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51029U - 一种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51029U
CN205651029U CN201520872405.4U CN201520872405U CN205651029U CN 205651029 U CN205651029 U CN 205651029U CN 201520872405 U CN201520872405 U CN 201520872405U CN 205651029 U CN205651029 U CN 2056510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floating
plug
assembling
car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7240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ian Zh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Tzte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ian Zh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ian Zh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ian Zh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7240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510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510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5102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包括第一振动出料机构、第二振动出料机构、第一工件错位机构、第二工件错位机构和组装搬运检测机构。其中第一振动出料机构与第一工件错位机构连接,第二振动出料机构与第二工件错位机构连接,第一工件依次通过第一振动出料机构和第一工件错位机构后被送至组装搬运检测机构,第二工件依次通过第二振动出料机构和第二工件错位机构后被送至组装搬运检测机构,通过组装搬运检测机构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组装和检测。本实用新型无需加工件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和配合精度,利用可调节的浮动抓取机构,来消除组装时对位不准,消除装配不良,工件磨损破坏等因素。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组装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化组装行业在中,插入式工件组装,工件组装配合是过盈配合,且过盈量较小时,是依靠整个机构的加工精度等,来保证组装配合的精度,精度稍差的话会造成组装的工件组装不了,或者磨损甚至被破坏。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人亟需构思一种新技术以改善其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来解决现有插入式工件组装需要较高加工精度和配合精度,以及调式难度较大,工件容易磨损和损坏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包括第一振动出料机构、第二振动出料机构、第一工件错位机构、第二工件错位机构和组装搬运检测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振动出料机构与所述第一工件错位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振动出料机构与所述第二工件错位机构连接,第一工件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振动出料机构和所述第一工件错位机构后被送至组装搬运检测机构,第二工件依次通过所述第二振动出料机构和所述第二工件错位机构后被送至组装搬运检测机构,通过组装搬运检测机构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组装和检测。
优选地,所述组装搬运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搬运模组、用于驱动所述搬运模组的搬运气缸、用于抓取第一工件的第一浮动抓取机构、用于抓取第二工件的第二浮动抓取机构。
其中所述搬运气缸通过搬运气缸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浮动抓取机构通过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搬运模组上,所述第二浮动抓取机构通过第二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搬运模组上,所述第一浮动抓取机构和/或所述第二浮动抓取机构通过所述搬运模组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浮动抓取机构上端设有第一组装气缸,用于驱动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浮动抓取机构上端设有第二组装气缸,用于驱动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工件错位机构通过滑轨与所述第二振动出料机构连接,其包括第二错料支撑座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错料支撑座上的组装导向工件、第二错料挡块、第二错料气缸,所述第二错料挡块设置在滑轨的端部,所述组装导向工件安装在所述第二错料挡块的上端部,所述第二错料气缸与所述第二错料挡块连接并用于驱动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其中所述组装导向工件的中间部位为第一工件的仿形槽,用于引导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的组装。
优选地,所述第一工件错位机构通过滑轨与所述第一振动出料机构连接,其包括第一错料支撑座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错料支撑座上的第一错料挡块和第一错料气缸,所述第一错料挡块设置在滑轨的端部,所述第一错料气缸与所述第一错料挡块连接并用于驱动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组装搬运检测机构还包括光电检测模组,所述光电检测模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方设有一光电检测器,所述光电检测器与所述第一浮动抓取机构和/或所述第二浮动抓取机构所在的位置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第一浮动抓取机构和/或所述第二浮动抓取机构包括浮动底座、浮动固定座、弹簧球头柱塞和吸盘,其中所述浮动底座通过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搬运模组上,所述浮动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浮动底座下方,所述吸盘通过所述弹簧球头柱塞固定在所述浮动固定座上。
优选地,所述组装搬运检测机构的固定座上端设有一个或者多个真空电磁阀和真空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组装气缸和/或上述第二组装气缸通过调节螺丝来调节气缸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浮动抓取机构和/或所述第二浮动抓取机构设置有4个弹簧球头柱塞。
