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96050U - 摩托车移动支车器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移动支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96050U
CN205396050U CN201620045910.6U CN201620045910U CN205396050U CN 205396050 U CN205396050 U CN 205396050U CN 201620045910 U CN201620045910 U CN 201620045910U CN 205396050 U CN205396050 U CN 205396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wheel
motorcycle
car device
back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459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fe Rescue Management Services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fe Rescue Management Services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fe Rescue Management Services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fe Rescue Management Services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459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96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96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960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移动支车器,属于车辆救援领域,包括坡面板、前架体、后架体、前轮定位组件和行走组件;前架体和后架体之间通过前轮定位组件连接;坡面板包括倾斜设置的承重板和固定设置在承重板底部的两根连接杆,承重板较高的一端正对后架体,承重板较低的一端背离所述后架体,两根连接杆一端与后架体连接另一端与地面接触;前轮定位组件包括承重层、定位架和卡位件,行走组件为滚轮,设置在前架体和后架体上。通过此装置,可以快速方便的使故障摩托车移动,方便对摩托车进行救援。

Description

摩托车移动支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救援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摩托车移动支车器。
背景技术
摩托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发生故障的风险,当摩托车出现刹车不灵、转向僵硬、后轮抱死等情况时,再继续使用摩托车无疑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当摩托车车主在行驶过程中遇到上述问题时,往往需要联系救援车辆进行救援。
现有的救援车辆主要有拖车和搬运卡车,拖车通过牵引绳或挂钩将故障车辆转运到维修处,搬运卡车将故障车辆置于载货区并开往维修处。由于摩托车为两轮结构,拖车在带动摩托车移动时容易造成摩托车侧翻,而搬运卡车的出车费用更高,且当搬运卡车在刹车、起步等时刻摩托车同样容易侧翻。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技术中有摩托车支车器,现有的支车器用于固定摩托车的前轮,并能够在直线方向上移动。现有的移动支车器结构简陋、功能单一,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移动支车器,以完善现有的摩托车支车器的功能,提高摩托车移动支车器的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摩托车移动支车器,包括坡面板、前架体、后架体、前轮定位组件和行走组件;
所述前架体和所述后架体之间通过前轮定位组件连接;
所述坡面板包括倾斜设置的承重板和固定设置在承重板底部的两根连接杆,所述承重板靠近所述后架体的一端的水平位置高于另一端的水平位置,两根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后架体连接且另一端与地面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前轮定位组件包括承重层、定位架和卡位件,所述承重层与所述前架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层的顶部,所述卡位件设置在所述定位架内,摩托车的前轮能够嵌设在所述定位架内并通过所述卡位件限位;
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多个滚轮,所述滚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前架体和所述后架体上,所述滚轮为定向轮和/或万向轮,所述滚轮能够使所述前架体和所述后架体均与地面保持有间隙。
坡面板有助于将摩托车推往移动支车器上,前轮定位组件将摩托车的前轮限制在移动支车器上的指定位置,行走组件使得移动支车器能够在地面上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加长托板,所述后架体与所述承重层之间通过所述加长托板连接,所述后架体和所述承重层均与所述加长托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加长托板用于支撑摩托车的后轮。
