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81293U - 插座组件和收发模块组件 - Google Patents

插座组件和收发模块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81293U
CN205081293U CN201390001138.2U CN201390001138U CN205081293U CN 205081293 U CN205081293 U CN 205081293U CN 201390001138 U CN201390001138 U CN 201390001138U CN 205081293 U CN205081293 U CN 2050812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module
radiator
module
connector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9000113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藤利育
佐藤繁
高居阳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812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8129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66Thermal aspects, temperature control or temperature monitoring
    • G02B6/4268Cooling
    • G02B6/4269Cooling with heat sinks or radiation fi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74Electrical aspects
    • G02B6/4277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e.g. shield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座组件以及收发模块组件。在散热器(26)自插座用笼(12)卸下了的状态下,在光模块(14)插入到插座用笼(12)的隔室(121)的情况下,即使是以光模块(14)的保护壁部(143)浮起的姿势插入的情况,也由于光模块(14)的保护壁部(143)的顶端部与导向板(12RP)的导向片(12RT1)、(12RT2)的端部抵接而保护壁部(143)的顶端部被压下,被引导至导向片(12RT1)、(12RT2)的下方的间隙。

Description

插座组件和收发模块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括散热器的插座组件以及收发模块组件。
背景技术
在光通信系统中,为了将由光连接器等传送的光信号传送至母板,而实际使用了收发模块。收发模块例如也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配置于构成通信系统的底座。这样的收发模块构成为作为主要部件包括光模块(在专利文献1中,被称作模块组装体)和光模块用插座(在专利文献1中,被称作插座组装体),该光模块用插座配置在作为母板的电路基板上,用于以光模块能够装卸的方式收纳该光模块。
有时多个光模块以预定的间隔沿一方向排列配置于所述底座的前表面盖。在各光模块的暴露于底座的前表面盖的端部的端口连接有例如用于进行与另一系统之间的相互连接的光缆用连接器和光缆。在各光模块连接于光模块用插座的情况下,光模块的连接端部与安装在光模块用插座内的电路基板上的插座连接器的被连接部连接。该插座连接器的被连接部与所述电路基板电连接。由此,光缆用连接器和光缆借助收发模块与电路基板电连接。
另外,如图9所示,在光模块用插座的笼(在专利文献1中,被称作引导框)的上端部设有用于将由光模块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底座内的散热器。如图2所示,散热器在下端面具有在光模块连接于光模块用插座时经由笼的开口部与光模块的外周面抵接的隆起的导热面部。散热器的导热面部的周缘卡止于在形成于笼的上端面的开口部的周缘形成的框部,并利用夹具保持于笼。此时,该夹具的两侧部分别与形成于笼的两侧壁的保持片卡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5-52029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从散热效率的观点而言,期望上述的散热器的导热面部的面积更大。
然而,也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对于通过钣金加工成形的笼,散热器卡止于在形成于笼的上端面的开口部的周缘形成的框部,在该结构中,需要框部的预定的弯曲量,因此增大供散热器的导热面部通过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也存在极限。
另外,在散热器未配置于笼的情况下,在光模块连接于光模块用插座时,插入笼内的光模块的外周面未被引导至散热器的导热面部,因光模块的外周部与笼之间的间隙而无法将插入的光模块定位在适当的位置,结果,有可能无法顺利地将光模块的连接端部连接于插座连接器的被连接部。
考虑到以上的问题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散热器的插座组件以及收发模块组件,该插座组件以及收发模块组件能够相对于光模块用插座的光模块收纳部最大限度地设定散热器的导热面部的面积,并且即使在散热器未配置于笼的情况下也能够顺利地将光模块的连接端部连接于插座连接器的被连接部。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包括散热器的插座组件构成为包括:插座用笼,其包括至少一个模块收纳部和至少一个连接器收纳部,该模块收纳部在一端具有至少一个供包括在一端部具有连接端部的模块基板的光模块通过的模块插槽,该模块收纳部用于以能够装卸光模块的方式收纳该光模块,并且具有与光模块的下表面抵接的底壁部,该连接器收纳部与模块收纳部连通,用于收纳连接器,模块基板的连接端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接于该连接器;散热器,其选择性地配置于插座用笼,借助具有与底壁部的面积相对应的面积的导热面与光模块的外周部抵接,使由光模块产生的热量散发出来;散热器支承机构,其配置于插座用笼,在散热器配置于插座用笼的情况下,其以散热器能够沿着光模块的装卸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承该散热器;导向板构件,其配置于插座用笼,在没有配置散热器的情况下,其以向连接器引导经由模块插槽插入的光模块的连接端部的顶端部的方式与光模块的比连接端部向连接器突出的轮廓部的顶端部抵接,用于向连接器收纳部内引导顶端部。
