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68785U - 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468785U CN205468785U CN201620268710.7U CN201620268710U CN205468785U CN 205468785 U CN205468785 U CN 205468785U CN 201620268710 U CN201620268710 U CN 201620268710U CN 205468785 U CN205468785 U CN 2054687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seat state
- state
- automobile
- cont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至少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后上车的乘客无法在上车前准确了解车内乘客的位置,从而导致开错车门的技术问题。该汽车包括座椅和车门,进一步包括:座椅状态检测器、控制器以及座椅状态指示器,其中,所述座椅状态检测器设置在所述汽车的内部,其根据检测到的座椅状态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座椅状态指示信号;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座椅状态检测器相连,其根据接收到的座椅状态指示信号控制所述座椅状态指示器的显示状态;所述座椅状态指示器设置在所述车门的外部,且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其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来显示座椅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玻璃通常是无色透明的,但是,这种汽车玻璃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当车外阳光强烈时,会使车内乘客感到刺目。又如,当汽车玻璃为无色透明状态时,从车外很容易观察到内部的乘客状态,从而不利于保护乘客的隐私。因此,为了提高乘客在车内的舒适度,越来越多的汽车开始采用暗色玻璃,这些暗色玻璃不仅可以解决阳光刺眼的问题。而且,从车外很难观察到车内乘客的举动,使车内乘客的隐私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暗色玻璃在给乘客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乘客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由于从车外无法观察到车内的状态,因此,在车内已有乘客的情况下,后上车的人由于观察不到车内乘客的位置,因此,很可能会在打开一侧车门欲上车时发现本侧车门处的座位已被人占据,从而不得不再绕到另一侧车门处上车。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为后上车的乘客带来了不便,也浪费了车内所有人的宝贵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汽车。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座椅和车门,进一步包括:座椅状态检测器、控制器以及座椅状态指示器,其中,
所述座椅状态检测器设置在所述汽车的内部,其根据检测到的座椅状态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座椅状态指示信号;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座椅状态检测器相连,其根据接收到的座椅状态指示信号控制所述座椅状态指示器的显示状态;
所述座椅状态指示器设置在所述车门的外部,且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其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来显示座椅状态。
可选地,所述座椅状态检测器包括:信号发射器以及与所述信号发射器相对设置的信号接收器。
可选地,所述信号发生器包括:光电发射器、超声波发射器或红外发射器,所述信号接收器包括:光电接收器、超声波接收器或红外接收器;
其中,当所述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来自所述信号发射器的信号时,向控制器发送指示空闲状态的座椅状态指示信号;当所述信号接收器未接收到来自所述信号发射器的信号时,向控制器发送指示非空闲状态的座椅状态指示信号。
可选地,所述座椅状态检测器包括:设置在座椅处的压力传感器,其中,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向控制器发送指示非空闲状态的座椅状态指示信号;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控制器发送指示空闲状态的座椅状态指示信号。
可选地,所述座椅状态检测器和所述控制器之间通过有线通信方式或无线通信方式相连;所述控制器和所述座椅状态指示器之间通过有线通信方式或无线通信方式相连。
可选地,所述座椅状态指示器的数量与汽车车门的数量相同,各个座椅状态指示器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汽车车门的外部。
可选地,每个座椅状态指示器上设置有多个指示区域,且指示区域的数量与汽车内部的座椅数量相同,各个指示区域分别指示对应的座椅的状态。
可选地,所述座椅状态检测器的数量与汽车内部的座椅数量相同,各个座椅状态检测器分别检测对应的座椅的状态。
可选地,每个座椅状态检测器上设置有一个用于指示对应车门处的座椅状态的指示区域。
可选地,所述座椅状态检测器的数量与汽车车门的数量相同,各个座椅状态检测器分别检测对应车门处的座椅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中,除包含传统的汽车车门、座椅等部件外,还进一步包括座椅状态检测器、控制器以及座椅状态指示器。其中,座椅状态检测器设置在汽车的内部,其根据检测到的座椅状态向控制器发送座椅状态指示信号;控制器与座椅状态检测器相连,其根据接收到的座椅状态指示信号控制座椅状态指示器的显示状态;座椅状态指示器设置在车门的外部,且与控制器相连,其根据控制器的控制来显示座椅状态。由此可见,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够自动检测并显示座椅的状态,使后上车的乘客在上车之前即可了解车内乘客的位置,从而准确确定该从哪侧车门上车。该汽车不仅为后上车的乘客提供了便利,也节约了车内所有乘客的宝贵时间。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至少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后上车的乘客无法在上车前准确了解车内乘客的位置,从而导致开错车门的技术问题。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汽车除包含传统的座椅、车门等常规部件外,还包括:座椅状态检测器11、控制器12以及座椅状态指示器13。其中,座椅状态检测器11设置在汽车的内部,其根据检测到的座椅状态向控制器12发送座椅状态指示信号;控制器12与座椅状态检测器11相连,其根据接收到的座椅状态指示信号控制座椅状态指示器13的显示状态;座椅状态指示器13设置在车门的外部,且与控制器12相连,其根据控制器12的控制来显示座椅状态。
