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78187U - 压缩机底盖、压缩机底盖组件及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底盖、压缩机底盖组件及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78187U
CN205478187U CN201620046083.2U CN201620046083U CN205478187U CN 205478187 U CN205478187 U CN 205478187U CN 201620046083 U CN201620046083 U CN 201620046083U CN 205478187 U CN205478187 U CN 205478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bottom cap
compressor bottom
reinforcement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4608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洪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peland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4608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78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78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78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底盖、压缩机底盖组件及压缩机,该压缩机底盖包括:本体;容纳部,容纳部设置在本体上,容纳部用于容纳压缩机;加强筋,加强筋从本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且加强筋位于容纳部的外围部分;其中,上表面与压缩机相接触。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压缩机底盖安装在导轨上时,需要在导轨与压缩机底盖之间增加垫片,安装不便的问题,使得压缩机底盖在安装时,不需要通过垫片就可以直接安装在导轨上,降低了成本,且在多联机应用时,兼容性好。

Description

压缩机底盖、压缩机底盖组件及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机底盖、压缩机底盖组件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压缩机在使用时,压缩机壳体的下部通常安装有压缩机底盖。在多台压缩机连接使用时,会通过将压缩机安装在压缩机底盖上,并通过压缩机底盖上的安装孔将其固定安装在导轨上,以实现压缩机的多联机应用。
在多台压缩机连接应用时,压缩机底盖用于支撑压缩机以及连接系统,需要有足够的硬度和强度,且能够安装在导轨上。现有技术中,将压缩机底盖安装在导轨上时,通常需要在导轨与压缩机底盖之间增加垫片,不便于安装且增加了成本,并且在多联机应用时,不便于连接,且兼容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底盖,包括:本体;容纳部,上述容纳部设置在上述本体上,上述容纳部用于容纳压缩机;加强筋,上述加强筋从上述本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且上述加强筋位于上述容纳部的外围部分;其中,上述上表面与上述压缩机相接触。
上述加强筋包括:翻边部,其中,上述翻边部从上述上表面的至少部分边沿向上延伸。
上述加强筋还包括位于上述容纳部的边缘与上述上表面边沿之间的凸起。
上述加强筋为位于上述容纳部的边缘与上述上表面边沿之间凸起。
上述上表面的每个边沿均设置有上述加强筋。
上述容纳部为中空结构;或者,上述容纳部为封闭结构,且上述容纳部的边缘高于上述上表面。
上述压缩机底盖为一体式结构。
上述本体上设置有减震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底盖组件,包含如上述的压缩机底盖,该压缩机底盖组件还包括:与上述压缩机底盖配合的导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包含如上述的压缩机底盖。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底盖、压缩机底盖组件及压缩机,通过压缩机底盖本体上的容纳部容纳压缩机,在压缩机底盖本体上设置加强筋,增加了压缩机底盖的刚度及硬度,以便更好地支撑压缩机;并且加强筋从本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设置,使得压缩机底盖在安装时不需要额外增加垫片,易于安装且降低了成本,且可适用于异形的压缩机底盖安装,在多联机应用时,安装连接方便,兼容性好。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对附图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一种现有的压缩机底盖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底盖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底盖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底盖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底盖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底盖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底盖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底盖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示范性的,而绝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底盖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压缩机底 盖200包括本体210,容纳部220,加强筋230。
本体210包括上表面212,边沿214和下表面216,其中上表面212与压缩机相接触。容纳部220设置在本体210上,容纳部220用于容纳压缩机。即就是,在安装时,压缩机底部容纳于压缩机底盖的容纳部220内,且压缩机底部与压缩机底盖的上表面212相接触安装。
