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07839U - 一种网格多翅膀超混沌信号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格多翅膀超混沌信号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07839U
CN205407839U CN201620243941.2U CN201620243941U CN205407839U CN 205407839 U CN205407839 U CN 205407839U CN 201620243941 U CN201620243941 U CN 201620243941U CN 205407839 U CN205407839 U CN 205407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onal amplifier
resistance
outfan
input end
negative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439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朝霞
戴开兰
张凯敏
李俏丽
郑子良
钟聪慧
吴慧敏
黎丽曼
袁玉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ECOND NORM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ECOND NORM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ECOND NORM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ECOND NORM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6202439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07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07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078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网格多翅膀超混沌信号发生器,包括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用于产生切换控制函数的序列发生器N2、用于产生切换控制函数的序列发生器N3构成;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的输出端分别与序列发生器N2、序列发生器N3的输入端连接,序列发生器N2、序列发生器N3的输出端与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输入端连接。用于产生切换控制函数的序列发生器使网格多翅膀超混沌信号发生器硬件更易实现,本实用新型能产生网格多翅膀超混沌系统,使得混沌加密性更强。

Description

一种网格多翅膀超混沌信号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沌保密通信中所需的混沌电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切换控制函数的网格多翅膀超混沌信号发生器。
背景技术
如何产生用于混沌保密通信中所需的各种混沌电路是近年来非线性电路与系统学科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目前已取得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99968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变型蔡氏电路、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ZL201210129556.1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复合混沌信号电路,但没涉及网格多翅膀超混沌系统,因此,用于混沌保密通讯还存在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格多翅膀超混沌信号发生器,使混沌信号发生器硬件更易实现,加密性更强。
为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网格多翅膀超混沌信号发生器,包括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用于产生切换控制函数S(y)的序列发生器N2、用于产生切换控制函数T(z)的序列发生器N3;所述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的输出端分别与序列发生器N2、序列发生器N3的输入端连接,序列发生器N2、序列发生器N3的输出端与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包括8个运算放大器和2个乘法器;所述8个运算放大器分别为运算放大器OP1、运算放大器OP2、运算放大器OP3、运算放大器OP4、运算放大器OP5、运算放大器OP6、运算放大器OP7、运算放大器OP8,所述2个乘法器分别为乘法器MUL1、乘法器MUL2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与运算放大器OP1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1与运算放大器OP1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与乘法器MUL1、MUL2的输入端一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2与运算放大器OP7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端与序列发生器N2的输入端相连;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2与运算放大器OP2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的输出端与序列发生器N3的输入端相连;运算放大器OP3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3与运算放大器OP3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4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14、Ru与运算放大器OP6、OP8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4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4与运算放大器OP4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乘法器MUL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9与运算放大器OP4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乘法器MUL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5与运算放大器OP2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5的输出端与乘法器MUL1的输入端二连接;运算放大器OP5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5与运算放大器OP5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6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8、电阻R13与运算放大器OP4、运算放大器OP6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7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2、电阻R4、电阻R11与运算放大器OP1、运算放大器OP2、运算放大器OP7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8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3、电阻R10与运算放大器OP1、运算放大器OP8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序列发生器N3的输出端与乘法器MUL2的输入端二连接;序列发生器N3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6、电阻R16与运算放大器OP3、运算放大器OP5的负输入端连接;所述序列发生器N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7与运算放大器OP3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运算放大器OP2、运算放大器OP3、运算放大器OP4、运算放大器OP5、运算放大器OP6、运算放大器OP7、运算放大器OP8的正输入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序列发生器N2包括17个运算放大器和1个乘法器;所述17个运算放大器分别为运算放大器OP9、运算放大器OP10、运算放大器OP11、运算放大器OP12、运算放大器OP13、运算放大器OP14、运算放大器OP15、运算放大器OP16、运算放大器OP17、运算放大器OP18、运算放大器OP19、运算放大器OP20、运算放大器OP21、运算放大器OP22、运算放大器OP23、运算放大器OP24、运算放大器OP25,所述1个乘法器为乘法器MUL3
所述运算放大器OP9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18、电阻R21与运算放大器OP25、运算放大器OP9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9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22与地连接;运算放大器OP9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27与电压E1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0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19、电阻R23与运算放大器OP25、运算放大器OP10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10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24与地连接;运算放大器OP10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30与电压E2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1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20、电阻R25与运算放大器OP25、运算放大器OP11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11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26与地连接;运算放大器OP11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33与电压E3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