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20440U - 电动车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20440U
CN205320440U CN201521128927.XU CN201521128927U CN205320440U CN 205320440 U CN205320440 U CN 205320440U CN 201521128927 U CN201521128927 U CN 201521128927U CN 205320440 U CN205320440 U CN 205320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tud
controller
heating panel
electric vehicl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2892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奇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ob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ob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ob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ob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2892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20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20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2044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动车技术领域,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包括散热器、与散热器围合形成收容空间的第一壳体、固定于散热器上的集成电路结构以及紧密连接于第一壳体与散热器之间的密封垫;第一壳体包括壳体部以及沿壳体部四周延伸的侧壁,散热器包括散热板、多个并排间隔设置的散热鳍片以及靠近两相对侧壁外侧的延伸壁。该电动车控制器利用贴合设置有集成电路结构的散热板与散热鳍片一体设置以改善散热效果;通过在侧壁外侧设置延伸壁以对集成电路结构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有效地增大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并利用密封垫紧密连接于侧壁与散热板之间以将集成电路结构密封于收容空间内,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Description

电动车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控制器。
背景技术
电动车因其具有绿色环保、轻便快捷等优点已成为大部分人短途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电动车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电动观光车、电动巡逻车、电动购物车、电动滑板车等等。
电动车控制器作为电动车的四大部件之一,在电动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控制器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款电动车的品质。现有的电动车控制器结构上通常采用空腔式的金属外壳密封的形式,信号的输出采用引线输出方式。空腔式的外壳结构,功率管散热时集中在较窄的一面,当在恶劣的工况下功率管急剧升温热量很难快速散发,易造成功率管过热损坏;而引线输出的方式,因功能线的接插连接器较多,造成整车装配时繁琐,排查故障难等情况。
而且现有的电动车控制器的防水等级一般都不高,对于多线束结构,线束之间会有水随着两线之间的间隙渗入到控制器中,这容易导致电路短路;而高成本的防水控制器使用硅胶板防水,防水性能很好,但操作工艺复杂。现有的控制器自身结构使得其防水性能和散热性能不能兼顾。
因此,如何同时改善电动车控制器的防水性能和散热效果已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控制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同时改善电动车控制器的防水性能和散热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包括用于散热的散热器、与所述散热器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散热器围合形成收容空间的第一壳体、固定于所述散热器上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集成电路结构以及紧密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散热器之间的密封垫;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壳体部以及沿所述壳体部四周延伸的侧壁,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板、多个沿所述散热板朝背离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突出延伸且并排间隔设置的散热鳍片以及沿所述散热板两侧边朝向所述侧壁一侧弯折延伸并靠近两相对所述侧壁外侧的延伸壁,各所述散热鳍片与所述集成电路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板的两相对表面上,所述密封垫密封连接于所述散热板与所述侧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集成电路结构包括贴设有功率管并贴合于散热板上的功率板、与所述功率板电性连接且相互层叠设置的控制板以及固定安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板或者所述功率板上的电容器,所述功率板位于所述散热板与所述控制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集成电路结构还包括固定并电连接于所述功率板上以连接至电机的第一接线柱以及电连接于所述功率板和所述控制板且连接至电源的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二接线柱与所述控制板的焊盘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部设有供所述第一接线柱伸出至所述收容空间外的第一导通孔以及供所述第二接线柱伸出至所述收容空间外的第二导通孔,所述电动车控制器还包括紧密连接于所述第一导通孔内壁与所述第一接线柱之间的第一密封圈以及紧密连接于所述第二导通孔内壁与所述第二接线柱之间的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线柱设有至少一个收容所述第一密封圈且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导通孔内壁的第一凹陷槽,所述第二接线柱设有至少一个收容所述第二密封圈且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导通孔内壁的第二凹陷槽。