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09468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09468U
CN204809468U CN201520186680.0U CN201520186680U CN204809468U CN 204809468 U CN204809468 U CN 204809468U CN 201520186680 U CN201520186680 U CN 201520186680U CN 204809468 U CN204809468 U CN 2048094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pring tab
fixation spring
electric connector
contact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866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隆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866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094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094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094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设有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插接部,插接部设有端子槽,端子槽的前端设有定位槽;导电端子固持于基部内,并设有接触部伸入端子槽内;侦测端子与导电端子呈上下配置,侦测端子设有向上倾斜的抵触部伸入端子槽内,所述接触部朝向所述抵触部弯折导接部;抵触部的前端设有抵持部,抵持部向上抵顶定位槽,抵触部及抵持部正下方设有让位空间。本实用新型的侦测端子前端设有抵持部向上抵顶定位槽,使侦测端子不会超出绝缘本体的表面或者在对接连接器未插进来时就已经与导电端子接触导通,此外,定位槽设有两侧壁定位侦测端子,使侦测端子不会在受力时晃动或者发生偏移,令侦测端子与导电端子稳定接触。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设有侦测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中国公告专利CN200910024631.6公开了一种卡连接器,第二导电端子2B、侦测端子3收容于通道14内。第二导电端子2B的接触部21向一侧延伸一导通部24,所述接触部21向后延伸一连接部23;第二导电端子2B的连接部23与侦测端子3的中间部32并列悬置于通道14内,焊接足22、33通过狭缝13向后延伸出基部11;第二导电端子2B的接触部21被向下按压时,带动设于其前端的导通部24向下运动并与侦测端子3的感应部31接触并导通,从而起到侦测作用。
侦测端子3是被第二导电端子2B一侧延伸的导通部24接触,容易使侦测端子3受力不均,引起端子之间的接触不良;侦测端子3的前端没有定位,受力时容易晃动或偏移,使得侦测端子3与第二导电端子2B之间接触不良或接触不到;侦测端子3的前端没有定位,因侦测端子3冲压成型时的变形,在对接连接器未插入时,侦测端子3就与第二导电端子2B发生了接触,从而使得产品的品质不良。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设有侦测端子的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稳定接触、品质优良的设有侦测端子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设有一端子槽,所述端子槽的前端设有一定位槽;一导电端子固持于所述基部内,并设有一接触部伸入所述端子槽内;一侦测端子,所述侦测端子与所述导电端子呈上下配置,所述侦测端子设有一向上倾斜的抵触部伸入所述端子槽内,所述接触部朝向所述抵触部弯折一导接部;所述抵触部的前端设有一抵持部,所述抵持部向上抵顶所述定位槽,所述抵触部及所述抵持部正下方设有一让位空间。
进一步,所述定位槽设有一顶壁及两侧壁,所述抵持部向上抵顶所述顶壁,所述两侧壁可防止所述抵持部晃动或偏移。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侦测端子设有一自所述抵触部向后延伸的力臂,所述力臂向上弯折形成一固持部,所述固持部与所述力臂垂直设置。所述力臂上设有一凸筋。所述固持部向后延伸一焊接部,所述导电端子设有一自所述接触部向后延伸的焊接脚,所述焊接部与所述焊接脚沿所述插接部的宽度方向上排成一排。一金属壳体包覆所述绝缘本体形成一对接腔,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上壁、下壁,所述上壁与所述下壁分别向所述对接腔内设有多个固定弹片,所述固定弹片的前后两端均与所述金属壳体连接,所述固定弹片的前后两端同时向所述对接腔内下沉第一深度,所述固定弹片的中部的中间再向所述对接腔内下沉第二深度,所述第二深度由一凸包形成。所述固定弹片的中部两侧向外突出,所述固定弹片的中部与后端由一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形状呈梯形设置。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多个导电端子,其中,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舌板设有多个端子槽,所述端子槽的前端设有一定位槽;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多个弹性的第一导电端子及多个平板的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一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设有弹性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伸入所述端子槽内并突出于所述舌板的表面;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设有用于传输信号的至少一对差分信号端子,所述差分信号端子设有平板状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与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舌板的同一侧且所述对接部位于所述接触部的前方;所述导电端子还设有一可上下弹动的侦测端子,所述侦测端子与所述电源端子呈上下排列,所述侦测端子设有一抵触部伸入所述端子槽内,所述接触部朝向所述抵触部延伸一导接部;所述抵触部向前延伸一抵持部,所述抵持部向上抵顶所述定位槽。