加强筋230设置在本体210上,且位于容纳部220的外围部分222上,加强筋230从本体210的上表面212向压缩机所在一侧延伸,或者说,加强筋230从本体210的上表面212向压缩机的顶部方向延伸,即就是,加强筋230从本体210的上表面212向上延伸(例如图2中所示出的方向),高出本体210所在平面。
优选地,加强筋230均从本体210的上表面212向压缩机所在一侧延伸,即就是,向压缩机的顶部方向延伸,或者说,加强筋230均从上表面212向上(如图2中所示方向)延伸。其中,优选地,加强筋230的投影面积不相互重叠。
优选地,本体可以包括多个边沿,例如,本体210可以为三角形,也可以为正方形或者矩形等。优选地,本体的每个边沿,或者说,上表面的每个边沿均设置有加强筋。优选地,加强筋可以沿容纳部的轴线对称分布。
图2中加强筋的结构仅为示例,并不是将加强筋的结构限制为图示结构。该加强筋,优选地,可以包括翻边部,和/或凸起。以下将分别针对加强筋的各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介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加强筋包括翻边部(如图2中所示翻边部232,图3中所示翻边部332),其中,如图2所示,翻边部232位于本体210上且位于容纳部220的外围部分222,即,翻边部232从上表面212的至少部分边沿214(或外边沿214)向压缩机所在一侧延伸,或者说,从上表面212的至少部分边沿214向压缩机的顶部方向延伸,即翻边部232从上表面212的至少部分边沿214向上延伸。
其中,优选地,容纳部可以为中空结构,如图2中所示容纳部220;或者,容纳部可以为封闭结构,如图3中所示容纳部320,且容纳部320的边缘324的高度高于本体310的上表面的高度,即就是,容纳部320的边缘324高于本体310的上表面。
图3所示的压缩机底盖的除了容纳部之外的其他部分的结构或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中已有的技术方案,例如可以采用与图2所示的结构或连接方式。下面以图2所示压缩机底盖为例。
优选地,压缩机底盖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压缩机底盖可以为压缩机本体通过冲压一体式制成;也可以为非一体式,例如,加强筋可以焊接至压缩机底盖本体上的。优选地,压缩机底盖本体210上设置有安装孔240,用于将压缩机底盖固定到导轨上。
优选地,压缩机底盖本体上设置有减震通孔250,可以通过在减震通孔中设置减震橡胶来减小压缩机在使用中的震动。
相对于压缩机底盖200,图1中所示出的现有的压缩机底盖100在安装到导轨144上时,由于加强筋130的设置不便于安装,则需要额外在压缩机底盖100与导轨之间增加垫片142,不便安装且增加了成本。本实用新型压缩机底盖200在安装时,由于加强筋230采用翻边部的结构,且翻边部232从上表面212的至少部分边沿214向压缩机所在一侧延伸,(或者,从上表面212的至少部分边沿向上延伸),使得压缩机底盖200在增加了硬度及刚度,并不需要在导轨与本体210之间的安装孔240内增加垫片,就可以直接安装到导轨上。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压缩机底盖兼容性好,在配合安装使用时,可以兼容不同结构的压缩机底盖(例如图8所示),还可以与现有的压缩机底盖相兼容使用。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加强筋为位于容纳部的边缘与上表面边沿之间的凸起(如图4中所示凸起434,图5中所示凸起534)。具体地,如图4所示,加强筋位于本体410上且位于容纳部420的外围部分422,加强筋为位于容纳部420的边缘424与上表面412边沿414之间的,向压缩机所在一侧(或压缩机顶部方向)延伸的凸起434,即就是,加强筋位于容纳部的边缘424与上表面边沿414之间的外围部分422上,且加强筋为从上表面412向上延伸的凸起434。
其中,优选地,容纳部可以为中空结构,如图4中所示容纳部420;或者,容纳部可以为封闭结构,如图5中所示容纳部520,且容纳部520的边缘524的高度高于本体510的上表面的高度。需要说明的是,图4、图5所示的压缩机底盖的除了加强筋和容纳部之外的其他部分的结构或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中已有的技术方案,例如可以采用与图2所示的结构或连接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加强筋包括翻边部和凸起。或者说,加强筋包括,从上表面的至少部分边沿向上延伸的翻边部;和,位于容纳部的边缘与上表面边沿之间的凸起。如图6所示,该加强筋,位于本体610上且位于容纳部620的外围部分622,从本体610的上表面612向上延伸。即就是,该加强筋从本体的上表面612向压缩机的顶部方向延伸。具体地,该加强筋包括翻边部632和凸起634,其中,翻边部632从上表面612的至少部分边沿614向上延伸,凸起634位于容纳部620的边缘624与上表面612边沿614之间的外围部分622上,且凸起634从本体610的上表面612向上延伸。
其中,图6中所示压缩机底盖的容纳部620可以为中空结构,如图2所示结构。容纳部620也可以为封闭结构,且容纳部620的边缘高度高于本体610的上表面高度,如图3所示结构。
图6所示的压缩机底盖的除了加强筋和容纳部之外的其他部分的结构或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中已有的技术方案,例如可以采用与图2所示的结构或连接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底盖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压缩机底盖组件包括: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上述的一种或几种压缩机底盖,还包括与压缩机底盖配合的导轨。其中,压缩机底盖可以为多个,与导轨进行连接安装,实现多联机应用。
此处以图7所示压缩机底盖组件为例进行说明。压缩机底盖组件包括压缩机底盖700可以通过安装孔740安装在导轨744上。其中,压缩机底盖700的本体710包括上表面712和下表面716。加强筋730设置在本体的上表面712上并位于容纳部720的外围部分722上,并且,加强筋730从上表面712向上延伸。容纳部720用于容纳压缩机并与压缩机底部相接触,下表面716可以与导轨744表面相接触。
