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16476U - 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 - Google Patents

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16476U
CN205616476U CN201521096925.7U CN201521096925U CN205616476U CN 205616476 U CN205616476 U CN 205616476U CN 201521096925 U CN201521096925 U CN 201521096925U CN 205616476 U CN205616476 U CN 205616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oppet
auxiliary
plate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9692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涛
赵庆利
刘凯
储福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9692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16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16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16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包括后支架安装支座和后支架总成,所述的后支架安装支座位于二节副臂上,后支架安装支座包括一支座板以及垂直于支座板一端的三角形筋板,支座板具有固定销轴孔;后支架总成由三个结构组件组成:分别为挂板、支撑和销轴座,销轴座安装在支撑一侧,支撑铰接在挂板上。利用固定在二节副臂上的螺栓顶紧后支架,来限制副臂回收时超过指定装配位置,避免副臂回收冲击。其次为确保后支架支撑能够全面的与二节副臂支撑面接触,该支架设计成可局部旋转形式,利用螺栓来控制旋转角度,进而实现支撑滚轮与二节副臂支撑面全面接触,避免了独立悬挂时二节副臂自身悬挂位置变动的隐患。

Description

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
背景技术
中大吨位起重机副臂悬挂状态时副臂一般采用三点定位,分别是前支架定位、中支架定位、后支架定位。三个定位点要实现副臂的全自由度约束,保证副臂可靠、稳定的固定在起重臂之上。
前支架靠近起重机臂头一侧,主要用于实现副臂旋转,此外前支架需提供副臂前半段一个支撑平面,确保旋转绕轴旋转和副臂运输过程的平稳。中支架作为副臂支撑的主要承载支架,一般设计的副臂重心中后段,主要作用为在副臂绕前支架旋转过程中,提供一个支撑和爬坡平台,与前支架配合完成副臂回收和拉出,并最终固定副臂与起重机侧面。后支架安装在副臂后端,主要作用为二节副臂独立悬挂时确保与中支架配合,实现二节副臂的全自由度约束,行驶状态时,用于加固副臂约束。当副臂尾端过于靠近起重臂尾部时,通过固定一、二节副臂对接接头来实现二节副臂固定的方式便无法实现,必须在离开接头处一段距离来布置后支架,以往的后支架结构形式已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该后支架首先采用螺栓限位装置,利用固定在二节副臂上的螺栓顶紧后支架,来限制副臂回收时超过指定装配位置,避免副臂回收冲击。其次为确保后支架支撑能够全面的与二节副臂支撑面接触,该支架设计成可局部旋转形式,利用螺栓来控制旋转角度,进而实现支撑滚轮与二节副臂支撑面全面接触,避免了独立悬挂时二节副臂自身悬挂位置变动的隐患。最后在可旋转支撑上安装了销轴座,该销轴座利用一套组合螺栓同样能够实现自身可旋转调节,用于实现二节副臂和后支架之间竖直方向的穿轴约束,可靠性更高。
