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20698U - 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20698U
CN204820698U CN201520201897.4U CN201520201897U CN204820698U CN 204820698 U CN204820698 U CN 204820698U CN 201520201897 U CN201520201897 U CN 201520201897U CN 204820698 U CN204820698 U CN 204820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recording medium
guiding device
guide member
thermal pri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018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土屋元人
国屋美敬
原科博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TE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20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206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Registering, Tensioning, Guiding Webs, And Roller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具有在更换纸张时使引导纸张左右的上部的导件向上并使间隙扩大的机构,能够使纸张的输送和设置变得良好。具备:打印机引擎,在内部具有热敏头及墨带;记录媒介,使用所述热敏头及墨带能够进行打印;左右引导部件,对所述记录媒介的左右进行引导,以将所述记录媒介输送至所述打印机引擎的印字位置;及左右上部引导部件,对所述记录媒介的左右上方部分进行引导,并且以向上方向顶抵的状态上下可动,其中,所述打印机引擎能够回转地支撑在印字位置和非印字位置,所述打印机引擎在所述印字位置时,将所述左右上部引导部件向下按压,对所述记录媒介左右上部进行引导,在非印字位置时,将所述左右上部引导部件向上按压。

Description

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搭载有热敏头的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打印条形码等所使用的热敏打印机中,为了准确地输送纸张,设置有用于限制左右方向的偏移的纸张引导件。纸张引导件是将使用的纸张的宽度与左右壁的位置对齐并固定的部件。
但是,希望上下方向的间隙包括纸张的厚度是0.5mm左右,由此。存在下述课题,将纸张设置在装置内时,需要在上下方向的狭小间隙中使纸张通过,设置的操作性明显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能够使纸张的输送和设置变得良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具备:
打印机引擎,在内部具有热敏头及墨带;
记录媒介,使用所述热敏头及墨带能够进行打印;
左右引导部件,对所述记录媒介的左右进行引导,以将所述记录媒介输送至所述打印机引擎的印字位置;及
左右上部引导部件,对所述记录媒介的左右上方部分进行引导,并且以向上方向顶抵的状态,上下可动,
所述打印机引擎能够回转地支撑在印字位置和非印字位置,所述打印机引擎在所述印字位置时,将所述左右上部引导部件向下按压,对所述记录媒介左右上部进行引导,所述打印机引擎在非印字位置时,将所述左右上部引导部件向上按压。
优选地,所述左右上部引导部件通过肘节弹簧向上顶抵。
优选地,所述左右上部引导部件与对所述记录媒介的左右进行引导的左右引导部件的所述记录媒介的宽度方向的移动连动。
优选地,设置纸张卷起防止部,所述纸张卷起防止部是引导所述记录媒介的行进方向的引导面的所述左右上部引导部件的一部分向上方弯曲。
优选地,所述记录媒介是在衬背纸上暂时粘着标签的标签卷纸。
本实用新型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具有下述机构,即,在更换纸张时,使引导纸张左右的上部的导件向上,并使间隙扩大的机构,由此,能够使纸张的输送和设置变得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热敏打印机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概略性地表示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主要部件的图。
图3是放大并概略性地表示图2中的主要部件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位于非印字位置的左上部引导件与打印机引擎的关系的图。
图5A是用于说明右引导部件与位于非印字位置的右上部引导部件的关系的图。
图5B是位于非印字位置的右引导部件的侧面图。