进一步,所述定位槽设有一顶壁及两侧壁,所述抵持部向上抵顶所述顶壁,所述两侧壁可防止所述抵持部晃动或偏移。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侦测端子设有一自所述抵触部向后延伸的力臂,所述力臂向上弯折形成一固持部,所述固持部与所述力臂垂直设置。所述力臂上设有一凸筋。所述固持部向后延伸一焊接部,所述电源端子设有一自所述接触部向后延伸的焊接脚,所述焊接部与所述焊接脚沿所述舌板的宽度方向上排成一排。一金属壳体包覆所述绝缘本体形成一对接腔,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上壁、下壁,所述上壁与所述下壁分别向所述对接腔内设有多个固定弹片,所述固定弹片的前后两端均与所述金属壳体连接,所述固定弹片的前后两端同时向所述对接腔内下沉第一深度,所述固定弹片的中部的中间再向所述对接腔内下沉第二深度,所述第二深度由一凸包形成。所述固定弹片的中部两侧向外突出,所述固定弹片的中部与后端由一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形状呈梯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侦测端子前端设有一抵持部,所述抵持部向上抵顶所述定位槽,使侦测端子不会超出所述绝缘本体的表面或者在对接连接器未插进来时就已经与电源端子接触导通,提高侦测端子与电源端子之间的接触性能,提高产品的品质。进一步,所述定位槽还设有两侧壁,所述侧壁可定位所述侦测端子,使所述侦测端子不会在受力时晃动或者发生偏移,令侦测端子与电源端子之间稳定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未与对接连接器接触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接触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绝缘本体 1 导接部 2121 凸刺 2341
基部 11 接触部 2122 焊接部 235
舌板 12 固定部 2123 金属壳体 3
端子槽 13 焊接脚 2124 对接腔 31
定位槽 14 第二导电端子 22 上壁 32
顶壁 141 差分信号端子 221 下壁 33
侧壁 142 对接部 2211 固定弹片 34
让位空间 15 侦测端子 23 中部 341
导电端子 2 抵持部 231 凸包 3411
第一导电端子 21 抵触部 232 连接部 342
接地端子 211 力臂 233 对接连接器 4
电源端子 212 凸筋 2331
信号端子 213 固持部 23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于绝缘本体1的多个导电端子2、包覆于绝缘本体1外的金属壳体3。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一基部11及自所述基部11向前延伸的舌板12(插接部),所述舌板12设有多个端子槽13,所述端子槽13的前端设有一定位槽14,所述定位槽14设有一顶壁141及两侧壁142。
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设有多个弹性的第一导电端子21及多个平板的第二导电端子22。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是四根结构形状都大体相同的弹性端子,其中一根是接地端子211,一根是电源端子212,两个是信号端子213。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固持于所述基部11并延伸至所述舌板12的所述端子槽13内。所述电源端子212设有一弹性的接触部2122,自所述接触部2122向后延伸一固定部2123,所述固定部2123向后延伸一焊接脚2124。所述接触部2122伸入所述端子槽13内并突出于所述舌板12的表面,所述接触部2122与对接连接器4接触。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设有用于传输信号的至少一对差分信号端子221,所述差分信号端子221设有平板状的对接部2211,所述对接部2211暴露于所述舌板12的表面。所述对接部2211与所述接触部2122位于所述舌板12的同一侧且所述对接部2211位于所述接触部2122的前方。
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还设有一可上下弹动的侦测端子23,所述侦测端子23与所述电源端子212呈上下排列,使所述侦测端子23与所述电源端子212是正向受力稳定地接触。所述侦测端子23设有一抵持部231,所述抵持部231向后延伸一抵触部232,所述抵触部232向后延伸一力臂233,所述力臂233向上弯折延伸一固持部234,所述固持部234先后延伸一焊接部235。所述抵持部231及所述抵触部232正下方设有一让位空间15,所述让位空间15可供所述抵持部231及所述抵触部232上下活动。
如图5及图6所示,所述抵持部231伸入所述定位槽14内,向上抵顶所述顶壁141。由于侦测端子23比较细长,侦测端子23在冲压成型时容易变形,组装至绝缘本体1后容易超出所述绝缘本体1的表面,使得侦测端子23与导电端子2之间接触不良或者接触不到。所以所述抵持部231抵顶所述顶壁141,可提高侦测端子23与导电端子2之间的接触性能。进一步,所述定位槽14还设有两侧壁142。由于侦测端子23比较细长,所述侦测端子23受力或者受力不均匀时,容易使得所述侦测端子23晃动或者偏移,从而使得所述电源端子212与所述侦测端子23的接触不稳定或者使得所述电源端子212接触不到所述侦测端子23。所述两侧壁142可防止所述侦测端子23晃动或者偏移,使得所述侦测端子23与所述电源端子212稳定接触。此外,所述侦测端子23定位于所述端子槽13里,使侦测端子23不会往上翘,使公头未插进来时,侦测端子23不会与导电端子2接触,提高产品的品质。
