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87539U - 用于玻璃液的气泡吸收系统和玻璃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用于玻璃液的气泡吸收系统和玻璃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87539U
CN205387539U CN201620206215.3U CN201620206215U CN205387539U CN 205387539 U CN205387539 U CN 205387539U CN 201620206215 U CN201620206215 U CN 201620206215U CN 205387539 U CN205387539 U CN 205387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bble
vitreous humour
homoiothermic
gas
absorption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062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发伟
邱孝奇
张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unghsu Group Co Ltd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unghsu Group Co Ltd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nghsu Group Co Ltd,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unghs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062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87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87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8753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玻璃液的气泡吸收系统和玻璃生产线,所述气泡吸收系统包括:吸收槽(1),该吸收槽(1)用于容纳玻璃液并具有玻璃液入口和玻璃液出口;温度控制装置,该温度控制装置用于将所述吸收槽(1)内的所述玻璃液控制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内;以及,充气增压装置,该充气增压装置与所述吸收槽(1)内的上方气体空间(10)相通,以使该上方气体空间(10)内的气体处于预定的压力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气泡吸收系统,能够更好地除去玻璃液中微小气泡,尤其是使用澄清剂后玻璃液中残余的由该澄清剂产生的微小气泡。

Description

用于玻璃液的气泡吸收系统和玻璃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玻璃液的气泡吸收系统。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包括所述气泡吸收系统的玻璃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玻璃生产制造中,气泡缺陷是评价玻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本领域最难克服的缺陷之一,尤其是直径小于0.5mm的微小气泡,目前尚无经济、有效的解决办法。这种气泡缺陷会严重影响玻璃成品的质量,例如,在显示用的特种玻璃中,即使存在微米级的微气泡缺陷,亦会对最终显示效果产生影响。
实际上,人们对于玻璃制造中的气泡的产生原因和处理办法已有较为成熟的认识,但这些认识不足以满足如特种玻璃等的更高要求。具体地,在玻璃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玻璃原料熔化形成玻璃液,与此同时,会释放CO2、O2、H2O、SO3等气体,在玻璃液中形成大量气泡。这种气泡通常较小,直径约0.1mm~1mm。
根据斯托克斯定律可以计算此类气泡在玻璃液中的上升速度:
V = 2 r 2 g ( ρ - ρ ′ ) 9 η ,
其中,V表示气泡在玻璃液中的上升速度,r表示气泡半径,g为重力加速度,ρ为玻璃液的密度,ρ'为气泡中气体的密度,η为玻璃液的粘度。可以看出,可以通过增加气泡半径、降低玻璃液的粘度的方式排出气泡。
其中,对于直径为0.1mm和1mm的气泡,上升速度分别约为47cm/h和0.47cm/h。对于池深为100cm的玻璃窑炉,仅以降低玻璃液的粘度的方式(如通过加热)排出具有上述尺寸级别的气泡并不适用。
为此,通常可以通过在玻璃原料中添加一定比例澄清剂而增加气泡半径,其原理为:澄清剂在高温下分解产生如SO2、O2等气体,该气体与上述玻璃原料分解产生的气体结合,从而使气泡半径增大,以便于上浮至玻璃液的液面上。
通过使用澄清剂可以排出玻璃液中的绝大多数气泡,但同时澄清剂分解带来了部分尺寸更微小的气泡,这部分气泡未与玻璃原料分解的气泡结合,从而难以被排出。若这部分气泡大量存在,同样会影响具有较高要求的特种玻璃的质量(如显示效果)。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进一步除去玻璃液中的微小气泡的装置和/或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更好地除去玻璃液中微小气泡,尤其是使用澄清剂后玻璃液中残余的由该澄清剂产生的微小气泡。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可以选择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直观地,根据斯托克斯定律,可以设法进一步增加残余气泡的体积或提高加热温度以减小玻璃液的粘度,使得气泡能够上浮以排出至玻璃液的液面上。
