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54886U - 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54886U
CN205154886U CN201520827692.7U CN201520827692U CN205154886U CN 205154886 U CN205154886 U CN 205154886U CN 201520827692 U CN201520827692 U CN 201520827692U CN 205154886 U CN205154886 U CN 205154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device
power twister
row
pivot
sub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276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安赐
吴阳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Dom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Dom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0412761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I615083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Dome Corp filed Critical First Dome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54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548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包括有关节器组;关节器组有主区(或称中间区)、第一边、第二边和位于主区上的顶部区。关节器组具有位在主区的定轴部和导轴部,分别组合运动轴。关节器组沿顶部区在第一边形成有转轴,第二边形成有槽孔;使关节器的顶部区域邻接一(软性)显示模块。以及,关节器的导轴部定义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人员操作显示模块开、合时,使转轴形成转动支点,运动轴可转动的在导轴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对移动。

Description

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供组合于电子器物,应用关节器有转轴和运动轴的组合,来配合电子器物的操作,使关节器产生运动的技术。
背景技术
应用因外力可往复转动自如的枢轴或转轴,来配装在电子器物上,例如行动电话、笔记本电脑、PDA、数位取像机、电子书等,使其盖、显示屏幕或观景窗可转动而具有开、闭作用,已为现有技术。例如,中国台湾第97222022号「转轴结构」、第96217011号「枢轴定位构件」及第98207366号「枢轴结构」等专利案,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
为了使电子器物的显示模块(例如,屏幕)及/或机体模块在使用方面具备有更多的操作模式和应用范围,现有技术也已揭露一种在显示模块和机体模块之间设置双转轴,使显示模块及/或机体模块可产生不同操作模式或转动角度的结构。例如,中国台湾第99211350号「双枢轴枢纽器」、US7512426B2「MOBILECOMMUNICATIONSDEVICEWITHSYNCHRONISINGHINGE」专利案等,提供了可行的实施例。
一个有关这类枢轴或枢纽器在操作、运动和结构设计方面的课题是,现有的枢轴器还无法组装在可弯曲的软性显示屏幕或显示模块上,来配合软性屏幕的弯曲转动。这是因为包括有下列的课题必须处理:
1、如果现有的枢轴器或转轴应用在可弯曲的软性显示屏幕时,转轴相对位在显示屏幕的外面(或外端面),显示屏幕则相对位在转轴的内(端)面。因为显示屏幕到转轴的轴心有一段距离,当显示屏幕以位在较外端的转轴轴心为转动支点形成弯曲时,位在转轴内面的显示屏幕会产生挤压、起皱折的情形,而这种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2、现阶段的转轴或枢轴器应用在可弯曲的软性显示屏幕时,无法确实配合显示屏幕的弯曲操作或打开、关合的过程,获得随即定位的功能。
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资料显示了在有关转轴或其相关结合组件在使用和结构设计方面的情形。如果重新设计考量该转轴和相关组件结构,以及上述的应用情形,使其不同于现有技术,将可改变它的使用型态,而有别于旧法;实质上,也会增加它的应用范围和操作方面的简便性;特别是,考量枢纽器、转轴或其相关结合组件的结构设计在符合操作简便的条件下,使该枢轴装置可应用在具有软性显示屏幕或显示模块的电子器物,解决上列讨论的课题(随转轴转动实施弯曲,产生挤压、起皱情形和无法确实获得定位作用);同时,进一步考量提供一个摩擦扭力机制及/或扭力机构,增加该枢纽器在操作配合方面的定位或固定效果。并且,可依据规格,简便地改变或调整该枢纽器及/或扭力机构的数量或扭力,而符合电子器物轻巧、薄型化的造型设计要求。
而这些课题在上述的参考资料中均未被具体教示或揭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增加了应用范围,而可应用在硬质或软性显示屏幕的电子设备。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包括有关节器组;关节器组定义有或设有转轴和运动轴。关节器组也定义有或具有主区(或称中间区)、主区的两端、第一边、第二边和位在主区上的顶部区。转轴位于关节器组顶部区及/或边缘区域的位置,运动轴位在关节器组主区的位置。使关节器组以转轴为转动支点而运动,带动运动轴在该关节器组主区中,产生相对位移运动。
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中,关节器组具有位于主区的定轴部(或称定轴区)和导轴部(或称导轴区),分别组合运动轴;关节器组沿顶部区在第一边和第二边形成有相对应的转轴和槽孔,转轴和导轴部的运动轴、定轴部的运动轴间有一距离;使关节器组的顶部区邻接一(软性)显示模块。以及,关节器组的导轴部定义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人员操作显示模块开、合时,使关节器组以转轴、槽孔为转动支点,运动轴可转动的在导轴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对移动,达成弯折或开、合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该关节器组的顶部区域设置一显示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包括多个关节器的组合型态。关节器形成有突部,可组合相邻接关节器的凹部;并且,在关节器响应显示模块运动时,使突部和凹部产生相对运动,同时建立一摩擦扭力机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该关节器组包括第一关节器、第二关节器和至少一副关节器的组合。第一关节器、第二关节器、副关节器分别定义有两个边和两端;两个边分别设置转轴和槽孔。第一关节器、第二关节器的两端分别是枢接端和组合端;第一关节器枢接端或接近枢接端的区域或位置设有导轴部和凹部,第二关节器枢接端或接近枢接端的区域或位置设有定轴部和突部。
在所采用的实施例中,副关节器的两个边的顶部区或边缘区域设置转轴和槽孔,使前、后副关节器的转轴插合相邻接的槽孔,并且容许转轴在槽孔内转动自如;副关节器两端或接近两端的区域设有突部、定轴部和凹部、导轴部,使左、右副关节器的突部组合相邻接的凹部。以及,多个运动轴共同组合第一关节器的导轴部、副关节器的导轴部(及/或定轴部)和第二关节器的定轴部;使第一关节器、副关节器和第二关节器在具有扭力变化的作用下,让显示模块以多个转轴为转动支点,使运动轴可转动的在导轴部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间相对移动的形成开、合机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该运动轴组合有扭力机构;扭力机构包括第一扭力器、第二扭力器和副扭力器,分别对应第一关节器、第二关节器和副关节器。以及,扭力机构在运动轴运动时,和运动轴形成摩擦或干涉,而产生扭力变化或扭力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显示枢纽装置配置软性显示屏幕或显示模块的情形;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显示了第一关节器、副关节器、第二关节器、扭力机构的结构情形;
图3是图2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描绘了第一关节器、副关节器、第二关节器、扭力机构的结构情形;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平面示意图;描绘了枢纽装置配置软性显示屏幕或显示模块,位在打开位置的结构配合情形;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实施例示意图;显示操作该软性显示屏幕或显示模块弯曲朝关合位置运动的结构配合情形。