另外,也可以是,导向板构件在处于连接器收纳部的上方的位置具有缺口部,散热器的导热面具有能插入缺口部的延伸部。也可以是,导向板构件固定于插座用笼的侧壁。也可以是,在导向板构件的内周面与覆盖连接器的连接器盖的外周面之间以能够插入光模块的用于保护连接端部的保护壁的方式形成有间隙。也可以是,导向板构件设于插座用笼的比散热器支承机构的位置低的位置。也可以是,导向板构件的缺口部的与光模块的装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光模块的保护壁的与装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收发模块组件构成为包括:光模块,其包括在一端部具有连接端部的模块基板;以及上述的插座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散热器的插座组件以及收发模块组件,散热器支承机构配置于插座用笼,在散热器配置于插座用笼的情况下,该散热器支承机构以散热器能够沿着光模块的装卸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承该散热器,因此能够相对于光模块用插座的光模块收纳部最大限度地设定散热器的导热面部的面积,并且,导向板构件配置于插座用笼,在没有配置散热器的情况下,该导向板构件以向连接器引导经由模块插槽插入的光模块的连接端部的顶端部的方式与光模块的比连接端部向连接器突出的轮廓部的顶端部抵接,用于向连接器收纳部内引导顶端部,因此,即使在散热器没有配置于笼的情况下,也能够顺利地将光模块的连接端部连接于插座连接器的被连接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组件的第1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将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组件的第1实施例与散热器一并表示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使用的散热器的立体图。
图4是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安装有散热器的状态下将主要部分局部放大来进行图示的剖视图。
图5是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将一部分局部放大来进行图示的立体图。
图6是用于图2所示的例子的动作说明的局部立体图。
图7A是用于图2所示的例子的动作说明的局部剖视图。
图7B是用于图2所示的例子的动作说明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组件的第2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使用的散热器的立体图。
图10A是用于图8所示的例子的动作说明的局部剖视图。
图10B是用于图8所示的例子的动作说明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将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收发模块组件的一部分的插座组件的第1实施例与配置在预定的壳体的内部的印刷电路板一并表示。其中,图2表示后述的光模块14和散热器26被卸下的状态。
内部形成有密闭空间的壳体(未图示)在内部收纳有供收发模块组件安装的印刷电路板16。另外,在图2中,4个插座用笼(日文:リセプタクル用ケージ)安装于一块印刷电路板16,但并不限定于该例,也可以是5个以上的插座用笼安装于一块印刷电路板16。
收发模块组件构成为包括光模块14和光模块用插座组件。
光模块14构成为作为主要部件包括:金属制的上壳和金属制下板,其用于形成轮廓部;以及模块基板,其定位在形成于上壳与下板之间的收纳空间的预定位置。
作为上构件的上壳具有开口的下端。如图4所示,在上壳的一端部呈门型形成有与上壳的上表面和两侧面相连且在长度方向上突出的薄板状的保护壁143。如图4和图6中局部放大所示那样,保护壁143的顶端部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带有圆角的圆弧部。其中,保护壁143的顶端部并不限定于该例,例如,在图4中,也可以具有通过倒角形成的朝向右斜下方的斜面部。保护壁143用于在光模块14误落下时保护后述的插塞式连接器146。在上壳的另一端部设有闩锁机构(未图示)。闩锁机构构成为包括释放板和闩锁杆。在闩锁杆(未图示)向一方向转动时,释放板的卡定片移动而脱离后述的锁定片129(参照图2),从而成为解锁状态。并且,在闩锁杆向另一方向转动时,释放板的卡定片卡定于后述的插座用笼12的锁定片129。由此,光模块14相对于插座用笼12成为锁定状态。
模块基板在一端部具有构成作为连接端部的插塞式连接器146的电极部。在形成于插塞式连接器146的顶端部的电极部的表面和背面分别有多个接触焊盘以预定的间隔彼此平行地排列在同一平面上。
作为下构件的板状的下板利用小螺钉以覆盖上述的上壳的下端的开口的方式固定于上壳的下端。
在设于光模块14的端部的端口连接有与光缆(未图示)的一端连接的光连接器。该光缆的另一端与例如构成未图示的通信系统的另一壳体的光连接器连接。
其中,上述的模块基板具有作为连接端部的插塞式连接器146,但并不限定于该例,例如,也可以是,模块基板在顶端部具有作为连接端部的卡片边沿端子(日文:カードエッジ端子)来代替插塞式连接器。
如图2所示,光模块用插座组件构成为作为主要部件包括:插座用笼12,其配置于印刷电路板16,以上述的光模块14能够装卸的方式收纳该光模块14;插座连接器22,其收纳于插座用笼12的各插座连接器收纳部;以及盖24,其具有多个将各插座连接器22分开单独地收纳的连接器收纳部。
如图2所示,插座用笼12例如是利用不锈钢或磷青铜的薄板制作成的,优选导热性良好的不锈钢或磷青铜通过冲压加工而制作成的。插座用笼12在内侧具有包括模块收纳部和插座连接器收纳部的隔室121、122、123、124。在图2中,隔室121、122、123、124沿着正交坐标中的沿与光模块14的装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Y坐标轴排列配置。隔室121、122、123、124彼此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对隔室121进行说明,省略对其他的隔室122、123、124的说明。
