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43431U - 表冠组装用的定位治具 - Google Patents

表冠组装用的定位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43431U
CN205043431U CN201520765732.XU CN201520765732U CN205043431U CN 205043431 U CN205043431 U CN 205043431U CN 201520765732 U CN201520765732 U CN 201520765732U CN 205043431 U CN205043431 U CN 205043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mechanism
location
bar
fixing base
actua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6573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振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Dianh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Dianh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Dianh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Dianh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6573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43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43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4343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表冠组装用的定位治具,包括有固定座、定位芯仔、作用杆以及弹簧;该固定座内设置有一容置腔,固定座的顶端面凹设有定位孔,固定座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槽,该定位孔和两定位槽均连通容置腔;该定位芯仔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容置腔内,定位芯仔的顶端具有一定位部,该定位部穿过定位孔露出固定座的顶端面,定位芯仔上设置有固定孔;该作用杆穿过固定孔和前述定位槽,作用杆的两端分别伸出固定座的两侧;该弹簧位于容置腔内并抵于定位芯仔的底部。通过配合利用固定座、定位芯仔、作用杆和弹簧,一方面可更好地对介子、O型圈和巴的进行定位,另一方面可使得组装后的成品更容易脱出,更好地配合自动化生产,从而减少人力耗费,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表冠组装用的定位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钟表组装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表冠组装用的定位治具。
背景技术
表冠是手表上的一个重要部件之间,其用于实现手表的设定和调节,表冠的主要结构通常包括有介子、O型圈和巴的,介子和O型圈是组装在巴的内。
现有技术中,表冠的组装通常使用半自动的方式进行,组装时,操作者需要手脚并用,即:一只手戴上胶套并沾上油,然后依次将介子和O型圈粘起放入治具上定位,然后另一只手将巴的放入治具上,接着,再脚踏开关使得连杆机构对巴的进行冲压,以此完成表冠组装,最后,手动将组装好的表冠从治具上取出,方可进行下一个表冠的组装。
上述半自动化方式虽然能够实现表冠的组装,然而,上述方式不但耗费人力,工作效率低,并且上述方式使用的治具不能使成品容易脱出,给操作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表冠组装用的定位治具,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采用半自动方式组装表冠存在耗费人力、工作效率低并且所使用的治具不能使得成品容易脱出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表冠组装用的定位治具,包括有固定座、定位芯仔、作用杆以及弹簧;该固定座内设置有一容置腔,固定座的顶端面凹设有定位孔,固定座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槽,该定位孔和两定位槽均连通容置腔;该定位芯仔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容置腔内,定位芯仔的顶端具有一定位部,该定位部穿过定位孔露出固定座的顶端面,定位芯仔上设置有固定孔;该作用杆穿过固定孔和前述定位槽,作用杆的两端分别伸出固定座的两侧;该弹簧位于容置腔内并抵于定位芯仔的底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包括有主体部、固定部和置放部,该主体部呈锥台结构,固定部为圆柱体结构,固定部于主体部的底部向下延伸出,该置放部于主体部的顶端面向上延伸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作用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轮,转轮位于固定座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配合利用固定座、定位芯仔、作用杆和弹簧,一方面可更好地对介子、O型圈和巴的进行定位,另一方面可使得组装后的成品更容易脱出,更好地配合自动化生产,从而减少人力耗费,提高工作效率。