优选地,压缩机底盖的减震通孔750中设置有减震橡胶。具体的,减震橡胶设置在导轨下面,压缩机底盖与导轨相接触,减震橡胶的头部向上(如图7所示方向)穿过导轨和压缩机底盖的减震通孔750,并且通过,例如螺栓和与螺栓相配合的垫片等方式紧固,减小了压缩机在使用时的震动。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底盖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提供了一种不同压缩机底盖连接安装的压缩机底盖组件。由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压缩机底盖不需要增加垫片,便于安装,可以兼容不同结构的压缩机底盖安装 (例如图8中所示的两种不同结构的压缩机底盖,加强筋均为从上表面向上延伸压缩机底盖,与包括两边加强筋从上表面向上延伸的压缩机底盖的连接。或者,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压缩机底盖还可以兼容现有的压缩机底盖,与其连接应用,具体的压缩机底盖结构并不限于图示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安装时还可以兼容异形的导轨,在多联机应用时兼容性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公开的一种或多种压缩机底盖。压缩机可以通过上述压缩机底盖实现联机应用,可以实现不同平台压缩机的连接,兼容性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压缩机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容纳部用于容纳压缩机;
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且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容纳部的外围部分;其中,所述上表面与所述压缩机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翻边部,其中,所述翻边部从所述上表面的至少部分边沿向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纳部的边缘与所述上表面边沿之间的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位于所述容纳部的边缘与所述上表面边沿之间的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的每个边沿均设置有所述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底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部为中空结构;或者,
所述容纳部为封闭结构,且所述容纳部的边缘高于所述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底盖为一体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减震通孔。
9.一种压缩机底盖组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底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压缩机底盖配合的导轨。
10.一种压缩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底盖。
CN201620046083.2U 2016-01-11 2016-01-11 压缩机底盖、压缩机底盖组件及压缩机 Active CN205478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6083.2U CN205478187U (zh) 2016-01-11 2016-01-11 压缩机底盖、压缩机底盖组件及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6083.2U CN205478187U (zh) 2016-01-11 2016-01-11 压缩机底盖、压缩机底盖组件及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78187U true CN205478187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71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46083.2U Active CN205478187U (zh) 2016-01-11 2016-01-11 压缩机底盖、压缩机底盖组件及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781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29808B2 (en) 2019-04-30 2023-04-18 Danfoss (Tianjin) Ltd. Mounting member and device assembly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29808B2 (en) 2019-04-30 2023-04-18 Danfoss (Tianjin) Ltd. Mounting member and device assembly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05096B1 (ko) 진동 감쇄를 위한 연료펌프 모듈
JP2013129391A (ja) 電池パック
CN205478187U (zh) 压缩机底盖、压缩机底盖组件及压缩机
CN206306777U (zh) 用于安装压缩机的支架
CN109703348B (zh) 汽车电池固定结构以及汽车电池固定方法
CN109149506A (zh) 就地化保护装置减震结构及减震方法
CN207758562U (zh) 一种汽车油箱扎带、油箱总成结构和汽车
KR101830430B1 (ko) 차량용 정션박스
KR101830434B1 (ko) 차량용 정션박스
CN205792067U (zh) 用于振动马达的fpcb及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1318251C (zh) 车身安装装置
CN220037355U (zh) 一种发动机橡胶减震垫
CN205674857U (zh) 一种集成变速箱支架总成
CN205860149U (zh) 灶具
CN214183523U (zh) 破碎主机组件及破碎机
CN213270240U (zh) 一种水泵安装结构
CN216269486U (zh) 一种转向管柱的安装结构及包括其的汽车
CN205406596U (zh) 一种csc组件固定支架及安装有csc组件的电池箱
CN219600868U (zh) 压缩机减振结构及车载空调和车载冰箱
CN218785035U (zh) 清洁设备
CN219459499U (zh) 一种防震式整车控制器结构
CN214030076U (zh) 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显控分机机箱
CN220785670U (zh) 一种汽车配饰件触摸屏
CN215043338U (zh) 摩托车及蓄电池承托机构
CN220789710U (zh) 支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Wang Jin

Document name: Notice of Qualified Proced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