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61020U - 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61020U
CN205161020U CN201521012715.5U CN201521012715U CN205161020U CN 205161020 U CN205161020 U CN 205161020U CN 201521012715 U CN201521012715 U CN 201521012715U CN 205161020 U CN205161020 U CN 205161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heat
open
work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127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蓝文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127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61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61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610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模块组合结构,包括:一散热组堆栈,其套设至少一热管。该散热组包括一第一部分对应该热管的一放热段,一第二部分对应该热管的一转弯段及一第三部分对应该热管的一吸热段。该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分别开设有透孔沿该转弯段的一转弯长度及该放热段的一水平长度延伸,且该第三部分开设一容纳孔交错连通该透孔,借此有效利用热管的转弯段进行热传递。

Description

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模块,特别是一种具有热管及鳍片的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组件运作时皆会产生热,特别是近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的功能及性能大为提升后,其内部产生的热更是大幅地增加,为此,大多电子组件均需配设散热装置,藉以控制工作温度而维持电子组件之正常运作,其中,将多片层层迭置的散热鳍片中穿设有热管之散热器,即为常见的一种散热装置。
现有的散热装置通常包括一导热座、复数热管以及复数散热鳍片,导热座底侧贴接于一发热组件(如处理器或图形显示器)上,该等热管呈U型热管,且该每一热管包含一呈水平的吸热部以及分别从吸热部两端延伸而出的一放热部。该等热管之吸热部嵌设于导热座的一侧上,而该等散热鳍片则是一一穿接于热管之放热部上。所以发热组件所产生的热量先传导至导热座,该导热座再将热量传至热管,最后热量由热管传至散热鳍片,再由散热鳍片的表面散逸至空气中。
虽然现有的散热装置可达到散热的效果,可是现有散热装置的等散热鳍片在与该等热管结合时,只能在直管(即放热部)处穿接结合,而于目前现有技术上在吸热部与放热部间的弯曲部分上仍一直无法克服设计穿接散热鳍片,使得热管的弯曲部分此段空间便受到限制无法有效利用,只能保留空间让空气通过,以导致降低了热管的利用率及无法增加散热面积的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热管的弯曲部分,及强化整组散热装置的固定结构为本领域者所要改善的。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之一目的在提供有效利用热管的转弯段进行热传递的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散热组对应到热管的转弯段及吸热段的透孔沿该转弯段的转弯长度及该吸热段的水平长度延伸,以避免散热组跟热管的转弯段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可以强化热管与散热组及基座之间的固定手段的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以鳍片或均热板对应套接热管的转弯段,提升该转弯段的热传递的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模块组合结构,包括:至少一热管,包括一吸热段、至少一放热段及连接该吸热段与放热段之至少一转弯段,该吸热段具有一水平长度,该放热段具有一截面,该截面的一最左外侧及一最右外侧之间界定一截面长度,该转弯段具有一转弯长度;一散热组,套设该热管,包括一第一部分对应该放热段及一第二部分对应该转弯段及一第三部分对应该吸热段,其中该第一部分开设一第一透孔具有一第一透孔长度配合该热管的放热段的截面长度,该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分别开设一第二透孔及一第三透孔,且该第二透孔及第三透孔沿该转弯段的转弯长度及该吸热段的水平长度延伸有一第二透孔长度及一第三透孔长度,其中该第三部分设有一容纳孔交错连通该第三透孔。
优选的是,该第二透孔长度及该第三透孔长度大于该第一透孔长度。
优选的是,该容纳孔内容置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包括至少一靠置部及至少一扣部扣固该热管的吸热段。
优选的是,更包括一基座位于该第三部分的下方,该基座具有一上表面跟该固定件的靠置部结合,及一下表面与一发热组件相接触。
优选的是,该基座开设有沟槽贯穿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该热管的吸热段置于该沟槽中,该沟槽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内壁沿着该热管的转弯段连接该吸热段的一弯曲外表面弯曲。
优选的是,该第一部分为堆栈的复数第一鳍片,该第二部分为堆栈的复数第二鳍片或一均热板,该第三部分为堆栈的复数第三散热鳍片或一均热板。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定子固定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定子固定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C为本实用新型定子固定结构的组合示意图;
图1D为本实用新型定子固定结构的组合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E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之分解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热管之示意图;