独特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进一步对上述现有技术进行了深刻分析和研究:尽管会进一步产生气泡,澄清剂仍被用于排出玻璃液中的气泡的重要原因在于其产生的气体在玻璃液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包括物理溶解和化学溶解)。进一步地,这种溶解度与玻璃液的温度、所处的环境压力以及气氛环境相关,因而可以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以使残余气泡溶解在玻璃液中,从而能够减少玻璃产品中的气泡数量。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玻璃液的气泡吸收系统,该气泡吸收系统包括:吸收槽,该吸收槽用于容纳玻璃液并具有玻璃液入口和玻璃液出口;温度控制装置,该温度控制装置用于将所述吸收槽内的所述玻璃液控制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内;以及,充气增压装置,该充气增压装置与所述吸收槽内的上方气体空间相通,以使该上方气体空间内的气体处于预定的压力范围内。
优选地,在所述预定的温度范围和所述预定的压力范围内,所述玻璃液中的气泡成分能够与所述气体中的至少部分气体成分和/或玻璃液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优选地,所述吸收槽包括具有中空腔的吸收槽壳体,所述玻璃液入口和所述玻璃液出口形成在该吸收槽壳体上并分别连接有输入调温导管和输出调温导管,且所述中空腔的通流面积大于所述输入调温导管和输出调温导管的通流面积。
优选地,所述输入调温导管和输出调温导管具有相同的通流面积。
优选地,所述吸收槽壳体布置为所述中空腔在水平方向上延伸,所述输入调温导管竖直地延伸,所述输出调温导管倾斜向上地延伸。
优选地,所述吸收槽壳体的上侧部分的管壁厚度大于下侧部分的管壁厚度。
优选地,所述输入调温导管和输出调温导管上分别设置有闸板,所述吸收槽壳体的下侧壁上设置有卸料口。
优选地,所述吸收槽壳体为铂铑合金管。
优选地,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电连接于所述铂铑合金管上的导线,以能够通过该导线向所述铂铑合金管的管壁中通入电流,并在电流热效应下将位于该铂铑合金管内的所述玻璃液控制在所述预定的温度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预定的温度范围为1480℃~1550℃,所述预定的压力范围P≥ρgh1+P0,其中,ρ为所述玻璃液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1为位于所述吸收槽内的所述玻璃液的液面所处的液位深度,P0为标准大气压。
优选地,所述充气增压装置包括增压器,该增压器具有用于向所述吸收槽的所述上方气体空间充入所述气体的出气口和用于使该上方气体空间内的所述气体回流的回气口,以使所述气体能够在所述吸收槽的上方气体空间和所述增压器内循环流动。
优选地,所述增压器设有补气口和气体成分检测装置。
优选地,所述气体包括N2和O2
优选地,所述增压器还设有加热丝,该加热丝能够加热流动至所述增压器内的循环流动的所述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玻璃生产线,该玻璃生产线包括澄清池、均化搅拌桶以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气泡吸收系统,玻璃原料在所述澄清池中熔融后能够被输入至所述吸收槽内形成所述玻璃液,该玻璃液吸收其中含有的所述气泡后输出至所述均化搅拌桶均化。
优选地,所述玻璃原料中添加有澄清剂。
优选地,所述澄清池与所述均化搅拌桶之间还连接有调温管,玻璃原料在所述澄清池内熔融后能够选择性地通过该调温管输送至所述均化搅拌桶。
优选地,所述澄清池的输出口处设置气泡粗效过滤器。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温度控制装置控制吸收槽内的玻璃液的温度,并通过充气增压装置控制吸收槽的上方气体空间内的气体的气压,从而便于控制吸收槽内的温度、压力以及气氛环境,使得玻璃液中残余的气泡更易于被玻璃液中吸收(如化学吸收和/或物理吸收),便于提高玻璃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气泡吸收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气泡吸收系统的气泡粗效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吸收槽2铂铑合金管
3输入调温导管4输出调温导管
5闸板6卸料口
7导线8气泡粗效过滤器
9增压器10上方气体空间
11补气口12气体成分检测装置
13加热丝14澄清池
15均化搅拌桶16调温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玻璃液的气泡吸收系统,其中,所述玻璃液可以为由玻璃原料熔融后直接获得,也可以如以下所述地经历利用澄清剂排出熔融的玻璃液中的气泡后获得。
