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22037U - 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22037U
CN203322037U CN2013202870202U CN201320287020U CN203322037U CN 203322037 U CN203322037 U CN 203322037U CN 2013202870202 U CN2013202870202 U CN 2013202870202U CN 201320287020 U CN201320287020 U CN 201320287020U CN 203322037 U CN203322037 U CN 203322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flexible plate
axle
trochanter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28702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安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Dom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Dom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Dome Corp filed Critical First Dome Corp
Priority to CN20132028702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22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22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2203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在结构精简的条件下,使双转轴(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具备有同步运动的作用。该同步运动装置改良包括设置在第一轴的第一转子(及/或第三转子)和设置在第二轴的第二转子(及/或第四转子);以及,一不可伸缩挠性片配置连接第一转子(或第三转子)和第二转子(或第四转子)。实质上,第一轴驱动第一转子(或第三转子)转动时,不可伸缩挠性片系拉动第二转子(或第四转子)朝相反第一转子运动的方向转动,而使第一、二轴产生同步转动型态;改善现有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动能传递延迟、在配合带动操作的过程产生滑动偏移或作动不确实等情形。

Description

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枢轴应用转子和不可伸缩挠性片的组合,在操作配合的作业中,使第一、二轴相对产生同步转动作用,改善现有带动操作过程产生滑动、偏移等情形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应用因外力可往复转动自如的枢轴或转轴,来配装在电子器物上,例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PDA、数字取像机、电子书等,使其盖、显示屏幕或观景窗可转动而具有开、闭作用,是已为现有技术。例如,台湾第97222022号「转轴结构」、第96217011号「枢轴定位构件」、及第98207366号「枢轴结构」等专利案,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
为了使电子器物的显示模块(例如,屏幕)及/或机体模块在使用方面具备有更多的操作模式和应用范围,现有技术也已揭露一种在显示模块和机体模块之间设置双转轴,使显示模块及/或机体模块可产生不同操作模式或转动角度的结构。例如,台湾第96148572号「超广角双转轴结构」、第99211350号「双枢轴枢纽器」专利案等,提供了可行的实施例。
现有技术也已揭示了一种应用转轮和连动牵引的线材等组件的配合,来传递动力或传动转轴运动。但是,就像那些熟知此技艺的人所知悉,线材或传动带的组合结构在配合带动操作的过程中,会有动能传递延迟的现象。它的原因包括线材和转轮之间的配合点或线的接触传动或有间隙,而容易造成滑动,或带动操作过程线材在转轮上(上、下)偏移,使作动产生误差或不确实的情形;线材具有弹性性质、线材和转轮组合的固定结构不理想,使线材负载或传递动力时产生的牵引拉扯现象变大,相对使它们传动效果降低,或造成线材从转轮上脱落的情形。特别是,该线材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原先组装时的预设力量会因弹性疲乏而减小,相对使传动机构的同步运动效果降低。
另一个有关上述线材在应用和制造方面的课题是,线材在组装的作业中,被要求必需形成紧张的状态;这会造成拉线和组装时,增加质量管控的困难度,无法达到较佳的产品良率和较短的组装工时;相对的,也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为了改善上述的情形,旧法也已揭露了一种应用多个齿轮来传递动力,使双转轴同步转动的技术结构。但是,就像熟知此技艺的人所知悉,双转轴上设置多个齿轮传动的结构,无法使双转轴的间距被尽可能的减小,其反应出整个传动装置或结构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或体积。特别是,所述的传动装置被应用在笔记本电脑或小型电子器物上,无法符合轻巧、薄型化的造型设计要求;而这种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数据显示了在有关转轴或其相关结合组件在使用和结构设计方面的情形。如果重行设计考虑该转轴和相关组件结构,以及上述的应用情形,使其不同于现有技术,将可改变它的使用型态,而有别于现有技术;实质上,也会增加它的应用范围和组装方面的简便性。
