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65935U - 后叉装置及折叠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后叉装置及折叠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65935U
CN205365935U CN201620089001.2U CN201620089001U CN205365935U CN 205365935 U CN205365935 U CN 205365935U CN 201620089001 U CN201620089001 U CN 201620089001U CN 205365935 U CN205365935 U CN 205365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vent
main body
amortisseur
vent main
fixed 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890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景军
彭学文
戴忠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unjing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Youyou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Youyou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Youyou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890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65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65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65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叉装置,包括减震器、能够安装折叠电动车后轮的后叉主体和与折叠电动车车架连接的固定架,后叉主体的一端与固定架铰接,减震器的一端与后叉主体铰接,减震器的另一端设有支撑轴,支撑轴与固定架形成可拆卸连接,减震器上设有控制支撑轴的扳手。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卡槽,卡槽位于所述后叉主体的上方,所述减震器的支撑轴与该卡槽形成可拆卸连接。后叉装置具有收缩和减震的功能,当收缩时,能够将折叠电动车后轮一同收缩入折叠电动车车架内,帮助折叠电动车折叠时极大地减小其后轮所占的空间,提高折叠电动车的便携性,避免产生给他人造成不便或者碰伤他人的情况;当未收缩时,能够提升折叠电动车的减震性能。

Description

后叉装置及折叠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叉装置及折叠电动车。
背景技术
目前,折叠电动车上用于安装后轮的后叉是不能折叠或收起的,故后轮也不能被收起来,造成整个车所占的空间较大、携带不够方便等问题,而且影响美观。另外,在地铁、公交等公共场合会给他人造成不便,容易碰伤他人而造成纠纷。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后叉装置及折叠电动车,后叉装置具有收缩和减震的功能,当收缩时,能够将折叠电动车后轮一同收缩入折叠电动车车架内,帮助折叠电动车折叠时极大地减小其后轮所占的空间,提高折叠电动车的便携性,避免产生给他人造成不便或者碰伤他人的情况;当未收缩时,能够提升折叠电动车的减震性能。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后叉装置,包括减震器、能够安装折叠电动车后轮的后叉主体和与折叠电动车车架连接的固定架,后叉主体的一端与固定架铰接,减震器的一端与后叉主体铰接,减震器的另一端设有支撑轴,支撑轴与固定架形成可拆卸连接,减震器上设有控制支撑轴的扳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卡槽,卡槽位于所述后叉主体的上方,所述减震器的支撑轴与该卡槽形成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包括两块导板,所述后叉主体的一端设置在两块导板之间并与两块导板的下部铰接,所述卡槽设置在导板的上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器的一端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与所述后叉主体铰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扳手与所述减震器铰接,铰接处设有复位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器内设有与支撑轴配合作用的定位弹簧,定位弹簧用于使所述支撑轴卡入所述固定架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叉主体上远离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设有安装折叠电动车后轮的接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叉主体上还设有脚撑架,脚撑架上设有铰接的脚撑。
一种折叠电动车,包括上述的后叉装置。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上述的后叉装置及折叠电动车中,后叉装置具有收缩和减震的功能,当未将减震器从固定架上拆下来时,此时的减震器用于撑直能够安装折叠电动车后轮的后叉主体,并提供减震的功能;当通过控制扳手将减震器从固定架上拆下来时,后叉主体能够绕其与固定架的铰接处旋转,旋入折叠电动车车架内,从而能够将折叠电动车后轮一同收缩入折叠电动车车架内,故具有收缩功能。因此,后叉装置能够帮助折叠电动车极大地减小其后轮所占的空间,提高折叠电动车的便携性,从而避免产生给他人造成不便或者碰伤他人的情况,同时,还能够提升折叠电动车的减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后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折叠电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减震器,11、支撑轴,12、扳手,2、后叉主体,21、接口,22、脚撑架,23、脚撑,3、固定架,31、导板,32、卡槽,A、后叉主体的旋转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一种后叉装置,它包括减震器1、能够安装折叠电动车后轮的后叉主体2和与折叠电动车车架连接的固定架3,后叉主体2的一端与固定架3铰接,减震器1的一端与后叉主体2铰接,减震器1的另一端设有支撑轴11,支撑轴11与固定架3形成可拆卸连接,减震器1上设有控制支撑轴11的扳手12。其中,后叉装置具有收缩和减震的功能,当未将减震器1从固定架3上拆下来时,此时的减震器1用于撑直能够安装折叠电动车后轮的后叉主体2,并提供减震的功能;当将减震器1从固定架3上拆下来时,后叉主体2能够绕其与固定架3的铰接处旋转,按方向A旋入折叠电动车车架内,从而能够将折叠电动车后轮一同收缩入折叠电动车车架内,故具有收缩功能。因此,后叉装置能够帮助折叠电动车极大地减小其后轮所占的空间,提高折叠电动车的便携性,从而避免产生给他人造成不便或者碰伤他人的情况,同时,还能够提升折叠电动车的减震性能。
本实施例中,固定架3上设有卡槽32,卡槽32位于后叉主体2的上方,减震器1的支撑轴11与该卡槽32形成可拆卸连接。其中,固定架3包括两块导板31,后叉主体2的一端设置在两块导板31之间并与两块导板31的下部铰接,卡槽32设置在导板31的上部;减震器1的一端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与后叉主体2铰接。
本实施例中,减震器1内设有与支撑轴11配合作用的定位弹簧,用于使支撑轴11总是保持卡入固定架3的卡槽32中的状态,以保障支撑轴11在行车过程中都会始终压贴在固定架3的卡槽32中而不会脱出,此时减震器1既具有锁定后叉主体2的作用,又具有为后叉主体2上的后轮提供减震的作用。另外,当后叉装置从收缩折叠状态展开时,后叉主体2在重力作用下绕其与固定架3的铰接处旋转下来(按A的反方向),定位弹簧会使支撑轴11自动地、快速地卡入固定架3的卡槽32中,达到快速展开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扳手12与减震器1铰接,铰接处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使扳手12被拉动后回到预设的位置,例如,将扳手12向右边拉动,能够使支撑轴11退出卡槽32,此时的后叉主体2便可按方向A旋转折叠,放开扳手12后,扳手12会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左转动回到预设的位置;后叉主体2上远离固定架3的另一端设有安装折叠电动车后轮的接口21。另外,后叉主体2上还设有脚撑架22,脚撑架22上设有铰接的脚撑23,使得脚撑23能够旋向后叉主体2进行折叠,从而与后叉主体2的外形保持一致。
如图2所示,为一种折叠电动车,它包括上述的后叉装置,故该折叠电动车在折叠时能够将后轮收缩入折叠电动车车架内,减小后轮所占用的空间,进而提高折叠电动车的便携性,避免产生给他人造成不便或者碰伤他人的情况。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后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器、能够安装折叠电动车后轮的后叉主体和与折叠电动车车架连接的固定架,后叉主体的一端与固定架铰接,减震器的一端与后叉主体铰接,减震器的另一端设有支撑轴,支撑轴与固定架形成可拆卸连接,减震器上设有控制支撑轴的扳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卡槽,卡槽位于所述后叉主体的上方,所述减震器的支撑轴与该卡槽形成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两块导板,所述后叉主体的一端设置在两块导板之间并与两块导板的下部铰接,所述卡槽设置在导板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的一端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与所述后叉主体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与所述减震器铰接,铰接处设有复位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内设有与支撑轴配合作用的定位弹簧,定位弹簧用于使所述支撑轴卡入所述固定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主体上远离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设有安装折叠电动车后轮的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主体上还设有脚撑架,脚撑架上设有铰接的脚撑。
9.一种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叉装置。
CN201620089001.2U 2016-01-28 2016-01-28 后叉装置及折叠电动车 Active CN205365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89001.2U CN205365935U (zh) 2016-01-28 2016-01-28 后叉装置及折叠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89001.2U CN205365935U (zh) 2016-01-28 2016-01-28 后叉装置及折叠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65935U true CN205365935U (zh) 2016-07-06