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关节器;11、21、31-第一边;12、22、32-第二边;13、23、61、71-枢接端;14、24、62、72-组合端;14a、24a、65、75-接合部;15、25、35-转轴;16、26、36-槽孔;17、39-凹部;17a、27a、37a、39a-嵌接面;17b、27b、37b、39b-勾部;18、40-导轴部;19、29、30a-顶部区;20-第二关节器;27、37-突部;28、38-定轴部;30-副关节器;33-第一端;34-第二端;50-固定部;51-孔道;60-第一扭力器;63、83-导孔;64、74、84、86-开口;70-第二扭力器;73、85-轴孔;80-副扭力器;81-第一端;82--第二端;90-运动轴;91-第一运动轴;92-第二运动轴;93-第三运动轴;94-第四运动轴;100-第一排关节器组;200-第二排关节器组;600-第一排扭力器组;700-第二排扭力器组;800-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包括关节器组(100或200)和运动轴90的组合。图中显示了关节器组形成多个板状体型态,共同邻接倂合,对应组合多个运动轴90,而形成一枢纽装置;关节组定义有或具有主区(或称中间区)、主区的两端、第一边(11、21或31)、第二边(12、22或32)和位于主区上面的顶部区(19、29或30a)。所述枢纽装置可配置组合显示模块800,并且配合显示模块800的打开、关合操作。显示模块800是指一般刚性显示屏幕或可弯曲的软性显示屏幕。在下文中,选择可弯曲的软性显示屏幕作为说明实施例。
图1、图2及图3描绘了关节器组包括第一关节器10、第二关节器20和至少一个副关节器30。第一关节器10、第二关节器20、副关节器30分别定义有两边和两端;第一关节器10、第二关节器20的两边分别是第一边11、21和第二边12、22;第一关节器10、第二关节器20的两端分别是枢接端13、23和组合端14、24。第一关节器10第一边11的顶部区19或边缘区域(接近枢接端13)、第二关节器第一边21的顶部区29或边缘区域(接近枢接端23)分别垂直凸出有一转轴15、25;对应转轴15、25,第一关节器10第二边12的顶部区19或边缘区域、第二关节器第二边22的顶部区29或边缘区域分别形成有槽孔16、26。
图中也显示了第一关节器枢接端13上形成有一凹部17、连接凹部17的(斜向)嵌接面17a和一设置在接近枢接端13区域的导轴部18(或称导轴区);导轴部18位于第一关节器10的主区,成弧形长孔结构,用于枢接运动轴90;因此,导轴部18、运动轴90和转轴15间,形成有一(间隔)距离长度。第一关节器枢接端13在顶部区19形成一平面的型态。第二关节器枢接端23上形成有一突部27、连接突部27的(斜向)嵌接面27a和一设置在接近枢接端23区域的定轴部28(或称定轴区),定轴部28位于第二关节器20的主区,是一轴孔结构,用以枢接运动轴90,使第二关节器20可随运动轴90运动;因此,定轴部28、运动轴90和转轴25间,形成有一距离长度。第二关节器枢接端23的区域在顶部区29形成一平面的型态。以及,第一关节器组合端14、第二关节器组合端24分别设有凸出的接合部14a、24a,接合一固定部50的孔道51,用以配置组合该显示模块800。
在所采用的实施例中,副关节器30定义有第一边31、第二边32、第一端33和第二端34。对应第一关节器10、第二关节器20,副关节器30的第一端33、第二端34从第一边31的顶部区30a或边缘区域分别垂直凸出有一转轴35;对应转轴35,副关节器30的第一端33、第二端34在第二边32的顶部区30a或边缘区域分别形成有槽孔36。
请参考图2、图3及图4,副关节器第一端33上形成有一突部37、连接突部37的(斜向)嵌接面37a和一设置在接近第一端33区域的定轴部38(或称定轴区),定轴部38位于副关节器30的主区,是一轴孔结构,用以枢接运动轴90,使副关节器30可随运动轴90运动;因此,定轴部38、运动轴90和转轴35间,形成有一距离长度。副关节器第二端34上形成有一凹部39、连接凹部39的(斜向)嵌接面39a和一设置在接近第二端34区域的导轴部40(或称导轴区),导轴部40位于副关节器30的主区,成弧形长孔结构,用于枢接运动轴90。因此,导轴部40、运动轴90和转轴35间,形成有一距离长度。以及,副关节器30在顶部区30a形成一平面的型态。
在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关节器10的嵌接面17a和第二关节器20的嵌接面27a、副关节器第一端33的嵌接面37a是成互补的结构关系;副关节器第一端33的嵌接面37a和第二端34的嵌接面39a是成互补的结构关系;第二关节器20的嵌接面27a和副关节器第二端34的嵌接面39a是成互补的结构关系。
上述的嵌接面17a、27a、37a、39a分别在末端形成勾部17b、27b、37b、39b;勾部17b、27b、37b、39b有助于增加嵌接面17a、27a、37a、39a接合的稳定度,也可增加嵌接面17a、27a、37a、39a滑动摩擦力量。
图2、图3及图4也显示了多个运动轴90组合关节器或枢纽装置的结构配合情形。当显示模块800位在打开位置时,第一关节器枢接端13的凹部17、嵌接面17a接合副关节器第一端33的突部37、嵌接面37a;副关节器第二端34的凹部39、嵌接面39a接合(左、右)相邻的另一副关节器第一端33的突部37、嵌接面37a,而构成第一排关节器组100。以及,以前、后并列型态,使第二关节器枢接端23的突部27、嵌接面27a接合副关节器30的第二端34的凹部39、嵌接面39a;副关节器第一端33的突部37、嵌接面37a接合(左、右)相邻的另一副关节器第二端34的凹部39、嵌接面39a,而构成第二排关节器组200。
因此,第一排关节器组100的第一关节器枢接端13的导轴部18对准第二排关节器组200的副关节器第一端33的定轴部38,枢接或穿合第一运动轴91;第一排关节器组100的副关节器第一端33的定轴部38对准第二排关节器组200的副关节器第二端34的导轴部40,枢接或穿合第二运动轴92。以此类推,第二排关节器组200的第二关节器枢接端23的定轴部28对准第一排关节器组100(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二端34的导轴部40,枢接或穿合第三运动轴93;第二排关节器组200的副关节器第二端34的导轴部40对准第一排关节器组100的副关节器第一端33的定轴部38,枢接或穿合第四运动轴94。
同时,第一排关节器组100的转轴15、35会插入第二排关节器组200的槽孔26、36,形成(第一排关节器组100、第二排关节器组200的)转动支点;第二排关节器组200的转轴25、35会插入另一前、后相邻排列的第一排关节器组100的槽孔16、36,形成(第一排关节器组100、第二排关节器组200的)转动支点。
当运动轴90响应显示模块800或第一关节器组合端14、第二关节器组合端24运动时,会使上述凹部17、39、嵌接面17a、39a分别和突部37、27、嵌接面37a、27a产生相对运动,建立一摩擦扭力机制,获得操作力消失随即定位的作用。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运动轴90组合有一扭力机构;扭力机构包括第一扭力器60、第二扭力器70和至少一副扭力器80,分别对应第一关节器10、第二关节器20和副关节器30。以及,扭力机构在运动轴90运动时,和运动轴90形成摩擦或干涉,而产生扭力变化或扭力差。
详细来说,第一扭力器60、第二扭力器70分别定义有枢接端61、71和组合端62、72;组合端62、72分别形成有一凸出的接合部65、75,接合固定部50的孔道51。对应第一关节器枢接端13,第一扭力器枢接端61设有形成开口64的导孔63,枢接或穿合该第一运动轴91;对应第二关节器枢接端23,第二扭力器枢接端71设有形成开口74的轴孔73,枢接或穿合该第三运动轴93。以及,副扭力器80定义有第一端81和第二端82;第一端81设有形成开口84的导孔83,第二端82设有形成开口86的轴孔85。
图中显示第一扭力器枢接端61的导孔63、开口64相对着副扭力器第一端81的导孔83、开口84;副扭力器第二端82的轴孔85、开口86相对着另一相邻副扭力器第一端81的导孔83、开口84,而构成第一排扭力器组600。第二扭力器枢接端71的轴孔73、开口74相对着副扭力器第二端82的轴孔85、开口86;副扭力器第一端81的导孔83、开口84相对着另一相邻副扭力器第二端82的轴孔85、开口86,而构成第二排扭力器组700。
因此,第一扭力器枢接端61的导孔63对准第二排扭力器组700(最外端)的副扭力器第一端81的导孔83、第一关节器枢接端13的导轴部18、第二排关节器组200(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一端33的定轴部38,枢接或穿合该第一运动轴91。第一排扭力器组600的副扭力器第一端81的导孔83对准第二排扭力器组700(最外端)的副扭力器第二端82的轴孔85、第一排关节器组100的副关节器第一端33的定轴部38、第二排关节器组200(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二端34的导轴部40,枢接或穿合该第二运动轴92。
