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49756U - 车辆缓冲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缓冲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49756U
CN205149756U CN201520802405.7U CN201520802405U CN205149756U CN 205149756 U CN205149756 U CN 205149756U CN 201520802405 U CN201520802405 U CN 201520802405U CN 205149756 U CN205149756 U CN 205149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cylinder
vehicle
collision prevention
prevention girders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024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爱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8024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49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49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497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缓冲制动装置,包括设于车辆前部的防撞梁,还包括固设于车辆底部的多个活塞缸,以及连接于所述防撞梁和活塞缸之间的、并与所述活塞缸密封滑动的活塞杆,相对于所述防撞梁于所述活塞缸另一端相连通有第二活塞缸,于所述第二活塞缸内密封滑动设有用于驱使车辆制动系统制动的连接杆,于所述活塞缸之间设有用于吸收所述防撞梁动能的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缓冲制动装置通过将防撞梁与活塞缸密封滑动设置,并在活塞缸内设置有与车辆制动系统联动的连接杆,从而保证防撞梁在受到撞击时可通过连接杆使车辆制动,减少了车辆和驾驶员的受伤程度,其结构简单可靠,有很好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车辆缓冲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撞机构,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缓冲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连续驾驶时间长和反应迟钝等原因,在紧急时刻往往来不及采取制动措施,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造成汽车损坏并危及人身安全。目前在一些汽车上设有防撞装置,但是传统的汽车防撞装置结构简单,缓冲效果差,不能将撞击力在汽车上很好的吸收,从而不能减轻撞击带来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多级缓冲制动装置,以实现在缓冲的同时可使得车辆制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缓冲制动装置,包括设于车辆前部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设于车辆底部的多个活塞缸,以及连接于所述防撞梁和活塞缸之间的、并与所述活塞缸密封滑动的活塞杆,相对于所述防撞梁于所述活塞缸另一端相连通有第二活塞缸,于所述第二活塞缸内密封滑动设有用于驱使车辆制动系统制动的连接杆,于所述活塞缸之间设有用于吸收所述防撞梁动能的第一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梁呈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缸的数量为三个。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车辆底部的主动刹车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刹车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车辆底部的、以向所述第二活塞缸加压液体的液压泵组件,以及控制所述液压泵组件工作的控制部
进一步的,于所述活塞杆上套设有用于吸收防撞梁的动能的第二弹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缓冲制动装置,通过将防撞梁与活塞缸密封滑动设置,并在活塞缸内设置有与车辆制动系统联动的连接杆,从而保证防撞梁在受到撞击时可通过连接杆使车辆制动,减少了车辆和驾驶员的受伤程度,且在活塞缸之间还设有第二弹簧,可吸收防撞梁的动能并保证车辆不会反弹,其结构简单可靠,有很好的实用性。
(2)防撞梁设置为弧形和在活塞杆上套设第二弹簧可进一步吸收防撞梁的动能。
(3)在车辆底部设有主动刹车机构,可保证在设定的距离内可使车辆自动制动,避免了因驾驶员操作失误而造成的损失,该主动刹车机构通过向第二活塞缸内加压液压油而推动连接杆工作,其结构简单可靠,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缓冲制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撞梁,2-活塞缸,3-活塞杆,4-第二活塞缸,5-连接杆,6-第一弹簧,7-连接管,8-第二弹簧,9-单向进液阀。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缓冲制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设于车辆前部的防撞梁1,固设于车辆底部的活塞缸2,以及连接于防撞梁1和活塞缸2之间的、并与活塞缸2密封滑动的活塞杆3,相对于防撞梁1于活塞缸2另一端连通有一个第二活塞缸4。
为了使得在防撞梁1受到撞击时可使得车辆制动,本实施例中于第二活塞缸4内设置有一个连接杆5。该连接杆5一端滑动密封于第二活塞缸4内,另一端与图中未示出的车辆制动系统相连接,并在液压油的推力下推动车辆制动系统制动。本实施例中在各个活塞缸4之间设有第一弹簧6,该第一弹簧6两端分别固定于防撞梁1和下文所述的连接管7上。本实施例中在活塞杆3上还可套设有一个第二弹簧8,以进一步吸收防撞梁1的动能。