由此可见,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够自动检测并显示座椅的状态,使后上车的乘客在上车之前即可了解车内乘客的位置,从而准确确定该从哪侧车门上车。该汽车不仅为后上车的乘客提供了便利,也节约了车内所有乘客的宝贵时间。
下面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具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汽车为普通的家用轿车,车内设置有五个座椅,包括前排的驾驶位座椅、副驾驶位座椅以及后排的三个乘客座椅;相应地,汽车具有四个车门,分别对应于驾驶位座椅、副驾驶位座椅、后排左侧乘客座椅以及后排右侧乘客座椅。
相应地,座椅状态指示器的数量可以为四个,分别设置在四个车门的外部。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确保乘客欲从任一车门上车时都能提前了解汽车内部乘客的位置。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因为一辆汽车只有一个司机,因此,也可以省略驾驶位座椅和/或副驾驶位座椅所对应的车门上的座椅状态指示器。总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座椅状态指示器的数量进行灵活设置。
每个车门的座椅状态指示器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指示区域。例如,可以通过下述三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方式实现: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在每个车门上的座椅状态指示器上设置五个指示区域,分别指示车内对应的五个座椅的状态。其中,座椅状态指示器可以通过指示灯、指示图案等多种形式实现。例如,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指示灯来表示座椅的状态:当指示灯为绿色时表示对应座椅的状态为空闲状态,当指示灯为红色时表示对应座椅的状态为非空闲状态。在这种方式中,每个车门上的座椅状态指示器上的五个指示区域的位置可以按照车内座椅的排列位置进行排列,即:第一列的两个指示区域分别指示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的座椅状态,第二列的三个指示区域分别指示后排各个乘客座椅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中,座椅状态检测器的数量与汽车内部的座椅数量相同(也为五个),各个座椅状态检测器分别检测对应的座椅的状态。
或者,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在驾驶位对应的车门以及副驾驶位对应的车门上的座椅状态指示器上各自设置两个指示区域,分别指示驾驶位座椅以及副驾驶位座椅的状态。此时,在左侧乘客车门以及右侧乘客车门的座椅状态指示器上各自设置三个指示区域,分别指示三个乘客座椅的状态。由此可见,在这种方式中,每个座椅状态指示器仅指示相应车门所能到达的座椅的状态,从相应车门无法到达的座椅状态则不予指示,因此,当乘客欲从某一车门上车时,从该车门进入汽车后能够到达的各个座位的状态全部一目了然。在这种情况中,座椅状态检测器的数量依然与汽车内部的座椅数量相同(也为五个),各个座椅状态检测器分别检测对应的座椅的状态。
或者,在第三种实现方式中,也可以每个车门的座椅状态指示器上仅设置一个指示区域,用于指示相应车门处的座椅的状态。例如,在驾驶位对应的车门以及副驾驶位对应的车门上的座椅状态指示器上分别设置一个指示区域,其中,驾驶位对应的车门上的座椅状态指示器仅指示驾驶位座椅的状态为空闲或非空闲,副驾驶位对应的车门上的座椅状态指示器仅指示副驾驶位座椅的状态为空闲或非空闲。相应地,在左侧乘客车门以及右侧乘客车门的座椅状态指示器上分别设置一个指示区域,分别左侧乘客座椅以及右侧乘客座椅的状态为空闲或非空闲。由此可见,在这种方式中,每个座椅状态指示器仅指示距离相应车门最近的一个座椅的状态,其他座椅的状态则不予指示,因此,当乘客欲从某一车门上车时,可以醒目地看到距离该车门最近的座椅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中,座椅状态检测器的数量与汽车车门的数量相同(为四个),各个座椅状态检测器分别检测对应车门处的座椅的状态。
介绍完座椅状态指示器的设置方式后,接下来介绍座椅状态检测器的具体设置方式:
本实施例中的座椅状态检测器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座椅状态检测器分别检测对应的座椅的状态。具体地,座椅状态指示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座椅状态指示器通过检测座椅所承受的压力来确定座椅上是否有人或物。因此,座椅状态指示器可以是设置在座椅上的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座椅所受的压力,进而确定座椅上是否有人或物体。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座椅上有人或物(座位状态为非空闲),向控制器发送指示非空闲状态的座椅状态指示信号;反之,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不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座椅上无人或物(座椅状态为空闲),向控制器发送指示空闲状态的座椅状态指示信号。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座椅状态指示器通过检测座椅附近的光线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受到遮挡来确定座椅上是否有人或物。因此,座椅状态指示器包括:信号发射器以及与信号发射器相对设置的信号接收器。其中,信号发射器可以设置在座椅的前方,信号接收器可以设置在座椅的椅背上。具体地,信号发生器可以是光电发射器,信号接收器对应于光电接收器;或者,信号发生器也可以是超声波发射器,信号接收器对应于超声波接收器;或者,信号发生器还可以是红外发射器,信号接收器对应于红外接收器。其中,当座椅上没有人或物时,信号传输不受遮挡,因此,当信号接收器能够接收到来自信号发射器的信号时,向控制器发送指示空闲状态的座椅状态指示信号;当座椅上有人或物时,信号传输受到遮挡,因此,当信号接收器未接收到来自信号发射器的信号时,向控制器发送指示非空闲状态的座椅状态指示信号。