如图5及图6所示,所述抵触部232朝向所述电源端子212的接触部2122倾斜,其倾斜形成的弯折线则位于所述力臂233上,为了提高侦测端子23朝向电源端子212的预压力。而所述电源端子212朝向所述抵触部232设有一导接部2121,所述导接部2121与所述抵触部232接触且该接触方式大致呈线与面之间的接触。该接触方式的接触性能更好。所述力臂233上有一凸筋2331,所述凸筋2331的设置是为了提高端子的正向力,使端子不易变形。
如图2及图6所示,所述固持部234与所述力臂233大致垂直,便于所述侦测端子23的组装以及固定。所述固持部234还设有复数个凸刺2341用以与所述绝缘本体1卡持,使端子更好地固定于绝缘本体1上。所述焊接部235与所述焊接脚2124沿所述舌板12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同一排,降低成本且使所述焊接部235更好地定位。
如图1及图4所示,所述金属壳体3包覆所述绝缘本体1形成一对接腔31,所述金属壳体3包括上壁32、下壁33,所述上壁32与所述下壁33分别向所述对接腔31内设有多个固定弹片34,所述固定弹片34的前后两端均与所述金属壳体3连接且所述固定弹片34不超出所述上壁32、下壁33的外侧表面。所述固定弹片34的前后两端同时向所述对接腔31内下沉第一深度,使得所述固定弹片34不会因多次插拔后而供起超出所述上壁32、下壁33的外侧表面。所述固定弹片34的中部341的中间再向所述对接腔31内下沉第二深度(向对接腔31内压出一凸包3411)用以与对接连接器4扣合。所述凸包3411的成型比较容易管控,第一次成型不成功,可在凸包3411下面加垫片进行二次加工。所述固定弹片34的中部341两侧向外突出,所述固定弹片34的中部341与后端由一连接部342连接,所述连接部342的形状呈梯形设置,从宽度方向上看由中部341向后端逐渐变小,防止固定弹片34在对接连接器4插进来时被顶起超出所述上壁32、下壁33的外侧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侦测端子23比较细长,侦测端子23在冲压成型时容易变形,组装至绝缘本体1后容易超出所述绝缘本体1的表面,使得侦测端子23与导电端子2之间接触不良或者接触不到。所以所述抵持部231抵顶所述顶壁141,可提高侦测端子23与导电端子2之间的接触性能。
2、由于侦测端子23比较细长,所述侦测端子23受力或者受力不均匀时,容易使得所述侦测端子23晃动或者偏移,从而使得所述电源端子212与所述侦测端子23的接触不稳定或者使得所述电源端子212接触不到所述侦测端子23。所述两侧壁142可防止所述侦测端子23晃动或者偏移,使得所述侦测端子23与所述电源端子212稳定接触。
3、所述侦测端子23定位于所述端子槽13里,使侦测端子23不会往上翘,使公头未插进来时,侦测端子23不会与导电端子2接触,提高产品的品质。
4、所述力臂233上有一凸筋2331,所述凸筋2331的设置是为了提高端子的正向力,使端子不易变形。
5、所述焊接部235与所述焊接脚2124沿所述舌板12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同一排,可减少焊接部235与焊接脚2124之间连接的铜片而降低成本且使所述焊接部235更好地定位。
6、所述固定弹片34的中部341两侧向外突出,所述固定弹片34的中部341与后端由一连接部342连接,所述连接部342的形状呈梯形设置,从宽度方向上看由中部341向后端逐渐变小,防止固定弹片34在对接连接器4插进来时被顶起超出所述上壁32、下壁33的外侧表面。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设有一端子槽,所述端子槽的前端设有一定位槽;
一导电端子固持于所述基部内,并设有一接触部伸入所述端子槽内;
一侦测端子,所述侦测端子与所述导电端子呈上下配置,所述侦测端子设有一向上倾斜的抵触部伸入所述端子槽内,所述接触部朝向所述抵触部弯折一导接部;所述抵触部的前端设有一抵持部,所述抵持部向上抵顶所述定位槽,所述抵触部及所述抵持部正下方设有一让位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设有一顶壁及两侧壁,所述抵持部向上抵顶所述顶壁,所述两侧壁可防止所述抵持部晃动或偏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侦测端子设有一自所述抵触部向后延伸的力臂,所述力臂向上弯折形成一固持部,所述固持部与所述力臂垂直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力臂上设有一凸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向后延伸一焊接部,所述导电端子设有一自所述接触部向后延伸的焊接脚,所述焊接部与所述焊接脚沿所述插接部的宽度方向上排成一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金属壳体包覆所述绝缘本体形成一对接腔,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上壁、下壁,所述上壁与所述下壁分别向所述对接腔内设有多个固定弹片,所述固定弹片的前后两端均与所述金属壳体连接,所述固定弹片的前后两端同时向所述对接腔内下沉第一深度,所述固定弹片的中部的中间再向所述对接腔内下沉第二深度,所述第二深度由一凸包形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弹片的中部两侧向外突出,所述固定弹片的中部与后端由一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形状呈梯形设置。
8.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多个导电端子,其中,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舌板设有多个端子槽,所述端子槽的前端设有一定位槽;
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多个弹性的第一导电端子及多个平板的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一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设有弹性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伸入所述端子槽内并突出于所述舌板的表面;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设有用于传输信号的至少一对差分信号端子,所述差分信号端子设有平板状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与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舌板的同一侧且所述对接部位于所述接触部的前方;
