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73855U - 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73855U
CN205573855U CN201620226256.9U CN201620226256U CN205573855U CN 205573855 U CN205573855 U CN 205573855U CN 201620226256 U CN201620226256 U CN 201620226256U CN 205573855 U CN205573855 U CN 205573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ision
oil cylinder
prevention girders
vehicles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262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於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yang Ji'an Electric Control Do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yang Ji'an Electric Control Do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yang Ji'an Electric Control Do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yang Ji'an Electric Control Do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262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73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73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738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包括:防撞梁和防碰撞吸能结构,与所述防撞梁固定连接,固定设置于车体上,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吸收碰撞所产生的力。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防碰撞装置当车发生碰撞时能吸收和缓冲碰撞时所产生的力,大大减少了车辆的受损程度,大大减少了伤亡率,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汽车在车身上安装了防撞装置,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起到碰撞吸能的防护作用,但现有的防撞梁由于结构上的限制,在低速碰撞时起到的作用比较明显,但在高强度碰撞时,防撞梁的缓冲作用有限,防护效果不佳。更甚者,由于在大货车上没有安装任何防碰撞吸能装置,当小汽车追尾大货车的事故中,由于小汽车的车头较矮,导致小汽车的车头进入到大货车的底部,而驾驶室的挡风玻璃直接与大货车的车尾碰撞,此时防撞梁将完全失去作用,对乘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如果在大货车的尾部安装碰撞吸能装置,那么在小汽车追尾大货车的时,大货车的吸能装置能起到很好的吸能缓冲作用,便能减少伤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该车辆防碰撞装置安装在大货车车上,在大货车发生追尾或者大货车倒车发生碰撞时,能很好吸收碰撞产生的力,减少交通事故的伤亡率和车辆的受损程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固定设置于车体上,包括:
防撞梁;
防碰撞吸能结构,与所述防撞梁固定连接,固定设置于车体上,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吸收和缓冲碰撞所产生的力,所述防碰撞吸能结构包括:
摇臂梁,为曲柄状,一端与所述防撞梁固定连接;
横梁,与所述摇臂梁的另一端铰接,与车体固定连接;
碰撞吸能器,设置于所述摇臂梁与所述横梁之间,一端与所述摇臂梁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横梁铰接,所述碰撞吸能器包括油缸以及设置于所述油缸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置于所述油缸内的一端的端点处设置有活塞,所述油缸内设置有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油缸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活塞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油缸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碰撞吸能器还包括回流油路管,所述回流油路管设置于所述油缸外面,并与所述油缸连通,用于将所述油缸内的液压油从所述油缸的一端输送到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回流油路管上设置有回流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回流油路管内液压油量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均处于原长时,所述活塞处于所述油缸的中部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油缸的底端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活塞杆的置于所述油缸外的一端的端面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横梁设置有铰接孔和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上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防碰撞吸能结构至少为两套,对称置于所述防撞梁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梁上设置有多组滚轮,对称分布于所述防撞梁的底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梁为锰钢材料制成,厚度为20-3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在摇臂梁与横梁之间设置碰撞吸能器,该碰撞吸能器的油缸内设置有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并布满液压油,油缸外设置有回流油路管,当大货车发生碰撞时能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及液压油回流吸收和缓冲碰撞时所产生的力,大大减少了车辆的受损程度,进而大大减少了伤亡率,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2、该车辆防碰撞装置由于将横梁与摇臂梁设置为铰接,将碰撞吸能器设置有为与摇臂梁和横梁铰接,防撞梁受碰撞吸能器的控制可来回摆动,且摆动速度可以调节,当货车倒车或者过起伏路时,受外力的作用防撞梁会缓慢来回摆动,不会损坏防撞梁。