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0689U - 一种脚刹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脚刹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30689U
CN205930689U CN201620858938.1U CN201620858938U CN205930689U CN 205930689 U CN205930689 U CN 205930689U CN 201620858938 U CN201620858938 U CN 201620858938U CN 205930689 U CN205930689 U CN 205930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adjusting screw
bar
service brake
br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589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青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Ruyi JSCL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Ruyi JSC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Ruyi JSCL filed Critical Ningbo Ruyi JSCL
Priority to CN2016208589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30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30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3068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脚刹系统,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脚刹系统包括:机架;电机,安装在机架上且设置为至少一个,所述电机具有动力轴;刹车盘,与电机对应设置,所述刹车盘固定套设于对应动力轴上且与动力轴联动;脚刹制动结构,所述脚刹制动结构连接有制动杆,所述脚刹制动结构可驱动制动杆制动刹车盘,进而实现动力轴的制动或减速。本脚刹系统具有制动平稳、工作可靠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脚刹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脚刹系统,尤其是一种车辆的脚刹系统。
背景技术
脚刹系统是车辆的脚刹制动结构,在目前市场上,为保证使用需求,叉车等部分车辆采用双驱动系统进行驱动,其设有两个电机,为实现双驱动车辆的制动作业,在车辆上设置有用于制动双驱动系统的制动系统。
现有的车辆脚刹系统(尤其是双驱动车辆的脚刹系统)结构设置简单,在制动时容易出现两个电机受到的制动力存在差异,制动时两个电机并未实现同时制动,导致制动平稳性欠佳,进而影响车辆行车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制动平稳、工作可靠的脚刹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脚刹系统,包括:
机架;
电机,安装在机架上且设置为至少一个,所述电机具有动力轴;
刹车盘,与电机对应设置,所述刹车盘固定套设于对应动力轴上且与动力轴联动;
脚刹制动结构,所述脚刹制动结构连接有制动杆,所述脚刹制动结构可驱动制动杆制动刹车盘,进而实现动力轴的制动或减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设置为对称的两个且两个电机的动力轴同轴设置;所述刹车盘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刹车盘与两个电机一一对应;所述脚刹制动结构可驱动制动杆同时制动两个刹车盘,进而同步实现两个动力轴的制动或减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动杆的前端与脚刹制动结构相连,所述制动杆的后端铰接在机架上,且制动杆中部靠后位置设有用于制动刹车盘的制动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刹车盘呈竖直设置,所述制动杆设置在刹车盘上方,且制动时制动杆可从刹车盘周向方向同时压紧两个刹车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动杆由固连在一起的左制动杆和右制动杆构成,所述左制动杆、右制动杆的中部靠后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制动蹄,制动时两个制动蹄同时动作,各制动蹄分别制动对应的刹车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刹车盘呈圆盘状设置,所述制动蹄倾斜设置,所述制动蹄面朝对应刹车盘的端面上嵌设有弧形刹车片,制动时弧形刹车片对对应刹车盘施加的制动力的方向为向后、向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制动杆、右制动杆二者的前端通过连接片固连在一起,所述左制动杆、右制动