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45040U - 非承载式车身扭转振动控制机构 - Google Patents
非承载式车身扭转振动控制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745040U CN205745040U CN201620544569.9U CN201620544569U CN205745040U CN 205745040 U CN205745040 U CN 205745040U CN 201620544569 U CN201620544569 U CN 201620544569U CN 205745040 U CN205745040 U CN 2057450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site elastic
- vibration control
- elastic lining
- connecting rod
- torsional vib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承载式车身扭转振动控制机构,振动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一对在非承载式车身上左右对称布置的扭转振动控制组件,每个扭转振动控制组件包括连接杆、内侧复合弹性衬套和外侧复合弹性衬套,内侧复合弹性衬套安装在车架或车架横梁上,外侧复合弹性衬套安装在车身或车身悬置安装点上,连接杆的内侧端与内侧复合弹性衬套相连,连接杆的外侧端与外侧复合弹性衬套相连,连接杆的外侧端相对内侧端朝前或朝后倾斜成夹角。解决车辆转弯、急刹、点火、熄火、颠簸路面等特殊工况下,由于路面及发动机瞬时激励,动力总成悬置与车身悬置产生耦合振动,导致车身产生左右或前后晃动的问题,极大地改善非承载式车身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非承载式车身的扭转振动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非承载式车身(如皮卡车)由三组橡胶器件支撑,固定在车架上。车身动力总成悬置与车身悬置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自由度耦合振动系统,正常路面行驶时,车身产生上下(即Z向)晃动,但在车辆转弯、急刹、点火、熄火、颠簸路面等工况下,由于路面及发动机瞬时激励,动力总成悬置与车身悬置产生耦合振动,导致车身产生左右(即Y向)或前后(即X向)晃动,极大地降低了车辆乘坐的品质及舒适性。
但柴油机凭借寿命长、经济耐用、低速大扭矩、安全性高、更环保等特点受到汽车厂家及用户的青睐,统计显示柴油车的生产数量正逐步增加,用户对柴油车整车NVH性能也有更多要求,因此迫切需要解决非承载式车身在车辆转弯、急刹、点火、熄火、颠簸路面等特殊工况下扭转振动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非承载式车身扭转振动控制机构,通过特定方向刚度控制,为非承载式车身提供可抵抗扭转、横向振动的力,从而改善非承载式车身的舒适性,降低车辆在转弯、急刹、点火、熄火、颠簸路面等特殊工况下的扭转振动。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承载式车身扭转振动控制机构,所述非承载式车身包括车架和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一对在非承载式车身上左右对称布置的扭转振动控制组件,每个扭转振动控制组件包括连接杆、内侧复合弹性衬套和外侧复合弹性衬套,所述内侧复合弹性衬套安装在车架或车架横梁上,外侧复合弹性衬套安装在车身或车身悬置安装点上,连接杆的内侧端与内侧复合弹性衬套相连,连接杆的外侧端与外侧复合弹性衬套相连,连接杆的外侧端相对内侧端朝前或朝后倾斜成夹角。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内侧复合弹性衬套与外侧复合弹性衬套结构相同,由刚性外套、刚性内套和橡胶轴套组成,橡胶轴套位于刚性外套与刚性内套之间;所述内侧复合弹性衬套的刚性外套与连接杆的内侧端焊接固定,内侧复合弹性衬套的刚性内套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或车架横梁上;所述外侧复合弹性衬套的刚性外套与连接杆的外侧端焊接固定,外侧复合弹性衬套的刚性内套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身或车身悬置安装点上。
进一步,所述振动控制机构共两到三对扭转振动控制组件,沿着非承载式车身前后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非承载式车身的车架与车增加成对出现的扭转振动控制组件,并且扭转振动控制组件的外侧端相对内侧端朝前或朝后倾斜成夹角α,能够在左右和前后振动方向获得较大刚度,同时在上下振动方向的刚度极小,不影响隔振性能;
该机构结构简单,占用安装空间小,制造成本低廉,用于解决在车辆转弯、急刹、点火、熄火、颠簸路面等特殊工况下,由于路面及发动机瞬时激励,动力总成悬置与车身悬置产生耦合振动,导致车身产生左右或前后晃动的问题,极大地改善非承载式车身的稳定性,机构性能可靠,适于广泛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2所示,一种非承载式车身扭转振动控制机构,非承载式车身包括车架4和车身5。振动控制机构包括两对扭转振动控制组件,沿着非承载式车身前后间隔设置。具体布置时,可以根据需要布置在车身头部、车身中部或车身后部。振动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一对扭转振动控制组件,每对扭转振动控制组件在非承载式车身上左右对称布置。
每个扭转振动控制组件由连接杆1、内侧复合弹性衬套2和外侧复合弹性衬套3组成。内侧复合弹性衬套2安装在车架或车架横梁上,外侧复合弹性衬套3安装在车身或车身悬置安装点上.连接杆的内侧端与内侧复合弹性衬套相连,连接杆的外侧端与外侧复合弹性衬套相连,连接杆的外侧端相对内侧端朝前或朝后倾斜成夹角。
内侧复合弹性衬套与外侧复合弹性衬套结构相同,由刚性外套a、刚性内套b和橡胶轴套c组成,橡胶轴套c位于刚性外套a与刚性内套b之间;内侧复合弹性衬套2的刚性外套a与连接杆1的内侧端焊接固定,内侧复合弹性衬套2的刚性内套b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或车架横梁上。外侧复合弹性衬套3的刚性外套a与连接杆1外侧端焊接固定,外侧复合弹性衬套3的刚性内套b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身或车身悬置安装点上。
可以通过调整连接杆的长度和复合弹性衬套的刚度来获得合适的支撑力,用于克服由于各种激励对车身造成的横向或纵向摆动。
由于车身正常行驶过程中的振动主要沿上下方向(即z向),因此扭转振动控制组件理论上不会影响怠速和加速隔振性能及车内噪声,并已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扭转振动控制组件类似于弹性拉杆原理,可以通过改变连接杆长度、复合弹性衬套径向厚度及轴向厚度来满足不同的扭转振动要求。通常:
(1)扭转振动控制组件沿y向刚度大,一般可大于1000N/mm,沿x向和z向刚度小,一般可小于10N/mm。
(2)复合弹性衬套径向厚度一般在4mm—8mm之间,复合弹性衬套径向厚度越大,y向刚度越小,复合弹性衬套径向厚度对x、z向刚度影响不大。
(3)连接杆长度对扭转振动控制组件刚度影响较大,连接杆越长,x、z向刚度越小,但连接杆长度对y向刚度没有影响;连接杆不宜过长,连接杆过长其固有频率下降,容易引发共振。
(4)复合弹性衬套轴向厚度对刚度影响较大,一般轴向厚度越大,x、y、z向三个方向的刚度都会增大,但一般不主张调整轴向厚度。
