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86492U - 半挂车车体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半挂车车体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86492U
CN205686492U CN201620548364.8U CN201620548364U CN205686492U CN 205686492 U CN205686492 U CN 205686492U CN 201620548364 U CN201620548364 U CN 201620548364U CN 205686492 U CN205686492 U CN 205686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itrailer
hoist cable
fixed pulley
double
s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483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利
王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5483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86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86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8649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挂车车体翻转装置,属于大型运输车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翻车系统复杂,造价高,系统庞大不可移动的问题,包括行走装置和安装在行走装置上的起吊装置,所述行走装置为汽车,所述起吊装置包括吊臂,其特点是:所述吊臂前端设置有吊臂横梁,在吊臂横梁上设置有吊索装置,所述吊索装置包括吊索及与吊索固接的双吊钩,所述吊索包括内侧吊索、中部一号吊索、中部二号吊索及外侧吊索;所述中部一号吊索和中部二号吊索的定滑轮并列共用一轴,且所有吊索末端固接着双吊钩。所述吊臂横梁上设置有外侧定滑轮、内侧设置有内侧定滑轮、中部设置有并列安放的中部一号定滑轮及中部二号定滑轮,翻转半挂车效率高,成本低。

Description

半挂车车体翻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型运输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半挂车车体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半挂车长途运输货物时,往往返程时,空载运行,每一辆车在空载时,燃油、轮胎磨损、及过路费占运输成本的比例较高,现有技术中已有将空载的车辆拆解后由另外的空载车辆运输的方法,如申请号为CN201210273543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运输车并车运输系统及方法,并车方法包括:将四辆大型半挂车组合成一个运输单元;在所述一个运输单元载货运输时,该运输单元的所述四辆大型半挂车分别进行载货运输;在所述一个运输单元空载运输时,利用翻车系统将该运输单元中两辆大型半挂车装到另外两辆大型半挂车上,以形成由两辆大型半挂车运送另外两辆大型半挂车的并车运输方式,即二拖二方式。但是该发明所述的方法中所采用的半挂车为等长挂车,且空间利用率较低;此外,该发明中所采用的翻车系统复杂,造价高,且需要专门的拆解车间用于安放翻车系统。即一个运输目的地需要设置一个用于安放翻车系统的场所,投资较大;采用该方法的所节约的成本,与投入相比,效益不明显,因此,该方法的使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采用单车四钩就可以进行翻车操作的半挂车车体翻转方法及翻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半挂车车体翻转装置,包括行走装置和安装在行走装置上的起吊装置,所述行走装置为汽车,所述起吊装置包括吊臂,其特点是:所述吊臂前端设置有吊臂横梁,在吊臂横梁上设置有吊索装置,所述吊索装置包括吊索及与吊索固接的双吊钩,所述吊索包括内侧吊索、中部一号吊索、中部二号吊索及外侧吊索;所述中部一号吊索和中部二号吊索的定滑轮并列共用一轴,且所有吊索末端固接着双吊钩;使用时,外侧吊索的双吊钩分别钩在半挂车底板总成外侧关于半挂车重心前后对称的双吊环上;
内侧吊索的双吊钩绕过半挂车底板总成下面,分别挂在两只连接管吊环上,所述连接管吊环固接在两个悬挂支架的支架连接管的外侧端上,所述两个悬挂支架位于半挂车重心附近;
中部一号吊索的双吊钩绕过半挂车底板总成下面钩在半挂车底板总成外侧上关于半挂车重心前后对称的双吊环上;中部二号吊索的双吊钩钩在半挂车底板总成内侧上关于半挂车重心前后对称的双吊环上;
所述吊臂横梁上外侧设置有外侧定滑轮,外侧吊索通过外侧定滑轮向下伸出;内侧设置有内侧定滑轮,内侧吊索通过内侧定滑轮向下伸出;中部设置有并列安放的中部一号定滑轮及中部二号定滑轮,中部一号吊索及中部二号吊索分别通过中部一号定滑轮和中部二号定滑轮向下伸出。
半挂车车体翻转方法,所述半挂车包括半挂车车底板总成、悬挂支架及轮轴总成,其特点是: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吊臂升起到一定高度,使吊臂横梁与地面保持平行;
第二步将内侧吊索的双吊钩绕过半挂车底板总成下面,分别挂在两只连接管吊环上,所述连接管吊环固接在两个悬挂支架的支架连接管的外侧端上,所述两个悬挂支架位于半挂车重心附近;