依据上述,该转轴或其相关结合组件在结构设计和操作技术方面考虑了下列的课题:
1.提供一种同步运动装置,配装在显示模块和机体模块之间;容许操作者只转动显示模块0°~180°时,使机体模块也相对同步转动0°~180°,而使显示模块和机体模块的转动角度总和达到360°;在使电子器物具备有更多种操作模式(或应用范围)的条件下,获得操作简便的作用。同时,增加该同步运动装置和转轴在操作配合方面的同步运动效果和稳定性。
2.设计提供不同于现有技术的传动机构和相关配合结构,以解决或克服已知线材产生动能传递延迟,或线材和转轮组合点或线的接触传动,在配合带动操作的过程产生滑动、上、下偏移,使作动产生误差或不确实的情形;或线材和转轮组合的固定结构不理想,使线材负载或传递动力时产生的牵引拉扯现象变大,相对使它们传动效果降低,或造成线材从转轮上脱落的情形。
3.考虑所述的同步运动装置或传动机构在结构设计上,撤除现有技术应用多个齿轮传递动力的技术结构;以及,使双转轴的间距容许被尽可能的减小,来降低整个传动装置或结构的空间或体积;并且,符合电子器物轻巧、薄型化的造型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在结构精简的条件下,使双转轴(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具备有同步运动的作用。该改良同步运动装置包括:
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分别具有一基架,和设置包覆在基架外部的本体;并且,所述基架界定有轴孔;以及
不可伸缩挠性片配置连接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不可伸缩挠性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一端绕设在第一转子的本体;第二端绕设在第二转子的本体上,而使第一、二转子同步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转子的轴孔枢接一第一轴;所述第二转子的轴孔枢接一第二轴;以及
第一轴和第二轴分别具有一固定端和一枢接端;第一轴驱动第一转子转动时,不可伸缩挠性片拉动第二转子朝相反第一转子运动的方向转动,而使第一、二轴产生同步转动型态。
其中,所述第一轴的枢接端又设置有第三转子;第二轴的枢接端又设置有第四转子;
第三转子和第四转子分别具有一基架,和设置包覆在基架外部的本体;
并且,所述基架界定有轴孔;以及
所述第三转子和第四转子之间也配置连接有不可伸缩挠性片;所述的不可伸缩挠性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绕设在第三转子的本体,第二端绕设在第四转子的本体上。
其中,所述第一~四转子和不可伸缩挠性片配合固定组件组合在第一轴和第二轴上。
其中,所述第一、二转子的轴孔轮廓相同于第一、二轴枢接端的断面形状。
其中,所述第一、二轴枢接端和第一、二转子的轴孔形状一矩形断面的型态,使第一、二转子分别和第一、二轴一起转动。
其中,所述第三、四转子的轴孔轮廓相同于第一、二轴枢接端的断面形状。
其中,所述第一、二轴枢接端和第三、四转子的轴孔形状一矩形断面的型态,使第三、四转子分别和第一、二轴一起转动。
其中,所述配置连接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不可伸缩挠性片是一挠性金属片和钢片型态其中之一。
其中,所述配置连接第三转子和第四转子的不可伸缩挠性片一挠性钢片型态。
其中,所述第一、二转子的基架在中间区域也形成有一延伸段,分别固定不可伸缩挠性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其中,所述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一端焊接固定在第一转子的基架延伸段上,使不可伸缩挠性片从一个形成在第一转子本体上的缺口伸出,沿本体绕设第一转子;以及
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二端焊接固定在第二转子的基架延伸段上,使不可伸缩挠性片从形成在第二转子本体上的缺口伸出,沿本体绕设第二转子。
其中,所述第三、四转子的基架在中间区域也形成有一延伸段,分别固定该设置在第三、四转子的不可伸缩挠性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其中,所述设置连接第三、四转子的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一端焊接固定在第三转子的基架延伸段上,使不可伸缩挠性片从一个形成在第三转子本体上的缺口伸出,沿本体绕设第三转子;以及
所述设置连接第三、四转子的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二端焊接固定在第四转子的基架延伸段上,使不可伸缩挠性片从形成在第四转子本体上的缺口伸出,沿本体绕设第四转子。
其中,所述设置连接第一、二转子的不可伸缩挠性片和第一、二转子的本体形成面接触传动的结构。
