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0914U - 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930914U CN205930914U CN201620865618.9U CN201620865618U CN205930914U CN 205930914 U CN205930914 U CN 205930914U CN 201620865618 U CN201620865618 U CN 201620865618U CN 205930914 U CN205930914 U CN 2059309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ttress brace
- post
- cushion socket
- connects
- buttr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属于汽车结构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其设置在汽车的后轮罩上方并且位于侧围外板的内侧,后轮罩上设置有减震座上;所述轻量化结构包括C柱上加强梁、C柱下加强梁、后门锁加强梁、斜向加强梁、横向下加强梁、减震座加强梁和D柱加强梁。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不增加重量的基础上,使结构布局更合理,能有效分散减震座、后碰输入的载荷,提高受力的分解和吸收能力,提高碰撞安全性能,实现了轻量化并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车辆使用的侧围加强梁结构形式复杂,其由U型梁和后侧围内板组成,质量重,结构件无法取消,轻量化改善困难;同时后侧围纵向、横向加强结构梁布局数量少,无法有效分解和吸收来自后轮减震器的传力和后碰带来的受力。来自后轮减震器的受力只能通过C柱下加强梁和C柱上加强梁向上传递,而后传递到顶盖上边梁,传递路径单一,能量分散能力有限,进而影响后排乘员乘座的舒适性;对于后碰只能通过一根横向加强梁有效传力,同时由于有后侧围内板的存在,使传统结构在传力路径和吸收碰撞能量两方面都很有限,无法有效分解和吸收传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其设置在汽车的后轮罩上方并且位于侧围外板的内侧,所述后轮罩上设置有减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量化结构包括C柱上加强梁、C柱下加强梁、后门锁加强梁、斜向加强梁、横向上加强梁、横向下加强梁、减震座加强梁和D柱加强梁;所述C柱上加强梁的上端连接至顶盖上边梁,所述C柱上加强梁的下端连接至所述C柱下加强梁的上端和后门锁加强梁的上端,所述C柱下加强梁的下端连接至后轮罩的减震座安装位置,所述后门锁加强梁的下端连接至后轮罩,并且所述后门锁加强梁位于所述C柱下加强梁的外侧,所述C柱下加强梁、后门锁加强梁和后门罩形成三角形框架结构;所述减震座加强梁下端与后轮罩的减震座安装位置连接,所述减震座加强梁上端与C柱下加强梁连接;所述横向上加强梁的第一端与所述C柱上加强梁和C柱下加强梁连接,所述横向上加强梁的第二端连接至D柱加强梁的中部;所述横向下加强梁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C柱下加强梁的下部,所述横向下加强梁的第二端连接至D柱加强梁的下部;所述斜向加强梁的下端连接至所述横向上加强梁,所述斜向加强梁的上端连接至顶盖后三角区域。
其中,所述C柱上加强梁、C柱下加强梁、后门锁加强梁、斜向加强梁、横向上加强梁、D柱加强梁、减震座加强梁以及横向下加强梁均具有U型的横截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不增加重量的基础上,使结构布局更合理,能有效分散减震座、后碰输入的载荷,提高受力的分解和吸收能力,提高碰撞安全性能,实现了轻量化并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的第一标引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的第二标引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3中沿A-A方向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3中沿B-B方向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为3中沿C-C方向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7中沿D-D方向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9为7中沿E-E方向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0为7中沿F-F方向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化结构的树枝状受力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化结构的受力传导方向示意图(下部载荷输入)。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化结构的受力传导方向示意图(右侧载荷输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其设置在汽车的后轮5上方并且位于侧围外板的内侧,所述后轮罩5安装在所述减震座10上;包括C柱上加强梁2、C柱下加强梁3、后门锁加强梁4、斜向加强梁6、横向上加强梁7、横向下加强梁8、减震座加强梁10和D柱加强梁9。所述C柱上加强梁2的上端连接至顶盖上边梁1,所述C柱上加强梁2的下端连接至所述C柱下加强梁3的上端和后门锁加强梁4的上端,所述C柱下加强梁3的下端连接至减震座,所述后门锁加强梁4的下端连接至后轮罩5,并且所述后门锁加强梁4位于所述C柱下加强梁3的外侧,所述C柱下加强梁3、后门锁加强梁4和后门罩5形成三角形框架结构,这种结构更加坚固和可靠;所述减震座加强梁10的下端与减震座连接,所述减震座加强梁10的上端与C柱下加强梁3连接;所述横向上加强梁6的第一端与所述C柱上加强梁2和C柱下加强梁3连接,所述横向上加强梁6的第二端连接至D柱加强梁9的中部;所述横向下加强梁8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C柱下加强梁3,所述横向下加强梁8的第二端连接至D柱加强梁9的下部;所述斜向加强梁6的下端连接至所述横向上加强梁7,所述斜向加强梁6的上端连接至顶盖后三角区域。如图3~6所示,示出了C柱上加强梁2、C柱下加强梁3、后门锁加强梁4和减震座加强梁的位置以及横截面的形状(U形)。如图7~10所示,示出了斜向加强梁6、横向上加强梁7、横向下加强梁8的位置以及横截面的形状(U形)。本实施例的结构,在C柱下加强梁3的后上方及后方增加了斜向上加强梁6和横向下加强梁8,并且所述上加强梁6和横向下加强梁8分别与D柱加强梁9连接,使梁扩散分布,连接牢固,柔性化布局,能有效分解来自后方的受力。斜向上加强梁6与顶盖后三角区域连接,使其与上部也形成稳固结构。本实施例的结构通过调整内饰安装点布局,取消侧围内板,使安装点布置在这些U型梁上,极大的实现此处的轻量化结构。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轻量化结构形成了树枝式结构布局,结构更柔性化,连接牢固,能有效提高分解和吸收后轮罩减震器和后碰带来的输入载荷,既轻量化又有效分解传力,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碰撞安全性能。当载荷从下部输入时,载荷经过后门罩5后,沿如图1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从不同路径传递至顶盖上边梁和顶盖后三角区。当载荷从右边输入时,载荷沿如图13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从不同路径传递至顶盖上边梁和顶盖后三角区。
