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64518U - 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64518U
CN205364518U CN201620061656.9U CN201620061656U CN205364518U CN 205364518 U CN205364518 U CN 205364518U CN 201620061656 U CN201620061656 U CN 201620061656U CN 205364518 U CN205364518 U CN 205364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air
annular
guiding disk
blas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616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燕梅
王侠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m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nm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nm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nm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616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64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64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645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3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 at extrusion
    • B29C48/09Articles with cross-sections having partially or fully enclosed cavities, e.g. pipes or channels
    • B29C48/10Articles with cross-sections having partially or fully enclosed cavities, e.g. pipes or channels flexible, e.g. blown fo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包括吹膜机头,在吹膜机头中央设有竖向的出风管和竖向的进风管,进风管管壁和出风管管壁之间的环行间隙形成进风通道;出风管的管腔形成出风通道,进风管的上段管壁形成有上下若干圈气孔,对应于每一圈气孔设有一个圆环形的导风圆盘,各导风圆盘的内环壁靠近进风管管壁外表面;各导风圆盘能绕着进风管转动;每一个导风圆盘的内环壁开设有多个通风缺口,通风缺口的数量与所述气孔的数量对应相同,每个导风圆盘的各个通风缺口位于同一竖向位置并沿导风圆盘的内环壁的周向均匀布置;每个导风圆盘的外边缘形成有环形出风缝。本实用新型能精细地分层控制各层物料的冷凝位置,使各层物料的凝结时间、凝结位置很好地配合。

