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36771U - 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36771U
CN205036771U CN201520710786.6U CN201520710786U CN205036771U CN 205036771 U CN205036771 U CN 205036771U CN 201520710786 U CN201520710786 U CN 201520710786U CN 205036771 U CN205036771 U CN 205036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pring
rubber air
shock structure
main body
damp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1078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其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stech Vehic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stech Vehic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stech Vehic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stech Vehic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1078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36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36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367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包括囊式主体、上减震部和下减震部,上减震部和下减震部分别连接在囊式主体的两端;并且上减震部包括上减震柱、缓冲部,减震柱固连在缓冲部的顶部位置,而缓冲部为两端无底的瓶状,其上端连接在减震柱的底部,其下端插入至囊式主体中;上减震部为硬质橡胶制成;上减震部的缓冲部还包括锥形过渡部、环形连接部和插入部,锥形过渡部连接减震柱,插入部插入囊式主体的内部,环形连接部位于锥形过渡部与插入部之间。本实用新型改善了橡胶空气弹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频繁使用而造成的橡胶气囊过度变形和劳损,而造成其使用寿命较短以及局部受热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橡胶空气弹簧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Description

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空气弹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
背景技术
现在随着车辆的发展,橡胶空气弹簧被广泛地应用在载重车辆、越野车及SUV越野车、大巴、高铁等上,用于空气悬架系统、空气减震系统上,在重型货车上的使用率超过80%,在高速客车和豪华城市客车上已100%采用,部分轿车也安装了这个系统。空气橡胶弹簧悬架的车型前轮和后轮的附近都会设有离地距离传感器,按离地距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行车电脑会判断出车身高度变化,再控制空气压缩机和排气阀门,使弹簧自动压缩或伸长,从而降低或升高底盘离地间隙,以增加高速车身稳定性或复杂路况的通过性。
当然,相比传统的减震装置和系统而言,其出现故障的几率和频率也较高,而用空气作为减震系统的动力来源,相关部件的密封性也是一个问题,另外,如果遇到路段崎岖,或者路况比较差的地段,橡胶空气弹簧被频繁地使用,会造成其橡胶气囊频繁磨损和局部过热,以及为其供气的气泵系统局部过热,会大大缩短气泵的使用寿命,使得其使用受到较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其目的在于改善橡胶空气弹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频繁使用而造成的橡胶气囊过度变形和劳损,而造成其使用寿命较短以及局部受热的现象,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包括囊式主体、上减震部和下减震部,上减震部和下减震部分别连接在囊式主体的两端;并且上减震部包括上减震柱、缓冲部,减震柱固连在缓冲部的顶部位置,而缓冲部为两端无底的瓶状,其上端连接在减震柱的底部,其下端插入至囊式主体中;上减震部为硬质橡胶制成;上减震部的缓冲部还包括锥形过渡部、环形连接部和插入部,锥形过渡部连接减震柱,插入部插入囊式主体的内部,环形连接部位于锥形过渡部与插入部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橡胶空气弹簧,将现有技术中的橡胶空气弹簧的上端盖和下端盖,改进为上减震部和下减震部,还将上减震部设置成上减震柱和缓冲部,并且采用硬质橡胶制成上减震部,使得其具有较小的可压缩性能,从而减少其受到震动时的压缩变形频率,进而减少其局部受热现象;此外,为了适应这一改进,本申请还在上减震部的上放设置了上减震柱,进行第一步减震,然后在采用缓冲部将受压缩的气体导引入囊式主体中,在囊式主体的下部位置进行变形压缩或者拉伸,减少了囊式主体受到较大的震动或者冲击而产生的大变形现象,可以有效地提高囊式主体的使用寿命。而环形连接部的设置,是为了保证上减震部与囊式主体之间连接的高密封性能,提高橡胶空气弹簧的整体使用性能。