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输送模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输送模组另一角度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定位治具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定位治具的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定位治具的截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介子取放料模组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O型圈取放料模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O型圈取放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A位置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O型圈取放装置抓取O型圈后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B位置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巴的取放料模组的放大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冲压模组的放大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成品下料模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机架20、输送模组
21、转盘22、驱动机构
30、介子取放料模组31、介子自动送料装置
32、介子取放装置321、滑座
322、介子吸嘴323、第一驱动机构
324、第二驱动机构40、O型圈取放料模组
41、O型圈自动送料装置42、O型圈取放装置
421、滑座422、取料杆
4221、锥形部4222、凸部
423、脱出块424、第一驱动机构
425、第二驱动机构426、第三驱动机构
43、视觉检测装置50、巴的取放料模组
51、巴的自动送料装置52、巴的取放装置
521、滑座522、巴的吸嘴
523、第一驱动机构524、第二驱动机构
60、冲压模组61、冲头
62、驱动机构70、成品下料模组
71、滑座72、活动座
73、顶杆74、成品吸嘴
75、第一驱动机构76第二驱动机构
80、定位治具81、固定座
811、主体部812、固定部
813、置放部82、定位芯仔
821、定位部83、作用杆
84、弹簧85、转轮
801、容置腔802、定位孔
803、定位槽804、固定孔
90、清除装置91、固定块
911、弧形部912、容置槽
101、介子102、O型圈
103、巴的。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机架10、输送模组20、介子取放料模组30、O型圈取放料模组40、巴的取放料模组50、冲压模组60以及成品下料模组70。
该输送模组20、介子取放料模组30、O型圈取放料模组40、巴的取放料模组50、冲压模组60和成品下料模组70均设置于机架10上,该输送模组20上设置有定位治具80,输送模组20带动定位治具80沿输送方向活动;该介子取放料模组30、O型圈取放料模组40、巴的取放料模组50、冲压模组60和成品下料模组70沿输送模组20的输送方向排布。
具体而言,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输送模组20包括有转盘21以及驱动机构22,该驱动机构22带动转盘21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该驱动机构22为电机;该定位治具80固定于转盘21的表面侧缘随转盘21同步转动,该介子取放料模组30、O型圈取放料模组40、巴的取放料模组50、冲压模组60和成品下料模组70位于转盘21的周缘旁侧。所述转盘21上间隔设置有多组定位治具80,每组定位治具80均至少有两个定位治具80组成,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治具80为七组,每组定位治具80具有两间隔设置的定位治具80。
具体而言,如图5至图7所示,每一定位治具80包括有固定座81、定位芯仔82、作用杆83以及弹簧84;该固定座81包括有主体部811、固定部812和置放部813,该主体部811呈锥台结构,固定部812为圆柱体结构,固定部812于主体部811的底部向下延伸出,固定部812插入转盘21中定位,主体部811的底面抵于转盘21的表面上,该置放部813于主体部811的顶端面向上延伸出,该固定座81内设置有一容置腔801,固定座81之置放部813的顶端面凹设有定位孔802,固定座81之主体部811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槽803,该定位孔802和两定位槽803均连通容置腔801;该定位芯仔82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容置腔801内,定位芯仔82的顶端具有一定位部821,该定位部821穿过定位孔802露出固定座81之置放部813的顶端面,定位芯仔82上设置有固定孔804;该作用杆83穿过固定孔804和前述定位槽803,作用杆83的两端分别伸出固定座81的两侧;该弹簧84位于容置腔801内并抵于定位芯仔82的底部,该弹簧84促使定位芯仔82保持向上活动的趋势。
并且,所述作用杆83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轮85,转轮位于固定座外,该机架10上还设置有清除装置90,该清除装置90位于成品下料模组70和介子取放料模组30之间,该清除装置90包括有固定块91以及设置于固定块81上的毛刷(图中未示),固定块91悬设于转盘21的侧缘上方,该固定块91具有两弧形部911,两弧形部911与对应的转轮85抵触,两弧形部911之间形成有容置槽912,该毛刷位于容置槽912中。当定位治具80随转盘21转动经过清除装置90时,两弧形部911分别抵于两转轮85上,使得定位芯仔82向下活动回缩,定位部821回缩至置放部813的顶端面之下,以保证定位部821上无物料,同时,毛刷对置放部813的顶端面进行清扫,避免置放部813的顶端面遗留物料或其他杂物。
如图8所示,该介子取放料模组30包括有介子自动送料装置31和介子取放装置32;该介子自动送料装置31为振动盘,该介子取放装置32位于介子送料装置31的输出口和输送模组20之间,介子取放装置32包括有滑座321、介子吸嘴322、第一驱动机构323和第二驱动机构324,该介子吸嘴322为气嘴,其采用气体吸住介子101,该介子吸嘴322和第一驱动机构323均设置于滑座321上,该第一驱动机构323带动介子吸嘴322上下活动,该第二驱动机构324带动滑座321水平来回活动,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驱动机构323和第二驱动机构324均为气缸。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介子吸嘴322为两个,可同时对两个介子101进行上料。
