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82862A - 铰链装置及使用此铰链装置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铰链装置及使用此铰链装置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82862A
CN107882862A CN201710902344.5A CN201710902344A CN107882862A CN 107882862 A CN107882862 A CN 107882862A CN 201710902344 A CN201710902344 A CN 201710902344A CN 107882862 A CN107882862 A CN 1078828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rod element
rotation
guiding connecting
angle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023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82862B (zh
Inventor
加藤秀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to Electric Hong K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to Electric Hong K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to Electric Hong K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to Electric Hong Ko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882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28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828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28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7/00Hinges or pivots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铰链装置,其在全开状态使软性显示面板整体平坦地展开,在闭合状态使软性显示面板的折返部分保持为半圆弧状,如果铰链装置将第一折返部的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以及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折返至对向的全闭状态,则第一凸轮驱动部会动作,第一、第二固定凸轮板分别相对于第一、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向互相面对面方向旋转至角度α1,随着此角度α1的旋转动作,使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以及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分别相对于第一、第二固定凸轮板向互相面对面方向旋转至角度α2,而使第一主凸轮板直角地站立于第一、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之间。

Description

铰链装置及使用此铰链装置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返部的铰链技术,其将有机电激发光(Electro Luminescence)面板或液晶面板等具有可挠性的软性显示面板可折返地配置于显示装置中。
背景技术
一种显示装置已被提出(日本特开2015-064570号公开专利公报),其将有机EL面板或液晶面板等软性显示板可折返地配置,且通过铰链手段将壳体连接设置,使一边的壳体以及另一边的壳体可开合。日本特开2015-064570号公开专利公报所公开的显示装置以软性基板夹持软性显示面板的两面,如果将一对壳体重叠,则折返部分在弹性变形区域内形成为预定半径的弯曲形状。
如果将一对壳体开启,通过软性基板的复原力折返部会形成直线,提供大平面尺寸的显示面。
通过调整一对壳体相对于软性基板的间隔,铰链手段可获得预定半径的折返部分。
然而,此种铰链手段使软性显示面板的折返部分形成为可自由变形。因此,如果超过弹性变形区域,施加变形力至软性显示面板,软性显示面板在折返部分会折曲,软性显示面板有损坏虞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铰链装置及使用此铰链装置的显示装置,其在全开状态使软性显示面板整体平坦地展开,在闭合状态使软性显示面板的折返部分保持为半圆弧状。
为了解决本发明的课题的铰链装置的第一构成,其涉及将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从全开状态至全闭状态可开合地连结的一种铰链装置。此铰链装置具有:引导连杆部,其连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折返部,前述折返部使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以及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依序并列地配置而构成;以及凸轮机构,其设置于前述引导连杆部的两侧,分别将沿着引导连杆元件平行方向而配置的前述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前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前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以及前述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的各间隔可伸缩地连结,且随着从全开状态移动至全闭状态的动作,使邻接的前述各引导连杆元件的间隔扩大的同时,以前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以及前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之间为界线,使前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以及前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对称而向互相面对面方向旋转预定的旋转角度,全开位置使前述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前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前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以及前述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所形成的平面为平坦面,全闭位置使前述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以及前述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具有预定的间隔而对向。
为了解决本发明的课题的铰链装置的第二构成,在上述第一构成中,前述凸轮机构具有:第一副凸轮板,其将前述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以及前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加以凸轮连结,且随着相对于前述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从形成前述平坦面的下限旋转角度旋转至第一旋转角度的旋转动作,使前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一边相对于前述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扩大间隔,一边从形成前述平坦面的下限旋转角度旋转至第二旋转角度;第二副凸轮板,其将前述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以及前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加以凸轮连结,且随着相对于前述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从形成前述平坦面的下限旋转角度向与前述第一旋转角度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旋转至前述第一旋转角度的旋转动作,使前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一边相对于前述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扩大间隔,一边从形成平坦面的下限旋转角度向与前述第二旋转角度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旋转至前述第二旋转角度;以及主凸轮板,其在两端部将前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以及前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加以凸轮连结,且随着前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以及前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分别旋转至第二旋转角度的动作,从形成前述平坦面的下限旋转角度向互相面对面方向旋转至第三旋转角度;且将前述第一旋转角度、前述第二旋转角度以及前述第三旋转角度的角度和设为90度。