2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35、电阻R41与运算放大器OP11的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OP12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3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34、电阻R40与运算放大器OP11、运算放大器OP13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4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32、电阻R39与运算放大器OP10的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OP14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5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31、电阻R38与运算放大器OP10、运算放大器OP15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6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29、电阻R37与运算放大器OP9的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OP16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7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28、电阻R36与运算放大器OP9、运算放大器OP17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8输出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OP18负输入端、乘法器MUL3的两个输入端连接;
所述乘法器MUL3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7与运算放大器OP25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9输出端通过电阻R42与运算放大器OP17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19正输入端与电压E9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0输出端通过电阻R43与运算放大器OP16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0正输入端与电压E8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1输出端通过电阻R44与运算放大器OP15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1正输入端与电压E7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2输出端通过电阻R45与运算放大器OP14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2正输入端与电压E6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3输出端通过电阻R46与运算放大器OP13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3正输入端与电压E5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4输出端通过电阻R47与运算放大器OP12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4正输入端与电压E4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2、运算放大器OP13、运算放大器OP14、运算放大器OP15、运算放大器OP16、运算放大器OP17、运算放大器OP25正输入端接地;
所述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中运算放大器OP2输出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OP19、运算放大器OP20、运算放大器OP21、运算放大器OP22、运算放大器OP23、运算放大器OP24负输入端连接;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中运算放大器OP2输出端与运算放大器OP18正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5输出端通过电阻R7与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中运算放大器OP3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5输出端通过电阻Rf运算放大器OP25负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序列发生器N3包括14个运算放大器,所述14个运算放大器分别运算放大器OP26、运算放大器OP27、运算放大器OP28、运算放大器OP29、运算放大器OP30、运算放大器OP31、运算放大器OP32、运算放大器OP33、运算放大器OP34、运算放大器OP35、运算放大器OP36、运算放大器OP37、运算放大器OP38、运算放大器OP39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6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58、电阻R53与运算放大器OP26、运算放大器OP39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7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57、电阻R54与运算放大器OP27、运算放大器OP39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8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56、电阻R55与运算放大器OP28、运算放大器OP39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9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61、电阻R62与运算放大器OP28、运算放大器OP29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9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71与电压E10连接;运算放大器OP29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63接地;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0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60、电阻R64与运算放大器OP27、运算放大器OP30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30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69与电压E11连接;运算放大器OP30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65接地;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1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59、电阻R66与运算放大器OP26、运算放大器OP31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31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68与电压E12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2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67、电阻R75与运算放大器OP31、运算放大器OP32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3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70、电阻R74与运算放大器OP30、运算放大器OP33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4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72、电阻R73与运算放大器OP29、运算放大器OP34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5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78与运算放大器OP34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35的正输入端与电压E15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6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77与运算放大器OP33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36的正输入端与电压E14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7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76与运算放大器OP32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37的正输入端与电压E13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8的输出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OP35、运算放大器OP36、运算放大器OP37、运算放大器OP38的负输入端连接;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中运算放大器OP3输出端与运算放大器OP38的正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9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48与运算放大器OP39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39的正输入端分别通过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1接地;运算放大器OP39的输出端与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中的乘法器MUL2的输入端二连接,并分别通过电阻R6、电阻R16与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中的运算放大器OP3、运算放大器OP5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6、运算放大器OP27、运算放大器OP28、运算放大器OP31、运算放大器OP32、运算放大器OP33、运算放大器OP34的正输入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为:1)由于用阶梯波函数序列作为切换控制器来产生网格多翅膀超混沌信号,其硬件电路的实现更加容易;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超混沌信号发生器,能产生网格多翅膀超混沌信号,用于通讯中的加密,其性能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产生切换控制函数S(y)序列发生器N2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产生切换控制函数T(z)序列发生器N3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中各个器件:
