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01433U - 一种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01433U
CN205001433U CN201520627965.3U CN201520627965U CN205001433U CN 205001433 U CN205001433 U CN 205001433U CN 201520627965 U CN201520627965 U CN 201520627965U CN 205001433 U CN205001433 U CN 2050014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iston
vibration damper
declined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279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治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chang Shanchuan Machiner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chang Shanchuan Precision Welded Tub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chang Shanchuan Precision Welded Tub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chang Shanchuan Precision Welded Tub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279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014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01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014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包括外筒体和工作缸,在工作缸内设有活塞杆和安装在活塞杆一端的活塞阀分总成以及安装在工作缸一端的底阀分总成,活塞阀分总成包括沿着活塞杆依次设置的上挡板、第一垫片、流通阀阀片、活塞及套装在活塞上的支承环、复原阀节流阀片、复原阀阀片、下挡板和锁紧螺母,活塞将工作缸分成互相连通的上腔和下腔,活塞的复原阀端面上的内阀线比外阀线低0.05~0.10mm。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减振器中的活塞以及底阀座的结构进行改进,能够有效地避免减振器工作过程中的油液泄漏,达到有效提高减振器抵抗温衰的能力的目的和效果。本实用新型减振器的温衰结果,最好能达到1%左右,最差也不超过10%。

Description

一种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
背景技术
减振器在工作过程中,不仅环境温度对其有明显影响,而且在长时间的连续工作过程中减振器的温度还会迅速升高,进而影响减振器的阻尼力值。当减振器的阻尼力值变化过大且力值衰减较多时,减振器就会达不到应有的减振效果,导致车辆的行驶状况恶化,车辆的操纵性、安全性及舒适性等指标都会降低,严重影响车辆及驾乘人员的安全,车辆的使用寿命也会大幅降低。
对于现有的减振器产品,一般的温衰要求是≤20%,但是大多数产品中,温衰结果最好的为30%多,最差的甚至超过了70%,远远不能满足产品和顾客的要求。如何提高减振器抵抗温衰的能力,从而提高减振器的可靠性,对减振器生产厂家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有必要通过改善减振器的设计并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地提高减振器抵抗温衰的能力的减振器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包括外筒体和工作缸,在工作缸内设有活塞杆和安装在所述活塞杆一端的活塞阀分总成以及安装在所述工作缸一端的底阀分总成,所述活塞阀分总成包括沿着活塞杆依次设置的上挡板、第一垫片、流通阀阀片、活塞及套装在活塞上的支承环、复原阀节流阀片、复原阀阀片、下挡板和锁紧螺母,所述活塞将所述工作缸分成互相连通的上腔和下腔,其中,所述活塞的复原阀端面上的内阀线比外阀线低0.05~0.1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塞上设置有多个复原孔和多个流通孔,所述流通孔沿着外阀线设置,所述复原孔沿着位于外阀线与内阀线之间的凹槽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阀分总成包括底阀螺杆和沿着底阀螺杆依次设置的底阀螺母、补偿阀簧片、补偿阀阀片、底阀座、压缩阀阀片和底阀垫片,其中,所述底阀座的压缩阀端面上的内阀线比外阀线低0.05~0.1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阀座上设置有多个补偿孔和多个压缩孔,所述补偿孔沿着外阀线设置,所述压缩孔沿着位于外阀线与内阀线之间的凹槽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塞的流通阀端面的平面度小于0.0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阀座的补偿阀端面的平面度小于0.0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垫片包括3片以上0.1mm厚的垫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挡板为带孔平板,上挡板的厚度为2.5mm且平面度不小于0.0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挡板的数量为两块并且所述下挡板为实体平板,下挡板的厚度为2mm且平面度不小于0.0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减振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杆另一端且位于所述工作缸另一端的油封和导向座、设置在所述外筒体外部的防尘罩和设置在所述外筒体两端的吊环。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减振器中的活塞以及底阀座的结构进行一定的改进,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减振器工作过程中的油液泄漏,达到有效提高减振器抵抗温衰的能力的目的和效果。经试验证明,本实用新型减振器的温衰结果,最好能达到1%左右,最差也不超过10%,其抵抗温衰的效果极其显著。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中活塞分总成和活塞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中活塞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B示出了沿图3A中示出的活塞的对称平面剖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中底阀分总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外筒体、20-工作缸、30-活塞杆、40-活塞阀分总成、50-底阀分总成、60-油封、70-导向座、80-防尘罩、90-吊环;