优选地,所述第一振动出料机构和/或所述第二振动出料机构为圆盘形振动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无需加工件很高的加工精度和配合精度,利用可调节的浮动抓取机构,来消除组装时对位不准,消除装配不良,工件磨损破坏等因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装搬运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工件错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工件错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浮动抓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振动出料机构,2.第二振动出料机构,3.第一工件错位机构,31.第一错料挡块,32.第一错料气缸,33.第一错料支撑座,4.第二工件错位机构,41.第二错料挡块,42.第二错料气缸,43.第二错料支撑座,44.组装导向工件,5.组装搬运检测机构,51.固定座,52.搬运模组,53.搬运气缸,54.第一浮动抓取机构,55.第二浮动抓取机构,56.搬运气缸固定板,57.第一安装板,58.第二安装板,59.第一组装气缸,510.第二组装气缸,511.安装座,512.光电检测器,513.浮动底座,514.浮动固定座,515.弹簧球头柱塞,516.吸盘,517.真空电磁阀,518.真空过滤器,519.调节螺丝,6.第一工件,7.第二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包括第一振动出料机构1、第二振动出料机构2、第一工件错位机构3、第二工件错位机构4和组装搬运检测机构5,其中所述第一振动出料机构1与所述第一工件错位机构3连接,所述第二振动出料机构2与所述第二工件错位机构4连接,第一工件6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振动出料机构1和所述第一工件错位机构3后被送至组装搬运检测机构5,第二工件7依次通过所述第二振动出料机构2和所述第二工件错位机构4后被送至组装搬运检测机构5,通过组装搬运检测机构5对第一工件6和第二工件7进行组装和检测。
优选地,所述组装搬运检测机构5包括固定座51,所述固定座51上设置有搬运模组52、用于驱动所述搬运模组52的搬运气缸53、用于抓取第一工件6的第一浮动抓取机构54、用于抓取第二工件7的第二浮动抓取机构55。
其中所述搬运气缸53通过搬运气缸固定板56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51上,所述第一浮动抓取机构54通过第一安装板57设置在所述搬运模组52上,所述第二浮动抓取机构55通过第二安装板58设置在所述搬运模组52(所述搬运模组52优选为导轨)上,所述第一浮动抓取机构54和/或所述第二浮动抓取机构55通过所述搬运模组5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浮动抓取机构54上端设有第一组装气缸59,用于驱动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浮动抓取机构55上端设有第二组装气缸510,用于驱动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工件错位机构4通过滑轨与所述第二振动出料机构2连接,其包括第二错料支撑座43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错料支撑座43上的组装导向工件44、第二错料挡块41、第二错料气缸42,所述第二错料挡块41设置在滑轨的端部,所述组装导向工件44安装在所述第二错料挡块41的上端部,所述第二错料气缸42与所述第二错料挡块41连接并用于驱动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其中所述组装导向工件44的中间部位为第一工件6的仿形槽,用于引导第一工件6与第二工件7的组装。
优选地,所述第一工件错位机构3通过滑轨与所述第一振动出料机构1连接,其包括第一错料支撑座33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错料支撑座33上的第一错料挡块31和第一错料气缸32,所述第一错料挡块31设置在滑轨的端部,所述第一错料气缸32与所述第一错料挡块31连接并用于驱动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组装搬运检测机构5还包括光电检测模组,所述光电检测模组包括安装座511,所述安装座511上方设有一光电检测器512,所述光电检测器512与所述第一浮动抓取机构54和/或所述第二浮动抓取机构55所在的位置相匹配。
优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浮动抓取机构54和/或所述第二浮动抓取机构55包括浮动底座513、浮动固定座514、弹簧球头柱塞515和吸盘516,其中所述浮动底座513通过第一安装板57设置在所述搬运模组52上,所述浮动固定座514固定设置在所述浮动底座513下方,所述吸盘516通过所述弹簧球头柱塞515固定在所述浮动固定座514上。利用和调节弹簧球头柱塞515的弹性把浮动固定座514固定在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组装搬运检测机构5的固定座51上端设有一个或者多个真空电磁阀517和真空过滤器518。
优选地,所述第一组装气缸59和/或上述第二组装气缸510通过调节螺丝519来调节气缸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浮动抓取机构54和/或所述第二浮动抓取机构55设置有4个弹簧球头柱塞515。
优选地,所述第一振动出料机构1和/或所述第二振动出料机构2为圆盘形振动器。
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如下:
1)第一工件6和第二工件7分别由第一振动出料机构1和第二振动出料机构2出料。
2)第一错料气缸32、第二错料气缸42分别把振动出料机构出来的第一工件6和第二工件7错位。
3)抓取机构同时实现抓取第一工件6和把第一工件6装入第二工件7。
4)检测是否组装完成。
5)搬运下料。
具体地,人工把第一工件6放入第一振动出料机构1中,第一振动出料机构1把第一工件6振动到最前端,第一错料气缸32工作,每次错位1个第一工件6到固定位置;人工把第二工件7放入第二振动出料机构2中,第二振动出料机构2把第二工件7振动到最前端,第二错料气缸42工作,每次错位1个第二工件7到固定位置。
利用调节螺丝519调节2个组装气缸的位置,使得组装气缸同时能够利用浮动抓取机构同时抓起第一工件6和组装好的工件,抓起来后利用光电检测模组,检测是否组装到位和第一工件6和第二工件7是否组装,然后搬运气缸53运动,同时进行组装和搬运动作。
第一浮动抓取机构54的吸盘516把第一工件6抓起来后,搬运到第二工件7上方,然后第一组装气缸59下降,插入到已错位到固定位置第二工件7中,而此时利用第一浮动抓取机构54中弹簧球头柱塞515特性可以纠正位置,位置下有组装导向工件44,组装导向工件44中间是第一工件6的仿形槽,起导向第一工件6作用,保证第一工件6是竖直插入第二工件7中,而弹簧球头柱塞515的浮动性,能使机构中加工件和组装后的精度无需很高也能顺利把第一工件6和第二工件7组装在一起。通过本实施例可以适应任何形状的2个工件组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振动出料机构、第二振动出料机构、第一工件错位机构、第二工件错位机构和组装搬运检测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振动出料机构与所述第一工件错位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振动出料机构与所述第二工件错位机构连接,第一工件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振动出料机构和所述第一工件错位机构后被送至组装搬运检测机构,第二工件依次通过所述第二振动出料机构和所述第二工件错位机构后被送至组装搬运检测机构,通过组装搬运检测机构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组装和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搬运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搬运模组、用于驱动所述搬运模组的搬运气缸、用于抓取第一工件的第一浮动抓取机构、用于抓取第二工件的第二浮动抓取机构;