并且,第一排扭力器组600(最外端)的副扭力器第二端82的轴孔85对准第二扭力器枢接端71的轴孔73、第一排关节器组100(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二端34的导轴部40、第二关节器枢接端23的定轴部28,枢接或穿合该第三运动轴93。第一排扭力器组600(最外端)的副扭力器第一端81的导孔83对准第二排扭力器组700的副扭力器第二端82的轴孔85、第一排关节器组100(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一端33的定轴部38、第二排关节器组200的副关节器第二端34的导轴部40,枢接或穿合该第四运动轴94。
可了解的是,该第一扭力器枢接端61的导孔63、开口64、第二扭力器枢接端71的轴孔73、开口74、副扭力器第一端81的导孔83、开口84、第二端82的轴孔85、开口86,有助于在运动轴90运动或转动时,产生一弹性夹制运动轴90的力量(或称扭力)。
请参考图4,描绘了当显示模块800位在打开位置时,第一关节器10、第二关节器20、副关节器30的结构配合情形。此时,运动轴90(或第一运动轴91)位在第一关节器10导轴部18的位置、运动轴90(或第三运动轴93)位在副关节器导轴部40的位置系定义为第一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导轴部18、40另一端定义为第二位置。
当人员操作显示模块800从图4的打开位置朝图5的关合位置弯曲运动时,固定部50带动第一关节器10、第二关节器20(及/或第一扭力器60、第二扭力器70)摆动,迫使运动轴90(例如,第一运动轴91、第三运动轴93)转动,带动每一个副关节器30及/或副扭力器80摆动,并且使运动轴90从导轴部18、40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的方向移动;例如,图5所描绘的情形。
必须加以说明的是,该枢纽装置包括了下列的考量:1.第一关节器枢接端13的顶部区19、第二关节器枢接端23的顶部区29和副关节器30顶部区30a分别形成接近平面的结构;2.沿顶部区19、29、30a的平面形成转轴15、25、35和槽孔16、26、36的结构,有助于第一关节器10、第二关节器20和显示模块800组合后,显示模块800贴合该顶部区19、29、30a,使显示模块800尽可能邻接或位在转轴15、25、35的轴心(或轴心连线)位置上;以及,3.使运动轴90带动第一关节器10、副关节器30和第二关节器20摆动和转动时,第一关节器10、副关节器30和第二关节器20以转轴(15、25、35)插合槽孔(16、26、36)形成转动支点。所述的结构设计在人员操作显示模块800(弯曲)开、合时,可确实改善或解决显示模块产生挤压、起皱褶的情形;例如,图4、图5所描绘的情形。
在一个衍生的实施例中,使第一关节器10直接枢接第二关节器20(第一关节器10的凹部17、嵌接面17a接合第二关节器20的突部27、嵌接面27a)、组合运动轴90,将第一关节器10的转轴15、第二关节器20的转轴25插合在电子器物或显示模块800其他组合部分上,是最少元件原则下,可实施的态样。
在另一个衍生的实施例中,使第一关节器10直接枢接第二关节器20(第一关节器10的凹部17、嵌接面17a接合第二关节器20的突部27、嵌接面27a),应用至少一个副关节器第一端33、第二端34的转轴35分别插合第一关节器10的槽孔16、第二关节器20的槽孔26(或使第一关节器10的转轴15、第二关节器20的转轴25插合副关节器第一端33、第二端34的槽孔36),组合运动轴90,也是可实施的态样。
代表性的来说,这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在具备有操作简便的条件下,相较于旧法而言,具有下列的考量条件和优点:
1、该枢纽装置和相关组件结构,已被重新设计考量;例如,关节器(或第一关节器10、第二关节器20、副关节器30)在顶部区19、29、30a形成接近平面的结构,沿顶部区19、29、30a的平面设置转轴15、25、35和槽孔16、26、36,关节器设置凹部17、39、嵌接面17a、39a及/或勾部17b、39b、枢接运动轴90的导轴部18、40和突部27、37、嵌接面27a、37a及/或勾部27b、37b、枢接运动轴90的定轴部28、38,使运动轴90响应人员操作显示模块800的弯曲或开、合行程,可转动的在导轴部18、40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间移动等部分,明显已不同于现有的转轴或枢轴的结构设计和动力传递型态。
2、使关节器的转轴15、25、35或其轴心尽可能的贴合显示模块800的技术特征,不仅改变了它的使用型态,而有别于旧法;实质上,也增加了它的应用范围,而可应用在硬质或软性显示屏幕的电子设备。特别是,该枢纽装置改善或解决了上列讨论的课题(软性显示屏幕随转轴转动实施弯曲,会产生挤压、起皱褶情形和无法确实获得定位作用)。
3、该关节器设置凹部17、39、突部27、37、嵌接面17a、27a、37a、39a及/或勾部17b、27b、37b、39b的结构型态,在关节器响应运动轴90运动时,提供了一摩擦扭力机制。同时,进一步提供扭力机构(第一扭力器60、第二扭力器70、副扭力器80)设置导孔63、83形成有开口64、84,轴孔73、85形成有开口74、86,使扭力机构在运动轴90运动或转动时,产生一弹性夹制运动轴90的力量,可辅助增加枢纽装置在操作配合方面的定位或固定效果。并且,枢纽装置可依据规格,简便的改变或调整关节器及/或扭力机构的数量或扭力,以符合电子器物轻巧、薄型化的造型设计要求。
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有效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空间型态不同于现有技术,且具有旧法中无法比拟的优点,展现了相当大的进步,诚已充份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要件。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涵盖。

Claims (26)

1.一种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关节器组;
关节器组具有主区、主区的两端、第一边、第二边和位于主区上的顶部区;
关节组具有转轴和运动轴;
转轴位于关节器组的顶部区,运动轴位于关节器组的主区;以及
使关节器组以转轴为转动支点而运动,带动运动轴在该关节器组主区中,产生相对位移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节器组具有位于主区的导轴部和定轴部,分别组合有运动轴;
关节器组沿顶部区在第一边和第二边形成有相对应的转轴和槽孔;转轴和导轴部的运动轴、定轴部的运动轴间有一距离;以及
关节器组的导轴部定义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关节器组以转轴、槽孔为转动支点,使运动轴可转动的在导轴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对移动,达成弯折、开、合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关节器组的顶部区域设置一显示模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轴部是一弧形长孔结构,定轴部是一轴孔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关节器组包括第一关节器和第二关节器;
第一关节器的两端和第二关节器的两端分别是枢接端和组合端;
第一关节器枢接端的区域设有凹部、连接凹部的嵌接面;导轴部设置在第一关节器枢接端的区域;
第二关节器枢接端的区域设有突部、连接突部的嵌接面;定轴部设置在第二关节器枢接端的区域;
使第一关节器枢接第二关节器,第一关节器的凹部、嵌接面接合第二关节器的突部、嵌接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关节器组还包括至少一副关节器;
副关节器的两端是第一端、第二端;
副关节器沿顶部区在第一边形成有转轴,第二边设有槽孔;
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区域设有突部、连接突部的嵌接面;第一端的区域也设有定轴部,枢接运动轴;
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区域设有凹部、连接凹部的嵌接面;第二端的区域也设有导轴部,枢接运动轴;
副关节器的转轴和副关节器导轴部的运动轴、副关节器定轴部的运动轴间有一距离;
使副关节器第一端、第二端的转轴插合第一关节器的槽孔、第二关节器的槽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关节器组还包括至少一副关节器;
副关节器的两端是第一端、第二端;
副关节器沿顶部区在第一边形成有转轴,第二边设有槽孔;
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区域设有突部、连接突部的嵌接面;第一端的区域也设有定轴部,枢接运动轴;
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区域设有凹部、连接凹部的嵌接面;第二端的区域也设有导轴部,枢接运动轴;
副关节器的转轴和副关节器导轴部的运动轴、副关节器定轴部的运动轴间有一距离;
使第一关节器的转轴、第二关节器的转轴插合副关节器第一端的槽孔、第二端的槽孔。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关节器组沿顶部区在第一边垂直凸出该转轴;以及
该关节器组的顶部区成平面结构。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关节器组沿顶部区在第一边垂直凸出该转轴;以及