OP1~OP8: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的运算放大器;
MUL1~MUL2: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的乘法器;
OP9~OP25:产生切换控制函数S(y)序列发生器N2的运算放大器;
OP26~OP39:产生切换控制函数T(z)序列发生器N3的运算放大器;
E1~E9:序列发生器N2的延时电压;
E10~E15:序列发生器N3的延时电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网格多翅膀超混沌信号发生器,包括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用于产生切换控制函数S(y)的序列发生器N2、用于产生切换控制函数T(z)的序列发生器N3;
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中第三运算放大器OP3输出端与序列发生器N3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OP2输出端与序列发生器N2的输入端连接,序列发生器N3的输出端分别与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中的第二乘法器MUL2输入端、第三运算放大器OP3负输入端、第五运算放大器OP5负输入端连接;序列发生器N2的输出端与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中的第三运算放大器OP3负输入端连接。电路各个部分的内部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为:
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包括8个运算放大器和2个乘法器;其具体的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OP5、OP6、OP7、OP8为反相器,OP1、OP2、OP3、OP4为积分器,MUL1~MUL2为乘法器。
其具体的结构如下: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与运算放大器OP1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1与运算放大器OP1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与乘法器MUL1、MUL2的输入端一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2与运算放大器OP7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端与序列发生器N2的输入端相连;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2与运算放大器OP2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的输出端与序列发生器N3的输入端相连;运算放大器OP3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3与运算放大器OP3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4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14、Ru与运算放大器OP6、OP8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4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4与运算放大器OP4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乘法器MUL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9与运算放大器OP4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乘法器MUL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5与运算放大器OP2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5的输出端与乘法器MUL1的输入端二连接;运算放大器OP5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5与运算放大器OP5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6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8、电阻R13与运算放大器OP4、运算放大器OP6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7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2、电阻R4、电阻R11与运算放大器OP1、运算放大器OP2、运算放大器OP7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8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3、电阻R10与运算放大器OP1、运算放大器OP8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序列发生器N3的输出端与乘法器MUL2的输入端二连接;序列发生器N3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6、电阻R16与运算放大器OP3、运算放大器OP5的负输入端连接;所述序列发生器N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7与运算放大器OP3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运算放大器OP2、运算放大器OP3、运算放大器OP4、运算放大器OP5、运算放大器OP6、运算放大器OP7、运算放大器OP8的正输入端接地。
如图2所示,序列发生器N2包括17个运算放大器和1个乘法器;17个运算放大器分别为OP9、OP10、OP11、OP12、OP13、OP14、OP15、OP16、OP17、OP18、OP19、OP20、OP21、OP22、OP23、OP24、OP25;1个乘法器为MUL3
其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运算放大器OP9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18、电阻R21与运算放大器OP25、运算放大器OP9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9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22与地连接;运算放大器OP9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27与电压E1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0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19、电阻R23与运算放大器OP25、运算放大器OP10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10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24与地连接;运算放大器OP10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30与电压E2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1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20、电阻R25与运算放大器OP25、运算放大器OP11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11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26与地连接;运算放大器OP11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33与电压E3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2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35、电阻R41与运算放大器OP11的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OP12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3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34、电阻R40与运算放大器OP11、运算放大器OP13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4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32、电阻R39与运算放大器OP10的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OP14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5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31、电阻R38与运算放大器OP10、运算放大器OP15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6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29、电阻R37与运算放大器OP9的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OP16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7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28、电阻R36与运算放大器OP9、运算放大器OP17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8输出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OP18负输入端、乘法器MUL3的两个输入端连接;