图5C是用于说明右引导部件与位于非印字位置的右上部引导部件的关系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位于印字位置的左上部引导件与打印机引擎的关系的图。
图7A是用于说明右引导部件与位于印字位置的右上部引导部件的关系的图。
图7B是位于印字位置的右上部引导部件的侧面图。
图7C是用于说明右引导部件与位于印字位置的右上部引导部件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热敏打印机的概略的结构图。图2是概略性地表示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主要部件的立体图。图3是将图2中的主要部件放大后概略性地表示的主视图。
图1中,热敏打印机10的打印机引擎50包括:热敏头11、压纸辊12、供给带支架13、卷绕带支架14及墨带输送导件16、17。另外,供给带支架13、卷绕带支架14及墨带输送导辊16、17能够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未图示的框架等上。另外,供给带支架13中安装有供给轴18,卷绕带支架14中安装有卷绕轴19。
供给轴18及卷绕轴19分别由圆筒状的例如纸管形成。供给轴18能够自由插拔地安装在供给带支架13中。供给轴18能够自由旋转地被供给带支架13支撑。卷绕轴19能够自由插拔地安装在卷绕带支架14上。卷绕轴19能够自由旋转地被卷绕带支架14支撑。
墨带20通过墨带输送导件16和17,在供给轴18与卷绕轴19之间悬挂的同时,配置在作为印字头的热敏头11与作为按压原稿的按压辊的压纸辊12之间。
压纸辊12使标签卷纸22和墨带20以特定的压力按压热敏头11的同时,进行旋转,其中,标签卷纸22被纸张支架21收纳保持,纸张支架21能够自由旋转地安装在未图示的框架等上。作为印刷媒介的标签卷纸22是,在辊状的衬背纸上暂时粘着标签。另外,作为印刷媒介,不限于标签卷纸22,还可以是标牌、薄片等。
热敏头11基于记录数据,将涂布在墨带20上的油墨转印在标签卷纸22的标签上。标签卷纸22是在安装在纸张支架21上的辊状的衬背纸表面,以固定间隔能够自由剥离地粘帖多个标签。
另外,纸张支架21可以收纳在热敏打印机10的主体内,也可以在其他箱体内具有纸张支架21。即使在其他箱体内,从纸张支架21取出的标签卷纸22设置在热敏打印机10内。
在卷绕轴19中,在与墨带20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卷绕带支架14的相对侧,插有未图示的驱动轴。驱动轴通过电动机等驱动源进行旋转。卷绕轴19伴随驱动轴的旋转进行旋转。由此,墨带20从供给轴18陆续放出,经由热敏头11与压纸辊12之间,卷绕在卷绕轴19上。墨带20在热敏头11与压纸辊12之间向特定的输送方向输送时,与标签卷纸22一同输送。
在墨带20的输送方向中,墨带20的一个端部安装在供给轴18上,另一个端部安装在卷绕轴19上。没有进行转印处理的未使用部分墨带20卷绕在供给轴18上。从供给轴18陆续放出并进行了转印处理后的部分墨带20卷绕在卷绕轴19上。关于使用开始前的墨带20,几乎全部墨带20卷绕在供给轴18上。
因此,墨带20处于不卷绕在卷绕轴19侧的状态。另外,使用开始前的墨带20中,为了使墨带20顺畅地向卷绕轴19卷绕,可以预先将一部分墨带20卷绕在卷绕轴19侧。
热敏头11横跨整个印刷区域配置,该整个印刷区域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即主扫描方向。热敏打印机10在进行印刷动作时,从墨带20将油墨热转印至与墨带20一同输送的标签卷纸22上,由此,印刷基于印刷数据的信息。
通过重复印刷动作,墨带20从供给轴18陆续放出并卷绕在卷绕轴19上。如果卷绕在供给轴18上的墨带20用尽,那么无法使用该墨带20,需要更换为未使用的墨带20。
图2表示从背面观察热敏打印机10时的主要部件的内部结构。
如图2所示,打印机引擎50被支轴31能够在箭头A和B方向自由回转地支撑。向箭头B方向回转状态的打印机引擎50处于印字位置。向箭头A方向回转的状态的打印机引擎50处于打开的状态,处于非印字位置。在非印字位置,进行纸张的卡纸和纸张更换等维护。在印字位置,打印机引擎50的压纸辊12与热敏头11处于相对位置关系。
支轴31与打印机引擎50同轴地安装导辊32。导辊32通过旋转,将导辊32与工作台33(参照图3)之间插入的标签卷纸22输送至空心箭头的方向。通过导辊32等输送手段,标签卷纸22被输送至打印机引擎50的印字位置。
在导辊3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下方,能够滑动地安装有在标签卷纸22的宽度方向进行引导的右引导部件34a、左引导部件34b。另外,左右是指从背面观察时的状态。在引导部件34a、34b的上部,分别形成包围导辊32的圆周方向的U字状的切口35a、35b。切口35a、35b与导辊32非接触状态地、能够在导辊32长度方向上移动地形成。
右引导部件34a上一体形成有,形成在热敏打印机10内的例如框架36上的、沿右引导孔37a能够滑动的滑动部34a1。滑动部34a1的滑动是在标签卷纸22的宽度方向。
左引导部件34b上一体形成有,形成在热敏打印机10内的框架36上的、沿左引导孔37b能够滑动的、滑动部34a1的相对位置的滑动部34b1(参照图3)。另外,滑动部34b1的滑动是在标签卷纸22的宽度方向。
右引导部件34a中,在滑动部34a1的下方,一体形成有导向部34a2。导向部34a2被与右引导孔37a平行地形成在框架36上的引导部38引导。导向部34a2用于防止在右引导孔37a中滑动时的旋转。