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车控制器还包括扣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与所述第一导通孔相通以供外部线缆连接至所述第一接线柱的第一连接孔以及与所述第二导通孔相通以供外部线缆连接至所述第二接线柱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导通孔非轴向相通,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导通孔非轴向相通。
进一步地,各所述散热鳍片的两相对表面呈波纹状。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所述散热鳍片和所述延伸壁由一体成型而制成,所述延伸壁包括贴近所述侧壁的内延伸壁以及与所述内延伸壁间隔设置的外延伸壁,所述内延伸壁与所述外延伸壁相面对的表面呈波纹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该电动车控制器利用所述散热板固定所述集成电路结构并且该散热板与所述壳体相对设置以共同形成所述电动车控制器的外壳结构,增加了所述集成电路结构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并利用贴合设置有所述集成电路结构的散热板与散热鳍片一体设置以改善散热效果,使得所述集成电路结构产生的热量能经所述散热板迅速传递至所述散热鳍片上而得以散发,散热效果更加明显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通过在所述侧壁外侧设置延伸壁以对所述集成电路结构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有效地增大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并利用所述密封垫紧密连接于所述侧壁与所述散热板之间以将所述集成电路结构密封于所述收容空间内,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电动车控制器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电动车控制器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电动车控制器的分解图;
图4是图2中第一壳体的结构图;
图5是图2中第二壳体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散热器44电容器
12散热板45功率管
120固定孔46第一接线柱
14散热鳍片460第一凹陷槽
15延伸壁47第二接线柱
150内延伸壁470第二凹陷槽
152外延伸壁50第一紧固件
16固定板52第二紧固件
20第一壳体54第三紧固件
22壳体部60第二壳体
24第一导通孔62第一连接孔
25第二导通孔64第二连接孔
26侧壁70第一线缆夹
28收容槽
30收容空间72第二线缆夹
40集成电路结构80密封垫
42功率板82第一密封圈
43控制板84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包括用于散热的散热器10、与所述散热器10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散热器10围合形成收容空间30的第一壳体20、固定于所述散热器10上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30内的集成电路结构40以及紧密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20与所述散热器10之间的密封垫80;所述第一壳体20包括壳体部22以及沿所述壳体部22四周延伸的侧壁26,所述散热器10包括散热板12、多个沿所述散热板12朝背离所述第一壳体20一侧突出延伸且并排间隔设置的散热鳍片14以及沿所述散热板12两侧边朝向所述侧壁26一侧弯折延伸并靠近两相对所述侧壁26外侧的延伸壁15,各所述散热鳍片14与所述集成电路结构40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板12的两相对表面上,所述密封垫80密封连接于所述散热板12与所述侧壁26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利用所述散热板12固定所述集成电路结构40并且该散热板12与所述壳体相对设置以共同形成所述电动车控制器的外壳结构,增加了所述集成电路结构40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并利用贴合设置有所述集成电路结构40的散热板12与散热鳍片14一体设置以改善散热效果,使得所述集成电路结构40产生的热量能经所述散热板12迅速传递至所述散热鳍片14上而得以散发,散热效果更加明显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通过在所述侧壁26外侧设置延伸壁15以对所述集成电路结构40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有效地增大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并利用所述密封垫80紧密连接于所述侧壁26与所述散热板12之间以将所述集成电路结构40密封于所述收容空间30内,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10由导热材料制成,例如铝型材。所述第一壳体20由非金属材料制成,例如,塑料等。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延伸壁15与所述散热板12相互垂直并靠近所述第一壳体20,以散发所述收容空间30内的所述集成电路结构40产生的热量,并且,整个所述散热器10呈敞开式的U型结构以增加空气对流,提高散热效率。