Family

ID=56269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89001.2U Active CN205365935U (zh) 2016-01-28 2016-01-28 后叉装置及折叠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659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3717A1 (zh) * 2021-12-07 2023-06-15 浙江阿波罗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3717A1 (zh) * 2021-12-07 2023-06-15 浙江阿波罗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4375B (zh) 汽车遮阳篷
CN106166975A (zh) 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桌
CN104648575B (zh) 一种箱型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CN105416481A (zh) 一种折叠式电动车
CN206155695U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
CN205365935U (zh) 后叉装置及折叠电动车
CN203740021U (zh) 自平衡电动独轮车辅助轮快速拆卸结构
CN205931111U (zh) 一种折叠车
CN105109602B (zh) 骑行平衡两用电动车
CN205059874U (zh) 骑行平衡两用电动车
CN205801347U (zh) 伸缩车架装置及伸缩车
CN204606085U (zh) 一种自动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CN101670772B (zh) 汽车自动保护伞
CN203078687U (zh) 一种后轮前折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CN104691684A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CN207985075U (zh) 一种用于电动折叠车的车轮折叠结构
CN204124274U (zh) 带密闭座舱的折叠车
CN204236211U (zh) 新型汽车车顶遮阳伞
CN203765262U (zh) 一种用于后视镜折叠机构中间连接件的压装装置
CN207712218U (zh) 一种折叠电动平衡车
CN201506238U (zh) 汽车自动保护伞
CN207045570U (zh) 一种便携式x形可折叠电动自行车
CN205706634U (zh) 电动自行车助推器
CN205417941U (zh) 快速折叠便携电动车
CN104129460A (zh) 一种旅行箱式电动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3

Address after: 200120, Room 909, Building 2, No. 2388 Xiupu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Lunjingh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400 No. 18-2 Yuhua Road, Jinli Industrial Zone, Sanjiao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YOUYOU ELECTRIC VEHICL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