所述导电端子还设有一可上下弹动的侦测端子,所述侦测端子与所述电源端子呈上下排列,所述侦测端子设有一抵触部伸入所述端子槽内,所述接触部朝向所述抵触部延伸一导接部;所述抵触部向前延伸一抵持部,所述抵持部向上抵顶所述定位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设有一顶壁及两侧壁,所述抵持部向上抵顶所述顶壁,所述两侧壁可防止所述抵持部晃动或偏移。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侦测端子设有一自所述抵触部向后延伸的力臂,所述力臂向上弯折形成一固持部,所述固持部与所述力臂垂直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力臂上设有一凸筋。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向后延伸一焊接部,所述电源端子设有一自所述接触部向后延伸的焊接脚,所述焊接部与所述焊接脚沿所述舌板的宽度方向上排成一排。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金属壳体包覆所述绝缘本体形成一对接腔,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上壁、下壁,所述上壁与所述下壁分别向所述对接腔内设有多个固定弹片,所述固定弹片的前后两端均与所述金属壳体连接,所述固定弹片的前后两端同时向所述对接腔内下沉第一深度,所述固定弹片的中部的中间再向所述对接腔内下沉第二深度,所述第二深度由一凸包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弹片的中部两侧向外突出,所述固定弹片的中部与后端由一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形状呈梯形设置。
CN201520186680.0U 2015-03-31 2015-03-31 电连接器 Active CN2048094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86680.0U CN204809468U (zh) 2015-03-31 2015-03-31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86680.0U CN204809468U (zh) 2015-03-31 2015-03-31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09468U true CN204809468U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94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86680.0U Active CN204809468U (zh) 2015-03-31 2015-03-31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094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0219A (zh) * 2015-08-28 2015-11-25 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槽偏心螺母
CN108134235A (zh) * 2018-01-11 2018-06-08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0219A (zh) * 2015-08-28 2015-11-25 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槽偏心螺母
CN108134235A (zh) * 2018-01-11 2018-06-08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8134235B (zh) * 2018-01-11 2024-01-30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43350U (zh) 电连接器
CN204538364U (zh) 电连接器
CN105322340A (zh) 电连接器
CN204464650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2308430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5141284U (zh) 电连接器
CN103904491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4809468U (zh) 电连接器
CN204156142U (zh) 电连接器
CN104752864A (zh) 电连接器端子组
CN206461138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3367571U (zh) 电连接器
CN205081266U (zh) 电连接器
CN204947238U (zh) 电连接器
CN204668587U (zh) 可增强插拔力的改良型插座连接器
CN204516943U (zh) 电连接器端子组
CN204668603U (zh) 插拔力增强的稳固型插座连接器
CN204614994U (zh) 电连接器
CN205029105U (zh) 电连接器
CN204441573U (zh) 电连接器
CN204947150U (zh) 电连接器
CN205029096U (zh) 连接器组合
CN204538286U (zh) 电连接器
CN204633048U (zh) 电连接器
CN204947272U (zh) 同轴连接器及其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