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34165U - 一种高温线缆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温线缆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34165U
CN204834165U CN201520453867.2U CN201520453867U CN204834165U CN 204834165 U CN204834165 U CN 204834165U CN 201520453867 U CN201520453867 U CN 201520453867U CN 204834165 U CN204834165 U CN 204834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pulley
delivery port
high temperature
water inlet
coo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538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廷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g'an County Xinda High-Temperature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g'an County Xinda High-Temperature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g'an County Xinda High-Temperature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g'an County Xinda High-Temperature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538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34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34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341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线缆冷却装置,包括机体(1)、第一滑轮组(2)、第二滑轮组(3)、进水口(4)和出水口(5),机体(1)两端设有进线口(6)和导线轮(7),机体(1)两侧内壁设有定位槽(8),第一滑轮组(2)和第二滑轮组(3)均设置在定位槽(8)上,进水口(4)和出水口(5)分别设置在机体(1)的两侧,进水口(4)位于出水口(5)下方。本实用新型用滑轮组绕线冷却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沿线冷却方式,大大减小了整个装置的占地面积,且改变了以往的喷淋冷却方式,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冷却效果好和节省水源的优点,具有在线缆生产厂进行推广应用的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高温线缆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装置,特别是一种高温线缆冷却装置,属于线缆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线缆在经过压塑等高温环境下的加工后需要进行冷却,线缆冷却通常都是采用水冷,线缆的冷却是否充分且均匀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
现有的高温线缆冷却装置大多采用长条形冷却水槽,对单条线缆进行沿线冷却,且采用喷淋冷却的方式,这就存在线缆冷却水槽过长,占地面积过大,且冷却不够均匀,线缆表面凹凸不平的问题,同时,线缆冷却完毕后的温水通常直接排放,对水源造成极大的浪费,线缆生产厂家亟需一种简单实用,占地面积小,冷却充分且均匀,节省水源的高温线缆冷却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线缆冷却装置,它通过设置第一、第二滑轮组的形式,将线缆缠绕在两滑轮组之间进行冷却,大大减小了整个装置的占地面积,且冷却用水通过进水口进入机体内,具有结构简单、冷却充分且均匀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温线缆冷却装置,包括机体、第一滑轮组、第二滑轮组、进水口和出水口,机体两端设有进线口和导线轮,机体两侧内壁设有定位槽,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均设置在定位槽上,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机体的两侧,进水口位于出水口下方。通过设置第一、第二滑轮组,使线缆缠绕在两滑轮组间进行冷却,大大减小了机体的占地面积,同时,冷却用水由进水口进入机体内,再由位于进水口上方的出水口流出机体,使冷却充分且均匀。
前述的这种高温线缆冷却装置中,机体为长方形槽体。将传统的长条形机体改为长方形,大大减小了机体的占地面积。
前述的这种高温线缆冷却装置中,第一滑轮组的外端滑轮与进线口对齐,第二滑轮组的外端滑轮与导线轮对齐。线缆由进线口进入机体,从第一滑轮组的外端滑轮绕入,在两滑轮组间交替缠绕,从第二滑轮组的外端滑轮绕出,经导线轮离开机体。
前述的这种高温线缆冷却装置中,定位槽上设有凹槽,凹槽与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的转轴适配。第一、第二滑轮组的转轴放置在凹槽内,与凹槽适配,通过放置在不同的凹槽内,可改变两滑轮组的间距。
前述的这种高温线缆冷却装置中,还包括储水管,储水管与出水口连接,储水管通过水泵与进水口连接。冷却线缆产生的温水由出水口进入储水管,温水经冷却后在水泵的作用下由进水口送入机体内,对线缆进行冷却,从而达到对水循环利用的目的,有效地节省了水源。