为了解决本发明的课题的铰链装置的第三构成,在上述第二构成中,前述凸轮机构将前述第一副凸轮板以及前述第二副凸轮板配置于前述主凸轮板的厚度方向的前后的同时,将前述第一副凸轮板以及前述第二副凸轮板沿着前述引导连杆元件平行方向配置于前述主凸轮板的两侧,进而单位化。
为了解决本发明的课题的铰链装置的第四构成,在上述第一或第三构成中,前述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以及前述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沿着前述引导连杆元件平行方向而左右对称,且分别具有自由转动的形成旋转支点的支轴以及传达旋转力的旋转传达轴,前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与前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沿着前述引导连杆元件平行方向而左右对称,且分别具有自由转动的形成旋转支点的支轴以及传达旋转力的旋转传达轴;在前述第一副凸轮板在两端部形成有第一副凸轮部以及第二副凸轮部,在前述第一副凸轮部形成有凸轮沟,其分别卡合有前述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的支轴以及旋转传达轴,在前述第二副凸轮部形成有凸轮沟,其分别卡合有前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的支轴以及旋转传达轴;在前述第二副凸轮板在两端部形成有第一副凸轮部以及第二副凸轮部,在前述第一副凸轮部形成有凸轮沟,其分别卡合有前述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的支轴以及旋转传达轴,在前述第二副凸轮部形成有凸轮沟,其分别卡合有前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的支轴以及旋转传达轴;在前述主凸轮板在两端部形成有第一主凸轮部以及第二主凸轮部,前述第一主凸轮部形成有凸轮沟,其分别卡合有前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的支轴以及旋转传达轴,在前述第二主凸轮部形成有凸轮沟,其分别卡合有前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的支轴以及旋转传达轴。
为了解决本发明的课题的铰链装置的第五构成,在上述第四构成中,前述主凸轮板使前述第一引导连杆元件以及前述第二引导连杆元件的各旋转传达轴中心地旋转。
为了解决本发明的课题的显示装置的第一构成,其具有:铰链装置,其为如上述第一至第五的铰链装置;第一壳体,其组装于前述引导连杆部的引导连杆元件平行方向两端所配置的一边的固定引导连杆元件;第二壳体,其组装于前述引导连杆部的引导连杆元件平行方向两端所配置的另一边的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以及软性显示面板,其具有可挠性且组装于前述第一壳体以及前述第二壳体。
为了解决本发明之课题的显示装置的第二构成,在上述显示装置的第一构成中,前述引导连杆部具有第一折返部以及第二折返部,在以前述第一折返部折返的第一全闭状态,前述第一壳体以及前述第二壳体正对而对向,在以前述第二折返部折返的第二全闭状态,前述第二壳体相对于前述第一壳体偏离而对向,在前述第一壳体上露出前述软性显示面板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铰链装置的适当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闭合至全闭状态,各机构会动作,折返部的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以及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向互相面对面方向对称地倾斜至预定的旋转角度,使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以及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的对向距离保持,而形成折返部整体地弯曲的形状。因此,折返部的位置沿着配置于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之间的软性显示面板折返而形成的半圆弧部的外周面。因此,可保护软性显示面板的半圆弧部。
另外,如果将折返部整体平坦地展开,折返部的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以及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的间隔会缩小,可使软性显示面板平坦地展开。
更进一步,通过设置多个折返部,在全闭状态中可露出软性显示面板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铰链装置的适当实施例中,将折返部的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与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的间隔可伸缩的同时,在全闭状态,可使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以及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在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之间对称地配置。
在本发明的铰链装置的适当实施例中,可容易地将凸轮机构组装于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以及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
在本发明的铰链装置的适当实施例中,可将凸轮机构小型地构成。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适当实施例中,将软性显示面板跨越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而配置的情况,即使将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闭合至全闭状态,也可以通过铰链装置的折返部来保护软性显示面板折返所形成的半圆弧部。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适当实施例中,即使在全闭状态,也可以将软性显示面板露出的一部分作为显示部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概略斜视图,且显示第一全闭状态、第二全闭状态以及全开状态的合成图。
图2为显示图1的显示装置的全开状态的概略斜视图。
图3为显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全闭状态的概略斜视图。
图4为显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第二全闭状态的概略斜视图。
图5为显示设置于图1的显示装置的本发明的铰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概略分解斜视图。
图6为图5的铰链装置的部分扩大斜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的铰链装置的固定引导连杆元件的正面图。
图8为图6所示的铰链装置的可动引导连杆元件的正面图。
图9为图6所示的铰链装置的固定连杆板的正面图。
图10为图6所示的铰链装置的可动引导连杆板的正面图。
图11为图6所示的铰链装置的副凸轮板的正面图。
图12为图6所示的铰链装置的主凸轮板的正面图。
图13为显示第一副凸轮板相对于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旋转至角度α1的状态的图。
图14为显示随着第一副凸轮板旋转至α1的动作,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旋转至角度α2的状态的图。
图15为显示第一主凸轮板相对于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旋转至角度β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根据显示本发明在附图中的实施方式来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为显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概略斜视图,且显示第一全闭状态、第二全闭状态以及全开状态的合成图。图2为显示图1的显示装置的全开状态的概略斜视图,图3为显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全闭状态的概略斜视图,图4为显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第二全闭装态的概略斜视图。图5为显示设置于图1的显示装置的铰链装置的实施形态的概略分解斜视图,图6为图5的铰链装置的部分扩大斜视图。另外,在图3及图4中,省略右凸轮机构30R与左凸轮机构30L的图示。
显示装置1具有有机EL面板或液晶面板等的软性显示面板2、第一壳体3、第二壳体4以及铰链装置5等。第一壳体3与第二壳体4通过铰链装置5可互相开合地连结。软性显示面板2在长边方向的一端部组装于第一壳体3,长边方向的另一端组装于第二壳体4。
铰链装置5具有引导连杆部10、右凸轮机构30R、左凸轮机构30L、连杆轴50以及引导销55,引导连杆部10与软性显示面板2的短边方向的长度略同,右凸轮机构30R与左凸轮机构30L分别配置于引导连杆部10的各引导连杆元件11~17的宽度方向两端,连杆轴50(第一连杆轴50a~第二十连杆轴50t)以松嵌状态配置于构成引导连杆部10的后述各引导连杆元件11~17内,引导销55(第一引导销55a~第二十引导销55t)分别压入连杆轴50的两端部。通过连杆轴50与引导销55构成卡合轴60,其卡合于右凸轮机构30R以及左凸轮机构30L的后述凸轮沟。