左引导部件34b中,在滑动部34b1的下方,一体形成有导向部34b2。导向部34b2被与左引导孔37b平行地形成的引导部38引导。导向部34b2用于防止在左引导孔37b滑动时的旋转。
另外,在右引导部件34a的、与左引导部件34b相对的面上,一体形成有用于支撑标签卷纸22的一端并进行引导的接受部39a。在左引导部件34b的、与右引导部件34a相对的面上,一体形成有用于支撑标签卷纸22的另一端并进行引导的接受部39b。
在右引导孔37a与引导部38之间,从左引导部件34b侧平行地延伸的框架36上形成有引导调整孔40。引导调整孔40用于使贯穿左引导部件34b的调整用螺钉41的螺钉轴移动。调整用螺钉41在与标签卷纸22的宽度对应的位置将左引导部件34b紧固在引导调整孔40中,由此,将左引导部件34b固定。
另外,引导调整孔40和调整用螺钉41也可以设置在右引导部件34a侧。通常,以任一方作为基准进行纸张的引导调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左引导部件34b侧作为引导调整的例子。
在夹着导辊32的右引导部件34a的相对侧中,配置有一部分与右引导部件34a一体形成的右上部引导部件42a。在夹着导辊32的左引导部件34b的相对侧中,配置有一部分与左引导部件34b一体形成的左上部引导件42b。
右上部引导部件42a对标签卷纸22的一端部的上部进行引导。左上部引导件42b对标签卷纸22的另一端部的上部进行引导。右上部引导部件42a与右引导部件34a的动作同步。左上部引导件42b与左引导部件34b的动作同步。
图4是表示,将打印机引擎50回转至非印字位置的状态下,从标签卷纸22的输送路侧的相对侧观察左上部引导件42b的图。另外,右上部引导部件42a具有与左上部引导件42b相同的结构。以下的说明中,与左上部引导件42b相同的功能部分中,对于与右上部引导部件42a的相同功能部分,仅将左上部引导件42b相同的功能部分中的b改成a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左上部引导件42b由主体42b1、内部具备的作用部42b2、外部具备的可动部42b3构成。作用部42b2通过安装在热敏打印机10内的框架36上的轴部件42b4以及安装在主体42b1的内壁上的肘节弹簧42b5向上方按压。基于肘节弹簧42b5的作用部42b2的向上按压,与作用部42b2一体的主体42b1也向上按压。肘节弹簧42b5的向上按压时的标签卷纸22的左下部导件42d之间的间隔为5mm左右。
左下部导件42d由例如模树脂形成。与左上部引导件42b相对的左下部导件42d中,钣金43埋入与左下部导件42d相同的平面内。钣金43减小摩擦滑,使标签卷纸22的左右上下部分的滑动顺畅,并减缓下述问题,即,经过很长时间后,由于左下部导件42d的磨削导致的部品破损等问题。较佳的是,钣金43采用滑动性高、耐磨耗性高的材料。
在与主体42b1下部的标签卷纸22接触的面的前后,一体形成有,前端沿斜上方的纸张卷起防止部42b6、42b7。
左上部引导件42b如果向下按压作用部42b2,那么能够抵抗肘节弹簧42b5的弹性并向下按压。
打印机引擎50中,在长度方向两端部安装有压下部件51。打印机引擎50将支轴31作为中心,在逆时针方向回转并到达印字位置的过程中,压下部件51将右上部引导部件42a与左上部引导件42b向下按压。
图5A至图5C表示打印机引擎50处于非印字位置的状态。图5A表示从标签卷纸22的输送面观察右引导部件34a和右上部引导部件42a的状态。图5B表示从侧面观察右上部引导部件42a的状态。图5C表示从标签卷纸22的输送面的内侧观察右引导部件34a和右上部引导部件42a的状态。
图5A至图5C中的右引导部件34a与右上部引导部件42a成为具有非印字位置的5mm的间隔的状态。
图6表示打印机引擎50设置在印字位置的状态下,从标签卷纸22的输送路侧的相对侧观察左上部引导件42b的图。
如果打印机引擎50从图4所示的状态向逆时针方向回转,那么压下部件51与可动部42b3抵接。从该状态抵抗肘节弹簧42b5的推力,打印机引擎50进一步回转。伴随着打印机引擎50的回转,左上部引导件42b接近左下部导件42d,实现标签卷纸22左右部分的上方的引导。
图7A至图7C表示打印机引擎50处于印字位置的状态。图7A表示从标签卷纸22的输送面观察右引导部件34a和右上部引导部件42a的状态。图7B表示从侧面观察右上部引导部件42a的状态。图7C表示从标签卷纸22的输送面的内侧观察右引导部件34a和右上部引导部件42a的状态。
图7A至图7C中的右引导部件34a与右上部引导部件42a的间隔是0.5mm左右。保持右上部引导部件42a被打印机引擎50保持的状态下的右引导部件34a与右上部引导部件42a的间隔。
另外,左引导部件34b与左上部引导件42b具有与右引导部件34a与右上部引导部件42a相同功能的结构。如果打印机引擎50设置在印字位置,那么在左引导部件34b与左上部引导件42b的间隔保持在0.5mm程度的状态下,对标签卷纸22左右部分的上部进行引导。
如此,右引导部件34a与左引导部件34b能够限制标签卷纸22的左右方向的偏移。右上部引导部件42a与左上部引导件42b能够限制标签卷纸22的左右的上下的偏移。右上部引导部件42a、左上部引导件42b与右下部引导件42c、左下部导件42d的间隔能够在印字位置与非印字位置之间变更。右上部引导部件42a、左上部引导件42b追随右引导部件34a、左引导部件34b的移动而移动,无论标签卷纸22的大小,能够限制标签卷纸22的上下的偏移。