所述乘法器MUL3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7与运算放大器OP25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9输出端通过电阻R42与运算放大器OP17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19正输入端与电压E9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0输出端通过电阻R43与运算放大器OP16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0正输入端与电压E8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1输出端通过电阻R44与运算放大器OP15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1正输入端与电压E7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2输出端通过电阻R45与运算放大器OP14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2正输入端与电压E6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3输出端通过电阻R46与运算放大器OP13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3正输入端与电压E5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4输出端通过电阻R47与运算放大器OP12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4正输入端与电压E4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2、运算放大器OP13、运算放大器OP14、运算放大器OP15、运算放大器OP16、运算放大器OP17、运算放大器OP25正输入端接地;
所述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中运算放大器OP2输出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OP19、运算放大器OP20、运算放大器OP21、运算放大器OP22、运算放大器OP23、运算放大器OP24负输入端连接;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中运算放大器OP2输出端与运算放大器OP18正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5输出端通过电阻R7与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中运算放大器OP3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5输出端通过电阻Rf运算放大器OP25负输入端连接。
如图3所示,序列发生器N3包括14个运算放大器;14个运算放大器分别OP26、OP27、OP28、OP29、OP30、OP31、OP32、OP33、OP34、OP35、OP36、OP37、OP38、OP39
其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6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58、电阻R53与运算放大器OP26、运算放大器OP39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7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57、电阻R54与运算放大器OP27、运算放大器OP39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8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56、电阻R55与运算放大器OP28、运算放大器OP39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9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61、电阻R62与运算放大器OP28、运算放大器OP29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9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71与电压E10连接;运算放大器OP29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63接地;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0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60、电阻R64与运算放大器OP27、运算放大器OP30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30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69与电压E11连接;运算放大器OP30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65接地;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1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59、电阻R66与运算放大器OP26、运算放大器OP31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31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68与电压E12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2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67、电阻R75与运算放大器OP31、运算放大器OP32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3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70、电阻R74与运算放大器OP30、运算放大器OP33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4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72、电阻R73与运算放大器OP29、运算放大器OP34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5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78与运算放大器OP34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35的正输入端与电压E15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6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77与运算放大器OP33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36的正输入端与电压E14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7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76与运算放大器OP32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37的正输入端与电压E13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8的输出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OP35、运算放大器OP36、运算放大器OP37、运算放大器OP38的负输入端连接;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中运算放大器OP3输出端与运算放大器OP38的正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9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48与运算放大器OP39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39的正输入端分别通过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1接地;运算放大器OP39的输出端与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中的乘法器MUL2的输入端二连接,并分别通过电阻R6、电阻R16与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中的运算放大器OP3、运算放大器OP5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6、运算放大器OP27、运算放大器OP28、运算放大器OP31、运算放大器OP32、运算放大器OP33、运算放大器OP34的正输入端接地。
按照图1-图3连接电路,根据表1、表2、表3给出的数据,可确定各图中各个元器件的参数。电路产生网格多翅膀超混沌信号。
根据图2,得序列发生器N2的切换控制函数S(y)的数学表达式为
S ( y ) = H 0 y 2 + Σ i = 1 N H i [ sgn ( y + C i ) - sgn ( y - C i ) - 2 ] - - - ( 1 )
上式中,N=3,H0=17.9,H1=10.59,H2=12.41,H3=18,C1=1.0056,C2=1.5084,C3=2.0112。
根据图3,得序列发生器N3的切换控制函数T(z)的数学表达式为
T ( z ) = z - Σ i = 1 M [ ± B · ( 1 ± sgn ( z - z i ) ] - - - ( 2 )
上式中,M=3,B=1.25,z1=4.2,z2=1.7,z3=0.9。
可得产生网格多翅膀超混沌信号的状态方程为下式:
d x d τ = - 36 x + 45 y + 2.0 u d y d τ = - 5.6 x · T ( z ) + 20 y d z d τ = S ( y ) - 3 · T ( z ) d u d τ = 0.5 x · T ( z ) + 0.3 u - - - ( 3 )
本实用新型电路元件和电源电压的选择:图1~图3中所有的运算放大器,型号为TL082,电源电压为±E=±15V,实验测得此时各运算放大器输出电压的饱和值为Vsat=±13.5V。图1~图3中所有的乘法器,型号为AD633,电源电压为±E=v15V。为了便于电路实验,为了保证电阻值的准确性,图1~图3中所有电阻均采用精密可调电阻或精密可调电位器。
本实用新型元器件参数表如下:
表1(单位;kΩ)
表2(单位;V)
E1 2 E6 -1.5084 E11 1
E2 3 E7 1.5084 E12 1
E3 3 E8 -1.0056 E13 4.2
E4 -2.0112 E9 1.0056 E14 1.7
E5 2.0112 E10 1 E15 0.9