引导连杆部10具有第一折返部10A以及第二折返部10B,第一折返部10A通过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2、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以及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5来构成,第二折返部10B通过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2、第三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6、第四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7及第三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3来构成。
构成第一折返部10A以及第二折返部10B的各引导连杆元件11~17平行地沿着引导连杆元件平行方向而配置。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第三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3设为同一构造及大小,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第四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7设为同一构造及大小。
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第四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7的宽度(软性显示面板2的长边方向)设定成相比于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第三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3的宽度(软性显示面板2的长边方向)还狭小。
配置于引导连杆部10的一端的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组装于第一壳体3,配置于引导连杆部10的另一端的第三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3组装于第二壳体4。
第一折返部10A沿着引导连杆元件平行方向从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依序具有间隔地配置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5以及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2。第二折返部10B沿着引导连杆元件平行方向从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2依序具有间隔地配置第三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6、第四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7以及第三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3。
如图2所示,铰链装置5使第一折返部10A与第二折返部10B的各引导连杆元件11~17并置于同一平面上,且可保持于软性显示面板2展开于平坦面的全开状态。铰链装置5设为可从前述全开状态选择第一全闭状态或第二全闭状态来进行开合,如图3所示,第一全闭状态将第一折返部10A折返成大致半圆弧状,使第一壳体3与第二壳体4间隔预定的相对距离而正对对向配置的状态,如图4所示,第二全闭状态将第二折返部10B折返成大致半圆弧状,使第一壳体3与第二壳体4在引导连杆元件平行方向错开而对向配置的状态。
右凸轮机构30R以及左凸轮机构30L具有分别对应于第一折返部10A以及第二折返部10B的第一凸轮驱动部30A以及第二凸轮驱动部30B。
在第一全闭状态中,软性显示面板2在第一折返部10A的内侧弯曲成半圆弧状的半圆弧部的半径,相对于第一折返部10A所形成的弯曲成大致半圆弧状的弯曲部的半径还小。如此一来,第一折返部10A的弯曲部的弧长相比于软性显示面板2的半圆弧部的弧长还长,产生弧长差。
因此,如果从图3所示的第一全闭状态开启至图2所示的全开状态时,因前述弧长差第一折返部10A会产生弯曲,第一折返部10A不会配置于一直线上,第二壳体4会相对于第一壳体3倾斜。在此,为了吸收前述弧长差,第一折返部10A与第二折返部10B可将邻接的引导连杆元件11~17的间隔伸缩,以使在全开状态引导连杆元件10的各引导连杆元件11~17可配置于一直线上。前述可伸缩的动作通过第一凸轮部30A(第二凸轮部30B)来执行,将在下面进行详细描述。
引导连杆部10的构成
如图7所示,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第三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3形成为高度H1、短边方向长度W1、长边方向长度D1(D1>W1)的大致直方体形状。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第三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3从下端向上端在高度(轴位置高度)H2的位置形成有四个内径d1的贯通孔10a、10b、10c、10d,其沿着长边方向而贯通且具有间隔。
将从短边方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形成的第一贯通孔10a与第二贯通孔10b的轴间距离设为E1,将第二贯通孔10b与第三贯通孔10c的轴间距离设为E2,将第三贯通孔10c与第四贯通孔10d的轴间距离设为E3,并使轴间距离E1与轴间距离E3为相同距离。例如,可举例为E1=E3=1.888mm、E2=3.18mm、H1=2.93mm、H2=1.71mm、W1=9.38mm、D1=67mm、d1=1.5mm。
如图8所示,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第四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7形成为高度H3(H3=H1)、短边方向长度W2(W2<W1)、长边方向长度D2(D2=D1>W2)的大致直方体形状。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第四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7从下端向上端于高度(轴位置高度)H4(H4=H2)的位置形成有两个内径d1的第五贯通孔10e与第六贯通孔10f,其沿着长边方向而贯通,第五贯通孔10e与第六贯通孔10f具有轴间距离E4(E4=E1=E3)。
各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13的各第一贯通孔10a~第四贯通孔10d,以及各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15的第五贯通孔10e及第六贯通孔10f插通有连杆轴50(第一连杆轴50a~第二十连杆轴50t)。
连杆轴50的长度与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第三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3,以及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第四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7的长边方向长度(D1、D2)相同。
连杆轴50(第一连杆轴50a~第二十连杆轴50t)形成为外径d2。外径d2形成为相比于各贯通孔10a~10f的内径d1还小的半径。另外,连杆轴50(第一连杆轴50a~第二十连杆轴50t)形成有内径d3的内径孔51。
在各连杆轴50的两端部形成有卡合轴60,其将引导销55压入连杆轴50的内径孔51而形成。引导销55在外径d4(d4=d3)的轴部56的一端形成有头部57。
在此,如果将第一贯通孔10a~第六贯通孔10f的内径d1设为1.5mm,将连杆轴50的外径d2设为1mm,则前述各贯通孔10a~10f相对于连杆轴50具有0.5mm的间隙。因此,卡合轴60相对于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第三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3,以及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第四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7可自由转动。
左凸轮机构30L的构成
如图5及图6所示,左凸轮机构30L具有第一凸轮驱动部30A与第二凸轮驱动部30B,其对应于第一折返部10A与第二折返部10B且为同一构成。
第一凸轮驱动部30A具有内侧第一连杆板列41A、外侧第一连杆板列42A、第一副凸轮板71A、第二副凸轮板71B以及第一主凸轮板71C。内侧第一连杆板列41A与外侧第一连杆板列42A之间夹着第一副凸轮板71A、第二副凸轮板71B以及第一主凸轮板71C而配置。第一副凸轮板71A与第二副凸轮板71B配置于第一主凸轮板71C的厚度方向的前后。
第二凸轮驱动部30B与第一凸轮驱动部30A相同,具有内侧第二连杆板列41B、外侧第二连杆板列42B、第三副凸轮板71D、第四副凸轮板71E以及第二主凸轮板71F。内侧第二连杆板列41B与外侧第二连杆板列42B之间夹着第三副凸轮板71D、第四副凸轮板71E以及第二主凸轮板71F而配置。第三副凸轮板71D与第四副凸轮板71E配置于第二主凸轮板71F的厚度方向的前后。
另外,构成第一凸轮驱动部30A与第二凸轮驱动部30B的各凸轮板的构成及作用将在下面描述。
通过将第一引导销55a~第十引导销55j,从形成于外侧第一连杆板列42A的各连杆板(421~424)的各轴孔经过形成于内侧第一连杆板列41A的各连杆板(411~424)的各轴孔,再压入第一连杆轴50a~第十连杆轴50j的内径孔51,使得第一凸轮驱动部30A单位化。
通过将第十一引导销55k~第二十引导销55t,从形成于外侧第二连杆板列42B的各连杆板(424~427)的各轴孔经过形成于内侧第二连杆板列41B的各连杆板(414~417)的各轴孔,再压入第十一连杆轴50k~50t的内径孔51,使得第二凸轮驱动部30B单位化。