起重臂:用于起吊重物,可借助油缸实现变幅和伸缩,一种由两块弯板对焊而成,截面为类似矩形的结构。非工作状态时,沿车身方向呈水平状态放置。
副臂:用于增加起重机的起吊高度和幅度的臂架类结构件,非工作状态时悬挂在起重臂一侧,工作时需要绕一点旋转拉出并与起重臂对接使用。
支架:固定安装在起重臂侧面(一般是右侧),副臂悬挂状态时起到副臂与起重臂之间的自由度归零约束与支撑作用,副臂处于工作状态时起到辅助装配作用。
独立挂接:副臂存放在起重臂侧面位置时,分为两种挂接形式:一是两节副臂折叠状态同时挂接在侧,另一种是一节副臂拉出作业时,二节副臂单独悬挂在起重机侧面。
副臂分为两种挂接形式:一是两节副臂折叠状态同时挂接在侧,另一种是一节副臂拉出作业时,二节副臂单独悬挂在起重机侧面。
如下图1所示,为起重机副臂悬挂状态,悬挂装置一般由三个支架组成,其中前支架的作用有两个:一是用于支撑、约束一节副臂;另一个作用是充当首次副臂旋转的旋转中心,实现主、副臂臂头轴孔对接(见图2的O位置)。
中支架的作用主要有两个:第一,悬挂状态时,用于支撑和约束一、二节副臂,确保一二节副臂悬挂时的稳定性;第二,使用完副臂回收副臂时,打开折叠状态的二节托架上,提供二节支撑平台辅助副臂与前支架装配,需要使用副臂,拉出副臂时,提供支撑平台辅助副臂与起重臂O位置轴孔的顺利对接(如下图2所示)。
后支架用于固定副臂尾部,一般有两种固定方式:一是通过与二节臂尾部的接头固定(见图3后支架I),二是在靠近二节臂尾部一定距离的位置,用支撑配合穿轴固定。后支架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增加整体悬挂的可靠性,并确保二节副臂独立悬挂在起重臂上
时的稳定性和收回一节副臂时可靠的对接性。
后支架根据固定副臂时的位置,共分为两种固定方式:一是在二节副臂尾部固定,见下图4所示,二是在靠近二节副臂尾部一定距离的位置固定,见下图5所示。
图4中挂接状态I为相对较小吨位的汽车起重机挂接方式,通过支架与二节副臂臂尾接头穿轴约束来实现副臂固定。当起重机吨位相对较大,副臂重量相对增加后,如图4所示,因为后支架只约束了二节副臂尾部一侧,故拉出一节副臂后会导致二节副臂的固定位置因自身重力而发生下坠,进而导致一节副臂回收时与二节副臂铰接困难,甚至无法实现一、二节副臂铰接。图5所示的挂接状态则不会出现上述现象,但图5所示的挂接方式会因起重臂仰起,造成二节副臂在起重臂方向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置变动。
由于二节副臂自身为箱型,进而导致中后、支架的固定销轴只能沿水平方向插入。水平方向的销轴无法约束二节副臂水平方向的自由度,故当二节副臂处于独立挂接状态时,二节副臂相对于后支架沿穿轴方向会发生局部移动,进而导致一节副臂回收时难于和二节副臂完成铰接固定。此外由于后支架与二节副臂之间间隙相对较小,限位装置很难布置,即使完成空间布置,长期撞击也容易造成二节副臂筒体的变形。目前回收副臂时,均是通过手动控制副臂回收位置,在该过程中二节副臂常会与后支架发生碰撞。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利用固定在二节副臂上的螺栓顶紧后支架,来限制副臂回收时超过指定装配位置,避免副臂回收冲击。其次为确保后支架支撑能够全面的与二节副臂支撑面接触,该支架设计成可局部旋转形式,利用螺栓来控制旋转角度,进而实现支撑滚轮与二节副臂支撑面全面接触,避免了独立悬挂时二节副臂自身悬挂位置变动的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包括后支架安装支座和后支架总成,所述的后支架安装支座位于二节副臂上,后支架安装支座包括一支座板以及垂直于支座板一端的三角形筋板,支座板具有固定销轴孔;
后支架总成由三个结构组件组成:分别为挂板、支撑和销轴座,销轴座安装在支撑一侧,支撑铰接在挂板上.
