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60007U - 一种便携式四旋翼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四旋翼无人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60007U CN205060007U CN201520748714.0U CN201520748714U CN205060007U CN 205060007 U CN205060007 U CN 205060007U CN 201520748714 U CN201520748714 U CN 201520748714U CN 205060007 U CN205060007 U CN 2050600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ight
- arm
- unmanned aerial
- arms
- bar shap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四旋翼无人机,包括条形机身和两条飞行臂,该两个飞行臂的中部分别通过螺丝连接在该条形机身的两端上,该两个飞行臂分别与该条形机身垂直,在该飞行臂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电机,在该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螺旋桨,在该飞行臂的下方设有与该飞行臂平行的起落架。无人机采用将两条飞行臂的中部分别通过螺丝连接在条形机身的两端上,两个飞行臂分别与该条形机身垂直,并在各飞行臂的两端分别设置电机和螺旋桨,以形成四旋翼结构,仅通过两条飞行臂即可形成四旋翼的翼臂,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且结构稳定性明显提高;两条飞行臂均是通过螺丝连接在机身上,方便拆装,拆卸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便携式四旋翼无人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旋翼无人机是一种较为灵活的无人机飞行器,主要包括四旋翼无人机、六旋翼无人机、八旋翼无人机等几种类型,其中尤以四旋翼无人机产品最多、应用最广。目前市场上的四旋翼无人机多为星形架构,该结构拆装麻烦,稳定性较差,且拆卸后占用空间较大,不宜携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四旋翼无人机,该无人机稳定性好,拆装方便,但拆卸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携式四旋翼无人机,包括条形机身和两条飞行臂,该两个飞行臂的中部分别通过螺丝连接在该条形机身的两端上,该两个飞行臂分别与该条形机身垂直,在该飞行臂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电机,在该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螺旋桨,在该飞行臂的下方设有与该飞行臂平行的起落架。
上述无人机采用将两条飞行臂的中部分别通过螺丝连接在条形机身的两端上,两个飞行臂分别与该条形机身垂直,并在各飞行臂的两端分别设置电机和螺旋桨,以形成四旋翼结构,仅通过两条飞行臂即可形成四旋翼的翼臂,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且结构稳定性明显提高;两条飞行臂均是通过螺丝连接在机身上,方便拆装,拆卸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起落架设置在飞行臂的下方并与飞行臂平行,提高结构稳定性。
在飞行臂内对应每个电机分别设有电子调速器。灵活调节电机的转速,即可按照实际需要调整螺旋桨的转速。
在条形机身的上方设置有GPS天线、飞行控制模块、无线图像传输模块、无线数字传输模块和接收遥控器信号的遥控接收模块,在条形机身下方设有传感器挂载。充分利用空间,传感器挂载内通过搭载携带数据码相机、摄影像机等不同的传感器设备进行作业,传感器挂载可拆装,携带方便。
在起落架的下方通过螺丝连接有电池挂载。电池挂载内可装载电池,为无人机上的装置供电,结构简单可拆装,携带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该无人机结构简单,实现了两条飞行臂携带四个电机和四个螺旋桨,易于组装,结构稳定性明显提高;且方便拆装,拆卸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电子调速器;2、电机;3、螺旋桨;4、GPS天线;5、飞行控制模块;6、无线图像传输模块;7、无线数字传输模块;8、遥控接收模块;9、遥控器;10、电池挂载;11、传感器挂载;12、起落架;13、飞行臂;14、条形机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便携式四旋翼无人机,包括条形机身14和两条飞行臂13,该两个飞行臂13的中部分别通过螺丝连接在该条形机身14的两端上,该两个飞行臂13分别与该条形机身14垂直,在该飞行臂13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电机2,在该电机2的输出端上设有螺旋桨3,在该飞行臂13的下方设有与该飞行臂13平行的起落架12。
上述无人机采用将两条飞行臂13的中部分别通过螺丝连接在条形机身14的两端上,两个飞行臂13分别与该条形机身14垂直,并在各飞行臂13的两端分别设置电机2和螺旋桨3,以形成四旋翼结构,仅通过两条飞行臂13即可形成四旋翼的翼臂,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且结构稳定性明显提高;两条飞行臂13均是通过螺丝连接在机身上,方便拆装,拆卸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起落架12设置在飞行臂13的下方并与飞行臂13平行,提高结构稳定性。
在飞行臂13内对应每个电机2分别设有电子调速器1。灵活调节电机2的转速,即可按照实际需要调整螺旋桨3的转速。
在条形机身14的上方设置有GPS天线4、飞行控制模块5、无线图像传输模块6、无线数字传输模块7和接收遥控器9信号的遥控接收模块8,在条形机身14下方设有传感器挂载11。充分利用空间,传感器挂载11内通过搭载携带数据码相机、摄影像机等不同的传感器设备进行作业,传感器挂载11可拆装,携带方便。
在起落架12的下方通过螺丝连接有电池挂载10。电池挂载10内可装载电池,为无人机上的装置供电,结构简单可拆装,携带方便。
该便携式四旋翼无人机的安装使用步骤如下:
(1)首先将电子调速器1、GPS天线4、飞行控制模块5、无线图像传输模块6、无线数字传输模块7、遥控接收模块8、电池挂载10安装并固定到条形机身14上,这些无人机配备器件体积较小且平时无需拆卸,因此可以一次安装后,可反复多次使用;
(2)将4个电机2和4个螺旋桨3分别安装至2条飞行臂13的两端上,电机2和螺旋桨3的安装较为简便;
(3)将2条飞行臂13的中部分别安装固定到条形机身14的两端上(用螺丝固定),并保证飞行臂13与条形机身14垂直;
(4)将起落架12安装在飞行臂13下,再将传感器挂载11安装在起落架12下方;
(5)将2块电池挂接到电池挂载10装置上,可根据续航时间的需要确定携带1块还是2块电池(用魔术贴固定);
(6)将传感器(如相机、摄机头等,视需要而定)挂接到条形机身14的传感器挂载11上。
完成以上步骤后,对无人机进行调试后即可飞行。
以上步骤中(1)是首次安装需要的,以后每次飞行的安装都无需重复步骤(1),仅需要(2)(3)(4)(5)(6)步骤即可。
飞行完毕后,可将无人机拆卸后携带,步骤如下:
(1)将传感器从传感器挂载11上卸下;
(2)将电池从电池挂载10上卸下;
