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95625U - 一种牵引车覆盖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牵引车覆盖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95625U
CN204895625U CN201520670408.XU CN201520670408U CN204895625U CN 204895625 U CN204895625 U CN 204895625U CN 201520670408 U CN201520670408 U CN 201520670408U CN 204895625 U CN204895625 U CN 204895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rapper plate
fixed part
overlay
connecting portion
sliding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704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波
居刚
董金国
高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06704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95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95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9562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牵引车覆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板、连接板和垫块;覆盖板为长方形结构,其四边均设置有向下的翻边;覆盖板的两长边之间且与长边平行均匀设置有多条凹槽,且凹槽的两端设置有滑动槽;连接板为Z字形结构,设置在覆盖板的下方;连接板的一端与覆盖板相连接,另一端与车架纵梁相连接;垫块设置在覆盖板的下方,且与覆盖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牵引车覆盖板装置,通过覆盖板和连接板进行结构优化、在覆盖板上设置了多条凹槽来增加强度,并且在每条凹槽的两端槽底均设置了滑动槽,滑动槽可以与连接板相配合利用连接板的Z字形结构上端与滑动槽相套接,使得整个覆盖板装置可以通用于多种牵引车型,减少覆盖板装置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牵引车覆盖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牵引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牵引车覆盖板装置。
背景技术
牵引车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有驱动能力的车头叫牵引车,后面没有牵引驱动能力的车叫挂车,挂车是被牵引车拖着走的。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挂车的前面一半搭在牵引车后段上面的牵引鞍座上,牵引车后面的桥承受挂车的一部分重量,这就是半挂车;第二种是挂车的前端连在牵引车的后端,牵引车只提供向前的拉力,拖着挂车走,但不承受挂车的向下的重量,这就是全挂车。为了便于牵引车与挂车间的连接,一般都在牵引车驾驶室后面设计有车架覆盖板,利用车架覆盖板可以作为工作台,方便人员的站立与操作。
现有的牵引车覆盖板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是将覆盖板101安装到覆盖板支架102上,让后通过连接板103将覆盖板101安装到车架的上翼面。这种覆盖板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并且覆盖板101通过连接板103与车架相连,安装位置受到车架孔位的限制,安装空间局限性较大,由于车架此处安装零部件较多,覆盖板101的安装孔位布置困难,不利于产品的通用性,此外覆盖板装置的高度调整需要通过支架来实现,不仅更换支架非常麻烦,而且增加覆盖板装置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牵引车覆盖板装置,通过对现有的覆盖板装置进行结构优化,在覆盖板上增加可调节结构,从而解决覆盖板的安装孔位布置困难、通用性不好的问题;同时还对连接板的结构也进行了改进,从而解决覆盖板装置高度调整不便、成本过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牵引车覆盖板装置,包括:覆盖板、连接板和垫块;
所述覆盖板为长方形结构,其四边均设置有向下的翻边;所述覆盖板的两长边之间且与长边平行均匀设置有多条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底面两端设置有滑动槽;
所述连接板为Z字形结构,设置在所述覆盖板的下方;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覆盖板相连接,另一端与车架纵梁相连接;
所述垫块设置在所述覆盖板的下方,且与所述覆盖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覆盖板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防滑孔,所述防滑孔分为多组,多组所述防滑孔均与所述凹槽的轴线相平行。
优选地,所述防滑孔相对于所述覆盖板表面的高度为2~3mm。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朝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连接角度为85°~88°,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连接角度为94°~96°。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的相连接端设置有圆弧弯折,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的相连接端设置有圆弧倒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防滑垫,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通孔,且在所述通孔相对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紧固螺母。
优选地,在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末端之间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穿过所述滑动槽对所述第二固定部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牵引车覆盖板装置,通过对覆盖板和连接板进行结构优化、在覆盖板上设置了多条凹槽来增加强度,并且在每条凹槽的两端槽底均设置了滑动槽,滑动槽可以与连接板相配合,利用连接板的Z字形结构上端与滑动槽相套接,可以对覆盖板的滑动进行限位;而连接板采用Z字形结构还可以在连接覆盖板和车架纵梁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当覆盖板与连接板进行紧固后,此弹性空间可以给予一定的弹性张紧力,从而保证覆盖板的固定强度和稳定性。另外连接板与垫块进行配合,可以有效的对覆盖板的安装高度进行调整,使得整个覆盖板装置可以通用于多种牵引车型,有效增加覆盖板的适用性,减少覆盖板装置的成本。