所述的支撑通过旋转销轴与挂板铰接。
所述的支撑正面呈H状,支撑中间通过销轴安装有滚轮,销轴座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一侧。
所述的挂板分为底板和侧板,底板和侧板垂直连接,支撑安装在底板上。
销轴座两侧开有长圆孔,并通过组合螺栓固定在支撑侧板上,销轴座具有销轴孔,通过固定销轴与安装支座上的固定销轴孔配合连接,滚轮能够与支座板接触,支撑底部安装有支撑螺栓,用于固定支撑,支撑螺栓的端部顶住支撑的底板。
三角形筋板具有螺纹孔,并安装有与螺纹孔配合的限位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采用螺栓顶死后支架的形式限制副臂回收终止位置,避免了副臂回收过程中不必要的碰撞。
2.后支架上用于支撑副臂的托架采用绕轴旋转的方式,利用螺栓来实现支撑平面调节,确保支撑滚轮与副臂接触面的全部接触,增强了二节副臂独立挂接时的稳定性。
3.利用组合螺栓来实现副臂穿轴销座可旋转调节,确保支撑平面全面接触的情况下,固定销轴也能轻松插入,避免了因个别车型加工及焊接误差带来的插拔销轴困难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副臂悬挂状态图。
图2为副臂拉出状态图。
图3为二节副臂独立挂接状态图。
图4为为相对较小吨位的汽车起重机挂接方式。
图5为为另一种汽车起重机挂接方式。
图6为支架总成装配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分解示意。
图8为滚轮支撑可调功能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10为后支架安装支座结构图。
1、支座板,2、三角形筋板,3、挂板,4、支撑,5、销轴座,6、滚轮,7、支撑螺栓,8、旋转销轴,9、螺栓,10、销轴,11、固定销轴孔,12、螺纹孔,13、组合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包括后支架安装支座和后支架总成,所述的后支架安装支座位于二节副臂上,后支架安装支座包括一支座板1以及垂直于支座板1一端的三角形筋板2,支座板1具有固定销轴孔11;
后支架总成由三个结构组件组成:分别为挂板3、支撑4和销轴座5,销轴座5安装在支撑4一侧,支撑4铰接在挂板3上.
具体的支撑4通过旋转销轴8与挂板3铰接。
所述的支撑4正面呈H状,支撑4中间通过销轴10安装有滚轮6,根据需要具有两个滚轮,滚轮的外缘高于支撑的端面,这样使得滚轮能够与外侧的物体接触,
支撑4与挂板3通过旋转销轴8装配,形成可转动连接。支撑螺栓7与支撑下方的螺纹孔连接,固定时螺栓端部顶在挂板上,螺栓与支撑之间通过螺母锁死。当支撑上的两个滚轮只有靠近挂板一侧的滚轮与二节副臂支撑平面接触时(参照图8),沿进给方向拧动螺栓,让外侧的滚轮向上运动,直至两个滚轮同时贴合在二节副臂支撑面上。反之,只有远离挂板的滚轮贴合二节副臂支撑时,沿退出方向拧动螺栓。当两个滚轮都贴合后,需用螺母或锁紧装置锁死支撑螺栓,必要时需增加弹性垫圈.
挂板3分为底板31和侧板32,底板31和侧板32垂直连接,支撑4安装在底板31上。
销轴5两侧开有长圆孔,并通过组合螺栓13固定在支撑侧板上,销轴座具有销轴孔,通过固定销轴与安装支座上的固定销轴孔配合连接,滚轮能够与支座板接触。销轴座两侧开有长圆孔,固定在支撑侧板上,长圆孔可以实现一定范围内a角度的转动(见图10所示),进而实现安装座上销轴孔位置的调节,最终实现安装座销轴孔与二节副臂上的固定销轴孔同轴目标。验证销轴可以轻松插拔后,先利用组合螺栓II穿过长圆孔与支撑侧板上的螺纹孔配合来固定销轴座,接着为增加销轴座的可靠性,利用组合螺栓I贯穿支撑两侧板,然后与销轴座上的螺纹孔配合,二次固定销轴座,
支撑4底部安装有支撑螺栓7,用于固定支撑4,支撑螺栓的端部顶住支撑的底板31。
三角形筋板2具有螺纹孔12,并安装有与螺纹孔配合的限位螺栓。
在二节副臂支撑面上的三角形筋板2上,内嵌一个带有螺纹孔12的轴套用于安装限位螺栓,副臂完成固定后,拧紧限位螺栓,确保限位螺栓端部顶紧后支架,顶紧后利用弹垫配合螺母锁紧螺栓。完成限位固定后,再次回收副臂,既可避免副臂与支架发生碰撞,又可确保直接回收至最终挂接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采用螺栓顶死后支架的形式限制副臂回收终止位置,避免了副臂回收过程中不必要的碰撞。
2.后支架上用于支撑副臂的托架采用绕轴旋转的方式,利用螺栓来实现支撑平面调节,确保支撑滚轮与副臂接触面的全部接触,增强了二节副臂独立挂接时的稳定性。
3.利用组合螺栓来实现副臂穿轴销座可旋转调节,确保支撑平面全面接触的情况下,固定销轴也能轻松插入,避免了因个别车型加工及焊接误差带来的插拔销轴困难现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支架安装支座和后支架总成,所述的后支架安装支座位于二节副臂上,后支架安装支座包括一支座板以及垂直于支座板一端的三角形筋板,支座板具有固定销轴孔;