通过将第一引导销55a~第十引导销55j插通内侧第一连杆板列41A的各连杆板(411~424)的各轴孔以及形成于外侧第一连杆板列42A的各连杆板(421~424)的各轴孔,使第一凸轮驱动部30A的卡合轴60的轴间距离保持预定距离。第二凸轮驱动部30B也相同。
内侧第一连杆板列41A通过抵接于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的左端面的内侧第一固定连杆板411、抵接于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的左端面的内侧第一可动连杆板412、抵接于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5的左端面的内侧第二可动连杆板413以及抵接于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2的左端面的内侧第二固定连杆板414来构成。
外侧第一连杆板列42A通过外侧第一固定连杆板421、外侧第一可动连杆板422、外侧第二可动连杆板423以及外侧第二固定连杆板424来构成。
外侧第一固定连杆板421、外侧第一可动连杆板422、外侧第二可动连杆板423以及外侧第二固定连杆板424具有预定的间隔,且与内侧第一固定连杆板411、内侧第一可动连杆板412、内侧第二可动连杆板413、内侧第二固定连杆板414正对对向配置。
内侧第二连杆板列41B通过抵接于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2的左端面的内侧第二固定连杆板414、抵接于第三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6的左端面的内侧第三可动连杆板415、抵接于第四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7的左端面的内侧第四可动连杆板416以及抵接于第三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3的左端面的内侧第三固定连杆板417来构成。
外侧第二连杆板列42B通过外侧第二固定连杆板424、外侧第三可动连杆板425、外侧第四可动连杆板426以及外侧第三固定连杆板427来构成。
外侧第三可动连杆板425、外侧第四可动连杆板426以及外侧第三固定连杆板427具有预定的间隔,且与内侧第三可动连杆板415、内侧第四可动连结元件416以及内侧第三固定连杆板417正对对向配置。
内侧第一固定连杆板411的构成
内侧及外侧的各固定连杆板(411、414、417、421、424、427)相同地形成,根据图9说明内侧第一固定连杆板411。
在图9中,内侧第一固定连杆板411为连杆板本体401形成为厚度t的矩形平板形状。连杆板本体401为长边方向长度与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相等地形成。在连杆板本体401分别形成有第一轴孔401a、第二轴孔401b、第三轴孔401c以及第四轴孔401d,其与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的第一贯通孔10a~第四贯通孔10d的中心一致。
将第一轴孔401a与第二轴孔401b的轴间距离设为e1,第二轴孔401b与第三轴孔401c的轴间距离设为e2,第三轴孔401c与第四轴孔401d的轴间距离设为e3。连杆板本体401的各轴间距离e1、e2、e3设定为与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的贯通孔10a、10b、10c、10d的轴间距离E1、E2、E3相等。
将第一轴孔401a~第四轴孔401d的各内径d5与引导销55的轴部56的外径d3设成相同径长。
另外,第一轴孔401a~第四轴孔401d形成于构成为直线的基线LS上。基线LS设为从连杆板本体401的下端的高度H5。高度H5设定为相比于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的轴位置高度H2还小,以使在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载置于桌子等载置面的状态,内侧固定连杆板411不会接触到前述载置面。另外,内侧固定连杆板411的上端相比于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的上端稍微向上方突出。
另外,将形成于内侧第二固定连杆板414与外侧第二固定连杆板424的四个轴孔设为第九轴孔401i~第十二轴孔401l。将形成于第二凸轮驱动部30B的内侧第三固定连杆板417与外侧第三固定连杆板427的四个轴孔设为第十七轴孔401q~第二十轴孔401t。
内侧第一可动连杆板412的构成
内侧以及外侧的各可动连杆板(412、413、415、416、422、423、425、426)相同地形成,根据图10说明内侧第一可动连杆板412。
如图10所示,内侧第一可动连杆板412为连杆板本体402形成为厚度t的矩形平板形状。连杆板本体402为长边方向长度与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相等地形成,且分别形成有第五轴孔402e以及第六轴孔402f,其与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的第五贯通孔10e以及第六贯通孔10f的中心一致。如果将第五轴孔402e与第六轴孔402f的轴间距离设为e4,则轴间距离e4设定为与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的第五贯通孔10e与第六贯通孔10f的轴间距离E4相同。另外,将第五轴孔402e与第六轴孔402f的内径d6与引导销55的轴部56的外径d3设成相同径长。
另外,第五轴孔402e与第六轴孔402f形成在成为直线的基线LS上。基线LS设为从连杆板本体402的下端的高度H6。高度H6设定为相比于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的轴位置高度H4还小,以使在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载置于桌子等载置面的状态,内侧第一可动连杆板42A不会接触到前述载置面。另外,内侧第一可动连杆板412的上端相比于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的上端稍微向上方突出。
另外,将形成于内侧第二可动连杆板413与外侧第二可动连杆板423的二个轴孔设为第七轴孔402g、402h。将形成于第二凸轮驱动部30B的内侧第三可动连杆板415与外侧第三可动连杆板425的二个轴孔设为第十三轴孔402m、第十四轴孔402n。将形成于内侧第四可动连杆板416与第五外侧可动连杆板426的两个轴孔设为第十五轴孔402o、第十六轴孔402p。
第一引导销55a~第四引导销55d分别贯通内侧第一固定连杆板411与外侧第一固定连杆板421的第一轴孔401a~第四轴孔401d,再压入第一连杆轴50a~第四连杆轴50d的内径孔51。第一引导销55a以及第二引导销55b与第一凸轮驱动部30A的凸轮沟的卡合不会进行。
第五引导销55e与第六引导销55f分别贯通内侧第一可动引导连杆板412与外侧第一可动连杆板422的第五轴孔402e与第六轴孔402f,再压入第五连杆轴50e与第六连杆轴50f的内径孔51。
第七引导销55g与第八引导销55h分别贯通内侧第二可动引导连杆板413与外侧第一可动连杆板423的第七轴孔402g与第八轴孔402h,再压入第七连杆轴50g与第八连杆轴50h的内径孔51。
第九引导销55i~第十二引导销55l分别贯通内侧第二固定连杆板414与外侧第一固定连杆板424的第九轴孔401i~第十二轴孔401l,再压入第九连杆轴50i~第十二连杆轴50l的内径孔51。
另外,第十三引导销55m~第二十引导销55t也分别贯通内侧第三可动连杆板415、外侧第三可动连杆板425、内侧第四可动连杆板416、外侧第四可动连杆板426、内侧第三固定连杆板417、外侧第三固定连杆板427的各轴孔402m、402n、402o、402p、401q~401t,再压入第十三连杆轴50l~第二十连杆轴50t的内径孔51。
凸轮板的配置
如图6所示,第一副凸轮板71A与第二副凸轮板71B配置于第一主凸轮板71C的厚度方向的前后。第二凸轮驱动部30B与第一凸轮驱动30A相同,第三副凸轮板71D与第四副凸轮板71E配置于第二主凸轮板71F的厚度方向的前后。
如图6所示,第一副凸轮板71A的长边方向的大致半部分从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的左端向左侧突出。第二副凸轮板71B的长边方向的大致半部分从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2的右端向右侧突出。另一方面,第三副凸轮板71D的长边方向的大致半部分从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2的左端向左侧突出。第四副凸轮板71E的长边方向的大致半部分从第三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3的右端向右侧突出。
第一凸轮驱动部30A的第二副凸轮板71B与第一副凸轮板71A左右方向相反地形成,例如如果将第一副凸轮板71A翻过来,则可作为第二副凸轮板71B来使用。第二凸轮驱动部30B的第四副凸轮板71E与第三副凸轮板71D左右方向相反地形成,例如如果将第一副凸轮板71A翻过来,则可作为第二副凸轮板71B来使用。第一副凸轮板71A与第三副凸轮板71D形成为同一构造。第一主凸轮板71C与第二主凸轮板71F形成为同一构造。
构成第一凸轮驱动部30A与第二凸轮驱动部30B的各凸轮板71A~71F以厚度t形成。在各引导销55a~55t中,没有贯通凸轮板的第一引导销55a、第二引导销55b、第十九引导销55s以及第二十引导销55t为插通厚度3t的圆筒形状大尺寸的分隔物76。仅贯通一片凸轮板的第三引导销55c、第四引导销55d、第九引导销55i、第十引导销55j、第十一引导销55k、第十二引导销55l、第十七引导销55q、第十八引导销55r为插通厚度2t的圆筒形状中尺寸的分隔物77。仅贯通两片凸轮板的第五引导销55e、第六引导销55f、第七引导销55g、第八引导销55h、第十三引导销55m、第十四引导销55n、第十五引导销55o以及第十六引导销55p为插通厚度t的圆筒形状小尺寸的分隔物78。因此,构成第一凸轮驱动部30A与第二凸轮驱动部30B的各凸轮板71A~71F不会松动地保持于引导销55的轴方向。
图11显示构成第一凸轮驱动部30A的第一副凸轮板71A,图12显示第一主凸轮板71C。
在图11中,第一副凸轮板71A为副凸轮板本体80通过厚度t的平板形成为大致倒梯形形状。在副凸轮板本体80中,将从下端沿着高度h0的长边方向的线设为基线LS。副凸轮板本体80在长边方向的右侧具有第一副凸轮部81,在左侧具有第二副凸轮部82。