表3(单位:kΩ)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网格多翅膀超混沌信号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用于产生切换控制函数S(y)的序列发生器N2、用于产生切换控制函数T(z)的序列发生器N3;所述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的输出端分别与序列发生器N2、序列发生器N3的输入端连接,序列发生器N2、序列发生器N3的输出端与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多翅膀超混沌信号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包括8个运算放大器和2个乘法器;所述8个运算放大器分别为运算放大器OP1、运算放大器OP2、运算放大器OP3、运算放大器OP4、运算放大器OP5、运算放大器OP6、运算放大器OP7、运算放大器OP8,所述2个乘法器分别为乘法器MUL1、乘法器MUL2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与运算放大器OP1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1与运算放大器OP1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与乘法器MUL1、MUL2的输入端一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2与运算放大器OP7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端与序列发生器N2的输入端相连;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2与运算放大器OP2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的输出端与序列发生器N3的输入端相连;运算放大器OP3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3与运算放大器OP3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4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14、Ru与运算放大器OP6、OP8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4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4与运算放大器OP4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乘法器MUL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9与运算放大器OP4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乘法器MUL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5与运算放大器OP2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5的输出端与乘法器MUL1的输入端二连接;运算放大器OP5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5与运算放大器OP5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6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8、电阻R13与运算放大器OP4、运算放大器OP6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7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2、电阻R4、电阻R11与运算放大器OP1、运算放大器OP2、运算放大器OP7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8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3、电阻R10与运算放大器OP1、运算放大器OP8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序列发生器N3的输出端与乘法器MUL2的输入端二连接;序列发生器N3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6、电阻R16与运算放大器OP3、运算放大器OP5的负输入端连接;所述序列发生器N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7与运算放大器OP3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运算放大器OP2、运算放大器OP3、运算放大器OP4、运算放大器OP5、运算放大器OP6、运算放大器OP7、运算放大器OP8的正输入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格多翅膀超混沌信号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序列发生器N2包括17个运算放大器和1个乘法器;所述17个运算放大器分别为运算放大器OP9、运算放大器OP10、运算放大器OP11、运算放大器OP12、运算放大器OP13、运算放大器OP14、运算放大器OP15、运算放大器OP16、运算放大器OP17、运算放大器OP18、运算放大器OP19、运算放大器OP20、运算放大器OP21、运算放大器OP22、运算放大器OP23、运算放大器OP24、运算放大器OP25,所述1个乘法器为乘法器MUL3
所述运算放大器OP9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18、电阻R21与运算放大器OP25、运算放大器OP9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9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22与地连接;运算放大器OP9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27与电压E1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0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19、电阻R23与运算放大器OP25、运算放大器OP10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10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24与地连接;运算放大器OP10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30与电压E2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1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20、电阻R25与运算放大器OP25、运算放大器OP11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11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26与地连接;运算放大器OP11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33与电压E3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2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35、电阻R41与运算放大器OP11的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OP12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3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34、电阻R40与运算放大器OP11、运算放大器OP13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4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32、电阻R39与运算放大器OP10的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OP14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5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31、电阻R38与运算放大器OP10、运算放大器OP15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6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29、电阻R37与运算放大器OP9的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OP16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7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28、电阻R36与运算放大器OP9、运算放大器OP17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8输出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OP18负输入端、乘法器MUL3的两个输入端连接;
所述乘法器MUL3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7与运算放大器OP25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9输出端通过电阻R42与运算放大器OP17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19正输入端与电压E9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0输出端通过电阻R43与运算放大器OP16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0正输入端与电压E8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1输出端通过电阻R44与运算放大器OP15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1正输入端与电压E7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2输出端通过电阻R45与运算放大器OP14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2正输入端与电压E6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3输出端通过电阻R46与运算放大器OP13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3正输入端与电压E5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4输出端通过电阻R47与运算放大器OP12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4正输入端与电压E4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12、运算放大器OP13、运算放大器OP14、运算放大器OP15、运算放大器OP16、运算放大器OP17、运算放大器OP25正输入端接地;