(5)扭转振动控制组件沿y向运动空间非常小,一般小于5mm;扭转振动控制组件沿x、z向运动空间较大,一般可大于30mm。对于本方案中采用的扭转振动控制组件,一般大于40mm,超出此运动空间,会造成复合弹性衬套内橡胶体的损伤;由于本方案中扭转振动控制组件同车身橡胶悬置配合使用,车身悬置的限位会对扭转振动控制组件形成保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非承载式车身扭转振动控制机构,所述非承载式车身包括车架和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一对在非承载式车身上左右对称布置的扭转振动控制组件,每个扭转振动控制组件包括连接杆、内侧复合弹性衬套和外侧复合弹性衬套,所述内侧复合弹性衬套安装在车架或车架横梁上,外侧复合弹性衬套安装在车身或车身悬置安装点上,连接杆的内侧端与内侧复合弹性衬套相连,连接杆的外侧端与外侧复合弹性衬套相连,连接杆的外侧端相对内侧端朝前或朝后倾斜成夹角。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承载式车身扭转振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复合弹性衬套与外侧复合弹性衬套结构相同,由刚性外套、刚性内套和橡胶轴套组成,橡胶轴套位于刚性外套与刚性内套之间;所述内侧复合弹性衬套的刚性外套与连接杆的内侧端焊接固定,内侧复合弹性衬套的刚性内套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或车架横梁上;所述外侧复合弹性衬套的刚性外套与连接杆的外侧端焊接固定,外侧复合弹性衬套的刚性内套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身或车身悬置安装点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承载式车身扭转振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控制机构共两到三对扭转振动控制组件,沿着非承载式车身前后间隔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544569.9U CN205745040U (zh) | 2016-06-07 | 2016-06-07 | 非承载式车身扭转振动控制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544569.9U CN205745040U (zh) | 2016-06-07 | 2016-06-07 | 非承载式车身扭转振动控制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745040U true CN205745040U (zh) | 2016-11-30 |
Family
ID=57360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544569.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45040U (zh) | 2016-06-07 | 2016-06-07 | 非承载式车身扭转振动控制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74504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43440A (zh) * | 2016-06-07 | 2016-10-26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非承载式车身的扭转振动控制系统 |
CN107878140A (zh) * | 2017-10-11 | 2018-04-06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 |
-
2016
- 2016-06-07 CN CN201620544569.9U patent/CN205745040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43440A (zh) * | 2016-06-07 | 2016-10-26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非承载式车身的扭转振动控制系统 |
CN106043440B (zh) * | 2016-06-07 | 2019-07-30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非承载式车身的扭转振动控制系统 |
CN107878140A (zh) * | 2017-10-11 | 2018-04-06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745040U (zh) | 非承载式车身扭转振动控制机构 | |
CN202518342U (zh) | 一种副车架框架连接结构 | |
CN103057392B (zh) | 一种发动机悬挂总成 | |
CN201587313U (zh) | 一种汽车的悬置支架 | |
CN202169855U (zh) | 后桥总成 | |
CN201660095U (zh) | 发动机柔性悬挂结构 | |
CN106043440B (zh) | 适用于非承载式车身的扭转振动控制系统 | |
CN202301732U (zh) | 具有抗振动性能的汽车减振器 | |
CN212556649U (zh) | 一种摩托车多连杆悬架结构 | |
CN204895009U (zh) | 一种悬架副车架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独立悬架系统 | |
CN203142965U (zh) | 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组件 | |
CN103223865A (zh) | 汽车变速箱防扭减震装置 | |
CN203819459U (zh) |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与车架连接结构 | |
CN203142964U (zh) | 正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前悬挂装置 | |
CN202301711U (zh) | 用于汽车减振器中活塞与活塞杆之间的连接结构 | |
CN203142963U (zh) | 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总成 | |
CN203142938U (zh) | 三轮摩托车扭杆式前悬挂的阻尼器装置 | |
CN201161691Y (zh) | 用于两轮跨骑式摩托车发动机与车体连接的连接结构 | |
CN204020469U (zh) | 一种托臂总成、车辆悬架系统及使用该悬架系统的车辆 | |
CN102358129A (zh) | 轿车后桥结构 | |
CN106542009A (zh) | 全浮式商用车驾驶室前悬置系统 | |
CN201800481U (zh) | 一种汽车减振器下推杆支架 | |
CN104389938A (zh) | 发泡橡胶填充式/可调弹性轿车减振器 | |
CN201521586U (zh) | 一种用于减振器的吊环总成 | |
CN202320552U (zh) | 轮式拖拉机驾驶室悬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730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