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81313U - 一种车身后纵梁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身后纵梁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81313U
CN205381313U CN201620105941.6U CN201620105941U CN205381313U CN 205381313 U CN205381313 U CN 205381313U CN 201620105941 U CN201620105941 U CN 201620105941U CN 205381313 U CN205381313 U CN 2053813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eron
energy
plate
reinforcing plate
strength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0594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0594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81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81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813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后纵梁结构及汽车,包括:后纵梁本体,后纵梁本体包括:第一纵梁本体,以及与第一纵梁本体连接的第二纵梁本体,第二纵梁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吸能部;第一加强板,第一加强板包括:随第一纵梁本体布置的第一加强板本体,以及与第一加强板本体连接的第二加强板本体,第二加强板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吸能部;以及第二加强板,第二加强板位于第一加强板本体与第一纵梁本体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第一纵梁本体和第二纵梁本体组合的方式,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其通用性;此外,在第二纵梁本体上设置第一吸能部,可在发生碰撞时吸收大部分碰撞动能,以有效地保护油箱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车身后纵梁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后纵梁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悄然走进千家万户,消费者购车在关注价格的同时,更加关注其安全性能,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车企在做好品质、安全的同时,如何有效控制设计成本,备受车企重视。车身后纵梁作为车身的重要支撑部件之一,对整车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后纵梁结构及汽车,在保证其强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其通用性和安全性。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后纵梁结构,包括:
后纵梁本体,后纵梁本体包括:第一纵梁本体,以及与第一纵梁本体连接的第二纵梁本体,第二纵梁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吸能部;
第一加强板,第一加强板包括:随第一纵梁本体布置的第一加强板本体,以及与第一加强板本体连接的第二加强板本体,第二加强板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吸能部;以及
第二加强板,第二加强板位于第一加强板本体与第一纵梁本体之间。
可选地,第一纵梁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翻边结构,第二加强板和第一加强板本体依次置于翻边结构内。
可选地,第一吸能部为多个第一吸能变形筋,第一吸能变形筋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二纵梁本体的延伸方向。
可选地,第二吸能部为多个第二吸能变形筋,第二吸能变形筋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二加强板本体的延伸方向。
可选地,第一加强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身后纵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采用第一纵梁本体和第二纵梁本体组合的方式,通过改变第一纵梁本体或第二纵梁本体的形状或组合方式,可一定程度上提高车身后纵梁的通用性;此外,设置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进一步增加了后纵梁本体的强度,在第二纵梁本体和第二加强板本体上设置多个吸能部,可在发生碰撞时吸收大部分碰撞动能,以有效地保护油箱安全,进一步提高车身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后纵梁结构的爆炸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后纵梁结构的示意图一;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后纵梁结构的示意图二。
其中图中:1、后纵梁本体,2、第一加强板,3、第二加强板;
11、第一纵梁本体,12、第二纵梁本体;
21、第一加强板本体,22、第二加强板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后纵梁结构,具体包括:后纵梁本体1、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其中,后纵梁本体1包括:第一纵梁本体11和第二纵梁本体12,第二纵梁本体12与第一纵梁本体11连接,第二纵梁本体12上设置有第一吸能部,用于吸收碰撞时产生的碰撞动能及冲击力。为了增加整体强度,在后纵梁本体1内设置有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其中,第二加强板3位于第一加强板2和后纵梁本体1之间。其中,第一加强板2包括第一加强板本体21,以及与第一加强板本体21连接的第二加强板本体22,第一加强板本体21随第一纵梁本体11布置,第二加强板本体22随第二纵梁本体12布置,此外在第二加强板本体22上设置有第二吸能部,在发生碰撞时发生变形,以吸收碰撞时产生的碰撞动能及冲击力。
通过采用第一纵梁本体和第二纵梁本体组合的方式,通过改变第一纵梁本体或第二纵梁本体的形状或组合方式,可一定程度上提高车身后纵梁的通用性;此外,设置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进一步增加了后纵梁本体的强度,在第二纵梁本体和第二加强板本体上设置多个吸能部,可在发生碰撞时吸收大部分碰撞动能,以有效地保护油箱安全,进一步提高车身安全性。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纵梁本体11包括相对设置的翻边结构,第二加强板3和第一加强板本体21依次置于翻边结构内;具体地,第一纵梁本体11与第二加强板3之间,以及第二加强板3与第一加强板本体21之间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