请参照图3,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板12上设有多个固定孔120,利用第一紧固件50依次穿过所述固定孔120和所述密封垫80锁紧于所述侧壁26上,以使所述散热器10、所述密封垫80与所述第一壳体20紧密牢固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紧固件50可以是螺丝或者螺钉等。
请参照图2和图3,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第一壳体20与所述散热板12之间紧密连接所述密封圈80以使所述第一壳体20与所述散热板12密封连接,避免雨水沿所述第一壳体20与所述散热板12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收容空间30中而造成对所述集成电路结构40的破坏,保证所述电动车控制器的性能。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20上的侧壁26底部设置有收容所述密封圈80的收容槽28,以对所述密封圈80起到定位和限制作用,保证所述第一壳体20与所述散热板12的密封性能。
请参照图2和图3,进一步地,所述集成电路结构40包括贴设有功率管并贴合于散热板12上的功率板42、与所述功率板42电性连接且相互层叠设置的控制板以及固定安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板45或者所述功率板42上的电容器44,所述功率板42位于所述散热板12与所述控制板45之间。通过将所述功率板42贴合于所述散热板12的一表面上,以使热量能够快速地通过所述散热板12传递出去,提高散热效率。通过将所述功率板42与所述控制板45层叠设置以扩大电路集成的数量和将大小功率电子元器件分开设置,以改善所述功率板42和所述控制板45的承载能力。大功率电子元器件设置于所述功率板42上,以使得大功率电子元器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功率板42和所述散热板12迅速传递出去,减小了热辐射对所述控制板45的干扰。优选地,大功率电子元器件可以是功率管、电源接线柱、电源电容等等。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电容器44为电源电容。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电容器44还可以是其他大电流电容,此处不一一列举。
请参照图3,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功率板42上还设有多个所述功率管45,以实现大功率输出。优选地,所述功率管45与所述控制板45之间未相互接触,以避免所述功率管45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至所述控制板45上,通过在二者之间形成间隙以形成空气对流空间,而有利于散热。
请参照图2和图3,进一步地,所述集成电路结构40还包括固定并电连接于所述功率板42上以连接至电机的第一接线柱46以及电连接于所述功率板42和所述控制板45且连接至电源的第二接线柱47,所述第二接线柱47与所述控制板45的焊盘接触。所述第一接线柱46用于连接电机相,且固定于所述功率板42上并穿过所述控制板45上的通孔,避免热量传递至所述控制板45中。所述第二接线柱47用于连接电源并设置于所述电容器44两侧,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功率板42上以及另一端穿过所述控制板45,且所述第二接线柱47与所述控制板45上的焊盘接触,以实现电连接。
请参照图2和图3,在该实施例中,利用第二紧固件52将所述第一接线柱46牢固地固定于所述功率板42上,以及利用第三紧固件54将所述第二接线柱47牢固地固定于所述功率板42上,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优选地,对于一个所述第一接线柱46,采用两颗所述第二紧固件52将其锁紧于所述功率板42上,以避免旋紧或者旋松所述第一接线柱46上方的接线紧固件时发生同转而松动。同样地,对于一个所述第二接线柱47,采用两颗所述第三紧固件54将其锁紧于所述功率板42上,以避免旋紧或者旋松所述第二接线柱47上方的接线紧固件时发生同转而松动。
请参照图2至图4,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部22设有供所述第一接线柱46伸出至所述收容空间30外的第一导通孔24以及供所述第二接线柱47伸出至所述收容空间30外的第二导通孔25,所述电动车控制器还包括紧密连接于所述第一导通孔24内壁与所述第一接线柱46之间的第一密封圈82以及紧密连接于所述第二导通孔25内壁与所述第二接线柱47之间的第二密封圈84。通过在所述第一接线柱46上套设所述第一密封圈82以使所述第一接线柱46与所述第一壳体20密封连接,防止雨水沿所述外部线缆顺着所述第一接线柱46流入所述收容空间30内,起到有效防水之目的;同样地,通过在所述第二接线柱47上套设所述第二密封圈84以使所述第二接线柱47与所述第一壳体20密封连接,防止雨水沿所述外部线缆顺着所述第二接线柱47流入所述收容空间30内,起到有效防水之目的。
请参照图2至图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线柱46设有至少一个收容所述第一密封圈82且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导通孔24内壁的第一凹陷槽460,所述第二接线柱47设有至少一个收容所述第二密封圈84且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导通孔25内壁的第二凹陷槽470。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凹陷槽460以部分收容所述第一密封圈82,对所述第一密封圈82起到定位和限制作用,避免所述第一密封圈82沿着所述第一接线柱46轴向移动,从而有效起到密封固定作用。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凹陷槽470以部分收容所述第二密封圈84,对所述第二密封圈84起到定位和限制作用,避免所述第二密封圈84沿着所述第二接线柱47轴向移动,从而有效起到密封固定作用。