第三步将中部一号吊索的双吊钩绕半挂车底板总成7下面分别挂在半挂车底板总成外侧的关于半挂车重心前后对称的双吊环上;
第四步将中部二号吊索的双吊钩挂在半挂车底板总成内侧的关于半挂车重心前后对称的双吊环上;
第五步将外侧吊索的双吊钩分别挂在半挂车底板总成外侧的关于半挂车重心前后对称的双吊环上;
第六步吊臂保持第一步所述的一定高度不变;外侧吊索和中部二号吊索在保证半挂车底板总成自然水平的同时开始起吊,当起吊高度足够半挂车车体横向翻转时停止起吊;
第七步吊臂保持第一步所述的一定高度不变,放松外侧吊索,直至半挂车自然下垂,此时,中部一号吊索、内侧吊索及外侧吊索均处于放松状态;
第八步内侧吊索起吊,中部一号吊索及外侧吊索保持放松状态,中部二号吊索受力,内侧吊索起吊至半挂车下面朝上,逐步翻转至水平位置;
第九步中部一号吊索开始收起,直至其受力替代内侧吊索时,将内侧吊索放松;此时,内侧吊索和外侧吊索均处于不受力的松弛状态;
第十步下放吊臂,在下放过程中,操作人员手工对吊在空中的半挂车进行位置调整;结合起吊装置的位置调整,最终将翻转后的半挂车放在预定位置,将所有吊索上的吊钩脱离吊环,以备翻转下一个半挂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单车四钩移动式起重机及翻转方法,解决吊挂车体并将车体翻转180度的问题,大幅减少翻转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装置起吊半挂车车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装置翻转半挂车车体时外侧吊索的吊钩放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装置翻转半挂车车体时内侧吊索的吊钩起吊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装置翻转半挂车车体时中部一号吊索的吊钩起吊与中部二号吊索达到平衡时翻转到位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A向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装置的吊臂横梁俯视图。
图中:1—吊臂;2—内侧吊索;201—内侧定滑轮;3—吊臂横梁;4—外侧吊索;401—外侧定滑轮;5—中部一号吊索;501—中部一号定滑轮;6—中部二号吊索;601—中部二号定滑轮;7—半挂车底板总成;8—悬挂支架;801—支架连接管;802—连接管吊环;9—轮轴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半挂车车体翻转装置,包括行走装置和安装在行走装置上的起吊装置,所述行走装置为汽车,所述起吊装置包括吊臂1,其特点是:所述吊臂1前端设置有吊臂横梁3,在吊臂横梁3上设置有吊索装置,所述吊索装置包括吊索及与吊索固接的双吊钩,所述吊索包括内侧吊索2、中部一号吊索5、中部二号吊索6及外侧吊索4;所述中部一号吊索5和中部二号吊索6的定滑轮并列共用一轴,且所有吊索末端固接着双吊钩;使用时,外侧吊索4的双吊钩分别钩在半挂车底板总成7外侧关于半挂车重心前后对称的双吊环上;
内侧吊索2的双吊钩绕过半挂车底板总成7下面,分别挂在两只连接管吊环802上,所述连接管吊环802固接在两个悬挂支架8的支架连接管801的外侧端上,所述两个悬挂支架8位于半挂车重心附近;
中部一号吊索5的双吊钩绕过半挂车底板总成7下面钩在半挂车底板总成7外侧上关于半挂车重心前后对称的双吊环上;中部二号吊索6的双吊钩钩在半挂车底板总成7内侧上关于半挂车重心前后对称的双吊环上;
如图6所示,所述吊臂横梁3上外侧设置有外侧定滑轮401,外侧吊索4通过外侧定滑轮401向下伸出;内侧设置有内侧定滑轮201,内侧吊索2通过内侧定滑轮201向下伸出;中部设置有并列安放的中部一号定滑轮501及中部二号定滑轮601,中部一号吊索5及中部二号吊索6分别通过中部一号定滑轮501和中部二号定滑轮601向下伸出。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半挂车车体翻转方法,所述半挂车包括半挂车车底板总成7、悬挂支架8及轮轴总成9,其特点是: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吊臂1升起到一定高度,使吊臂横梁3与地面保持平行;
第二步如图5所示,将内侧吊索2的双吊钩绕过半挂车底板总成7下面,分别挂在两只连接管吊环802上,所述连接管吊环802固接在两个悬挂支架8的支架连接管801的外侧端上,所述两个悬挂支架8位于半挂车重心附近;
第三步将中部一号吊索5的双吊钩绕半挂车底板总成7下面分别挂在半挂车底板总成7外侧的关于半挂车重心前后对称的双吊环上;
第四步将中部二号吊索6的双吊钩挂在半挂车底板总成7内侧的关于半挂车重心前后对称的双吊环上;
第五步将外侧吊索4的双吊钩分别挂在半挂车底板总成7外侧的关于半挂车重心前后对称的双吊环上;
第六步如图1所示,吊臂1保持第一步所述的一定高度不变;外侧吊索4和中部二号吊索6在保证半挂车底板总成7自然水平的同时开始起吊,当起吊高度足够半挂车车体横向翻转时停止起吊;
第七步如图2所示,吊臂1保持第一步所述的一定高度不变,放松外侧吊索4,直至半挂车自然下垂,此时,中部一号吊索5、内侧吊索2及外侧吊索4均处于放松状态;
第八步如图3所示,内侧吊索2起吊,中部一号吊索5及外侧吊索4保持放松状态,中部二号吊索6受力,内侧吊索2起吊至半挂车下面朝上,逐步翻转至水平位置;
第九步如图4所示,中部一号吊索5开始收起,直至其受力替代内侧吊索2时,将内侧吊索2放松;此时,内侧吊索2和外侧吊索4均处于不受力的松弛状态;
第十步下放吊臂1,在下放过程中,操作人员手工对吊在空中的半挂车进行位置调整;结合起吊装置的位置调整,最终将翻转后的半挂车放在预定位置,将所有吊索上的吊钩脱离吊环,以备翻转下一个半挂车。

