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90070U - 振动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振动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90070U
CN205490070U CN201620065018.4U CN201620065018U CN205490070U CN 205490070 U CN205490070 U CN 205490070U CN 201620065018 U CN201620065018 U CN 201620065018U CN 205490070 U CN205490070 U CN 205490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omer
chassis
housing
vibration machine
magnetic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6501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晟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a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a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a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atech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90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900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0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 H02K33/04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wherein the frequency of opera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 frequency of uninterrupted AC energisation
    • H02K33/06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wherein the frequency of opera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 frequency of uninterrupted AC energisation with polarised arma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6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polarised armatures moving in alternate directions by reversal or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 B06B1/045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using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发生器,该振动发生器安装于手机、PDA、便携式游戏机等而产生振动,通过触感向用户传递信号,更具体地,涉及如下的振动发生器:以支撑利用电磁力向定子水平移动的振子的方式固定于壳体的弹性体采用弹性系数较低的橡胶或硅胶,以此降低基于固有频率的频率敏感度,减少部件及部件组装时发生的各种误差,由于产品之间的固有频率偏差小,在大批量生产中可以大幅降低产品制造费用等,另外,弹性体采用的是橡胶或硅胶,并非钢板或钢线,利用这种弹性体,可以通过简单组装完成结构物,从而节约制造设备及劳动力,提高生产力。

Description

振动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发生器,该振动发生器安装于手机、PDA、便携式游戏机等而产生振动,通过触感向用户传递信号,更具体地,涉及如下的振动发生器:对于以支撑利用电磁力向定子水平移动的振子的方式固定于壳体或底盘上的弹性体,采用弹性系数较低的橡胶或硅胶,以此降低基于固有频率的频率敏感度,减少部件及部件组装时发生的各种误差,由此因产品之间的固有频率偏差小,在大批量生产中可以大幅降低产品制造费用等,另外,弹性体采用的是橡胶或硅胶,并非钢板或钢线等,利用这种弹性体,可以通过简单组装完成结构物,从而节约制造设备及劳动力,提高生产力。
背景技术
以往,振动发生器安装于手机、PDA、便携式游戏机等而产生振动,通过触感向用户传递信号,对其使用过采用偏心量的旋转设备,而最近,研发出一种线性振动发生器,其将频率同步于结构物的固有频率,使振动力最大化。
最近研发的线性振动发生器是提供一种具有薄型结构的同时振动力大的水平振动型振动发生器的技术,本案申请人的发明专利申请第10-2010-0090230号、第10-2011-008308号、第10-2011-0019823号、第10-2012-0124255号、第10-2013-0089911号等已公开过该技术。
所述振动发生器设有:设置于壳体内部并由质量块构成的振子;和由金属制成的弹性体,其以‘匚’字形状包围所述质量块,且一端部固定设置于所述质量块,另一端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施加与所述弹性体的固有频率相同频率的电磁力,利用所产生的谐振现象,实现水平振动,然而,只有所述弹性体的固有频率与所施加的电磁力的频率相同时才能实现振动的极大化。
但是,上述弹性体采用的是由钢板或钢线制成的板簧或线簧,因此产品之间的形状差异等微小差异也能改变固有频率,因此固有频率和施加频率难以一致。