该气泡吸收系统包括吸收槽1、温度控制装置和充气增压装置。其中,吸收槽1用于容纳玻璃液,并具有玻璃液入口和玻璃液出口,从而玻璃液能够通过玻璃液入口输入至吸收槽1内,并在该吸收槽1内进行气泡吸收作业后通过玻璃液出口输出,以进行后续处理(如均化等)。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用于将上述吸收槽1内的玻璃液控制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内;所述充气增压装置与吸收槽1内的上方气体空间10相通,以能够使该上方气体空间10内的气体处于预定的压力范围内。
由此,可以利用温度控制装置和充气增压装置控制吸收槽1内的玻璃液的温度及其所承受的压力,以便于玻璃液成分吸收其中含有的微小气泡。此处及以下所述的吸收,可以为化学吸收或物理吸收,并将在随后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能够在吸收槽1内的玻璃液上施加来自上方气体空间10内的气体施加的气压,该吸收槽1应当形成为相对封闭的空间。例如,在图1所示的吸收槽1中,在工作状态下,玻璃液入口通入玻璃液,玻璃液出口输出玻璃液,而连接充气增压装置(具体为增压器9)的管口承受一定气压,卸料口6被堵塞,因此,当通过充气增压装置向上方气体空间10内充入气体时,将增加气压,该气压作用于玻璃液的液面上。
另外,尽管图示作为充气增压装置的增压器9通过出气口和回气口连接至吸收槽1的上端,但为了充入气体,也可以连接至吸收槽1的两端,只要其位置不高于液面高度即可。并且,根据不同的压力要求,玻璃液在吸收槽1内的液面高度可以不同,因而导致上方气体空间10大小的不同。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吸收槽1内的玻璃液高度为h2,吸收槽1具有内径为L2的圆柱形中空腔,因而玻璃液上侧部分的空间即为所述上方气体空间10。
从而,当吸收槽1内容纳有一定量玻璃液时,可以利用温度控制装置使玻璃液处于最优吸收温度范围,同时利用充气增压装置将上方气体空间内的压力控制在预定的压力范围,玻璃液在该预定的压力范围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其中含有的气泡,以获得最有利于玻璃液吸收气泡的温度、压力和气氛环境,使得气泡含量满足生产需要,保证玻璃产品的质量。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独创地通过玻璃液吸收的方式消除玻璃液中含有的气泡,完全不同于传统技术中排出气泡的技术构思和手段,能够有效减少玻璃液中存在的难以排出的微小气泡,使得玻璃产品质量取得质的飞跃。
正如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玻璃液对气泡的吸收可以为化学吸收和/或物理吸收。例如,在上述预定的温度范围和预定的压力范围内,气泡成分和玻璃液成分因某些化学键断裂而分别呈现不稳定状态,并在该不稳定状态下互相结合,以通过化学吸收的方式消除气泡;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玻璃液对气泡成分的溶解度不同,因而改变温度和压力可以改变玻璃液中的气泡含量,以物理吸收的方式消除气泡。另外,还可以使得上方气体空间10内的气体与气泡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气态产物或更易于溶解的气态产物,以化学反应和物理溶解两个步骤进行吸收。举例而言,当澄清剂中含有硫酸盐时,会在玻璃液中产生SO2,可以在上方气体空间10内充入N2和O2,以将SO2氧化生成更容易溶解在玻璃液中的SO3
在此过程中,吸收槽1内的玻璃液中的液面上的气泡与上方气体空间10内的气体接触而发生化学反应,以使上侧部分的玻璃液中气泡的溶解在玻璃液中。同时,玻璃液在吸收槽1内不断扩散,从而带动下侧部分的玻璃液中的气泡上升至液面附近,在经历一段时间后,能够使全部玻璃液中含有的大部分气泡被吸收。
本实用新型的气泡吸收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可以形成为多种结构形式,以下将对其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这些优选方案能够便于优化气泡吸收效果和吸收过程。
正如以上所述,吸收槽1用于容纳玻璃液,并通过温度控制装置和充气增压装置获得所需的温度、压力等。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吸收槽1可以包括具有中空腔的吸收槽壳体,且该吸收槽壳体上设置有所述玻璃液入口和玻璃液出口。玻璃液入口连接有输入调温导管3,以能够通过该输入调温导管3将(如澄清池14)中的玻璃液输入至吸收槽壳体的中空腔内;玻璃液出口连接有输出调温导管4,玻璃液在吸收槽壳体的中空腔内吸收其中含有的气泡后,能够经过该输出调温导管4输出至其他位置(如均化搅拌桶15)进行后续处理程序。其中,中空腔的通流面积(如圆柱形中空腔的横截面积)优选为大于输入调温导管3和输出调温导管4的通流面积,从而,玻璃液在进入该中空腔后流动速度较小,便于增加在最优吸收环境中的停留时间,减少气泡含量。这样,可以利用输入调温导管3和输出调温导管4不断地输入和输出玻璃液,连续、高效地获得气泡含量较少的玻璃液。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输入调温导管3、输出调温导管4和吸收槽壳体的中空腔分别具有圆柱形通流截面,其中,中空腔的内径L2大于输入调温导管3的内径L1和输出调温导管4的内径L3。
可以理解的是,为避免玻璃液在输入调温导管3和输出调温导管4中输送时温度骤降,影响气泡吸收效率和效果,应当控制其温度。如图1所示,可以在输入调温导管3和输出调温导管4上缠绕加热丝13,以使玻璃液在输送过程中温度受控。
该输入调温导管3和输出调温导管4可以形成为各种适当的形状,典型地,可以分别为圆管件。优选地,输入调温导管3和输出调温导管4具有相同的通流面积(如二者的内径相同,即L1=L3),以便于使吸收槽1内的玻璃液的输入速度和输出速度相同,从而玻璃液在吸收槽1内稳定流动,避免将上方气体空间10内的气体卷入玻璃液中,致使气泡增多。