其中,所述设置连接第三、四转子的不可伸缩挠性片和第三、四转子的本体形成面接触传动的结构。
其中,所述不可伸缩挠性片配置在第一、二转子上的方向相反于不可伸缩挠性片配置在第三、四转子上的方向。
其中,所述配置在第一、二转子上的不可伸缩挠性片从第一转子左边绕设到第二转子右边的方向;以及
所述配置在第三、四转子上的不可伸缩挠性片从第三转子右边绕设到第四转子左边的方向,使第一轴和第二轴产生不同方向转动的型态。
其中,所述不可伸缩挠性片的长度在第一转子转动180°后,仍保持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一端卷绕在第一转子上的长度大于第一转子本体圆周1/2圈;以及
所述不可伸缩挠性片的长度在第二转子转动180°后,仍保持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二端卷绕在第二转子上的长度大于第二转子本体圆周1/2圈。
其中,所述配置在第三、四转子上的不可伸缩挠性片的长度在第三转子转动180°后,仍保持所述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一端卷绕在第三转子上的长度大于第三转子本体圆周1/2圈;以及
所述配置在第三、四转子上的不可伸缩挠性片的长度在第四转子转动180°后,仍保持所述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二端卷绕在第四转子上的长度大于第四转子本体圆周1/2圈。
其中,所述第一轴、第二轴组合设置在一壳体内。
其中,所述第一、二轴固定端配合固定座,分别固定在电子器物的一显示模块和一机体模块上。
其中,所述第一轴转动0°~180°的范围,相对使第二轴同步朝相反方向转动0°~180°的范围。
其中,所述显示模块使第一轴转动0°~180°的范围,相对使第二轴和机体模块同步朝相反方向转动0°~180°的范围。
设置在第一轴的第一转子(及/或第三转子)和设置在第二轴的第二转子(及/或第四转子);以及,一不可伸缩挠性片配置连接第一转子(或第三转子)和第二转子(或第四转子)。实质上,第一轴驱动第一转子(及/或第三转子)转动时,不可伸缩挠性片拉动第二转子(及/或第四转子)朝相反第一转子运动的方向转动,而使第一、二轴产生同步转动型态;改善现有动能传递延迟、在配合带动操作的过程产生滑动偏移或作动不确实等情形。
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所述第一转子(及/或第三转子)和第二转子(及/或第四转子)包括一基架和设置包覆在基架外部的本体。以及,该不可伸缩挠性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使第一端固定在第一转子(或第三转子)的基架,沿本体绕设第一转子(或第三转子),和第二端固定在第二转子(或第四转子)的基架,沿本体绕设第二转子(或第四转子)的型态。因此,所述第一、二转子(或第三、四转子)配合不可伸缩挠性片形成“面”接触传动的结构,使它们产生转动扭力变化和偏移的情形,被尽可能的减到最小;而使第一、二轴的转动获得一运动平顺的作用。并且,在人员的转动操作力消失时,即停止转动,形成定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该基架界定有一轴孔,使第一、二转子(或第三、四转子)可分别组合在第一轴和第二轴。基架也形成有一延伸段,分别固定不可伸缩挠性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该不可伸缩挠性片的长度考虑在第一转子随第一轴转动180°(或第二转子随第二轴转动180°)后,仍保持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一端(或第二端)卷绕在第一转子(或第二转子)上的长度大于第一转子或本体(或第二转子或本体)圆周1/2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描绘了第一、二轴、第一~四转子和不可伸缩挠性片的组合情形。
图2是图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显示了第一转子基架的延伸段、本体缺口和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一端的配合情形。
图3是本实用新型和显示模块、机体模块组合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中显示了显示模块和机体模块位在0°位置,第一、二转子和不可伸缩挠性片的配合情形。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操作实施例平面示意图;描绘了显示模块和机体模块转动到约45°位置,第一、二转子和不可伸缩挠性片的配合情形。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操作实施例平面示意图;描绘了显示模块和机体模块转动到约135°位置,第一、二转子和不可伸缩挠性片的配合情形。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又一操作实施例平面示意图;描绘了显示模块和机体模块转动到180°位置,第一、二转子和不可伸缩挠性片的配合情形。
附图标记说明
Figure BDA00003237683500061
Figure BDA0000323768350007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概分别以参考编号10、20表示。该第一轴10、第二轴20组合设置在一壳体30内;第一、二轴10、20分别具有一固定端10a、20a和一枢接端10b、20b。固定端10a、20a配合固定座(图未显示),使第一、二轴10、20分别固定在电子器物90(例如,移动电话、计算机…等)的显示模块91和机体模块92。