前述的这种高温线缆冷却装置中,还包括风机,风机设置在储水管下方。利用风机对储水管中的温水进行冷却,简单有效。
前述的这种高温线缆冷却装置中,还包括支架、固定夹和擦拭刷,支架设置在机体上,固定夹设置在支架上,擦拭刷固定在固定夹上,擦拭刷与导线轮对齐。冷却完毕后的线缆经过导线轮后,被送到擦拭刷处,在擦拭刷的作用下及时将其表面附着的水珠和杂物擦拭干净,有利于保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第二滑轮组,将线缆缠绕在两滑轮组之间进行冷却,取代了传统的沿线冷却的方式,大大减小了整个装置的占地面积,且冷却用水通过进水口进入机体内对线缆进行冷却,取代了以往的喷淋冷却的方式,使线缆的冷却更充分且均匀,同时还可以通过储水管和风机对温水进行冷却再利用,通过擦拭刷对冷却后的线缆表面进行清理,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对线缆的冷却充分且均匀,节省水源,适于在线缆生产厂进行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定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机体,2-第一滑轮组,3-第二滑轮组,4-进水口,5-出水口,6-进线口,7-导线轮,8-定位槽,9-凹槽,10-储水管,11-风机,12-支架,13-固定夹,14-擦拭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一种高温线缆冷却装置,包括机体1、第一滑轮组2、第二滑轮组3、进水口4和出水口5,机体1两端设有进线口6和导线轮7,机体1两侧内壁设有定位槽8,第一滑轮组2和第二滑轮组3均设置在定位槽8上,进水口4和出水口5分别设置在机体1的两侧,进水口4位于出水口5下方。待冷却的线缆由进线口6进入机体1,在第一滑轮组2和第二滑轮组3间交替缠绕,由导线轮7离开机体1;冷却用水从位于出水口5下方的进水口4进入机体1,对机体1内的线缆进行冷却,从出水口5排出机体1。
其中,机体1为长方形槽体。第一滑轮组2的外端滑轮与进线口6对齐,第二滑轮组3的外端滑轮与导线轮7对齐。定位槽8上设有凹槽9,凹槽9与第一滑轮组2和第二滑轮组3的转轴适配。线缆从第一滑轮组2的外端滑轮绕入,在两滑轮组间交替缠绕,从第二滑轮组3的外端滑轮绕出;将两滑轮组放置在不同的凹槽9内,可改变两者间距。
并且,还包括储水管10,储水管10与出水口5连接,储水管10通过水泵与进水口4连接。还包括风机11,风机11设置在储水管10下方。
另外,还包括支架12、固定夹13和擦拭刷14,支架12设置在机体1上,固定夹13设置在支架12上,擦拭刷14固定在固定夹13上,擦拭刷14与导线轮7对齐。冷却完毕后的线缆经过导线轮7后,被送到擦拭刷14处,在擦拭刷14的作用下其表面附着的水珠和杂物被擦拭干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一种高温线缆冷却装置,包括机体1、第一滑轮组2、第二滑轮组3、进水口4和出水口5,机体1两端设有进线口6和导线轮7,机体1两侧内壁设有定位槽8,第一滑轮组2和第二滑轮组3均设置在定位槽8上,进水口4和出水口5分别设置在机体1的两侧,进水口4位于出水口5下方。待冷却的线缆由进线口6进入机体1,在第一滑轮组2和第二滑轮组3间交替缠绕,由导线轮7离开机体1;冷却用水从位于出水口5下方的进水口4进入机体1,对机体1内的线缆进行冷却,从出水口5排出机体1。
其中,机体1为长方形槽体。第一滑轮组2的外端滑轮与进线口6对齐,第二滑轮组3的外端滑轮与导线轮7对齐。定位槽8上设有凹槽9,凹槽9与第一滑轮组2和第二滑轮组3的转轴适配。线缆从第一滑轮组2的外端滑轮绕入,在两滑轮组间交替缠绕,从第二滑轮组3的外端滑轮绕出;将两滑轮组放置在不同的凹槽9内,可改变两者间距。
并且,还包括储水管10,储水管10与出水口5连接,储水管10通过水泵与进水口4连接。还包括风机11,风机11设置在储水管10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一种高温线缆冷却装置,包括机体1、第一滑轮组2、第二滑轮组3、进水口4和出水口5,机体1两端设有进线口6和导线轮7,机体1两侧内壁设有定位槽8,第一滑轮组2和第二滑轮组3均设置在定位槽8上,进水口4和出水口5分别设置在机体1的两侧,进水口4位于出水口5下方。待冷却的线缆由进线口6进入机体1,在第一滑轮组2和第二滑轮组3间交替缠绕,由导线轮7离开机体1;冷却用水从位于出水口5下方的进水口4进入机体1,对机体1内的线缆进行冷却,从出水口5排出机体1。
其中,机体1为长方形槽体。第一滑轮组2的外端滑轮与进线口6对齐,第二滑轮组3的外端滑轮与导线轮7对齐。定位槽8上设有凹槽9,凹槽9与第一滑轮组2和第二滑轮组3的转轴适配。线缆从第一滑轮组2的外端滑轮绕入,在两滑轮组间交替缠绕,从第二滑轮组3的外端滑轮绕出;将两滑轮组放置在不同的凹槽9内,可改变两者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待冷却的线缆由进线口6进入机体1,从第一滑轮组2的外端滑轮绕入,在两滑轮组间交替缠绕,从第二滑轮组3的外端滑轮绕出,由导线轮7离开机体1;冷却用水从进水口4流入机体1,对机体1内的线缆进行冷却,从出水口5排出机体1;冷却线缆后产生的温水由出水口5进入储水管10,风机11对储水管10中的温水进行冷却,温水经冷却后在水泵的作用下由进水口4送入机体1,继续对线缆进行冷却,从而对水循环利用;通过定位槽8可调节两滑轮组的间距,从而调节机体1内被冷却的线缆的长度;擦拭刷14将冷却完毕后的线缆表面的水珠和杂物清理干净,利于保存。

Claims (7)