由于上述原因,制作具有一定固有频率等性质的所述弹性体进行大量生产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制造成本也非常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振动发生器:该振动发生器安装于手机、PDA、便携式游戏机等而产生振动,并为了通过触感向用户传递信号,振动发生器包括:壳体,其内部形成有一定空间;定子,其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包括流过电流的线圈;振子,其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利用电磁力向所述定子水平移动,对于以支撑所述振子的方式固定于壳体的弹性体,采用弹性系数较低的橡胶或硅胶,以此降低基于固有频率的频率敏感度,减少部件及部件组装时发生的各种误差,由此产品之间的固有频率偏差小,因此在大批量生产中可以大幅降低产品制造费用等,另外,弹性体采用的是橡胶或硅胶,并非钢板或钢线,利用这种弹性体,可以通过简单组装完成结构物,从而节约制造设备及劳动力,提高生产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发生器包括:壳体,其内部形成有一定空间;定子,其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包括流过电流的线圈;振子,其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利用电磁力向所述定子水平移动;底盘,其覆盖所述壳体被开放的一个面;弹性体,其以支撑所述振子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壳体或所述底盘,所述弹性体由橡胶或硅胶形成。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振子包括磁铁及与所述磁铁结合的磁板,所述弹性体分别位于所述磁板的两侧面,与所述磁板形成为一体。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性体以相同形状形成2个,分别位于所述磁板的两侧面,各个所述弹性体具有:延长部,其以与所述振子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延长;突出部,其在所述延长部的两端部以垂直方向突出,所述突出部具有组装部,该组装部用于固定到所述壳体或所述底盘上。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磁板的两侧面分别具有弯曲的竖立部,用于与所述弹性体固定结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通过所述延长部能够伸缩而将所述弹性体固定到所述壳体或所述底盘上,所述延长部能够以伸长的状态进行组装。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振子还包括质量块。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壳体或所述底盘的一个面具有多个向上突出形成的柱状体,形成于所述弹性体的组装部插入至所述多个柱状体,使所述弹性体固定到所述壳体或所述底盘上。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底盘的一个面的一部分具有形成凹凸的凹凸部,在所述凹凸部的上部固定设置线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组装部形成有结合孔,该结合孔供配置于所述壳体或所述底盘上的多个柱状体插入,所述结合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性体具有可伸缩性结构,以固定到所述壳体或所述底盘上,与所述弹性体固定结合的所述磁板的竖立部,其侧表面满足如下条件:,当所述弹性体伸长而组装于所述壳体或所述底盘时,不接触所述弹性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发生器,振子利用电磁力向定子水平移动,为了支撑该振子,弹性体固定于壳体,该弹性体采用弹性系数较低的橡胶或硅胶,因此相对于采用钢板或钢线的弹性体,更有效降低基于所述振子固有频率的频率敏感度,在大批量生产中可以减少部件及部件组装时发生的各种误差,从而大幅节约制造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弹性体采用的是橡胶或硅胶,并非钢板或钢线,利用这种弹性体,可以通过简单组装完成结构物,从而节约制造设备及劳动力,提高生产力。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底盘的一个面的一部分具有凹凸状的非磁性凹凸部,在所述凹凸部的上部固定设置线圈。因此,即使所述底盘为磁体,也可以解决所述振子与所述底盘之间因磁力而削减振动力的问题,还可以避免所述底盘变为非磁体材料时因泄漏磁性而削减振动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发生器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发生器组装完成状态的截面图。
图3是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发生器进行说明而去除壳体的状态图。
图4是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发生器进行说明而去除壳体和底盘等的状态图。
图5的(a)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发生器的弹性体,图5的(b)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发生器的磁板。
图6的(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柱状体形成于壳体的图,图6的(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柱状体形成于底盘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中磁板的两侧设有弹性体的状态图。
符号说明
10:壳体 20:振子
21:磁板 21a:竖立部
22:磁铁 23:后轭
24:质量块 30:弹性体
31:延长部 31a:结合部
32:突出部 33:组装部
40:线圈 50:底盘
51:凹凸部 52:FCB
60:柱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发生器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发生器,该振动发生器安装于手机、PDA、便携式游戏机等而产生振动,通过触感向用户传递信号,如图1至图4所示,该振动发生器包括:壳体10,其内部形成有一定空间;定子,其形成于所述壳体10内部,并包括流过电流的线圈40;振子20,其形成于所述壳体10内部,并利用电磁力向所述定子水平移动;底盘50,其覆盖所述壳体10被开放的一个面;弹性体30,其以支撑所述振子20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壳体10或所述底盘50,所述弹性体30由相对金属弹性体而言弹性系数较低的橡胶或硅胶形成。
所述定子包括:线圈40,其从外部接收电信号;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52),其设于所述线圈10的下部,即所述底盘的上表面,并设有电路图案,另外,所述线圈40的内部形成有空间,并可在其内部空间设置或省略磁芯(未图示)。