上述的两种实现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当二者结合使用时,在每个座椅上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以及信号发射器和接收器,由此能够增加检测的准确性。例如,有时座椅上可能放置了体积较大、但重量较轻的物品,这时,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座椅上无人,但是由于座椅上存在物品导致其实际为非空闲状态,因此,若配合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则可以确定出座椅为非空闲状态,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同理,有时座椅上可能放置了体积较小(高度也较低)、但重量较重的物品,这时,通过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检测到座椅上无人,但是由于座椅上存在物品导致其实际为非空闲状态,因此,若配合压力传感器则可以确定出座椅为非空闲状态,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座椅状态检测器的具体实现形式进行各种灵活改动,只要能够检测座椅的状态即可。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器的作用主要在于接收座椅状态检测器发来的座椅状态指示信号,并根据座椅状态指示信号控制座椅状态指示器的显示状态。因此,控制器和座椅状态检测器以及座椅状态指示器之间既可以通过有线通信方式相连,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相连,只要能够实现相互通信的目的即可。控制器的具体形式可以是电路、芯片等多种形式,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由此可见,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中,除包含传统的汽车车门、座椅等部件外,还进一步包括座椅状态检测器、控制器以及座椅状态指示器。其中,座椅状态检测器设置在汽车的内部,其根据检测到的座椅状态向控制器发送座椅状态指示信号;控制器与座椅状态检测器相连,其根据接收到的座椅状态指示信号控制座椅状态指示器的显示状态;座椅状态指示器设置在车门的外部,且与控制器相连,其根据控制器的控制来显示座椅状态。由此可见,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够自动检测并显示座椅的状态,使后上车的乘客在上车之前即可了解车内乘客的位置,从而准确确定该从哪侧车门上车。该汽车不仅为后上车的乘客提供了便利,也节约了车内所有乘客的宝贵时间。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实用新型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置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包括座椅和车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座椅状态检测器、控制器以及座椅状态指示器,其中,
所述座椅状态检测器设置在所述汽车的内部,其根据检测到的座椅状态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座椅状态指示信号;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座椅状态检测器相连,其根据接收到的座椅状态指示信号控制所述座椅状态指示器的显示状态;
所述座椅状态指示器设置在所述车门的外部,且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其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来显示座椅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状态检测器包括:信号发射器以及与所述信号发射器相对设置的信号接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器包括:光电发射器、超声波发射器或红外发射器,所述信号接收器包括:光电接收器、超声波接收器或红外接收器;
其中,当所述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来自所述信号发射器的信号时,向控制器发送指示空闲状态的座椅状态指示信号;当所述信号接收器未接收到来自所述信号发射器的信号时,向控制器发送指示非空闲状态的座椅状态指示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状态检测器包括:设置在座椅处的压力传感器,其中,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向控制器发送指示非空闲状态的座椅状态指示信号;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控制器发送指示空闲状态的座椅状态指示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状态检测器和所述控制器之间通过有线通信方式或无线通信方式相连;所述控制器和所述座椅状态指示器之间通过有线通信方式或无线通信方式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状态指示器的数量与汽车车门的数量相同,各个座椅状态指示器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汽车车门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每个座椅状态指示器上设置有多个指示区域,且指示区域的数量与汽车内部的座椅数量相同,各个指示区域分别指示对应的座椅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状态检测器的数量与汽车内部的座椅数量相同,各个座椅状态检测器分别检测对应的座椅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每个座椅状态检测器上设置有一个用于指示对应车门处的座椅状态的指示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状态检测器的数量与汽车车门的数量相同,各个座椅状态检测器分别检测对应车门处的座椅的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68710.7U CN205468785U (zh) | 2016-03-31 | 2016-03-31 | 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68710.7U CN205468785U (zh) | 2016-03-31 | 2016-03-31 | 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468785U true CN205468785U (zh) | 2016-08-17 |