通过加长托板,可以确保将整个摩托车都固定在移动支车器上,即前轮和后轮都通过移动支车器实现离地,可以有效应对后轮抱死的故障。加长托板在能够调节整个移动支车器的长度的基础上,通过可拆卸连接,可以在不完全抬起摩托车的前提下将前轮和后轮均置于移动支车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包括万向轮和定向轮,所述前架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万向轮,所述后架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定向轮。
前架体上设置万向轮,使得移动支车器能够在移动中进行转向,后架体的定向轮能够对前排的万向轮的转向角度进行一定的限制,避免整个移动支车器发生急转弯,同时,定向轮的成本更低。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万向轮的轮架上,所述转动件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抵住所述万向轮的外表面。
通过调整转动件,能够使转动件抵住万向轮,进而限制万向轮的滑动,使得整个移动支车器处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状态,有助于摩托车固定到移动支车器上时后者不会滑动,同时,移动支车器置于平板拖车上时,通过锁紧装置能够让支车器更容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架由圆管构成,所述定位架包括平面部和定位部,所述平面部设置在所述承重层上,所述定位部为“U”形结构且开口处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平面部相连,所述定位部远离所述后架体的一端为定位端,所述定位端的高度高于所述连接端,所述卡位件设置在所述平面部上,所述前轮的部分侧壁凹陷在所述定位部的中空区域内,所述定位端与所述定位件均抵住所述前轮。
通过圆管制成的“U”形结构的定位部,可以令前轮的部分区域陷入定位部的中空区域,定位部对前轮的两端面和侧壁三个方向进行行程限定,配合卡位件,可以使得摩托车的前轮在向前、向两侧、向后四个方向上均能受到限制,进而令摩托车固定在移动支车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卡位件与所述平面部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平面部上设置有至少两组用于穿设所述转轴的连接孔。
平面部上设置多组连接孔,可以使转轴固定在不同的位置,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对市面上不同尺寸大小的轮胎作出针对性地调整,提高支车器对各式车型的禁锢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卡位件为弧形件且横截面呈“C”形,所述转轴固定设置在所述卡位件的底部,所述前轮与所述卡位件的内侧壁接触。
前轮压过卡位件的过程中,压迫卡位件的内侧壁,在越过卡位件的过程中,呈弧形的卡位件会绕转轴的中心线转动。当前轮到达最终位置时,卡位件抵住前轮,并提供一个从后轮方向指向前轮方向的作用力。
进一步地,还包括绞盘连接件,所述绞盘连接件为“U”形件,所述绞盘连接件的两端焊接在所述前架体上,救援车的拉绳能够系住所述绞盘连接件。
绞盘连接件与前架体围成一个可用于系绳或抓握的结构,可以通过救援车辆上的绞盘拉动移动支车器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前架体和所述后架体的顶壁上均设置有吊耳。
通过吊耳,可以穿设固定绳将摩托车与移动支车器进行固定,并且将移动支车器固定在救援车辆上,避免摩托车连同支车器共同侧翻。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置在所述前架体的远离所述坡面板的侧壁上,所述固定环用于穿设绳索。
固定环与吊耳的区别在于,固定环是设置在前架体正对前方的侧壁上,吊耳是设置在前架体或后架体的顶壁上,吊耳是用于穿设绳索将摩托车进一步固定在支车架上,固定环是用于穿设绳索将支车架固定在救援车上。固定环的结构可以参照吊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前轮定位组件、前架体、后架体、坡面板和行走组件组成的摩托车移动支车器,其倾斜设置的坡面板有助于将摩托车推往移动支车器上,使用时更加省力,前轮定位组件中的定位架和卡位件两者配合将摩托车的前轮限制在移动支车器上的指定位置,行走组件中的滚轮使得移动支车器能够在地面上进行移动,便于牵引或拖运故障摩托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摩托车移动支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前轮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定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卡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工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
坡面板101;后架体102;加长托板103;前轮定位组件104;前架体105;绞盘连接件106;定向轮107;万向轮108;连接段109;承重层110;定位架111;卡位件112;吊耳113;平面部114;定位部115;固定环116;摩托车200。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摩托车支车器结构比较单一,存在诸多使用不便的问题,用户体验较差。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括前架体、后架体、前轮定位组件和行走组件的摩托车移动支车器,精简了现有了支车器结构,并进行了改进,前轮定位组件由卡位件和定位架来进行多维度的位置限定,提升定位效果,此外,可添加加长托板到前轮定位组件和后架体之间,使得摩托车的前后轮同时处在支车器上,有效针对后轮抱死的摩托车。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移动支车器,包括坡面板101、前架体105、后架体102、加长托板103、前轮定位组件104和行走组件。