后支架总成由三个结构组件组成:分别为挂板、支撑和销轴座,销轴座安装在支撑一侧,支撑铰接在挂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通过旋转销轴与挂板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正面呈H状,支撑中间通过销轴安装有滚轮,销轴座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板分为底板和侧板,底板和侧板垂直连接,支撑安装在底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销轴座两侧开有长圆孔,并通过组合螺栓固定在支撑侧板上,销轴座具有销轴孔,通过固定销轴与安装支座上的固定销轴孔配合连接,滚轮能够与支座板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底部安装有支撑螺栓,用于固定支撑,支撑螺栓的端部顶住支撑的底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角形筋板具有螺纹孔,并安装有与螺纹孔配合的限位螺栓。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支撑中间通过销轴安装有两个滚轮,螺栓在两个滚轮之间。
CN201521096925.7U 2015-12-24 2015-12-24 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 Active CN205616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96925.7U CN205616476U (zh) 2015-12-24 2015-12-24 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96925.7U CN205616476U (zh) 2015-12-24 2015-12-24 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16476U true CN205616476U (zh) 2016-10-05

Family

ID=57033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96925.7U Active CN205616476U (zh) 2015-12-24 2015-12-24 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164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0806A (zh) * 2015-12-24 2016-04-06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0806A (zh) * 2015-12-24 2016-04-06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7077741A (ja) 航空機の降着装置ハンドリング用ドーリーと、それを用いる降着装置の取り付け方法および取り外し方法
CN206308621U (zh) 一种运梁车的驮梁装置
CN205616476U (zh) 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
CN108082449A (zh) 一种大型飞机舵面悬挂结构
CN108657315A (zh) 一种重卡驾驶室生产线系统及其支撑腿装置
CN106460368A (zh) 用于施工设备的护栏
CN105460806A (zh) 一种新型副臂后支架组合机构
CN107986190A (zh) 一种电力电缆架升降装置
CN107877499A (zh) 一种360度全周向旋转机器人手臂的旋转手臂
CN104246148A (zh) 涡轮机加长螺母支撑工具
CN103407906B (zh) 一种超起装置及超起支腿
CN103261538A (zh) 用于固定施工机械的警告灯的装置
CN202156888U (zh) 一种吊臂支撑装置及起重机
CN204111214U (zh) 螺栓定位机构及起重机
CN211808898U (zh) 挂车的空气悬挂
CN208515728U (zh) 一种重卡驾驶室生产线系统及其支撑腿装置
CN201136511Y (zh) 紧凑式缓冲装置
CN111591934A (zh) 一种臂架总成及拱架安装台车
CN103232001A (zh) 起重机的扒杆结构及具有其的起重机
CN201358145Y (zh) 起重机及其缓冲杆支架装置
CN206344651U (zh) 一种后悬架减振装置及载货汽车
CN206318628U (zh) 一种司机室及起重机
CN211902575U (zh) 一种船用龙门起重机的照明装置
CN219689091U (zh) 吊装机械手及随车起重机
CN205099228U (zh) 副臂系统和臂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