另外,吸收槽壳体可以布置为使其中空腔沿水平方向延伸,从而增加与上方气体空间10的接触面积,使液面承受均匀的压力,增加玻璃液中的气泡与上方气体空间10中的气体的接触区域。同时,由于玻璃液在(如从澄清池14)进入输入调温导管3时具有较高的温度,流动性较好;而在从吸收槽1排出后经输出调温导管4输送时温度较低,流动性较差,可以将输入调温导管3设置为竖直地延伸,输出调温导管4倾斜向上地延伸,以便于在上方气体空间10构建所需的气压,同时避免玻璃液在输出调温导管4中输送时的阻力过大。
在如吸收槽1等发生损坏时,需要停止玻璃液向吸收槽1的输送并排出其中的余料,以进行更换或维修。另外,不同生产需要对于玻璃液中气泡含量的要求不同,因此可以使澄清池14中的玻璃液经调温管16直接输送至均化搅拌桶15(将在随后详述),以提高经济性。为此,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气泡吸收系统中,可以在输入调温导管3和输出调温导管4上分别设置闸板5,以切换吸收槽1与其他部分的连通状态。并且,可以在吸收槽壳体的下侧壁上设置卸料口6,从而能够方便地排出其中空腔中的玻璃液或其他杂质。
在吸收槽壳体的中空腔内,玻璃液的靠近液面的部分流动速度通常较大,因而对该高度位置处的吸收槽壳体的冲蚀作用也较为强烈。并且,上方气体空间10内的气体可以呈现流动状态,并可能与吸收槽壳体发生化学反应。因而,吸收槽壳体的上侧部分更容易消耗,最终导致整体失效。为此,可以使吸收槽壳体的上侧部分的管壁厚度大于下侧部分的厚度。例如,当该吸收槽壳体为铂铑合金材质时,可以使上半部分的侧壁厚度为1.0mm~1.2mm,下半部分的侧壁厚度为0.8mm~1.0mm。另外,这种设置方式结合利用电流热效应的优选方案能够便于控制玻璃液温度的均匀性,使得玻璃液在中空腔内稳定流动。
吸收槽壳体可以由多种适当材质形成,只要其能够承受气泡吸收所需的温度和压力等环境条件。优选地,该吸收槽壳体可以为铂铑合金管2(如含铑20%的铂铑合金)。同理地,上述输入调温导管3、输出调温导管4以及下述气泡粗效过滤器8等均可以为铂铑合金材质。铂铑合金管2可以采用Al2O3绳包裹保温,并利用Al2O3耐火材料支撑。
为了将吸收槽1中的玻璃液控制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内,可以设置各种适当形式的温度控制装置,如在吸收槽壳体上缠绕加热丝等。然而,利用加热丝的加热方式在热量传递过程中容易导致温度波动和温度梯降等问题,影响气泡吸收效果。为此,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使得作为吸收槽壳体的铂铑合金管2自身发热,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地,如图1所示,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导线7,该导线7电连接于铂铑合金管2。从而,通过导线7向铂铑合金管2的管壁通入电流(如直流电),可以利用电流热效应加热其中的玻璃液,将该玻璃液的温度控制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典型地,所述预定的温度范围为1480℃~1550℃(如1505±5℃,即针对不同玻璃和要求,预定的温度范围可以为上述温度区间的子区间),所述预定的压力范围P≥ρgh1+P0,其中,ρ为所述玻璃液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1为位于所述吸收槽1内的所述玻璃液的液面所处的液位深度,P0为标准大气压。该预定压力范围的极小值取决于吸收槽1内的液面高度与如澄清池14中的液面高度之差,且不宜过大,以免充气增压装置消耗过多的功率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充气增压装置可以以多种适当的方式控制吸收槽1的上方气体空间10的气压,例如,可以设置能够供给所需气体的气源装置或者能够产生所需气体的物质等。在图示优选实施方式中,充气增压装置包括增压器9,该增压器9具有用于向吸收槽1的上方气体空间10充入气体的出气口和用于使该上方气体空间10内的气体回流的回气口,以使所述气体能够在吸收槽1的上方气体空间10和增压器9内循环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器9可以设有补气口11和气体成分检测装置12。通过补气口11,可以向气体的循环流动路径中不断地补充所需的气体,以在吸收槽1的上方气体空间10的气体与玻璃液中的气泡成分发生反应而消耗后进行补充。补充的时机和气体量可以根据气体成分检测装置12检测的气体成分而确定。典型地,上述气体可以为按预定比例混合的N2和O2的混合物等。
气体在循环流动过程中会耗散部分热量,影响气泡吸收效果。为此,增压器9还可以设有加热丝13,该加热丝13能够加热流动至所述增压器9内的循环流动的气体,以使循环流动的气体具有相对较高的温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泡吸收系统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玻璃生产线,该玻璃生产线包括澄清池14、均化搅拌桶15以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气泡吸收系统。玻璃原料在澄清池14中熔融后能够被输入至吸收槽1内形成玻璃液,该玻璃液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和预定的压力范围的环境下吸收其中含有的气泡后输出至均化搅拌桶15均化,以获得气泡含量较少的玻璃液,最终得到满足特定需要的玻璃产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泡吸收系统适用于除去玻璃液中相对较少量的微小气泡,在玻璃原料融化后,即使赋予适当温度和压力,也难以仅通过吸收的方式除去全部气泡。因而,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玻璃原料中添加有澄清剂,以通过澄清剂产生的气泡与玻璃原料分解产生的气体结合,形成能够上浮至玻璃液的液面上的气泡。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泡吸收系统,可以有效除去玻璃液中的多数气泡,获得高质量玻璃产品。
