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11669U - 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11669U
CN205211669U CN201520975189.6U CN201520975189U CN205211669U CN 205211669 U CN205211669 U CN 205211669U CN 201520975189 U CN201520975189 U CN 201520975189U CN 205211669 U CN205211669 U CN 205211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nel
dynamic touch
iron core
panel support
dyna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751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志
姚保同
汪鲁建
刘斯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751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11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11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11669U/zh
Priority to PCT/CN2016/106798 priority patent/WO2017092585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anufacture Of Switches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包括:动触板支架、推动杆和用于带动推动杆上下运动的动铁芯。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动铁芯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与动触板支架连接;所述动触板支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动触板,每个动触板上设置有一对动触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动铁芯可以在推动杆的带动下推动多个动触板动作,由此,可以节省占用空间、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继电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继电器中仅有两组触点,然而,在车辆实际应用中需要用到多对触点,这样就需要使用多个继电器,由此不仅占用空间而且还会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继电器的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可以同时使多组触点导通,成本降低。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一种设有上述推动机构的继电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包括动触板支架、推动杆和用于带动推动杆上下运动的动铁芯,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动铁芯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与动触板支架连接;所述动触板支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动触板,每个动触板上设置有一对动触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动铁芯可以在推动杆的带动下推动多个动触板动作,由此,可以节省占用空间、降低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动触板沿上下方向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动触板支架上,且所述动触板与所述动触板支架之间设有缓冲件。
进一步地,所述动触板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动触板一一对应的多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板,所述动触板的至少一部分设在对应的一组导向板的内侧且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每组导向板的背离所述动触板支架的一端均设有限位块,所述动触板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限位块和所述动触板支架之间。
可选地,所述动触板朝向所述动触板支架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所述动触板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对的第二凸起,所述缓冲件为两端分别套在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上的弹簧。
可选地,所述动触板支架和所述限位块一体注塑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动触板支架与所述推动杆一体注塑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继电器,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推动机构和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外壳顶端的静触点,所述推动机构为上述所述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托板、设置在托板下方用于驱动所述动铁芯的绕线筒和卷绕在绕线筒外的线圈,所述动铁芯位于绕线筒内,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动铁芯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托板与动触板支架连接;所述托板与动铁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常用于驱动所述动铁芯向下移动复位;所述静触点为多对,每对静触点与推动机构上的一个动触板上的动触点对应。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继电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托板上设有中空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托板相连且相对位置固定,所述推动杆穿过所述限位柱,所述复位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推动杆的外侧,且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动铁芯和所述限位柱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的中部的内周面上设有限位凸缘,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柱内抵在所述限位凸缘上。