隔室121的模块收纳部由其底壁部12BP以及以预定的间隔相对的侧壁126和分隔壁125包围而形成。侧壁126和分隔壁125沿着图2中的X坐标轴、即光模块14的装卸方向延伸。侧壁126和分隔壁125分别在后述的模块插槽附近具有锁定片129。侧壁126的锁定片129与分隔壁125的锁定片129彼此相对。各锁定片129能够选择性地卡合于光模块14的释放板的卡定片,以使上述的光模块14相对于模块收纳部成为锁定状态。
模块收纳部在一端具有在X坐标轴方向上开口的模块插槽。由此,能够经由模块插槽装卸光模块14。在具有大致矩形的截面的模块插槽的整个周缘设有筒状的前EMI弹片13。另外,在分隔壁125也设有另一前EMI弹片(未图示)。前EMI弹片13和另一前EMI弹片构成屏蔽构件。前EMI弹片13的内周部与被插入的光模块14的外周部抵接,并且,前EMI弹片13的外周部例如与上述的壳体的开口部的周缘抵接。
由此,在插座用笼12被压入到壳体的开口部的情况下,壳体的开口部与插座用笼12的外周部之间的间隙由包括金属制的前EMI弹片13的屏蔽构件屏蔽,因此噪声被封闭在上述的壳体内,并且不用担心噪声经由光模块14的外周部与模块收纳部的内周部之间的间隙向外部泄漏。
另外,模块收纳部的与模块插槽相对的另一端同插座连接器收纳部内连通。在插座用笼12的与底壁部12BP相对的部分形成有沿着图2中的Z坐标轴开口的开口部。在该开口部的周缘设有用于以能够装卸后述的散热器26的方式支承该散热器26的散热器支承机构。此外,用于以能够装卸散热器26的方式支承该散热器26的散热器支承机构也设于隔室122、123、124。由此,各散热器26能够借助散热器支承机构以封堵隔室121、122、123以及隔室124的上述的开口部的方式选择性地配置于插座用笼12。
散热器26由例如铝等热导率良好的金属制作而成。散热器26具有以预定的间隔沿着X坐标轴彼此平行地排列的多个散热片26Fi(i=1~n,n为正整数)。多个散热片26Fi形成为与支承于散热器支承机构的基台部26M的平坦面大致垂直。如图3中放大所示那样,在该基台部26M的两侧部形成有以预定的长度相对的一对凸缘部26F。在多个散热片26Fi的下端部彼此连结在一起而成的连结部与凸缘部26F之间形成有细长槽26GA。细长槽26GA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卡合于弯曲片126S2、3个推压弹簧126S1以及弯曲片127S2、3个推压弹簧127S1,该弯曲片126S2、3个推压弹簧126S1形成于侧壁126的上端部,该弯曲片127S2、3个推压弹簧127S1形成在设于分隔壁125的上端的顶板127。如图3中放大所示那样,在基台部26M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形成有推压用端部26EF。推压用端部26EF具有比基台部26M的中央部的宽度小的宽度,与后述的复位用板簧12LF抵接。另外,在基台部26M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形成有延伸部26ER。延伸部26ER具有比基台部26M的中央部的宽度小的宽度Hc,自凸缘部26F的一端部沿着基台部26M的长度方向延伸。宽度Hc被设定为稍小于后述的导向板12RP的导向片彼此之间的距离Lc(参照图1)。在延伸部26ER的端面形成有在安装散热器26时卡定于后述的导向板12RP的卡定部的槽26EG。在光模块14安装在插座用笼12内的情况下,含有延伸部26ER的基台部26M的导热面如图4所示那样与光模块14的上板和保护壁部143的表面抵接,因此来自光模块14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器26散热。此时,延伸部26ER的导热面与保护壁部143的表面抵接,由此导热面积进一步扩大,因此能够更高效地冷却光模块14。并且,由于延伸部26ER而使散热器26的强度提高。
如图2所示,上述的散热器支承机构包括:弯曲片126S2、3个推压弹簧126S1,其形成在形成于构成插座用笼12的侧壁126的最上端的弯曲部;弯曲片127S2、3个推压弹簧127S1,其形成在设于各分隔壁125的上端的顶板127;以及弯曲片128S2、3个推压弹簧128S1,其形成在形成于侧壁128的最上端的弯曲部。
设于插座用笼12的背面部的导向板12RP以及朝向导向板12RP的卡定部对散热器26的延伸部26ER的槽26EG施力的板簧12LF这两者作为散热器固定部件设于插座用笼12。
侧壁126的推压弹簧126S1和弯曲片126S2这两者与设于分隔壁125的上端的顶板127以预定的间隔相对的方式形成在同一平面上。侧壁126、128的一端与各分隔壁125的一端利用沿着图2中的Y坐标轴延伸的导向板12RP连结。
导向板12RP包括:盖固定部,其与侧壁126、128的一端和各分隔壁125的一端抵接并形成插座用笼12的背面部以及导向片12RT1、12RT2、12RT3、12RT4、12RT5,其与盖固定部的上端部相连地形成。
该盖固定部的沿着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卡定于侧壁126的外周部和侧壁128的外周部。如图5中放大所示那样,盖固定部以位于同一直线上的方式形成有一对弹出用板簧12RPSf。各对弹出用板簧12RPSf形成为分别与隔室121、122、123、124相对应。在一对弹出用板簧12RPSf的下方位置形成有供后述的盖24的爪部插入的矩形的开口部。由此,盖24能够固定于导向板12RP。各对弹出用板簧12RPSf对安装的各光模块14的保护壁部143施力,以将该保护壁部143自插座用笼12经由模块插槽向外部推出预定量。
如图1所示,导向片12RT1、12RT2、12RT3、12RT4、12RT5载置并卡定于侧壁126、128的一端的上部以及各分隔壁125的一端的上部。导向片12RT1、12RT2、12RT3、12RT4、12RT5形成为彼此平行,朝向弯曲片126S2、127S2、128S2延伸预定距离。如图1所示,导向片12RT1、12RT2、12RT3、12RT4、12RT5的顶端部分别形成于与弯曲片126S2、弯曲片127S2、弯曲片128S2的端部分开预定距离Ld的位置。由此,如图2中放大所示那样,在推压用端部26EF朝向模块收纳部内向左斜下方倾斜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地使弯曲片126S2、弯曲片127S2、弯曲片128S2分别插入到散热器26的各细长槽26GA。
导向片12RT1的一端与导向片12RT2的一端、导向片12RT2的一端与导向片12RT3的一端、导向片12RT3的一端与导向片12RT4的一端、导向片12RT4的一端与导向片12RT5的一端分别以预定距离Lc的间隔彼此相对地连结在一起。预定距离Lc被设定为稍小于光模块14的保护壁部143的宽度。由此,在它们相互之间形成有缺口部。另外,导向片12RT2、导向片12RT3、导向片12RT4分别向相邻的隔室突出。
导向片12RT1与导向片12RT2相互之间、导向片12RT2与导向片12RT3相互之间、导向片12RT3与导向片12RT4相互之间、导向片12RT4与导向片12RT5相互之间插入有上述的散热器26的延伸部26ER。导向片12RT1的一端与导向片12RT2的一端相互之间的部分、导向片12RT2的一端与导向片12RT3的一端相互之间的部分、导向片12RT3的一端与导向片12RT4的一端相互之间的部分、导向片12RT4的一端与导向片12RT5的一端相互之间的部分分别为供上述的散热器26的延伸部26ER的槽26EG卡定的卡定部。
