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58676U - 双缸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双缸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58676U
CN205858676U CN201620818997.6U CN201620818997U CN205858676U CN 205858676 U CN205858676 U CN 205858676U CN 201620818997 U CN201620818997 U CN 201620818997U CN 205858676 U CN205858676 U CN 205858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magnetic part
duplex
vane slot
injection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1899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巫华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Toshiba Compressor Corp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1899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58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58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586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缸压缩机,包括:壳体、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隔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气缸内限定有第一气缸腔、第一滑片槽、第一吸气孔和第一排气孔;第二气缸设在壳体内,第二气缸内限定有第二气缸腔、第二滑片槽、第二吸气孔和第二排气孔,第二气缸腔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滑片,第二滑片被构造成可选择性地在第二滑片槽内滑动或停止滑动;第一隔板、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上设有喷射通道,喷射通道的第一端口与壳体的外部连通,喷射通道的第二端口与第一气缸腔和第二气缸腔中的一个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缸压缩机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系统的制冷或制热效果,而且该双缸压缩机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Description

双缸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缸压缩机。
背景技术
低温制热能力不足、或者高温制冷能力不足是当前空调系统的一大诟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系统的改进上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然而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问题,因此对于制冷系统的制冷或制热效果不好的问题还需要继续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缸压缩机,该双缸压缩机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系统的制冷或制热效果,而且该双缸压缩机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缸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排气口;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气缸内限定有第一气缸腔、与所述第一气缸腔连通的第一滑片槽、与所述第一气缸腔连通的第一吸气孔和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吸气孔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孔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气缸腔内设有可偏心转动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滑片槽内设有第一滑片,所述第一滑片槽的尾部设有弹簧,所述第一滑片的尾端与所述弹簧相连,所述第一滑片的首端常止抵在所述第一活塞的外周面上;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气缸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布置,所述第二气缸内限定有第二气缸腔、与所述第二气缸腔连通的第二滑片槽、与所述第二气缸腔连通的第二吸气孔和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吸气孔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孔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气缸腔设有可偏心转动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滑片槽内设有第二滑片,所述第二滑片被构造成可选择性地在所述第二滑片槽内滑动或停止滑动;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在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之间;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在所述第一气缸的远离所述第一隔板的端面上,所述第二轴承设在所述第二气缸的远离所述第一隔板的端面上;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一轴承或所述第二轴承上设有喷射通道,所述喷射通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所述喷射通道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气缸腔和所述第二气缸腔中的一个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缸压缩机,通过设置喷射通道,而且通过使喷射通道的第二端口仅与第一气缸腔和第二气缸腔中的一个连通,从而可以向第一气缸腔和第二气缸腔中的一个内进行喷射冷媒,从而可以提高系统的制冷或制热效果,而且喷射通道仅与第一气缸腔和第二气缸腔中的一个连通,从而可以简化双缸压缩机的结构复杂性,并且因为喷射通道设在第一隔板、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上,从而可以方便喷射通道的布置,而且可以使喷射通道与第一气缸腔和第二气缸腔的连通布置结构更加灵活。