杆二者的后端通过轴套串联,所述轴套同时穿过左制动杆、右制动杆,所述制动杆的铰接点位于轴套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机架上还设置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设置在制动杆中部且使制动杆动作后复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与左制动杆、右制动杆对应设置的两个螺栓,两个螺栓分别穿过左制动杆、右制动杆的中部,每个螺栓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机架以及对应的制动杆相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脚刹制动结构包括脚刹组件、左调节螺钉、右调节螺钉,所述左调节螺钉安装在左制动杆前端,所述右调节螺钉安装在右制动杆前端,所述左调节螺钉、右调节螺钉均呈T形设置且左调节螺钉、右调节螺钉二者的上端面齐平,所述脚刹组件同时与左调节螺钉、右调节螺钉的上端面相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脚刹组件包括脚刹支架、安装座、铰接在脚刹支架上的脚踏板,所述安装座上端铰接在脚踏板中部,所述安装座下端同时与左调节螺钉、右调节螺钉的上端面相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下端铰接有同轴设置的左滚轮、右滚轮,所述左滚轮与左调节螺钉的上端面相抵,所述右滚轮与右调节螺钉的上端面相抵,所述滚轮与对应调节螺钉的接触为线接触或面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倾斜设置,所述各调节螺钉均呈倾斜设置且调节螺钉的上端面面朝脚踏板设置,制动时安装座对各调节螺钉施加的制动力的方向为向前、向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左调节螺钉插设在左制动杆前端且左调节螺钉伸出左制动杆的高度可调,所述右调节螺钉插设在右制动杆前端且右调节螺钉伸出右制动杆的高度可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脚踏板与脚刹支架的铰接处设有用于使脚踏板动作后复位的扭簧。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尤其适用于实现行车时的减速或停车,脚刹制动结构通过一个制动杆对两个刹车盘制动,制动性能好,两个电机的动力轴受到制动杆的制动力相同,两个电机同步制动,制动过程平稳,工作可靠,尤其克服了现有的双驱动车辆存在的两个电机制动力不等的问题,避免了单个电机先制动的情况出现,保障了车辆行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脚刹制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制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机架;20、动力轴;30、刹车盘;411、脚刹支架;412、安装座;413、脚踏板;414、左滚轮;415、右滚轮;416、扭簧;43、右调节螺钉;51、左制动杆;52、右制动杆;53、制动蹄;54、弧形刹车片;55、连接片;56、轴套;57、复合衬套;61、螺栓;62、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保护一种脚刹系统,用于实现车辆的制动或减速,通用于所有车型,尤其适用于具有双驱动系统的各种车辆,特别适用于双驱动叉车,其可实现双驱动叉车的两个电机同时制动或减速。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脚刹系统包括:
机架10,作为车辆的各个部件的安装基座和支撑载体;
电机(图中未示出),安装在机架上且设置为至少一个,所述电机具有动力轴20;
刹车盘30,与电机对应设置,所述刹车盘固定套设于对应动力轴上且与动力轴联动;
脚刹制动结构,所述脚刹制动结构连接有制动杆,所述脚刹制动结构可驱动制动杆制动刹车盘30,进而实现动力轴的制动或减速。
进一步的,电机设置为对称的两个且两个电机的动力轴20同轴设置,两个电机动作进而实现车辆的双驱动作业,动力轴20作为电机的动力输出部件,其工作状态为转动状态;上述刹车盘30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刹车盘与两个电机一一对应,刹车盘30固定套设于对应动力轴20上且与动力轴20联动;所述脚刹制动结构可驱动制动杆同时制动两个刹车盘,进而同步实现两个动力轴的制动或减速,亦即实现了两个电机的制动或减速。
在本实用新型中,本脚刹系统通用于所有适用车辆,尤其适用于双驱动叉车的制动或减速作业,两个电机构成了双驱动车辆的驱动系统,脚刹制动结构实现驱动系统的制动或减速,尤其适用于应用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即脚刹制动结构用于实现行车时的减速或停车。
刹车盘30作为与电机动力轴20联动的旋转元件,需要制动时,驱动脚刹制动结构动作,同时制动两个电机的动力轴20,最终实现车辆的停止或降低速度。
在初始状态下,本脚刹系统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刹车盘30与电机的动力轴20对接紧密,固定牢靠,电机的动力轴20旋转时,刹车盘30与动力轴20同步旋转;制动杆同时与两个刹车盘30相连,且配合两个刹车盘30同轴的结构(见上述两个动力轴20同轴设置),制动时,制动杆同时抱紧或压紧刹车盘30,通过制动摩擦力的逐渐增大,实现刹车盘30的减速或停止,进而制动杆同时制动两个电机。