该关节器组的顶部区成平面结构。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关节器的嵌接面和第二关节器的嵌接面是成斜向和互补的结构关系;以及
第一关节器的嵌接面、第二关节器的嵌接面分别在末端形成勾部。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关节器的嵌接面和第二关节器的嵌接面、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嵌接面是成斜向和互补的结构关系;
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嵌接面和第二端的嵌接面是成互补的结构关系;
第二关节器的嵌接面和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嵌接面是成斜向和互补的结构关系;
第一关节器的嵌接面、第二关节器的嵌接面、副关节器的嵌接面分别在末端形成勾部。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关节器的嵌接面和第二关节器的嵌接面、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嵌接面是成斜向和互补的结构关系;
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嵌接面和第二端的嵌接面是成互补的结构关系;
第二关节器的嵌接面和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嵌接面是成斜向和互补的结构关系;
第一关节器的嵌接面、第二关节器的嵌接面、副关节器的嵌接面分别在末端形成勾部。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关节器枢接端的凹部、嵌接面接合副关节器第一端的突部、嵌接面;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凹部、嵌接面接合左、右相邻的另一副关节器第一端的突部、嵌接面,而构成第一排关节器组;
以前、后并列型态,使第二关节器枢接端的突部、嵌接面接合副关节器的第二端的凹部、嵌接面;副关节器第一端的突部、嵌接面接合左、右相邻的另一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凹部、嵌接面,而构成第二排关节器组;
第一排关节器组的第一关节器枢接端的导轴部对准第二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枢接第一运动轴;
第一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对准第二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枢接第二运动轴;
依此逐一排列,第二排关节器组的第二关节器枢接端的定轴部对准第一排关节器组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枢接第三运动轴;
第二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对准第一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枢接第四运动轴;
第一排关节器组的转轴会插入第二排关节器组的槽孔,形成第一排关节器组、第二排关节器组的转动支点;
第二排关节器组的转轴会插入另一前、后相邻排列的第一排关节器组的槽孔,形成第一排关节器组、第二排关节器组的转动支点;以及
第一关节器组合端、第二关节器组合端凸出有接合部,组合一固定部的孔道。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关节器枢接端的凹部、嵌接面接合副关节器第一端的突部、嵌接面;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凹部、嵌接面接合左、右相邻的另一副关节器第一端的突部、嵌接面,而构成第一排关节器组;
以前、后并列型态,使第二关节器枢接端的突部、嵌接面接合副关节器的第二端的凹部、嵌接面;副关节器第一端的突部、嵌接面接合左、右相邻的另一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凹部、嵌接面,而构成第二排关节器组;
第一排关节器组的第一关节器枢接端的导轴部对准第二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枢接第一运动轴;
第一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对准第二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枢接第二运动轴;
依此逐一排列,第二排关节器组的第二关节器枢接端的定轴部对准第一排关节器组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枢接第三运动轴;
第二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对准第一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枢接第四运动轴;
第一排关节器组的转轴会插入第二排关节器组的槽孔,形成第一排关节器组、第二排关节器组的转动支点;
第二排关节器组的转轴会插入另一前、后相邻排列的第一排关节器组的槽孔,形成第一排关节器组、第二排关节器组的转动支点;以及
第一关节器组合端、第二关节器组合端凸出有接合部,组合一固定部的孔道。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关节器枢接端的凹部、嵌接面接合副关节器第一端的突部、嵌接面;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凹部、嵌接面接合左、右相邻的另一副关节器第一端的突部、嵌接面,而构成第一排关节器组;
以前、后并列型态,使第二关节器枢接端的突部、嵌接面接合副关节器的第二端的凹部、嵌接面;副关节器第一端的突部、嵌接面接合左、右相邻的另一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凹部、嵌接面,而构成第二排关节器组;
第一排关节器组的第一关节器枢接端的导轴部对准第二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枢接第一运动轴;
第一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对准第二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枢接第二运动轴;
依此逐一排列,第二排关节器组的第二关节器枢接端的定轴部对准第一排关节器组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枢接第三运动轴;
第二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对准第一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枢接第四运动轴;
第一排关节器组的转轴会插入第二排关节器组的槽孔,形成第一排关节器组、第二排关节器组的转动支点;
第二排关节器组的转轴会插入另一前、后相邻排列的第一排关节器组的槽孔,形成第一排关节器组、第二排关节器组的转动支点;以及
第一关节器组合端、第二关节器组合端凸出有接合部,组合一固定部的孔道。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关节器枢接端的凹部、嵌接面接合副关节器第一端的突部、嵌接面;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凹部、嵌接面接合左、右相邻的另一副关节器第一端的突部、嵌接面,而构成第一排关节器组;
以前、后并列型态,使第二关节器枢接端的突部、嵌接面接合副关节器的第二端的凹部、嵌接面;副关节器第一端的突部、嵌接面接合左、右相邻的另一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凹部、嵌接面,而构成第二排关节器组;
第一排关节器组的第一关节器枢接端的导轴部对准第二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枢接第一运动轴;
第一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对准第二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枢接第二运动轴;
依此逐一排列,第二排关节器组的第二关节器枢接端的定轴部对准第一排关节器组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枢接第三运动轴;
第二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对准第一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枢接第四运动轴;
第一排关节器组的转轴会插入第二排关节器组的槽孔,形成第一排关节器组、第二排关节器组的转动支点;
第二排关节器组的转轴会插入另一前、后相邻排列的第一排关节器组的槽孔,形成第一排关节器组、第二排关节器组的转动支点;以及