前架体105、前轮定位组件104、加长托板103、后架体102和坡面板101依次相连,行走组件包括滚轮,滚轮设置在前架体105和后架体102上。
坡面板101包括倾斜设置的承重板和固定设置在承重板底部的两根连接杆,承重板较高的一端正对后架体102,承重板较低的一端背离后架体102,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后架体102和地面接触。
坡面板101有助于将摩托车推往移动支车器上,避免因后架体102过高而导致故障车辆推上支车器时所需外力过大。
后架体102的两侧分别与加长托板103和坡面板101连接,后架体102的具体结构对于总体功能的实现影响较小,在本实施例中,后架体102由方钢制成,且后架体102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凸出的连接段109,连接段109用于跟加长托板103配合。前架体105与后架体102各设置有四个吊耳113,用于穿设绳索。
在本实施例中,前架体105与前轮定位组件104的连接方式与后架体102与加长托板103的连接方式相同,前架体105的侧壁上也设置有凸出的连接段109,连接段109与前轮定位组件104连接。
此外,前架体105与前轮定位组件104之间、后架体102与加长托板103之间和加长托板103与前轮定位组件104之间还可以通过焊接或紧固件等常用连接方式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加长托板103包括两根连接杆和固定在连接杆上的平板,连接杆为中空结构,后架体102上的连接段109可以嵌入到连接杆内,加长托板103与后架体102之间实现了可拆卸连接。加长托板103可用于支撑摩托车的后轮。
通过加长托板103,可以确保将整个摩托车都固定在移动支车器上,即前轮和后轮都通过移动支车器实现离地,可以有效应对后轮抱死的故障。加长托板103在能够调节整个移动支车器的长度的基础上,通过可拆卸连接,可以在不完全抬起摩托车的前提下将前轮和后轮均置于移动支车器上。
请参阅图3,前轮定位组件104包括承重层110、定位架111和卡位件112,承重层110与前架体105可拆卸连接,定位架111固定设置在承重层110的顶部,卡位件112设置在定位架111内,卡位件112与定位架111分别从两个方向限制摩托车前轮的位置,承重层110包括两根中空的钢材,钢材的两端分别与前架体105的连接段和加长托板103连接。
定位架111由圆管构成,定位架111包括平面部114和定位部115,平面部114设置在承重层110上,定位部115为“U”形结构且开口处为连接端,连接端与平面部114相连,定位部115远离后架体102的一端为定位端,定位端的高度高于连接端,卡位件112设置在平面部114上,前轮的部分侧壁凹陷在定位部115的中空区域内,定位端抵住前轮,定位件抵住前轮。在本实施例中,平面部114和定位部115一体成型。
通过圆管制成的“U”形结构的定位部115,可以令前轮的部分区域陷入定位部115的中空区域,定位部115对前轮的两端面和侧壁三个方向进行行程限定,配合卡位件112,可以使得摩托车的前轮在向前、向两侧、向后四个方向上均能受到限制,进而令摩托车固定在移动支车器上。
请参阅图5,卡位件112为弧形件且横截面呈“C”形,转轴固定设置在卡位件112的底部,前轮与卡位件的内侧壁接触。
,前轮压过卡位件112的过程中,压迫卡位件112的内侧壁,在越过卡位件112的过程中,呈弧形的卡位件112会绕转轴的中心线转动。当前轮到达最终位置时,卡位件112抵住前轮,并提供一个从后轮方向指向前轮方向的作用力。
在本实施例中,卡位件112与平面部114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平面部114上设置有五组用于穿设转轴的连接孔。
转动式的卡位件112结合其弧形的延展趋势可以使摩托车全轮在越过卡位件112时更加省力。
通过在平面部114上设置多组连接孔,可以使转轴固定在不同的位置,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对市面上不同尺寸大小的轮胎作出针对性地调整,提高支车器对各式车型的禁锢效果。
滚轮包括定向轮107和万向轮108,滚轮能够使前架体105和后架体102均与地面保持有间隙。所述前架体105的底部设置有两个万向轮108,所述后架体102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定向轮107。
前架体105上设置万向轮108,使得移动支车器能够在移动中进行转向,后架体102的定向轮107能够对前排的万向轮108的转向角度进行一定的限制,避免整个移动支车器发生急转弯,同时,定向轮107的成本更低。
万向轮108上设置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包括转动件,转动件转动连接在万向轮108的轮架上,转动件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抵住万向轮108的外表面。
通过调整转动件,能够使转动件抵住万向轮108,进而限制万向轮108的滑动,使得整个移动支车器处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状态,有助于摩托车固定到移动支车器上时后者不会滑动,同时,移动支车器置于卡车上时,通过锁紧装置能够让支车器更容易固定。
绞盘连接件106为“U”形件,绞盘连接件106的两端焊接在前架体105上,拉绳能够系在绞盘连接件106上。绞盘连接件106与前架体105围成一个可用于系绳或抓握的结构,可以通过救援车辆上的绞盘拉动移动支车器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前架体105与前轮定位组件104的连接方式、前轮定位组件104与加长托板103的连接方式均参照加长托板103与后架体102之间的连接方式。此外,还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来实现两两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前架体105和后架体102的结构类似,均由方管制成,全假体和后架体102上均设置有吊耳113。通过吊耳113或者穿线孔,可以通过固定绳将移动支车器进一步固定在救援车辆上,避免摩托车连同支车器共同侧翻。