可选地,所述限位柱的一端与所述托板焊接且所述限位柱的另一端朝所述铁芯延伸。
可选地,所述绕线筒内部设置有导磁套,所述动铁芯设置在所述导磁套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一个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的一个局部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推动机构100,托板101,动铁芯102,复位弹性件103,动触板支架104,动触板105,推动杆106,限位柱107,限位凸缘108,弹簧109,导向板110,限位块111,第一凸起112,第二凸起113,第一凸台115,第二凸台114,导向孔1071,导向套1041,继电器200,驱动机构203,绕线筒206,线圈207,导磁套2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100。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100,包括动触板支架104、推动杆106和动铁芯102。
具体而言,动铁芯102可以用于带动推动杆106上下(例如,图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运动,推动杆106的一端(例如,图1中推动杆106的下端)可以与动铁芯102连接,推动杆106的另一端(例如,图1中推动杆106的上端)可以与动触板支架104连接;动触板支架104上可以间隔设置有多个动触板105,每个动触板105上可以设置有一对动触点。由此,通过推动机构100可以实现继电器的相应动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100,动触板支架104上间隔布置有多个动触板105,因此,可以同时触发多个开关,而且由于多个动触板105设在同一个动触板支架104上,也就是说多个动触板105由同一个动触板支架104驱动,可以提高推动机构100的稳定性,避免多个动触板105运行不同步导致的故障,克服了相关技术中的安全隐患。
另外,动铁芯102可以在推动杆106的带动下推动多个动触板105动作,由此,可以节省占用空间、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动铁芯102和动触板支架104可以设在托板101的同侧或者不同侧,只需要在动铁芯102移动过程中能够带动动触板支架104移动即可,其中,在动铁芯102和动触板支架104位于同一侧时,可以将动铁芯102与动触板支架104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主要以动铁芯102和动触板104设在托板101的不同侧为例进行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参照图2并结合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推动机构100还可以包括推动杆106,推动杆106的一端(例如,图4中推动杆106的上端)可以与动触板支架104相连,且推动杆106的另一端(例如,图4中推动杆106的下端)可以穿过托板101与动铁芯102相连。由此,将铁芯102和动触板支架104设在托板101的两侧,有利于提高动铁芯102稳定驱动动触板支架104移动,从而可以提高动触板支架104运行的稳定性,另外,通过推动杆106的推动,进一步地提高了推动机构100运行的稳定性。
结合图1和图2,动触板105沿上下方向可活动地设在动触板支架104上,且动触板105与动触板支架104之间可以设有缓冲件。由此,可以使得动触板105在动触板支架104上的动作更加平稳,而且在动触板105与对应的静触点等接触时,可以通过缓冲件使动触板105与静触点接触稳定。
进一步地,参照图1并结合图4,每个动触板105的相对两侧(例如,图1中动触板105的左侧和右侧)均可以设有导向板110,导向板110可以与动触板支架104相连,导向板110的背离动触板支架104的一端(例如,图1中导向板110的上端)可以设有限位块111。由此,可以可靠地对动触板105进行限位,便于动触板105的上下移动。参照图1导向板110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
换言之,动触板支架104上设有与动触板105一一对应的多组导向板,且每组导向板均沿上下方向延伸,动触板10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对应的一组导向板的内侧且沿上下方向可滑动,每组导向板的背离动触板支架104的一端均设有限位块111,且动触板的至少一部分设在限位块111和动触板支架104之间。也就是说,通过限位块111可以限制动触板105的位移。
也就是说,通过导向板限制动触板105沿水平方向晃动,通过限位块111限制动触板105沿上下方向的位移。
其中,每组导向板可以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个导向板,将动触板105的至少一部分限制在两个导向板之间。当然,上述描述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不能理解为对每组导向板的数量以及相对于动触板105的设置位置的限定,例如,还可以将每组导向板设置成环形的板状。
在动触板105处于断开位置时,缓冲件(例如图3中的弹簧109)常驱动动触板104抵在限位块111上。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动触板105朝向动触板支架104的一端(例如,图2中动触板105的上端)可以设有第一凸起112,动触板支架104上可以设有与第一凸起112相对的第二凸起113,缓冲件可以为两端分别套在第一凸起112和第二凸起113上的弹簧109。
例如,参照图2和图3,缓冲件例如弹簧109的上端可以套设在第一凸起112的外周,缓冲件例如弹簧109的下端可以套设在第二凸起113的外周,由此,可以通过弹簧109实现动触板105的上下平缓移动。
可选地,参照图4,动触板支架104和限位块111可以一体注塑成型。动触板支架104与推动杆106也可以一体注塑成型。由此,可以简化加工工艺、降低成本。
另外,限位块111、动触板支架104以及推动杆106可以一体成型,在具体的加工过程中,可以采用模内注塑的方式将限位块111以及推动杆106在动触板支架104塑胶注塑成型中镶入进去,从而可以完成动触板支架104制作。
如图1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继电器200,包括外壳(图中未示出)、设置在外壳内的推动机构和驱动机构203、以及设置在外壳顶端的静触点,推动机构可以为上述继电器的推动机构100,驱动机构203可以包括托板101、绕线筒206以及线圈207,其中,绕线筒206可以设置在托板101的下方用于驱动动铁芯102,线圈207可以卷绕在绕线筒206的外周,动铁芯102可以位于绕线筒206内,推动杆106可以穿过托板101的一端(例如,图1和图4中托板101的下端)与动铁芯102连接、推动杆106的另一端(例如,图1和图4中托板101的上端)可以与动触板支架104连接;托板101与动铁芯102之间可以设置有复位弹性件103,复位弹性件103可以常用于驱动动铁芯102向下移动复位;静触点可以为多对,每对静触点可以与推动机构100上的一个动触板105上的动触点对应。
例如,参照图1,多个动触板105可以沿左右(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右)间隔布置在动触板支架104上,且每个动触板105的背离动触板支架104的一侧(例如,图1中动触板105的下侧)均可以设有间隔的至少一对动触点。由此,可以通过多个动触板105的动作控制动触点的接通和断开,从而可以控制继电器200的通断。
