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77914U - 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77914U
CN205077914U CN201520563645.6U CN201520563645U CN205077914U CN 205077914 U CN205077914 U CN 205077914U CN 201520563645 U CN201520563645 U CN 201520563645U CN 205077914 U CN205077914 U CN 205077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uilding
gas turbine
steam
gas
combined 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636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赟
梁著文
吴家凯
王晓东
李志敏
吕小兰
邓广义
范永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636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77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77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779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一种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结构,包括呈长方形联合主厂房,在联合主厂房中设有联合循环机组和检修口,在联合主厂房的前后两侧设有行车轨道,行车轨道上设有检修行车,在所述联合主厂房中分别设有地面层、中间层和运转层;运转层用于布置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和燃气轮发电机组,地面层和中间层用于布置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和燃气轮发电机组的辅助设备;所述联合循环机组的燃气轮发电机组和蒸汽轮发电机组在主厂房内呈一字形排列分布,联合循环机组的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和燃气轮发电机组的轴线与行车轨道垂直;多套分轴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设备顺列布置在同一个主厂房内;燃气轮机发电机组采用下进气高位布置,蒸汽轮机发电机组采用下排汽高位布置。本实用新型占用面积小,使用率高,可有效降低主厂房土建成本。

Description

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主厂房布置,具体涉及一种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结构。属于燃气-蒸汽联合高位循环电厂的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主厂房是最核心的建筑物之一,大部分主机设备和主要的热力系统工艺管线、电缆均集中布置其中。主厂房及其工艺设备的布置结构形式,影响着建筑物容积、工艺管线电缆敷设长度、施工组织顺序、电厂建设周期长短以及电厂设备的运行安全和便利性。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主厂房布置分为燃气轮发电机组模块、蒸汽轮发电机组模块及余热锅炉模块三部分。燃气轮发电机组模块包括燃气轮机、燃气轮发电机及其辅助设备,燃气轮机的布置形式,常见有下进气高位布置、侧进气高位布置和上进气低位布置三种。蒸汽轮发电机组模块包括蒸汽轮机、蒸汽轮发电机及其辅助设备,国产蒸汽轮机布置一般为高位布置下排汽形式。余热锅炉模块包括余热锅炉及其辅助设备,其布置形式为与燃气轮机同轴或与其轴线垂直。
现有技术中,蒸汽轮机采用高位运转层布置形式,燃气轮机采用低位运转层布置形式,在主厂房蒸汽轮发电机组区域设置三层平台,分别为底层、中间层和运转层。蒸汽轮发电机组布置在运转层,汽轮机和发电机及其相关辅助设备通过行车实施检修;蒸汽循环热力系统的辅助设备和管道,包括闭冷水系统设备、凝结水系统设备、蒸汽轮发电机组润滑油系统设备和轴封系统设备等布置在底层和中间层。在主厂房燃气轮机区域设置两层平台,包括底层和运转层,运转层布置燃气轮机本体及其辅助系统设备,底层布置燃气轮机滑油系统和冷却系统等设备。这种现有技术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布置结构具有以下缺陷:(1)燃气轮发电机的维护检修无法通过室内行车实施,只能通过室外汽车吊或者半门式露天行车,而且需在发电机后增设非固定式大型检修钢平台,除了设备维护受环境制约外,还存在检修费用较高的问题。(2)燃气轮发电机组和蒸汽轮发电机组高低位错层布置,运转层标高不同,需要频繁上下楼梯分别对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进行维护,维护设备不便,当发生事故或调试问题时,维护人员不能及时查看,存在安全隐患。(3)运转层工作平台较小,导致不能满足燃气轮机大部件摆放空间,维护不方便。