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45077U - 汽车及其前地板总成 - Google Patents

汽车及其前地板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45077U
CN205345077U CN201620117500.8U CN201620117500U CN205345077U CN 205345077 U CN205345077 U CN 205345077U CN 201620117500 U CN201620117500 U CN 201620117500U CN 205345077 U CN205345077 U CN 205345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floor
internal plate
threshold internal
floor
floo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175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国华
张鹏
刘勇
鲍涛
邓留名
张振富
陈晓磊
曹力丰
徐梦茹
邓为
车永福
唐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175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450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45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450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及其前地板总成,该总成包括:前地板,包括中央通道以及沿车宽方向设置在中央通道两侧的左、右前地板本体,左、右前地板本体沿车宽方向的一端与中央通道固定;沿车宽方向设置在前地板两侧的左、右门槛内板,左前地板本体沿车宽方向的另一端与左门槛内板固定,右前地板本体沿车宽方向的另一端与右门槛内板固定;前地板、左门槛内板、右门槛内板在车长方向上靠近车尾的一端均具有一致性横断面。本方案能够实现在汽车的轴距发生变化时,无需研发新的前地板总成,因而降低了整车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增强了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

Description

汽车及其前地板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及其前地板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降低整车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已成为汽车制造商面临的重要课题和挑战。而车身地板的开发成本、开发周期无疑会直接影响整车的开发成本、开发周期。
车身地板一般包括沿车长方向依次设置的前地板总成与后地板总成,前地板总成与后地板总成固定。然而,现有不同轴距车型无法实现前地板总成的共同开发,即每次在制造不同轴距的汽车时,均需开发新的前地板总成,导致整车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削弱了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不同轴距车型无法实现前地板总成的共同开发,导致整车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削弱了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地板总成,包括:前地板,包括中央通道以及沿车宽方向设置在所述中央通道两侧的左、右前地板本体,所述左、右前地板本体沿所述车宽方向的一端与中央通道固定;沿所述车宽方向设置在所述前地板两侧的左、右门槛内板,所述左前地板本体沿所述车宽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左门槛内板固定,所述右前地板本体沿所述车宽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右门槛内板固定;所述前地板、左门槛内板、右门槛内板在车长方向上靠近车尾的一端均具有一致性横断面。
可选地,所述左、右门槛内板至少其中之一为辊压件。
可选地,所述左、右门槛内板至少其中之一为超高强度钢板,所述超高强度钢板的抗拉强度为1000兆帕以上。
可选地,所述超高强度钢板的厚度为1mm至1.2mm。
可选地,所述前地板为冲压件。
可选地,所述中央通道与左、右前地板本体的固定方式为焊接。
可选地,所述前地板与左、右门槛内板的固定方式为焊接。
可选地,所述前地板与左、右门槛内板的焊接面处涂敷有密封胶。
可选地,还包括:
在车高方向上位于所述左前地板本体下方的左前纵梁,所述左前纵梁与左前地板本体固定;
在车高方向上位于所述右前地板本体下方的右前纵梁,所述右前纵梁与右前地板本体固定。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沿车长方向依次设置的后地板总成以及上述任一所述的前地板总成,所述前地板总成在车长方向上靠近车尾的一端与后地板总成固定。
可选地,所述前地板总成的所述一端与后地板总成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前地板、左门槛内板、右门槛内板在车长方向上靠近车尾的一端(定义为后端)均具有一致性横断面,在制造不同轴距的汽车时,可以一次性开发统一的前地板总成。然后,根据各种车型对轴距的要求来沿车宽方向切除开发出的前地板、左、右门槛内板的后端中多余的部分。由于前地板、左门槛内板、右门槛内板的后端均具有一致性横断面,故无论切除后前地板、左门槛内板、右门槛内板的后端长度是多少,切除后的前地板、左门槛内板、右门槛内板的横断面均能与切除之前保持一致,使得符合各种轴距要求的前地板总成均能与后地板总成匹配焊接。由于在汽车的轴距发生变化时,无需研发新的前地板总成,因而降低了整车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增强了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
