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68875U - 多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 - Google Patents

多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68875U
CN205168875U CN201520894756.5U CN201520894756U CN205168875U CN 205168875 U CN205168875 U CN 205168875U CN 201520894756 U CN201520894756 U CN 201520894756U CN 205168875 U CN205168875 U CN 205168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landing
rotor wing
aerial vehicle
alight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9475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宇
张涧
周慧文
冯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henko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henko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henko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henko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9475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68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68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688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包括无人机本体及无人机起落架,无人机本体的下端设有无人机起落架,无人机起落架包括着陆框、缓冲气缸及移动连接杆,着陆框包括着陆框架、缓冲垫及缓冲弹簧,着陆框架的下方设有缓冲垫,着陆框的下端设有出气通孔,着陆框架内设有环形通气腔,移动连接杆连接缓冲气缸,缓冲气缸的上端连接有旋翼控制座,电机连接气体压缩机,着陆框的两侧设有固定杆,固定杆连接于缓冲气缸之间。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不仅提高多旋翼无人机降落时候的稳定性,而且保证了降落的减震效果,整个过程效果明显且提高了旋翼无人机降落安全性。

Description

多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UAV),是一种处在迅速发展中的新概念设备,其具有机动灵活、反应快速、无人飞行、操作要求低的优点。无人机通过搭载多类传感器,可以实现实时传输、高危地区探测功能,是卫星遥感与传统航空遥感的有力补充。目前,无人机的使用范围已经扩宽到军事、科研、民用三大领域,具体在电力、通信、气象、农业、海洋、勘探、摄影、防灾减灾、农作物估产、缉毒缉私、边境巡逻、治安反恐等领域应用甚广。无人机主要包括固定翼无人机和旋翼无人机,与固定翼无人机相比,旋翼无人机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灵活、垂直起降、可悬停或倒飞等优点,在航空拍摄、警务应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旋翼无人机的起落架基本都是固定式,也有少数旋翼无人机的起落架可以实现同步上下移动或者收起放下,以满足航空拍摄的要求。这样的起落架在平坦的地面上有很好的适应性,但是在地形复杂的野外时则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轻则打坏螺旋桨,重则伤及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多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主要针对现有技术中旋翼无人机起落架工作时存在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果良好的起落架,通过起落框的设置,可以方便旋翼无人机降落的控制,增强了降落的稳定性,可以适应不同降落的区域,通过缓冲气缸的设置,使旋翼无人机在降落的过程中保持平衡,整个过程方便操作,效果明显且提高了旋翼无人机降落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多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包括无人机本体及无人机起落架,无人机本体的下端设有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无人机起落架包括着陆框、缓冲气缸及移动连接杆,着陆框包括着陆框架、缓冲垫及缓冲弹簧,着陆框架的下方设有缓冲垫,缓冲垫上固定有缓冲弹簧,着陆框的下端设有出气通孔,出气通孔环绕设置于着陆框上,出气通孔的数量为至少12个,着陆框架内设有环形通气腔,环形通气腔的外侧设有4个通气连接口,通气连接口连接移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连接缓冲气缸,缓冲气缸内设有气体压缩机,气体压缩机的下端连接有出气通管,出气通管连接移动连接杆,缓冲气缸的上端连接有旋翼控制座,旋翼控制座内设有控制电机,控制电机连接气体压缩机,着陆框的两侧设有固定杆,固定杆连接于两个缓冲气缸之间;通过着陆框的设置,可以使多旋翼无人机在着陆的时候接触面积更加大、更加地稳定,缓冲垫的设置可以避免着陆框直接与地面接触,防止了因外界风速不同使无人机降落速度不一,由摩擦程度不同而导致的着陆框受损,同时在缓冲垫的上方配有缓冲弹簧,提高了缓冲垫的缓冲效果。通过缓冲气缸的设置,可以使多旋翼无人机在起飞或者降落时,具有一定的助推和平衡的作用,通过设置在缓冲气缸内气体压缩机的作用,使加压气体通过移动连接杆进入到着陆框架内,经过通气连接口进入到着陆框架内的环形通气腔,加压气体再从出气通孔喷出,形成一定的助推力,使多旋翼无人机降落或起飞时能保持平衡的状态,减少发生机身倾斜而造成打坏螺旋桨的现象。通过连接杆可以使着陆框进行上下移动,可以便于多旋翼无人机在进行侦查、拍摄等工作时候,视野不受到干扰,同时收拢着陆框也可以降低飞行时候的阻力,放下着陆框可以使着落框与无人机本体及其他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后进行降落,防止由于降落时地形不明确而导致无人机本体及其他设备造成损坏。