即,打印机引擎50的印字位置中的右上部引导部件42a、左上部引导件42b与右下部引导件42c、左下部导件42d之间的间隔成为0.5mm左右。将标签卷纸22的卡纸、纸张更换等的右上部引导部件42a、左上部引导件42b与右下部引导件42c、左下部导件42d之间的间隔扩大到5mm左右。右上部引导部件42a、左上部引导件42b与右下部引导件42c、左下部导件42d之间的间隔能够根据打印机引擎50的回转而改变。
因此,标签卷纸22通过右上部引导部件42a、左上部引导件42b及右引导部件34a、左引导部件34b,能够防止弯曲、受阻、侧向滑动等,实现对标签卷纸22的标签的准确打印。
该实施方式能够在不降低操作性的情况下,能够减轻纸张输送时的斜行和蛇行,向所希望的打印位置进行打印。另外,在更换纸张时,通过打开具备热敏头的打印机引擎,能够扩大使纸张通过的间隙,方便纸张的设置。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该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具有下述机构,即,在更换纸张时,使引导纸张左右的上部的导件向上,并使间隙扩大的机构,由此,能够使纸张的输送和设置变得良好。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引擎,作为支撑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谓的双支撑机构,也可以作为悬起机构。作为悬起机构的结构的打印机引擎,已经公开过。
虽然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于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其变形,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要旨中的同时,也包含于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均等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打印机引擎,在内部具有热敏头及墨带;
记录媒介,使用所述热敏头及墨带能够进行打印;
左右引导部件,对所述记录媒介的左右进行引导,以将所述记录媒介输送至所述打印机引擎的印字位置;及
左右上部引导部件,对所述记录媒介的左右上方部分进行引导,并且以向上方向顶抵的状态,上下可动,
所述打印机引擎能够回转地支撑在印字位置和非印字位置,所述打印机引擎在所述印字位置时,将所述左右上部引导部件向下按压,对所述记录媒介左右上部进行引导,所述打印机引擎在非印字位置时,将所述左右上部引导部件向上按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上部引导部件通过肘节弹簧向上顶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上部引导部件与对所述记录媒介的左右进行引导的左右引导部件的所述记录媒介的宽度方向的移动连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上部引导部件与对所述记录媒介的左右进行引导的左右引导部件的所述记录媒介的宽度方向的移动连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纸张卷起防止部,所述纸张卷起防止部是引导所述记录媒介的行进方向的引导面的所述左右上部引导部件的一部分向上方弯曲。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纸张卷起防止部,所述纸张卷起防止部是引导所述记录媒介的行进方向的引导面的所述左右上部引导部件的一部分向上方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纸张卷起防止部,所述纸张卷起防止部是引导所述记录媒介的行进方向的引导面的所述左右上部引导部件的一部分向上方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媒介是在衬背纸上暂时粘着标签的标签卷纸。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媒介是在衬背纸上暂时粘着标签的标签卷纸。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媒介是在衬背纸上暂时粘着标签的标签卷纸。
CN201520201897.4U 2014-07-31 2015-04-03 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 Active CN20482069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56221 2014-07-31
JP2014156221A JP6302374B2 (ja) 2014-07-31 2014-07-31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用紙ガイ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20698U true CN204820698U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78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01897.4U Active CN204820698U (zh) 2014-07-31 2015-04-03 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02374B2 (zh)