(3)将电池挂载10从条形机身14上卸下;
(4)将2条飞行臂13从条形机身14上卸下;
(5)将4个螺旋桨3从2条飞行臂13上卸下。
完成以上步骤后,即可将无人机放到专用携带装置(如铝合金箱),如图4所示,占用空间很小。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之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4)
1.一种便携式四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条形机身和两条飞行臂,该两个飞行臂的中部分别通过螺丝连接在该条形机身的两端上,该两个飞行臂分别与该条形机身垂直,在该飞行臂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电机,在该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螺旋桨,在该飞行臂的下方设有与该飞行臂平行的起落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四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飞行臂内对应每个所述电机分别设有电子调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四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条形机身的上方设置有GPS天线、飞行控制模块、无线图像传输模块、无线数字传输模块和接收遥控器信号的遥控接收模块,在所述条形机身下方设有传感器挂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四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起落架的下方通过螺丝连接有电池挂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48714.0U CN205060007U (zh) | 2015-09-24 | 2015-09-24 | 一种便携式四旋翼无人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48714.0U CN205060007U (zh) | 2015-09-24 | 2015-09-24 | 一种便携式四旋翼无人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60007U true CN205060007U (zh) | 2016-03-02 |
Family
ID=55386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748714.0U Active CN205060007U (zh) | 2015-09-24 | 2015-09-24 | 一种便携式四旋翼无人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06000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77033A (zh) * | 2016-04-13 | 2017-03-08 | 北京天宇新超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高速混合式多旋翼飞行器 |
CN107434035A (zh) * | 2017-09-03 | 2017-12-05 | 佛山神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竞技多旋翼无人机 |
-
2015
- 2015-09-24 CN CN201520748714.0U patent/CN20506000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77033A (zh) * | 2016-04-13 | 2017-03-08 | 北京天宇新超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高速混合式多旋翼飞行器 |
CN107434035A (zh) * | 2017-09-03 | 2017-12-05 | 佛山神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竞技多旋翼无人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060006U (zh) | 一种四旋翼无人机 | |
CN204250368U (zh) | 一种智能航拍的迷你四旋翼飞行器 | |
US8973861B2 (en) | Tetra-propeller aircraft | |
CN102774492B (zh) | 一种小型无人直升机机身 | |
CN105346709B (zh) | 一种可变形组合的多旋翼飞行器 | |
CN203698658U (zh) | 可折叠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 |
CN102591350A (zh) | 四旋翼无人飞行器的飞行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N104155981A (zh) | 一种基于多旋翼机器人的地面遥控的空中无线电监测系统 | |
CN104875890A (zh) | 四旋翼飞行器 | |
CN105314110A (zh) | 一种携带雨伞的无人机 | |
CN104724286A (zh) | 一种球形飞行器 | |
CN104166054A (zh) | 基于多旋翼机器人的空中无线电监测系统 | |
CN205060007U (zh) | 一种便携式四旋翼无人机 | |
CN203593169U (zh) | 航拍无人机 | |
CN203405734U (zh) | 四旋翼航拍定位无人飞行器 | |
CN204008872U (zh) | 基于多旋翼机器人的空中无线电监测系统 | |
CN203593166U (zh) |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动力装置 | |
CN211618110U (zh) | 一种两轴垂直起降无人机 | |
CN205221099U (zh) | 一种可变形组合的多旋翼飞行器 | |
CN111708374A (zh) | 一种分布式动力无人机控制系统 | |
CN203982199U (zh) | 一种基于多旋翼机器人的地面遥控的空中无线电监测系统 | |
CN203889067U (zh) | 一种两轴飞行器及可搭载大型横幅的两轴飞行系统 | |
CN202666408U (zh) | 六臂模型飞机螺旋架 | |
CN205221113U (zh) | 腕式便携伴飞自主监控无人机 | |
CN203612208U (zh) | 球形飞行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 100, Xianlie Middle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7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graphy,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510070 one of the compound No. 100, Xianlie Middle Road,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GRAPHY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