本实施例中的活塞缸3可设置为一个,但为了使得防撞梁1受力更均匀,且为了便于整体结构的布置,本实施例中将活塞缸3设置成三个。此时,将活塞缸3通过一个连接管7连通后与第二活塞缸4连通,并在活塞缸3之间还设有有吸能件,该吸能件可为橡胶垫。本实施例中的防撞梁1设置为弧形,在受到撞击时刻通过自身变形而吸收能量,且还可在防撞梁1的前方设置橡胶等弹性材料,以减轻撞击时对车辆的破坏程度。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防撞梁1除了可为弧形之外,还可为其他的结构,比如可为梯形。为了使得车辆在受到撞击之前就开始采取制动措施,本实施例中在车辆底部还设有图中未示出的主动刹车机构,该主动刹车机构包括设置于车辆底部的液压泵组件,以及控制液压泵组件工作的控制部。
本实施例中的液压泵组件包括设于车辆底部的液压泵,以及连通于液压泵和第二活塞泵的液压管,为了防止第二活塞4缸内的液压油流向液压泵,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活塞缸4上还设有一个单向进液阀9。本实施例中的控制部包括用于检测车辆前方障碍距离的红外线传感器,以及用于接收红外线传感器信息并驱动液压泵工作的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和红外线传感器均可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的主动刹车机构可在车里高速行驶时打开,当不需要时关闭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车辆缓冲制动装置,包括设于车辆前部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设于车辆底部的多个活塞缸,以及连接于所述防撞梁和活塞缸之间的、并与所述活塞缸密封滑动的活塞杆,相对于所述防撞梁于所述活塞缸另一端相连通有第二活塞缸,于所述第二活塞缸内密封滑动设有用于驱使车辆制动系统制动的连接杆,于所述活塞缸之间设有用于吸收所述防撞梁动能的第一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缓冲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缓冲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缸的数量为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缓冲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车辆底部的主动刹车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缓冲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刹车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车辆底部的、以向所述第二活塞缸加压液体的液压泵组件,以及控制所述液压泵组件工作的控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缓冲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活塞杆上套设有用于吸收防撞梁的动能的第二弹簧。
CN201520802405.7U 2015-10-13 2015-10-13 车辆缓冲制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49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02405.7U CN205149756U (zh) 2015-10-13 2015-10-13 车辆缓冲制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02405.7U CN205149756U (zh) 2015-10-13 2015-10-13 车辆缓冲制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49756U true CN205149756U (zh) 2016-04-13

Family

ID=55685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0240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49756U (zh) 2015-10-13 2015-10-13 车辆缓冲制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497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90788B (zh) 一种可伸缩的纵梁和设置有该可伸缩纵梁的汽车
CN108518441A (zh) 空气弹簧
CN201792821U (zh) 具有缓冲碰撞作用的汽车防撞装置
CN103010132B (zh) 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
CN101306669A (zh) 一种汽车碰撞主动保护缓冲装置
CN205149756U (zh) 车辆缓冲制动装置
JPH02133262A (ja) 衝撃吸収可動バンパー
CN201300800Y (zh) 一种平头汽车防碰撞驾驶室装置
CN2780556Y (zh) 汽车防撞减震装置
CN208498432U (zh)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
CN205632371U (zh)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
CN202219767U (zh) 吸能型汽车保险杠
CN202071795U (zh) 新型汽车保险杠
CN205573855U (zh) 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
CN203376137U (zh) 一种汽车碰撞试验用的激光雷达静止车
CN105599714A (zh) 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
CN105346490A (zh) 一种汽车防撞击缓冲装置
CN208915116U (zh) 一种多级吸能的防撞保险杠
CN102219006A (zh) 一种防小汽车钻撞装置
CN102700490B (zh) 一种汽车吸能安全碰撞结构
CN206914281U (zh) 一种用于客车驾驶舱的保护装置
CN104442656A (zh) 一种倒车防撞减震装置
CN206781867U (zh) 汽车车架
CN103802770A (zh) 车辆防撞器
CN203126881U (zh) 弹性胶体牵引钩缓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