进一步地,下减震部包括喇叭连接部和下减震柱,下减震柱固连在喇叭连接部下方,而喇叭连接部套在囊式主体的下端部,从而提高囊式主体与下减震部的密封性能,以便为橡胶空气弹簧提高较好的减震效果。
更进一步地,喇叭连接部由金属制成,具有较好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
再进一步地,下减震柱包括由外至内一次连接的下金属外套、下减震圈和下耐磨衬套,以便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
进一步地,空气弹簧还包括充气阀门,为囊式主体进行充气,充气阀门连接在上减震部的环形连接部上,为空气弹簧赢得较好的充气效果和充分大的结构空间。而环形连接部上设置有减轻槽,可以有效地减低空气弹簧的重量,并充分保证其功能的完善性。
进一步地,囊式主体上与环形连接部连接部位还设有与环形连接部下底面贴合的突缘。保证其间连接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上减震柱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上金属外套、上减震圈和上耐磨衬套,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橡胶空气弹簧,将现有技术中的橡胶空气弹簧的上端盖和下端盖,改进为上减震部和下减震部,还将上减震部设置成上减震柱和缓冲部,并且采用硬质橡胶制成上减震部,使得其具有较小的可压缩性能,从而减少其受到震动时的压缩变形频率,进而减少其局部受热现象;此外,为了适应这一改进,本申请还在上减震部的上放设置了上减震柱,进行第一步减震,然后在采用缓冲部将受压缩的气体导引入囊式主体中,在囊式主体的下部位置进行变形压缩或者拉伸,减少了囊式主体受到较大的震动或者冲击而产生的大变形现象,可以有效地提高囊式主体的使用寿命。而环形连接部的设置,是为了保证上减震部与囊式主体之间连接的高密封性能,提高橡胶空气弹簧的整体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工艺易于实现,改善了橡胶空气弹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频繁使用而造成的橡胶气囊过度变形和劳损,而造成其使用寿命较短以及局部受热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橡胶空气弹簧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的剖视图;
图2为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的上减震部的半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包括囊式主体1、上减震部2和下减震部3,上减震部2和下减震部3分别连接在囊式主体1的两端;并且上减震部2包括上减震柱21、缓冲部22,减震柱21固连在缓冲部22的顶部位置,而缓冲部22为两端无底的瓶状,其上端连接在减震柱21的底部,其下端插入至囊式主体1中;上减震部2为硬质橡胶制成;如图2所示,上减震部2的缓冲部22还包括锥形过渡部221、环形连接部222和插入部223,锥形过渡部221连接减震柱21,插入部223插入囊式主体1的内部,环形连接部222位于锥形过渡部221与插入部223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橡胶空气弹簧,将现有技术中的橡胶空气弹簧的上端盖和下端盖,改进为上减震部2和下减震部3,还将上减震部2设置成上减震柱21和缓冲部22,并且采用硬质橡胶制成上减震部2,使得其具有较小的可压缩性能,从而减少其受到震动时的压缩变形频率,进而减少其局部受热现象;此外,为了适应这一改进,本申请还在上减震部2的上放设置了上减震柱21,进行第一步减震,然后在采用缓冲部22将受压缩的气体导引入囊式主体1中,在囊式主体1的下部位置进行变形压缩或者拉伸,减少了囊式主体1受到较大的震动或者冲击而产生的大变形现象,可以有效地提高囊式主体的使用寿命。而环形连接部222的设置,是为了保证上减震部2与囊式主体1之间连接的高密封性能,提高橡胶空气弹簧的整体使用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下减震部3包括喇叭连接部31和下减震柱32,下减震柱32固连在喇叭连接部31下方,而喇叭连接部31套在囊式主体1的下端部,从而提高囊式主体1与下减震部2的密封性能,以便为橡胶空气弹簧提高较好的减震效果。喇叭连接部31由金属制成,具有较好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下减震柱32包括由外至内一次连接的下金属外套321、下减震圈322和下耐磨衬套323,以便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
此外,空气弹簧还包括充气阀门4,为囊式主体1进行充气,充气阀门4连接在上减震部2的环形连接部222上,为空气弹簧赢得较好的充气效果和充分大的结构空间。而环形连接部222上设置有减轻槽2221,可以有效地减低空气弹簧的重量,并充分保证其功能的完善性。囊式主体1上与环形连接部222连接部位还设有与环形连接部222下底面贴合的突缘11。保证其间连接的密封性能。上减震柱21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上金属外套211、上减震圈212和上耐磨衬套213,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工艺易于实现,改善了橡胶空气弹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频繁使用而造成的橡胶气囊过度变形和劳损,而造成其使用寿命较短以及局部受热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橡胶空气弹簧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囊式主体(1)、上减震部(2)和下减震部(3),所述上减震部(2)和下减震部(3)分别连接在囊式主体(1)的两端;并且所述上减震部(2)包括上减震柱(21)、缓冲部(22),所述减震柱(21)固连在缓冲部(22)的顶部位置,而所述缓冲部(22)为两端无底的瓶状,其上端连接在减震柱(21)的底部,其下端插入至囊式主体(1)中;