第一关节器组合端、第二关节器组合端凸出有接合部,组合一固定部的孔道。
1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动轴组合有一扭力机构;
扭力机构设有形成开口的导孔和形成开口的轴孔;使扭力机构的导孔、轴孔分别枢接该运动轴,并且响应运动轴运动,而和运动轴形成干涉,产生扭力变化。
1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动轴组合有一扭力机构;
扭力机构包括第一扭力器、第二扭力器,分别对应第一关节器、第二关节器;
第一扭力器、第二扭力器分别定义有枢接端和组合端;
对应第一关节器枢接端,第一扭力器枢接端设有形成开口的导孔;
对应第二关节器枢接端,第二扭力器枢接端设有形成开口的轴孔;
使扭力机构的导孔、轴孔分别枢接运动轴,并且响应运动轴运动,而和运动轴形成干涉,产生扭力变化;以及
第一扭力器的组合端、第二扭力器的组合端分别形成有一凸出的接合部,接合一固定部的孔道。
1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动轴组合有一扭力机构;
扭力机构包括第一扭力器、第二扭力器和至少一副扭力器;
第一扭力器、第二扭力器分别定义有枢接端和组合端;
对应第一关节器枢接端,第一扭力器枢接端设有形成开口的导孔;
对应第二关节器枢接端,第二扭力器枢接端设有形成开口的轴孔;以及
副扭力器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有形成开口的导孔,第二端设有形成开口的轴孔;使扭力机构的导孔、轴孔分别枢接运动轴,并且响应运动轴运动,而和运动轴形成干涉,产生扭力变化。
2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动轴组合有一扭力机构;
扭力机构包括第一扭力器、第二扭力器和至少一副扭力器;
第一扭力器、第二扭力器分别定义有枢接端和组合端;
对应第一关节器枢接端,第一扭力器枢接端设有形成开口的导孔;
对应第二关节器枢接端,第二扭力器枢接端设有形成开口的轴孔;以及
副扭力器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有形成开口的导孔,第二端设有形成开口的轴孔;使扭力机构的导孔、轴孔分别枢接运动轴,并且响应运动轴运动,而和运动轴形成干涉,产生扭力变化。
21.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动轴组合有一扭力机构;
扭力机构包括第一扭力器、第二扭力器和至少一副扭力器;
第一扭力器、第二扭力器分别定义有枢接端和组合端;
对应第一关节器枢接端,第一扭力器枢接端设有形成开口的导孔;
对应第二关节器枢接端,第二扭力器枢接端设有形成开口的轴孔;以及
副扭力器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有形成开口的导孔,第二端设有形成开口的轴孔;使扭力机构的导孔、轴孔分别枢接运动轴,并且响应运动轴运动,而和运动轴形成干涉,产生扭力变化。
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动轴组合有一扭力机构;
扭力机构包括第一扭力器、第二扭力器和至少一副扭力器;
第一扭力器、第二扭力器分别定义有枢接端和组合端;
对应第一关节器枢接端,第一扭力器枢接端设有形成开口的导孔;
对应第二关节器枢接端,第二扭力器枢接端设有形成开口的轴孔;以及
副扭力器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有形成开口的导孔,第二端设有形成开口的轴孔;使扭力机构的导孔、轴孔分别枢接运动轴,并且响应运动轴运动,而和运动轴形成干涉,产生扭力变化。
23.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动轴组合有一扭力机构;
扭力机构包括第一扭力器、第二扭力器和至少一副扭力器;
第一扭力器、第二扭力器分别定义有枢接端和组合端;
对应第一关节器枢接端,第一扭力器枢接端设有形成开口的导孔,枢接第一运动轴;
对应第二关节器枢接端,第二扭力器枢接端设有形成开口的轴孔,枢接第三运动轴;
副扭力器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有形成开口的导孔,第二端设有形成开口的轴孔;
第一扭力器枢接端的导孔、开口相对着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开口;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开口相对着另一相邻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开口,而构成第一排扭力器组;
第二扭力器枢接端的导孔、开口相对着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开口;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开口相对着另一相邻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开口,而构成第二排扭力器组;以及
第一扭力器枢接端的导孔对准第二排扭力器组最外端的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第一关节器枢接端的导轴部、第二排关节器组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枢接第一运动轴;
第一排扭力器组的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对准第二排扭力器组最外端的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第一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第二排关节器组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枢接第二运动轴;
第一排扭力器组最外端的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对准第二扭力器枢接端的轴孔、第一排关节器组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第二关节器枢接端的定轴部,枢接第三运动轴;
第一排扭力器组最外端的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对准第二排扭力器组的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第一排关节器组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第二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枢接第四运动轴;
第一扭力器组合端、第二扭力器组合端分别形成有一凸出的接合部,接合固定部的孔道。
24.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动轴组合有一扭力机构;
扭力机构包括第一扭力器、第二扭力器和至少一副扭力器;
第一扭力器、第二扭力器分别定义有枢接端和组合端;
对应第一关节器枢接端,第一扭力器枢接端设有形成开口的导孔,枢接第一运动轴;
对应第二关节器枢接端,第二扭力器枢接端设有形成开口的轴孔,枢接第三运动轴;
副扭力器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有形成开口的导孔,第二端设有形成开口的轴孔;
第一扭力器枢接端的导孔、开口相对着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开口;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开口相对着另一相邻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开口,而构成第一排扭力器组;
第二扭力器枢接端的导孔、开口相对着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开口;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开口相对着另一相邻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开口,而构成第二排扭力器组;以及
第一扭力器枢接端的导孔对准第二排扭力器组最外端的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第一关节器枢接端的导轴部、第二排关节器组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枢接第一运动轴;
第一排扭力器组的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对准第二排扭力器组最外端的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第一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第二排关节器组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枢接第二运动轴;
