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91320U - 全自动封箱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封箱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91320U
CN205891320U CN201620734599.6U CN201620734599U CN205891320U CN 205891320 U CN205891320 U CN 205891320U CN 201620734599 U CN201620734599 U CN 201620734599U CN 205891320 U CN205891320 U CN 205891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milk
box
plate
milk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3459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金鹏
李明洋
皮海勇
姚正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Smart Card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Smart Card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Smart Card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Smart Card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3459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91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91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9132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封箱生产线,包括用于输送奶包的奶包输送线和用于输送奶箱的奶箱输送线以及用于连接奶包输送线和奶箱输送线的桥接机构,所述桥接机构一端与所述奶包输送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奶箱输送线连接,奶包输送线上的奶包通过桥接机构输送到奶箱输送线上的奶箱内,奶箱输送线对装好奶包的奶箱进行封装。本实用新型采用同步运行的奶包输送线和奶箱输送线,通过桥接机构进行连接,将调整后的奶包自动装入奶箱中,同时,奶箱通过奶箱输送线进行自动开箱、装箱和封箱,将排布好的奶包输送进入奶箱,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实现奶包的自动装箱和封箱,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全自动封箱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封箱生产线。
背景技术
乳品、饮料行业的包装逐渐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由灌装工序完成灌装后由输送机构将灌装好的产品运输到包装工位。包装工位需要将奶包按照一定数量装入到包装盒内,奶箱输送过程中需要先将奶箱的箱盖打开,然后将奶包装入奶箱内部,最后再将奶箱的箱盖盖合,目前,奶箱和奶包的输送多采用人工的方式或半自动化的方式,其效率较低,不适用大批量的高效自动化生产,且人工成本较高,增加了企业用人成本,不利于减员增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工输送效率低以及成本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封箱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封箱生产线,包括用于输送奶包的奶包输送线和用于输送奶箱的奶箱输送线以及用于连接奶包输送线和奶箱输送线的桥接机构,所述桥接机构一端与所述奶包输送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奶箱输送线连接,奶包输送线上的奶包通过桥接机构输送到奶箱输送线上的奶箱内,奶箱输送线对装好奶包的奶箱进行封装。将奶包和奶箱的输送分为并列的两条线进行输送,使部分工序的操作可以同时进行,缩短了各个工序的总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桥接机构建立两输送线之间的桥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所述奶包输送线包括用于将奶包逐个输送到奶包输送线上使奶包依次经过后续工序的奶包输送机构、用于调整奶包之间的间距的分包机构、用于将奶包排成符合奶箱容纳的排数的推进机构、用于将分排好的奶包按照装箱数量进行分组的分组机构以及用于将分组后的奶包从桥接机构上推入到奶箱输送线上的奶箱内的推奶包机构,所述分包机构、推进机构、分组机构和推奶包机构依次设置在所述奶包输送机构上。本实用新型中的奶包是指将奶灌装到奶盒中并封装好通过输送线从灌装工序输送过来,输送到输送带上的奶包是紧密排列的,为了便于计数和后续工序的操作,通过分包机构将奶包之间的间隔拉大,分包机构采用的是速度差原理,通过摩擦力夹带奶包实现分包;经过分包的奶包是具有相同间距的单排奶包,由于奶箱中奶包一般为多排,因此,采用推进机构将奶包按照一定数量为一组进行排布,排成符合奶箱容纳排数的多排,推动到另一输送线上进行输送,多排的奶包还要根据奶箱的大小进行分组,以奶箱的容纳量为两排,每排六包奶为例,即为六乘二矩阵,则推进机构将奶包排成两排,分组机构将每排六包进行一次分组,分组好的奶包被进箱机构推入到奶箱中,整个过程全部采用自动化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所述奶包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和设置在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之间的过渡机构,第二输送线设置在第一输送线下游工序,第一输送线用于输送单排奶包,第二输送线用于输送符合奶箱排数的奶包,推进机构位于过渡机构上方,将奶包由第一输送线经过过渡机构推送到第二输送线上,并将单排奶包转化为多排奶包。
进一步,所述过渡机构包括前过渡板、后过渡板和固定支座,且所述前过渡板两端通过第一转轴与固定支座转动连接,所述后过渡板两端与固定支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线、前过渡板、后过渡板和第二输送线依次连接,所述前过渡板靠近第一输送线的一端可绕第一转轴上下摆动,所述后过渡板相对所述第二输送线固定,所述推进机构位于所述过渡机构的上方将奶包由第一输送线经过过渡机构推送到第二输送线上。单排奶包的输送与多排奶包输送所采用的输送线的宽度不同,因此,输送线采用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两种宽度,第一输送线的宽度小于第二输送线的宽度,两条输送线之间采用过渡机构进行连接,由于前过渡板可以上下摆动,当奶包在第一输送线上输送时,前过渡板向上摆动抬起,对第一输送线上的奶包还具有导向的作用。
进一步,为了使奶包平稳的由第一输送线推进到第二输送线上,所述第一输送线、前过渡板、后过渡板和第二输送线上表面具有从第一输送线向第二输送线方向逐渐向下的梯度。推进方向是由第一输送线向第二输送线方向,与梯度的变化方向相同,便于奶包在不同机构之间的过渡。
进一步,由于第二输送线上的奶包排数较多,为了避免在输送过程中奶包滑落,所述第二输送线两侧还设有侧挡机构,所述侧挡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线上的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所述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之间形成奶包导向输送通道。通过设置在第二输送线两侧的侧挡机构,对第二输送线上的奶包进行导向和限位,避免奶包掉落或错位。由于推进机构要将奶包由第一输送线推送到第二输送线上,因此,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之间要留有奶包推送的空间,使奶包位于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之间的第二输送线上。
进一步,为了使侧挡机构适合不同大小和不同宽度的奶包,所述侧挡机构还包括用于调节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之间宽度的悬臂组件,所述悬臂组件包括悬臂和栏杆固定块,所述悬臂一端通过悬臂固定块与第一护栏或第二护栏连接,所述悬臂另一端与所述栏杆固定块连接,且所述悬臂与栏杆固定块的连接位置可调。通过调节悬臂组件的固定位置可以调节第一护栏与第二护栏之间的宽度。
进一步,为了限制奶包在第一输送线上的位置,以及推进机构在推动奶包时的导向作用,所述第一输送线的末端设有用于阻挡奶包在第一输送线上移动的挡包机构。
进一步,为了调整奶包之间的间距,所述分包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分包机构包括分包侧板、电机驱动机构、分包传动机构以及对称设置在第一输送线两侧的一级分包机构和二级分包机构,所述一级分包机构和所述二级分包机构沿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分包侧板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第一输送线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一级分包机构和二级分包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分包侧板的内部,所述一级分包机构的输送速度大于第一输送线的输送速度,所述二级分包机构的输送速度大于所述一级分包机构的输送速度。一级分包机构和二级分包机构采用同步带进行分包,所述分包同步带竖向且对称设置在第一输送线两侧,采用与第一输送线具有速度差的同步带对奶包进行分包,同步带与奶包之间为面接触,接触面积大,提供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因此,在分包时的可靠性和精确度越高,另外,接触面积大还可以避免奶包突然加速造成的奶包倾倒或分包不均匀。为了提高分包的效果,所述分包同步带包括依次设置的一级同步带和二级同步带,所述二级同步带的速度大于所述一级同步带的速度。采用多级分包结构对奶包进行分包,使奶包之间的间距逐渐拉开,稳定性和精度更高。