与导向片12RT1形成为一体的弯曲部12RS和与导向片12RT5形成为一体的弯曲部(未图示)分别卡定于侧壁126的外周部和侧壁128的外周部。
如图7A和图7B所示,导向片12RT1、12RT2、12RT3、12RT4、12RT5的位置被设定在比顶板127的位置低预定的尺寸ΔH的位置。并且,导向片12RT1、12RT2、12RT3、12RT4、12RT5的内周部与盖24的外周部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ΔGa被设定为比光模块14的保护壁部143的厚度T大。并且,距离ΔGa被设定为:在保护壁143插入到导向片12RT1与盖24的外周部的上表面之间的情况下,保护壁143的上表面与导向片12RT1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比盖24的狭缝与插塞式连接器146之间的间隙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侧壁126的弯曲部形成有用于朝向下方对散热器26的一凸缘部26F施力的推压弹簧126S1,该推压弹簧126S1以在同一直线上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形成于该侧壁126的弯曲部的3个部位。各推压弹簧126S1的基端与侧壁126的弯曲部形成为一体,各推压弹簧126S1的末端具有朝向弯曲片126S2延伸并能够沿着Z坐标轴弹性位移的折曲部。该折曲部具有与散热器26的各细长槽26GA的高度相对应的曲率。
在顶板127也形成有用于对散热器26的另一凸缘部26F施力的推压弹簧127S1,该推压弹簧127S1以在同一直线上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形成于该顶板127的3个部位。各推压弹簧127S1的基端与顶板127形成为一体,各推压弹簧127S1的末端具有朝向弯曲片127S2延伸并能够沿着Z坐标轴弹性位移的折曲部。该折曲部具有与散热器26的各细长槽26GA的高度相对应的曲率。由此,即使在没有安装散热器26的情况下,在插入了光模块14时,光模块14也不会与推压弹簧126S1、推压弹簧127S1相干扰,不必担心折曲部发生纵向弯曲。
侧壁126的另一端、分隔壁125的另一端以及侧壁128的另一端利用连结部连结,该连接部供形成模块插槽的周缘的前EMI弹片13设置。在该连结部的与导向板12RP的各卡定部相对的部分一体地形成有复位用板簧12LF。复位用板簧12LF具有能够沿着X坐标轴弹性位移的可动片。复位用板簧12LF的可动片用于朝向上述的导向板12RP的各卡定部对散热器26整体施力。此外,复位用板簧12LF并不限定于该例,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单独地成形复位用板簧12LF并将其固定于连结部。
连结侧壁126的下端与分隔壁125的下端的底壁部12BP的端部与印刷电路板16的安装面抵接。并且,底壁部12BP的端部与形成于印刷电路板16的安装面的环状的接地用接触焊盘的一边抵接。由此,插座用笼12接地。
在侧壁126的下端、分隔壁125的下端以及侧壁128的下端分别以预定的间隔形成有多个压配合用爪部Ta。如图2所示,各压配合用爪部Ta压入到各细孔,该各细孔与压配合用爪部Ta的排列相对应地形成于印刷电路板16的表面。由此,插座用笼12的下端面紧密地固定于印刷电路板16的表面。
朝向印刷电路板16的表面开口的插座连接器收纳部由插座用笼12的与模块插槽相对的插座连接器侧闭合端部以及侧壁126和分隔壁125这两者的插座连接器侧部分包围而形成。
在插座用笼12的侧面和背面的外周部分别设有多个凸缘部,该凸缘部用于将插座用笼12螺纹固定于印刷电路板16的安装面。
盖24例如是利用金属材料通过压铸成形而一体地制作成的,具有分别插入插座用笼12的隔室121、122、123、124内的划分部分彼此连结而形成的轮廓部。该轮廓部包括彼此相对的一对侧壁以及连结一侧壁的上端部与另一侧壁的上端部的顶板部。在盖24的与各模块收纳部相对的部分分别形成有供光模块14的插塞式连接器146的顶端部通过的狭缝。
在盖24的分别插入相邻的隔室121、122内的部分的边界部分形成有与分隔壁125相对应的槽。并且,在分别插入相邻的隔室122、123内的部分的边界部分也形成有与分隔壁125相对应的槽。而且,在分别插入相邻的隔室123、124内的部分的边界部分也形成有与分隔壁125相对应的槽。在光模块14插入到插座用笼12的情况下,各槽插入有隔着分隔壁125相邻的各光模块14的上壳的一侧壁。由此,各光模块14高精度地相对于盖24定位。
如图4中放大所示那样,在盖24的轮廓部的背面部形成有多个爪部24n。多个爪部24n分别卡合于形成插座连接器侧闭合端部的所述导向板12RP的各开口部。
在盖24的分别插入隔室121、122、123、124内的划分部分的内侧分别形成有连接器收纳部。相邻的连接器收纳部相互之间分别由分隔壁分隔开。
分别配置在盖24的划分部分的内侧的插座连接器彼此具有相同的构造。如图4中放大所示那样,插座连接器22构成为包括:连接器绝缘体,其具有供光模块14的插塞式连接器146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插入的插槽;以及多个接触端子CT1、CT2。
接触端子CT1、CT2分别与将光模块14的插塞式连接器146连接于印刷电路板16的导体图案的电极组电连接。在连接器绝缘体的底部形成有多个能嵌合于印刷电路板16的定位孔的定位销(未图示)。
在该结构中,在将各散热器26自导向板12RP侧固定于插座用笼12的各隔室时,安装操作为相同的安装操作,因此以针对隔室121的安装操作为代表进行说明,省略对于其他隔室的安装操作的说明。
首先,如图2所示,为了将弯曲片126S2和弯曲片127S2经由开口部分别插入散热器26的细长槽26GA的开口端,而使散热器26的姿势相对于模块收纳部倾斜。接着,为了将各推压弹簧126S1、各推压弹簧127S1插入散热器26的细长槽26GA,在散热器26的行进方向的推压用端部26EF与复位用板簧12LF的可动片抵接之后,克服复位用板簧12LF的可动片的弹性力进一步推压散热器26。此时,在导向板12RP的卡定部与延伸部26ER的端面之间形成有预定的间隙。并且,在插入散热器26时,由于推压弹簧126S1和推压弹簧127S1自与槽26GA的高度相对应的大小的弯曲部插入到槽26GA,因此不必担心推压弹簧126S1和推压弹簧127S1发生变形。
之后,在散热器26被释放时,延伸部26ER的槽26EG相对于卡定部成为锁定状态。由此,散热器26的安装结束。
另一方面,在使散热器26相对于插座用笼12为解锁状态并将散热器26卸下的情况下,首先,克服复位用板簧12LF的可动片的弹性力而推压散热器26,使延伸部26ER的槽26EG相对于卡定部成为解锁状态。接着,在延伸部26ER的端面与卡定部之间形成有预定的间隙之后,向正上方拉起散热器26的端,从而将散热器26自插座用笼12卸下。