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气缸中的所述第二滑片被构造成可选择性地在所述第二滑片槽内滑动或停止滑动,换言之,第二气缸中的可在制冷系统中加载或卸载,由此可以使双缸压缩机构造成可变容的,从而可以双缸压缩机的适用范围更广。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喷射通道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气缸腔连通。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喷射通道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气缸腔连通,并且所述喷射通道的第二端口处设有可打开和关闭所述喷射通道的第二端口的单向导通结构,所述单向导通结构被构造成仅允许冷媒由所述喷射通道排向所述第二气缸腔。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单向导通结构包括: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端口的阀片;用于限制所述阀片升程的升程限位器,所述阀片和所述升程限位器依次叠置且所述阀片相对于所述升程限位器更邻近所述第二端口。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叠置且所述第二隔板邻近所述升程限位器设置,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的一端朝向所述升程限位器敞开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腔连通。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通通道的所述一端的内径大于所述连通通道的所述另一端的内径。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磁性件,所述磁性件设在所述气缸、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二轴承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磁性件与所述第二滑片通过磁性作用以使所述第二滑片可在所述第二滑片槽内静止。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磁性件包括第一子磁性件,所述第一子磁性件设在所述隔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滑片槽的尾部上方。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磁性件还包括第二子磁性件,所述第二子磁性件设在所述第二轴承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滑片槽的尾部下方,其中所述第一子磁性件和所述第二子磁性件在上下方向具有彼此正对的部分。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磁性件和所述第二子磁性件中的至少一个的设置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气缸的外壁边缘处。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吸气孔被构造成可选择性地与所述排气口、所述第一吸气孔中的一个连通。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片槽的尾部设有背压腔,所述背压腔被构造成可选择性的与所述排气口、所述第一吸气孔或所述第二吸气孔中的一个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双缸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双缸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F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双缸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双缸压缩机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沿A-A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双缸压缩机100;
壳体1;排气口11;
第一气缸2;第一活塞21;第一滑片槽22;弹簧221;第一滑片23;
第二气缸3;第二活塞31;第二滑片槽32;背压腔321;第二滑片33;
第一隔板4;喷射通道41;第一端口411;第二端口412;
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
单向导通结构7;阀片71;升程限位器72;
第二隔板8;连通通道81;
第一子磁性件91;第二子磁性件92;
曲轴10、偏轴部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缸压缩机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缸压缩机100包括壳体1、第一气缸2、第二气缸3、第一隔板4、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双缸压缩机100还包括曲轴10,曲轴10上具有两个偏轴部101。