进一步,为了适应不同大小的奶包,所述分包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分包机构下部的宽度调节机构,所述宽度调节机构用于调整第一输送线两侧的一级分包机构之间的宽度和二级分包机构之间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推进机构包括沿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宽度方向上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筋和第二支撑筋,第一支撑筋和第二支撑筋之间设有主推机构和后挡机构,沿第一支撑筋长度方向来回运动的主推机构和后挡机构,主推机构包括横梁、横梁移动机构、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横梁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与横梁移动机构连接,横梁移动机构带动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在第一输送线和后挡机构之间来回运动,第二推板位于第一推板和后挡机构的后挡板之间。
进一步,所述分组机构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线末端,所述分组机构包括在第二输送线上方上下移动的分组板、用于将奶包倾斜的倾斜机构以及使奶包在倾斜机构上向下滑动的导向机构,所述倾斜机构的转轴位于所述分组板的下方,所述导向机构位于所述倾斜机构的末端,并随倾斜机构一起上下运动。奶包在输送到第二输送线末端后,导向机构的气缸向前推出,限定第二输送线末端的奶包的位置,奶包到位后,倾斜机构向下倾斜,使奶包按照预设的数量与原来的奶包分离开,同时,导向机构的气缸回缩,使倾斜部分的奶包向下滑动一段距离,保证倾斜机构抬起后在分组板下方留有插入的空隙,分组板落下倾斜机构抬起,完成一次自动分包。
进一步,由于输送线上的产品排布比较紧密,分组板在进入产品的缝隙容易压坏产品,在抬起时容易带起产品,使产品倾倒,因此,进一步,为了提高分组机构的可靠性,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输送线末端的倾斜机构,所述倾斜机构包括支撑板和倾斜气缸,所述支撑板一端与第二输送线宽度方向的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另一端与所述倾斜气缸连接,所述倾斜气缸上下运动可带动所述支撑板绕与第二输送线支架的连接处转动,且所述支撑板与第二输送线支架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分组板的正下方。分组板在下落以前,首先通过倾斜机构的倾斜气缸回缩带动倾斜机构末端向下运动使支撑板向尾部方向倾斜,保证倾斜的位置在分组板的正下方,并且支撑板上的产品数量为预定的分组数量,当支撑板倾斜后,支撑板上的产品也会同时倾斜,支撑板上的产品从整排产品中分离出来,增大了分组位置的空间,然后再使分组板落下,倾斜气缸抬起使支撑板带动支撑板上的产品抬起,回复到原来的水平位置,实现产品分组,解决了因产品间缝隙较小损坏产品、带起产品等分组困难的问题。
进一步,为了避免倾斜机构倾斜时,产品掉落,以及使分包后产品与原来产品之间产生固定的间隙,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阻挡板、气缸固定座、导向气缸和导向传感器,所述气缸固定座底面与所述旋转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气缸固定座上,所述导向气缸的推杆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阻挡板侧面与所述导向气缸的推杆连接,所述导向传感器固定在导向气缸上方。倾斜气缸抬起状态时,导向气缸的推杆向产品方向伸出,且超过阻挡板一定距离,当倾斜气缸回缩,使支撑板向下倾斜时,导向气缸的推杆也回缩,使产品向阻挡板方向滑落一段距离,并靠在阻挡板上,使分组后的奶包与原奶包之间分离,中间具有一定间隙,防止分组板下降时不会插到奶包。导向传感器作用为能够检测奶包是否已经倾斜下去,避免分组板插入时,将奶包插坏。
进一步,为了将分好组的奶包推到奶箱内,所述推奶包机构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线和桥接机构的上方,且推奶包机构在所述第二输送线和桥接机构的上方来回移动,所述推奶包机构包括推板组件和同步带横移机构,以及连接推板组件和同步带横移机构的连接板,所述同步带横移机构通过连接板带动所述推板组件将奶包组推入奶箱内。
进一步,所述桥接机构一端与所述第二输送线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奶箱内部,且所述桥接机构可绕与所述第二输送线的连接处上下摆动,所述桥接机构包括用于将奶包组引导入奶箱的引导机构、用于驱动引导机构竖向转动的旋转机构以及用于连接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平引导板和引导底板,所述平引导板一端与第二输送线抵接,另一端与引导底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引导底板的另一端向奶箱输送线方向延伸,所述旋转机构和固定机构位于所述平引导板的下方,所述平引导板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第二输送线的一侧,所述引导底板靠近第二输送线的一端与旋转机构固定连接。将引导机构作为奶包输送线和奶箱输送线之间的桥梁,使奶包可以通过推奶包机构从奶包输送线输送到奶箱输送线的奶箱内部,实现了奶包的快速自动装箱,提高了效率,通过旋转机构带动引导机构上下翻转,保证奶包进箱的稳定性和奶箱的顺利替换,避免引导机构与奶箱之间的干涉。
进一步,所述奶箱输送线包括带动奶箱依次经过后续工序的奶箱输送机构、用于调整奶箱之间间距的分箱机构、用于将奶箱的箱盖打开的开箱机构、用于开箱工位和装箱工位固定奶箱的吸箱机构和用于引导奶箱和将箱盖盖合的引导封箱机构,所述分箱机构和开箱机构依次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上方,所述开箱工位和装箱工位的相对位置分别设置一所述吸箱机构,所述引导封箱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的一侧,所述桥接机构一端延伸至装箱工位。采用设置在输送机构上的分箱机构、开箱机构、吸箱机构和引导封箱机构完成输送线上的奶箱的间隔调整、开箱、装箱和盖合,并将完成装箱的产品输送到下一工序,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实现奶箱的自动封箱,生产效率高。
进一步,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分箱机构下游工序的封箱输送机构,所述封箱输送机构包括环形输送机构和设置在环形输送机构上的多组推杆组,所述推杆组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形输送机构上,并随所述环形输送机构同步做环形运动。
进一步,为了实现整体设备的固定支撑和各个机构之间的连接,还包括机架,所述奶包输送线和奶箱输送线均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一种全自动封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奶包输送机构将灌装好的奶包逐个输送到奶包输送线上,使奶包依次经过后续的工序,奶包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第一输送线上输送单排的奶包,第二输送线上用于输送符合奶箱容纳数量的多排奶包;
步骤1.1:奶包输送机构上的分包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线上,第一输送线上的奶包输送到分包机构时,由一级分包机构和二级分包机构对奶包进行分包,采用速度差原理将相邻奶包之间的间距逐级拉开,便于计数和操作,以保证后续工序的顺利完成;
步骤1.2:经过分包后的奶包进入到第一输送线上的推进机构,当进入推进机构的奶包达到预定数量,推进机构将奶包一次性推送到第二输送线,多次重复上述操作,直到第二输送线上的奶包排数达到预定值,推进机构回退到第一输送线上方,同时,第二输送线携带多排奶包向分组机构方向输送;
步骤1.3:第二输送线上的多排奶包输送到分组机构工位后,分组机构末端的导向机构对奶包进行止动和限位,使预设数量的奶包位于分组板的后方,倾斜机构带动其上的奶包同时向下倾斜,使倾斜的奶包与原第二输送线上奶包呈现插口,导向机构回缩使倾斜的奶包向下滑动一段距离,并靠在导向机构上,倾斜机构抬起使分组后的奶包与原奶包之间分离,中间具有一定间隙,分组板下落实现分组。
步骤2:在步骤1中奶包输送的同时,奶箱输送机构将奶箱逐个输送到奶箱输送线上,使奶箱依次经过后续工序;奶箱输送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空箱输送机构和封箱送机构,空箱输送机构和封箱输送机构通过分箱机构连接;
步骤2.1:空箱输送机构上的奶箱输送到分箱机构工位,由分箱机构将奶箱按照一定间隔由空箱输送机构输送到封箱输送机构上;
步骤2.2:输送到封箱输送机构上的奶箱,由封箱输送机构携带进入开箱工位,开箱工位的吸箱机构吸附固定奶箱,开箱机构将奶箱的箱盖打开,奶箱的箱盖落在封箱输送机构侧面的引导封箱机构上,并在封箱输送机构的输送下运动至奶包进箱工位。
步骤3:步骤1.3中经过分组以后的多排奶包在推奶包机构的推动作用下,由第二输送线上经桥接机构进入步骤2.2中奶包进箱工位的奶箱中,完成奶包的装箱,在奶包进箱时,装箱工位的吸箱机构吸附在奶箱的背部,固定奶箱;
步骤4:装完奶包的奶箱,在封箱输送机构上继续向下游工序运动,同时在侧面引导封箱机构的作用下,将箱盖盖合在奶箱上,完成一个奶箱的封箱。
重复步骤1至步骤4实现奶包的自动装箱和封箱,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步骤1.2具体包括,
步骤1.2.1:横梁移动机构带动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运动到第一输送线上方,第一输送线上的奶包进入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之间;
步骤1.2.2:当进入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之间的奶包达到预定数量,通过横梁移动机构带动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向第二输送线方向移动,同时将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之间的奶包推动到第二输送线上,且使奶包靠近后挡板前端;
步骤1.2.3:第一排奶包到位后,第二推板向上抬起,横梁移动机构带动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回退到第一输送线上方,第二推板再落下,等待下一批奶包进入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之间;
步骤1.2.4:当奶包数量又一次达到预定值时重复上述步骤1.2.2中的操作,使奶包推到第二输送线上的第一排奶包前端,第二输送线上的奶包达到预定的排数,即2排;
步骤1.2.5: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退回到第一输送线上方,同时启动第二输送线运动,携带两排奶包进入到下一工序,第二输送线停止运动,等待下一批奶包的运输。