在玻璃生产中,玻璃生产线通常用于生产不同质量要求的玻璃产品。为此,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生产线中设置玻璃液的其他输送路径。具体地,可以在澄清池14与均化搅拌桶15之间连接有调温管16,玻璃原料在澄清池14内熔融后能够选择性地通过该调温管16输送至均化搅拌桶15。由此,当需要获得气泡含量较少的玻璃产品时,玻璃液在澄清池14经历气泡排出后,输送至吸收槽1中进行气泡吸收,进而输出至均化搅拌桶15均化;当对玻璃产品的质量要求较低时,玻璃液在澄清池14经历气泡排出后直接经调温管16输出至均化搅拌桶15。另外,该调温管16可以在吸收槽1等发生损坏后的维修、更换操作中形成玻璃液的临时替代输送通道。为此,可以在调温管16上设置闸板5。另外,调温管16上还可以缠绕有加热丝13,以在输送玻璃液时使该玻璃液受控降温。
澄清池14中的玻璃液在进入吸收槽1或调温管16前含有部分气泡,可以在澄清池14的输出口处设置气泡粗效过滤器8,以过滤其中体积较大的气泡。如图2所示地,该气泡粗效过滤器8可以为具有通孔(如孔径R1为0.3mm等)的板状结构。当玻璃液通过该板状结构的通孔后被细化为丝状,使得玻璃液的成分相对均匀,有利于提高玻璃产品质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一种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和工作工程进行简要说明。如图1所示,澄清池14与铂铑合金管2中玻璃液的液面高度差h1取值为1.5m,上方气体空间10内的气压P为138.825kPa,并与增压器9内压力基本相等。输入调温导管3和输出调温导管4为圆管并分别具有内径为130mm的中空通道,铂铑合金管2的中空腔为圆柱形且内径为300mm,内部容纳的玻璃液深度h2为230mm。通过补气口11向增压器9充入O2含量为25%的O2和N2的混合物,并利用加热丝13将温度控制为1505±5℃范围内。
澄清池14内温度控制为1650℃,在该温度下利用澄清剂排出玻璃液中的气泡后,经气泡粗效过滤器8进入输入调温导管3,并在该输入调温导管3受控降温,使其输出至铂铑合金管2内时的温度为1510±1℃。由于铂铑合金管2通流面积的增大,玻璃液流速减慢。通过两侧导线7通电,使铂铑合金管2的管壁发热而加热玻璃液,使其温度保持在1510±5℃。同时,上方气体空间10内气体在增压器作用下维持138kPa~140kPa的气压,从而使玻璃液通过化学吸收和物理吸收的方式吸收其中残余的气泡。进而,玻璃液通过输出调温导管4向均化搅拌桶15输送,该输送过程可以将玻璃液受控降温至1450±3℃,保证玻璃液在均化搅拌桶15中的均化效果。
从而,可以利用该玻璃生产线能够大幅减少玻璃中的微气泡缺陷,在最终的玻璃产品中,微气泡个数不大于0.1个/公斤玻璃,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玻璃液的除气方法,该除气方法包括:a.排出气泡的步骤,即在玻璃原料中添加澄清剂,以在熔融过程中,该澄清剂分解产生的气体与玻璃原料分解产生的气体结合,形成能够上浮至熔融产生的玻璃液的液面上的气泡;b.吸收气泡的步骤,即将经历所述排出气泡步骤后的玻璃液控制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内,并通过充入气体的方式在该玻璃液的液面上施加处于预定的压力范围内的气压,其中,在所述预定的温度范围和所述预定的压力范围内,该充入的气体中的至少部分气体成分能够与所述玻璃液中的气泡成分和/或玻璃液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8)

1.用于玻璃液的气泡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气泡吸收系统包括:
吸收槽(1),该吸收槽(1)用于容纳玻璃液并具有玻璃液入口和玻璃液出口;
温度控制装置,该温度控制装置用于将所述吸收槽(1)内的所述玻璃液控制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内;以及
充气增压装置,该充气增压装置与所述吸收槽(1)内的上方气体空间(10)相通,以使该上方气体空间(10)内的气体处于预定的压力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定的温度范围和所述预定的压力范围内,所述玻璃液中的气泡成分能够与所述气体中的至少部分气体成分和/或玻璃液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槽(1)包括具有中空腔的吸收槽壳体,所述玻璃液入口和所述玻璃液出口形成在该吸收槽壳体上并分别连接有输入调温导管(3)和输出调温导管(4),且所述中空腔的通流面积大于所述输入调温导管(3)和输出调温导管(4)的通流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泡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调温导管(3)和输出调温导管(4)具有相同的通流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泡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槽壳体布置为所述中空腔在水平方向上延伸,所述输入调温导管(3)竖直地延伸,所述输出调温导管(4)倾斜向上地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泡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槽壳体的上侧部分的管壁厚度大于下侧部分的管壁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泡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调温导管(3)和输出调温导管(4)上分别设置有闸板(5),所述吸收槽壳体的下侧壁上设置有卸料口(6)。