第一排扭力器组最外端的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对准第二扭力器枢接端的轴孔、第一排关节器组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第二关节器枢接端的定轴部,枢接第三运动轴;
第一排扭力器组最外端的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对准第二排扭力器组的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第一排关节器组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第二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枢接第四运动轴;第一扭力器组合端、第二扭力器组合端分别形成有一凸出的接合部,接合固定部的孔道。
25.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动轴组合有一扭力机构;
扭力机构包括第一扭力器、第二扭力器和至少一副扭力器;
第一扭力器、第二扭力器分别定义有枢接端和组合端;
对应第一关节器枢接端,第一扭力器枢接端设有形成开口的导孔,枢接第一运动轴;
对应第二关节器枢接端,第二扭力器枢接端设有形成开口的轴孔,枢接第三运动轴;
副扭力器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有形成开口的导孔,第二端设有形成开口的轴孔;
第一扭力器枢接端的导孔、开口相对着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开口;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开口相对着另一相邻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开口,而构成第一排扭力器组;
第二扭力器枢接端的导孔、开口相对着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开口;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开口相对着另一相邻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开口,而构成第二排扭力器组;以及
第一扭力器枢接端的导孔对准第二排扭力器组最外端的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第一关节器枢接端的导轴部、第二排关节器组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枢接第一运动轴;
第一排扭力器组的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对准第二排扭力器组最外端的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第一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第二排关节器组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枢接第二运动轴;
第一排扭力器组最外端的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对准第二扭力器枢接端的轴孔、第一排关节器组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第二关节器枢接端的定轴部,枢接第三运动轴;
第一排扭力器组最外端的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对准第二排扭力器组的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第一排关节器组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第二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枢接第四运动轴;
第一扭力器组合端、第二扭力器组合端分别形成有一凸出的接合部,接合固定部的孔道。
26.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动轴组合有一扭力机构;
扭力机构包括第一扭力器、第二扭力器和至少一副扭力器;
第一扭力器、第二扭力器分别定义有枢接端和组合端;
对应第一关节器枢接端,第一扭力器枢接端设有形成开口的导孔,枢接第一运动轴;
对应第二关节器枢接端,第二扭力器枢接端设有形成开口的轴孔,枢接第三运动轴;
副扭力器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有形成开口的导孔,第二端设有形成开口的轴孔;
第一扭力器枢接端的导孔、开口相对着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开口;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开口相对着另一相邻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开口,而构成第一排扭力器组;
第二扭力器枢接端的导孔、开口相对着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开口;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开口相对着另一相邻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开口,而构成第二排扭力器组;以及
第一扭力器枢接端的导孔对准第二排扭力器组最外端的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第一关节器枢接端的导轴部、第二排关节器组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枢接第一运动轴;
第一排扭力器组的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对准第二排扭力器组最外端的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第一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第二排关节器组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枢接第二运动轴;
第一排扭力器组最外端的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对准第二扭力器枢接端的轴孔、第一排关节器组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第二关节器枢接端的定轴部,枢接第三运动轴;
第一排扭力器组最外端的副扭力器第一端的导孔对准第二排扭力器组的副扭力器第二端的轴孔、第一排关节器组最外端的副关节器第一端的定轴部、第二排关节器组的副关节器第二端的导轴部,枢接第四运动轴;
第一扭力器组合端、第二扭力器组合端分别形成有一凸出的接合部,接合固定部的孔道。
CN201520827692.7U 2015-06-17 2015-10-23 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 Active CN20515488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9713 2015-06-17
TW104209713 2015-06-17
TW104127617A TWI615083B (zh) 2015-06-17 2015-08-25 可應用在軟性顯示模組之樞鈕裝置
TW104127617 2015-08-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54886U true CN205154886U (zh) 2016-04-13

Family

ID=55690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27692.7U Active CN205154886U (zh) 2015-06-17 2015-10-23 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915981B2 (zh)
CN (1) CN205154886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2862A (zh) * 2016-09-29 2018-04-06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铰链装置及使用此铰链装置的显示装置
CN109478384A (zh) * 2016-08-12 2019-03-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CN110035151A (zh) * 2019-03-29 2019-07-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屏模组和柔性显示屏终端