滚轮与前架体105之间和滚轮与后架体102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螺栓连接是一种适用范围很广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滚轮与前架体105后架体102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能够方便使用者快速拆掉滚轮,限制移动支车器的移动功能,也便于对磨损、报废的滚轮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移动支车器不但可以通过加长托板103来改变支车器的长度,使得摩托车的前后轮均落在支车器上;前架体105上设置的万向轮108,便于转向,使得移动支车器更加灵活;万向轮108上的锁紧装置使得万向轮108具备了一定的刹车功能,有助于移动支车器的固定和运输,方便将摩托车推至支车器上。
请参阅图2和图6,摩托车200设置在支车架上时,后轮处在加长托板上,前轮被前轮固定组件固定,此外,摩托车200的减震器和车架还通过绑带与前架体和后架体上的吊耳相连,进一步将车身固定。
此外,前架体105还设置有固定环116,固定环116设置在前架体105的远离坡面板101的侧壁上。
固定环116与吊耳113的区别在于,固定环116是设置在前架体105正对前方的侧壁上,吊耳113是设置在前架体105或后架体102的顶壁上,吊耳113是用于穿设绳索将摩托车进一步固定在支车架上,固定环116是用于穿设绳索将支车架固定在救援车上。固定环的结构可以参照吊耳。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步骤、数字表达式和具体数值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摩托车移动支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坡面板、前架体、后架体、前轮定位组件和行走组件;
所述前架体和所述后架体之间通过前轮定位组件连接;
所述坡面板包括倾斜设置的承重板和固定设置在承重板底部的两根连接杆,所述承重板靠近所述后架体的一端的水平位置高于另一端的水平位置,两根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后架体连接且另一端与地面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前轮定位组件包括承重层、定位架和卡位件,所述承重层与所述前架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层的顶部,所述卡位件设置在所述定位架内,摩托车的前轮能够嵌设在所述定位架内并通过所述卡位件限位;
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多个滚轮,所述滚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前架体和所述后架体上,所述滚轮为定向轮和/或万向轮,所述滚轮能够使所述前架体和所述后架体均与地面保持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移动支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长托板,所述后架体与所述承重层之间通过所述加长托板连接,所述后架体和所述承重层均与所述加长托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加长托板用于支撑摩托车的后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移动支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包括万向轮和定向轮,所述前架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万向轮,所述后架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定向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移动支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万向轮的轮架上,所述转动件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抵住所述万向轮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移动支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由圆管构成,所述定位架包括平面部和定位部,所述平面部设置在所述承重层上,所述定位部为“U”形结构且开口处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平面部相连,所述定位部远离所述后架体的一端为定位端,所述定位端的高度高于所述连接端,所述卡位件设置在所述平面部上,所述前轮的部分侧壁凹陷在所述定位部的中空区域内,所述定位端与所述定位件均抵住所述前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移动支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件与所述平面部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平面部上设置有至少两组用于穿设所述转轴的连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移动支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件为弧形件且横截面呈“C”形,所述转轴固定设置在所述卡位件的底部,所述前轮与所述卡位件的内侧壁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移动支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绞盘连接件,所述绞盘连接件为“U”形件,所述绞盘连接件的两端焊接在所述前架体上,救援车的拉绳能够系住所述绞盘连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移动支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体和所述后架体的顶壁上均设置有吊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移动支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置在所述前架体的远离所述坡面板的侧壁上,所述固定环用于穿设绳索。