41-上挡板、42-第一垫片、43-流通阀阀片、44-活塞、45-支承环、46-复原阀节流阀片、47-复原阀阀片、48-下挡板、49-锁紧螺母;
441-复原阀端面、442-流通阀端面、443-复原孔、444-流通孔、445-内阀线、446-外阀线、447-外阀线与内阀线之间的凹槽、448-活塞孔;
51-底阀螺杆、52-底阀垫片、53-压缩阀阀片、54-底阀座、55-补偿阀阀片、56-补偿阀簧片、57-底阀螺母;
541-补偿阀端面、542-压缩阀端面、543-补偿孔、544-压缩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中活塞分总成和活塞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中活塞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B示出了沿图3A中活塞的对称平面剖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中底阀分总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减振器包括外筒体10和工作缸20,在工作缸20内设有活塞杆30和安装在活塞杆30一端的活塞阀分总成40以及安装在工作缸20一端的底阀分总成50。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器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活塞杆30另一端且位于工作缸20另一端的油封60和导向座70、设置在外筒体10外部的防尘罩80和设置在外筒体10两端的吊环90,油封60可以防止油液泄漏,导向座70可以起导向和定位的作用,防尘罩80可以起防尘的作用,减振器通过吊环90与车身和车桥连接。其中,外筒体10与油封60共同起密封油液的作用,工作缸20起到支撑活塞往复运动的作用,活塞阀分总成40和底阀分总成50共同作用产生复原阻尼和压缩阻尼。
活塞阀分总成40通过连杆(未示出)装配到工作缸20里,通过连杆带动活塞阀分总成40往复运动产生阻尼力值;工作缸20通过底阀分总成50和导向座70装配到外筒体里,起到支撑活塞阀分总成40运动的作用;外筒体里的油液通过底阀分总成50起到贮液和补充工作缸20里的油液的作用,当连杆带动活塞阀分总成40进行拉伸时,外筒体中的油液就补充到工作缸20里,当连杆带动活塞阀分总成40进行压缩时,工作缸20里的一部分油液就会通过底阀分总成40流回到外筒体中。
其中,活塞阀分总成40和底阀分总成50是减振器的关键部件,其起到形成油液的流通通道并共同形成阻尼力值和支承的作用。
如图2、图3A和图3B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活塞阀分总成40包括沿着活塞杆30依次设置的上挡板41、第一垫片42、流通阀阀片43、活塞44及套装在活塞44上的支承环45、复原阀节流阀片46、复原阀阀片47、下挡板48和锁紧螺母49。锁紧螺母49将活塞44等一系列组件锁紧并固定在活塞杆30上。活塞44将工作缸20分成互相连通的上腔和下腔,并通过活塞44的复原阀和流通阀作用实现工作缸20内上腔和下腔之间的油液流通。
具体地,活塞44上设置有多个复原孔443和多个流通孔444,流通孔444沿着外阀线446设置,复原孔443沿着位于外阀线446与内阀线445之间的凹槽447设置,活塞44还包括活塞孔448以套装在活塞杆30上。其中,流通孔444与流通阀阀片43共同构成流通阀,复原孔443与复原阀节流阀片46和复原阀阀片47共同构成复原阀,当活塞复原时,则工作缸上腔的油液通过复原阀流到工作缸下腔,当活塞压缩时,则工作缸下腔的油液通过流通阀流到工作缸上腔。
其中,本实用新型使活塞44的复原阀端面441上的内阀线445比外阀线446低0.05~0.10mm。通过设计活塞上的阀线高度差,从而在拧紧锁紧螺母49时,复原阀节流阀片46和复原阀阀片47会被压缩产生变形并紧紧地贴紧活塞上的内外阀线,有效地避免了油液的泄漏并起到抵抗温衰的效果。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底阀分总成50包括底阀螺杆51和沿着底阀螺杆51依次设置的底阀螺母57、补偿阀簧片56、补偿阀阀片55、底阀座54、压缩阀阀片53和底阀垫片52。
具体地,底阀座54上设置有多个补偿孔543和多个压缩孔544,补偿孔543沿着外阀线(未示出)设置,压缩孔544沿着位于外阀线(未示出)与内阀线(未示出)之间的凹槽(未示出)设置,也即底阀座54的端面结构与活塞类似。其中,补偿孔543与补偿阀阀片55共同构成补偿阀,压缩孔544与压缩阀阀片53共同构成压缩阀,当活塞复原时,则外筒体里的油液通过补偿阀补充到工作缸下腔,当活塞压缩时,则工作缸下腔的油液通过压缩阀流到外筒体中。
其中,本实用新型使底阀座54的压缩阀端面542上的内阀线比外阀线低0.05~0.10mm。通过设计底阀座上的阀线高度差,从而在拧紧底阀螺母57时,压缩阀阀片53会被压缩产生变形并紧紧地贴紧底阀座上的内外阀线,有效地避免了油液的泄漏并起到抵抗温衰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控制活塞44的流通阀端面442的平面度小于0.05mm,控制底阀座54的补偿阀端面541的平面度小于0.05mm。通过控制端面平面度,来保证阀片与活塞或底阀座之间的有效贴合,进一步减少油液泄漏,进一步提高抵抗温衰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将第一垫片42设置为包括3片以上0.1mm厚的垫片,而不采用弹簧垫片,从而保证垫片与流通阀阀片43之间的全面贴合,有效防止泄漏。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挡板41为带孔平板,上挡板的厚度为2.5mm且平面度不小于0.05mm;下挡板48的数量为两块并且下挡板为实体平板,下挡板的厚度为2mm且平面度不小于0.05mm。通过上述结构设置来保证活塞阀分总成40的紧密贴合和互相匹配,实现最佳的防泄漏效果,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综上所述,进行以上结构改进获得的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器,能够有效地避免减振器工作过程中的油液泄漏,达到有效提高减振器抵抗温衰的能力的目的和效果能够有效抵抗温衰。经试验证明,本实用新型减振器的温衰结果,最好能达到1%左右,最差也不超过10%,其抵抗温衰的效果极其显著。其中,减振器温衰效果的评价具体是采用标准QC/T545-1999《汽车筒式减振器台架试验方法》中的温度特性试验进行热衰减率的测定和效果评价的。