图1、图2也显示了第一轴10的枢接端10b设置有第一转子11(及/或第三转子33);第二轴20的枢接端20b设置有第二转子22(及/或第四转子44)。第一、二转子11、22(及/或第三、四转子33、44)之间配置有不可伸缩挠性片50(及/或60);以及,所述第一、二转子11、22(及/或第三、四转子33、44)和不可伸缩挠性片50(及/或60)配合固定组件80组合在第一轴10和第二轴20上。
在所采用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四转子11、22、33、44包括一基架a和设置包覆在基架a外部的本体b。该基架a界定有一轴孔c,轴孔c的轮廓相同于第一、二轴枢接端10b、20b的断面形状。例如,图中显示了第一、二轴枢接端10b、20b(或轴孔c)的形状是一矩形断面的型态;使轴孔c枢接第一、二轴10、20的枢接端10b、20b。并且,使第一、三转子11、33和第一轴10一起转动;第二、四转子22、44和第二轴20一起转动。
如图2、图3所示,第一转子11和第二转子22之间配置了该不可伸缩挠性片50;以及,第三转子33和第四转子44之间配置了该不可伸缩挠性片60。详细来说,不可伸缩挠性片50、60一(挠性)金属片或钢片型态,具有第一端51、61和第二端52、62。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一端51是绕设固定在第一转子11的本体b;第二端52绕设固定在第二转子22的本体b上。以及,使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一端61绕设固定在第三转子33的本体b;第二端62绕设固定在第四转子44的本体b上。
如图2及图2-1所示,在所采用较佳的实施例中,基架a在中间区域也形成有一延伸段d,分别固定不可伸缩挠性片50、60的第一端51、61和第二端52、62。具体来说,该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一端51、61焊接固定在第一、三转子11、33的基架延伸段d上,使不可伸缩挠性片50、60从一个形成在本体b上的缺口e伸出,沿本体b绕设第一转子11和第三转子33。不可伸缩挠性片50、60的第二端52、62焊接固定在第二转子22和第四转子44的基架延伸段d上,使不可伸缩挠性片50、60从形成在本体b上的缺口e伸出,沿本体b绕设第二转子22和第四转子44的型态。
须加以说明的是,图2-1也显示了基架a在中间区域形成延伸段d的结构型态,容许作业人员不需限定不可伸缩挠性片50、60的第一端51、61和第二端52、62固定在延伸段d后,从本体缺口e伸出卷绕本体b的方向;这有助于人员组装的便利性。
因此,所述第一、二转子11、22(或第三、四转子33、44)配合不可伸缩挠性片50、60形成“面”接触传动的结构,使它们产生转动扭力变化和(上、下)偏移的情形,被尽可能的减到最小;而使第一、二轴10、20的转动获得一运动平顺的作用。并且,在人员的转动操作力消失时,即停止转动,形成定位作用。
如图2、图3所示,不可伸缩挠性片50配置在第一、二转子11、22上的方向相反于不可伸缩挠性片60配置在第三、四转子33、44上的方向。例如,第3图显示了不可伸缩挠性片50从第一转子11(图中)左边绕设到第二转子22右边的方向,相反于不可伸缩挠性片60从第三转子33右边绕设到第四转子44左边的方向。所述的配置型态会使第一轴10和第二轴20产生不同方向转动的型态。
如图3、图4所示,假设显示模块91闭合在机体模块92上;其夹角角度定义为0°。当操作者打开显示模块91,使第一轴10带动第一转子11(或第三转子33)朝图中顺时针转动时,不可伸缩挠性片50拉动第二转子22迫使第二轴20朝相反(即,逆时针方向)第一转子11运动的方向转动。所述的操作运动也包括:
1.第二轴20因第一轴10的驱动,而逆时针转动,同时迫使第四转子44也逆时针转动,相对使不可伸缩挠性片60配合第三转子33(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使第一、二轴10、20产生同步转动型态。
2.第三转子33配合第一轴10逆时针转动,经不可伸缩挠性片60拉动第四转子44,带动第二轴20逆时针转动,而使第一、二轴10、20产生同步转动型态。
因此,图5显示了当操作者打开显示模块91使第一轴10顺时针转动到图中约135°的位置时,第一~四转子11、22、33、44配合不可伸缩挠性片50、60的传动,也使第二轴20和机体模块92同步逆时针转动到135°的位置;即,显示模块91和机体模块92共转动了270°的范围。图6特别描绘了操作显示模块91顺时针转动到图中180°的位置时,机体模块92同步逆时针转动到180°的位置;即,显示模块91和机体模块92共转动了360°的范围。
也就是说,所述的同步运动装置改良让用户操作显示模块91转动一角度或范围,可获得该转动角度或范围的二倍行程;而具备了操作快捷的作用。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该不可伸缩挠性片50的长度考虑在第一转子11随第一轴10转动180°(或第二转子22随第二轴20转动180°)后,仍保持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一端51(或第二端52)卷绕在第一转子11(或第二转子22)上的长度大于第一转子本体b(或第二转子本体b)圆周1/2圈。