另外,如图7A中放大所示那样,在散热器26自插座用笼12卸下的状态下,在光模块14插入到插座用笼12的隔室121的情况下,即使是以光模块14的保护壁部143浮起的姿势插入的情况,也由于光模块14的保护壁部143的顶端部与导向板12RP的导向片12RT1、12RT2的端部抵接而如图7B所示那样保护壁部143的顶端部被向箭头所示的方向压下,在保护壁部143的顶端部被引导至导向片12RT1、12RT2的下方的间隙之后,保护壁部143的顶端部被沿着箭头所示的方向克服一对弹出用板簧12RPSf的作用力地进行推压。由此,光模块14的插塞式连接器146不会发生破损,顺利地连接于插座连接器22。
图8将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收发模块组件的一部分的插座组件的第2实施例与配置在预定的壳体的内部的印刷电路板一并表示。
此外,图8表示多个光模块14和后述的多个散热器被卸下的状态。另外,在图8~图10B中,对与图2所示的例中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同一附图标记来进行图示,并省略它们的重复说明。此外,在图8中,4个插座用笼安装于一块印刷电路板16,但并不限定于该例,也可以是5个以上的插座用笼安装于一块印刷电路板16。
收发模块组件构成为包括所述光模块14和光模块用插座组件。
如图8所示,光模块用插座组件构成为作为主要部件包括:插座用笼32,其配置于印刷电路板16,以能够装卸上述的光模块14的方式收纳该光模块14;插座连接器22,其被收纳于插座用笼32的插座连接器收纳部;以及盖24,其具有多个用于将插座连接器22单独地收纳的连接器收纳部。
如图8所示,插座用笼32例如是利用不锈钢或磷青铜的薄板制作成的,优选是利用导热性良好的不锈钢或磷青铜通过冲压加工而制作成的。插座用笼32在内侧具有包括模块收纳部和插座连接器收纳部的隔室321、322、323、324。在图8中,隔室321、322、323、324沿着正交坐标中的沿与光模块14的装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Y坐标轴排列配置。隔室321、322、323、324彼此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对隔室321进行说明,省略对其他的隔室322、323、324的说明。
隔室321的模块收纳部由其底壁部32BP以及以预定的间隔相对的侧壁326和分隔壁325包围而形成。侧壁326和分隔壁325沿着图2中的X坐标轴、即光模块14的装卸方向延伸。侧壁326和分隔壁325分别在后述的模块插槽附近具有锁定片329。侧壁326的锁定片329与分隔壁325的锁定片329彼此相对。各锁定片329能够选择性地卡合于光模块14的释放板的卡定片,以使所述光模块14相对于模块收纳部成为锁定状态。
模块收纳部在一端具有在X坐标轴方向上开口的模块插槽。由此,能够经由模块插槽装卸光模块14。在具有大致矩形的截面的模块插槽的整个周缘设有筒状的前EMI弹片13。另外,在分隔壁325也设有另一前EMI弹片(未图示)。前EMI弹片13和另一前EMI弹片构成屏蔽构件。前EMI弹片13的内周部与被插入的光模块14的外周部抵接,并且,前EMI弹片13的外周部例如与上述的壳体的开口部的周缘抵接。
由此,在插座用笼32压入到壳体的开口部的情况下,壳体的开口部与插座用笼32的外周部之间的间隙由包括金属制的前EMI弹片13的屏蔽构件屏蔽,因此噪声被封闭在所述壳体内,并且不必担心噪声经由光模块14的外周部与模块收纳部的内周部之间的间隙向外部泄漏。
另外,模块收纳部的与模块插槽相对的另一端与插座连接器收纳部内连通。在插座用笼32的与底壁部32BP相对的部分形成有沿着图8中的Z坐标轴开口的开口部。在该开口部的周缘设有用于以能够装卸后述的散热器36的方式支承该散热器36的散热器支承机构。此外,用于以能够装卸散热器36的方式支承该散热器36的散热器支承机构也设于隔室322、323、324。由此,各散热器36能够借助散热器支承机构以封堵隔室321、322、323以及隔室324的所述开口部的方式选择性地配置于插座用笼32。
散热器36由例如铝等热导率良好的金属制作而成。如图9中放大所示那样,散热器36具有以预定的间隔沿着X坐标轴彼此平行地排列的多个散热片36Fi(i=1~n,n为正整数)。多个散热片36Fi形成为与支承于散热器支承机构的基台部36M的平坦面大致垂直。在该基台部36M的两侧部分别形成有以预定的长度相对的一对凸缘部36F。在多个散热片36Fi的下端部彼此连结在一起而成的连结部与凸缘部36F之间形成有细长槽36GA。细长槽36GA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卡合于弯曲片326S2、两个推压弹簧326S1以及弯曲片327S2、两个推压弹簧327S1,该弯曲片326S2、两个推压弹簧326S1形成于侧壁326的上端部,该弯曲片327S2、两个推压弹簧327S1形成在设于分隔壁325的上端的顶板327。在基台部36M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形成有推压用端部36EF。推压用端部36EF具有比基台部36M的中央部的宽度小的宽度,与后述的复位用板簧32LF抵接。另外,在基台部36M的长度方向的卡定端36ER形成有在安装散热器36时卡定于后述的导向板32RP的卡定部的槽36EG。在光模块14安装在插座用笼32内的情况下,基台部36M的导热面与光模块14的上板和保护壁部143的表面抵接,因此来自光模块14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器36散热。此时,基台部36M的导热面与插入的光模块14的上板的整个表面抵接,由此导热面积进一步扩大,因此能够更高效地冷却光模块14。
如图8所示,上述的散热器支承机构包括:弯曲片326S2、两个推压弹簧326S1,其形成在形成于构成插座用笼32的侧壁326的最上端的弯曲部;弯曲片327S2、两个推压弹簧327S1,其形成在设于各分隔壁325的上端的顶板327;以及弯曲片328S2、两个推压弹簧128S1,其形成在形成于侧壁328的最上端的弯曲部。
设于插座用笼32的背面部的导向板32RP以及朝向导向板32RP的卡定部对散热器36的槽36EG施力的板簧32LF这两者作为散热器固定部件设于插座用笼32。
侧壁326的推压弹簧326S1和弯曲片326S2这两者与设于分隔壁325的上端的顶板327以预定的间隔相对的方式形成在同一平面上。侧壁326、328的一端与各分隔壁325的一端利用沿着图8中的Y坐标轴延伸的导向板32RP连结。
导向板32RP包括:盖固定部,其与侧壁326、328的一端和各分隔壁325的一端抵接并形成插座用笼32的背面部;以及导向片32RT1、32RT2、32RT3、32RT4,其与盖固定部的上端部相连地形成。