第一气缸2设在壳体1内,第一气缸2内限定有第一气缸腔,第一气缸2上还设有与该第一气缸腔连通的第一滑片槽22,第一气缸2上还设有与第一气缸腔连通的第一吸气孔和第一排气孔。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吸气孔和第一排气孔可以分别设在第一滑片槽22的两侧。其中第一吸气孔与壳体1的外部连通,以便从壳体1外部吸气,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吸气孔可以与客体1外部的储液器的出口相连,由此,经过储液器过滤后的制冷剂气体可以经储液器的流向第一吸气孔,从而进入到第一气缸2内进行压缩。第一排气孔与排气口11连通,具体地,当制冷剂在第一气缸2内压缩完成后,从第一排气孔排出后,排入至壳体1内部,再从壳体1内部排向排气口11,从而参与系统循环。第一气缸腔内设有可偏心转动的第一活塞21,第一滑片槽22内设有第一滑片23,第一滑片槽的尾部设有弹簧221,第一滑片23的尾端与弹簧221相连,第一滑片23的首端常止抵在第一活塞21的外周面上。
换言之,第一气缸2内设有第一活塞21,第一气缸2上设有第一滑片槽22,第一滑片槽22内设有第一滑片23,第一活塞21套设在曲轴10的其中一个偏轴部101上,在曲轴10的转动过程中,第一活塞21也随之在第一气缸2的第一气缸2腔内转动,第一滑片23设在第一滑片槽22内且在第一滑片槽22内自由地往复运动,其中第一滑片23的首端常止抵在第一活塞21的外周面上。
第二气缸3设在壳体1内且与第一气缸2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布置,第二气缸3内限定有第二气缸腔,第二气缸3上还设有与第二气缸腔连通的第二滑片槽32,第二气缸3上还设有与第二气缸腔连通的第二吸气孔和第二排气孔。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吸气孔和第二排气孔可以分别设在第二滑片槽32的两侧。其中第二吸气孔与壳体1外部连通,以便从壳体1的外部吸气。第二排气孔与排气口11连通,具体地,当制冷剂在第二气缸3内压缩完成后,从该第二排气孔排出后,排入至壳体1内部,再从壳体1内部排向排气口11,从而参与系统循环。第二气缸腔设有可偏心转动的第二活塞31,第二滑片槽32内设有第二滑片33,第二滑片33被构造成可选择性地在第二滑片槽32内滑动或停止滑动。
换言之,第二气缸3内设有第二活塞31,第二气缸3上设有第二滑片槽32,第二滑片槽32内设有第二滑片33,第二活塞31套设在曲轴10的其中另一个偏轴部101上,在曲轴10的转动过程中,第二活塞31也随之在第二气缸3的第二气缸3腔内转动,第二滑片33设在第二滑片槽32内且在第二滑片槽32内自由地往复运动,其中第二滑片33的首端常止抵在第二活塞31的外周面上。
第一轴承5设在第一气缸2的远离第一隔板4的端面上,第二轴承6设在第二气缸3的远离第一隔板4的端面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气缸2位于第二气缸3的上方,第一轴承5设置在第一气缸2的上端面上,第二轴承6设置在第二气缸3的下端面上。
第一隔板4设在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之间,第一隔板4、第一轴承5或第二轴承6内设有喷射通道41,喷射通道41的第一端口411与壳体1的外部连通,喷射通道41的第二端口412与第一气缸2的第一气缸腔和第二气缸3的第二气缸腔中的一个连通。也就是说,喷射通道41的第二端口412仅与第一气缸2的第一气缸腔连通,或者仅与第二气缸3的第二气缸腔连通。
曲轴10穿过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并且在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的限定下自由且稳定的转动。具体地,曲轴10由上向下以此穿过第一轴承5、第一气缸2、第一隔板4、第二气缸3、第二轴承6设置。
其中在双缸压缩机100应用到制冷系统或者制热系统中时,喷射通道41可以连通系统的中压管路,从而向第一气缸2或者第二气缸3内喷射中压冷媒,由此可以增加冷媒质量流量,进而提高系统的制冷效果或者制热效果。特别是在低温制热的过程中,可以显著提高低温条件下双缸压缩机100的可靠性。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缸压缩机100,仅仅向第一气缸2或者第二气缸3中的一个进行喷射中压冷媒,从而可以大大地简化双缸压缩机100的结构复杂性,进而简化制造流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缸压缩机100,通过在第一隔板4、第一轴承5或第二轴承6上设置喷射通道41,而且通过使喷射通道41的第二端口412仅与第一气缸腔和第二气缸腔中的一个连通,从而不仅可以向第一气缸腔和第二气缸腔中的一个内进行喷射冷媒,从而可以提高系统的制冷或制热效果,而且喷射通道41仅与第一气缸腔和第二气缸腔中的一个连通,从而可以简化双缸压缩机100的结构复杂性,并且因为喷射通道41设在第一隔板4、第一轴承5或第二轴承6上,从而可以方便喷射通道41的布置,而且可以使喷射通道41与第一气缸腔和第二气缸腔的连通布置结构更加灵活。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气缸3中的第二滑片33被构造成可选择性地在第二滑片槽32内滑动或停止滑动,换言之,第二气缸3可在制冷系统中加载或卸载,由此可以使双缸压缩机100构造成可变容的,从而可以双缸压缩机100的适用范围更广。
下面将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双缸压缩机100。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双缸压缩机100包括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第一气缸2位于第二气缸3上方,第一隔板4设在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之间,第一轴承5设在第一气缸2的上端,第二轴承6设在第二气缸3的下端。
在如图1-图3所示的示例中,喷射通道41与第二气缸3连通。进一步地,双缸压缩机100中设有单向导通结构7,具体而言,喷射通道41的第二端口412处设有可打开和关闭喷射通道41的第二端口412的单向导通结构7,单向导通结构7被构造成仅允许冷媒由喷射通道41排向第二气缸腔。
当喷射通道41的第二端口412与第二气缸腔连通时,单向导通结构7设在第二端口412处且被构造成仅允许冷媒由喷射通道41排向第二气缸腔。通过设置单向导通结构7,从而可以防止第二气缸腔内的冷媒倒流至喷射通道41内,特别在当第二气缸3从系统中卸载时,即第二气缸3不工作时,第二气缸3内部为高压状态,喷射通道41内为中压状态,由此可以防止高压冷媒从第二气缸腔倒流至喷射通道41内。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单向导通结构7包括:阀片71和升程限位器72。