可了解的是,该不可伸缩挠性片60的长度考虑在第三转子33随第一轴10转动180°(或第四转子44随第二轴20转动180°)后,仍保持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一端61(或第二端62)卷绕在第三转子33(或第四转子44)上的长度大于第三转子本体b(或第四转子本体b)圆周1/2圈。
须加以说明的是,不可伸缩挠性片50(或60)紧绕设置在该第一、二转子11、22(或第三、四转子33、44)的传动配合结构,产生转动扭力变化的情形,被尽可能的减到最小,使第一、二轴10、20的转动获得一运动平顺的作用。并且,在人员的转动操作力消失时,即停止转动,形成定位作用。
代表性的来说,这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在具备有操作转动和定位作用的条件下,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下列的考虑条件和优点:
1.该转轴(包括第一轴10和第二轴20)和相关组件结构(例如,第一转子11和第二转子22绕设不可伸缩挠性片50;第三转子33和第四转子44绕设不可伸缩挠性片60的配合等)组合构成一同步运动机制,已被重行设计考虑;而明显不同于现有结构的型态,撤除了旧法应用多个齿轮传递动力的技术结构;明显改变了它的操作、使用型态,而有别于现有技术。
2.该第一、二转子11、22(或第三、四转子33、44)配合不可伸缩挠性片50(或60)紧绕设置的传动结构,以提供一种同步运动装置,配装在显示模块91和机体模块92之间;容许操作者只操作显示模块91转动0°~180°时,机体模块92也相对同步转动0°~180°,而使显示模块91和机体模块92的转动角度总和达到360°的范围。也就是说,所述的同步运动装置改良让用户操作显示模块91转动一角度或范围,可获得该转动角度或范围的二倍行程。在使电子器物90具备有更多种操作模式(或应用范围)的条件下,获得操作简便之作用。
3.该第一、二转子11、22(或第三、四转子33、44)配合不可伸缩挠性片50(或60)紧绕设置的传动结构,所提供之同步运动装置改良,使双转轴(即,第一轴10和第二轴20)的间距容许被尽可能的减小,来降低整个传动装置或结构的空间或体积;并且,符合电子器物轻巧、薄型化的造型设计要求。
4.该第一~四转子11、22、33、44的基架a在中间区域形成延伸段d的结构型态,容许作业人员不需限定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一端51、61和第二端52、62固定在延伸段d后,从本体缺口e伸出卷绕本体b的方向;而有助于人员组装的便利性。
5.特别的是,第一、二转子11、22(或第三、四转子33、44)配合不可伸缩挠性片50、60形成“面”接触传动的结构,使它们传递转动的力量分布更平均,而降低其单位负载力,像现有产生转动扭力变化和(上、下)偏移的情形,被尽可能的减到最小;而使第一、二轴10、20的转动获得运动平顺的作用。不仅不同于现有技术的传动机构和相关配合结构,并且像已知线材产生动能传递延迟,或线材和转轮组合点或线的接触传动,在配合带动操作的过程产生滑动、偏移,使作动产生误差或不确实的情形;或线材和转轮组合的固定结构不理想,使线材负载或传递动力时产生的牵引拉扯现象变大,相对使它们传动效果降低,或造成线材从转轮上脱落等情形,都获得明显的改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有效的改良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空间型态不同于现有技术,且具有现有技术中无法比拟的优点,展现了相当大的进步,诚已充份符合新型专利的要件。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4)

1.一种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分别具有一基架,和设置包覆在基架外部的本体;并且,所述基架界定有轴孔;以及
不可伸缩挠性片配置连接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不可伸缩挠性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一端绕设在第一转子的本体;第二端绕设在第二转子的本体上,而使第一、二转子同步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转子的轴孔枢接一第一轴;所述第二转子的轴孔枢接一第二轴;以及
第一轴和第二轴分别具有一固定端和一枢接端;第一轴驱动第一转子转动时,不可伸缩挠性片拉动第二转子朝相反第一转子运动的方向转动,而使第一、二轴产生同步转动型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轴的枢接端又设置有第三转子;第二轴的枢接端又设置有第四转子;
第三转子和第四转子分别具有一基架,和设置包覆在基架外部的本体;
并且,所述基架界定有轴孔;以及