第一副凸轮部81的构成
第一副凸轮部81具有形成为长孔的第一旋转轴用副凸轮沟81A以及形成为长孔的第一旋转范围限制用副凸轮沟81B。第一旋转轴用副凸轮沟81A的沟宽d7以及第一旋转范围限制用副凸轮沟81B的沟宽d8设定为与引导销55的外径d3等长。第一旋转轴用副凸轮沟81A与第一旋转范围限制用副凸轮沟81B的下端侧的下端圆弧部81a、81b的中心位于基线LS上,且具有轴间距离e5(e5=e1)。另外,将第一旋转轴用副凸轮沟81A与第一旋转范围限制用副凸轮沟81B的上端侧的上端圆弧部81c、81d的中心位置间的直线距离设定为L1(L1=e5)。
在第一旋转轴用副凸轮沟81A卡合有第四引导销55d,在第一旋转范围限制用副凸轮沟81B卡合有第三引导销55c。第一旋转轴用副凸轮沟81A与第一旋转范围限制用副凸轮沟81B在图11中向右斜上方地形成。第三引导销55c与第四引导销55d位于基线LS上的状态为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的旋转角度为0度的状态。
如果第一副凸轮板71A随着闭合动作相对于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往顺时针方向(正转动方向)旋转,则在第一旋转轴用副凸轮沟81A中,第四引导销55d所相对的卡合位置会随着凸轮轨迹从下端圆弧部81a移动至上端圆弧部81c,结果,第一副凸轮板71A移动至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侧,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与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的间隔会扩大。直到第一旋转范围限制用副凸轮沟81B的上端圆弧部81d抵接于第三引导销55c为止,第一副凸轮板71A从旋转角度0度旋转至旋转角度α1。
在此,将沿着第一旋转轴用副凸轮沟81A的下端圆弧部81a与上端圆弧部81c的基线LS的长度设为L2,将沿着第一旋转范围限制用副凸轮沟81A的下端圆弧部81b与上端圆弧部81d的基线LS的长度设为L3,将上端圆弧部81c相对于基线LS的高度设为h1,将上端圆弧部81d相对于基线LS的高度设为h2,上端圆弧部81d与上端圆弧部81c的差为h3(h3=h2-h1)。
如果使e5=1.888mm、L1=1.888mm、L2=0.75mm、L3=0.61mm、h1=1.09mm、h2=1.09mm、h3=0.71mm,则第一副凸轮板71A的最大旋转角度α1通过sinα1=h3/L1=0.375,为α1=约22度。另外,使副凸轮板本体80的全长为9.95mm、高度为3.42mm。
第二副凸轮部82的构成
第二副凸轮部82具有形成为长孔的第二旋转轴用副凸轮沟82A以及形成为长孔的第二旋转范围限制用副凸轮沟82B。在第二旋转轴用副凸轮沟82A卡合有第五引导销55e,在第二旋转范围限制用副凸轮沟82B卡合有第六引导销55f。第五引导销55e与第六引导销55f压入第五连杆轴50e与第六连杆轴50f的内径孔51,第五连杆轴50e与第六连杆轴50f插通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第二旋转轴用副凸轮沟82A与第二旋转范围限制用副凸轮沟82B在图11中向左斜上方地形成。第五引导销55e与第四引导销55f位于基线LS上的状态为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相对于第一副凸轮板71A的旋转角度为0度的状态。
第二旋转轴用副凸轮沟82A的沟宽d9以及第二旋转范围限制用副凸轮沟82B的沟宽d10设定为与引导销55的外径d3等长。第二旋转轴用副凸轮沟82A与第二旋转范围限制用副凸轮沟82B的下端侧的下端圆弧部82a、82b的中心位于基线LS上且具有轴间距离e6(e6=e1)。另外,将第二旋转轴用副凸轮沟82A与第二旋转范围限制用副凸轮沟82B的上端侧的上端圆弧部82c、82d的中心位置间的直线距离设定为L4(L1=e5)。
如果第一副凸轮板71A随着闭合动作从旋转角度0度沿顺时针方向(正转动方向)旋转至α1,则轴间距离固定的第五引导销55e以及55f会随着第二旋转轴用副凸轮沟82A与第二旋转范围限制用副凸轮沟82B的凸轮轨迹从下端圆弧部82a、82b移动至上端圆弧部82c、82d。结果,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一边从偏离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的方向移动,一边相对于第一副凸轮板71A在第六引导销55f抵接于第二旋转范围限制用副凸轮沟82B的上端圆弧部82d为止,从旋转角度0旋转至旋转角度α2。
在此,将第二旋转轴用副凸轮沟82A的下端圆弧部82a以及上端圆弧部82c沿着基线LS的长度设为L5,将第二旋转范围限制用副凸轮沟82A的下端圆弧部82b以及上端圆弧部82d沿着基线LS的长度设为L6,将上端圆弧部82c相对于基线LS的高度设为h4,将上端圆弧部82d相对于基线LS的高度设为h5,上端圆弧部82d与上端圆弧部82c的差为h6(h6=h5-h4)。
如果使e6=1.888mm、L4=1.888mm、L5=1.09mm、L6=0.73mm、h4=1.55mm、h5=1.55mm、h6=1.11mm,则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相对于第一副凸轮板71A的最大旋转角度α2通过sinα2=h6/L4=0.590,为α2=约36度。
即,如果第一副凸轮板71A相对于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旋转角度α1,则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相对于第一副凸轮板71A仅旋转角度α2。此时,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相对于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移动以使间隔扩大。
因此,如果将第二壳体4相对于第一壳体3闭合,为了尽量地使软性显示面板2折返而形成的半圆弧部的曲率相等,可将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位移。
接着,第二副凸轮板71B在第一副凸轮部81的第一旋转轴用凸轮沟81A卡合有第九引导销55i,在第一旋转范围限制用副凸轮沟81B卡合有第十引导销55j。第九引导销55i与第十引导销55j压入第九连杆轴50i、第十连杆轴50j的内径孔51,第九连杆轴50i、第十连杆轴50j松嵌于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2的贯通孔10i、10j。因此,第二副凸轮板71B与第一副凸轮板71A相同,可在预定的旋转角度范围(0度~α1)相对于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2沿逆时针方向(相反方向)旋转。
另外,在第二副凸轮板71B的第二副凸轮部82中,在第二旋转轴用副凸轮沟82A卡合有第八引导销55h,在第二旋转范围限制用凸轮沟82B卡合有第七引导销55g。第七引导销55g与第八引导销55h压入第七连杆轴50g、第八连杆轴50h的内径孔51,第七连杆轴50g、第八连杆轴50h松嵌于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的贯通孔10g、10h。
因此,如果第二副凸轮板71B从0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至α1,则第二可动导引元件15相对于第二副凸轮板71B沿逆时针方向(相反方向)旋转0度~α2。
第一主凸轮板71C的构成
第一主凸轮板71C与第二主凸轮板71F构成为同一构造,将根据图12说明第一主凸轮板71C,将相同符号附于相同元件,省略第二主凸轮板71F的说明。
在图12中,第一主凸轮板71C为主凸轮板本体90通过厚度t的平板形成为大致倒梯形形状。在主凸轮板本体90中,与副凸轮板本体80相同,将从下端沿着高度h7的长边方向的线设为基线LS。主凸轮板本体90在长边方向的右侧具有第一主凸轮部91,在左侧具有第二主凸轮部92。第一主凸轮部91与第二主凸轮部92以主凸轮板本体90的长边方向的中心位置的中心线LO为中心,线对称地形成。
第一主凸轮部91的构成
如图12所示,第一主凸轮部91具有形成为长孔的第一旋转轴用主凸轮沟91A与形成为长孔的第一旋转范围限制用主凸轮沟91B。第一旋转轴用主凸轮沟91A的沟宽d11以及第一旋转范围限制用主凸轮沟91B的沟宽d12设定为与引导销55的轴部56的外径d3等长。第一旋转轴用主凸轮沟91A与第一旋转范围限制用主凸轮沟91B的下端侧的下端圆弧部91a、91b的中心位于基线LS上,且具有中心点距离e7(e7=e5)。
在第一旋转轴用主凸轮沟91A卡合有第六引导销55f,在第一旋转范围限制用主凸轮沟91B卡合有第五引导销55e。另外,对于第一副凸轮板71A的第二副凸轮部82,第五引导销55e卡合于第二旋转轴用副凸轮沟82A,第六引导销55f卡合于第二旋转范围限制用副凸轮沟82B。第一旋转轴用主凸轮沟91A与第一旋转范围限制用主凸轮沟91B在图12中向右斜上方地形成。
第六引导销55f位于第一旋转轴用主凸轮沟91A的下端圆弧部91a,且第五引导销55e卡合于第一旋转范围限制用主凸轮沟91B的下端圆弧部91b的状态为旋转角度为0度。
第二主凸轮部92也同样地构成,在第二旋转轴用主凸轮沟92A卡合有第七引导销55g,在第二旋转范围限制用主凸轮沟92B卡合有第八引导销55h。第五引导销55e~第八引导销55h位于主凸轮板本体90的基线LS上的状态分别为旋转角度0度的状态,且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与第五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5位于同一平面上。
如果注目在第一主凸轮部91,主凸轮板71C为第一旋转轴用凸轮沟91A以第六引导销55f为支点轴,一边从下端圆弧部91a移动至上端圆弧部91c,一边沿顺时针方向(正转动方向)旋转。此时,相对于第五引导销55e从第一旋转范围限制用凸轮沟91B的下端圆弧部91b至抵接于上端圆弧部91d,主凸轮板71C旋转角度β。
第二主凸轮部92的构成
第二主凸轮部92具有第二旋转轴用主凸轮沟92A以及第二旋转范围限制用主凸轮沟92B。第二旋转轴用主凸轮沟92A以及第二旋转范围限制用主凸轮沟92B以中心线LO为中心,与第一旋转轴用主凸轮沟91A以及第一旋转范围限制用主凸轮沟91A线对称地形成。在第二旋转轴用主凸轮沟92A卡合有第七引导销55g,在第二旋转范围限制用主凸轮沟92B卡合有第八引导销55h。第七引导销55g与第八引导销55h压入第七连杆轴50g与第八连杆轴50h的各内径孔51,第七连杆轴50g与第八连杆轴50h松嵌于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5的第七贯通孔10g与第八贯通孔10h。