图2B为热管的放热段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座之剖视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组第一部份的俯视示意图;
图4B图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组第二部份的俯视示意图;
图4C图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组第三部份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之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之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如图1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定子固定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定子固定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1C为本实用新型定子固定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1D为本实用新型定子固定结构的组合局部剖视示意图;图1E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至少一热管10、一散热组20、一固定件30及一基座40。
该热管10在本图中表示三根,且呈“ㄩ”形,每一热管10包括一吸热段11、一放热段13及连接该吸热段11与放热段13之一转弯段12,由于本图中的热管10呈“ㄩ”形,因此有两个转弯段12,但是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该热管10也可以呈现“L”形,只有一个转弯段12。
如图2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热管之示意图;图2B为热管的放热段的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热管10的转弯段12具有一初始端121及一末端122,该初始端121在该吸热段11与该转弯段12之间,该末端122在该转弯段12与该放热段13之间。再者该吸热段11具有一水平长度HL,该放热段13具有一截面131界定一截面长度BH,该转弯段12具有一转弯长度CL。该吸热段11的水平长度HL定义在两初始端121之间的直线距离(例如本图呈“ㄩ”形的热管20)。但是在另一替代实施例则定义在一初始端121与吸热段11的一自由端之间的直线距离(例如呈“L”形的热管)。该放热段13的截面长度BH定义在,该截面131的一最左外侧及一最右外侧之间的直线距离。该转弯段12的转弯长度CL定义在初始端121及一末端122之间的直线距离。在本实施该热管10较佳为扁形热管,且截面大致上为长方形。
参照图1A-1E所示,并参考图2、图4A、图4B以及图4C所示,该散热组20套设该热管10,包括一第一部分21对应该放热段13及一第二部分22对应该转弯段12及一第三部分23对应该吸热段11,其中该第一部分21开设一第一透孔211具有一第一透孔长度2111(如图4A)配合该热管10的放热段13的截面长度BH(如图2),该第二部分22及第三部分23分别开设一第二透孔221及一第三透孔231具有一第二透孔长度2211(如图4B)及第三透孔长度2231(如图4C)沿该转弯段12的转弯长度CL及该吸热段11的水平长度HL延伸,也就是该第二透孔长度2211及第三透孔长度2231皆为转弯长度CL加上水平长度HL。再者该第三部分23开设一容纳孔232交错连通该第三透孔231。且该第二透孔长度2211及该第三透孔长度2311大于该第一透孔长度2111。在本实施,该第一部份21为堆栈的复数第一鳍片,该第二部分22为堆栈的复数第二鳍片,该第三部分23为堆栈的复数第三散热鳍片。但不限于此,在另一替代实施,如图1E该第二部分22及/或该第三部分23为均热板。
该固定件30设置在该第三部分23的容纳孔232内,该固定件30包括至少一靠置部31及至少一扣部32扣固该热管20的吸热段11,该扣部32形成在两靠置部31之间且成凸状,且在本实施配合三根热管20形成有三个扣部32。该靠置部31及该扣部32形成连续的凹凸状。在一可能的实施固定件30利用一金属片冲压形成。该基座40位于该第三部分23的下方,该基座40具有一上表面41及一下表面42。该上表面41跟该固定件30的靠置部31结合。在本实施使用锁固组件例如螺丝将固定件30的靠置部31锁固在基座40的上表面41,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例如焊接或胶接或超音波接合或卡接固定等方式完成。该下表面42与一发热组件相接触。
再者,一并参考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座之剖视示意图,基座40开设有沟槽43贯穿该上表面41及该下表面42,该沟槽43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内壁431沿着该热管10的转弯段12连接该吸热段11的一弯曲外表面弯曲。借此,该吸热段11置于该沟槽43中,该转弯段12连接该吸热段11的一弯曲外表面完全的靠置在该内壁431上使两者之间没有间隙,且热管10的吸热段11的下表面跟基座40的下表面42在同一水平位置,并共同构成一接触面跟该发热组件接触。
借由以上的设置,散热组20对应到热管10的转弯段12及吸热段11的第二透孔221及第三透孔231沿该转弯段12的转弯长度CL及该吸热段的水平长度HL延伸,以避免散热组20跟热管10的转弯段12干涉,进而有效利用热管10的转弯段12进行热传递。另外透过固定件30设置在散热组20内以固定热管20的吸热段11及基座40强化热管10与散热组20及基座40之间的连结。
如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举凡利用本实用新型上述之方法、形状、构造、装置所为之变化,皆应包含于本案之权利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散热模块组合结构,包括:
至少一热管,包括一吸热段、至少一放热段及连接该吸热段与放热段之至少一转弯段,该吸热段具有一水平长度,该放热段具有一截面,该截面的一最左外侧及一最右外侧之间界定一截面长度,该转弯段具有一转弯长度;