阀片71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二端口412,升程限位器72用于限制阀片71的升程,阀片71和升程限位器72依次叠置且阀片71相对于升程限位器72更邻近第二端口412。例如图2和图3所示的示例中,喷射通道41的第二端口412位于喷射通道41的朝向下的位置处,阀片71设在第二端口412处,升程限位器72设在阀片71的下方,阀片71的左端固定在升程限位器72和第一隔板4之间。
当从喷射通道41喷出的中压冷媒时,由于喷射通道41内的压力大于第二气缸腔内的压力,因此,中压冷媒可以从第二端口412向第二气缸腔内喷出,此时阀片71被冷媒的压力向下吹动,从而可以打开第二端口412。
而如果当第二气缸3腔内的压力大于喷射通道41内的压力时,此时冷媒从第二气缸腔内排向喷射通道41内时,由于压力的作用,阀片71向上运动从而关闭第二端口412,由此可以避免冷媒倒流。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的双缸压缩机100,还包括第二隔板8,第二隔板8与第一隔板4叠置且第二隔板8邻近升程限位器72设置,第二隔板8上设有连通通道81,连通通道81的一端朝向升程限位器72敞开且另一端与第二气缸3的第二气缸腔连通。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由于喷射通道41与第二气缸腔连通,因此连通通道81的一端朝向升程限位器72敞开,而另一端朝向第二气缸腔敞开,从而可以满足喷射通道41与第二气缸腔连通的结构设置。通过设置第二隔板8,并且在第二隔板8上设置连通通道81,从而第二隔板8上的连通通道81可以为单向导通结构7的安装和设置起到一定的避让结构,从而可以避免对第二气缸3的结构进行改变,双缸压缩机100的结构更加简单。
如图3所示,连通通道81的一端的内径大于连通通道81的另一端的内径,从图中可以看出,连通通道81的上端内径大于其下端的内径。这样可以利用连通通道81的上端结构为单向导通结构7提供更大的避让结构,从而冷媒在连通通道81内进行有效的流动,而且冷媒在连通通道81内的流速会因为连通通道81的上端大下端小的结构得到提高。
对于本实施例的双缸压缩机100,第二气缸腔的卸载和加载的方式是任意的。例如在一个示例中,第二吸气孔被构造成可选择性地与排气口11、第一吸气孔中的一个连通。当第二吸气孔与排气口11连通时,吸排气压力相同,此时第二气缸3被卸载,第二滑片33在第二滑片槽32内停止滑动。当第二吸气孔与第一吸气孔连通时,第二吸气孔处的压力为低压,此时第二气缸3被加载,第二滑片33在第二滑片槽32内可滑动。
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二滑片槽32的尾部设有背压腔321,背压腔321被构造成可选择性的与排气口11、第一吸气孔或第二吸气孔中的一个连通。当背压腔321与排气口11连通时,背压腔321处的压力为高压,此时第二气缸3被加载,第二滑片23在第二滑片槽32内可滑动。当背压腔321与第一吸气孔或第二吸气孔连通时,背压腔321处的压力为低压,此时第二气缸3被卸载,第二滑片33在第二滑片槽32内停止滑动。
由此从而可以通过对第二气缸3的加载或者卸载,从而可以改变双缸压缩机100的吸排气容量,进而可以根据系统的负荷大小来调节双缸压缩机100的容量,进而可以进一步地满足系统低温制热能力不足,或者高温制冷能力不足的问题。
如图4-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双缸压缩机100。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中,喷射通道41的第二端口412与第一气缸2的第一气缸腔连通,即喷射通道41通过向第一气缸2腔内喷射中压冷媒,从而提高系统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下面将参考图4-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双缸压缩机100。如图6所示的剖视图,其中,第一滑片槽22的尾部设有弹簧221,第一滑片23的尾端与弹簧221相连,由此,第一滑片23在第一活塞21的滚动过程中始终止抵在第一活塞21的外周面上。也就是说,第一气缸2为常运气缸,其不可卸载。
如图6所示,双缸压缩机100还包括磁性件,磁性件设在气缸、隔板和/或第二轴承6上,磁性件与第二滑片33通过磁性作用以使第二滑片33可在第二滑片槽32内静止。
通过设置磁性件,从而能使第二滑片33更稳定地保持在滑片槽内,不因内部气压波动而产生运动,导致第二滑片33与第二活塞31或第二气缸3产生碰撞,导致零件损坏,提高双缸压缩机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磁性件包括第一子磁性件91,第一子磁性件91设在隔板上且位于第二滑片槽32的尾部上方。通过第一子磁性件1设在第二滑片槽32的尾部上方,从而可以利用第一子磁性件1对第二滑片33的尾部产生有效的磁性作用。
进一步地,磁性件还包括第二子磁性件92,第二子磁性件2设在第二轴承6上且位于第二滑片槽32的尾部下方,其中第一子磁性件91和第二子磁性件92在上下方向具有彼此正对的部分。也就是说,第二滑片33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磁性件,由此可以使第二滑片33在上下方向的受力更加均匀、受力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示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子磁性件91和第二子磁性件92中的至少一个的设置位置位于第二气缸的外壁边缘处。也就是说,第一子磁性件91和第二子磁性件92中的至少一个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二气缸的外壁边缘上方,例如图6所示,第一子磁性件91的一部分位于第二气缸3的上端面上,且另一部分位于第二滑片槽32的尾部上方,由此第一子磁性件91可以有效的对第二滑片33的尾端产生磁性力的作用。同理,第二子磁性件92的一部分位于第二气缸3的下端面上,且另一部分位于第二滑片槽32的尾部下方,由此第二子磁性件92可以有效的对第二滑片33的尾端产生磁性力的作用。
其中,为了满足第一子磁性件91和第二子磁性件92的安装,其中第一隔板4上可以设有凹槽用于容纳第一子磁性件911,第二轴承6上可以设有凹槽用于容纳第二子磁性件9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缸压缩机100的其他构成例如壳体1结构、上轴承和下轴承的具体结构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双缸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排气口;