当安装有该防碰撞装置的车辆倒车和过起伏路碰到保险杠时,会缓慢让开,不会损坏保险杠。同时,在防撞梁的底面设置滚轮,在路面不平整时,该滚轮能有效防护防撞梁,不会因为路面的挂蹭损坏防撞梁。
3、该车辆防碰撞装置由于在回流油路管上设置回流调节阀,该回流调节阀能调节回流油路管内的液压油量的大小,从而改变吸能和缓冲的程度,适用于不同的车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防碰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碰撞吸能器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防碰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该车辆防碰撞装置使用时是固定安装于车体上,本实用新型具体是安装在大货车上的。该车辆防碰撞装置包括防撞梁1及防碰撞吸能结构,防碰撞吸能结构与防撞梁1固定连接,防碰撞吸能结构固定设置于大货车的大梁6上。
该防碰撞吸能结构包括摇臂梁2和横梁3以及碰撞吸能器4。摇臂梁2为曲柄状,一端与防撞梁1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铰接孔C与横梁3铰接;横梁3用于与大货车的大梁6连接,螺栓通过螺栓孔61将横梁3固定在大货车的大梁6上,采用螺栓连接是为了这便于拆卸;碰撞吸能器4设置于摇臂梁2与横梁3之间,一端与摇臂梁2铰接,另一端与横梁3铰接。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碰撞吸能器4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碰撞吸能器4包括油缸41以及设置于油缸41内的活塞杆42,活塞杆42置于油缸41内的一端的端点处设置有活塞47。油缸41内设置有第一弹簧45以及第二弹簧46,第一弹簧45的一端与油缸41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活塞杆42置于油缸41内的一端的顶点处连接;第二弹簧46的一端与活塞杆42置于油缸41内的一端的顶点处连接,另一端与油缸41的底部连接。第一弹簧45、第二弹簧46均处于原长时,活塞47处于油缸41的中部位置处。为了密封性更好,增加缓冲吸能的能力,在活塞47上设置密封圈48。
碰撞吸能器4还包括回流油路管43,该回流油路管43设置于油缸41外面,并与油缸41连通,用于将油缸41内的液压油49从油缸41的一端输送到另一端。所述回流油路管43上设置有回流调节阀44,回流调节阀44用于调节回流油路管43内液压油量大小。由于在回流油路管43上设置回流调节阀44,通过调节回流调节阀44来控制回流油路管43内的液压油量的大小,从而改变吸能和缓冲的程度,适用于大小不同的货车车型。
上述的碰撞吸能器4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装有该车辆防碰撞装置的车辆遇到碰撞时,活塞杆42受力压缩第二弹簧46,同时拉伸第一弹簧45,液压油49从第二弹簧46所在的部分压回到第一弹簧45所在部分,通过第二弹簧46压缩,第一弹簧45的拉伸和液压油49从第二弹簧46所在的部分压回到第一弹簧45所在部分,达到缓冲吸能的目的,减少了碰撞造成的损失。因此,当安装有该防碰撞装置的车辆倒车和过起伏路碰到保险杠时,会缓慢让开,不会损坏保险杠。
由于在摇臂梁2与横梁3之间设置碰撞吸能器4,在油缸41内设置有第一弹簧45和第二弹簧46并布满液压油49,油缸41外设置有回流油路管43,当大货车发生碰撞时能通过第一弹簧45和第二弹簧46及液压油回流吸收和缓冲碰撞时所产生的力,大大减少了车辆的受损程度,进而大大减少了伤亡率,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为了便于将碰撞吸能器4与摇臂梁2和横梁3连接,又便于拆卸,在油缸41的底端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孔B,铆钉等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孔B将油缸41固定于横梁3的凸起31上;活塞杆42的置于油缸41外的一端的端面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孔A,铆钉等连接件通过第二连接孔A将活塞杆42固定于摇臂梁2上;横梁3上设置有铰接孔C和螺栓孔61。在此,横梁3与摇臂梁2为铰接,碰撞吸能器4与摇臂梁2和横梁3都是铰接的。
由于将横梁3与摇臂梁2设置为铰接,将碰撞吸能器4设置有为与摇臂梁2和横梁3铰接,防撞梁1受碰撞吸能器4的控制可来回摆动,且摆动速度可通过调节回流调节阀44来控制回流油路管43内液压油量大小来调节,当货车倒车或者过起伏路时,受外力的作用防撞梁1会缓慢来回摆动,不会损坏防撞梁。
本实用新型的防碰撞吸能结构至少为两套,在本实施例中,防碰撞吸能结构为两套,对称置于防撞梁1的两端(参照图1)。
为了防止起伏路对防撞梁1造成损坏,在防撞梁1上设置有多组滚轮5,每组滚轮5至少包括两个轮子。在本实施例中,防撞梁1上设置两组滚轮5,安装于摇臂梁2的下端,正对摇臂梁2,对称分布于防撞梁1的底面上。为了增加轮子的使用寿命,滚轮5为实心的轮子。在防撞梁1的底面设置滚轮5,在路面不平整时,该滚轮5能有效防护防撞梁1,不会因为路面的挂蹭损坏防撞梁1。
为了增加防撞梁1的抗碰撞能力,防撞梁1采用锰钢材料制成,厚度为20-30mm,最佳选择30mm。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固定设置于车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撞梁;
防碰撞吸能结构,与所述防撞梁固定连接,固定设置于车体上,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吸收和缓冲碰撞所产生的力,所述防碰撞吸能结构包括:
摇臂梁,为曲柄状,一端与所述防撞梁固定连接;
横梁,与所述摇臂梁的另一端铰接,与车体固定连接;