在第二输送线运动过程中后挡板对两排奶包还具有导向和定位的作用,重复上述步骤1.2.1至步骤1.2.5,实现奶包在两输送线之间的自动化搬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封箱生产线,采用同步运行的奶包输送线和奶箱输送线,通过桥接机构进行连接,将调整后的奶包自动装入奶箱中,同时,奶箱通过奶箱输送线进行自动开箱、装箱和封箱,将排布好的奶包输送进入奶箱,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实现奶包的自动装箱和封箱,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奶包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奶包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过渡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过渡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过渡机构的主视图;
图8是侧挡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是侧挡机构的悬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悬臂组件中栏杆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分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一级分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二级分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推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D的放大示意图;
图16是推进机构沿横梁转轴轴线的剖视图;
图17是图16中E的放大示意图;
图18是图14中F的放大示意图;
图19是分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推奶包机构与过渡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推奶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推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推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桥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桥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奶箱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封箱输送机构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封箱输送机构一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分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开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吸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导杆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封箱输送机构的侧视图;
图34是全自动封箱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00、奶包输送线,200、奶箱输送线,300、桥接机构,400、奶包,500、奶箱,600、机架;
101、奶包输送机构,2-1、第一输送线,2-2、第二输送线,2-3、过渡机构,2-31、前过渡板,2-32、后过渡板,2-33、固定支座,2-34、第一转轴,2-35、第一气缸,2-36、铰接座,2-37、尾座固定支架,2-39、摇杆,2-4、侧挡机构,2-41、侧导向板,2-42、第一护栏,2-43、第二护栏,2-44、悬臂组件,2-45、悬臂,2-46、栏杆固定块,2-47、栏杆支撑块,2-48、悬臂固定块,2-49、滑槽,2-5、挡包机构,2-51、底座调节板,2-52、竖向挡板,2-53、挡板固定块;
102、分包机构,3-1、分包侧板,3-2、一级分包机构,3-21、一级上盖板,3-22一级下盖板,3-23、一级同步带,3-24、一级主动轮,3-25、一级堕轮,3-26、一级内挡板,3-27、一级加强柱,3-3、二级分包机构,3-31、二级上盖板,3-32、二级下盖板,3-33、二级同步带,3-34、二级主动轮,3-35、二级堕轮,3-36、二级内挡板,3-37、二级加强柱,3-4、电机驱动机构,3-5、分包传动机构,3-51、减速机,3-52、同步带,3-53、一级同步轮,3-54、二级同步轮,3-55、导向轮,3-56、同步轮压板,3-57、减速机调节块,3-58、减速同步轮,3-6、宽度调节机构,3-61、下固定板,3-62、滑轨,3-63、滑块,3-64、滑块板,3-65、单向丝杆,3-66、丝杆固定板,3-67、丝杆轴承座,3-7、导向机构,3-71、第二气缸,3-72、导向板,3-73、气缸固定座;
103、推进机构,4-1、第一支撑筋,4-2、第二支撑筋,4-31、横梁,4-32、第一推板,4-33、第二推板,4-34、横梁转轴,4-35、第一滚轮支撑板,4-36、第二滚轮支撑板,4-41、减速机,4-42、同步带轮,4-43、同步带,4-44、连接板,4-46、张紧机构,4-51、第一齿轮,4-52、第一齿条,4-53、第一滚轮,4-54、第一齿条固定块,4-55、第一导向凹槽,4-61、第二齿轮,4-62、第二齿条,4-63、第二滚轮,4-64、第二齿条固定块,4-65、第二导向凹槽,4-71、后挡板,4-72、后挡连接机构;
104、分组机构,5-11、分组板,5-12、下连接铰,5-13、分组气缸,5-14、上连接铰,5-15、转轴,5-16、引导板,5-17、限位传感器,5-20、L型固定件,5-21、支撑板,5-22、倾斜气缸,5-23、长蝶形铰链,5-24、旋转板,5-25、下铰链,5-26、铰链接头,5-27、无动力辊,5-28、侧固定板,5-29、气缸支架,5-31、阻挡板,5-32、气缸固定座,5-33、导向气缸,5-34、气缸调节板,5-35、导向传感器,5-36、凹槽,5-37、凸台;
105、推奶包机构,6-1、推板组件,6-11、推板,6-12、转动拖板,6-13、转动气缸,6-14、推板支架,6-15、第一转轴,6-16、连接套,6-17、第二转轴,6-18、推板连接板,6-2、同步带横移机构,6-3、连接板;
6-4、引导机构,6-41、平引导板,6-42、引导底板,6-43、侧导向板,6-44、侧转板,6-45、侧转轴,6-46、侧转座,6-47、压缩弹簧,6-5、旋转机构,6-51、旋转气缸,6-52、气缸固定板,6-53、转座板,6-54、摇杆,6-55、角支,6-56、气缸座,6-57、转轴,6-6、固定机构,6-61、固定基板,6-62、角座,
201、奶箱输送机构,201-1、空箱输送机构,201-2、封箱输送机构,22-1、环形输送机构,22-2、推杆组,22-3、电机,22-4、封箱侧板,22-5、宽度调节结构,22-51、手轮,22-52、调节丝杆,22-53、光杆,22-6、奶箱导条;
202、分箱机构,23-1、分箱同步带,23-2、分箱驱动机构;
203、开箱机构,24-1、开箱吸盘,24-2、开箱气缸,24-3、开箱连接板;
204、吸箱机构,25-1、吸箱吸盘,25-2、吸箱气缸,25-3、吸箱连接板;
205、引导封箱机构,26-1、第一导杆,26-2、第二导杆,26-21、下落支撑部,26-22、第二水平支撑部,26-23、第二抬起支撑部,26-3、第三导杆,26-31、第三水平支撑部,26-32、第三抬起支撑部,26-33、盖合部,26-4、导杆支撑机构,26-41、横向支撑柱,26-42、支撑柱固定块,26-43、第一调节块,26-44、第二调节块,26-45、第一卡箍,26-46、第二卡箍;
206、奶箱护栏,27-1、横向连接柱,27-2、竖向连接柱,27-3、L型衬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封箱生产线,包括机架600、用于输送奶包400的奶包输送线100、用于输送奶箱500的奶箱输送线200以及用于连接奶包输送线100和奶箱输送线200的桥接机构300,所述桥接机构300一端与所述奶包输送线1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奶箱输送线200连接,奶包输送线100上的奶包400通过桥接机构300输送到奶箱输送线200上的奶箱500内,奶箱输送线200对装好奶包400的奶箱500进行封装,所述奶包输送线100和奶箱输送线200均固定在所述机架600上。
如图3所示,所述奶包输送线100包括用于将奶包400逐个输送到奶包输送线100上使奶包400依次经过后续工序的奶包输送机构101、用于调整奶包400之间的间距的分包机构102、用于将奶包400排成符合奶箱500容纳的排数的推进机构103、用于将分排好的奶包400按照装箱数量进行分组的分组机构104以及用于将分组后的奶包400从桥接机构300上推入到奶箱输送线200上的奶箱500内的推奶包机构105,所述分包机构102、推进机构103、分组机构104和推奶包机构105依次设置在所述奶包输送机构101上。
如图4所示,奶包输送机构101包括第一输送线2-1、第二输送线2-2和设置在第一输送线2-1和第二输送线2-2之间的过渡机构2-3。
如图5-图7所示,过渡机构2-3包括前过渡板2-31、后过渡板2-32和L型固定支座2-33,前过渡板2-31下方设有摇杆2-39,摇杆2-39两端设有第一转轴2-34与固定支座2-33转动连接,前过渡板2-31靠近后过渡板2-32的一侧与摇杆2-39固定连接,可随摇杆2-39一起转动,后过渡板2-32两端与固定支座2-33固定连接,固定支座2-33固定在机架上,第一输送线2-1、前过渡板2-31、后过渡板2-32和第二输送线2-2依次连接,前过渡板2-31靠近第一输送线2-1的一端可绕第一转轴2-34上下摆动,后过渡板2-32相对第二输送线2-2固定,推进机构103位于过渡机构2-3的上方将奶包400由第一输送线2-1经过过渡机构2-3推送到第二输送线2-2上。在第一输送线2-1和第二输送线2-2之间设置过渡板实现产品的平稳转运和过渡。过渡板采用两块独立设置的前过渡板2-31和后过渡板2-32,可以使前过渡板2-31在小范围内实现转动,保证连接的平滑性,避免高度差过大使转运的产品发生倾倒。为了实现前过渡板2-31的自动转动,还包括旋转驱动组件,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2-35、铰接座2-36和尾座固定支架2-37,铰接座2-36与前过渡板2-31底面固定连接,且铰接座2-36与前过渡板2-31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转轴2-34的轴线与第一输送线2-1之间,第一气缸2-35的推杆通过第二转轴与铰接座2-36铰接,第一气缸2-35底部通过尾座固定支架2-37与机架固定连接。第一输送线2-1上的奶包400输送过来时,第一气缸2-35抬起使前过渡板2-31靠近第一输送线2-1的一侧向上翘起,使前过渡板2-31高于奶包400的底面,对奶包400起到导向的作用,当奶包400到位后,第一气缸2-35回缩使前过渡板2-31的边缘低于第一输送线2-1的上表面,便于推进机构103将第一输送线2-1上的奶包400推到第二输送线2-2上。为了保证奶包400能够平稳从第一输送线2-1经过前过渡板2-31和后过渡板2-32到达第二输送线2-2上,第一输送线2-1、前过渡板2-31、后过渡板2-32和第二输送线2-2上表面具有从第一输送线2-1向第二输送线2-2方向逐渐向下的梯度。优选的,第一输送线2-1所在平面略低于前过渡板2-31所在平面,前过渡板2-31所在平面略低于后过渡板2-32所在平面,后过渡板2-32所在平面略低于第二输送线2-2所在平面。略低于是指相邻两平面的高度差在2mm以内,高度过大容易使产品向前倾倒,也会对后续机构的设计带来不便。为了便于前过渡板2-31的转动,前过渡板2-31和后过渡板2-32的连接端具有一定的间隙,间隙的宽度范围为2mm-2.5mm。