脚刹制动结构通过一个制动杆对两个刹车盘30制动,制动性能好,且制动过程中摩擦力呈渐变布局,使得两个电机的动力轴20收到制动杆的制动力相同,两个电机同步制动,制动过程平稳,整体制动系统工作可靠,克服了现有的双驱动车辆存在的两个电机制动力不等的问题,避免了单个电机先制动的情况出现,保障了车辆行车的安全性。
本脚刹系统的制动过程如下:在行车过程中,需要将电机停止或降低速度时,驱动脚刹制动结构动作,进而带动制动杆同时压紧两个刹车盘30,一步到位实现两个电机的同步制动或减速,制动过程平稳,也保证了电机工作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为使得制动杆制动刹车盘30更佳平稳,保证工作的可靠性,优选制动杆的前端同时与脚刹制动结构相连,制动杆的后端铰接在机架10上,且制动杆中部靠后位置设有用于制动刹车盘30的制动蹄53。
工作时,脚刹制动结构带动制动杆的前端下压,此时制动蹄53同时与两个刹车盘30接触并与刹车盘30之间产生制动摩擦力,进而制动或减速两个电机,而上述制动蹄53与刹车盘30的接触可以是直接接触也可以通过摩擦元件间接接触,布局灵活。
为使得刹车盘30制动平稳,优选地,本案中的制动杆从周向方向压紧两个刹车盘30,且压紧力的方向为刹车盘30的径向,具体的,刹车盘30呈竖直设置,制动杆设置在刹车盘30上方,且制动时制动杆可从刹车盘30周向方向同时压紧两个刹车盘30。
进一步的,为使得双驱动车辆的两个刹车盘30制动效果更佳,制动过程更佳稳定,优选制动杆由固连在一起的左制动杆51和右制动杆52构成,左制动杆51、右制动杆52与两个刹车盘30对应设置,左制动杆51、右制动杆52的中部靠后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制动蹄53,制动时两个制动蹄53同时动作,各制动蹄53分别制动对应的刹车盘30,这样的结构布局,使得两个电机上的刹车盘30受到的刹车力(即制动力)一致,两个电机同时制动。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为使得制动杆工作更加可靠,优选制动杆前端高于后端,即左制动杆51和右制动杆52均呈上翘设置,便于其后端下压并制动刹车盘30,保证刹车力传递的平稳性。
进一步的,为使得制动蹄53压紧刹车盘30更加可靠,优选制动蹄53通过摩擦元件压紧刹车盘30,且后续摩擦元件磨损后更换也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的,刹车盘30呈圆盘状设置,制动蹄53倾斜设置,制动蹄53面朝对应刹车盘30的端面上嵌设有弧形刹车片54,制动时弧形刹车片54对对应刹车盘30施加的制动力的方向为向后、向下,使得刹车盘30制动更加快速、平缓、稳定。
工作时,摩擦元件从刹车盘30上方压紧刹车盘30进而产生制动力,使得制动杆制动的应力向刹车盘30圆心处汇聚,且集中于弧形刹车片54上,而且这样的弧形刹车片54、制动杆、制动蹄53、刹车盘30的结构布局,也可避免因为制动应力过大而马上将电机制动,进而产生顿挫效果,影响电机等部件的正常运作,保证了整体制动过程的平稳性;弧形刹车片54的两端呈平滑设置,以避免尖锐的端部设置而划伤刹车盘30或其他部件。
为保障左制动杆51、右制动杆52固定的可靠性,保证左制动杆51和右制动杆52联动的平稳性,优选地,左制动杆51、右制动杆52二者的前端通过连接片55固连在一起,左制动杆51、右制动杆52二者的后端通过轴套56串联,轴套56同时穿过左制动杆51、右制动杆52,制动杆的铰接点位于轴套56内,左制动杆51、右制动杆52分别通过一个复合衬套57与轴套56相连,每个复合衬套57均套设在轴套56外。
为保证工作效率,提高制动效果,优选在机架10上还设置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设置在制动杆中部且使制动杆动作后复位;初始状态时,制动杆与刹车盘30并未接触,制动时,脚刹制动结构驱动制动杆动作并制动刹车盘30,制动结束后,脚刹制动结的制动力撤销,此时制动杆在复位机构的复位回复力作用下恢复至初始位置并与刹车盘30脱离接触。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将复位机构设置在制动杆的中部位置,一反面是考虑制动杆的制动力位于后端,另一方面是考虑制动杆与制动机构的连接处处于前端,使得复位机构的回复力大小合适,使得制动杆恢复及时。
进一步的,为使得复位机构与左制动杆51和右制动杆52配合更加可靠,优选上述复位机构的结构设置如下:复位机构包括与左制动杆51、右制动杆52对应设置的两个螺栓61,两个螺栓61分别穿过左制动杆51、右制动杆52的中部,每个螺栓61上套设有复位弹簧62,复位弹簧62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0以及对应的制动杆相抵。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脚刹制动结构包括脚刹组件、左调节螺钉(图中未示出)、右调节螺钉43,左调节螺钉安装在左制动杆51前端,所述右调节螺钉43安装在右制动杆52前端,左调节螺钉、右调节螺钉43均呈T形设置且左调节螺钉、右调节螺钉43二者的上端面齐平,调节螺钉的上端面较宽,支撑可靠;脚刹组件同时与左调节螺钉、右调节螺钉43的上端面相抵。
在本实用新型中,之所以设置两个T形调节螺钉的上端面齐平,并且脚刹组件同时与两个调节螺钉的上端面相抵,是为了保障脚刹制动结构制动作业的平稳性,保证制动力可以可靠地传递到刹车盘30处,保证两个刹车盘30同时制动的准确性和平稳性。
上述脚刹制动结构制动的过程如下:驱动脚刹组件同时对两个调节螺钉的上端面施加压应力,此时两个调节螺钉连带对应的两个制动杆位移并使得两个制动蹄53分别制动对应的刹车盘30,最终同时制动或减速两个电机。