碰撞吸能器,设置于所述摇臂梁与所述横梁之间,一端与所述摇臂梁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横梁铰接,所述碰撞吸能器包括油缸以及设置于所述油缸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置于所述油缸内的一端的端点处设置有活塞,所述油缸内设置有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油缸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活塞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油缸的底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吸能器还包括回流油路管,所述回流油路管设置于所述油缸外面,并与所述油缸连通,用于将所述油缸内的液压油从所述油缸的一端输送到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油路管上设置有回流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回流油路管内液压油量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均处于原长时,所述活塞处于所述油缸的中部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的底端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活塞杆的置于所述油缸外的一端的端面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横梁设置有铰接孔和螺栓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设置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碰撞吸能结构至少为两套,对称置于所述防撞梁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上设置有多组滚轮,对称分布于所述防撞梁的底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为锰钢材料制成,厚度为20-30mm。
CN201620226256.9U 2016-03-23 2016-03-23 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73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26256.9U CN205573855U (zh) 2016-03-23 2016-03-23 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26256.9U CN205573855U (zh) 2016-03-23 2016-03-23 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73855U true CN205573855U (zh) 2016-09-14

Family

ID=56866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2625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73855U (zh) 2016-03-23 2016-03-23 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738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9714A (zh) * 2016-03-23 2016-05-25 贵阳吉安电控门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9714A (zh) * 2016-03-23 2016-05-25 贵阳吉安电控门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96488U (zh) 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
CN204870864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前防撞梁
CN102205822B (zh) 一种吸能型汽车保险杠
CN205168397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
CN106347265B (zh) 一种外延蓄能式汽车前保险杠
CN103010132B (zh) 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
CN105398411A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
CN206141484U (zh) 一种铝合金保险杠防撞梁
CN104442648A (zh) 吸能式保险杠
CN105128786A (zh) 汽车主动防碰撞缓冲装置
CN210437125U (zh) 一种新型货车尾部两级式防护栏
CN206186956U (zh) 一种汽车防撞横梁
CN105599714A (zh) 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
CN205573855U (zh) 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
CN205220517U (zh) 防撞汽车
JPH02133262A (ja) 衝撃吸収可動バンパー
CN1295105C (zh) 保险杠前伸式汽车液压缓冲自动防撞安全技术及装置
CN100375689C (zh) 汽车碰撞弹性缓冲器
CN2681954Y (zh) 一种汽车碰撞安全保险缓冲装置
CN202219767U (zh) 吸能型汽车保险杠
CN213442425U (zh) 车辆防撞组件
RU2257303C1 (ru) Безопасный легковой автомобиль
CN105083182A (zh) 汽车碰撞缓冲吸能、复位装置
CN109823295A (zh) 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
CN206537117U (zh) 一种具有多层复合结构的车门防撞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14

Termination date: 2017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