所述振子20与所述线圈40相隔一定间隔以相对的方式配置,利用与从外部施加电信号的所述线圈40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来进行水平运动,所述振子20包括:磁铁22,其与所述线圈40直接进行相互作用;和磁板21,其由磁体形成,通过磁力结合于所述磁铁22的下部。在此,为了稍微增大振动量,可在所述磁铁22与所述磁板21上增加质量块24,以此提高振动量。所述磁铁22可以有两个,此时,临近于所述磁板21的磁铁可被替换设置为由磁体形成的后轭23。所述质量块24的内部形成有贯通部,所述贯通部可插入设置所述磁铁22,如果设置了后轭23,也可以是插入设置后轭23的结构。
所述弹性体30由两个相同形状的弹性体组成,分别位于所述磁板21的两侧面,并固定结合于所述磁板21。此时,通过注塑成型或冲压等方式使所述弹性体30与所述磁板21一体化。
如图4及图5的(a)所示,所述弹性体30具有:延长部31,其以与所述振子20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延长;突出部32,其在所述延长部31的两端部以垂直方向突出。在所述突出部32形成有组装部33,该组装部33具有结合孔,供配置于所述电路基板P的柱状体60插入而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P。
所述弹性体30可经过进一步的热处理后使用,该热处理条件可以为100℃~200℃高温烤箱中保管1小时以上后使用。
各个所述弹性体30的延长部31的特定位置(大致为中间部分)形成有槽状结合部31a,如图5的(b)所示,在所述磁板21的两侧面形成有弯曲而向上竖立的竖立部21a,使所述竖立部21a插入至所述槽状结合部31a,从而弹性体30固定结合于所述磁板21。
另外,为了所述弹性体30的所述延长部31能够伸缩而将所述弹性体30固定到所述壳体10或所述底盘50上,所述延长部31能够以伸长的状态进行组装。
如上所述,所述弹性体30采用弹性系数较低的橡胶或硅胶,因此相对于采用钢板或钢线的弹性体更有效降低基于所述振子固有频率的频率敏感度,在大批量生产中可以减少部件及部件组装时发生的各种误差,从而大幅节约制造成本。
所述柱状体60用于插入并固定所述弹性体30的组装部33,如图6的(a)所示,可以利用向上突出形成于所述壳体10底面的多个(四个)柱状体60,利用形成于所述壳体10的柱状体60而将所述弹性体30固定结合于所述壳体10,如图6的(b)所示,可以利用向上突出形成于所述底盘50上表面的多个(四个)柱状体,利用形成于所述底盘50的柱状体60而将所述弹性体30固定结合于所述底盘50。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柱状体60还可以分别独立于所述壳体10及所述底盘50,并单独设于所述壳体10及所述底盘50。
插入至所述壳体10或者所述底盘50具有的柱状体60的所述弹性体30的组装部33形成有结合孔,供所述柱状体60插入,所述结合孔的截面形状是圆形或多边形等。
所述弹性体30具有可伸缩性结构,便于固定在所述壳体10或所述底盘50,与所述弹性体30固定结合的所述磁板21的竖立部21a,如图7所示,当所述弹性体30伸长而插入于形成在所述壳体10或所述底盘50的柱状体60而进行组装时,其侧表面不接触形成在所述弹性体30的延长部31的结合部31a的一个面,从而不会影响延长部31的伸长。
如上所述,为了使磁板21的竖立部21a的侧表面具有不接触形成在所述弹性体30的延长部31的结合部31a的一个面,在组装过程中,固定所述磁板21后可以将所述延长部31人为地拉开,断开连接。
具有上述结构的振动发生器的振动过程如下。
在所述壳体10内部中,所述弹性体30的延长部31支撑磁板21及磁铁22,所述壳体10或者所述底盘50向上突出形成有多个柱状体60,形成于所述弹性体30的组装部33与所述柱状体60结合并固定,使其在所述壳体10内部按照一定间隔进行运动。
线圈40与所述磁铁22相对地按照一定间隔被固定,当外部交流电信号施加于所述线圈40时,通过所述磁铁22及所述线圈40的相互作用,所述磁铁22要进行左右运动,所述结合固定于磁铁22的所述磁板21也要进行运动。
此时,固定结合于所述磁板21的弹性体30可运动地固定在所述柱状体60,最终以所述弹性体30伸缩运动的形式进行左右运动。
通过调节施加于所述线圈40的电流量大小及时间可获得所需要的振动。
为了为了稍微增强如上发生的振动量,可以向所述磁铁22及所述磁板21的一部分增加质量块24,从而提高振动量。
另外,在所述底盘50的一个面的一部分具有凹凸状的非磁性凹凸部51,在所述凹凸部51的上部固定设置所述线圈40。因此,即使所述底盘50为磁体,也可以解决所述振子20与所述底盘50之间由于磁力而削减振动力的问题,还可以避免所述底盘50变为非磁体材料时因泄漏磁性而削减振动力的问题。
以上为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进行的说明。但是,对本领域的成熟技术人员来说,在所述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领域范围内,做出各种修改及改变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振动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壳体,其内部形成有一定空间;
定子,其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包括流过电流的线圈;
振子,其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利用电磁力向所述定子水平移动;
底盘,其覆盖所述壳体的被开放的一个面;以及
弹性体,其以支撑所述振子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壳体或所述底盘上,
所述弹性体由橡胶或硅胶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子包括磁铁及磁板,该磁板结合有所述磁铁,
所述弹性体分别位于所述磁板的两侧面,与所述磁板形成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以相同形状形成为2个,分别位于所述磁板的两侧面,
各个所述弹性体具有:延长部,其以与所述振子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延长;和突出部,其在所述延长部的两端部以垂直方向突出,
所述突出部具有组装部,该组装部用于将所述弹性体固定到所述壳体或所述底盘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磁板的两侧面分别具有弯曲的竖立部,该竖立部用于与所述弹性体固定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延长部能够伸缩,为了将所述弹性体固定到所述壳体或所述底盘上,所述延长部能够以伸长的状态进行组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子还包括质量块。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或所述底盘的一个面具有多个向上突出形成的柱状体,