如图9至图13所示,该O型圈取放料模组40包括有O型圈自动送料装置41、O型圈取放装置42和视觉检测装置43;该O型圈自动送料装置41为振动盘;该O型圈取放装置42位于O型圈送料装置41的输出口和输送模组20之间,O型圈取放装置42包括有滑座421、取料杆422、脱出块423、第一驱动机构424、第二驱动机构425和第三驱动机构426,该取料杆422和第一驱动机构424均设置于滑座421上,该取料杆422的下端部为锥形部4221,以方便O型圈102套入,且取料杆422的下端侧面向外凸设有凸部4222,该凸部4222为环形,其用于卡住O型圈102,避免O型圈102自动掉落,该第一驱动机构424带动取料杆422上下活动,该第二驱动机构425相对取料杆422固定,第二驱动机构425带动脱出块423相对取料杆422上下活动,以将O型圈102从取料杆422脱出,该第三驱动机构426带动滑座421水平来回活动,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驱动机构424、第二驱动机构425和第三驱动机构426均为气缸;该视觉检测装置43固定于机架10上并正对取料杆422的下端部,该视觉检测装置43用于检测O型圈102是否已经放入,在本实施例中,该视觉检测装置43位于转盘21的表面中心位置上。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取料杆422为两个,对应每一取料杆422均设置有一脱出块423和一第二驱动机构425,如此可同时对两个O型圈102进行上料。
如图14所示,该巴的取放料模组50包括有巴的自动送料装置51和巴的取放装置52;该巴的自动送料装置51为振动盘;该巴的取放装置52位于巴的送料装置51的输出口和输送模组20之间,巴的取放装置52包括有滑座521、巴的吸嘴522、第一驱动机构523和第二驱动机构524,该巴的吸嘴522为气嘴,其采用气体将巴的103吸住,该巴的吸嘴522和第一驱动机构523均设置于滑座521上,该第一驱动机构523带动巴的吸嘴522上下活动,该第二驱动机构524带动滑座521水平来回活动;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驱动机构523和第二驱动机构524均为气缸,并且,巴的吸嘴522为两个,可同时实现对两个巴的103进行上料。
如图15所示,该冲压模组60包括有冲头61和驱动机构62,该驱动机构62带动冲头61上下活动,在本实施例中,该冲头61为两个,以实现同时对两个巴的103进行冲压。
如图16所示,该成品下料模组70包括有滑座71、活动座72、顶杆73、成品吸嘴74、第一驱动机构75和第二驱动机构76,该顶杆73和成品吸嘴74均设置于活动座72上,顶杆73为两个,成品吸嘴74位于两顶杆73之间,该两顶杆73分别用于抵于前述两转轮85上,以使得成品从定位芯仔82的定位部821上脱出,在本实施例中,该转轮85为滚动轴承,且其为深沟滚动轴承,该成品吸嘴74为气嘴,其采用气体将成品吸起,该活动座72和第一驱动机构75均设置于滑座71上,该第一驱动动机75构带动活动座72上下活动,该第二驱动机构76带动滑座71水平来回活动。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驱动机构75和第二驱动机构76均为气缸。在本实施例中,成品吸嘴74为两个,对应每一成品吸嘴74均配置有两顶杆73,可同时对两个成品进行下料。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工作时,该输送模组20将定位治具80每移送一个位置后,该介子取放料模组30、O型圈取放料模组40、巴的取放料模组50、冲压模组60和成品下料模组70同时完成相应的动作:
该介子取放料模组30完成对介子101进行上料,具体而言,该介子自动送料装置31将介子101按序输出,首先,该第一驱动机构323带动介子吸嘴322向下活动到位,使得介子吸嘴322吸住一个从介子自动送料装置31输出的介子101,接着,该第一驱动机构323带动介子吸嘴322向上复位,并由第二驱动机构324带动滑座321水平移动,使得介子101活动至定位治具80的正上方,然后,该第一驱动机构323带动介子吸嘴322向下活动到位,并使介子吸嘴322松开介子101,介子101掉落并套于定位芯仔82的定位部821上,如此,完成介子101的上料,上料完成后,各个机构复位,等待下一次的介子上料。
该O型圈取放料模组40完成对O型圈102进行上料,具体而言,该O型圈自动送料装置41将O型圈102按序输出,首先,该第一驱动机构424带动取料杆422、脱出块423和第二驱动机构425向下活动到位,使得取料杆422的锥形部4221套入一个从O型圈自动送料装置41输出的O型圈102,同时利用凸部4222的作用,使得O型圈102稳固地套在取料杆422上,接着,第一驱动机构424带动取料杆422、脱出块423和第二驱动机构425向上复位,并由第三驱动机构426带动滑座421水平移动,使得O型圈102活动至定位治具80的正上方,然后,该第一驱动机构424带动取料杆422向下活动到位,并由第二驱动机构425带动脱出块423向下活动,使得O型圈102脱出取料杆422并掉落并套于定位芯仔82的定位部821上,此时,O型圈102叠于预先完成上料的介子101上,如此,完成O型圈102的上料,上料完成后,各个机构复位,等待下一次的O型圈上料。
该巴的取放料模组50完成对巴的103进行上料,具体而言,该巴的自动送料装置51将巴的103按序输出,首先,该第一驱动机构523带动巴的吸嘴522向下活动到位,使得巴的吸嘴522吸住一个从巴的自动送料装置51输出的巴的103,接着,该第一驱动机构523带动巴的吸嘴522向上复位,并由第二驱动机构524带动滑座521水平移动,使得巴的103活动至定位治具80的正上方,然后,该第一驱动机构523带动巴的吸嘴522向下活动到位,并使巴的吸嘴522松开巴的103,巴的103掉落并套于定位芯仔82的定位部821上,巴的103叠于预先完成上料的O型圈102和介子101上,如此,完成巴的103的上料,上料完成后,各个机构复位,等待下一次的巴的上料。
该冲压模组60完成对巴的103进行冲压,具体而言,该驱动机构62带动冲头61向下活动,使得冲头61对巴的103进行冲压,从而使得O型圈102和介子101组装固定在巴的103内。