Description

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多层共挤吹膜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
背景技术
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具有很好的阻水、阻氧、阻二氧化碳、阻油性能,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在生产过程中,熔融物料从机头挤出而形成膜泡,膜泡挤出后,各层物料均需得到冷却才能冷凝、结晶,上述各层物料冷却速度决定了该层物料冷凝结晶的快慢,又由于各层物料挤出后是以相同速度上升(或下降),因此各层物料冷却速度决定了该层物料发生冷凝结晶时的竖向位置,这个位置又称为该层的“冷凝位置”或“冷却线”;在某一层物料的厚度及材质确定的情况下,该层物料的冷凝位置主要取决于冷却速度,冷却速度越快,其冷凝位置越低。
另一方面,由于各层物料的散热效率有较大差异性,因此当多层物料从机头挤出后,需要精细地控制各层物料的冷却速度,使各层冷凝速度基本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使各层之间得到很好的粘结。
虽然现有多层共挤吹膜机设有外冷风环,且外冷风环的风量可调节,但是现有外冷风环的冷却速度调节只能是对膜泡整体冷却速度的调节,不能精细地控制各层的冷凝位置,使各层物料的冷凝速度差异大,这容易导致薄膜的分层。例如,当尼龙层靠近膜泡外表面,则在外冷风环作用下,该层尼龙层可能过早凝结,导致该层尼龙层的冷凝位置与相邻层的冷凝位置相差太远,尼龙层凝结时相邻层尚未凝结,两者无法很好粘结在一起。
而且随着多层共挤技术的发展,各层物料的配方(配方包括各层的成分、各层之间排列顺序、各层的厚度)千变万化,常见的配方就有几十种,由于配方不同,各物料层的排列位置、厚度就完全不同,呈现多种可能性;而且由于各层的径向排列位置内外有别,导致冷却风环对各层物料的冷却程度、冷却作用的滞后时间并不一致,上述两方面因素使各层的冷凝位置调控变得十分复杂。现有共挤吹膜机的外冷结构只有一个环形出风口,其控制冷却速度的方式也单纯只有依靠调节输入风压一种手段,调控手段单一,根本无法根据各物料层的不同配方、不同位置、不同厚度精细地分层控制各层物料的冷却速度、冷凝位置,因而容易导致薄膜的分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它能精细地分层控制各层物料的冷凝位置。
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该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包括吹膜机头,在吹膜机头中央设有竖向的出风管和竖向的进风管,进风管套在出风管外围,出风管的上段和进风管的上段均露出在机头上方,进风管管壁和出风管管壁之间的环行间隙形成进风通道;出风管的管腔形成出风通道,其主要特点在于,进风管的上段管壁形成有上下若干圈气孔,每一圈的各个气孔位于同一竖向位置并沿进风管管壁的周向均匀布置;对应于每一圈气孔设有一个圆环形的导风圆盘,各导风圆盘的内环壁靠近进风管管壁外表面;各导风圆盘能绕着进风管转动;每一个导风圆盘的内环壁开设有多个通风缺口,通风缺口的数量与所述气孔的数量对应相同,每个导风圆盘的各个通风缺口位于同一竖向位置并沿导风圆盘的内环壁的周向均匀布置;每个导风圆盘的外边缘形成有环形出风缝。
所述每个导风圆盘由上盘片和下盘片组成,上盘片和下盘片的外边沿之间留有间隙而形成为所述环形的出风缝;所述导风圆盘的内环壁与上盘片的内边沿或下盘片的内边沿连为一体。
上盘片一体连接有直立的第一环形导风片,该第一环形导风片的下沿与下盘片之间留有环形的第一导风间隙。
下盘片一体连接有直立的第二环形导风片,该第二环形导风片的上沿与上盘片之间留有环形的第二导风间隙。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冷却风环的基础上,在吹膜机头上方增设有上下多个导风圆盘,利用进风管管壁和出风管管壁之间的环行间隙向各导风圆盘送入冷却空气,冷却空气通过每个导风圆盘的环形出风缝吹向膜泡内腔,之后通过出风管的管腔将各导风圆盘的冷却空气排走。各导风圆盘对各层物料的冷却作用存在三方面的差异:(1)、由于各层物料内外位置不同,使每个导风圆盘对各层物料的冷却程度存在差异,由于热传递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内外层物料冷却也存在时间差;(2)、各导风圆盘的环形出风缝竖向位置不相同,不同竖向位置的环形出风缝因为与冷凝位置的距离不同,所以即使输出同样风量的冷却风,对物料冷凝过程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3)、每个导风圆盘可以独立转动,可以独立调节各个导风圆盘的各个通风缺口与对应气孔的对准度,各个导风圆盘就可以独立调节输出的冷却风量和冷却空气流速。
上述三方面的因素可以与传统外冷风环叠加,即本实用新型在传统风环的基础上,可以分别调节不同高度的导风圆盘的输出风速,因此对各层物料冷凝位置的调控手段多样化、立体化,其调控手段具有多种多样的组合方式,可以从这些多种多样的组合方式中,选择到最合乎具体配方的一种理想组合方式,以适应具体一种膜泡的具体配方(配方包括各层物料的成分、各层之间排列顺序、各层的厚度等因素,从而精细地调节各层物料在上升路途中的冷却过程,最终精细地控制各层物料的冷凝位置,使各层物料的凝结时间、凝结位置很好地配合,相互间粘结良好,避免出现分层、剥离,减少应力开裂现象,达到理想的调控效果,特别适合于多层共挤吹膜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及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进风管上段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导风圆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下盘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所示,该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包括吹膜机头1,在吹膜机头1中央设有竖向的出风管2和竖向的进风管3,进风管3套在出风管2外围,出风管2的上段和进风管3的上段均露出在机头1上方,进风管3管壁和出风管2管壁之间的环行间隙形成进风通道31,进风管3上端面形成有环形盖板32;出风管2的管腔形成出风通道。图2、图4所示,进风管3的上段管壁形成有上下四圈气孔4,每一圈的各个气孔4位于同一竖向位置并沿进风管3管壁的周向均匀布置。图2、图3所示,对应于每一圈气孔4设有一个圆环形的导风圆盘5,各导风圆盘5的内环壁51靠近进风管3管壁外表面;图2、图3、图5、图6所示,所述每个导风圆盘5由上盘片52和下盘片53组成,上盘片52和下盘片53的外边沿之间留有间隙而形成为环形的出风缝55;环形出风缝55位于导风圆盘5的外边缘;所述导风圆盘的内环壁51与下盘片53的内边沿连为一体。各导风圆盘5能绕着进风管3转动。图6、图7、图8所示,每一个导风圆盘的内环壁51开设有多个通风缺口54,每一个导风圆盘通风缺口54的数量与对应一圈的气孔4的数量相同,每个导风圆盘5的各个通风缺口54位于同一竖向位置并沿导风圆盘的内环壁51的周向均匀布置。
图5、图6、图7、图8所示,上盘片52一体连接有直立的第一环形导风片61,该第一环形导风片61的下沿与下盘片53之间留有环形的第一导风间隙71;下盘片53一体连接有直立的第二环形导风片62,该第二环形导风片62的上沿与上盘片52之间留有环形的第二导风间隙72。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多层熔融物料从机头1挤出而形成膜泡8。在膜泡挤出之前,针对各层熔融物料的不同配方、厚度,先旋转各导风圆盘5能绕着进风管3转动,分别独立调节各导风圆盘5的通风缺口54与对应气孔4的对准度,即分别独立调节各个导风圆盘5冷却空气输出流速。
生产时,外界的冷却空气通过进风管3下端管口进入进风通道31,经进风管3管壁的气孔4、通风缺口54进入导风圆盘5的流道,经过第一导风间隙71、第二导风间隙72流向环形的出风缝55,最后由导风圆盘5的环形出风缝55均匀吹向膜泡8四周而进行冷却,如图1中箭头所示,各导风圆盘5的环形出风缝5吹出的风量不同并且可调。环形出风缝55吹出的冷却空气最后经出风管的上端进入竖向出风管2中,最后由出风管2的下端向外排走。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圆盘的内环壁51也可以改为与上盘片52的内边沿连为一体。