形成于所述弹性体的组装部插入至所述多个柱状体,使所述弹性体固定到所述壳 体或所述底盘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盘的一个面的一部分具有形成凹凸的非磁性凹凸部,在所述凹凸部的上部固定设置有线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装部形成有结合孔,该结合孔供配置于所述壳体或所述底盘的多个柱状体插入,所述结合孔的截面形状是圆形或多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具有可伸缩性结构,以固定到所述壳体或所述底盘上,
与所述弹性体固定结合的所述磁板的竖立部的侧表面满足如下条件:当所述弹性体伸长而组装于所述壳体或所述底盘时,不接触所述弹性体。
CN201620065018.4U 2015-01-22 2016-01-22 振动发生器 Active CN20549007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010373A KR102407449B1 (ko) 2015-01-22 2015-01-22 진동 발생기
KR10-2015-0010373 2015-01-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90070U true CN205490070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434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65018.4U Active CN205490070U (zh) 2015-01-22 2016-01-22 振动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56709B2 (zh)
KR (1) KR102407449B1 (zh)
CN (1) CN205490070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6338A (zh) * 2017-03-30 2019-11-1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致动器
CN110495082A (zh) * 2017-03-30 2019-11-2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致动器
CN110521096A (zh) * 2017-03-30 2019-11-2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致动器
CN111921828A (zh) * 2019-05-13 2020-11-13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振动产生装置
CN111921827A (zh) * 2019-05-13 2020-11-13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振动产生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30441B1 (ko) * 2017-10-30 2020-07-07 주식회사 이엠텍 탄성 사출 프레임을 구비하는 선형 진동자
KR102588639B1 (ko) * 2018-04-20 2023-10-12 미네베아미츠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진동발생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기기
JP2019189159A (ja) * 2018-04-27 2019-10-31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振動ユニット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KR102138339B1 (ko) * 2018-10-24 2020-07-27 주식회사 엠플러스 사운드 진동 액츄에이터
CN209389910U (zh) * 2018-12-30 2019-09-13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振动电机
WO2020184108A1 (ja) * 2019-03-12 2020-09-17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電磁駆動装置及び操作装置
JP7386062B2 (ja) * 2019-05-13 2023-11-24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装置
WO2021000184A1 (zh) * 2019-06-30 2021-01-0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振动电机
EP4074071A1 (en) * 2019-12-11 2022-10-19 Lofelt GmbH Linear vibration actuator having moving coil and moving magnet
KR102467460B1 (ko) * 2020-07-30 2022-11-15 (주)라이빅 진동 발생 장치
CN214674820U (zh) * 2020-12-22 2021-11-09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马达
CN214544062U (zh) * 2020-12-25 2021-10-29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马达
CN214314997U (zh) * 2020-12-25 2021-09-28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振动马达
CN214544065U (zh) * 2020-12-25 2021-10-29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马达
CN214626754U (zh) * 2021-03-31 2021-11-05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15186386U (zh) * 2021-04-29 2021-12-14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电机