另外,不同轴距的汽车的前地板总成中,仅存在前地板、左门槛内板、右门槛内板后端长度的区别,可以仅验证含有该前地板总成的最恶劣轴距的汽车的各项性能,而无需验证其它也含有该前地板总成的其它轴距的汽车的各项性能,换言之,节省了对具有该前地板总成的不同轴距的汽车进行逐一验证的时间,因而降低了整车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增强了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前地板总成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前地板总成的后端沿AA方面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前地板总成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前地板总成1包括前地板2、左门槛内板3以及右门槛内板4。前地板2用于支撑座椅(未图示),左门槛内板3位于汽车左前车门的正下方,右门槛内板4位于汽车右前车门的正下方。其中:
前地板2包括中央通道5以及沿车宽方向X设置在中央通道5两侧的左前地板本体6、右前地板本体7,左前地板本体6、右前地板本体7沿车宽方向X的一端均与中央通道5固定。中央通道5与车长方向Y几乎平行。
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沿车宽方向X设置在前地板2的两侧,左前地板本体6沿车宽方向X的另一端与左门槛内板3固定,右前地板本体7沿车宽方向X的另一端与右门槛内板4固定。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与车长方向Y几乎平行。
在图中,前地板2的正面不可见、反面可见,所述正面是指前地板总成1应用在汽车上时在车高方向Z上面向车顶的表面,所述反面是指前地板总成1应用在汽车上时在车高方向Z上背向车顶的表面。前地板总成1安装至汽车上时,自车尾指向车头的车长方向看过去,左前地板本体6位于右前地板本体7的左侧,右前地板本体7位于左前地板本体6的右侧,左门槛内板3位于前地板2的左侧,右门槛内板4位于前地板2的右侧。
前地板2、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在车长方向Y上靠近车尾的一端(下文统一简称为后端)用于与后地板总成(未图示)固定。前地板2的后端具有一致性横断面,所谓横断面是指沿车宽方向X切断前地板2的后端后所露出的表面,后端具有一致性横断面是指前地板2后端在车长方向Y上任意位置的横截面均相同,即,若利用若干均平行于车宽方向X并沿车长方向Y间隔设置的截面剖切前地板2的后端,则获得的所有截面形状相同,所述截面在车长方向Y上的位置任意设置。左门槛内板3的后端具有一致性横断面,右门槛内板4的后端也具有一致性横断面,关于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中后端具有一致性横断面的含义与前地板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前地板2、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仅改变后端(是指具有一致性横断面的一端)长度,但保持其余部分的长度不变时,前地板总成1的长度会发生改变,因而可以应用在不同轴距的车型上。所述后端越长,前地板总成1可以应用在越大轴距的车型上。
在制造不同轴距的汽车时,可以一次性开发统一的前地板总成1,然后,根据各种车型对轴距的要求来沿车宽方向X切除开发出的前地板2、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的后端中多余的部分。由于前地板2、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的后端均具有一致性横断面,故无论切除后前地板2、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的后端长度是多少,切除后的前地板2、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的横断面均能与切除之前保持一致,使得符合各种轴距要求的前地板总成1均能与后地板总成匹配焊接。由于在汽车的轴距发生变化时,无需研发新的前地板总成1,因而降低了整车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增强了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
另外,不同轴距的汽车的前地板总成1中,仅存在前地板2、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后端长度的区别,可以仅验证含有该前地板总成1的最恶劣轴距的汽车的各项性能,而无需验证其它也含有该前地板总成1的其它轴距的汽车的各项性能,换言之,节省了对具有该前地板总成1的不同轴距的汽车进行逐一验证的时间,因而降低了整车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增强了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
在本实施例中,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均为辊压件,所谓辊压件是指利用辊压成型工艺所形成的部件。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采用辊压件的原因包括:左门槛内板3在长度方向Y上可以获得一致性横截面,右门槛内板4在长度方向Y上也可以获得一致性横截面,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的长度可以不受限制。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制造,以使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的后端具有一致性横断面。
在本实施例中,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为超高强度钢板,即,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均利用超高强度钢板制成。在本实用新型中,超高强度钢板是指抗拉强度在1000兆帕以上的钢板。辊压成型工艺可以对超高强度钢板进行加工,以获得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由于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为超高强度钢板,而超高强度钢板相比于其它材料具有更佳的机械性能,故在满足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的机械性能要求下,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可以设置得较薄一些,从而减轻了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的重量,由于实现车身的轻量化。而轻量化是当前汽车的重要发展趋势,轻量化对减少汽车的能源消耗和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都有重要的意义。