如图4所示,第二输送线2-2两侧还设有侧挡机构2-4,侧挡机构2-4位于第二输送线2-2上部。
如图8所示,侧挡机构2-4包括设置在第二输送线2-2上的侧导向板2-41、第一护栏2-42和第二护栏2-43,第一护栏2-42和第二护栏2-43之间形成奶包400导向输送通道,侧导向板2-41横向设置在第二输送线2-2靠近过渡机构2-3一端的上部,第一护栏2-42和第二护栏2-43平行设置在第二输送线2-2上,第二护栏2-43一端与侧导向板2-41连接,且第二护栏2-43与侧导向板2-41的连接位置可以调节,第二护栏2-43另一端延伸至分组机构104处,第一护栏2-42与第二输送线2-2连接,且第一护栏2-4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护栏2-43的长度,第一护栏2-42从过渡机构2-3末端延伸至分组机构104处。
侧挡机构2-4还包括用于调节第一护栏2-42和第二护栏2-43之间宽度的悬臂组件2-44,第一护栏2-42外侧通过两个悬臂组件2-44与第二输送线2-2的侧板固定连接,且两个悬臂组件2-44呈八字形,第二护栏2-43一端与侧导向板2-41连接,远离侧导向板2-41的一端的外侧设有一个悬臂组件2-44。
本实施例中,第一护栏2-42外侧设置两个悬臂组件2-44,第二护栏2-43外侧设置一个悬臂组件2-44,第二护栏2-43另一端通过侧导向板2-41与第二输送线2-2连接,这种设计便于调整,当需要大范围调整第一护栏2-42和第二护栏2-43之间宽度时,可以同时调整两侧的护栏,调整第一护栏2-42上的悬臂组件2-44使第一护栏2-42沿第二输送线2-2宽度方向移动,同时,松开第二护栏2-43与侧导向板2-41的固定端,通过调整悬臂组件2-44使第二护栏2-43在侧导向板2-41上位置可以移动;当调整的范围较小时,由于第二护栏2-43相对固定,因此只需要调整第一护栏2-42上的悬臂组件2-44改变第一护栏2-42和第二护栏2-43之间宽度。
如图9和图10所示,悬臂组件2-44包括悬臂2-45、栏杆固定块2-46和栏杆支撑块2-47,第一护栏2-42和第二护栏2-43上设有悬臂固定块2-48,悬臂固定块2-48一端通过螺钉与第一护栏2-42或第二护栏2-43连接,悬臂2-45一端与悬臂固定块2-48转动连接,栏杆固定块2-46位于栏杆支撑块2-47的上部,且为外径相同的圆形结构,在圆心处设有上下对应的固定孔,栏杆支撑块2-47上在固定孔的一侧设有滑槽2-49,悬臂2-45另一端置于栏杆支撑块2-47的滑槽2-49内,且可沿滑槽2-49的延伸方向移动,栏杆固定块2-46和栏杆支撑块2-47通过固定孔中的螺钉进行锁紧。调节时,只需将螺钉松开,向外或向内拉动悬臂2-45,栏杆固定块2-46与悬臂固定块2-48之间的悬臂2-45长度发生变化,从而带动第一护栏2-42或第二护栏2-43移动,实现宽度调节,调节完成后再通过螺钉锁紧栏杆固定块2-46和栏杆支撑块2-47从而将悬臂2-45固定。由于栏杆固定块2-46与第二输送线2-2是固定的,当栏杆固定块2-46与悬臂固定块2-48之间的悬臂2-45长度发生变化,悬臂2-45与栏杆之间的夹角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悬臂2-45一端可以相对悬臂固定块2-48转动,同时,栏杆支撑块2-47可以相对栏杆固定块2-46转动,从而适应角度的变化。
如图8所示,第一输送线2-1的末端设有用于阻挡奶包400在第一输送线2-1上移动的挡包机构2-5,挡包机构2-5包括底座调节板2-51、竖向挡板2-52和挡板固定块2-53,底座调节板2-51底部固定在支架上,挡板固定块2-53固定在底座调节板2-51上面,竖向挡板2-52固定在挡板固定块2-53朝向第一输送线2-1的一侧侧面,竖向挡板2-52向第二输送线2-2方向延伸至第二输送线2-2的边缘。在推进过程中,由于竖向挡板2-52的长度延伸到第二输送线2-2的边缘,对外侧的奶包400进行支撑限位,可以保证在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奶包400不会向挡包机构2-5方向倾倒。
如图11所示,分包机构102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2-1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包机构102包括分包侧板3-1、一级分包机构3-2、二级分包机构3-3、电机驱动机构3-4、分包传动机构3-5、宽度调节机构3-6和导向机构3-7,分包侧板3-1为两块,分别位于第一输送线2-1的两侧,分包侧板3-1的一侧面上设有两个L形加强板,加强板位于分包侧板3-1的内侧;一级分包机构3-2和二级分包机构3-3沿第一输送线2-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二级分包机构3-3位于一级分包机构3-2的下游位置,一级分包机构3-2和二级分包机构3-3均为对称结构,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输送线2-1两侧,且位于第一输送线2-1上方,电机驱动机构3-4通过分包传动机构3-5驱动一级分包机构3-2和二级分包机构3-3进行分包,宽度调节机构3-6位于一级分包机构3-2和二级分包机构3-3的下方,用于针对不同产品对一级分包机构3-2和二级分包机构3-3宽度进行调节,导向机构3-7用于产品进入推进工位时的导向。分包机构102采用的是速度差的原理,一级分包机构3-2的速度大于第一输送线2-1的速度,二级分包机构3-3的速度大于一级分包机构3-2的速度,二级分包机构3-3和一级分包机构3-2主要采用竖向且对称设置在第一输送线2-1两侧的分包同步带进行分包。
如图11和图12所示,一级分包机构3-2包括一级上盖板3-21、一级下盖板3-22、一级同步带3-23、一级主动轮3-24和一级堕轮3-25,其中,一级上盖板3-21、一级下盖板3-22、一级主动轮3-24和一级堕轮3-25均为两组分别位于第一输送线2-1的两侧,一级主动轮3-24和一级堕3-25轮位于一级上盖板3-21和一级下盖板3-22之间的两端,一级主动轮3-24和一级堕轮3-25的轴线均与一级上盖板3-21和一级下盖板3-22所在平面垂直,一级主动轮3-24位于一级上盖板3-21的一端,一级堕轮3-25位于一级上盖板3-21的另一端,一级主动轮3-24和一级堕轮3-25上从上至下竖向排布两条与其啮合的一级同步带3-23,一级同步带3-23沿第一输送线2-1的输送方向相对且平行设置,一级同步带3-23的输送速度大于第一输送线2-1的输送速度;一级上盖板3-21和一级下盖板3-22的外侧边均与分包侧板3-1固定连接,且一级下盖板3-22位于一级上盖板3-21下方,分包侧板3-1上的一个加强板一端与分包侧板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一级下盖板3-22固定连接,一级同步带3-23内圈内还设有一级内挡板3-26和一级加强柱3-27,一级内挡板3-26和一级加强柱3-27上下两端分别与一级上盖板3-21和一级下盖板3-22固定连接,增强支撑作用,提高稳定性。
如图11和图13所示,二级分包机构3-3的结构与一级分包机构3-2的结构基本相同,二级分包机构3-3包括二级上盖板3-31、二级下盖板3-32、竖向设置在第一输送线2-1上方的二级同步带3-33以及与二级同步带3-33啮合的二级主动轮3-34和二级堕轮3-35,二级同步带3-33沿第一输送线2-1方向相对且平行设置,二级同步带3-33位于二级上盖板3-31和二级下盖板3-32之间,二级主动轮3-34和二级堕轮3-35两端均与二级上盖板3-31和二级下盖板3-32固定连接,二级同步带3-33的输送速度大于一级同步带3-23的输送速度;二级上盖板3-31和二级下盖板3-32的外侧边均与分包侧板3-1固定连接,且二级下盖板3-32位于二级上盖板3-31下方,分包侧板3-1上的另一个加强板3-31一端与分包侧板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二级下盖板3-32固定连接,二级同步带3-33内圈内还设有二级内挡板3-36和二级加强柱3-37,二级内挡板3-36和二级加强柱3-37上下两端分别与二级上盖板3-31和二级下盖板3-32固定连接,增强支撑作用,提高稳定性。
如图11所示,分包传动机构3-5包括减速机3-51、同步带3-52、一级同步轮3-53、二级同步轮3-54、导向轮3-55和减速同步轮3-58,减速机3-51与电机传动连接,减速同步轮3-58与减速机3-51的输出轴连接,一级同步轮3-53与一级主动轮3-54同轴连接且位于一级上盖板3-21上方,二级同步轮3-54与二级主动轮3-54同轴连接且位于二级上盖板3-31上方,一级同步轮3-53、二级同步轮3-54、导向轮3-55和减速同步轮3-58通过同步带3-52依次传动连接,形成闭合循环的传动系统,一级同步轮3-53、二级同步轮3-54、导向轮3-55和减速同步轮3-58通过同步轮压板3-56固定,减速机3-51通过减速机调节块3-57与一级上盖板3-21固定连接。
如图11所示,宽度调节机构3-6包括下固定板3-61,下固定板3-61上设有丝杆组件和滑轨组件,滑轨组件为两组,与第一输送线2-1的输送方向垂直设置且位于丝杆组件沿第一输送线2-1方向的两侧,每组滑轨组件包括滑轨3-62、滑块3-63和滑块板3-64,每根滑轨3-62上设有两个高度相同的滑块3-63,滑块3-63与滑轨3-62滑动连接,滑块板3-64为L形连接板,滑块板3-64一端与滑块3-63固定连接,滑块板3-64另一端与分包侧板3-1下部通过四个螺钉固定连接,通过滑块板3-64可带动分包侧板3-1在第一输送线2-1宽度方向上运动;丝杆组件包括丝杆3-65、丝杆固定板3-66和丝杆轴承座3-67,丝杆3-65、丝杆固定板3-66和丝杆轴承座3-67均为两组,丝杆固定板3-66下部与下固定板3-61固定连接,丝杆3-65一端通过丝杆轴承座3-67与丝杆固定板3-66上部连接,单向丝杆3-65向外延伸的一端与分包侧板3-1下部螺纹连接,且贯穿分包侧板3-1;调节时,分别转动第一输送线2-1两侧的丝杆3-65,通过螺纹带动分包侧板3-1在滑轨3-62上运动,使两侧的分包机构分102别运动,实现宽度调节。
如图11所示,导向机构3-7包括第二气缸3-71、导向板3-72和气缸固定座3-73,气缸固定座3-73一端与二级下盖板3-32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二气缸3-71固定在气缸固定座3-73向外延伸的一端的上表面,且第二气缸3-71推杆的伸缩方向与第一输送线2-1的传输方向具有一定夹角,导向板3-72为设有一定角度弯折的薄板,导向板3-72竖向固定在推杆端部。