US11831215B2 (en) * 2021-05-06 2023-11-28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Linear vibration mo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65772B1 (ko) * 2010-09-14 2013-05-20 주식회사 모아텍 진동 발생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197671B1 (ko) * 2011-03-07 2012-11-07 주식회사 모아텍 진동 발생기
JP6033577B2 (ja) * 2012-06-08 2016-11-30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器用ホルダ及び振動発生器
JP6203484B2 (ja) * 2012-09-28 2017-09-27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器
JP6121173B2 (ja) * 2013-01-22 2017-04-26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振動子付ホルダ及び振動発生器
KR101432013B1 (ko) * 2014-06-17 2014-08-25 주식회사 블루콤 수평 진동 모터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6338A (zh) * 2017-03-30 2019-11-1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致动器
CN110495082A (zh) * 2017-03-30 2019-11-2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致动器
CN110521096A (zh) * 2017-03-30 2019-11-2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致动器
CN110495082B (zh) * 2017-03-30 2021-06-2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致动器
US11070120B2 (en) 2017-03-30 2021-07-20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Actuator
CN110476338B (zh) * 2017-03-30 2021-09-1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致动器
US11283338B2 (en) 2017-03-30 2022-03-22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Actuator
US11323015B2 (en) 2017-03-30 2022-05-03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Actuator
CN111921828A (zh) * 2019-05-13 2020-11-13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振动产生装置
CN111921827A (zh) * 2019-05-13 2020-11-13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振动产生装置
CN111921827B (zh) * 2019-05-13 2022-02-11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振动产生装置
CN111921828B (zh) * 2019-05-13 2022-02-11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振动产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90924A (ko) 2016-08-02
US20160218607A1 (en) 2016-07-28
KR102407449B1 (ko) 2022-06-13
US10256709B2 (en) 2019-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90070U (zh) 振动发生器
CN204886638U (zh) 微型振动电机
CN204886637U (zh) 振动电机
CN102233320A (zh) 振动发生装置
CN204810103U (zh) 振动电机
CN105406676A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06775359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103633808A (zh) 线性振动器
CN205490065U (zh) 振动发生器
CN206775360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205753919U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208589887U (zh) 振动电机
CN205792148U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110601489A (zh) 一种新型弹片式线性马达及其实现方法
CN107565791B (zh) 两级振动线性马达
CN205385397U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201789399U (zh) 扁平线性振动器
CN117439364A (zh) 线性振动马达及电子设备
CN201789401U (zh) 扁平线性振动器
CN102857063B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204810104U (zh) 线性电机
CN207968953U (zh) 一种电枢及受话器
CN203883656U (zh) 一种高灵敏度水平振动微型电机
CN206413185U (zh) 平膜发声装置
CN205792156U (zh) 一种摆动式微型磁力振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