进一步地,经研究发现,为超高强度钢板的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的厚度设置为1mm至1.2mm时,可以在机械性能和轻量化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但需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的形成工艺、材料、厚度均不应局限于本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前地板2为冲压件,所谓冲压件是指利用冲压成型工艺所形成的部件。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前地板2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制造,以使前地板2的后端具有一致性横断面。
在本实施例中,前地板2为分体式,中央通道5与左前地板本体6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中央通道5与右前地板本体7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
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前地板2也可以为一体式,即,中央通道5、左前地板本体6和右前地板本体7一体成型。
当前地板2为分体式时,中央通道5、左前地板本体6、右前地板本体7均可以利用机械性能相对较高的材料单独制成。例如,左前地板本体6、右前地板本体7的材料可以选择牌号为HC180、DC03、DC04、DC05的钢,中央通道5采用牌号为HC340的钢。
而当前地板2为整体式时,前地板2只能利用机械性能相对较低的材料一体成型而成。例如,前地板2的材料可以选择牌号为DC06的钢。为了弥补一体成型的前地板2在机械性能上的不足,需额外地在前地板2上设置加强板,这无疑不利于实现车身的轻量化。
在本实施例中,前地板2与左门槛内板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前地板2与右门槛内板4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前地板2与左门槛内板3的焊接面处涂敷有密封胶,前地板2与右门槛内板4的焊接面处涂敷有密封胶,使得前地板2与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焊接之后,前地板2与左门槛内板3的焊接面处、前地板2与右门槛内板4的焊接面处均能实现密封,不会形成缝隙,避免了大气中的污染物自该缝隙进入乘客舱内。但需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前地板2与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的固定方式并不应局限于本实施例,也可以采用其它例如螺栓连接、铆接等方式来实现两者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前地板总成1还包括左前纵梁8和右前纵梁9。其中,左前纵梁8在车高方向Z上位于左前地板本体6的下方并与左前地板本体6固定,右前纵梁9在车高方向Z上位于右前地板本体7的下方与右前地板本体7固定,使得在车高方向Z上左前纵梁8和右前纵梁9均比前地板2更远离车顶。汽车正碰时所受到的碰撞能量可以经由左前纵梁8和右前纵梁9向后传递和分散。
在本实施例中,左前纵梁8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左前地板本体6上,右前纵梁9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右前地板本体7上。在其它实施例中,左前纵梁8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与左前地板本体6固定,右前纵梁9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与右前地板本体7固定,例如,所述其它方式可以为螺栓连接、铆接等。
在本实施例中,前地板总成1还包括左前加强梁10和右前加强梁11。其中,左前加强梁10在车高方向Z上位于左前地板本体6的上方并与左前地板本体6固定,右前加强梁11在车高方向Z上位于右前地板本体7的上方与右前地板本体7固定,使得在车高方向Z上左前加强梁10和右前加强梁11均比左前纵梁8和右前纵梁9更靠近车顶。左前加强梁10与左前纵梁8基本上在一条与车长方向Y平行的直线上,且左前加强梁10与左前纵梁8在车长方向Y上存在间隔。右前加强梁11与右前纵梁9基本上在一条与车长方向Y平行的直线上,且右前加强梁11与右前纵梁9在车长方向Y上存在间隔。汽车正碰时,左前加强梁10和右前加强梁11可以防止乘客舱发生变形,避免了乘客舱内的前排乘客受到伤害。
在本实施例中,左前加强梁1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左前地板本体6上,右前加强梁1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右前地板本体7上。在其它实施例中,左前加强梁10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与左前地板本体6固定,右前加强梁11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与右前地板本体7固定,例如,所述其它方式可以为螺栓连接、铆接等。
结合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前地板总成1关于一平行于车长方向Y的平面对称,左门槛内板3、右门槛内板4的后端的横截面大致呈几字型,左前地板本体6、右前地板本体7的后端的横截面形状均在车宽方向X上凹凸不平,中央通道5的后端的横截面大致呈几字型,且自车底指向车顶的车高方向Z看过去,中央通道5的中央部分突出于左前地板本体6、右前地板本体7。需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前地板总成1中各个部件的形状并不应局限于所给实施例以及图中所示。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沿车长方向依次设置的后地板总成以及上述前地板总成,前地板总成在车长方向上靠近后地板总成的后端与后地板总成固定。在具体实施例中,前地板总成的后端与后地板总成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前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地板,包括中央通道以及沿车宽方向设置在所述中央通道两侧的左、右前地板本体,所述左、右前地板本体沿所述车宽方向的一端与中央通道固定;