Family
ID=56646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26871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68785U (zh) | 2016-03-31 | 2016-03-31 | 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468785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67225A (zh) * | 2016-09-28 | 2018-04-03 | 法雷奥照明公司 | 指示车辆座椅的配置状态的照明装置 |
CN109910740A (zh) * | 2019-03-04 | 2019-06-21 | 肇庆市龙禧小学 | 智能防小孩遗留校车装置 |
CN109931948A (zh) * | 2017-12-17 | 2019-06-25 |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引导用户停车及车辆倾倒提示方法及系统 |
CN113744433A (zh) * | 2020-05-27 | 2021-12-0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进入辅助系统、进入辅助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
2016
- 2016-03-31 CN CN201620268710.7U patent/CN20546878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67225A (zh) * | 2016-09-28 | 2018-04-03 | 法雷奥照明公司 | 指示车辆座椅的配置状态的照明装置 |
CN107867225B (zh) * | 2016-09-28 | 2023-12-01 | 法雷奥照明公司 | 指示车辆座椅的配置状态的照明装置 |
CN109931948A (zh) * | 2017-12-17 | 2019-06-25 |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引导用户停车及车辆倾倒提示方法及系统 |
CN109910740A (zh) * | 2019-03-04 | 2019-06-21 | 肇庆市龙禧小学 | 智能防小孩遗留校车装置 |
CN113744433A (zh) * | 2020-05-27 | 2021-12-0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进入辅助系统、进入辅助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CN113744433B (zh) * | 2020-05-27 | 2023-10-24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进入辅助系统、进入辅助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468785U (zh) | 汽车 | |
ES2217343T3 (es) | Sistema y metodo de diagnostico de mal funcionamiento en unidades electronicas de control a bordo de vehiculo. | |
CN107791984A (zh) | 用于车辆乘员位置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 |
US1063528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sting a driver of a vehicle, in particular of a commercial vehicle | |
US20190077215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sonalized thermal comfort in a vehicle passenger cabin | |
CN101382027A (zh) | 用于缓解车辆客舱风压脉动的自行车窗重新定位 | |
CN106560836A (zh) | 在车辆中提供防物品遗失服务的设备、方法和移动终端 | |
CN109278507B (zh) | 汽车天窗控制方法及系统 | |
US20210331605A1 (en) | Autonomous vehicle control method | |
CN106488404A (zh) | 个人装置位置的有效追踪 | |
US20210357669A1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utonomous vehicle | |
RU2016112413A (ru) |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я источника ввода пассажир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
WO2011143112A1 (en) | 4d vehicle entertainment system | |
CN108762478A (zh) | 手势识别装置以及识别区域的设置方法 | |
CA3069357A1 (en) |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in a sleep-phase-specific manner | |
CN109664733A (zh) | 用于减轻打开的车窗颤动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9788023A (zh) | 基于温度的嵌入式调制解调器特征扩展 | |
CN110271506A (zh) | 用于自动调节车辆座椅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683223A (zh) | 下车通知装置 | |
KR102255441B1 (ko) | 스마트 탑승안전상태 확인시스템 | |
KR102219020B1 (ko) | 차량 제어 방법 | |
CN109614001A (zh) | 一种车载屏幕触控操作权限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控制设备 | |
CN105984375A (zh) | 车辆的氛围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JP2020134184A (ja) | 乗員検出装置 | |
CN106891690A (zh) | 用于管理车载空气处理装置的系统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7033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