1.一种高温线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第一滑轮组(2)、第二滑轮组(3)、进水口(4)和出水口(5),机体(1)两端设有进线口(6)和导线轮(7),机体(1)两侧内壁设有定位槽(8),第一滑轮组(2)和第二滑轮组(3)均设置在定位槽(8)上,进水口(4)和出水口(5)分别设置在机体(1)的两侧,进水口(4)位于出水口(5)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线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机体(1)为长方形槽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线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滑轮组(2)的外端滑轮与进线口(6)对齐,第二滑轮组(3)的外端滑轮与导线轮(7)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线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槽(8)上设有凹槽(9),凹槽(9)与第一滑轮组(2)和第二滑轮组(3)的转轴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线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水管(10),储水管(10)与出水口(5)连接,储水管(10)通过水泵与进水口(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温线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11),风机(11)设置在储水管(10)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线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12)、固定夹(13)和擦拭刷(14),支架(12)设置在机体(1)上,固定夹(13)设置在支架(12)上,擦拭刷(14)固定在固定夹(13)上,擦拭刷(14)与导线轮(7)对齐。
CN201520453867.2U 2015-06-29 2015-06-29 一种高温线缆冷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34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53867.2U CN204834165U (zh) 2015-06-29 2015-06-29 一种高温线缆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53867.2U CN204834165U (zh) 2015-06-29 2015-06-29 一种高温线缆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34165U true CN204834165U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91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5386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34165U (zh) 2015-06-29 2015-06-29 一种高温线缆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3416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5892A (zh) * 2018-11-27 2019-01-15 安徽牡东通讯光缆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冷却装置
CN109501206A (zh) * 2018-12-17 2019-03-2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塑料仿藤机挤出藤条用冷却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5892A (zh) * 2018-11-27 2019-01-15 安徽牡东通讯光缆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冷却装置
CN109501206A (zh) * 2018-12-17 2019-03-2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塑料仿藤机挤出藤条用冷却装置
CN109501206B (zh) * 2018-12-17 2021-01-1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塑料仿藤机挤出藤条用冷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74991U (zh) 一种带有校直功能的线缆生产装置
CN102310118A (zh) 一种高强度扁线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CN204834165U (zh) 一种高温线缆冷却装置
CN105953562A (zh) 一种板材喷淋干燥设备
CN210910849U (zh) 一种热熔挤压成型机
CN212516697U (zh) 一种节能的线缆冷却装置
CN205253637U (zh) 一种连续式金属带材清洗设备
CN211100816U (zh) 一种冷轧带钢清洗装置
CN105618500A (zh) 一种超大宽厚比导电铜母排的挤压成型工艺
CN204834166U (zh) 一种线缆冷却装置
CN204830754U (zh) 一种线缆冷却风干装置
CN103912949A (zh) 一种新型纺丝冷却装置及纺丝冷却方法
CN104562235A (zh) 一种适合淡水中使用的渔网线的成型工艺
CN110303657A (zh) 一种pe管生产系统
CN204549628U (zh) 一种松纱机
CN113099567A (zh) 一种可准确定位的电磁加热辊
CN210506061U (zh) 一种用于钢化处理玻璃盖板的钢化炉
CN208722639U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
CN108081573B (zh) 一种电力电缆外绝缘层加工喷淋退温定型装置的定型方法
CN203679995U (zh) 一种清除氧化皮装置
CN103372966A (zh) 生产木塑型材用喷淋箱
CN204018415U (zh) 一种具有镀银功能的拉丝机
CN104985735A (zh) 超长链条浸塑冷却结构
CN104209319A (zh) 金属线材挤压机
CN105728489B (zh) 一种铜材挤压成型冷却清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