沿所述车宽方向设置在所述前地板两侧的左、右门槛内板,所述左前地板本体沿所述车宽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左门槛内板固定,所述右前地板本体沿所述车宽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右门槛内板固定;
所述前地板、左门槛内板、右门槛内板在车长方向上靠近车尾的一端均具有一致性横断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门槛内板至少其中之一为辊压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门槛内板至少其中之一为超高强度钢板,所述超高强度钢板的抗拉强度为1000兆帕以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强度钢板的厚度为1mm至1.2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地板为冲压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通道与左、右前地板本体的固定方式为焊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地板与左、右门槛内板的固定方式为焊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地板与左、右门槛内板的焊接面处涂敷有密封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车高方向上位于所述左前地板本体下方的左前纵梁,所述左前纵梁与左前地板本体固定;
在车高方向上位于所述右前地板本体下方的右前纵梁,所述右前纵梁与右前地板本体固定。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车长方向依次设置的后地板总成以及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前地板总成,所述前地板总成在车长方向上靠近车尾的一端与后地板总成固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地板总成的所述一端与后地板总成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
CN201620117500.8U 2016-02-05 2016-02-05 汽车及其前地板总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450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7500.8U CN205345077U (zh) 2016-02-05 2016-02-05 汽车及其前地板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7500.8U CN205345077U (zh) 2016-02-05 2016-02-05 汽车及其前地板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45077U true CN205345077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79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1750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45077U (zh) 2016-02-05 2016-02-05 汽车及其前地板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450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4143A (zh) * 2017-06-02 2018-12-1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制备结构的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4143A (zh) * 2017-06-02 2018-12-1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制备结构的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98609U (zh) 汽车后纵梁总成及汽车
CN204150122U (zh) 一种汽车门槛梁总成结构
CN205589329U (zh) 汽车用加强结构及汽车
CN112172933A (zh) 一种车身前地板结构
CN102582387B (zh) 一种汽车后悬安装总成结构
CN211642361U (zh) 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
CN102619448B (zh) 一种优化偏置碰效果的车门加强结构
CN205345077U (zh) 汽车及其前地板总成
CN210191611U (zh) 一种汽车车身加强b柱组件
CN204978887U (zh) 一种后地板加强结构
CN208559545U (zh) 承载式车身前地板总成
CN110316258B (zh) 前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03237296U (zh) 车辆后地板纵梁总成以及车辆后部结构
CN106275109B (zh) 一种备胎坑及加强结构
CN105882761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加强横梁总成及汽车
CN105235748B (zh) 车架、底盘及工程机械
CN209776577U (zh) 一种汽车门槛加强板结构
CN207843078U (zh) 前围板横梁及包括其的前围总成、汽车
CN103847794A (zh) 一种车架后部结构
CN205930924U (zh) 车辆的前横梁和车辆
CN101700789B (zh) 一种汽车的地板后部承载结构
CN111572642A (zh) 一种机舱前纵梁结构及汽车
CN201890135U (zh) 一种汽车用燃油箱安装支架
CN220430061U (zh) 一种汽车前舱防火墙防撕裂结构
CN213109534U (zh) 一种汽车后地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