该盖固定部的沿着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卡定于侧壁326的外周部和侧壁328的外周部。在盖固定部以位于同一直线上的方式形成有一对弹出用板簧32RPSf。各对弹出用板簧32RPSf形成为分别与隔室321、322、323、324相对应。在一对弹出用板簧32RPSf的下方位置形成有供盖24的爪部24n插入的矩形的开口部。由此,盖24能够固定于导向板32RP。各一对的弹出用板簧32RPSf对安装的各光模块14的保护壁部143施力,以将该保护壁部143自插座用笼32经由模块插槽向外部推出预定量。
导向片32RT1、32RT2、32RT3、32RT4载置并卡定于侧壁326、328的一端的上部以及各分隔壁325的一端的上部。导向片32RT1、32RT2、32RT3、32RT4分别形成为彼此平行,朝向弯曲片326S2、327S2、328S2延伸预定距离。导向片32RT1、32RT2、32RT3、32RT4各自的顶端部分别形成于与弯曲片326S2、弯曲片327S2、弯曲片328S2各自的端部分开预定距离的位置。由此,在推压用端部36EF朝向模块收纳部内向左斜下方倾斜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地将弯曲片326S2、弯曲片327S2、328S2分别插入散热器36的各细长槽36GA。
导向片32RT1的一端与导向片32RT2的一端、导向片32RT3的一端与导向片32RT4的一端均为供上述的散热器36的槽36EG卡定的卡定部。
与导向片32RT1形成为一体的弯曲部32RS和与导向片32RT4形成为一体的弯曲部(未图示)分别卡定于侧壁326的外周部和侧壁328的外周部。
如图10A和图10B所示,导向片32RT1、32RT2、32RT3、32RT4各自的位置被设定在比顶板327的位置低预定的尺寸ΔH的位置。并且,导向片32RT1、32RT2、32RT3、32RT4各自的内周部与盖24的外周部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ΔGa被设定为比光模块14的保护壁部143的厚度T大。并且,距离ΔGa被设定为:在保护壁143插入到导向片32RT1与盖24的外周部的上表面之间的情况下,保护壁143的上表面与导向片32RT1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比盖24的狭缝与插塞式连接器146之间的间隙大。
在侧壁326的弯曲部形成有用于朝向下方对散热器36的一凸缘部36F施力的推压弹簧326S1,该推压弹簧326S1以在同一直线上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形成于该侧壁326的弯曲部的两个部位。各推压弹簧326S1的基端与侧壁326的弯曲部形成为一体,各推压弹簧326S1的末端具有朝向弯曲片326S2延伸并能够沿着Z坐标轴弹性位移的折曲部。该折曲部具有与散热器36的各细长槽36GA的高度相对应的曲率。
在顶板327也形成有用于对散热器36的另一凸缘部36F施力的推压弹簧327S1,该推压弹簧327S1以在同一直线上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形成于该顶板327的两个部位。各推压弹簧327S1的基端与顶板327形成为一体,各推压弹簧327S1的末端具有朝向弯曲片327S2延伸并能够沿着Z坐标轴弹性位移的折曲部。该折曲部具有与散热器36的各细长槽36GA的高度相对应的曲率。由此,即使在没有安装散热器36的情况下,在插入了光模块14时,光模块14也不会与推压弹簧326S1、推压弹簧327S1相干扰,不必担心折曲部发生纵向弯曲。
侧壁326的另一端、分隔壁325的另一端以及侧壁328的另一端利用连结部连结,该连结部供形成模块插槽的周缘的前EMI弹片13设置。在该连结部的与导向板32RP的各卡定部相对的部分一体地形成有复位用板簧32LF。复位用板簧32LF具有能够沿着X坐标轴弹性位移的可动片。复位用板簧32LF的可动片用于朝向上述的导向板32RP的各卡定部对散热器26整体施力。此外,复位用板簧32LF并不限定于该例,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单独地成形复位用板簧32LF并将其固定于连结部。
连结侧壁326的下端与分隔壁325的下端的底壁部32BP的端部与印刷电路板16的安装面抵接。并且,底壁部32BP的端部与形成于印刷电路板16的安装面的环状的接地用接触焊盘的一边抵接。由此,插座用笼32接地。
在侧壁326的下端、分隔壁325的下端以及侧壁328的下端分别以预定的间隔形成有多个压配合用爪部Ta。如图8所示,各压配合用爪部Ta压入与压配合用爪部Ta的排列相对应地形成于印刷电路板16的表面的各细孔。由此,插座用笼32的下端面紧密地固定于印刷电路板16的表面。
朝向印刷电路板16的表面开口的插座连接器收纳部由插座用笼32的与模块插槽相对的插座连接器侧闭合端部以及侧壁326和分隔壁325这两者的插座连接器侧部分包围而形成。
在插座用笼32的侧面和背面的外周部分别设有多个用于将插座用笼32螺纹固定于印刷电路板16的安装面的凸缘部。
在该结构中,在将各散热器36自导向板32RP侧固定于插座用笼32的各隔室时,安装操作为相同的安装操作,因此以针对隔室121的安装操作为代表进行说明,省略对于其他隔室的安装操作的说明。
首先,为了将弯曲片326S2和弯曲片327S2经由开口部分别插入散热器36的细长槽36GA的开口端,而使散热器36的姿势相对于模块收纳部倾斜。接着,为了将各推压弹簧326S1、各推压弹簧327S1插入散热器36的细长槽36GA,在散热器36的行进方向的推压用端部36EF与复位用板簧32LF的可动片抵接之后,克服复位用板簧32LF的可动片的弹性力进一步推压散热器36。此时,在导向板32RP的卡定部与卡定端36ER的端面之间形成有预定的间隙。并且,在插入散热器36时,推压弹簧326S1和推压弹簧327S1自与槽36GA的高度相对应的大小的弯曲部插入槽36GA,因此不必担心推压弹簧326S1和推压弹簧327S1发生变形。
之后,在散热器36被释放时,卡定端36ER的槽36EG相对于卡定部成为锁定状态。由此,散热器36的安装结束。
另一方面,在使散热器36相对于插座用笼32为解锁状态并将散热器36卸下的情况下,首先,克服复位用板簧32LF的可动片的弹性力地推压散热器36,使卡定端36ER的槽36EG相对于卡定部成为解锁状态。接着,在卡定端36ER的端面与卡定部之间形成有预定的间隙之后,向正上方拉起散热器36的端,从而将散热器36自插座用笼32卸下。
另外,如图10A中放大所示那样,在散热器36自插座用笼32卸下的状态下,在光模块14插入到插座用笼32的隔室321的情况下,即使是以光模块14的保护壁部143浮起的姿势插入的情况,也由于光模块14的保护壁部143的顶端部与导向板32RP的导向片32RT1的端部抵接而如图10B所示那样保护壁部143的顶端部被向箭头所示的方向压下,在保护壁部143的顶端部被引导至导向片32RT1的下方的间隙之后,护壁部143的顶端部被沿着箭头所示的方向克服一对弹出用板簧32RPSf的作用力地进行推压。由此,光模块14的插塞式连接器146不会发生破损,顺利地连接于插座连接器22。