可选地,第一吸能部为多个第一吸能变形筋,第一吸能变形筋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二纵梁本体12的延伸方向。当发生碰撞时,第一吸能变形筋发生压溃变形,以吸收碰撞动能,起到保护油箱的作用。
可选地,第二吸能部为多个第二吸能变形筋,第二吸能变形筋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二加强板本体的延伸方向。同理,当发生碰撞时,第二吸能变形筋发生压溃变形,以吸收碰撞动能,起到保护油箱的作用。
可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体强度,在第一加强板本体21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各个加强筋均沿着第一加强板本体21的延伸方向布置,以避免在碰撞过程中发生压溃变形,以提高后车身纵梁结构的强度。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身后纵梁结构。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车身后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纵梁本体(1),所述后纵梁本体(1)包括:第一纵梁本体(11),以及与所述第一纵梁本体(11)连接的第二纵梁本体(12),所述第二纵梁本体(12)上设置有第一吸能部;
第一加强板(2),所述第一加强板(2)包括:随所述第一纵梁本体(11)布置的第一加强板本体(21),以及与所述第一加强板本体(21)连接的第二加强板本体(22),所述第二加强板本体(22)上设置有第二吸能部;以及
第二加强板(3),所述第二加强板(3)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板本体(21)与所述第一纵梁本体(1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本体(11)包括相对设置的翻边结构,所述第二加强板(3)和所述第一加强板本体(21)依次置于所述翻边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能部为多个第一吸能变形筋,所述第一吸能变形筋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纵梁本体(12)的延伸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能部为多个第二吸能变形筋,所述第二吸能变形筋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加强板本体(22)的延伸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本体(21)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6.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纵梁结构。
CN201620105941.6U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车身后纵梁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05381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5941.6U CN205381313U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车身后纵梁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5941.6U CN205381313U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车身后纵梁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81313U true CN205381313U (zh) 2016-07-13

Family

ID=56349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05941.6U Active CN205381313U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车身后纵梁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813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9483B (zh) * 2016-08-27 2021-08-13 戴姆勒股份公司 用于乘用车的车身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9483B (zh) * 2016-08-27 2021-08-13 戴姆勒股份公司 用于乘用车的车身
US11242089B2 (en) 2016-08-27 2022-02-08 Daimler Ag Chassis for a passenger ca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0282B (zh) 一种汽车电池保护结构
KR101210024B1 (ko) 차체의 전방 연결구조
CN205022695U (zh) 一种汽车的发动机盖
CN201136513Y (zh) 车体吸能装置
CN201721513U (zh) 车身侧碰加强结构
CN101323320A (zh) 一种汽车下部车身结构
CN202827793U (zh) 一种乘用车门槛梁结构
CN205381313U (zh) 一种车身后纵梁结构及汽车
CN101259850A (zh) 一种汽车前碰撞吸能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205554322U (zh) 车身后纵梁、下车体及汽车
CN101270628A (zh) 一种汽车车门的防撞结构
CN201670272U (zh) 一种汽车后地板总成
CN204184460U (zh) 前轮罩上加强梁的连接结构
CN207449830U (zh) 侧门防撞组件及汽车
CN202754038U (zh) 一种汽车前围板的加强结构
CN204775532U (zh) 一种汽车中前围板与汽车地板的连接结构
CN203472762U (zh) 吸能组件及汽车
US20070252397A1 (en) Bumper-beam for an automobile
CN202449075U (zh) 汽车前罩锁销加强件
CN207389307U (zh) 一种具有全包围车架的新能源赛车
CN205469281U (zh) 一种汽车前围横梁与纵梁的搭接结构
CN206125168U (zh) 一种汽车纵梁连接件
CN209320768U (zh) 一种车体座椅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04726360U (zh) 一种汽车后防撞梁结构
CN205149998U (zh) 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