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33167U - 一种自循环脱硫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循环脱硫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933167U CN204933167U CN201520570804.5U CN201520570804U CN204933167U CN 204933167 U CN204933167 U CN 204933167U CN 201520570804 U CN201520570804 U CN 201520570804U CN 204933167 U CN204933167 U CN 2049331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ter screen
- casing
- shunting cavity
- tank
- shu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循环脱硫箱,包括箱体、分流腔体和水槽,所述箱体和分流腔体并列设置在水槽上方,在分流腔体上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分流腔体内部设置有初级滤网、旋流过滤板和次级滤网,所述初级滤网位于分流腔体内上部,在处理滤网上连接有透气板,在分流腔体底部设置有次级滤网与密封板连接在一起,所述透气板和密封板均与分流腔体的内壁相连接,本装置通过设置与箱体并列的分流腔体对含二氧化硫气体进行沉积过滤,多级分层除硫效果彻底,并在箱体内通过叶轮将与粉尘结合的水雾甩到箱体内壁上收集,箱体内的叶轮可以对小颗粒烟尘进行彻底的捕捉,且本装置在进行脱硫除尘时不适用化学试剂,不会产生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循环脱硫箱。
背景技术
当下,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尤其是空气污染,危害范围大、时间长、危害程度深。空气污染,主要是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气造成的,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滚滚浓烟携带着粉尘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入空中,这些烟气如果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是不能直接排放在空气中的,因此,就出现了除尘装置,利用除尘装置将烟气中的烟尘去除,另外二氧化硫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衡量大气是否遭到污染的重要指标,对二氧化硫的控制及其重要。
现有的用于锅炉的除尘装置通常为布袋式除尘器,其缺点是不能实现脱硫除尘,使用寿命短,设备性能差,结构复杂、安装维修繁琐,需要与其配套的脉冲阀、气泵、气包等,投资较大,还有传统的麻石水膜和多管式旋风除尘器,除尘与脱硫效率低,且在进行脱硫时会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容易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循环脱硫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循环脱硫箱,包括箱体、分流腔体和水槽,所述箱体和分流腔体并列设置在水槽上方,在分流腔体上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分流腔体内部设置有初级滤网、旋流过滤板和次级滤网,所述初级滤网位于分流腔体内上部,在处理滤网上连接有透气板,在分流腔体底部设置有次级滤网与密封板连接在一起,所述透气板和密封板均与分流腔体的内壁相连接,在初级滤网和次级滤网之间设置有多层旋流过滤板;所述分流腔体下部设置有水平方向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伸入所述箱体内部,所述进气通道为中空圆柱形管体,所述进气通道位于箱体内下部,在进气通道上沿长度方向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透气通孔,所述多个透气通孔位于圆柱形管体的侧面;所述箱体顶部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向下伸入箱体内部,并且在输出轴的底端安装有叶轮,在箱体内还设置有喷淋器,所述喷淋器位于叶轮上方,在喷淋器上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所述喷淋器与循环水管相连通,在喷淋器和叶轮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箱体底面设置有废液管,所述废液管与水槽相连通,且循环水管与水槽通过水泵相连通,在水槽底面上靠近水泵处设置有溢流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流过滤板的层数为三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初级滤网和次级滤网的上端周围分别设有带出水孔的环形水管,在水管端部设置有喷嘴,所述环形水管固定在分流腔体的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溢流板高度为水槽内高度的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设置与箱体并列的分流腔体对含二氧化硫气体进行沉积过滤,多级分层除硫效果彻底,并在箱体内通过叶轮将与粉尘结合的水雾甩到箱体内壁上收集,箱体内的叶轮可以对小颗粒烟尘进行彻底的捕捉,且本装置在进行脱硫除尘时不适用化学试剂,不会产生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在水槽内设置溢流板使循环使用的水中含尘量少,保证循环使用的水产生的水雾与粉尘的结合效果,使装置能够将废气中的粉尘和二氧化硫彻底清