另一方面,如果注目在第二主凸轮部92,主凸轮板71C以第七引导销55g为支点轴,一边从下端圆弧部92a移动至上端圆弧部92c,一边沿逆时针方向(相反转动方向)转。此时,相对于第八引导销55h从第二旋转范围限制用主凸轮沟92B的下端圆弧部92b抵接于上端圆弧部92d,主凸轮板71C旋转角度β。
例如,将第一主凸轮板71C的第一主凸轮部91侧作为旋转点侧,使第一主凸轮板71C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度β。接着,如果使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5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在第七引导销55g与第八引导销55h分别从第二主凸轮部92的第二旋转轴用主凸轮沟92A与第二旋转范围限制用主凸轮沟92B的下端圆弧部92a、92b抵接于上端圆弧部92c、92d为止,仅旋转角度β。
更进一步,如果使第二副凸轮板71B相对于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5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则相对于第七引导销55g与第八引导销55h,从第二副凸轮部82的第二旋转轴用副凸轮沟82A与第二旋转范围限制用副凸轮沟82B的下端圆弧部82a、82b分别抵接于上端圆弧部82c、82d为止,第二副凸轮板71B仅旋转角度α2。
然后,如果使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5相对于第二固定凸轮板7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三引导销55c、55d从第一副凸轮板71A的第一副凸轮部81的第一旋转轴用副凸轮沟81A与第一旋转范围限制用副凸轮沟81B的下端圆弧部81a、81b分别抵接于上端圆弧部81c、82d为止,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5仅旋转角度α1。
如上所述,如果随着第二壳体4相对于第一壳体3移动至闭合位置的动作,第一主凸轮板71C旋转角度β,则第一旋转轴用主凸轮沟91A相对于第六引导销55f与第七引导销55g移动预定长度,第一主凸轮板71C会直角地位于平行地配置的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与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2之间。
因此,以第一主凸轮板71C的中心线LO为中心,第一曲折部10A的内面侧通过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以及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5形成为例如上下对称的大致半圆形的弯曲状,可尽量使第一折返部10A的弯曲部的曲率与软性显示面板2的折返部所形成的半圆弧部的曲率相等。
在此,将第一旋转轴用主凸轮沟91A的下端圆弧部91a与第一旋转范围限制用主凸轮沟91B的下端圆弧部91b的中心点间距离设为e7,将第一旋转轴用主凸轮沟91A的上端圆弧部91c与第一旋转范围限制用主凸轮沟91B的上端圆弧部91d的中心点间的直线距离设为L7。
另外,将第一旋转轴用主凸轮沟91A的下端圆弧部91a与上端圆弧部91c沿着基线LS的长度设为L8,将第一旋转范围限制用主凸轮沟91B的下端圆弧部91b与上端圆弧部91d沿着基线LS的长度设为L9,将上端圆弧部91c相对于基线LS的高度设为h8,将上端圆弧部91d相对于基线LS的高度设为h9,上端圆弧部91d与上端圆弧部91c的差为h10(h10=h9-h8)。
如果使e7=1.888mm、L7=1.888mm、L8=0.96mm、L9=0.63mm、h8=0.38mm、h9=1.45mm、h10=1.07mm,则第一主凸轮板71C的最大旋转角度β1通过sinβ1=h10/L7=0.567,为β1=约34度。
图3所示的第一全闭状态将第一折返部10A的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与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2例如上下地对向配置,在其之间第一可动连结元件14与第二可动连结元件15倾斜预定角度。另外,第一可动连结元件14与第二可动连结元件15分别移动以使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与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2的间隔扩大。
因此,可尽量地使第一折返部10A的弯曲部的曲率与软性显示面板2的折返部所形成的半圆弧部的曲率相等。另外,使软性显示面板2的折返部所形成的半圆弧部的弧长与第一折返部10A的弯曲部的弧长相等。更进一步,从第一折返部10A折返的半圆弧状移动至全开状态时,通过第一凸轮驱动部30A的动作,第一折返部10A的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5、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2的间隔变狭小,第一折返部10A会变得平坦。
图13位显示第一副凸轮板71A相对于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旋转至角度α1的状态的图,图14为显示随着第一副凸轮板71A旋转至角度α1的动作,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旋转至角度α2的状态的图,图15为显示第一主凸轮板71C相对于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旋转至角度β的状态的图。
以折返第一折返部10A的情况为例。从图2所示的全开状态向图3所示的第一全闭状态将第二壳体4立起,相对于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从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依序地弯折。此时,如图13所示,第一副凸轮板71A沿顺时针方向旋转α1而向上方倾斜。如图14所示,随着第一副凸轮板71A旋转至角度α1的动作,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随着第二副凸轮部82的凸轮轨迹而旋转至角度α2。
更进一步,如图15所示,如果在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旋转至角度α2的状态,将第一主凸轮部91侧作为支点侧使第一主凸轮板71C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一主凸轮板71C会旋转至角度β,且分别相对于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与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2以90度的角度站立。
第一主凸轮板71C相对于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的旋转角度θ为θ=α1+α2+β1。在此,如果α1≒22°、α2≒36°、β1≒34°,则θ≒92°≒90°。
以第二折返部10B折返的情况也与第一折返部10A折返的情况相同,第二凸轮驱动30B会动作,第二主凸轮板71F直角地站立于平行状态对向配置的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2与第三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3之间,第三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6与第四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7互相于面对面方向倾斜而形成弯曲部。
在第一全闭状态中,将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的第四引导销55d与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2的第九引导销55i的对向轴间距离设定为10mm。
根据图13~图15说明铰链装置5的动作。另外,在图13~15中,省略内侧第一连杆板41A、内侧第二连杆板列41B、外侧第一连杆板列42A以及外侧第二连杆板列42B的图示。
从图13至图15所示的第一全闭状态中,如果向配置于90度站立的第一主凸轮板71C的软性显示面板2的内侧施加外力F,则外力F会作用在第五引导销55e~第八引导销55h。然后,在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与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5,超过旋转限度的角度β,进一步沿旋转方向施力。然而,因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与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5限制于旋转角度β,因此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4与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5维持旋转角度β。
更进一步,在第一副凸轮板71A,通过第五引导销55e与第六引导销55f向超过旋转角度α1的方向施力。同样地,在第二副凸轮板71B,通过第七引导销55g与第八引导销55h向超过旋转角度α1的方向施力。然而,因第一副凸轮板71A与第二副凸轮板71B超过旋转角度α1就不会再旋转,因此会维持此旋转角度α1。
因此,通过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11、第一可动连结元件14以及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15形成的第一折返部10A的弯曲部,即使施加外力F也不会变形而维持着。在图4所示的第二全闭状态中,第二折返部10B所形成的半圆弧状会相对于外力而维持着。