尽管上面已经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包括外筒体和工作缸,在工作缸内设有活塞杆和安装在所述活塞杆一端的活塞阀分总成以及安装在所述工作缸一端的底阀分总成,所述活塞阀分总成包括沿着活塞杆依次设置的上挡板、第一垫片、流通阀阀片、活塞及套装在活塞上的支承环、复原阀节流阀片、复原阀阀片、下挡板和锁紧螺母,所述活塞将所述工作缸分成互相连通的上腔和下腔,其中,所述活塞的复原阀端面上的内阀线比外阀线低0.05~0.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设置有多个复原孔和多个流通孔,所述流通孔沿着外阀线设置,所述复原孔沿着位于外阀线与内阀线之间的凹槽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阀分总成包括底阀螺杆和沿着底阀螺杆依次设置的底阀螺母、补偿阀簧片、补偿阀阀片、底阀座、压缩阀阀片和底阀垫片,其中,所述底阀座的压缩阀端面上的内阀线比外阀线低0.05~0.1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阀座上设置有多个补偿孔和多个压缩孔,所述补偿孔沿着外阀线设置,所述压缩孔沿着位于外阀线与内阀线之间的凹槽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流通阀端面的平面度小于0.05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阀座的补偿阀端面的平面度小于0.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包括3片以上0.1mm厚的垫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板为带孔平板,上挡板的厚度为2.5mm且平面度不小于0.0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板的数量为两块并且所述下挡板为实体平板,下挡板的厚度为2mm且平面度不小于0.0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杆另一端且位于所述工作缸另一端的油封和导向座、设置在所述外筒体外部的防尘罩和设置在所述外筒体两端的吊环。
CN201520627965.3U 2015-08-19 2015-08-19 一种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 Active CN2050014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27965.3U CN205001433U (zh) 2015-08-19 2015-08-19 一种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27965.3U CN205001433U (zh) 2015-08-19 2015-08-19 一种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01433U true CN205001433U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58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27965.3U Active CN205001433U (zh) 2015-08-19 2015-08-19 一种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0143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4560A (zh) * 2017-11-01 2018-02-02 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减振器用压缩阀
CN109469702A (zh) * 2017-09-07 2019-03-15 斯塔比卢斯有限责任公司 阻尼器、可旋转光伏面板组件及相关减少振动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9702A (zh) * 2017-09-07 2019-03-15 斯塔比卢斯有限责任公司 阻尼器、可旋转光伏面板组件及相关减少振动的方法
CN107654560A (zh) * 2017-11-01 2018-02-02 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减振器用压缩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96337B1 (de) Dämpfungseinrichtung für Fahrzeuge
CN206582268U (zh) 一种便于更换减震弹簧的汽车减震器
CN105972144B (zh) 一种机械减震装置
CN202007854U (zh) 纯阀片式汽车减振器活塞阀
CN205001433U (zh) 一种有效抵抗温衰的减振器
CN206770497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减震器结构
CN102094927B (zh) 整体式三级阻尼可控二级刚度自适应油气弹簧
CN102705419B (zh) 空气弹簧减振器和车辆
CN204327839U (zh) 一种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的油气分离结构
CN207500385U (zh) 一种空气压缩减震器
CN202707894U (zh) 空气弹簧减振器和车辆
CN206589830U (zh) 一种具有液压缓冲功能的汽车保险杠
CN204041830U (zh) 减振器、车辆悬架及车辆
CN206582272U (zh) 一种具有缓冲性能的汽车减震器
CN201763878U (zh) 单筒式减震器
CN2743617Y (zh) 外循环可变阻尼缸
CN212839115U (zh) 一种外置式双阀无级可调阻尼减振器
CN201106652Y (zh) 液压限位式变阻尼减震器
CN202100643U (zh) 高附加压缩阻力的双筒减震器
CN206377195U (zh) 一种货车用减震器
CN206589742U (zh) 一种减震性能好的汽车座椅
CN201221584Y (zh) 可提高附加压缩阻力的双筒式减震器
CN204784388U (zh) 减振器、车辆悬架及车辆
CN206231262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无人驾驶汽车座椅
CN204113995U (zh) 一种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hanchuan Town, Longchang County, Neiji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ongchang Shanchuan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Shanchuan Town, Longchang County, Neiji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ONGCHANG SHANCHUAN PRECISION WELDED TUB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hanchuan community, Jine street, Longchang City, Neiji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ongchang Shanchuan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Shanchuan Town, Longchang County, Neiji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ongchang Shanchuan Machiner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