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分流腔体,3-进气口,4-透气板,5-初级滤网,6-过滤板,7-次级滤网,8-进气通道,9-透气通孔,10-水槽,11-旋转电机,12-喷淋器,13-雾化喷头,14-挡板,15-叶轮,16-循环水管,17-水泵,18-废液管,19-溢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自循环脱硫箱,包括箱体1、分流腔体2和水槽10,所述箱体1和分流腔体2并列设置在水槽10上方,在分流腔体2上端设置有进气口3,所述分流腔体2内部设置有初级滤网5、旋流过滤板6和次级滤网7,所述初级滤网5位于分流腔体2内上部,在处理滤网5上连接有透气板4,在分流腔体2底部设置有次级滤网7与密封板连接在一起,所述透气板4和密封板均与分流腔体2的内壁相连接,在初级滤网5和次级滤网7之间设置有多层旋流过滤板6,所述旋流过滤板6的层数为三层,所述初级滤网5和次级滤网7的上端周围分别设有带出水孔的环形水管,在水管端部设置有喷嘴,所述环形水管固定在分流腔体2的内壁上;在设备进行工作时,含二氧化硫的气体从分流腔体上部进入腔体内,通过初级滤网5、次级滤网7和多层旋流过滤板6将气体中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沉积过滤;
所述分流腔体2下部设置有水平方向的进气通道8,所述进气通道8伸入所述箱体1内部,所述进气通道8为中空圆柱形管体,所述进气通道8位于箱体1内下部,在进气通道8上沿长度方向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透气通孔9,所述多个透气通孔9位于圆柱形管体的侧面以防止液体进入进气通道8内发生堵塞现象;所述箱体1顶部安装有旋转电机11,旋转电机11的输出轴向下伸入箱体1内部,并且在输出轴的底端安装有叶轮15,在箱体1内还设置有喷淋器12,所述喷淋器12位于叶轮15上方,在喷淋器12上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13,所述喷淋器12与循环水管16相连通,在喷淋器12和叶轮15之间设置有挡板14,在装置进行工作时,循环水管16内的水进入喷淋器12并通过雾化喷头13雾化喷出,水雾与从进气风室9进入箱体1内的含二氧化硫气体接触并与气体中的粉尘进行结合,粉尘颗粒聚集在一起,当遇到旋转的叶轮15时,粉尘被甩到箱体1内壁并在重力作用下沿箱体1内壁下滑落入箱体1底部,所述箱体1底面设置有废液管18,聚集在箱体1底部的废液通过废液管18排出,所述废液管18与水槽10相连通,且循环水管16与水槽10通过水泵17相连通,在水槽10底面上靠近水泵17处设置有溢流板19,所述溢流板19高度为水槽10内高度的2/3,含尘废液从箱体1内进入水槽10后进行沉淀,在水槽10内沉淀后的上层清液通过溢流板19后通过水泵17作用进入循环水管16再次循环使用,溢流板19的作用是使循环使用的水中含尘量少,保证循环使用的水产生的水雾与粉尘的结合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装置通过设置与箱体1并列的分流腔体2对含二氧化硫气体进行沉积过滤,多级分层除硫效果彻底,并在箱体1内通过叶轮15将与粉尘结合的水雾甩到箱体1内壁上收集,箱体1内的叶轮15可以对小颗粒烟尘进行彻底的捕捉,且本装置在进行脱硫除尘时不适用化学试剂,不会产生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在水槽10内设置溢流板19使循环使用的水中含尘量少,保证循环使用的水产生的水雾与粉尘的结合效果,使装置能够将废气中的粉尘和二氧化硫彻底清除。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自循环脱硫箱,包括箱体、分流腔体和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和分流腔体并列设置在水槽上方,在分流腔体上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分流腔体内部设置有初级滤网、旋流过滤板和次级滤网,所述初级滤网位于分流腔体内上部,在处理滤网上连接有透气板,在分流腔体底部设置有次级滤网与密封板连接在一起,所述透气板和密封板均与分流腔体的内壁相连接,在初级滤网和次级滤网之间设置有多层旋流过滤板;所述分流腔体下部设置有水平方向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伸入所述箱体内部,所述进气通道为中空圆柱形管体,所述进气通道位于箱体内下部,在进气通道上沿长度方向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透气通孔,所述多个透气通孔位于圆柱形管体的侧面;所述箱体顶部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向下伸入箱体内部,并且在输出轴的底端安装有叶轮,在箱体内还设置有喷淋器,所述喷淋器位于叶轮上方,在喷淋器上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所述喷淋器与循环水管相连通,在喷淋器和叶轮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箱体底面设置有废液管,所述废液管与水槽相连通,且循环水管与水槽通过水泵相连通,在水槽底面上靠近水泵处设置有溢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脱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过滤板的层数为三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脱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滤网和次级滤网的上端周围分别设有带出水孔的环形水管,在水管端部设置有喷嘴,所述环形水管固定在分流腔体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脱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板高度为水槽内高度的2/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70804.5U CN204933167U (zh) | 2015-07-31 | 2015-07-31 | 一种自循环脱硫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70804.5U CN204933167U (zh) | 2015-07-31 | 2015-07-31 | 一种自循环脱硫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933167U true CN204933167U (zh) | 2016-01-06 |