具体的,在本案中,脚刹组件包括脚刹支架411、安装座412、铰接在脚刹支架411上的脚踏板413,安装座412上端铰接在脚踏板413中部,安装座412下端同时与左调节螺钉、右调节螺钉43的上端面相抵。
采用安装座412与脚踏板413铰接的方式,可以保证安装座412实时抵靠在两个调节螺钉的上端面上,保证对接的可靠性和脚刹制动结构制动的平稳性,保证两个调节螺钉与安装座412不脱离,两个电机的制动是同时同步进行的,进而避免了现有的单个电机先制动或仅单个电机制动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的,为使得脚刹制动结构与制动杆的连接更加的可靠,保证制动力传送平稳、分布均匀;优选安装座412下端铰接有同轴设置的左滚轮414、右滚轮415,左滚轮414与左调节螺钉的上端面相抵,右滚轮415与右调节螺钉43的上端面相抵,滚轮与对应调节螺钉的接触为线接触或面接触,优选为面接触,即滚轮有力地压在调节螺钉上,保证二者对接的可靠和力传送的平稳,避免滚轮和调节螺钉脱离,使得两个电机的刹车盘30可以持续地接收到相同的制动力。
上述脚刹制动结构制动的具体过程如下:脚踩脚踏板413带动安装座412下移,同时滚轮下压对应的调节螺钉,此时两个调节螺钉连带对应的两个制动杆位移并使得两个制动蹄53分别制动对应的刹车盘30,最终同时制动或减速两个电机。
在此处,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安装座412(即滚轮的安装座412)铰接、滚轮铰接这样两处铰接的方式连接脚踏板413和制动杆,在脚踏板413下移过程中,安装座412和滚轮不断调整位置,且铰接和滚轮滚动方式的配合,使得滚轮始终可靠地抵靠在调节螺钉的上端面上,且两个滚轮和两个调节螺钉均采用相同的结构设置,每个制动杆受力均匀且受力相同,保证了两个电机始终受到相同的制动力,保证两个电机可以同时制动。
为使得安装座412、滚轮、调节螺钉的制动力传递更加平稳,保证滚轮和调节螺钉抵靠的紧密性,也防止滚轮和调节螺钉松脱,优选安装座412倾斜设置,各调节螺钉均呈倾斜设置且调节螺钉的上端面面朝脚踏板413设置,制动时安装座412对各调节螺钉施加的制动力的方向为向前、向下。
实际工作中,脚踏板413通过安装座412和滚轮与调节螺钉相连,各个部件之间抵靠在一起,为方便调节脚踏板413高度,提高使用的舒适度,优选左调节螺钉插设在左制动杆51前端且左调节螺钉伸出左制动杆51的高度可调,右调节螺钉43插设在右制动杆52前端且右调节螺钉43伸出右制动杆52的高度可调。因此,同步调节调节螺钉与制动杆的相对高度,可以抬高或放低脚踏板413,进而提高使用的舒适度,调节起来方便。
为便于脚踏板413动作后复位,保证工作的可靠性,优选在脚踏板413与脚刹支架411的铰接处设有用于使脚踏板413动作后复位的扭簧416。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脚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电机,安装在机架上且设置为至少一个,所述电机具有动力轴;
刹车盘,与电机对应设置,所述刹车盘固定套设于对应动力轴上且与动力轴联动;
脚刹制动结构,所述脚刹制动结构连接有制动杆,所述脚刹制动结构可驱动制动杆制动刹车盘,进而实现动力轴的制动或减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设置为对称的两个且两个电机的动力轴同轴设置;所述刹车盘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刹车盘与两个电机一一对应;所述脚刹制动结构可驱动制动杆同时制动两个刹车盘,进而同步实现两个动力轴的制动或减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脚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杆的前端与脚刹制动结构相连,所述制动杆的后端铰接在机架上,且制动杆中部靠后位置设有用于制动刹车盘的制动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脚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杆由固连在一起的左制动杆和右制动杆构成,所述左制动杆、右制动杆的中部靠后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制动蹄,制动时两个制动蹄同时动作,各制动蹄分别制动对应的刹车盘。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脚刹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还设置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设置在制动杆中部且使制动杆动作后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脚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刹制动结构包括脚刹组件、左调节螺钉、右调节螺钉,所述左调节螺钉安装在左制动杆前端,所述右调节螺 