CN110035143A (zh) * 2019-02-28 2019-07-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连接件和折叠屏
CN110035146A (zh) * 2019-02-28 2019-07-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连接件和折叠屏
CN110058645A (zh) * 2019-02-28 2019-07-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终端
CN110071990A (zh) * 2019-03-29 2019-07-3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
JP2019525087A (ja) * 2016-07-19 2019-09-05 シェンジェン ロイオ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サポートアセンブリ
CN110769092A (zh) * 2019-02-28 2020-02-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10038U (zh) * 2015-06-17 2015-10-01 First Dome Corp 可應用在軟性顯示屏幕之樞鈕裝置
WO2017003415A1 (en) * 2015-06-27 2017-01-05 Intel Corporation Flexible display structure
CN105065431B (zh) * 2015-07-20 2017-12-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和柔性连接装置
CN106468936A (zh) * 2015-08-14 2017-03-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弯曲结构和电子设备
USD824898S1 (en) 2015-09-06 2018-08-07 Lenovo (Beijing) Co., Ltd. Tablet computer
USD804443S1 (en) * 2015-10-02 2017-12-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terminal
USD828321S1 (en) 2015-11-04 2018-09-11 Lenovo (Beijing) Co., Ltd. Flexible smart mobile phone
USD850443S1 (en) 2015-12-22 2019-06-04 Lenovo (Beijing) Co., Lt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TWM531996U (zh) * 2016-02-05 2016-11-11 First Dome Corp 應用於軟性顯示屏幕之可轉聯結裝置
USD841612S1 (en) * 2016-03-31 2019-02-26 Lenovo (Beijing) Co., Lt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JP1583195S (zh) * 2016-07-27 2017-08-07
CN108089636B (zh) * 2016-11-22 2021-04-06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性电子装置及连杆组件
US9874906B1 (en) * 2016-12-09 2018-01-23 First Dome Corporation Bendable display apparatus and supporting device
US9874048B1 (en) * 2016-12-15 2018-01-23 First Dome Corporation Bendable display apparatus and supporting device
CN107044478B (zh) * 2017-03-15 2019-07-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
US11553612B2 (en) * 2017-04-20 2023-01-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oldable hing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TWI612207B (zh) * 2017-04-25 2018-01-2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鉸接組件及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CN107654484A (zh) * 2017-09-26 2018-02-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部件及柔性显示屏、柔性电子设备
CN207543155U (zh) * 2017-11-03 2018-06-26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内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及内柔性屏移动终端
US10886498B2 (en) * 2017-12-05 2021-01-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oveable display supports, computing devices using same, and methods of use
US11061436B2 (en) 2017-12-22 2021-07-1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lexible display hinged device
CN108958604B (zh) * 2018-06-28 2020-12-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交互控制方法、移动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928863B2 (en) * 2019-01-14 2021-02-23 Dell Products L.P. Portable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midframe to sliding frame assembly
US10817030B2 (en) 2019-01-14 2020-10-27 Dell Products L.P. Portable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flexible display with alternating slide support frame
US10564682B1 (en) * 2019-03-29 2020-02-18 Fositek Corporation Hinge mechanism an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WO2020214176A1 (en) * 2019-04-18 2020-10-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hinge assemblies
US10599189B1 (en) * 2019-04-26 2020-03-24 Fositek Corporation Bendable support apparatus for a flexible display
US11977420B2 (en) * 2019-07-17 2024-05-07 Google Llc Slidable hinge mechanism and foldable device having same
TWI688324B (zh) * 2019-08-02 2020-03-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摺疊式電子裝置
TWM589827U (zh) * 2019-08-23 2020-01-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折疊式電子裝置
TWI723703B (zh) * 2019-12-26 2021-04-01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轉軸鏈組之遮蔽結構
TWI755680B (zh) * 2020-01-22 2022-02-21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轉軸鏈組之均配支撐結構
JP2021184162A (ja) * 2020-05-21 2021-12-02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KR20220030625A (ko) * 2020-09-03 2022-03-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JP2022063700A (ja) * 2020-10-12 2022-04-22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及びヒンジ装置