(4)蒸汽轮机轴线与燃气轮机轴线垂直,导致主厂房长度较大,增加了主厂房总占地面积,机组之间的空地无法有效利用,降低了土地使用率。(5)检修跨设置在余热锅炉旁,检修通道从炉后方向进出,其宽度受余热锅炉的辅助设备间布置限制,迫使主厂房内检修口跨度进一步加大,以满足大尺寸设备检修件能方便进出检修通道和检修口大门,从而增加主厂房占地和主厂房容积,提高了主厂房造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布置不合理、占地面积大、维护不方便、投入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结构,包括联合主厂房,其特征在于:在联合主厂房中设有联合循环机组和检修口,检修口设置在同一套联合循环的蒸汽轮发电机和燃气轮发电机之间,在联合主厂房的两侧设有行车轨道,行车轨道上设有检修行车,所述联合主厂房呈长方形,在所述联合主厂房中设置三层检修平台,分别为地面层、中间层和运转层;运转层用于布置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和燃气轮发电机组,地面层和中间层用于布置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和燃气轮发电机组的辅助设备;所述联合循环机组的燃气轮发电机组和蒸汽轮发电机组在主厂房内呈一字形排列分布,联合循环机组的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和燃气轮发电机组的轴线与行车轨道垂直;多套分轴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设备顺列布置在同一个主厂房内,形成联合主厂房布置结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采用下进气高位布置,蒸汽轮机发电机组采用下排汽高位布置,形成高位联合主厂房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检修行车包括有行走梁和吊车,所述行车轨道安装在联合主厂房前后两侧平行承重墙上,检修行车通过行走梁安装在两条行车轨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包括有蒸汽轮机发电机组模块、燃气轮发电机组模块和余热锅炉,燃气轮发电机组模块包括燃气轮机、燃气轮发电机和辅助设备,该辅助设备至少包括燃气轮发电机供油系统及供气系统辅助设备,蒸汽轮发电机组模块包括蒸汽轮机、蒸汽轮发电机和辅助设备,该辅助设备至少包括蒸汽循环热力系统,余热锅炉模块包括有余热锅炉;所述的余热锅炉模块位于联合主厂房的后侧,运转层用于布置燃气轮发电机组的燃气轮机、燃气轮发电机和蒸汽轮机发电机组的蒸汽轮机、蒸汽轮发电机,地面层和中间层用于布置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和燃气轮发电机组的辅助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联合主厂房的行车轨道上分布有多架检修行车;所述检修口为设置联合主厂房上的一个或多个检修入口,该检修口位于主厂房的前侧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燃气轮发电机组模块的进气口设在地面层上位于中间层平台下方,排气口通过连接管道与余热锅炉相接构成下进气高位布置式结构;所述蒸汽轮机发电机组模的排气通道通向中间层至地面层下方构成排汽高位布置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运转层的空间高度为10-15m;所述燃气轮发电机辅助设备包括燃气轮机滑油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蒸汽循环热力系统的辅助设备包括闭冷水系统设备、凝结水系统设备、蒸汽轮发电机组润滑油系统设备、轴封系统设备和连接管道。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联合主厂房呈长方形,行车轨道为安装在主厂房前后两侧平行承重墙上方的两条平行轨道,检修行车通过行走梁安装在两条行车轨道上,联合循环机组的燃气轮发电机组模块和蒸汽轮发电机组模块在主厂房内呈一字形排列分布,联合循环机组的蒸汽轮机发电机组模块和燃气轮发电机组模块的轴线与检修行车的行走梁相垂直。由此可以使多套联合循环机组设在同一主厂房内,使主厂房的长度方向尺寸大幅减小,降低主厂房占地面积,增加厂区土地使用率,同时还降低了厂房容积,从而降低主厂房土建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联合主厂房内设有地面层平台、中间层平台和运转层平台,该运转层平台上空间高度为10-15m,形成高位布置方案,电厂的燃气轮发电机组模块和蒸汽轮机发电机组模块布置在运转层平台上同一检修平台;所述的燃气轮发电机机组供油系统辅助设备和蒸汽循环热力系统的辅助设备分别对应布置在燃气轮发电机组模块和蒸汽轮发电机组模块下的地面层和中间层,所述的燃气轮发电机组模块采用下进气高位布置,蒸汽轮机发电机组模块采用下排汽高位布置。由此,本实用新型使联合循环机组中的各主要设备布置得更合理,得到更好的防护设施和运行检修空间,解决常规联合循环电厂设备本体维护环境差,设备安装及运行检修费用高等缺点,同时可以拓宽运行人员的检修维护空间,避免使用稳定性较差或者造价昂贵的特制检修工具,缩短设备的安装和检修时间,有效降低维护成本,同时提升机组的运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电厂全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性。