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示出了三个动触板105,三个动触板105沿左右均匀间隔布置在动触板支架104上,在动触板105上下动作的过程中,在同一时刻会有三组动触点与动触板105导通,由此,可以节省继电器200的数量,降低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动触板105组数以及动触点的数量的描述只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应性调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继电器200,可以设有上述驱动结构100,由此,通过多个动触板105在动触板支架104上的动作可以控制多组触点的相应动作,换言之,在同一时刻可以有多组触点处于接通或断开状态,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对继电器的需求。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称的上、下、左以及右是相对而言的。
进一步地,参照图1并结合图2和图5,托板101上可以设有中空的限位柱107,限位柱107可以与托板101相连且限位柱107与托板101的相对位置固定,推动杆106可以穿过限位柱107,复位弹性件103可以套设在推动杆106外侧(例如,图2中远离推动杆106的中心线的一侧),且复位弹性件103的两端可以分别与动铁芯102和限位柱107相连。
例如,在图2的示例中,复位弹性件103的上端可以与限位柱107相连,复位弹性件103的下端可以与铁芯102相连。
其中,限位柱107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可以限制推动杆106的摆动,由此,进一步地提高动触板支架104移动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限位柱107的中部的内周面上可以设有限位凸缘108,复位弹性件103的一端(例如,图2中复位弹性件103的上端)可以伸入限位柱107内并抵在限位凸缘108上。由此,可以对复位弹性件103进行限位,减小复位弹性件103的摆动,从而使得推动机构100可以正常工作。
另外,还可以在动铁芯102上设置限位槽,并将复位弹性件103的另一端伸入到该限位槽内。
可选地,限位柱107的一端(例如,图2中限位柱107的上端)可以与托板101焊接且限位柱107的另一端(例如,图2中限位柱107的下端)可以朝铁芯102延伸。
另外,如图2所示,托板101上可以设有配合孔(未示出),限位柱107的一端(例如,图2中限位柱107的上端)可以设有第一凸台115和第二凸台114,其中,第一凸台115可以套设在所述配合孔内,第二凸台114可以位于第一凸台115的上端,且第二凸台114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凸台115的径向尺寸,限位柱107内的导向孔1071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凸台115和第二凸台114,动触板支架104可以设有向下延伸并套设在所述推动杆106外侧的导向套1041,所述导向套1041设在在所述导向孔1071的内侧,其中,第一凸台115可以方便限位柱107与托板101焊接,设置第二凸台114可以延伸导向孔1071的长度,从而可以提高动触板支架104滑动的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5所示,绕线筒206内部可以设置有导磁套211,动铁芯102可以设置在导磁套211内。由此,可以使得继电器200在动作的过程中获得较大的吸合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触板支架、推动杆和用于带动推动杆上下运动的动铁芯,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动铁芯连接,另一端与动触板支架连接;所述动触板支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动触板,每个动触板上设置有一对动触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板沿上下方向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动触板支架上,且所述动触板与所述动触板支架之间设有缓冲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板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动触板一一对应的多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板,所述动触板的至少一部分设在对应的一组导向板的内侧且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每组导向板的背离所述动触板支架的一端均设有限位块,所述动触板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限位块和所述动触板支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板朝向所述动触板支架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所述动触板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对的第二凸起,所述缓冲件为两端分别套在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上的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板支架和所述限位块一体注塑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板支架与所述推动杆一体注塑成型。
7.一种继电器,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推动机构和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外壳顶端的静触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为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继电器的推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托板、设置在托板下方用于驱动所述动铁芯的绕线筒和卷绕在绕线筒外的线圈,所述动铁芯位于绕线筒内,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动铁芯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托板与动触板支架连接;所述托板与动铁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常用于驱动所述动铁芯向下移动复位;所述静触点为多对,每对静触点与推动机构上的一个动触板上的动触点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上设有中空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托板相连且相对位置固定,所述推动杆穿过所述限位柱,所述复位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推动杆的外侧,且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动铁芯和所述限位柱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的中部的内周面上设有限位凸缘,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柱内抵在所述限位凸缘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的一端与所述托板焊接且另一端朝所述铁芯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内部设置有导磁套,所述动铁芯设置在所述导磁套内。