所述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中运算放大器OP2输出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OP19、运算放大器OP20、运算放大器OP21、运算放大器OP22、运算放大器OP23、运算放大器OP24负输入端连接;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中运算放大器OP2输出端与运算放大器OP18正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5输出端通过电阻R7与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中运算放大器OP3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5输出端通过电阻Rf运算放大器OP25负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格多翅膀超混沌信号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序列发生器N3包括14个运算放大器,所述14个运算放大器分别运算放大器OP26、运算放大器OP27、运算放大器OP28、运算放大器OP29、运算放大器OP30、运算放大器OP31、运算放大器OP32、运算放大器OP33、运算放大器OP34、运算放大器OP35、运算放大器OP36、运算放大器OP37、运算放大器OP38、运算放大器OP39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6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58、电阻R53与运算放大器OP26、运算放大器OP39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7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57、电阻R54与运算放大器OP27、运算放大器OP39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8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56、电阻R55与运算放大器OP28、运算放大器OP39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9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61、电阻R62与运算放大器OP28、运算放大器OP29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29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71与电压E10连接;运算放大器OP29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63接地;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0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60、电阻R64与运算放大器OP27、运算放大器OP30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30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69与电压E11连接;运算放大器OP30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65接地;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1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59、电阻R66与运算放大器OP26、运算放大器OP31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31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68与电压E12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2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67、电阻R75与运算放大器OP31、运算放大器OP32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3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70、电阻R74与运算放大器OP30、运算放大器OP33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4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72、电阻R73与运算放大器OP29、运算放大器OP34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5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78与运算放大器OP34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35的正输入端与电压E15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6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77与运算放大器OP33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36的正输入端与电压E14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7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76与运算放大器OP32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37的正输入端与电压E13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8的输出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OP35、运算放大器OP36、运算放大器OP37、运算放大器OP38的负输入端连接;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中运算放大器OP3输出端与运算放大器OP38的正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39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48与运算放大器OP39的负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OP39的正输入端分别通过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1接地;运算放大器OP39的输出端与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中的乘法器MUL2的输入端二连接,并分别通过电阻R6、电阻R16与基本混沌信号产生电路N1中的运算放大器OP3、运算放大器OP5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OP26、运算放大器OP27、运算放大器OP28、运算放大器OP31、运算放大器OP32、运算放大器OP33、运算放大器OP34的正输入端接地。
CN201620243941.2U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网格多翅膀超混沌信号发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07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43941.2U CN205407839U (zh)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网格多翅膀超混沌信号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43941.2U CN205407839U (zh)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网格多翅膀超混沌信号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07839U true CN205407839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19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4394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07839U (zh)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网格多翅膀超混沌信号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078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9921A (zh) * 2018-06-27 2018-09-2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网格多涡卷混沌信号发生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9921A (zh) * 2018-06-27 2018-09-2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网格多涡卷混沌信号发生器
CN108599921B (zh) * 2018-06-27 2023-11-03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网格多涡卷混沌信号发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4643B (zh) 一种复合混沌信号发生器
CN106130713B (zh) 一种具有双忆阻器的最简四维自治混沌系统及实现电路
CN103294872B (zh) 一种忆阻器等效电路的构建方法
Wu et al. A memristive chaotic system with heart-shaped attractors and its implementation
CN105553459A (zh) 浮地压控忆阻器仿真器电路
CN106202796A (zh) 一种通用记忆器件模拟器
CN105530083A (zh) 一种基于文氏桥振荡器的压控型忆阻混沌电路
CN103297025A (zh) 一种忆阻器仿真器
CN103729518A (zh) 一种简单的忆阻器仿真器
CN204721366U (zh) 一种基于忆阻器的混沌信号产生电路
CN105846990A (zh) 一种改进型规范式蔡氏混沌电路
CN105787291B (zh) 一种模拟实现Morris‑Lecar神经元模型的电路
CN103872986B (zh) 一种基于忆阻器的Duffing‑van der Pol振荡电路
CN206042010U (zh) 网格多翼混沌电路
CN105207771A (zh) 一种基于单片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的双涡卷隐藏蔡氏混沌吸引子产生电路
CN105790921A (zh) 一种基于阶梯波切换控制的多翅膀混沌信号发生器
CN206042011U (zh) 一种无平衡点多翅膀超混沌信号发生器
CN205407839U (zh) 一种网格多翅膀超混沌信号发生器
CN206524843U (zh) 一种变形Rikitake混沌系统模拟电路
CN206147706U (zh) 神经元电路
CN204331729U (zh) 忆容器的实现电路
Fernandez-Canque Analog electronics applications: fundamentals of design and analysis
Wang et al. A general configuration for nonlinear circuit employing current-controlled nonlinearity: Application in Chua’s circuit
CN105227293A (zh) 一种基于文氏桥振荡器的仅含两个运放的无感混沌电路
CN205263816U (zh) 一种指数型忆感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