CN201620045910.6U 2016-01-18 2016-01-18 摩托车移动支车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96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5910.6U CN205396050U (zh) 2016-01-18 2016-01-18 摩托车移动支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5910.6U CN205396050U (zh) 2016-01-18 2016-01-18 摩托车移动支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96050U true CN205396050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49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4591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96050U (zh) 2016-01-18 2016-01-18 摩托车移动支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9605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3030A (zh) * 2018-03-09 2018-07-24 刘亚军 一种电动车辅助行走装置
CN109050494A (zh) * 2018-08-28 2018-12-21 广州粤华物业有限公司 一种移车装置
CN110304029A (zh) * 2019-07-12 2019-10-08 东北大学 一种可折叠移车装置以及移车系统
CN111791846A (zh) * 2020-07-22 2020-10-20 仙居夏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后轮爆胎的辅助移动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3030A (zh) * 2018-03-09 2018-07-24 刘亚军 一种电动车辅助行走装置
CN109050494A (zh) * 2018-08-28 2018-12-21 广州粤华物业有限公司 一种移车装置
CN109050494B (zh) * 2018-08-28 2024-02-13 广州粤华物业有限公司 一种移车装置
CN110304029A (zh) * 2019-07-12 2019-10-08 东北大学 一种可折叠移车装置以及移车系统
CN111791846A (zh) * 2020-07-22 2020-10-20 仙居夏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后轮爆胎的辅助移动装置
CN111791846B (zh) * 2020-07-22 2021-04-27 福建旭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后轮爆胎的辅助移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96050U (zh) 摩托车移动支车器
CN102785908A (zh) 自动旋转式运梁平车
CN202088819U (zh) 平板车轮对固定装置
CN107554389B (zh) 运输车辆及运输车
CN203111182U (zh) 万向轮式轨道运输台车
CN215711099U (zh) 一种可收缩吊钩及支架搬运车
CN105752840B (zh) 单轨吊重型行走小车
CN211391258U (zh) 整孔t梁运输车
CN209290430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手推车
CN104802771B (zh) 移车装置
CN206446580U (zh) 一种新型橡胶车轮止滑器
CN201823927U (zh) 带组合式双抱罐机构的抱罐车
CN102491228B (zh) 门架式集装箱装卸搬运机
CN215626350U (zh) 一种连接装置
CN204452227U (zh) 载货汽车用折叠爬梯
CN211055016U (zh) 一种罐体运输专用平板车
CN216734478U (zh) 一种短轴距混凝土搅拌运输半挂车
CN204821803U (zh) 一种车轮支撑架
CN204282171U (zh) 多功能压路机
CN216232568U (zh) 一种卷筒运输的拖车架及使用该拖车架的车
CN209293818U (zh) 一种在地铁盾构隧道中用于运送管片的小车
CN214493090U (zh) 一种模拟飞机加载车用车架系统
CN204897047U (zh) 一种放线车
CN208344236U (zh) 一种适应复杂工地的组装式搬运小车
CN210653386U (zh) 一种车厢摆式平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Termination date: 20170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