3、本实用新型在联合主厂房内分布有多架检修行车,多套联合循环机组可以共用一台或多台检修行车,安装更加便捷,由此可缩短设备、管道等施工安装周期和设备检修时间,从而降低电厂建设初投资和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主厂房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主厂房燃气轮发电机组横断面布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主厂房蒸汽轮发电机组横断面布置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主厂房布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涉及的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结构,包括联合主厂房1,在联合主厂房1中设有联合循环机组和检修口2,在联合主厂房1的两侧设有行车轨道3,行车轨道3上设有检修行车4,所述联合主厂房1呈长方形,在所述联合主厂房1中设置三层检修平台,分别为地面层11、中间层12和运转层13;运转层13用于布置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和燃气轮发电机组,地面层11和中间层12用于布置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和燃气轮发电机组的辅助设备;所述联合循环机组的燃气轮发电机组和蒸汽轮发电机组在主厂房内呈一字形排列分布,联合循环机组的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和燃气轮发电机组的轴线9与行车轨道3垂直;多套分轴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设备顺列布置在同一个主厂房内,形成联合主厂房布置结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采用下进气高位布置,蒸汽轮机发电机组采用下排汽高位布置,形成高位联合主厂房布置结构;
本实施例中:
所述检修行车4包括有行走梁41和吊车42,所述行车轨道3安装在联合主厂房2两侧平行承重墙8上,检修行车4通过行走梁41安装在两条行车轨道3上。
所述的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包括有蒸汽轮机发电机组模块、燃气轮发电机组模块和余热锅炉,燃气轮发电机组模块包括燃气轮机51、燃气轮发电机52和辅助设备,该辅助设备至少包括燃气轮发电机供油系统及供气系统辅助设备,蒸汽轮发电机组模块包括蒸汽轮机61、蒸汽轮发电机62和辅助设备,该辅助设备至少包括蒸汽循环热力系统,余热锅炉模块包括有余热锅炉7;所述的余热锅炉模块位于联合主厂房1的后侧,具体位于燃气轮发电机组模块对应后侧,运转层用于布置燃气轮发电机组的燃气轮机51、燃气轮发电机52和蒸汽轮机发电机组的蒸汽轮机61、蒸汽轮发电机62,地面层和中间层用于布置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和燃气轮发电机组的辅助设备。
所述联合主厂房1的行车轨道3上分布有多架检修行车4;所述检修口2为设置联合主厂房1上的一个或多个检修入口,该检修口2位于主厂房的前侧位置。
所述燃气轮发电机组模块的进气口设在地面层11上位于中间层平台12下方,排气口通过连接管道101与余热锅炉7相接构成下进气高位布置式结构;所述蒸汽轮机发电机组的排汽通道63通向中间层12至地面层11下方构成排汽高位布置式结构。
所述运转层13的空间高度为10-15m;所述燃气轮发电机辅助设备包括燃气轮机滑油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蒸汽循环热力系统的辅助设备包括闭冷水系统设备、凝结水系统设备、蒸汽轮发电机组润滑油系统设备、轴封系统设备和连接管道。
本实施例涉及的分轴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1)在分轴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设置联合主厂房,在所述联合主厂房中设置三层检修平台,分别为地面层、中间层和运转层;运转层用于布置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和燃气轮发电机组,地面层和中间层用于布置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和燃气轮发电机组的辅助设备;
2)布置分轴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时,将燃气轮发电机组中心线与蒸汽轮发电机组中心线平行布置,蒸汽轮发电机组布置在燃气轮发电机组的左侧或者右侧;多套分轴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设备顺列布置在同一个主厂房内,形成联合主厂房布置结构;
3)燃气轮机发电机组采用下进气高位布置,蒸汽轮机发电机组采用下排汽高位布置,形成高位联合主厂房布置结构;
4)每套分轴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设置一台检修行车,或者多套分轴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可以共用检修行车;用以检修起吊每套机组的所有主、辅机设备.
