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94764U - 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94764U
CN205194764U CN201521065789.5U CN201521065789U CN205194764U CN 205194764 U CN205194764 U CN 205194764U CN 201521065789 U CN201521065789 U CN 201521065789U CN 205194764 U CN205194764 U CN 205194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brick
connecting hole
plate body
batter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657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兴海
程波
汤建
李天顺
狄武飞
王一棚
李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ok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ok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ok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ok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657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94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94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94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包括至少一块用于固定在前电池包与后电池包之间并用于阻挡地面杂物与两电池包的插接端子相接触的防护板;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使用时将防护板固定在前电池包与后电池包之间,即可阻挡地面杂物与两电池包的插接端子相接触,从而能够对插接端子进行有效防护,防止地面杂物与插接端子相接触而缩短接插端子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可在不对电动车车架进行改造的前提下直接使用防护板,其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防护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部件,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
背景技术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动汽车得到了普遍推广,其中电池包又是电动汽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加强对电池包的保护也显得尤为重要;电动汽车上一般设置前电池包和后电池包,前电池包与后电池包之间通过插接端子相连;在实际生产中,许多电动汽车往往忽视了对两电池包之间的插接端子进行防护;在下雨天,两电池包之间的接插端子(及线束)与从车底溅起的泥水相接触,引起了接插端子的锈蚀或腐蚀;即使在干燥的条件下,汽车在行驶时扬起的灰尘或粉尘也会与接插端子相接触,同样缩短了接插端子的使用寿命,进而引起电池包的报废。
因此,就需要一种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其结构简单,能够对前电池包与后电池包之间的插接端子进行有效防护,防止地面杂物(即泥水、灰尘、粉尘或碎石等)与插接端子相接触而缩短接插端子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其结构简单,能够对前电池包与后电池包之间的插接端子进行有效防护,防止地面杂物与插接端子相接触而缩短接插端子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包括至少一块用于固定在前电池包与后电池包之间并用于阻挡地面杂物与两电池包的插接端子相接触的防护板。
进一步,所述防护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用于与前电池包及后电池包连接以使板体固定在前电池包与后电池包之间的连接组件。
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板体相交的连接板Ⅰ,所述连接板Ⅰ上设有用于与前电池包连接的前电池包连接孔Ⅰ及用于与后电池包连接的后电池包连接孔Ⅰ。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Ⅰ由板体的一端向上延伸形成。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Ⅰ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左连接耳和右连接耳,所述前电池包连接孔Ⅰ设于左连接耳,所述后电池包连接孔Ⅰ设于右连接耳。
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件Ⅰ,所述连接件Ⅰ分别穿过前电池包连接孔Ⅰ及后电池包连接孔Ⅰ并将板体固定在前电池包与后电池包之间。
进一步,所述板体和连接板Ⅰ均为平板结构,在所述板体和连接板Ⅰ的内表面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从板体的外端延伸至连接板Ⅰ的外端。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Ⅰ与前电池包连接孔Ⅰ和/或后电池包连接孔Ⅰ之间设有垫片。
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于板体的连接板Ⅱ及连接件Ⅱ,所述连接板Ⅱ呈“L”形并设有用于与前电池包连接的前电池包连接孔Ⅱ及用于与后电池包连接的后电池包连接孔Ⅱ;所述连接件Ⅱ分别穿过前电池包连接孔Ⅱ及后电池包连接孔Ⅱ并将板体固定在前电池包与后电池包之间。
进一步,所述板体上靠近外端的位置设有两对称的连接孔Ⅲ,所述连接板Ⅱ上设有与连接孔Ⅲ对应的连接孔Ⅳ,连接件Ⅲ穿过连接孔Ⅳ及连接孔Ⅲ以将连接板Ⅱ连接在板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使用时将防护板固定在前电池包与后电池包之间,即可阻挡地面杂物与两电池包的插接端子相接触,从而能够对插接端子进行有效防护,防止地面杂物(即泥水、灰尘、粉尘或碎石等)与插接端子相接触而缩短接插端子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可在不对电动车车架进行改造的前提下直接使用防护板,其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防护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包括至少一块用于固定在前电池包1与后电池包2之间并用于阻挡地面杂物与两电池包的插接端子相接触的防护板3;防护板3的数量可根据电池包的布置形式而定,例如可以设置对称的两块(例如针对CN204249804U所公开的电动车“U”型电池包布置结构),也可以单独设置一块,图1至3中均以设置两块防护板3为例进行说明;将防护板3固定在前电池包1与后电池包2之间,即可阻挡地面杂物与两电池包的插接端子相接触,从而能够对插接端子进行有效防护,防止地面杂物(即泥水、灰尘、粉尘或碎石等)与插接端子相接触而缩短接插端子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板3包括板体31,所述板体31上设有用于与前电池包1及后电池包2连接以使板体31固定在前电池包1与后电池包2之间的连接组件;防护板3整体由金属制成;板体31为防护插接端子的主体部件,其长度、宽度均可根据需要而定,只要能起