Claims (1)

1.半挂车车体翻转装置,包括行走装置和安装在行走装置上的起吊装置,所述行走装置为汽车,所述起吊装置包括吊臂(1),其特征是:所述吊臂(1)前端设置有吊臂横梁(3),在吊臂横梁(3)上设置有吊索装置,所述吊索装置包括吊索及与吊索固接的双吊钩,所述吊索包括内侧吊索(2)、中部一号吊索(5)、中部二号吊索(6)及外侧吊索(4);所述中部一号吊索(5)和中部二号吊索(6)的定滑轮并列共用一轴,且所有吊索末端固接着双吊钩;使用时,外侧吊索(4)的双吊钩分别钩在半挂车底板总成(7)外侧关于半挂车重心前后对称的双吊环上;
内侧吊索(2)的双吊钩绕过半挂车底板总成(7)下面,分别挂在两只连接管吊环(802)上,所述连接管吊环(802)固接在两个悬挂支架(8)的支架连接管(801)的外侧端上,所述两个悬挂支架(8)位于半挂车重心附近;
中部一号吊索(5)的双吊钩绕过半挂车底板总成(7)下面钩在半挂车底板总成(7)外侧上关于半挂车重心前后对称的双吊环上;中部二号吊索(6)的双吊钩钩在半挂车底板总成(7)内侧上关于半挂车重心前后对称的双吊环上;
所述吊臂横梁(3)上外侧设置有外侧定滑轮(401),外侧吊索(4)通过外侧定滑轮(401)向下伸出;内侧设置有内侧定滑轮(201),内侧吊索(2)通过内侧定滑轮(201)向下伸出;中部设置有并列安放的中部一号定滑轮(501)及中部二号定滑轮(601),中部一号吊索(5)及中部二号吊索(6)分别通过中部一号定滑轮(501)和中部二号定滑轮(601)向下伸出。
CN201620548364.8U 2016-06-07 2016-06-07 半挂车车体翻转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86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8364.8U CN205686492U (zh) 2016-06-07 2016-06-07 半挂车车体翻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8364.8U CN205686492U (zh) 2016-06-07 2016-06-07 半挂车车体翻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86492U true CN205686492U (zh) 2016-11-16

Family

ID=57260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48364.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86492U (zh) 2016-06-07 2016-06-07 半挂车车体翻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864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3059A (zh) * 2016-06-07 2016-09-07 王雄 半挂车车体翻转方法及翻转装置
CN106986291A (zh) * 2017-05-12 2017-07-28 黄坤坤 大型预制墙板空中翻转吊装施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3059A (zh) * 2016-06-07 2016-09-07 王雄 半挂车车体翻转方法及翻转装置
CN105923059B (zh) * 2016-06-07 2018-01-02 王雄 半挂车车体翻转方法及翻转装置
CN106986291A (zh) * 2017-05-12 2017-07-28 黄坤坤 大型预制墙板空中翻转吊装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33392B (zh) 一种移动式物资装卸辅助平台
CN205686492U (zh) 半挂车车体翻转装置
CN201597493U (zh) 一种平板拖车
CN106829781A (zh) 一种移动装运吊车及其操作方法
CN208394650U (zh) 一种煤矿井下用起吊架
WO2022027883A1 (zh) 一种悬臂式吊机
CN104150401B (zh) 一种双翼多级双吊臂立体坐标式货物装卸多功能叉车
CN105923059B (zh) 半挂车车体翻转方法及翻转装置
CN1544307A (zh) 多功能工程安装车
CN206901620U (zh) 机械加工设备辅助安装装置
CN2771306Y (zh) 一种轮式装载机
CN102390784B (zh) 起重架绞盘运输车
CN205590207U (zh) 跌落试验时使用的提升装置
CN105730309A (zh) 龙门框架式拖车
CN109808888B (zh) 一种超低空远程应急重装救援车辆系统
CN110642170B (zh) 一种便携立柱式拖拽重物装置、方法及应用
CN209308086U (zh) 矿用多用履带式牵引装载随车吊
CN208666580U (zh) 车载货物装卸设备
CN202089142U (zh) 半拖挂泵组拖撬
CN207468104U (zh) 一种运输车用卸货平台
CN206826471U (zh) 一种便携式车载自装卸机构
CN207827722U (zh) 替棚支架安装、拆除专用车
CN207241554U (zh) 腹挂式杆梁运载车和电线杆运输车
CN207209840U (zh) 一种多功能吊架
CN217201762U (zh) 一种小型港口吊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10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