如图14-图18所示,推进机构103包括沿第一输送线2-1和第二输送线2-2宽度方向上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筋4-1和第二支撑筋4-2,第一支撑筋4-1和第二支撑筋4-2之间设有可沿第一支撑筋4-1长度方向来回运动的主推机构和后挡机构。主推机构包括横梁4-31、横梁移动机构、第一推板4-32和第二推板4-33,横梁移动机构包括横梁转轴4-34、动力传动机构、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横梁4-31采用型材制成,横梁4-3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矩形的第一滚轮支撑板4-35和第二滚轮支撑板4-36,横梁转轴4-34沿横梁4-31轴线贯穿横梁4-31,横梁转轴4-34通过轴承与横梁4-31转动连接,横梁转轴4-34两端向两侧延伸出横梁4-31,且端部分别与第一齿轮4-51和第二齿轮4-61的转轴连接;第一推板4-32和第二推板4-33平行设置,第一推板4-32包括两个竖向连接条和两个横向连接条,竖向连接条上设有高度调节机构,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可以调整横向连接条在竖向连接条上的固定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产品;第三气缸固定在横梁4-31上,第三气缸可带动第二推板4-33上下运动,第二推板4-33为断面是L型的薄板,第二推板4-33靠近第一支撑筋4-1的一端的内部设有推板调节板4-34,通过调节推板调节板4-34可以延长第二推板4-33在输送线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从而可以改变容纳单排产品的数量;
如图14所示,动力传动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筋4-1上,采用减速机4-41通过同步带轮4-42带动同步带4-43实现来回移动,第一滚轮支撑板4-35通过连接板4-44与同步带4-43固定连接,实现力矩的传递;动力传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同步带轮4-42上的张紧机构4-46,张紧机构4-46用于调整同步带4-43的张紧力。第一导向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筋4-1内侧,第二导向机构设置在第二支撑筋4-2内侧,且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的结构基本相同。
如图17所示,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齿轮4-51、第一齿条4-52和第一滚轮4-53,第一齿轮4-51与横梁转轴4-34一端连接,第一支撑筋4-1内侧设有第一齿条固定块4-54,第一齿条4-52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齿条固定块4-54内侧面,第一齿条4-52的齿面向下,第一齿轮4-51位于第一齿条4-52下方且与第一齿条4-52啮合;第一滚轮支撑板4-35外侧设有四个第一滚轮4-53,分为上下两排,上排第一滚轮4-53与第一齿条固定块4-54上表面滚动连接,第一齿条固定块4-54下表面设有第一导向凹槽4-55,下排第一滚轮4-53上端置于第一导向凹槽4-55内,下排第一滚轮4-53与第一齿条固定块4-54下表面滚动连接;
如图18所示,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齿轮4-61、第二齿条4-62和第二滚轮4-63,第二齿轮4-61与横梁转轴4-34另一端连接,第二支撑筋4-2内侧设有第二齿条固定块4-64,第二齿条4-62固定在第二齿条固定块4-64内侧面,且第二齿轮4-61与第二齿条4-62啮合;第二滚轮支撑板4-36外侧设有四个第二滚轮4-63,分为上下两排,上排第二滚轮4-63与第二齿条固定块4-64上表面滚动连接,第二齿条固定块4-64下表面设有第二导向凹槽4-65,下排第二滚轮4-63上端置于第二导向凹槽4-65内,下排第二滚轮4-63与第二齿条固定块4-64下表面滚动连接。
如图14和图16所示,后挡机构包括后挡板4-71、后挡连接机构4-72和后挡移动机构,后挡移动机构设置在第二支撑筋4-2外侧,且后挡移动机构的结构与动力传动机构的结构基本相同,采用减速机4-41通过同步带轮4-42带动同步带4-43实现来回移动,第二滚轮支撑板4-36通过后挡连接机构4-72与同步带4-43固定连接,实现力矩的传递;还包括设置在同步带轮4-42上的张紧机构4-46,张紧机构4-46用于调整同步带4-43的张紧力。后挡板4-71一端通过后挡连接机构4-72与后挡移动机构连接,后挡移动机构带动后挡板4-71沿第二支撑筋4-2的长度方向上来回移动。第二推板4-33位于第一推板4-32和后挡板4-71之间。
如图19所示,分组机构104位于第二输送线2-2上,分组机构104包括可在第二输送线2-2上方上下移动的分组板5-11、用于将奶包400倾斜的倾斜机构以及使奶包400在倾斜机构上向下滑动的导向机构,倾斜机构的转轴位于分组板5-11的下方,导向机构位于所述倾斜机构的末端。分组板5-11为一个矩形板,分组板5-11的上边、左边和右边三侧均设有折边,分组板5-11上边的折边上固定连接下连接铰5-12,分组气缸5-13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上连接铰5-14,上连接铰5-14和下连接铰5-12通过转轴5-15连接,转轴5-15外侧与上连接铰5-14固定连接,另一端套设有无油衬套,通过无油衬套与下连接铰5-12转动连接,分组气缸5-13推杆与分组板5-11通过上连接铰5-14和下连接铰5-12铰接;引导板5-16包括左侧和右侧两个引导板5-16,引导板5-16下端与第二输送线2-2支架固定连接,分组板5-11左右两侧折边分别包覆在左右两侧引导板5-16上,引导板5-16上设有竖直方向延伸的腰圆形条状导向槽,分组板5-11两侧与引导板5-16连接,分组气缸5-13可带动分组板5-11在引导板5-16的导向槽内上下运动。左右两引导板5-16上均设有限位传感器5-17,限位传感器5-17通过固定钣金与引导板5-16固定连接。倾斜机构包括支撑板5-21和倾斜气缸5-22,支撑板5-21一端与第二输送线2-2支架宽度方向通过长蝶形铰链5-23转动连接,支撑板5-21另一端设有旋转板5-24,旋转板5-24下方设有两个倾斜气缸5-22,旋转板5-24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铰链5-25,倾斜气缸5-22推杆顶端连接有铰链接头5-26,下铰链5-25与铰链接头5-26转动连接,倾斜气缸5-22上下运动可带动支撑板5-21绕与第二输送线2-2支架的连接处转动,且支撑板5-21与第二输送线2-2支架的连接处位于分组板5-11的正下方,支撑板5-21和旋转板5-24之间还设有用于张紧网带链的无动力辊5-27。倾斜机构两侧还设有侧固定板5-28,侧固定板5-28下方固定连接气缸支架5-29,倾斜气缸5-22固定在气缸支架5-29上,侧固定板5-28之间还设有加强柱,加强柱两端分别与两侧固定板5-28固定连接,侧固定板5-28底部外侧设有多个L型固定件5-20,通过L型固定件5-20固定在输送线的机架上。导向机构包括阻挡板5-31、气缸固定座5-32、导向气缸5-33、气缸调节板5-34和导向传感器5-35,气缸固定座5-32底面与旋转板5-24固定连接,导向气缸5-33固定连接在气缸固定座5-32上,导向气缸5-33的推杆朝向支撑板5-21的一侧,阻挡板5-31侧面与导向气缸5-33的推杆连接,导向传感器5-35固定在导向气缸5-33上方。气缸调节板5-34位于气缸固定座5-32和导向气缸5-33之间,通过调节气缸调节板5-32可以调节导向气缸5-33的位置。气缸调节板5-34底部设有限位凹槽5-36,气缸固定座5-32上设有与限位凹槽5-36匹配的凸台5-37。
如图20所示,推奶包机构105用于将奶包400推进奶箱500,桥接机构300用于将奶包400导入奶箱500,桥接机构300设置在第二输送线2-2和奶箱输送线200之间,桥接机构300一端与第二输送线2-2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奶箱输送线200上的奶箱500内部,且桥接机构300可绕与第二输送线2-2的连接处上下摆动。推奶包机构105位于第二输送线2-2和桥接机构300的上方,且推奶包机构105在第二输送线2-2和桥接机构300的上方来回移动,桥接机构300实现了第二输送线2-2和奶箱输送线200之间的过渡,通过推奶包机构105将奶包400由第二输送线2-2经过桥接机构300到达奶箱输送线200的奶箱500内部。
如图21所示,推奶包机构105包括推板组件6-1和同步带横移机构6-2,以及连接推板组件6-1和同步带横移机构6-2的连接板6-3,同步带横移机构6-2通过连接板6-3带动推板组件6-1将奶包400推入奶箱500内。
如图22和图23所示,推板组件6-1包括推板6-11、转动拖板6-12、转动气缸6-13和推板支架6-14,推板支架6-14倾斜设置,推板6-11和转动拖板6-12设置在推板支架6-14下方,转动拖板6-12上端通过第一转轴6-15与推板支架6-14转动连接,转动拖板6-12下端与推板6-11连接,转动气缸6-13的缸体与推板支架6-14上端连接,转动气缸6-13的推杆前端套设有连接套6-16,连接套6-16另一端设有通孔,第二转轴6-17穿过通孔两端与转动拖板6-12中部转动连接。推板6-11与奶包400接触面的最低点低于奶包400重心的位置。推动奶包400时,推板6-11向推进方向倾斜,所在平面与竖直面形成一定夹角α。
推板6-11与转动拖板6-12之间还设有推板连接板6-18,推板连接板6-18后表面的上部与转动拖板6-12前面连接,推板连接板6-18前表面的下部与推板6-11的后面连接,推板6-11的形状与奶箱500开口的形状匹配,推板6-11的厚度范围为1.0mm-3.0mm,推板6-11的大小略小于奶箱500开口的大小。
如图24和图25所示,桥接机构300包括用于将奶包400引导入奶箱500的引导机构6-4、用于驱动引导机构6-4竖向转动的旋转机构6-5以及用于连接固定的固定机构6-6,引导机构6-4一端通过固定机构6-6固定在第二输送线2-2的侧面,另一端延伸至奶箱输送线200的奶箱500内,旋转机构6-5位于引导机构6-4的下方靠近固定机构6-6的一侧。