到相应的防护作用即可;连接组件使得板体31得到有效固定,方便快捷地进行拆装;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板体31相交的连接板Ⅰ4,所述连接板Ⅰ4上设有用于与前电池包1连接的前电池包连接孔Ⅰ41及用于与后电池包2连接的后电池包连接孔Ⅰ42;所述连接板Ⅰ4可由板体31的一端向上延伸形成,能够提高防护板3的结构强度;此外,所述连接板Ⅰ4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左连接耳43和右连接耳44,所述前电池包连接孔Ⅰ41设于左连接耳43,所述后电池包连接孔Ⅰ42设于右连接耳44;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件Ⅰ5,所述连接件Ⅰ5分别穿过前电池包连接孔Ⅰ41及后电池包连接孔Ⅰ42并将板体31固定在前电池包1与后电池包2之间;连接件Ⅰ5可可为螺栓、螺钉或者定位销等;所述板体31和连接板Ⅰ4均可为平板结构,在所述板体31和连接板Ⅰ4的内表面上设有加强筋6,所述加强筋6从板体31的外端延伸至连接板Ⅰ4的外端,加强筋6有效提高防护板3的结构强度;所述连接件Ⅰ5与前电池包连接孔Ⅰ41和后电池包连接孔Ⅰ42之间设有垫片7,垫片7可具有一定柔性,用于分配负荷。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于板体31的连接板Ⅱ8及连接件Ⅱ9,所述连接板Ⅱ8呈“L”形并设有用于与前电池包1连接的前电池包连接孔Ⅱ81及用于与后电池包2连接的后电池包连接孔Ⅱ82;所述连接件Ⅱ9分别穿过前电池包连接孔Ⅱ81及后电池包连接孔Ⅱ82并将板体31固定在前电池包1与后电池包2之间;所述板体31上靠近外端的位置设有两对称的连接孔Ⅲ31a,所述连接板Ⅱ8上设有与连接孔Ⅲ31a对应的连接孔Ⅳ8a,连接件Ⅲ32穿过连接孔Ⅳ8a及连接孔Ⅲ31a以将连接板Ⅱ8连接在板体31上;连接件Ⅱ9、连接件Ⅲ32均可为螺栓、螺钉或者定位销。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块用于固定在前电池包与后电池包之间并用于阻挡地面杂物与两电池包的插接端子相接触的防护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用于与前电池包及后电池包连接以使板体固定在前电池包与后电池包之间的连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板体相交的连接板Ⅰ,所述连接板Ⅰ上设有用于与前电池包连接的前电池包连接孔Ⅰ及用于与后电池包连接的后电池包连接孔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Ⅰ由板体的一端向上延伸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Ⅰ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左连接耳和右连接耳,所述前电池包连接孔Ⅰ设于左连接耳,所述后电池包连接孔Ⅰ设于右连接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件Ⅰ,所述连接件Ⅰ分别穿过前电池包连接孔Ⅰ及后电池包连接孔Ⅰ并将板体固定在前电池包与后电池包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和连接板Ⅰ均为平板结构,在所述板体和连接板Ⅰ的内表面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从板体的外端延伸至连接板Ⅰ的外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Ⅰ与前电池包连接孔Ⅰ和/或后电池包连接孔Ⅰ之间设有垫片。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于板体的连接板Ⅱ及连接件Ⅱ,所述连接板Ⅱ呈“L”形并设有用于与前电池包连接的前电池包连接孔Ⅱ及用于与后电池包连接的后电池包连接孔Ⅱ;所述连接件Ⅱ分别穿过前电池包连接孔Ⅱ及后电池包连接孔Ⅱ并将板体固定在前电池包与后电池包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靠近外端的位置设有两对称的连接孔Ⅲ,所述连接板Ⅱ上设有与连接孔Ⅲ对应的连接孔Ⅳ,连接件Ⅲ穿过连接孔Ⅳ及连接孔Ⅲ以将连接板Ⅱ连接在板体上。
CN201521065789.5U 2015-12-19 2015-12-19 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 Active CN205194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65789.5U CN205194764U (zh) 2015-12-19 2015-12-19 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65789.5U CN205194764U (zh) 2015-12-19 2015-12-19 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94764U true CN205194764U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87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65789.5U Active CN205194764U (zh) 2015-12-19 2015-12-19 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947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6579A (zh) * 2016-11-30 2017-01-25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6579A (zh) * 2016-11-30 2017-01-25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94764U (zh) 电动车电池包防护机构
CN204398899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支架
CN205202707U (zh) 电动车电池包布置结构
CN202923538U (zh) 电动车充电口结构和电动车
CN202333190U (zh) 一种电动车用的电池箱浮动连接装置
CN207360502U (zh) 一种电动车后置双减震装置
CN202368732U (zh) 一种摩托车保险杠
CN205350029U (zh) 一种带保护的法兰轴
CN205916185U (zh) 一种转向桥的转向节主销
CN205081171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电极载流片结构
CN205524756U (zh) 电动四轮展览车机架
CN203119008U (zh) 动力电池箱防护结构
CN220447688U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桩防水保护装置
CN202743431U (zh) 一种改进的电动自行车电池盒结构
CN209112040U (zh) 一种汽车前照灯塑料安装支架
CN203358666U (zh) 一种全挂汽车列车
CN202499232U (zh) 电池装取方便的电动自行车
CN2915630Y (zh) 转向止柱布置结构
CN202320174U (zh) 带有下护板的c70发动机保护装置
CN211892917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锁固装置
CN205078355U (zh) 一种气缸盖罩
CN202685925U (zh) 一种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
CN208904092U (zh) 电池箱体防护装置
CN207542304U (zh) 抗震电池模块组件
CN202847616U (zh) 一种机动车前后端碰撞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