US11533829B2 (en) * 2021-04-09 2022-12-2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mersion-cooled datacenters
US11606878B2 (en) 2021-04-09 2023-03-1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mersion-cooled datacenters
CN114217444A (zh) * 2022-01-24 2022-03-22 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多段式柔性转轴组件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3393B1 (en) * 1999-07-09 2001-05-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dundant hinge element for a notebook computer
US20140123436A1 (en) * 2012-11-02 2014-05-0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upport for a flexible display
US8971032B2 (en) * 2012-11-02 2015-03-03 Blackberry Limited Support for a flexible display
TWM453754U (zh) * 2012-12-21 2013-05-21 First Dome Corp 插組式多節轉軸結構
GB2520271A (en) * 2013-11-13 2015-05-20 Nokia Corp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an apparatus comprising a bendable portion
US20150277506A1 (en) * 2014-03-29 2015-10-01 Bok Eng Cheah Micro-hing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TWI532930B (zh) * 2014-08-15 2016-05-11 First Dome Corp Multi - joint synchronous shaft structure
KR101706321B1 (ko) * 2014-11-19 2017-03-13 주식회사 세네카 힌지 장치
US9625954B2 (en) * 2014-11-26 2017-04-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pivot hinge
TWI548820B (zh) * 2015-01-08 2016-09-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樞軸裝置
KR102381657B1 (ko) * 2015-05-27 2022-04-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힌지 모듈 장치
KR101765121B1 (ko) * 2015-06-10 2017-08-04 (주) 프렉코 연동구조를 가지는 플렉시블 힌지 장치
TWM510038U (zh) * 2015-06-17 2015-10-01 First Dome Corp 可應用在軟性顯示屏幕之樞鈕裝置
KR102366516B1 (ko) * 2015-08-31 2022-02-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접이식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366299B1 (ko) * 2015-08-31 2022-02-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용 지지 프레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525087A (ja) * 2016-07-19 2019-09-05 シェンジェン ロイオ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サポートアセンブリ
CN109478384A (zh) * 2016-08-12 2019-03-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EP3494567A4 (en) * 2016-08-12 2019-11-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A FLEXIBLE DISPLAY
CN107882862A (zh) * 2016-09-29 2018-04-06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铰链装置及使用此铰链装置的显示装置
CN110035143A (zh) * 2019-02-28 2019-07-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连接件和折叠屏
CN110035146A (zh) * 2019-02-28 2019-07-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连接件和折叠屏
CN110058645A (zh) * 2019-02-28 2019-07-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终端
CN110769092A (zh) * 2019-02-28 2020-02-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
CN110035151A (zh) * 2019-03-29 2019-07-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屏模组和柔性显示屏终端
CN110071990A (zh) * 2019-03-29 2019-07-3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370828A1 (en) 2016-12-22
US9915981B2 (en) 2018-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54886U (zh) 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
CN204878290U (zh) 可应用在软性显示屏幕的枢钮装置
CN205847346U (zh) 一种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铰链装置及柔性屏移动终端
CN203822838U (zh) 用于双转轴的平行度控制装置
CN203717626U (zh) 用于双转轴的传动稳定装置
CN104506688B (zh) 一种可折叠的移动终端
TWI626386B (zh) Transmission for pivots
WO2018223875A1 (zh) 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及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05508408A (zh) 多节式转轴改良结构
CN106346450A (zh) 三支链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WO2022042394A1 (zh) 伸缩机构及电子设备
TWM513555U (zh) 可應用在軟性顯示屏幕之聯結裝置
CN207268919U (zh) 柔性折叠装置
CN204327738U (zh) 多轴式转轴装置
CN204419838U (zh) 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
CN110630628B (zh) 转轴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05834765A (zh) 一种复杂曲面法向制孔装置
CN204419835U (zh) 具有扭力变化的多轴式转轴装置
CN107257398A (zh) 摄像头及电子产品
CN204419837U (zh) 具有扭力变化作用的多轴式转轴装置
CN204591986U (zh) 组合枢轴的传动装置
CN203322037U (zh) 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
WO2017084259A1 (zh) 机械手臂及机器人
CN205876951U (zh) 双转轴同步传动结构
WO2022218260A1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