钉安装在右制动杆前端,所述左调节螺钉、右调节螺钉均呈T形设置且左调节螺钉、右调节螺钉二者的上端面齐平,所述脚刹组件同时与左调节螺钉、右调节螺钉的上端面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脚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刹组件包括脚刹支架、安装座、铰接在脚刹支架上的脚踏板,所述安装座上端铰接在脚踏板中部,所述安装座下端同时与左调节螺钉、右调节螺钉的上端面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脚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下端铰接有同轴设置的左滚轮、右滚轮,所述左滚轮与左调节螺钉的上端面相抵,所述右滚轮与右调节螺钉的上端面相抵,所述滚轮与对应调节螺钉的接触为线接触或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脚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倾斜设置,所述各调节螺钉均呈倾斜设置且调节螺钉的上端面面朝脚踏板设置,制动时安装座对各调节螺钉施加的制动力的方向为向前、向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脚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调节螺钉插设在左制动杆前端且左调节螺钉伸出左制动杆的高度可调,所述右调节螺钉插设在右制动杆前端且右调节螺钉伸出右制动杆的高度可调。
CN201620858938.1U 2016-08-09 2016-08-09 一种脚刹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930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58938.1U CN205930689U (zh) 2016-08-09 2016-08-09 一种脚刹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58938.1U CN205930689U (zh) 2016-08-09 2016-08-09 一种脚刹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30689U true CN205930689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23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58938.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930689U (zh) 2016-08-09 2016-08-09 一种脚刹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306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80549A (zh) * 2016-08-09 2016-11-09 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脚刹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80549A (zh) * 2016-08-09 2016-11-09 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脚刹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9001A (zh) 机械盘式摩擦制动器和盘式摩擦离合器
US20220243777A1 (en) Brake system with torque distributing assembly
CN110185723B (zh) 自供电式车辆轮边飞轮储能与鼓式制动集成制动装置
CN103523049B (zh) 铁路货车转向架吊挂式基础制动装置
CN205930689U (zh) 一种脚刹系统
CN106080549B (zh) 一种脚刹系统
US6073731A (en) Multi-plate type brake for vehicle
KR101509976B1 (ko) 전동식 멀티 패드 브레이크
CN205971257U (zh) 一种双驱动车辆的制动系统
CN205890856U (zh) 一种双驱动车辆的手刹制动系统
US7543688B2 (en) Brake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CN201545472U (zh) 可往返运动的摩擦驱动装置
US2316223A (en) Automotive vehicle
CN105128887A (zh) 轨道车辆自动压钳式防溜铁鞋
CN201329859Y (zh) 带有上下双推杆驻车机构的液压鼓式制动器
CN102242426A (zh) 一种高速锭子装置
CN215705701U (zh) 一种中置电涡流缓速器的安装装置
CN203544009U (zh) 铁路货车转向架吊挂式基础制动装置
CN2492457Y (zh) 一种摩托车制动机构
CN210022907U (zh) 一种浮动式独立动力单元的三向分拣装置
CN2161524Y (zh) 离合控制惯性驱动刹车装置
CN219154449U (zh) 一种新型轨道用平板车
CN218085486U (zh) 一种辅助刹车踏板用拉索牵引结构
CN201012703Y (zh) 婴儿车同步刹车结构
KR20000044704A (ko) 전동식 드럼브레이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6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