所述第三转子和第四转子之间也配置连接有不可伸缩挠性片;所述的不可伸缩挠性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绕设在第三转子的本体,第二端绕设在第四转子的本体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四转子和不可伸缩挠性片配合固定组件组合在第一轴和第二轴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二转子的轴孔轮廓相同于第一、二轴枢接端的断面形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二轴枢接端和第一、二转子的轴孔形状一矩形断面的型态,使第一、二转子分别和第一、二轴一起转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三、四转子的轴孔轮廓相同于第一、二轴枢接端的断面形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二轴枢接端和第三、四转子的轴孔形状一矩形断面的型态,使第三、四转子分别和第一、二轴一起转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配置连接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不可伸缩挠性片是一挠性金属片和钢片型态其中之一。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配置连接第三转子和第四转子的不可伸缩挠性片一挠性钢片型态。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二转子的基架在中间区域也形成有一延伸段,分别固定不可伸缩挠性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一端焊接固定在第一转子的基架延伸段上,使不可伸缩挠性片从一个形成在第一转子本体上的缺口伸出,沿本体绕设第一转子;以及
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二端焊接固定在第二转子的基架延伸段上,使不可伸缩挠性片从形成在第二转子本体上的缺口伸出,沿本体绕设第二转子。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三、四转子的基架在中间区域也形成有一延伸段,分别固定该设置在第三、四转子的不可伸缩挠性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设置连接第三、四转子的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一端焊接固定在第三转子的基架延伸段上,使不可伸缩挠性片从一个形成在第三转子本体上的缺口伸出,沿本体绕设第三转子;以及
所述设置连接第三、四转子的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二端焊接固定在第四转子的基架延伸段上,使不可伸缩挠性片从形成在第四转子本体上的缺口伸出,沿本体绕设第四转子。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设置连接第一、二转子的不可伸缩挠性片和第一、二转子的本体形成面接触传动的结构。
16.如权利要求3所述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设置连接第三、四转子的不可伸缩挠性片和第三、四转子的本体形成面接触传动的结构。
17.如权利要求3所述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不可伸缩挠性片配置在第一、二转子上的方向相反于不可伸缩挠性片配置在第三、四转子上的方向。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配置在第一、二转子上的不可伸缩挠性片从第一转子左边绕设到第二转子右边的方向;以及
所述配置在第三、四转子上的不可伸缩挠性片从第三转子右边绕设到第四转子左边的方向,使第一轴和第二轴产生不同方向转动的型态。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不可伸缩挠性片的长度在第一转子转动180°后,仍保持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一端卷绕在第一转子上的长度大于第一转子本体圆周1/2圈;以及
所述不可伸缩挠性片的长度在第二转子转动180°后,仍保持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二端卷绕在第二转子上的长度大于第二转子本体圆周1/2圈。
20.如权利要求3所述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配置在第三、四转子上的不可伸缩挠性片的长度在第三转子转动180°后,仍保持所述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一端卷绕在第三转子上的长度大于第三转子本体圆周1/2圈;以及
所述配置在第三、四转子上的不可伸缩挠性片的长度在第四转子转动180°后,仍保持所述不可伸缩挠性片第二端卷绕在第四转子上的长度大于第四转子本体圆周1/2圈。
21.如权利要求3所述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轴、第二轴组合设置在一壳体内。
22.如权利要求3所述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二轴固定端配合固定座,分别固定在电子器物的一显示模块和一机体模块上。
23.如权利要求2所述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轴转动0°~180°的范围,相对使第二轴同步朝相反方向转动0°~180°的范围。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显示模块使第一轴转动0°~180°的范围,相对使第二轴和机体模块同步朝相反方向转动0°~180°的范围。