请参照图1至图5,进一步地,所述电动车控制器还包括扣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20上的第二壳体60,所述第二壳体60设有与所述第一导通孔24相通以供外部线缆连接至所述第一接线柱46的第一连接孔62以及与所述第二导通孔25相通以供外部线缆连接至所述第二接线柱47的第二连接孔64,所述第一连接孔62与所述第一导通孔24非轴向相通,所述第二连接孔64与所述第二导通孔25非轴向相通。利用所述第二壳体60与所述第一壳体20相互扣合以使所述第二壳体6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20,拆装方便。在完成所述第一接线柱46和所述第二接线柱47与外部线缆连接后,将所述第二壳体60扣合于所述第一壳体20上以避免所述第一接线柱46和所述第二接线柱47外露,使得整个电动车控制器外型简洁、美观。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62与所述第一导通孔24相通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孔64与所述第二导通孔25相通以供所述外部线缆伸入至所述第一壳体20与所述第二壳体60之间而与所述第一接线柱46和所述第二接线柱47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62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接线柱46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连接孔64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接线柱47的轴线垂直。
请参照图2和图3,在该实施例中,利用第一线缆夹70将外部线缆导引至所述第一接线柱46上以及利用第二线缆夹72将外部线缆导引至所述第二接线柱47上,且该第一线缆夹7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接线柱46上和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孔62处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62相通,以及该第二线缆夹7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接线柱47上和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接孔64处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孔64。所述第一线缆夹70与所述第一连接孔62共同形成导引所述外部线缆的通道,所述第一线缆夹70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62与所述第一接线柱46之间且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接线柱46上,以使外部线缆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62沿所述第一线缆夹70连接至所述第一接线柱46上,起到导引和梳理外部线缆的作用。同样地,所述第二线缆夹72与所述第二连接孔64共同形成导引所述外部线缆的通道,所述第二线缆夹72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孔64与所述第二接线柱47之间且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接线柱47上,以使外部线缆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64沿所述第二线缆夹72连接至所述第二接线柱47上,起到导引和梳理外部线缆的作用。
请参照图1至图3,进一步地,各所述散热鳍片14的两相对表面呈波纹状。通过将所述散热鳍片14的表面设置成波纹状,以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请参照图1至图3,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12、所述散热鳍片14和所述延伸壁15由一体成型而制成,所述延伸壁15包括贴近所述侧壁26的内延伸壁152以及与所述内延伸壁152间隔设置的外延伸壁154,所述内延伸壁152与所述外延伸壁154相面对的表面呈波纹状设置。所述内延伸壁152位于所述侧壁26与所述外延伸壁154之间,且所述内延伸壁152上的波纹状结构设置于背离所述侧壁26的表面上。通过设置所述内延伸壁152和所述外延伸壁154,以对所述收容空间30内的所述集成电路结构40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处理,且所述内延伸壁152与所述外延伸壁154间隔设置以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通过在所述内延伸壁152和所述外延伸壁154上均设置波纹结构以进一步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请参照图1至图3,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10还包括沿所述散热板12两侧朝所述延伸壁15外突出延伸的固定板16。通过设置所述固定板16以将整个电动车控制器固定安装于安装位置上,以起到安装固定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散热的散热器、与所述散热器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散热器围合形成收容空间的第一壳体、固定于所述散热器上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集成电路结构以及紧密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散热器之间的密封垫;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壳体部以及沿所述壳体部四周延伸的侧壁,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板、多个沿所述散热板朝背离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突出延伸且并排间隔设置的散热鳍片以及沿所述散热板两侧边朝向所述侧壁一侧弯折延伸并靠近两相对所述侧壁外侧的延伸壁,各所述散热鳍片与所述集成电路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板的两相对表面上,所述密封垫密封连接于所述散热板与所述侧壁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结构包括贴设有功率管并贴合于散热板上的功率板、与所述功率板电性连接且相互层叠设置的控制板以及固定安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板或者所述功率板上的电容器,所述功率板位于所述散热板与所述控制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结构还包括固定并电连接于所述功率板上以连接至电机的第一接线柱以及电连接于所述功率板和所述控制板且连接至电源的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二接线柱与所述控制板的焊盘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