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组件的一例中,插座用笼12、32具有4个隔室,但并不限定于该例,例如也可以具有1个~3个隔室,或者也可以具有5个以上的隔室。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光模块14收纳有一块模块基板,插座连接器22分别具有一个供一块模块基板的连接端部插入的插槽,但并不限定于该例,例如,也可以是,光模块收纳有以预定的间隔重叠两层的两块模块基板,插座连接器具有供这些模块基板的连接端部分别插入的两个插槽。在这样的情况下,盖例如具有供两块模块基板的连接端部分别插入的两个狭缝。

Claims (7)

1.一种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
该插座组件构成为包括:
插座用笼,其包括至少一个模块收纳部和至少一个连接器收纳部,该模块收纳部在一端具有至少一个供包括在一端部具有连接端部的模块基板的光模块通过的模块插槽,该模块收纳部用于以能够装卸该光模块的方式收纳该光模块,并且具有与该光模块的下表面抵接的底壁部,该连接器收纳部与所述模块收纳部连通,用于收纳连接器,该模块基板的连接端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接于该连接器;
散热器,其选择性地配置于所述插座用笼,借助具有与底壁部的面积相对应的面积的导热面与光模块的外周部抵接,使由光模块产生的热量散发出来;
散热器支承机构,其配置于所述插座用笼,在所述散热器配置于该插座用笼的情况下,其以该散热器能够沿着光模块的装卸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承该散热器;
导向板构件,其配置于所述插座用笼,在没有配置所述散热器的情况下,其以向所述连接器引导经由所述模块插槽插入的所述光模块的连接端部的顶端部的方式与该光模块的比连接端部向该连接器突出的轮廓部的顶端部抵接,用于向该连接器收纳部内引导该顶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板构件在处于所述连接器收纳部的上方的位置具有缺口部,所述散热器的导热面具有能插入该缺口部的延伸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板构件固定于所述插座用笼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向板构件的内周面与覆盖所述连接器的连接器盖的外周面之间以能够插入所述光模块的用于保护所述连接端部的保护壁的方式形成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板构件设于所述插座用笼的比所述散热器支承机构的位置低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板构件的缺口部的与所述光模块的装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光模块的保护壁的与该装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
7.一种收发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
该收发模块组件构成为包括:
光模块,其包括在一端部具有连接端部的模块基板;以及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组件。
CN201390001138.2U 2013-03-13 2013-06-21 插座组件和收发模块组件 Expired - Lifetime CN20508129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778764P 2013-03-13 2013-03-13
US61/778764 2013-03-13
JPPCT/JP2013/062979 2013-05-08
PCT/JP2013/062979 WO2014141490A1 (ja) 2013-03-13 2013-05-08 リセプタクルアッセンブリーおよびトランシーバモジュールアッセンブリー
PCT/JP2013/067110 WO2014141493A1 (ja) 2013-03-13 2013-06-21 リセプタクルアッセンブリーおよびトランシーバモジュールアッセンブリ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81293U true CN205081293U (zh) 2016-03-09

Family

ID=51536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90001138.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5081293U (zh) 2013-03-13 2013-06-21 插座组件和收发模块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81293U (zh)
WO (2) WO201414149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9718A (zh) * 2017-01-12 2019-09-17 申泰公司 带有附连的散热器的壳架
CN110806620A (zh) * 2018-08-06 2020-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单板及网络设备
WO2022001839A1 (zh) * 2020-06-28 2022-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笼子组件及光通信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64645B2 (ja) * 2013-11-05 2019-02-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伝送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2019216063A (ja) * 2018-06-14 2019-12-19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用ケージ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コネクタ装置