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气缸内限定有第一气缸腔、与所述第一气缸腔连通的第一滑片槽、与所述第一气缸腔连通的第一吸气孔和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吸气孔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孔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气缸腔内设有可偏心转动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滑片槽内设有第一滑片,所述第一滑片槽的尾部设有弹簧,所述第一滑片的尾端与所述弹簧相连,所述第一滑片的首端常止抵在所述第一活塞的外周面上;
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气缸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布置,所述第二气缸内限定有第二气缸腔、与所述第二气缸腔连通的第二滑片槽、与所述第二气缸腔连通的第二吸气孔和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吸气孔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孔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气缸腔设有可偏心转动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滑片槽内设有第二滑片,所述第二滑片被构造成可选择性地在所述第二滑片槽内滑动或停止滑动;
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在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之间;
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在所述第一气缸的远离所述第一隔板的端面上,所述第二轴承设在所述第二气缸的远离所述第一隔板的端面上;
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一轴承或所述第二轴承上设有喷射通道,所述喷射通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所述喷射通道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气缸腔和所述第二气缸腔中的一个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缸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通道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气缸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缸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通道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气缸腔连通,并且所述喷射通道的第二端口处设有可打开和关闭所述喷射通道的第二端口的单向导通结构,所述单向导通结构被构造成仅允许冷媒由所述喷射通道排向所述第二气缸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缸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导通结构包括:
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端口的阀片;
用于限制所述阀片升程的升程限位器,所述阀片和所述升程限位器依次叠置且所述阀片相对于所述升程限位器更邻近所述第二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缸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叠置且所述第二隔板邻近所述升程限位器设置,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的一端朝向所述升程限位器敞开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缸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的所述一端的内径大于所述连通通道的所述另一端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缸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性件,所述磁性件设在所述气缸、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二轴承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磁性件与所述第二滑片通过磁性作用以使所述第二滑片可在所述第二滑片槽内静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缸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包括第一子磁性件,所述第一子磁性件设在所述隔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滑片槽的尾部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缸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还包括第二子磁性件,所述第二子磁性件设在所述第二轴承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滑片槽的尾部下方,其中所述第一子磁性件和所述第二子磁性件在上下方向具有彼此正对的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缸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磁性件和所述第二子磁性件中的至少一个的设置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气缸的外壁边缘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缸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气孔被构造成可选择性地与所述排气口、所述第一吸气孔中的一个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缸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片槽的尾部设有背压腔,所述背压腔被构造成可选择性的与所述排气口、所述第一吸气孔或所述第二吸气孔中的一个连通。