CN2013202870202U 2013-05-23 2013-05-23 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22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870202U CN203322037U (zh) 2013-05-23 2013-05-23 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870202U CN203322037U (zh) 2013-05-23 2013-05-23 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22037U true CN203322037U (zh) 2013-12-04

Family

ID=49661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28702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22037U (zh) 2013-05-23 2013-05-23 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2203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2248A (zh) * 2015-12-16 2016-03-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635139B2 (en) 2015-11-17 2020-04-28 Lenovo (Beijing) Limited Connecting apparatus, rotating shaf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027901A (zh) * 2019-12-25 2021-06-25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Z轴铰链装置及使用此z轴铰链装置的电子机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35139B2 (en) 2015-11-17 2020-04-28 Lenovo (Beijing) Limited Connecting apparatus, rotating shaf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402248A (zh) * 2015-12-16 2016-03-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027901A (zh) * 2019-12-25 2021-06-25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Z轴铰链装置及使用此z轴铰链装置的电子机器
CN113027901B (zh) * 2019-12-25 2023-12-26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Z轴铰链装置及使用此z轴铰链装置的电子机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39748U (zh) 双转轴的同步运动装置
CN103533222B (zh) 全自动伸缩式可旋转摄像头
CN203590310U (zh) 全自动伸缩式可旋转摄像头
US8904601B2 (en) Synchronous movement device applied to dual-shaft system
US8959719B2 (en) Dual-shaft synchronous movement device
US9003606B2 (en) Synchronous movement device applied to dual-shaft system
US8959720B2 (en) Synchronous movement device applied to dual-shaft system
CN103982532A (zh) 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的组合装置
CN105275972A (zh) 双转轴同步传动装置
CN105317820A (zh) 双转轴同步传动固定装置
CN203322037U (zh) 改良的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
CN203214574U (zh) 转轴传动结构
CN105332997A (zh) 枢轴传动装置
CN203214573U (zh) 用于双转轴系统的同步运动装置
CN105332998A (zh) 用于枢轴器的传动装置
US20180032110A1 (en) Rotary shaft link device
CN204327738U (zh) 多轴式转轴装置
CN204419838U (zh) 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
CN203202002U (zh) 双转轴同步运动装置的组合装置
CN204140638U (zh) 用于枢轴器的传动装置
CN203627513U (zh) 用于双转轴系统的同步运动装置
CN204041720U (zh) 双转轴同步传动装置
CN204419837U (zh) 具有扭力变化作用的多轴式转轴装置
CN205876951U (zh) 双转轴同步传动结构
CN204140636U (zh) 双转轴同步传动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