进一步地,用于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和蒸汽轮机发电机组的运转层的标高为13m。
进一步地,蒸汽轮机发电机和燃气轮机发电机的轴转子通过同一台行车检修起吊。
进一步地,每套分轴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设置一跨检修跨,其检修通道从主厂房前排进出。
进一步地,所述主厂房采用单跨单排柱的土建结构形式,提高主厂房的空间利用率。
具体实施例2:
参照图4,本实施例2的特点是:所述的余热锅炉模块位于联合主厂房1的后侧,具体位于蒸汽轮发电机组模块对应后侧。其余同上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对于F级及以上级别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燃气轮机采用下进气高位布置方式,燃气轮发电机组和蒸汽轮发电机组布置在同一层运转层标高13m上共用检修平台,它们的主辅机设备均联合布置在同一厂房内,可以方便检修人员对设备的维护,特别是较易满足大部件摆放的要求,以及为运行人员安全运行和维护提供重要保障。此外,蒸汽轮机轴线与燃气轮机轴线平行,可以使主厂房长度方向尺寸大幅减小,降低主厂房占地面积,增加厂区土地使用率,同时还降低了厂房容积,从而降低主厂房土建成本。多套联合循环机组可以共用检修行车,缩短设备管道等施工安装周期和设备检修时间,从而降低电厂建设初投资和运行成本。两台发电机均在室内运转层平台13上布置,发电机抽转子通过固定行车实施,除了保障设备不易受损外还降低了检修操作难度。主厂房检修口2和检修通道从主厂房前排进出,不受周围建筑和设备布置的空间限制,不仅方便设备特别是大尺寸部件的进出厂房,还更充分利用了主厂房的立体空间,节省占地。燃气轮机轴向后排气,余热锅炉与燃气轮机同轴并布置在排气模块后。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和蒸汽轮发电机组设备及它们的辅助设备布置无交错,因此其热力系统无干涉,保证了燃气循环系统和蒸汽循环系统的独立性,管道和电缆无交叉碰撞,节省其敷设耗量,降低系统阻力,既减少了电厂减少初投资还提高了系统运行经济性。
对于F级及以上级别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燃气轮机采用下进气高位布置方式,燃气轮发电机组和蒸汽轮发电机组布置在同一层运转层标高13m上共用检修平台,它们的主辅机设备均联合布置在同一厂房内,可以方便检修人员对设备的维护,特别是较易满足大部件摆放的要求,以及为运行人员安全运行和维护提供重要保障。此外,蒸汽轮机轴线与燃气轮机轴线平行,可以使主厂房长度方向尺寸大幅减小,降低主厂房占地面积,增加厂区土地使用率,同时还降低了厂房容积,从而降低主厂房土建成本。多套联合循环机组可以共用检修行车,缩短设备管道等施工安装周期和设备检修时间,从而降低电厂建设初投资和运行成本。两台发电机均在室内运转层布置,发电机抽转子通过固定行车实施,除了保障设备不易受损外还降低了检修操作难度。主厂房检修跨和检修通道从厂房前A排进出,不受周围建筑和设备布置的空间限制,不仅方便设备特别是大尺寸部件的进出厂房,还更充分利用了主厂房的立体空间,节省占地。燃气轮机轴向后排气,余热锅炉与燃气轮机同轴并布置在排气模块后。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和蒸汽轮发电机组设备及它们的辅助设备布置无交错,因此其热力系统无干涉,保证了燃气循环系统和蒸汽循环系统的独立性,管道和电缆无交叉碰撞,节省其敷设耗量,降低系统阻力,既减少了电厂减少初投资还提高了系统运行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燃气轮发电机组和蒸汽轮发电机组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方案,既可以保持燃气轮机及其辅助设备的燃气循环系统独立性,也可以保持蒸汽轮机及其辅助设备的蒸汽循环系统独立性,并且根本解决了设备防护设施差,检修空间小,需要采用昂贵的特殊检修工具等缺点。主要有益效果概况为:①方便检修人员对设备的检修维护,降低运行成本;②提高运行人员对设备运行维护的安全保障;③缩短施工安装周期和设备检修时间;④降低电厂建设初投资和维护成本;⑤减少主厂房占地,降低主厂房的土建初投资;⑥保持燃气循环和蒸汽循环的系统独立性。

Claims (6)

1.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结构,包括联合主厂房(1),其特征在于:在联合主厂房(1)中设有联合循环机组和检修口(2),在联合主厂房(1)的两侧设有行车轨道(3),行车轨道(3)上设有检修行车(4),所述联合主厂房(1)呈长方形,在所述联合主厂房(1)中设置三层检修平台,分别为地面层(11)、中间层(12)和运转层(13);运转层(13)用于布置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和燃气轮发电机组,地面层(11)和中间层(12)用于布置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和燃气轮发电机组的辅助设备;所述联合循环机组的燃气轮发电机组和蒸汽轮发电机组在主厂房内呈一字形排列分布,联合循环机组的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和燃气轮发电机组的轴线(9)与行车轨道(3)垂直;多套分轴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设备顺列布置在同一个主厂房内,形成联合主厂房布置结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采用下进气高位布置,蒸汽轮机发电机组采用下排汽高位布置,形成高位联合主厂房布置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行车(4)包括有行走梁(41)和吊车(42),所述行车轨道(3)安装在联合主厂房(2)两侧平行承重墙(8)上,检修行车(4)通过行走梁(41)安装在两条行车轨道(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包括有蒸汽轮机发电机组模块、燃气轮发电机组模块和余热锅炉,燃气轮发电机组模块包括燃气轮机(51)、燃气轮发电机(52)和辅助设备,该辅助设备至少包括燃气轮发电机供油系统及供气系统辅助设备,蒸汽轮发电机组模块包括蒸汽轮机(61)、蒸汽轮发电机(62)和辅助设备,该辅助设备至少包括蒸汽循环热力系统,余热锅炉模块包括有余热锅炉(7);所述的余热锅炉模块位于联合主厂房(1)的后侧,运转层用于布置燃气轮发电机组的燃气轮机(51)、燃气轮发电机(52)和蒸汽轮机发电机组的蒸汽轮机(61)、蒸汽轮发电机(62),地面层和中间层用于布置