CN201520975189.6U 2015-11-30 2015-11-30 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继电器 Active CN205211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75189.6U CN205211669U (zh) 2015-11-30 2015-11-30 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继电器
PCT/CN2016/106798 WO2017092585A1 (zh) 2015-11-30 2016-11-22 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75189.6U CN205211669U (zh) 2015-11-30 2015-11-30 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11669U true CN205211669U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49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75189.6U Active CN205211669U (zh) 2015-11-30 2015-11-30 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11669U (zh)
WO (1) WO201709258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92585A1 (zh) * 2015-11-30 2017-06-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继电器
CN108807043A (zh) * 2017-04-28 2018-11-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继电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1355B (zh) * 2018-04-04 2023-12-12 浙江宏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微动开关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110416031A (zh) * 2019-08-19 2019-11-05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四断点接触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59093B2 (ja) * 2003-01-31 2008-03-1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高周波スイッチおよびこの設計方法
CN203339074U (zh) * 2013-07-05 2013-12-11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继电器的推动机构
KR200486560Y1 (ko) * 2014-01-27 2018-06-07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전자개폐장치
CN203983177U (zh) * 2014-06-27 2014-12-03 乐清市森恒电器有限公司 交流接触器
CN205211669U (zh) * 2015-11-30 2016-05-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继电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92585A1 (zh) * 2015-11-30 2017-06-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继电器
CN108807043A (zh) * 2017-04-28 2018-11-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继电器
CN108807043B (zh) * 2017-04-28 2019-11-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92585A1 (zh) 2017-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11669U (zh) 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继电器
EP3396693B1 (en) High-voltage direct-current relay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CN204927190U (zh) 一种继电器
US20230030575A1 (en) Breaker and contactor
CN204497155U (zh) 一种继电器推动机构及继电器
CN104091727B (zh) 直流接触器用辅助触点
CN105551898A (zh) 单刀双掷直流接触器
CN203447177U (zh) 烤盘组件及具有它的烤箱
CN204011293U (zh) 直流接触器用辅助触点
CN116168980A (zh) 一种电器电子继电器
CN102840736B (zh) 温控盒和具有该温控盒的冰箱
CN220731376U (zh) 一种按钮支架结构
CN108668497A (zh) 一种电气控制设备及其卡扣装置
KR101452892B1 (ko) 탭 절환기
CN102723240B (zh) 小型大功率继电器
CN203562211U (zh) 康铜丝、电路板组件及电磁炉
CN219017546U (zh) 一种继电器触点接触结构
CN205264627U (zh)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04921562U (zh) 卡扣
CN209388956U (zh) 一种防止干扰的继电器骨架结构
CN206163371U (zh) 一种交流调速开关
CN205828325U (zh) 设备用断路器的复位机构
CN204006501U (zh) 干簧管开关安装结构、水满保护装置和空调器
CN203397978U (zh) 机械按键组件及具有该机械按键组件的家用电器
CN102901318A (zh) 搁架支撑框及具有其的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