如图25所示,引导机构6-4用于引导支撑奶包400,包括平引导板6-41、引导底板6-42、侧导向板6-43和侧板旋转机构,平引导板6-41为长矩形板,平引导板6-41一端的长边与第二输送线2-2抵接,另一端与引导底板6-42的一端连接,且平引导板6-41上表面略低于第二输送线2-2的输送带的上表面,引导底板6-42的上表面略低于平引导板6-41的上表面,两个的高度差小于等于2mm,便于过渡,引导底板6-42为等腰梯形板,底边长的一端靠近第二输送线2-2,底边短的一端延伸至奶箱输送线800的奶箱700内部,引导底板6-42压在奶箱700底部的内壁上,且平引导板6-41与引导底板6-42的连接处设有约2mm-2.5mm的缝隙,便于引导底板6-42的旋转;侧导向板6-43和侧板旋转机构均为两组,侧导向板6-43分别对称设置在引导底板6-42的两侧,侧导向板6-43的断面为L形的弯折板,且侧导向板6-43均向内弯折,底面与引导底板6-42底面平齐,且引导底板6-42与侧导向板6-43之间设有2mm水平间隙,便于侧导向板6-43向内转动,侧导向板6-43靠近第二输送线2-2的一端设有进箱引导部,靠近第二输送线2-2的一端设有旋转限位部,进箱引导部的宽度由顶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其形状可以为三角形或弧形结构,旋转限位部位于平引导板6-41的上部,旋转限位部的底边倾斜设置,底边下方设有缺口,避免转动时与平引导板6-41干涉。侧板旋转机构也为两组,分别位于侧导向板6-43的外侧,包括侧转板6-44、侧转轴6-45、侧转座6-46和压缩弹簧6-47,侧转板6-44为L形结构,包括一体连接的固定部和转动部,固定部与侧导向板6-43外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转动部中间设有轴孔,侧转轴6-45置于轴孔内,侧转座6-46上端设有向一侧开口的U形架,U形架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以及竖向连接在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之间的连接部,侧转轴6-45两端分别与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连接,通过竖向设置的侧转轴6-45与侧转座6-66转动连接,转动部置于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之间,压缩弹簧6-47水平设置,且压缩弹簧6-47一端固定在侧转座6-46的连接部上,另一端与转动部的侧面抵接,且压缩弹簧6-47位于侧转轴6-45的外侧,侧转座6-46底面与旋转机构6-5的摇杆6-54固定连接。
如图25所示,旋转机构6-5包括旋转气缸6-51、气缸固定板6-52、转座板6-53、摇杆6-54和角支6-55,气缸固定板6-52上固定连接气缸座6-56,旋转气缸6-51底部与气缸座6-56铰接,摇杆6-54位于引导底板6-42的下方,6-54两端设有转动部分别与转座板6-53转动连接,摇杆6-54的中部设有底板连接部,引导底板6-42靠近平引导板6-41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连接部上,侧转座6-46底部通过螺钉固定在引导底板6-42外侧的摇杆6-54的底板连接部上,旋转气缸6-51的推杆通过转轴6-57与角支6-55的一端转动连接,角支6-55的另一端与摇杆6-54的底板连接部固定连接。
如图25所示,固定机构6-6包括固定基板6-61和角座6-62,固定基板6-61上端面与平引导板6-41的底面连接,固定基板6-61一侧连接两个角座6-62,角座6-62设置在固定基板6-61靠近第二输送线2-2的一侧的侧面上,且固定基板6-61通过角座6-62固定在第二输送线2-2的侧板上,固定基板6-61另一侧的下部固定连接气缸固定板6-52,转座板6-53固定连接在固定基板6-61侧面上部。
当奶包400到达第二输送线2-2上且奶箱500到达装箱工位后,旋转机构6-5驱动引导机构6-4落下,使引导底板6-42和侧导向板6-43的端部进入奶箱500内,推奶包机构105推动奶包400经引导机构6-4进入奶箱500;当奶包400进入奶箱500后,旋转机构6-5驱动引导机构6-4抬起,使引导底板6-42和侧导向板6-43的端部从奶箱500内退出,装完奶包400的奶箱500有奶箱输送线200输送到封箱工位,同时,将一个空奶箱500输送到装箱工位,完成一次奶包400装箱。奶包400推动到引导底板6-42的端部时,奶包400与侧导向板6-43之间产生相互的作用力,使侧导向板6-43向外张开,同时,侧导向板6-43对奶包400有一个反向的夹紧力保证奶包400顺利进入奶箱500。
如图26所示,奶箱输送线200包括带动奶箱500依次经过后续工序的奶箱输送机构201、用于调整奶箱500之间间距的分箱机构202、用于将奶箱500的箱盖打开的开箱机构203、用于开箱工位和装箱工位固定奶箱500的吸箱机构204以及用于引导奶箱500和将箱盖关闭的引导封箱机构205,分箱机构202和开箱机构203依次设置在奶箱输送机构201上部,所述开箱工位和装箱工位的相对位置分别设置一所述吸箱机构204,引导封箱机构205设置在奶箱输送机构201的一侧。
如图26和图27所示,奶箱输送机构201包括设置在分箱机构202上游工序的空箱输送机构201-1和设置在分箱机构202下游工序的封箱输送机构201-2,封箱输送机构201-2包括环形输送机构22-1和设置在环形输送机构22-1上的多组推杆组22-2,环形输送机构22-1采用同一个电机22-3带动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链条做环形移动,每个推杆组22-2至少包括两个推杆,同一推杆组22-2上的各个推杆固定在不同的链条上且位置相互平行,电机22-3带动链条循环转动,推杆随链条同步做环形运动,一个奶箱500可以采用一组推杆组22-2设置在奶箱500的上游位置进行推动,也可以采用前后设置的两组推杆组22-2进行推动,当采用一组推杆组22-2进行推动时,相邻两推杆组22-2之间的距离大于奶箱500的长度,当采用前后设置的两组推杆组22-2进行推动时,同一奶箱500前后的两组推杆组22-2之间的距离与奶箱500的长度相等,前后夹持便于奶箱500的位置固定。
如图27和图28所示,封箱输送机构201-2还包括封箱侧板22-4、宽度调节结构22-5和和奶箱导条22-6,封箱侧板22-4为两个,设置在环形输送机构22-1的左右两侧,且环形输送机构22-1与封箱侧板22-4固定连接,奶箱导条22-6位于封箱侧板22-4的内部,用于支撑封箱输送机构201-2上的奶箱500,且奶箱导条22-6的高度低于推杆组22-2的高度,由于奶箱导条22-6对奶箱500仅仅是支撑导向作用,对奶箱500没有向前的推动作用,因此,奶箱500向前移动是通过环形输送机构22-1和推杆组22-2的推动实现的,宽度调节机构22-5包括手轮22-51、调节丝杆22-52和光杆22-53,调节丝杆22-52和光杆22-53沿封箱输送机构201-2宽度方向贯穿两封箱侧板22-4,手轮22-51与调节丝杆22-52连接,转动手轮22-51通过调节丝杆22-52的转动带动左右两封箱侧板22-4运动实现封箱输送机构201-2的宽度调节。
如图29所示,为了使进入封箱输送机构201-2的奶箱500之间的间距相同,便于后续工序的操作,分箱机构202包括分箱同步带23-1和分箱驱动机构23-2,分箱同步带23-1相对设置在奶箱输送机构201的左右两侧,分箱驱动机构23-2带动分箱同步带23-1转动。奶箱500置于左右两侧的分箱同步带23-1之间,并与分箱同步带23-1产生摩擦力,当分箱驱动机构23-2带动分箱同步带23-1转动时,奶箱500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随同分箱同步带23-1一起移动,实现奶箱500的分箱以及奶箱500在空箱输送机构201-1和封箱输送机构201-2之间的转运。
如图30所示,开箱机构203设置在奶箱500的箱盖一侧且与吸箱机构204位置相对,开箱机构203包括开箱吸盘24-1和开箱气缸24-2,开箱吸盘24-1为两个朝向奶箱500的一侧,开箱吸盘24-1通过开箱连接板24-3与开箱气缸24-2连接,开箱气缸24-2带动开箱吸盘24-1横向移动,吸箱机构204用于在开箱机构203打开奶箱500的箱盖时固定奶箱500位置。
在开箱时奶箱500会受到外来的吸力,在装箱时奶箱500会受到外来的推力,在吸力和推力作用下奶箱500的位置会发生改变,致使奶箱500不稳固。为了实现在开箱工位和装箱工位对奶箱500的固定,以提高奶箱500的稳固性,吸箱机构204位于奶箱500背部一侧,如图31所示,吸箱机构204包括吸箱吸盘25-1和吸箱气缸25-2,吸箱吸盘25-1通过吸箱连接板25-3与吸箱气缸25-2连接,吸箱气缸25-2带动吸箱吸盘25-1横向移动。在开箱和装箱以前或同时,吸箱气缸25-2带动吸箱吸盘25-1向奶箱500的背部靠近,并且吸箱吸盘25-1吸附在奶箱500上,使奶箱500保持稳固,当开箱和装箱操作完成后,吸箱吸盘25-1松开奶箱500,吸箱气缸25-2带动吸箱吸盘25-1远离奶箱500,完成一次吸箱操作,等待下一奶箱500到位,然后重复上述操作实现自动固定奶箱500。
如图27所示,引导封箱机构205用于箱盖的自动盖合,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导杆26-1、第二导杆26-2和第三导杆26-3,第一导杆26-1第一导杆26-1靠近奶箱输送机构201,通过立柱固定在奶箱护栏206上,第一导杆26-1的一端位于开箱机构203和装箱工位的吸箱机构204之间,另一端至少延伸至装箱工位的吸箱机构204的末端,第一导杆26-1的上游一端略微向上翘起,便于箱盖打开后进入第一导杆26-1的下部,第一导杆26-1主要是用于压紧箱盖,保证桥接机构300压在箱盖上方,且将奶包400装箱时保证箱盖不动或不翘起;如图28所示,第二导杆26-2和第三导杆26-3通过两组导杆支撑机构26-4固定在封箱侧板22-4上,第二导杆26-2包括依次连接的下落支撑部26-21、第二水平支撑部26-22和第二抬起支撑部26-23,下落支撑部26-21由开箱机构203一端向下倾斜,第二抬起支撑部26-23由与第二水平支撑部26-22的连接处向上倾斜,下落支撑部26-21、第二水平支撑部26-22和第二抬起支撑部26-23整体形成一个梯形的形状,第三导杆26-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水平支撑部26-31、第三抬起支撑部26-32和盖合部26-33,第三水平支撑部26-31与第二水平支撑部26-22上表面在同一高度,第三抬起支撑部26-32的起点位于第二抬起支撑部26-23的下游,且第三抬起支撑部26-32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第二抬起支撑部26-23与水平面的夹角,盖合部26-33位于奶箱500的顶部上方,便于将箱盖翻过去盖在箱体上,第一导杆26-1、第二水平支撑部26-22和第三水平支撑部26-31的位置与吸箱机构204位置相对应,且第一导杆26-1的位置高于第二水平支撑部26-22和第三水平支撑部26-31的位置。
如图32所示,导杆支撑机构26-4为两组,平行支撑在第二水平支撑部26-22和第三水平支撑部26-31的下方,包括水平设置的横向支撑柱26-41,横向支撑柱26-41一端通过支撑柱固定块26-42固定在封箱侧板22-4上,横向支撑柱26-41上设有第一调节块26-43和第二调节块26-44,第一调节块26-43上连接有第一卡箍26-45,第二水平支撑部26-22卡在第一卡箍26-45内部,第二调节块26-44上连接有第二卡箍26-46,第三水平支撑部26-31卡在第二卡箍26-46内部。
引导封箱机构205采用并列设置的三个导杆,利用导杆之间的高度、长度和位置的配合实现自动的箱盖的引导和盖合,无需采用动力机构,结构简单可靠,节约成本,实用性更强。
如图33所示,奶箱输送机构201上部左右两侧还设有奶箱护栏206。奶箱护栏206采用小铝轨护栏,奶箱500背部的奶箱护栏206包括上下两层,上下两层奶箱护栏206通过横向连接柱27-1固定在竖向连接柱27-2上,且横向连接柱27-1的连接位置可在竖向连接柱27-2上横向调整,从而实现奶箱护栏206内部宽度的调整,竖向连接柱27-2的底部固定在L型衬条27-3上,且通过L型衬条27-3固定在封箱侧板22-4上,通过两侧的奶箱护栏206一方面可以对奶箱500起到防护作用,另一方面也具有导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奶箱输送线200的工作过程为:
1、空箱输送机构201-1将奶箱500输送到分箱机构202,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分箱同步带23-1带动奶箱500向封箱输送机构201-2方向移动;
2、奶箱500输送到封箱输送机构201-2的奶箱导条22-6上,当推杆组22-2在环形输送机构22-1的带动下由下向上抬起后夹持在奶箱500的前后两端,带动奶箱500在奶箱导条22-6上滑动;