另外,如图11及图12所示,将第一副凸轮板71A、第二副凸轮板71B、第一主凸轮板71C、第二主凸轮板71F、第三副凸轮板71D以及第四副凸轮板71E的下端部的两侧形成为R形。因此,在第一全闭状态以及第二全闭状态时,第一主凸轮板71C的两侧部与第一副凸轮板71A以及第二副凸轮板71B重叠部分的外周缘形成为弧形状,整体而言形成为半圆弧状。另外,第二主凸轮板71F的两侧部与第三副凸轮板71D以及第四副凸轮板71E重叠部分的外周缘也形成为弧形状,整体而言形成为半圆弧状。
在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1的第一全闭状态中,相对于下侧的第一壳体3,上侧的第二壳体4闭合成使软性显示面板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露出一点点。即使是闭合状态此露出部分也可显示。当然,也可闭合成完全地覆盖地闭合。
在图4所示的显示装置1的第二全闭状态中,相对于第一壳体3,第二壳体4在铰链装置5侧在长边方向偏离例如全长的1/3左右地配置。因此,即使不将第二壳体4开启,仍可将露出于第一壳体3上的软性显示面板2作为大显示面来使用。
显示装置1在第一壳体3侧显示键盘等可作为触控面板键入文字等,可作为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以及个人计算机等的终端机器来使用。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铰链装置5具有第一全闭状态与第二全闭状态,然而,也可只有其中一种的全闭状态。另外,也可具有第三全闭状态。

Claims (7)

1.一种铰链装置,其将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从全开状态至全闭状态可开合地连结,其特征在于,其中具有:
引导连杆部,其连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折返部,所述折返部使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以及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依序并列地配置而构成;以及
凸轮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引导连杆部的两侧,分别将沿着引导连杆元件平行方向而配置的所述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所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所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的各间隔可伸缩地连结,且随着从全开状态移动至全闭状态的动作,使邻接的所述各引导连杆元件的间隔扩大的同时,以所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之间为界线,使所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对称而向互相面对面方向旋转预定的旋转角度,全开位置使所述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所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所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所形成的平面为平坦面,全闭位置使所述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具有预定的间隔而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凸轮机构具有:
第一副凸轮板,其将所述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以及所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加以凸轮连结,且随着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从形成所述平坦面的下限旋转角度旋转至第一旋转角度的旋转动作,使所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一边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扩大间隔,一边从形成所述平坦面的下限旋转角度旋转至第二旋转角度;
第二副凸轮板,其将所述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加以凸轮连结,且随着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从形成所述平坦面的下限旋转角度向与所述第一旋转角度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旋转至所述第一旋转角度的旋转动作,使所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一边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扩大间隔,一边从形成平坦面的下限旋转角度向与所述第二旋转角度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旋转至所述第二旋转角度;以及
主凸轮板,其在两端部将所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加以凸轮连结,且随着所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分别旋转至第二旋转角度的动作,从形成所述平坦面的下限旋转角度向互相面对面方向旋转至第三旋转角度;
且将所述第一旋转角度、所述第二旋转角度以及所述第三旋转角度的角度和设为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凸轮机构具有:
第一副凸轮板,其将所述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以及所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加以凸轮连结,且随着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从形成所述平坦面的下限旋转角度旋转至第一旋转角度的旋转动作,使所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一边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扩大间隔,一边从形成所述平坦面的下限旋转角度旋转至第二旋转角度;
第二副凸轮板,其将所述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加以凸轮连结,且随着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从形成所述平坦面的下限旋转角度向与所述第一旋转角度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旋转至所述第一旋转角度的旋转动作,使所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一边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扩大间隔,一边从形成平坦面的下限旋转角度向与所述第二旋转角度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旋转至所述第二旋转角度;以及
主凸轮板,其在两端部将所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加以凸轮连结,且随着所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分别旋转至第二旋转角度的动作,从形成所述平坦面的下限旋转角度向互相面对面的方向旋转至第三旋转角度,同时,将所述第一副凸轮板以及所述第二副凸轮板配置于所述主凸轮板的厚度方向的前后的同时,将所述第一副凸轮板以及所述第二副凸轮板沿着所述引导连杆元件平行方向配置于所述主凸轮板的两侧,进而单位化;
且将所述第一旋转角度、所述第二旋转角度以及所述第三旋转角度的角度和设为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沿着所述引导连杆元件平行方向而左右对称,且分别具有自由转动的形成旋转支点的支轴以及传达旋转力的旋转传达轴,所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与所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沿着所述引导连杆元件平行方向而左右对称,且分别具有自由转动的形成旋转支点的支轴以及传达旋转力的旋转传达轴;
在所述第一副凸轮板在两端部形成有第一副凸轮部以及第二副凸轮部,在所述第一副凸轮部形成有凸轮沟,其分别卡合有所述第一固定引导连杆元件的支轴以及旋转传达轴,在所述第二副凸轮部形成有凸轮沟,其分别卡合有所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的支轴以及旋转传达轴;
在所述第二副凸轮板在两端部形成有第一副凸轮部以及第二副凸轮部,在所述第一副凸轮部形成有凸轮沟,其分别卡合有所述第二固定引导连杆元件的支轴以及旋转传达轴,在所述第二副凸轮部形成有凸轮沟,其分别卡合有所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的支轴以及旋转传达轴;
在所述主凸轮板在两端部形成有第一主凸轮部及第二主凸轮部,在所述第一主凸轮部形成有凸轮沟,其分别卡合有所述第一可动引导连杆元件的支轴以及旋转传达轴,在所述第二主凸轮部形成有凸轮沟,其分别卡合有所述第二可动引导连杆元件的支轴以及旋转传达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主凸轮板使所述第一引导连杆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引导连杆元件的各旋转传达轴中心地旋转。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铰链装置,其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装置;