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泡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槽壳体为铂铑合金管(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泡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电连接于所述铂铑合金管(2)上的导线(7),以能够通过该导线(7)向所述铂铑合金管(2)的管壁中通入电流,并在电流热效应下将位于该铂铑合金管(2)内的所述玻璃液控制在所述预定的温度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温度范围为1480℃~1550℃,所述预定的压力范围P≥ρgh1+P0,其中,ρ为所述玻璃液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1为位于所述吸收槽(1)内的所述玻璃液的液面所处的液位深度,P0为标准大气压。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泡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增压装置包括增压器(9),该增压器(9)具有用于向所述吸收槽(1)的所述上方气体空间(10)充入所述气体的出气口和用于使该上方气体空间(10)内的所述气体回流的回气口,以使所述气体能够在所述吸收槽(1)的上方气体空间(10)和所述增压器(9)内循环流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泡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器(9)设有补气口(11)和气体成分检测装置(1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泡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包括N2和O2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泡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器(9)还设有加热丝(13),该加热丝(13)能够加热流动至所述增压器(9)内的循环流动的所述气体。
15.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该玻璃生产线包括澄清池(14)、均化搅拌桶(15)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泡吸收系统,玻璃原料在所述澄清池(14)中熔融后能够被输入至所述吸收槽(1)内形成所述玻璃液,该玻璃液吸收其中含有的所述气泡后输出至所述均化搅拌桶(15)均化。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原料中添加有澄清剂。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池(14)与所述均化搅拌桶(15)之间还连接有调温管(16),玻璃原料在所述澄清池(14)内熔融后能够选择性地通过该调温管(16)输送至所述均化搅拌桶(15)。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池(14)的输出口处设置气泡粗效过滤器(8)。
CN201620206215.3U 2016-03-17 2016-03-17 用于玻璃液的气泡吸收系统和玻璃生产线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87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6215.3U CN205387539U (zh) 2016-03-17 2016-03-17 用于玻璃液的气泡吸收系统和玻璃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6215.3U CN205387539U (zh) 2016-03-17 2016-03-17 用于玻璃液的气泡吸收系统和玻璃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87539U true CN205387539U (zh) 2016-07-20

Family

ID=56376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06215.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87539U (zh) 2016-03-17 2016-03-17 用于玻璃液的气泡吸收系统和玻璃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87539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1858A (zh) * 2016-03-17 2016-06-01 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玻璃液的气泡吸收系统和除气方法以及玻璃生产线