3、奶箱500移动到开箱工位时,开箱工位的吸箱吸盘25-1吸附在奶箱500的背部,使奶箱500的位置固定,然后开箱机构203的开箱吸盘24-1吸附在箱盖上,开箱气缸24-2回缩带动开箱吸盘24-1拉开箱盖,使箱盖支撑在第二导杆26-2的下落支撑部26-21上;
4、随着推杆组22-2的推动,箱盖从下落支撑部26-21上逐渐下滑,在下滑过程中,箱盖的连接端进入第一导杆26-1的下部,其他部位位于第二导杆26-2和第三导杆26-3的上部,当奶箱500移动至装箱工位的吸箱机构204处时,箱盖移动至第二水平支撑部26-22和第三水平支撑部26-31上,并且箱盖处于水平状态,吸箱吸盘25-1吸附在奶箱500的背部,使奶箱500的位置固定,奶包输送线100的推奶包机构105将奶包400推入到奶箱500内部;
5、推杆组22-2的继续推动装入奶包400的奶箱500向下游工序移动,箱盖逐渐从第一导杆26-1下方移出,箱盖位于第二导杆26-2和第三导杆26-3上的部分首先移动到第二抬起支撑部26-23上逐渐向上抬起,当箱盖抬起一段后且移动到第三抬起支撑部26-32上时,箱盖继续向上抬起,并逐渐趋于闭合状态,当箱盖移动到盖合部26-33时,在盖合部26-33的作用下使箱盖盖在箱体上,实现奶箱500的自动封箱。
一种全自动封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奶包输送机构101将灌装好的奶包400逐个输送到奶包输送线100上,使奶包400依次经过后续的工序,奶包输送机构101包括第一输送线2-1和第二输送线2-2,第一输送线2-1上输送单排的奶包400,第二输送线2-2上用于输送符合奶箱500容纳数量的多排奶包400;
步骤1.1:奶包输送机构101上的分包机构102设置在第一输送线2-1上,第一输送线2-1上的奶包400输送到分包机构102时,由一级分包机构3-2和二级分包机构3-3对奶包400进行分包,采用速度差原理将相邻奶包400之间的间距逐级拉开,便于计数和操作,以保证后续工序的顺利完成;
步骤1.2:经过分包后的奶包400进入到第一输送线2-1上的推进机构103,当进入推进机构103的奶包400达到预定数量,推进机构103将奶包400一次性推送到第二输送线2-2,多次重复上述操作,直到第二输送线2-2上的奶包400排数达到预定值,推进机构103回退到第一输送线2-1上方,同时,第二输送线2-2携带多排奶包400向分组机构104方向输送;
步骤1.3:第二输送线2-2上的多排奶包400输送到分组机构104工位后,分组机构104末端的导向机构的导向气缸5-33推杆伸出对奶包400进行止动和限位,使预设数量的奶包400位于分组板5-11的后方,倾斜机构带动其上的奶包400同时向下倾斜,使倾斜的奶包400与原第二输送线2-2上奶包400呈现V形插口,导向气缸5-33推杆回缩使倾斜的奶包400向下滑动一段距离,并靠在导向机构的阻挡板5-31上,倾斜机构抬起使分组后的奶包400与原奶包400之间分离,中间具有一定间隙,分组板5-11下落实现分组。
步骤2:在步骤1中奶包400输送的同时,奶箱输送机构201将奶箱500逐个输送到奶箱输送线200上,使奶箱500依次经过后续工序;奶箱输送机构201包括依次连接的空箱输送机构201-1和封箱送机构201-2,空箱输送机构201-1和封箱输送机构201-2通过分箱机构202连接;
步骤2.1:空箱输送机构201-1上的奶箱500输送到分箱机构202工位,由分箱机构202将奶箱500按照一定间隔由空箱输送机构201-1输送到封箱输送机构201-2上;
步骤2.2:输送到封箱输送机构201-2上的奶箱500,由封箱输送机构201-2携带进入开箱工位,开箱工位的吸箱机构204吸附固定奶箱500,开箱机构203将奶箱500的箱盖打开,奶箱500的箱盖落在封箱输送机构201-2侧面的引导封箱机构205上,并在封箱输送机构201-2的输送下运动至奶包400进箱工位。
步骤3:步骤1.3中经过分组以后的多排奶包400在推奶包机构105的推动作用下,由第二输送线2-2上经桥接机构300进入步骤2.2中奶包400进箱工位的奶箱500中,完成奶包400的装箱,在奶包400进箱时,装箱工位的吸箱机构204吸附在奶箱500的背部,固定奶箱500;
步骤4:装完奶包400的奶箱500,在封箱输送机构201-2上继续向下游工序运动,同时在侧面引导封箱机构205的作用下,将箱盖盖合在奶箱500上,完成一个奶箱500的封箱。
步骤1.2具体包括,
步骤1.2.1:横梁移动机构带动第一推板4-32和第二推板4-33运动到第一输送线2-1上方,第一输送线2-1上的奶包400进入第一推板4-32和第二推板4-33之间;
步骤1.2.2:当进入第一推板4-32和第二推板4-33之间的奶包400达到预定数量,通过横梁移动机构带动第一推板4-32和第二推板4-33向第二输送线2-2方向移动,同时将第一推板4-32和第二推板4-33之间的奶包400推动到第二输送线2-2上,且使奶包400靠近后挡板4-71前端;
步骤1.2.3:第一排奶包400到位后,第二推板4-33向上抬起,横梁移动机构带动第一推板4-32和第二推板4-33回退到第一输送线2-1上方,第二推板4-33再落下,等待下一批奶包400进入第一推板4-32和第二推板4-33之间;
步骤1.2.4:当奶包400数量又一次达到预定值时重复上述步骤1.2.2中的操作,使奶包400推到第二输送线2-2上的第一排奶包400前端,第二输送线2-2上的奶包400达到预定的排数,即2排;
步骤1.2.5:第一推板4-32和第二推板4-33退回到第一输送线2-1上方,同时启动第二输送线2-2运动,携带两排奶包400进入到下一工序,第二输送线2-2停止运动,等待下一批奶包400的运输。
在第二输送线2-2运动过程中后挡板4-71对两排奶包400还具有导向和定位的作用,重复上述步骤1.2.1至步骤1.2.5,实现奶包400在两输送线之间的自动化搬运。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全自动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奶包(400)的奶包输送线(100)和用于输送奶箱(500)的奶箱输送线(200)以及用于连接奶包输送线(100)和奶箱输送线(200)的桥接机构(300),所述桥接机构(300)一端与所述奶包输送线(1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奶箱输送线(200)连接,奶包输送线(100)上的奶包(400)通过桥接机构(300)输送到奶箱输送线(200)上的奶箱(500)内,奶箱输送线(200)对装好奶包(400)的奶箱(500)进行封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奶包输送线(100)包括用于将奶包(400)逐个输送到奶包输送线(100)上使奶包(400)依次经过后续工序的奶包输送机构(101)、用于调整奶包(400)之间的间距的分包机构(102)、用于将奶包(400)排成符合奶箱(500)容纳的排数的推进机构(103)、用于将分排好的奶包(400)按照装箱数量进行分组的分组机构(104)以及用于将分组后的奶包(400)从桥接机构(300)上推入到奶箱输送线(200)上的奶箱(500)内的推奶包机构(105),所述分包机构(102)、推进机构(103)、分组机构(104)和推奶包机构(105)依次设置在所述奶包输送机构(10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奶包输送机构(101)包括第一输送线(2-1)、第二输送线(2-2)和设置在第一输送线(2-1)和第二输送线(2-2)之间的过渡机构(2-3),第二输送线(2-2)设置在第一输送线(2-1)下游工序,第一输送线(2-1)用于输送单排奶包(400),第二输送线(2-2)用于输送符合奶箱(500)排数的奶包(400),推进机构(103)位于过渡机构(2-3)上方,将奶包(400)由第一输送线(2-1)经过过渡机构(2-3)推送到第二输送线(2-2)上,并将单排奶包(400)转化为多排奶包(40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机构(2-3)包括前过渡板(2-31)、后过渡板(2-32)和固定支座(2-33),且所述前过渡板(2-31)两端通过第一转轴(2-34)与固定支座(2-33)转动连接,所述后过渡板(2-32)两端与固定支座(2-3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线(2-1)、前过渡板(2-31)、后过渡板(2-32)和第二输送线(2-2)依次连接,所述前过渡板(2-31)靠近第一输送线(2-1)的一端可绕第一转轴(2-34)上下摆动,所述后过渡板(2-32)相对所述第二输送线(2-2)固定,所述推进机构(103)位于所述过渡机构(2-3)的上方将奶包(400)由第一输送线(2-1)经过过渡机构(2-3)推送到第二输送线(2-2)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2-1)、前过渡板(2-31)、后过渡板(2-32)和第二输送线(2-2)上表面具有从第一输送线(2-1)向第二输送线(2-2)方向逐渐向下的梯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线(2-2)两侧还设有侧挡机构(2-4),所述侧挡机构(2-4)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线(2-2)上的第一护栏(2-42)和第二护栏(2-43),所述第一护栏(2-42)和第二护栏(2-43)之间形成奶包(400)导向输送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机构(2-4)还包括用于调节第一护栏(2-42)和第二护栏(2-43)之间宽度的悬臂组件(2-44),所述悬臂组件(2-44)包括悬臂(2-45)和栏杆固定块(2-46),所述悬臂(2-45)一端通过悬臂(2-45)固定块与第一护栏(2-42)或第二护栏(2-43)连接,所述悬臂(2-45)另一端与所述栏杆固定块(2-46)连接,且所述悬臂(2-45)与栏杆固定块(2-46)的连接位置可调。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2-1)的末端设有用于阻挡奶包(400)在第一输送线(2-1)上移动的挡包机构(2-5)。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包机构(102)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2-1)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分包机构(102)包括分包侧板(3-1)、电机驱动机构(3-4)、分包传动机构(3-5)以及对称设置在第一输送线(2-1)两侧的一级分包机构(3-2)和二级分包机构(3-3),所述一级分包机构(3-2)和所述二级分包机构(3-3)沿所述第一输送线(2-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分包侧板(3-1)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第一输送线(2-1)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一级分包机构(3-2)和二级分包机构(3-3)固定连接在所述分包侧板(3-1)的内部,所述一级分包机构(3-2)的输送速度大于第一输送线(2-1)的输送速度,所述二级分包机构(3-3)的输送速度大于所述一级分包机构(3-2)的输送速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自动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包机构(102)还包括设置在分包机构(102)下部的宽度调节机构(3-6),所述宽度调节机构(3-6)用于调整第一输送线(2-1)两侧的一级分包机构(3-2)之间的宽度以及二级分包机构(3-3)之间的宽度。