一散热组,其套设该热管,包括一第一部分对应该放热段及一第二部分对应该转弯段及一第三部分对应该吸热段,其中该第一部分开设一第一透孔具有一第一透孔长度配合该热管的放热段的截面长度,该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分别开设一第二透孔及一第三透孔,且该第二透孔及第三透孔沿该转弯段的转弯长度及该吸热段的水平长度延伸有一第二透孔长度及一第三透孔长度,其中该第三部分设有一容纳孔交错连通该第三透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散热模块组合结构,其中该第二透孔长度及该第三透孔长度大于该第一透孔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散热模块组合结构,其中该容纳孔内容置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包括至少一靠置部及至少一扣部扣固该热管的吸热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之散热模块组合结构,更包括一基座位于该第三部分的下方,该基座具有一上表面跟该固定件的靠置部结合,及一下表面与一发热组件相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之散热模块组合结构,其中该基座开设有沟槽贯穿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该热管的吸热段置于该沟槽中,该沟槽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内壁沿着该热管的转弯段连接该吸热段的一弯曲外表面弯曲。
6.如权利要求1至5其中任一项所述之散热模块组合结构,其中该第一部分为堆栈的复数第一鳍片,该第二部分为堆栈的复数第二鳍片或一均热板,该第三部分为堆栈的复数第三散热鳍片或一均热板。
CN201521012715.5U 2015-12-08 2015-12-08 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61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2715.5U CN205161020U (zh) 2015-12-08 2015-12-08 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2715.5U CN205161020U (zh) 2015-12-08 2015-12-08 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61020U true CN205161020U (zh) 2016-04-13

Family

ID=55696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1271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61020U (zh) 2015-12-08 2015-12-08 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6102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6652A (zh) * 2015-12-08 2017-06-16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CN106954367A (zh) * 2017-02-22 2017-07-14 山东荣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散热器
TWI596870B (zh) * 2016-07-18 2017-08-21 大銀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馬達二次側之傳熱機構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6652A (zh) * 2015-12-08 2017-06-16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CN106856652B (zh) * 2015-12-08 2019-01-18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TWI596870B (zh) * 2016-07-18 2017-08-21 大銀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馬達二次側之傳熱機構
CN106954367A (zh) * 2017-02-22 2017-07-14 山东荣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散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82697U (ja) 放熱装置
CN205161020U (zh) 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CN203962803U (zh) 来令片散热改良结构
US9909815B2 (en) Assembling structure of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US11143460B2 (en) Vapor chamber structure
CN201726633U (zh) 中空薄片型散热板单元结构
CN204014395U (zh) 散热模组
CN204881295U (zh) 一种散热铝管
CN102183163A (zh) 无底座散热器
CN104507299A (zh) 一种采用自然对流散热的电气设备
KR101248028B1 (ko) 방열성능 극대화 히트싱크 구조를 갖는 led 조명장치
CN201387577Y (zh) 笔记本电脑的散热装置
TWI593935B (zh) 散熱裝置組合結構
CN106856652B (zh) 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TWM515761U (zh) 散熱裝置組合結構
CN101943537B (zh) 可扩增散热面积的散热鳍片与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JP3146030U (ja) 放熱フィンの構造およびその放熱フィンを使用した放熱モジュール
CN206207209U (zh) 一种led投光灯
CN205124223U (zh) 一种交错式散热组件
JP6161493B2 (ja) 太陽エネルギー利用システム
CN209281017U (zh) 高效散热的sfp光模块
CN201804852U (zh) 散热器结构
CN205694047U (zh) 一种散热器件
CN202205732U (zh) 热管散热器
CN101409996B (zh) 一种散热模块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9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