部设有供所述第一接线柱伸出至所述收容空间外的第一导通孔以及供所述第二接线柱伸出至所述收容空间外的第二导通孔,所述电动车控制器还包括紧密连接于所述第一导通孔内壁与所述第一接线柱之间的第一密封圈以及紧密连接于所述第二导通孔内壁与所述第二接线柱之间的第二密封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柱设有至少一个收容所述第一密封圈且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导通孔内壁的第一凹陷槽,所述第二接线柱设有至少一个收容所述第二密封圈且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导通孔内壁的第二凹陷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扣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与所述第一导通孔相通以供外部线缆连接至所述第一接线柱的第一连接孔以及与所述第二导通孔相通以供外部线缆连接至所述第二接线柱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导通孔非轴向相通,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导通孔非轴向相通。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散热鳍片的两相对表面呈波纹状。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所述散热鳍片和所述延伸壁由一体成型而制成,所述延伸壁包括贴近所述侧壁的内延伸壁以及与所述内延伸壁间隔设置的外延伸壁,所述内延伸壁与所述外延伸壁相面对的表面呈波纹状设置。
CN201521128927.XU 2015-12-28 2015-12-28 电动车控制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20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28927.XU CN205320440U (zh) 2015-12-28 2015-12-28 电动车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28927.XU CN205320440U (zh) 2015-12-28 2015-12-28 电动车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20440U true CN205320440U (zh) 2016-06-15

Family

ID=56200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28927.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20440U (zh) 2015-12-28 2015-12-28 电动车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2044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1682A (zh) * 2016-09-09 2016-12-07 英飞特电子(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壳体
CN106474720A (zh) * 2016-12-12 2017-03-08 东莞市健生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陆地冲浪滑板
WO2023201523A1 (zh) * 2022-04-19 2023-10-26 广东高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1682A (zh) * 2016-09-09 2016-12-07 英飞特电子(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壳体
CN106211682B (zh) * 2016-09-09 2019-06-04 英飞特电子(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壳体
CN106474720A (zh) * 2016-12-12 2017-03-08 东莞市健生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陆地冲浪滑板
WO2023201523A1 (zh) * 2022-04-19 2023-10-26 广东高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2951A (zh) 电动车控制器
CN201742360U (zh) 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
WO2021098805A1 (zh) 电池包和车辆
CN105472952A (zh) 电动车控制器
CN205320440U (zh) 电动车控制器
CN202840556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动车充电器
CN205725420U (zh) 铁路车辆用功率模块及铁路车辆的变流器
CN205283995U (zh) 电动车控制器
CN103116051A (zh) 插拔式电表箱
CN201450442U (zh) 单桥臂水冷变流器装置
CN205378461U (zh) 电动车控制器
CN205284029U (zh) 电动车控制器
CN205284027U (zh) 电动车控制器
CN107769587A (zh) 一种轻轨辅助功率模块及轻轨辅助变流器
CN105578845A (zh) 电动车控制器
CN203164245U (zh) 插拔式电表箱
CN202930758U (zh) 一种电动汽车高压配电箱
CN212875708U (zh) 一种双电机控制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3612429A (zh) 电机控制器
CN205284028U (zh) 电动车控制器
CN201388356Y (zh) 电动车控制器
CN207573246U (zh) 一种轻轨辅助功率模块及轻轨辅助变流器
CN212392833U (zh) 电机控制器
WO2021233092A1 (zh) 一种货车用车载逆变器
CN203251191U (zh) 无刷直流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0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0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