第一壳体,其组装于所述引导连杆部的引导连杆元件平行方向两端所配置的一边的固定引导连杆元件;
第二壳体,其组装于所述引导连杆部的引导连杆元件平行方向两端所配置的另一边的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以及
软性显示面板,其具有可挠性且组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铰链装置,其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装置;
第一壳体,其组装于所述引导连杆部的引导连杆元件平行方向两端所配置的一边的固定引导连杆元件;
第二壳体,其组装于所述引导连杆部的引导连杆元件平行方向两端所配置的另一边的固定引导连杆元件;以及
软性显示面板,其具有可挠性且组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引导连杆部具有第一折返部以及第二折返部,在以所述第一折返部折返的第一全闭状态,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正对而对向,在以所述第二折返部折返的第二全闭状态,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偏离而对向,在所述第一壳体上露出所述软性显示面板的一部分。
CN201710902344.5A 2016-09-29 2017-09-29 铰链装置及使用此铰链装置的显示装置 Active CN1078828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91975 2016-09-29
JP2016191975A JP2018054042A (ja) 2016-09-29 2016-09-29 ヒンジ装置およびこの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2862A true CN107882862A (zh) 2018-04-06
CN107882862B CN107882862B (zh) 2021-01-22

Family

ID=61780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02344.5A Active CN107882862B (zh) 2016-09-29 2017-09-29 铰链装置及使用此铰链装置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054042A (zh)
CN (1) CN107882862B (zh)
TW (1) TW20181442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1697A (zh) * 2019-06-12 2019-09-10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场景演示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1060B (zh) * 2019-04-19 2024-04-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屏幕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TWI688324B (zh) 2019-08-02 2020-03-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摺疊式電子裝置
US11435785B2 (en) * 2020-04-22 2022-09-06 Eum, Inc.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41115B (zh) * 2007-11-21 2014-06-11 Creator Technology Bv 具有可撓式顯示器之電子裝置
TW201443621A (zh) * 2013-02-07 2014-11-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201605323A (zh) * 2014-07-16 2016-02-01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疊顯示裝置
CN205154886U (zh) * 2015-06-17 2016-04-13 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
CN105605084A (zh) * 2014-11-19 2016-05-25 株式会社塞尼卡 铰链装置
US20160198579A1 (en) * 2015-01-05 2016-07-0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flexible display panel
CN205446377U (zh) * 2016-02-03 2016-08-10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结构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41115B (zh) * 2007-11-21 2014-06-11 Creator Technology Bv 具有可撓式顯示器之電子裝置
TW201443621A (zh) * 2013-02-07 2014-11-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201605323A (zh) * 2014-07-16 2016-02-01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疊顯示裝置
CN105605084A (zh) * 2014-11-19 2016-05-25 株式会社塞尼卡 铰链装置
US20160198579A1 (en) * 2015-01-05 2016-07-0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flexible display panel
CN205154886U (zh) * 2015-06-17 2016-04-13 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纽装置
CN205446377U (zh) * 2016-02-03 2016-08-10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结构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1697A (zh) * 2019-06-12 2019-09-10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场景演示设备
CN110221697B (zh) * 2019-06-12 2023-04-07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场景演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4426A (zh) 2018-04-16
JP2018054042A (ja) 2018-04-05
CN107882862B (zh) 2021-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2862A (zh) 铰链装置及使用此铰链装置的显示装置
US11846997B2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WO2020258887A1 (zh) 柔性屏的支撑装置、可折叠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TWI693500B (zh) 折疊式裝置之轉軸模組
TWI673545B (zh) 折疊式裝置的轉軸模組
AU2015374531B2 (en) Multi-pivot hinge cover
CN107632661A (zh) 便携式信息设备
TWI714385B (zh) 同動式鉸鏈
CN109658826B (zh) 柔性屏和电子设备
CN109799877B (zh) 显示器系统
WO2019109858A1 (zh)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EP4246941A1 (en) Fold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632662A (zh) 便携式信息设备
TWM562989U (zh) 連動定位結構及可撓式電子裝置
TW202103540A (zh) 樞轉機構及可撓式電子裝置
WO2018184586A1 (zh) 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铰链装置及柔性屏移动终端
US20150351503A1 (en) Wristband with recessed clasp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nd operating same
JP6807993B1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TWM584377U (zh) 折疊式裝置的轉軸模組
WO2022268126A1 (zh) 电子设备、折叠组件及折叠装置
CN104653593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KR20220122053A (ko) 슬립형 폴더블 휴대단말기
CN110701177A (zh) 一种可维持任意角度的双轴内折铰链结构
CN110762111A (zh) 一种适用于显示设备的对称开合式双轴内折铰链结构
TWM581803U (zh) 對開式轉軸模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