CN (1) CN20482069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5493A (zh) * 2016-05-24 2017-12-01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打印机
CN111619241A (zh) * 2020-05-22 2020-09-04 曹林 一种热敏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63467A (ja) * 1984-09-06 1986-04-01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H03251976A (ja) * 1990-02-28 1991-11-11 Fujitsu Ltd カード処理装置
JPH0430951U (zh) * 1990-07-11 1992-03-12
JP2008178993A (ja) * 2007-01-23 2008-08-07 Hitachi Omron Terminal Solutions Corp 印字ユニット
JP2011046512A (ja) * 2009-08-28 2011-03-10 Sato Knowledge &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stitute 印字用紙の幅ガイド装置
JP6755635B2 (ja) * 2013-12-26 2020-09-16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5493A (zh) * 2016-05-24 2017-12-01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打印机
CN111619241A (zh) * 2020-05-22 2020-09-04 曹林 一种热敏打印机
CN111619241B (zh) * 2020-05-22 2021-08-31 深圳市智谷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敏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02374B2 (ja) 2018-03-28
JP2016033073A (ja) 2016-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0958B (zh) 片材输送设备及图像形成设备
CN102205739A (zh) 标签剥离装置和具备该标签剥离装置的标签打印机
EP2243633B1 (en) Thermal printer
CN204820698U (zh) 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
CN104723699B (zh) 介质运送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EP2292541A1 (en) Cutting apparatus
CN104136226B (zh) 切割移动介质
JP3614730B2 (ja) プリンタ
US7097373B2 (en) Printer
JP2007160801A (ja) ロール紙給紙機構、ロール紙給紙カセ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3613907A (zh) 热箔压印机
CN102744983A (zh) 双面打印机和双面打印机的送纸控制方法
CN208069131U (zh) 打印机
US20040163559A1 (en) Label printer
JP4977552B2 (ja) プリンタヘッドの印圧調整装置
EP2759502B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20121815A (ja) メディア搬送機構、および印刷装置
JP4628859B2 (ja) サーマルヘッド位置決め機構及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US20220274431A1 (en) Systems and apparatuses for avoiding ribbon wrinkle
US11352213B2 (en) Printing system
JP5173343B2 (ja) 記録装置
JP5680329B2 (ja) プリンタ
US9764572B2 (en) Printer
JP2002292951A (ja) 内部ドラム紙送り装置を備えたプリン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印刷方法
JP2008303035A (ja) スタッ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