本实施例的结构因取消了结构复杂的后侧围内板,减少了零件数量和复杂的成型工艺,也有利于成本控制,提高市场竞争力;本实施例的加强结构均由U型梁组成,同时取消内板,操作空间增大,有效提高尾灯、加油口安装、维修的操作性。对于内饰、电器等安装点均布置在结构梁上,安装点局部刚性更好,避免安装时挤压受力变形;对于成型工艺而言,采用纵向和横向的U型梁构成,从而使得零件尺寸减小,模具尺寸减小,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同时降低模具成本,有利于成本控制。在使用过程中,本实施例的轻量化机构能更容易发现和解决问题,也能有效满足整车弯曲、扭转刚度和强度要求,对某个部位的问题能准确发现,容易解决。本实施例的轻量化结构可应用于轿车、SUV等车型的后侧围加强梁的结构设计中。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其设置在汽车的后轮罩上方并且位于侧围外板的内侧,所述后轮罩上设置有减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量化结构包括C柱上加强梁、C柱下加强梁、后门锁加强梁、斜向加强梁、横向下加强梁、减震座加强梁和D柱加强梁;所述C柱上加强梁的上端连接至顶盖上边梁,所述C柱上加强梁的下端连接至所述C柱下加强梁的上端和后门锁加强梁的上端,所述C柱下加强梁的下端连接至后轮罩的减震座安装位置,所述后门锁加强梁的下端连接至后轮罩,并且所述后门锁加强梁位于所述C柱下加强梁的外侧,所述C柱下加强梁、后门锁加强梁和后门罩形成三角形框架结构;所述减震座加强梁下端与后轮罩的减震座安装位置连接,所述减震座加强梁上端与C柱下加强梁连接;所述横向上加强梁的第一端与所述C柱上加强梁和C柱下加强梁连接,所述横向上加强梁的第二端连接至D柱加强梁的中部;所述横向下加强梁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C柱下加强梁的下部,所述横向下加强梁的第二端连接至D柱加强梁的下部;所述斜向加强梁的下端连接至所述横向上加强梁,所述斜向加强梁的上端连接至顶盖后三角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上加强梁、C柱下加强梁、后门锁加强梁、斜向加强梁、横向上加强梁、D柱加强梁、减震座加强梁以及横向下加强梁均具有U型的横截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65618.9U CN205930914U (zh) | 2016-08-10 | 2016-08-10 | 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65618.9U CN205930914U (zh) | 2016-08-10 | 2016-08-10 | 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930914U true CN205930914U (zh) | 2017-02-08 |
Family
ID=57923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865618.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930914U (zh) | 2016-08-10 | 2016-08-10 | 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930914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14635A (zh) * | 2016-08-10 | 2016-11-16 |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 |
CN109835419A (zh) * | 2017-11-24 | 2019-06-04 | 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d柱加强结构及汽车 |
CN112776892A (zh) * | 2021-02-26 | 2021-05-11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轻量化侧围总成 |
CN115214784A (zh) * | 2022-04-22 | 2022-10-21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身后侧围总成及汽车 |
-
2016
- 2016-08-10 CN CN201620865618.9U patent/CN20593091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14635A (zh) * | 2016-08-10 | 2016-11-16 |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 |
CN109835419A (zh) * | 2017-11-24 | 2019-06-04 | 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d柱加强结构及汽车 |
CN112776892A (zh) * | 2021-02-26 | 2021-05-11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轻量化侧围总成 |
CN115214784A (zh) * | 2022-04-22 | 2022-10-21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身后侧围总成及汽车 |
CN115214784B (zh) * | 2022-04-22 | 2024-05-28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身后侧围总成及汽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14635B (zh) | 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 | |
CN205930914U (zh) | 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 | |
CN106494513B (zh) | 一种汽车后侧围结构 | |
CN201999070U (zh) | 用于车辆的、及用于具有通道的车辆的能量分配侧面结构 | |
CN105235749B (zh) | 汽车后侧围加强结构、汽车后部吸能结构及汽车 | |
CN203996460U (zh) | 汽车后侧围加强结构、汽车后部吸能结构及汽车 | |
CN206623891U (zh) | 车身以及车辆 | |
CN204222970U (zh) | 一种新型副车架 | |
CN203623797U (zh) | 汽车驾驶室后围加强结构 | |
CN109204513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204775529U (zh) | 车辆前地板及车辆 | |
CN209776565U (zh) | 一种汽车车身结构 | |
CN206644878U (zh) | 后轮罩内板加强结构及汽车车身 | |
CN110962938A (zh) | 一种汽车侧围框架加强组件 | |
CN109204460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203958311U (zh) | 一种电动车的底盘车架结构 | |
CN103786791A (zh) | 一种整体式汽车前纵梁 | |
CN206623884U (zh) | 前纵梁组件以及车身 | |
CN210364060U (zh) | 一种溜背型轿车白车身总成 | |
CN204196824U (zh) | 集成式格栅结构 | |
CN203806014U (zh) | 实现新旧车型前地板总成共用的边梁结构 | |
CN201890273U (zh) | 一种轿车门槛外板的支撑板 | |
CN109204468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214565663U (zh) | 一种汽车后侧围总成 | |
CN205186312U (zh) | 汽车前地板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