进一步,缓冲气缸上设有工作指示灯,当多旋翼无人机正在工作时通过工作指示灯的闪动显示,当多旋翼无人机待机时通过工作指示灯恒亮显示,方便使用人员操作。
进一步,缓冲垫的材料为橡胶材料,橡胶材质质地柔软,在多旋翼无人机接触地面的同时也具有缓冲的效果,防止着陆框直接与地面接触,而造成机身的损坏。
进一步,着陆框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感应器,在旋翼无人机的飞行降落过程中,通过感应器可以获取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方便旋翼无人机对着陆框的位置进行调整。
进一步,移动连接杆包括固定滑杆和移动滑杆,固定滑杆和移动滑杆相配合,通过固定滑杆和移动滑杆之间的移动,来调整着陆框的上下移动,方便对着陆框位置的控制。
进一步,固定杆上设有套筒,通过套筒可以将固定杆固定,使固定杆由套筒进行滑动,防止固定杆转动发生摩擦,造成固定杆损坏,继而导致调整功能失效。
进一步,无人机本体与固定杆之间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固定于套筒上,调节杆通过套筒进行滑动,避免了固定杆和调节杆之间的直接摩擦,减少了磨损,增加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着陆架和移动连接杆的材料均为铝合金材料,铝合金材料具有质量轻、硬度大的特点,符合多旋翼无人机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着陆框的设置,可以使多旋翼无人机在着陆的时候接触面积更加大、更加稳定,缓冲垫的设置可以避免着陆框直接与地面接触,防止了因外界风速不同使无人机降落速度不一,由摩擦程度不同而导致的着陆框受损,同时在缓冲垫的上方配有缓冲弹簧,提高了缓冲垫的缓冲效果。
2、通过缓冲气缸的设置,可以使多旋翼无人机在起飞或者降落时,具有一定的助推和平衡的作用,通过设置在缓冲气缸内气体压缩机的作用,使加压气体通过移动连接杆进入到着陆框架内,经过通气连接口进入到着陆框架内的环形通气腔,加压气体再从出气通孔喷出,形成一定的助推力,使多旋翼无人机降落或起飞时能保持平衡的状态,减少发生机身倾斜而造成打坏螺旋桨的现象。
3、通过连接杆可以使着陆框进行上下移动,可以便于多旋翼无人机在进行侦查、拍摄等工作时候,视野不受到干扰,同时收拢着陆框也可以降低飞行时候的阻力,放下着陆框可以使着落框与无人机本体及其他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后进行降落,防止由于降落时地形不明确而导致无人机本体及其他设备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仅提高了多旋翼无人机降落时候的稳定性,而且保证了降落的减震效果,通过起落框的设置,可以方便旋翼无人机降落的控制,增强了降落的稳定性,可以适应不同降落的区域,通过缓冲气缸的设置,使旋翼无人机在降落的过程中保持平衡,整个过程方便操作,效果明显且提高了旋翼无人机降落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着陆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着陆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气缸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无人机本体;11-调节杆;21-着陆框架;211-缓冲垫;212-感应器;213-出气通孔;214-环形通气腔;215-通气连接口;216-缓冲弹簧;22-固定滑杆;23-移动滑杆;24-缓冲气缸;241-指示灯;242-气体压缩机;25-旋翼控制座;26-固定杆;27-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多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包括无人机本体1及无人机起落架,无人机本体1的下端设有无人机起落架,无人机起落架包括着陆框、缓冲气缸24及移动连接杆,着陆框包括着陆框架21、缓冲垫211及缓冲弹簧216,着陆框架21的下方设有缓冲垫211,缓冲垫211的材料为橡胶材料,橡胶材质质地柔软,在多旋翼无人机接触地面的同时也具有缓冲的效果,防止着陆框直接与地面接触,而造成机身的损坏。缓冲垫211上固定有缓冲弹簧216,着陆框的下端设有出气通孔213,出气通孔213环绕设置于着陆框上,着陆框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感应器212,在旋翼无人机的飞行降落过程中,通过感应器212可以获取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方便旋翼无人机对着陆框的位置进行调整。出气通孔213的数量为至少12个,着陆框架21内设有环形通气腔214,环形通气腔214的外侧设有4个通气连接口215,通气连接口215连接移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包括固定滑杆22和移动滑杆23,固定滑杆22和移动滑杆23相配合,通过固定滑杆22和移动滑杆23之间的移动,来调整着陆框的上下移动,方便对着陆框位置的控制。