附图说明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覆盖板装置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覆盖板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覆盖板A-A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板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板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覆盖板装置爆炸图。
上图中标记:
现有技术:
101、覆盖板102、覆盖板支架103、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
1、覆盖板2、连接板21、第一固定部
22、第二固定部23、连接部24、圆弧弯折
25、圆弧倒角26、防滑垫27、通孔
28、紧固螺母29、缺口3、垫块
4、翻边5、凹槽6、滑动槽
7、防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2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牵引车覆盖板装置,包括:覆盖板1、连接板2和垫块3;覆盖板1为长方形结构,其四边均设置有向下的翻边4;覆盖板1的两长边之间且与长边平行均匀设置有多条凹槽5,且凹槽5的底面两端设置有滑动槽6;连接板2为Z字形结构,设置在覆盖板1的下方;连接板2的一端与覆盖板1相连接,另一端与车架纵梁相连接;垫块3设置在覆盖板1的下方,且与覆盖板1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牵引车覆盖板装置,通过对覆盖板1和连接板2进行结构优化、在覆盖板1上设置了多条凹槽5来增加强度,为了增加覆盖板1的强度,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凹槽5的数量为三条,且三条凹槽5平行排布在覆盖板1上,同时在每条凹槽5的两端槽底均设置了滑动槽6,滑动槽6可以与连接板2相配合,利用连接板2的Z字形结构上端与滑动槽6相套接,可以对覆盖板1的滑动进行限位;而连接板2采用Z字形结构还可以在连接覆盖板1和车架纵梁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当覆盖板1与连接板2进行紧固后,此弹性空间可以给予一定的弹性张紧力,从而保证覆盖板1的固定强度和稳定性。另外连接板2与垫块3进行配合,可以有效的对覆盖板1的安装高度进行调整,使得整个覆盖板装置可以通用于多种牵引车型,有效增加覆盖板1的适用性,减少覆盖板装置的成本。
如图2所示,覆盖板1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防滑孔7,防滑孔7分为多组,多组防滑孔7均与凹槽5的轴线相平行。从图2和图3中可以看出,防滑孔7基本上覆盖了覆盖板1的表面,而且防滑孔7在凹槽5的两侧分成多组与凹槽5的轴线平行排列,防滑孔7的主要功能在于排泄雨水的同时,便于操作人员踩踏在上面施工时的防滑,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防滑孔7相对于覆盖板1表面的高度为2~3mm,这样就可以使得防滑孔7能够有效的起到防滑作用,提高覆盖板1在施工作业时的安全性。
如图4和图5所示,连接板2包括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和连接部23,连接部23的一端与第一固定部21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部22相连接,且第一固定部21与第二固定部22的朝向相反;同时,第一固定部21与连接部23之间的连接角度为85°~88°,第二固定部22与连接部23之间的连接角度为94°~96°。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和连接部23之间形成Z字形结构,从图6中可以看出,在覆盖板1上的凹槽5两端均设置了滑动槽6,连接板2上的第二固定部22穿过滑动槽6对覆盖板1进行固定限位,根据覆盖板1的面积大小,可以对凹槽5的数量进行调整,因此连接板2的数量也根据凹槽5的数量进行调整。将第一固定部21与连接部23之间的角度设置为85°~88°,可以使得第一固定部21在安装到车架纵梁上时能够形成一个坡度,当使用紧固螺栓对第一固定部21进行紧固时,这个坡度可以使得第一固定部21形成一定的弹性力,可以对紧固螺栓产生一定的张紧作用,从而增加连接板2与车辆纵梁之间的连接紧固性;而将第二固定部22与连接部23之间的角度设置为为94°~96°,可以使得第二固定部22与覆盖板1之间能够呈平行设置,当第二固定部22穿过滑动槽6后,能够与滑动槽6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而第二固定部22与连接部23之间所设置的角度,可以使得第二固定部22向下收缩压紧,从而保证连接板2与覆盖板1之间的连接紧固性。
另外,在第一固定部21与连接部23的相连接端设置有圆弧弯折24,第二固定部22与连接部23的相连接端设置有圆弧倒角25。从图4中可以看出,弧形弯折24位于第一固定部21和连接部23的相交接处,通过弧形弯折24可以有效的增加连接板2的变形量,当第一固定部21与车架纵梁相固定时,弧形弯折24可以使得第一固定部21与连接部23之间所产生的坡度产生一定的回弹力,从而保证第一固定部21与车架纵梁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弧形弯折24结合第二固定部22与连接部23相连接端设置的圆弧倒角25,可以形成一个应力分散通道,由此进一步分散覆盖板1在承载施工人员时所产生的向下应力,从而增加连接板2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提高施工人员在作业时的安全性。
如图4和图5所示,在第一固定部2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防滑垫26,第二固定部2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通孔27,且在通孔27相对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紧固螺母28。防滑垫26主要用于在第一固定部21与车架纵梁相固定时的防滑,不仅通过紧固螺栓进行固定,而且防滑垫26也可以增加第一固定部21与车架纵梁相连接处的摩擦性,从而保证覆盖板装置的整体稳定性,减少晃动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影响。通孔27主要是为了让紧固螺栓能够顺利的将第二固定部22与覆盖板1相连接,配合通孔27下面的紧固螺母28,可以增加覆盖板1的安装强度和稳定性。将紧固螺母28直接焊接在第二固定部22的下方,可以增加紧固螺母28的强度,同时也可以对第二固定部22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增加连接板2的使用寿命。