Family
ID=55000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57080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33167U (zh) | 2015-07-31 | 2015-07-31 | 一种自循环脱硫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933167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71486A (zh) * | 2016-05-03 | 2016-07-20 | 镇江中福马机械有限公司 | 离心式除尘装置 |
CN106861390A (zh) * | 2017-01-17 | 2017-06-20 | 长兴益莱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再生塑料颗粒生产过程的废气处理装置 |
CN108157067A (zh) * | 2018-02-09 | 2018-06-15 | 胡振华 | 自循环高效菌类培养采摘装置 |
CN110508074A (zh) * | 2018-05-22 | 2019-11-29 | 徐友明 |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方法 |
-
2015
- 2015-07-31 CN CN201520570804.5U patent/CN20493316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71486A (zh) * | 2016-05-03 | 2016-07-20 | 镇江中福马机械有限公司 | 离心式除尘装置 |
CN106861390A (zh) * | 2017-01-17 | 2017-06-20 | 长兴益莱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再生塑料颗粒生产过程的废气处理装置 |
CN108157067A (zh) * | 2018-02-09 | 2018-06-15 | 胡振华 | 自循环高效菌类培养采摘装置 |
CN110508074A (zh) * | 2018-05-22 | 2019-11-29 | 徐友明 |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933167U (zh) | 一种自循环脱硫箱 | |
CN204134434U (zh) | 一种大灰量喷漆废气处理装置 | |
CN104307345B (zh) | 一种煤烟脱硫除尘器 | |
CN201880454U (zh) | 双循环烟气脱硫除尘器 | |
CN204338000U (zh) | 一种煤烟脱硫除尘器 | |
CN101664621B (zh) | 烟气除尘净化装置 | |
CN104190190A (zh) | 一种除尘脱硫一体机 | |
CN201320442Y (zh) | 烟气除尘净化装置 | |
CN105983308A (zh) | 一种通除气中污物的方法与机器 | |
CN204841327U (zh) | 一种脱硫除尘箱 | |
CN105561712A (zh) | 净化除尘装置 | |
CN102397733A (zh) | 一种旋风式除尘脱硫装置 | |
CN203678189U (zh) | 一种立式多级斜道曲线喷淋净化装置 | |
CN203737099U (zh) | 波纹填料式分级水膜消烟脱硫除尘器 | |
CN104624020B (zh) | 一种脱除气体中硫化氢及固体粉尘的方法 | |
CN104745764B (zh) | 提高湿法除尘效果的除尘系统及方法 | |
CN202803043U (zh) | 锅炉烟尘净化装置 | |
CN100560188C (zh) | 双循环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装置 | |
CN204502632U (zh) | 螺旋负压除尘器 | |
CN204208416U (zh) | 净化除尘装置 | |
CN203139848U (zh) | 铸件浇铸除尘系统 | |
CN103143216B (zh) | 湍流式除尘脱硫系统 | |
CN202136899U (zh) | 一种与烘干设备配套的风水雾过滤净化除尘设备 | |
CN207042163U (zh) | 一种转炉用煤气除尘脱水净化装置 | |
CN201799192U (zh) | 旋风式除尘脱硫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24000 north of Jiangsu Province, Yancheng City Development Zone, Dafeng Road, Shen Yong Yue Feng Lu Xi Patentee after: Hyundai (Yancheng)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Development Zone, Daf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4000 Yancheng City Yongyue northbound, Shen Feng Lu Xi Patentee before: Modern (Dafeng)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Termination date: 2018073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