移动连接杆连接缓冲气缸24,缓冲气缸24上设有工作指示灯241,当多旋翼无人机正在工作时通过工作指示灯241的闪动显示,当多旋翼无人机待机时通过工作指示灯241恒亮显示,方便使用人员操作。缓冲气缸24内设有气体压缩机242,气体压缩机242的下端连接有出气通管,出气通管连接移动连接杆,缓冲气缸24的上端连接有旋翼控制座25,旋翼控制座25内设有控制电机,控制电机连接气体压缩机242,着陆框的两侧设有固定杆26,固定杆26连接于两个缓冲气缸24之间。固定杆26上设有套筒27,通过套筒27可以将固定杆26固定,使固定杆26由套筒27进行滑动,防止固定杆26转动发生摩擦,造成固定杆26损坏,继而导致调整功能失效。无人机本体1与固定杆26之间连接有调节杆11,调节杆11固定于套筒27上,调节杆11通过套筒27进行滑动,避免了固定杆26和调节杆11之间的直接摩擦,减少了磨损,增加了使用寿命。着陆架和移动连接杆的材料均为铝合金材料,铝合金材料具有质量轻、硬度大的特点,符合多旋翼无人机的需要。
通过着陆框的设置,可以使多旋翼无人机在着陆的时候接触面积更加大、更加稳定,缓冲垫211的设置可以避免着陆框直接与地面接触,防止了因外界风速不同使无人机降落速度不一,由摩擦程度不同而导致的着陆框受损,同时在缓冲垫211的上方配有缓冲弹簧216,提高了缓冲垫211的缓冲效果。通过缓冲气缸24的设置,可以使多旋翼无人机在起飞或者降落时,具有一定的助推和平衡的作用,通过设置在缓冲气缸24内气体压缩机242的作用,使加压气体通过移动连接杆进入到着陆框架21内,经过通气连接口215进入到着陆框架内的环形通气腔214,加压气体再从出气通孔213喷出,形成一定的助推力,使多旋翼无人机降落或起飞时能保持平衡的状态,减少发生机身倾斜而造成打坏螺旋桨的现象。通过连接杆可以使着陆框进行上下移动,可以便于多旋翼无人机在进行侦查、拍摄等工作时候,视野不受到干扰,同时收拢着陆框也可以降低飞行时候的阻力,放下着陆框可以使着落框与无人机本体1及其他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后进行降落,防止由于降落时地形不明确而导致无人机本体1及其他设备造成损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仅提高了多旋翼无人机降落时候的稳定性,而且保证了降落的减震效果,通过起落框的设置,可以方便旋翼无人机降落的控制,增强了降落的稳定性,可以适应不同降落的区域,通过缓冲气缸24的设置,使旋翼无人机在降落的过程中保持平衡,整个过程方便操作,效果明显且提高了旋翼无人机降落安全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多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包括无人机本体及无人机起落架,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端设有所述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起落架包括着陆框、缓冲气缸及移动连接杆,所述着陆框包括着陆框架、缓冲垫及缓冲弹簧,所述着陆框架的下方设有所述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上固定有所述缓冲弹簧,所述着陆框的下端设有出气通孔,所述出气通孔环绕设置于所述着陆框上,所述出气通孔的数量为至少12个,所述着陆框架内设有环形通气腔,所述环形通气腔的外侧设有4个通气连接口,所述通气连接口连接所述移动连接杆,所述移动连接杆连接所述缓冲气缸,所述缓冲气缸内设有气体压缩机,所述气体压缩机的下端连接有出气通管,所述出气通管连接所述移动连接杆,所述缓冲气缸的上端连接有旋翼控制座,所述旋翼控制座内设有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连接所述气体压缩机,所述着陆框的两侧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连接于所述缓冲气缸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气缸上设有工作指示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的材料为橡胶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着陆框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感应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连接杆包括固定滑杆和移动滑杆,所述固定滑杆和所述移动滑杆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上设有套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与所述固定杆之间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固定于所述套筒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着陆架和所述移动连接杆的材料均为铝合金材料。
CN201520894756.5U 2015-11-11 2015-11-11 多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68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94756.5U CN205168875U (zh) 2015-11-11 2015-11-11 多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94756.5U CN205168875U (zh) 2015-11-11 2015-11-11 多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68875U true CN205168875U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32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9475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68875U (zh) 2015-11-11 2015-11-11 多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68875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3701A (zh) * 2016-06-15 2016-10-26 张萍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农业浇灌的新型无人机