所述上减震部(2)为硬质橡胶制成;
所述上减震部(2)的缓冲部(22)还包括锥形过渡部(221)、环形连接部(222)和插入部(223),所述锥形过渡部(221)连接减震柱(21),所述插入部(223)插入囊式主体(1)的内部,所述环形连接部(222)位于锥形过渡部(221)与插入部(22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减震部(3)包括喇叭连接部(31)和下减震柱(32),所述下减震柱(32)固连在喇叭连接部(31)下方,而所述喇叭连接部(31)套在囊式主体(1)的下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连接部(31)由金属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减震柱(32)包括由外至内一次连接的下金属外套(321)、下减震圈(322)和下耐磨衬套(3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还包括充气阀门(4),所述充气阀门(4)连接在上减震部(2)的环形连接部(22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连接部(222)上设置有减轻槽(22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囊式主体(1)上与环形连接部(222)连接部位还设有与环形连接部(222)下底面贴合的突缘(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减震柱(21)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上金属外套(211)、上减震圈(212)和上耐磨衬套(213)。
CN201520710786.6U 2015-09-15 2015-09-15 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36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0786.6U CN205036771U (zh) 2015-09-15 2015-09-15 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0786.6U CN205036771U (zh) 2015-09-15 2015-09-15 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36771U true CN205036771U (zh) 2016-02-17

Family

ID=55295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1078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36771U (zh) 2015-09-15 2015-09-15 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367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9548A (zh) * 2015-09-15 2015-12-23 广德高斯特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9548A (zh) * 2015-09-15 2015-12-23 广德高斯特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2033A (zh) 一种单筒减震器
CN205036771U (zh) 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
CN201021702Y (zh) 车辆悬架结构
CN105179548A (zh) 车辆用减震橡胶空气弹簧
CN205034191U (zh) 车辆驾驶室减震用活塞式橡胶空气悬挂总成
CN203067635U (zh) 一种带缓冲套的车用减振器吊环
CN103062269A (zh) 扣压式空气弹簧
CN204852131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用减震器
CN205036776U (zh) 重型车辆用悬挂橡胶空气弹簧装置
CN204113990U (zh) 一种驾驶室减震空气弹簧
CN203335695U (zh) 带阻尼的抗扭拉杆
CN207364169U (zh) 组合式空气弹簧组件
CN205036775U (zh) 自恢复橡胶空气弹簧
CN209671507U (zh) 一种汽车减振器互通平稳机构
CN205075605U (zh) 一种新型汽车连杆衬套
CN205036772U (zh) 微型自平衡式橡胶空气弹簧
CN206914075U (zh) 下摆臂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4025509U (zh) 带气囊的后减震器
CN105172911A (zh) 车辆驾驶室减震用活塞式橡胶空气悬挂总成
CN207088892U (zh) 一种汽车前减震器支架
CN105179547A (zh) 微型自平衡式橡胶空气弹簧
CN204784094U (zh) 汽车悬挂系统的减震垫圈
CN204610677U (zh) 减震器吊环衬套
CN203656004U (zh) 一种单筒减震器
CN102252002B (zh) 压力补偿式油气悬挂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7

Termination date: 201709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