其中所述搬运气缸通过搬运气缸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浮动抓取机构通过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搬运模组上,所述第二浮动抓取机构通过第二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搬运模组上,所述第一浮动抓取机构和/或所述第二浮动抓取机构通过所述搬运模组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浮动抓取机构上端设有第一组装气缸,用于驱动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浮动抓取机构上端设有第二组装气缸,用于驱动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件错位机构通过滑轨与所述第二振动出料机构连接,其包括第二错料支撑座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错料支撑座上的组装导向工件、第二错料挡块、第二错料气缸,所述第二错料挡块设置在滑轨的端部,所述组装导向工件安装在所述第二错料挡块的上端部,所述第二错料气缸与所述第二错料挡块连接并用于驱动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其中所述组装导向工件的中间部位为第一工件的仿形槽,用于引导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的组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件错位机构通过滑轨与所述第一振动出料机构连接,其包括第一错料支撑座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错料支撑座上的第一错料挡块和第一错料气缸,所述第一错料挡块设置在滑轨的端部,所述第一错料气缸与所述第一错料挡块连接并用于驱动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搬运检测机构还包括光电检测模组,所述光电检测模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方设有一光电检测器,所述光电检测器与所述第一浮动抓取机构和/或所述第二浮动抓取机构所在的位置相匹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动抓取机构和/或所述第二浮动抓取机构包括浮动底座、浮动固定座、弹簧球头柱塞和吸盘,其中所述浮动底座通过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搬运模组上,所述浮动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浮动底座下方,所述吸盘通过所述弹簧球头柱塞固定在所述浮动固定座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搬运检测机构的固定座上端设有一个或者多个真空电磁阀和真空过滤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气缸和/或上述第二组装气缸通过调节螺丝来调节气缸位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动抓取机构和/或所述第二浮动抓取机构设置有4个弹簧球头柱塞。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动出料机构和/或所述第二振动出料机构为圆盘形振动器。
CN201520872405.4U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510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72405.4U CN205651029U (zh)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72405.4U CN205651029U (zh)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51029U true CN205651029U (zh) 2016-10-19

Family

ID=57355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72405.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51029U (zh)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510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15662A (zh) * 2015-11-04 2016-01-06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15662A (zh) * 2015-11-04 2016-01-06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
CN105215662B (zh) * 2015-11-04 2018-02-06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15662B (zh) 一种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
CN106793747B (zh) 一种自动fpc贴合机及贴板方法
CN104347435B (zh) 吸附筒夹和芯片接合器
CN210294107U (zh) 电路板缺陷检测装置
CN106608529B (zh) 托盘上料系统
CN106455770B (zh) 拉头组装装置及拉头组装方法
CN106217032A (zh) 凸轮轴装配工装
CN211520771U (zh) 一种上料装置
KR20150002404A (ko) 콜릿 교체 장치
CN100365302C (zh) 装配小型深沟球轴承的分球铆合方法
CN205651029U (zh) 一种用于插入式组装工件的间隙消除装置
KR102488727B1 (ko) 센터링 장치
CN104289325B (zh) 滤清器法兰盘脱油机
CN106140647B (zh) 检测设备
CN111083919B (zh) 具有甄别功能的插件机
CN209745828U (zh) 一种联机自动化插硅钢片测试机
CN208695453U (zh) 一种镜头模组的抓取组件和镜头模组全自动点胶机
CN209877896U (zh) 一种瓶盖检测设备
KR101454320B1 (ko) 반도체 패키지 제조장치의 스트립 로딩장치
CN107470164A (zh) 一种高阶高密度多层电路板检测用物料装卸装置
KR102132013B1 (ko) 패키지 언로딩 장치
KR101214972B1 (ko) Led 웨이퍼의 공급 장치
JP2014239135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08600209U (zh) 一种用于压入电陶瓷微粒电容的治具板的检测机
CN205817891U (zh) 一种吸头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