从图5中还可以看出,在通孔27和第二固定部22的末端之间设置有缺口29,缺口29穿过滑动槽6对第二固定部22进行限位。缺口29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二固定部22的两侧边上,两个缺口22之间留有一段宽度小于第二固定部22的颈部,利用这个颈部可以使得第二固定部22更加方便的穿过滑动槽6,而且缺口22前方的第二固定部22上还保留了一段宽度与第二固定部22相同的卡片,由于卡片的宽度大于第二滑动槽6的宽度,因此在第二固定部22进行紧固时,利用这个卡片在穿过滑动槽6后,可以将第二固定部22牢靠的贴合在滑动槽6上,从而起到增加连接板2固定强度的作用,而且利用缺口29的设置,还可以有效的减少覆盖板装置的安装和拆卸时间,便于对覆盖板装置进行维修。
以上依据图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者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牵引车覆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板、连接板和垫块;
所述覆盖板为长方形结构,其四边均设置有向下的翻边;所述覆盖板的两长边之间且与长边平行均匀设置有多条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底面两端设置有滑动槽;
所述连接板为Z字形结构,设置在所述覆盖板的下方;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覆盖板相连接,另一端与车架纵梁相连接;
所述垫块设置在所述覆盖板的下方,且与所述覆盖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板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防滑孔,所述防滑孔分为多组,多组所述防滑孔均与所述凹槽的轴线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孔相对于所述覆盖板表面的高度为2~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朝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覆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连接角度为85°~88°,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连接角度为94°~9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的相连接端设置有圆弧弯折,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的相连接端设置有圆弧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覆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防滑垫,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通孔,且在所述通孔相对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紧固螺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覆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末端之间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穿过所述滑动槽对所述第二固定部进行限位。
CN201520670408.XU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牵引车覆盖板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95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70408.XU CN204895625U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牵引车覆盖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70408.XU CN204895625U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牵引车覆盖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95625U true CN204895625U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17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70408.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95625U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牵引车覆盖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956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2915A (zh) * 2015-08-28 2015-12-23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车覆盖板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2915A (zh) * 2015-08-28 2015-12-23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车覆盖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95625U (zh) 一种牵引车覆盖板装置
CN204452334U (zh) 一种高度可调式前下防护装置
CN205254504U (zh) 板簧压紧装配装置
CN105172915A (zh) 一种牵引车覆盖板装置
CN202986804U (zh) 横跨式膨胀箱装置
CN202333117U (zh) 车载天线安装装置
CN203142377U (zh) 一种膨胀水箱安装定位支架
CN204726354U (zh) 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支架
CN204196694U (zh) 一种燃油箱固定支架
CN208383457U (zh) 导向臂类悬架试验车架
CN204323225U (zh) 一种汽车上的支架
CN207183943U (zh) 一种线束固定支架
CN204432296U (zh) 一种前稳定杆上支架
CN206579472U (zh) 油箱固定结构及汽车
CN206268970U (zh) 一种射灯
CN204688076U (zh) 汽车维修防侧翻装置
CN202752811U (zh) 一种整体式平衡轴与板簧压装台
CN204586417U (zh) 一种稳定杆连杆支架
CN204136718U (zh) 车用复合空气悬架系统
CN204083001U (zh) 推力式汽车副刹车推板支架
CN102069811B (zh) 地铁车辆顶棚安装座及地铁车辆
CN204077381U (zh) 拉线式汽车副踏板推板支架
CN202498502U (zh) 作业平台
CN104691257A (zh) 一种拖车装置
CN101832859B (zh) 多功能发动机试车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