CN109982979A (zh) * 2016-12-16 2019-07-05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板玻璃制造方法、澄清容器以及板玻璃制造装置
US11505487B2 (en) 2017-03-16 2022-11-22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decreasing bubble lifetime on a glass melt surface
CN112897880B (zh) * 2021-01-19 2022-12-13 太仓市光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钢化玻璃及钢化玻璃的制造方法
US11655176B2 (en) 2018-11-21 2023-05-23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decreasing bubble lifetime on a glass melt surfac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1858A (zh) * 2016-03-17 2016-06-01 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玻璃液的气泡吸收系统和除气方法以及玻璃生产线
CN105621858B (zh) * 2016-03-17 2018-04-13 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玻璃液的气泡吸收系统和除气方法以及玻璃生产线
CN109982979A (zh) * 2016-12-16 2019-07-05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板玻璃制造方法、澄清容器以及板玻璃制造装置
CN109982979B (zh) * 2016-12-16 2021-11-30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板玻璃制造方法、澄清容器以及板玻璃制造装置
US11505487B2 (en) 2017-03-16 2022-11-22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decreasing bubble lifetime on a glass melt surface
US11655176B2 (en) 2018-11-21 2023-05-23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decreasing bubble lifetime on a glass melt surface
CN112897880B (zh) * 2021-01-19 2022-12-13 太仓市光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钢化玻璃及钢化玻璃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87539U (zh) 用于玻璃液的气泡吸收系统和玻璃生产线
CN105621858B (zh) 用于玻璃液的气泡吸收系统和除气方法以及玻璃生产线
CN103382077B (zh)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KR101663921B1 (ko) 유리판의 제조 방법
CN203498246U (zh) 玻璃基板的制造装置及玻璃供给管
TW201840488A (zh) 用於減少玻璃熔體表面上氣泡壽命之方法
CN101952212B (zh) 制备浮法玻璃的方法及用于制备该浮法玻璃的装置
KR20110097837A (ko) 정체된 용융 재료를 이동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5446028B2 (ja) ガラス溶融方法およびガラス溶融装置
JP6343288B2 (ja) ガラス製造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内部への水素透過を制限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1984099B (zh) 铝熔体在线除气装置
CN109896725A (zh) 一种玻璃液澄清装置
CN101984098B (zh) 铝熔体在线除气方法
DE102016112081B4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handlung von Glasschmelzen
CN105330003B (zh) 污水处理工艺
JP5757168B2 (ja) フッ素ガス生成装置
CN202054878U (zh) 一种铝合金熔体除气水模拟装置
KR102405740B1 (ko) 유리 제조 장치 및 유리 제조 방법
CN216780264U (zh) 竖炉-水平连铸铜铸坯装置
CN104370437A (zh) 一种玻璃熔窑定量脉冲鼓泡装置
CN201458950U (zh) 电熔窑精澄清装置
CN208898505U (zh) 一种液硫脱气系统
CN216073980U (zh) 一种铝液搅拌除气除渣装置
JP2015077570A (ja) ガス溶解液製造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使用するノズルの構造
CN213447257U (zh) 一种喷粉精炼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41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