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和燃气轮发电机组的辅助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主厂房(1)的行车轨道(3)上分布有多架检修行车(4);所述检修口(2)为设置联合主厂房(1)上的一个或多个检修入口,该检修口(2)位于主厂房的前侧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轮发电机组模块的进气口设在地面层(11)上位于中间层平台(12)下方,排气口通过连接管道(101)与余热锅炉(7)相接构成下进气高位布置式结构;所述蒸汽轮机发电机组模的排汽通道(63)通向中间层(12)至地面层(11)下方构成排汽高位布置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转层(13)的空间高度为10-15m;所述燃气轮发电机辅助设备包括燃气轮机滑油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蒸汽循环热力系统的辅助设备包括闭冷水系统设备、凝结水系统设备、蒸汽轮发电机组润滑油系统设备、轴封系统设备和连接管道。
CN201520563645.6U 2015-07-29 2015-07-29 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结构 Active CN205077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63645.6U CN205077914U (zh) 2015-07-29 2015-07-29 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63645.6U CN205077914U (zh) 2015-07-29 2015-07-29 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77914U true CN205077914U (zh) 2016-03-09

Family

ID=55430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63645.6U Active CN205077914U (zh) 2015-07-29 2015-07-29 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7791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9695A (zh) * 2015-07-29 2015-11-04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方法及结构
CN106677564A (zh) * 2016-12-09 2017-05-17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联合循环发电厂主厂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9695A (zh) * 2015-07-29 2015-11-04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方法及结构
CN106677564A (zh) * 2016-12-09 2017-05-17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联合循环发电厂主厂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08499U (ja) エネルギー配給システムに直接接続するための高電圧変圧器システムを備えるiso輸送コンテナまたは同様のパッケージの内部に収容されるモジュール発電所に導入される構造配置
CN105019695A (zh) 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方法及结构
CN102352696B (zh) 火力发电厂1000mw级机组汽轮发电机组横向结构及布置方法
CN204126320U (zh) 分列模块式海上升压站
CN205329721U (zh) 排风口和逃生口联合布置的综合管廊节点结构
CN203487818U (zh) 火力发电厂主厂房
CN110107972A (zh) 船舱式制冷机房及其构筑方法
CN205077914U (zh) 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联合主厂房高位布置结构
CN203394115U (zh) 基于侧煤仓方案的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布置形式
CN204435946U (zh) 一种燃煤百万机组汽机房结构
CN105155880A (zh) 一种一拖一多轴联合循环火力发电机组的联合厂房低位布置结构
CN105604357A (zh) 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主厂房布置结构
CN203947816U (zh) 一种基于三塔合一的间接空冷机组布置结构
CN210032787U (zh)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主厂房布置结构
CN102828630B (zh) 一种大型火力发电厂侧煤仓间结构
CN207485050U (zh) 一种大型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布置结构
CN206600027U (zh) 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低位联合主厂房布置结构
CN106677564A (zh) 联合循环发电厂主厂房
CN106523048A (zh)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主厂房布置结构
CN201953104U (zh) 一种发电厂主厂区
CN215633185U (zh) 一种燃气和蒸汽联合循环电厂
CN109403672A (zh)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主厂房布置结构
CN206376906U (zh)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主厂房布置结构
CN204103317U (zh) 模块化变电站
CN209816917U (zh) 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