CN201620818997.6U 2016-07-28 2016-07-28 双缸压缩机 Active CN205858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18997.6U CN205858676U (zh) 2016-07-28 2016-07-28 双缸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18997.6U CN205858676U (zh) 2016-07-28 2016-07-28 双缸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58676U true CN205858676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53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18997.6U Active CN205858676U (zh) 2016-07-28 2016-07-28 双缸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5867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5384A (zh) * 2019-11-29 2020-04-10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1065826A (zh) * 2017-09-06 2020-04-24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密闭型压缩机及冷冻循环装置
CN111577601A (zh) * 2020-05-27 2020-08-25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压缩机和具有该压缩机的制冷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5826A (zh) * 2017-09-06 2020-04-24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密闭型压缩机及冷冻循环装置
CN110985384A (zh) * 2019-11-29 2020-04-10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WO2021103552A1 (zh) * 2019-11-29 2021-06-03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KR20220003053A (ko) * 2019-11-29 2022-01-07 안후이 메이즈 프리시전 매뉴팩처링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압축기 및 냉방기기
JP2022534304A (ja) * 2019-11-29 2022-07-28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圧縮機及び冷凍機器
KR102542439B1 (ko) * 2019-11-29 2023-06-14 안후이 메이즈 프리시전 매뉴팩처링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압축기 및 냉방기기
CN110985384B (zh) * 2019-11-29 2023-11-17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1577601A (zh) * 2020-05-27 2020-08-25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压缩机和具有该压缩机的制冷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58676U (zh) 双缸压缩机
CN206399052U (zh) 一种干式机组蒸发器后增设分液器系统
CN110749126A (zh) 压缩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03310162U (zh) 降膜式水源热泵机组
CN104963869B (zh) 排气回油装置及压缩机组件
US20100218550A1 (en) Accumulator
CN105065273B (zh)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冷冻循环装置
CN101532496A (zh) 一种带经济器的容量可调节型转子式压缩机系统
TW201525390A (zh) 空氣調和裝置
CN206221275U (zh)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CN103759477B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105571215B (zh) 用于热泵机组的经济器及具有其的热泵机组
CN108035879A (zh) 压缩机的增焓结构及涡旋压缩机
WO2021082206A1 (zh) 储液分油装置、压缩机组件、热交换系统和电器设备
CN105222420A (zh) 空调系统
CN203980734U (zh) 空调系统
CN104963862B (zh) 压缩机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03980702U (zh) 空调系统
CN103292529A (zh) 一种空调用气液分离器
CN208380851U (zh) 压缩机的增焓结构及涡旋压缩机
CN202835927U (zh) 压缩机系统
CN106969519B (zh) 制冷装置
CN102072158A (zh) 一种高效的汽车空调涡旋压缩机油分离结构
CN210861855U (zh) 用于压缩机的储液器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06766415A (zh) 一种干式机组蒸发器后增设分液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