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机构(103)包括沿第一输送线(2-1)和第二输送线(2-2)宽度方向上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筋(4-1)和第二支撑筋(4-2),第一支撑筋(4-1)和第二支撑筋(4-2)之间设有主推机构和后挡机构,沿第一支撑筋(4-1)长度方向来回运动的主推机构和后挡机构,主推机构包括横梁(4-31)、横梁移动机构、第一推板(4-32)和第二推板(4-33),横梁(4-31)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与横梁移动机构连接,横梁移动机构带动第一推板(4-32)和第二推板(4-33) 在第一输送线(2-1)和后挡机构之间来回运动,第二推板(4-33)位于第一推板(4-32)和后挡机构的后挡板(4-71)之间。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机构(104)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线(2-2)的末端,所述分组机构(104)包括在第二输送线(2-2)上方上下移动的分组板(5-11)、用于将奶包(400)倾斜的倾斜机构以及使奶包(400)在倾斜机构上向下滑动的导向机构,所述倾斜机构的转轴(5-15)位于所述分组板(5-11)的下方,所述导向机构位于所述倾斜机构的末端,并随倾斜机构一起上下运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全自动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机构包括支撑板(5-21)和倾斜气缸(5-22),所述支撑板(5-21)一端与第二输送线(2-2)支架宽度方向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5-21)另一端与所述倾斜气缸(5-22)连接,所述倾斜气缸(5-22)上下运动可带动所述支撑板(5-21)绕与第二输送线(2-2)支架的连接处转动,且所述支撑板(5-21)与第二输送线(2-2)支架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分组板(5-11)的正下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全自动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阻挡板(5-31)、气缸固定座(5-32)、导向气缸(5-33)和导向传感器(5-35),所述气缸固定座(5-32)底面与旋转板(5-24)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气缸(5-33)固定连接在所述气缸固定座(5-32)上,所述导向气缸(5-33)的推杆朝向所述支撑板(5-21)的一侧,所述阻挡板(5-31)侧面与所述导向气缸(5-33)的推杆连接,所述导向传感器(5-35)固定在导向气缸(5-33)上方。
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奶包机构(105)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线(2-2)和桥接机构(300)的上方,且推奶包机构(105)在所述第二输送线(2-2)和桥接机构(300)的上方来回移动,所述推奶包机构(105)包括推板组件(6-1)和同步带横移机构(6-2),以及连接推板组件(6-1)和同步带横移机构(6-2)的连接板(6-3),所述同步带横移机构(6-2)通过连接板(6-3)带动所述推板组件(6-1)将奶包(400)推入奶箱(500)内。
1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机构(300)一端与所述第二输送线(2-2)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奶箱(500)内部,且所述桥接机构(300)可绕与所述第二输送线(2-2)的连接处上下摆动,所述桥接机构(300)包括用于将奶包(400)引导入奶箱(500)的引导机构(6-4)、用于驱动引导机构(6-4)竖向转动的旋转机构(6-5)以及用于连接固定的固定机构(6-6),所述引导机构(6-4)包括平引导板(6-41)和引导底板(6-42),所述平引导板(6-41)一端与第二输送线(2-2)抵接,另一端与引导底板(6-42)的一端连接,所述引导底板(6-42)的另一端向奶箱输送线(200)方向延伸,所述旋转机构 (6-5)和固定机构(6-6)位于所述平引导板(6-41)的下方,所述平引导板(6-41)通过固定机构(6-6)固定在第二输送线(2-2)的一侧,所述引导底板(6-42)靠近第二输送线(2-2)的一端与旋转机构(6-5)固定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奶箱输送线(200)包括带动奶箱(500)依次经过后续工序的奶箱输送机构(201)、用于调整奶箱(500)之间间距的分箱机构(202)、用于将奶箱(500)的箱盖打开的开箱机构(203)、用于开箱工位和装箱工位固定奶箱(500)的吸箱机构(204)和用于引导奶箱(500)和将箱盖盖合的引导封箱机构(205),所述分箱机构(202)和开箱机构(203)依次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上方,所述开箱工位和装箱工位的相对位置分别设置一所述吸箱机构(204),所述引导封箱机构(205)设置在所述奶箱输送机构(201)的一侧,所述桥接机构(300)一端延伸至装箱工位。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全自动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奶箱输送机构(201)包括设置在所述分箱机构(202)上游工序的空箱输送机构(201-1)设置在所述分箱机构(202)下游工序的封箱输送机构(201-2),所述封箱输送机构(201-2)包括环形输送机构(22-1)和设置在环形输送机构(22-1)上的多组推杆组(22-2),所述推杆组(22-2)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形输送机构(22-1)上,并随所述环形输送机构(22-1)同步做环形运动。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600),所述奶包输送线(100)和奶箱输送线(200)均固定在所述机架(600)上。
CN201620734599.6U 2016-07-13 2016-07-13 全自动封箱生产线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891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34599.6U CN205891320U (zh) 2016-07-13 2016-07-13 全自动封箱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34599.6U CN205891320U (zh) 2016-07-13 2016-07-13 全自动封箱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91320U true CN205891320U (zh) 2017-01-18

Family

ID=57772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34599.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891320U (zh) 2016-07-13 2016-07-13 全自动封箱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913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5514A (zh) * 2016-07-13 2016-10-12 常州节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全自动封箱生产线以及封箱方法
CN110615139A (zh) * 2019-09-29 2019-12-27 深圳格兰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箱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5514A (zh) * 2016-07-13 2016-10-12 常州节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全自动封箱生产线以及封箱方法
CN110615139A (zh) * 2019-09-29 2019-12-27 深圳格兰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箱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5514B (zh) 全自动封箱生产线以及封箱方法
CN104828288B (zh) 一种利乐钻奶包礼品盒自动装箱系统
CN206031918U (zh) 全自动封箱输送生产线
CN101792035B (zh) 一种自动开箱机
CN101913439B (zh) 挂面包装机的整面装置和挂面包装机
CN106742145A (zh) 一种食品装袋机
CN205312656U (zh) 码瓶垛机
KR101209255B1 (ko) 바타입 물품에 적합한 사이드 공급형 자동 포장방법과 그 카토너
CN205891320U (zh) 全自动封箱生产线
CN110937160A (zh) 一种盒装药品自动装箱生产线
US656452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gging potatoes
CN105799971B (zh) 小型水果装盒机
CN201825249U (zh) 挂面包装机的整面装置和挂面包装机
CN109159953B (zh) 挂面开装封箱一体机
CN86101592A (zh) 熔融物的自动装袋装置
CN205837319U (zh) 进箱机构
CN209455105U (zh) 一种气雾罐装箱机
CN105923206B (zh) 一种包装盒输送设备
CN207955735U (zh) 一种市政桥梁施工用物料运输装置
CN205837297U (zh) 分包机构
CN108438274A (zh) 一种用于医院药剂科的中药材自动包装机
CN205952417U (zh) 一种挂面高速提升机
CN2782631Y (zh) 袋装水泥装车装置
CN206813368U (zh) 一种食品装袋机
CN208007382U (zh) 一次性裤型卫生用品的堆垛包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