CN117130106A (zh) * 2022-05-20 2023-1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模组及通信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23221A1 (en) * 2002-03-06 2003-09-2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Pluggable electronic module and receptacle with heat sink
US7125261B2 (en) * 2004-10-05 2006-10-24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ptical transceiver with a pluggable function
JP2012129287A (ja) * 2010-12-14 2012-07-05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データリン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9718A (zh) * 2017-01-12 2019-09-17 申泰公司 带有附连的散热器的壳架
CN113038792A (zh) * 2017-01-12 2021-06-25 申泰公司 带有附连的散热器的壳架
US11089716B2 (en) 2017-01-12 2021-08-10 Samtec, Inc. Cage with an attached heatsink
CN110806620A (zh) * 2018-08-06 2020-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单板及网络设备
WO2022001839A1 (zh) * 2020-06-28 2022-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笼子组件及光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41490A1 (ja) 2014-09-18
WO2014141493A1 (ja) 2014-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81293U (zh) 插座组件和收发模块组件
US9325100B2 (en) Adapter frame with integrated EMI and engagement aspects
US20140098497A1 (en) Transceiver assembly
US940157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round bus bar
US7351104B2 (en) Keyed housing for use with small size plug connectors
US10321607B2 (en) Receptacle assembly and transceiver module assembly
US8777635B1 (en) Daughter card assembly having a power contact
US20140153192A1 (en) Module cage with integrated emi aspect
US9196984B2 (en) Substrate connection structure using substrate connector
US7744376B2 (en) Socket connector with power blade
US10680363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assembly
US10476198B1 (en) Receptacle cage for stacked cabled receptacle connectors
US20140011378A1 (en)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perpendicularly mounted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9246267B2 (en) Connector mateable with a mating connector including a mating shell and having a mated-state maintaining structure
US20200036142A1 (en) Receptacle assembly having cabled receptacle connectors
TWI740511B (zh) 全遮蔽式的排線連接器及其排線插頭
JP6649577B2 (ja) トランシーバモジュール用プラグコネクタ、トランシーバモジュール用リセプタクル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トランシーバモジュールアセンブリ
WO2016199831A1 (ja) トランシーバモジュール用プラグコネクタ、トランシーバモジュール用リセプタクル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トランシーバモジュールアセンブリ
US11621526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a receptacle cage with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535096B1 (en) Die cast cage for a receptacle assembly
US20130206469A1 (en) Emi gasket assembly for angled cage application and shielding cage incorporating same
US11199670B2 (en) Transceiver module assembly having stopper positioning
US7090513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US636470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upporting devices
US20140287608A1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retainer and retainer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