CN108069023A (zh) * 2016-11-17 2018-05-25 深圳光启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飞行器减震起落架及飞行器
CN108557067A (zh) * 2018-02-05 2018-09-21 成都市煜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起落架式小型无人机
CN109131842A (zh) * 2018-06-22 2019-01-04 苏州频聿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组合方便的起落架
CN110406666A (zh) * 2019-07-29 2019-11-05 南京精微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降落防回弹无人机及其缓冲防回弹方法
CN111758370A (zh) * 2020-07-24 2020-10-13 杭州瀚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草坪修剪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3701A (zh) * 2016-06-15 2016-10-26 张萍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农业浇灌的新型无人机
CN106043701B (zh) * 2016-06-15 2018-01-23 湖南莲花百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农业浇灌的新型无人机
CN108069023A (zh) * 2016-11-17 2018-05-25 深圳光启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飞行器减震起落架及飞行器
CN108557067A (zh) * 2018-02-05 2018-09-21 成都市煜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起落架式小型无人机
CN109131842A (zh) * 2018-06-22 2019-01-04 苏州频聿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组合方便的起落架
CN110406666A (zh) * 2019-07-29 2019-11-05 南京精微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降落防回弹无人机及其缓冲防回弹方法
CN111758370A (zh) * 2020-07-24 2020-10-13 杭州瀚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草坪修剪装置
CN111758370B (zh) * 2020-07-24 2021-06-22 陈霖毅 一种无人机草坪修剪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68875U (zh) 多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
CN206012932U (zh) 一种飞艇和无人机结合的组合飞行器
CN203294313U (zh) 警用四旋翼无人飞行器
CN205239913U (zh) 一种便于快速起降的高载荷无人机
CN207257974U (zh) 一种无人机用着陆缓冲架
CN205293106U (zh) 一种新型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
CN206243457U (zh) 一种用于多旋翼无人机的自动收放起落架结构
CN108357667B (zh) 用于旋翼式无人机的缓冲型起落架
CN204489187U (zh) 一种垂直起降水平飞行无人机
CN205589460U (zh) 一种用于空中预警无人机
CN204916167U (zh) 多旋翼无人机碳管阻尼减震起落架
CN107161352B (zh) 一种浮体式四旋翼飞行机器人降落平台
CN204916155U (zh) 一种多用途无人机
CN106005463B (zh) 一种无人机充电设备专用可调充电基座
CN105882944A (zh) 一种具有双重减震功能的无人机起落架
CN205602093U (zh) 一种无人植保机起落架
CN206528644U (zh) 一种飞机的起降系统
CN206645001U (zh) 无人机用起落架
CN213892881U (zh) 一种水陆两用无人机用起飞和降落的支架
CN211336422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无人直升机
CN209336998U (zh) 一种无人机及其航拍系统
CN203497168U (zh) 无人机前相机仓
CN105966607A (zh) 一种基于delta并联机构的无人机减震台
CN207045711U (zh) 一种新型无人机起落装置
CN103803071B (zh) 工程型旋翼式无人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