信盟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双层结构的汽车内饰加热成型热风加热组件
CN111251584B (zh) * 2020-03-11 2022-02-15 安徽信盟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双层结构的汽车内饰加热成型热风加热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7288B (zh) 一种螺栓压装装置
CN206011563U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加热系统
CN104668376B (zh) 一种稳定的冲压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6217728B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加工系统
CN210906305U (zh) 一种农产品加工用捣碎装置
CN206011558U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加工系统
CN206011706U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加热用上料系统
CN106217733B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加热系统
CN108724572A (zh) 一种用于汽车地毯压制的液压机构
CN205851722U (zh) 一种钢瓶冲压加工装置
CN107377686A (zh) 一种建筑用钢带中部弯曲成型机
CN110920074A (zh) 一种用于3d打印耗材生产的废料回收装置
CN203726579U (zh) 一种单件循环式多层热压胶合机
CN208290112U (zh) 空气热压机
CN206999186U (zh) 一种胶合板冷压机的送板装置
CN207271853U (zh) 一种建筑用钢带中部弯曲成型机
CN206011711U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加热用复位机构
CN106881851A (zh) 一种具有拉紧功能的汽车地毯成型模具压料装置
CN108058395A (zh) 一种汽车塑料板件螺母拉铆机
CN103624847B (zh) 一种单件循环式多层热压胶合机
CN207154994U (zh) 一种飞轮齿圈压合装置
CN201870486U (zh) 一种手动制丸机
CN207848121U (zh) 车门前立柱芯材与皮质材料压合机构
CN205932387U (zh) 全自动热压胶合设备的推料机构
CN207414219U (zh) 一种高效汽车模具顶出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