Claims (4)

1.一种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包括吹膜机头,在吹膜机头中央设有竖向的出风管和竖向的进风管,进风管套在出风管外围,出风管的上段和进风管的上段均露出在机头上方,进风管管壁和出风管管壁之间的环行间隙形成进风通道,出风管的管腔形成出风通道;其特征在于:进风管的上段管壁形成有上下若干圈气孔,每一圈的各个气孔位于同一竖向位置并沿进风管管壁的周向均匀布置;对应于每一圈气孔设有一个圆环形的导风圆盘,各导风圆盘的内环壁靠近进风管管壁外表面;各导风圆盘能绕着进风管转动;每一个导风圆盘的内环壁开设有多个通风缺口,通风缺口的数量与所述气孔的数量对应相同,每个导风圆盘的各个通风缺口位于同一竖向位置并沿导风圆盘的内环壁的周向均匀布置;每个导风圆盘的外边缘形成有环形出风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导风圆盘由上盘片和下盘片组成,上盘片和下盘片的外边沿之间留有间隙而形成为所述环形的出风缝;所述导风圆盘的内环壁与上盘片的内边沿或下盘片的内边沿连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其特征在于:上盘片一体连接有直立的第一环形导风片,该第一环形导风片的下沿与下盘片之间留有环形的第一导风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其特征在于:下盘片一体连接有直立的第二环形导风片,该第二环形导风片的上沿与上盘片之间留有环形的第二导风间隙。
CN201620061656.9U 2016-01-22 2016-01-22 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 Active CN205364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61656.9U CN205364518U (zh) 2016-01-22 2016-01-22 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61656.9U CN205364518U (zh) 2016-01-22 2016-01-22 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64518U true CN205364518U (zh) 2016-07-06

Family

ID=56273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61656.9U Active CN205364518U (zh) 2016-01-22 2016-01-22 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645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674185B2 (ja) 多層環状口金
CN101035667B (zh) 具有周边可调气流的气环
CN104880118B (zh) 一种冷却塔配水系统、冷却塔及冷却塔配水方法
CN107053648B (zh) 上吹式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
CN205364518U (zh) 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
CN207594318U (zh) 塑料吹膜机内冷结构
CN106679013A (zh) 土壤源基生土窑洞被动式通风除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860815Y (zh) 钢管防腐双层复合式挤出包覆机头
CN204278509U (zh) 能调节流量分配比例的吹膜设备冷却风环
CN205735892U (zh) 一种注塑模用供水排水系统
CN202293335U (zh) 多层共挤吹膜机内冷结构
CN204869636U (zh) 吹膜机膜坯形态调节装置
CN205929397U (zh) 一种pvc自增强挤出成型模具
CN201889904U (zh) 一种封闭式吹膜机膜泡内冷却装置
CN204414578U (zh) 一种塑料薄膜的吹塑风环结构
CN208322016U (zh) 一种高效轮毂水冷模具
CN204172332U (zh) 吹制袋膜的内面冷却装置
CN205825795U (zh) 一种新型冷却塔填料层
CN212528673U (zh) 下吹式吹膜机的冷却水环
CN203508627U (zh) 拉丝机的卷筒冷却结构
CN108441238A (zh) 一种干熄炉斜道口气流通道截面积调节结构及调节方法
CN206856001U (zh) 用于吹膜装置的风环组件
CN210190499U (zh) 一种温度可控的吹膜机机头风环冷却装置
CN207549470U (zh) 一种用于吹膜设备的冷却风分配装置
CN104441602B (zh) 一种塑料薄膜的吹塑风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