该成品下料模组70完成对成品表冠进行下料,具体而言,该第一驱动动机75构带动活动座72向下活动,两顶杆73分别用于抵于两转轮85上,以使得成品从定位芯仔82的定位部821上脱出,接着,该成品吸嘴74将成品吸起,然后,该第二驱动机构76带动滑座71水平活动移出,移出后,成品吸嘴74松开成品,成品自动掉落至放置在机架10上的收集容器内。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配合利用固定座、定位芯仔、作用杆和弹簧,一方面可更好地对介子、O型圈和巴的进行定位,另一方面可使得组装后的成品更容易脱出,更好地配合自动化生产,从而减少人力耗费,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表冠组装用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座、定位芯仔、作用杆以及弹簧;该固定座内设置有一容置腔,固定座的顶端面凹设有定位孔,固定座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槽,该定位孔和两定位槽均连通容置腔;该定位芯仔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容置腔内,定位芯仔的顶端具有一定位部,该定位部穿过定位孔露出固定座的顶端面,定位芯仔上设置有固定孔;该作用杆穿过固定孔和前述定位槽,作用杆的两端分别伸出固定座的两侧;该弹簧位于容置腔内并抵于定位芯仔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冠组装用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有主体部、固定部和置放部,该主体部呈锥台结构,固定部为圆柱体结构,固定部于主体部的底部向下延伸出,该置放部于主体部的顶端面向上延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冠组装用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轮,转轮位于固定座外。
CN201520765732.XU 2015-09-30 2015-09-30 表冠组装用的定位治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43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65732.XU CN205043431U (zh) 2015-09-30 2015-09-30 表冠组装用的定位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65732.XU CN205043431U (zh) 2015-09-30 2015-09-30 表冠组装用的定位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43431U true CN205043431U (zh) 2016-02-24

Family

ID=55337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6573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43431U (zh) 2015-09-30 2015-09-30 表冠组装用的定位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434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5752A (zh) * 2022-04-22 2022-07-08 深圳市展荣鑫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冠簧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5752A (zh) * 2022-04-22 2022-07-08 深圳市展荣鑫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冠簧机
CN114725752B (zh) * 2022-04-22 2023-11-21 深圳市展荣鑫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冠簧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15675A (zh) 全自动表冠组装设备
CN205043450U (zh) 全自动表冠组装设备
CN205043447U (zh) O型圈取放装置
CN204549436U (zh) 食品装盒机的下盒机构
CN105710626A (zh) 一种自动套密封圈装置
CN104528341A (zh) 一种压机自动取坯排列装盘机及其实现方法
CN204341861U (zh) 精确定位输送装置
CN205043431U (zh) 表冠组装用的定位治具
CN112008369B (zh) 一种自动轴承压装设备
CN206047581U (zh) 电子体温计自动化组装系统
CN105185736A (zh) 一种全自动石英舟上下料机
KR101068818B1 (ko) 버섯재배용 자동 회전식 작업장치
CN112975389A (zh) 一种过滤器组装设备
CN110542296A (zh) 一种钟表烘板装置
KR101026899B1 (ko) 회전식 버섯배지의 입병장치
CN109527797A (zh) 一种毛刷自动植毛系统
CN210087842U (zh) 一种保持架和钢球组件组装模具
CN208276336U (zh) 组件电阻焊接机
CN111300032A (zh) 一种探针式灌装阀阀头组装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209732583U (zh) 一种自动落料填充机
CN214316411U (zh) 一种花卉种植土壤自动化处理设备
CN104551621A (zh) 瓶盖内外盖自动组装装置
CN205471525U (zh) 精定位供料周转流水线系统
CN216582878U (zh) 一种智能手表用微型产品自动摆件设备
CN101097287A (zh) 镜头组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

Termination date: 2017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