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29096U - 连接器组合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29096U
CN205029096U CN201520715626.0U CN201520715626U CN205029096U CN 205029096 U CN205029096 U CN 205029096U CN 201520715626 U CN201520715626 U CN 201520715626U CN 205029096 U CN205029096 U CN 205029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ontact site
terminal
gear stop
comb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156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德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156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29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29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2909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第一连接器与一第二连接器在一第一方向上相互配接,并于配接后在一第二方向上形成一移动间隙;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分别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设有一第一挡止部与一第二挡止部;一锁固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贯穿配接后的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于所述移动间隙的相对距离,至所述第一挡止部与所述第二挡止部相互抵持,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定位,同时形成电性接触。

Description

连接器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组合,尤指一种用以增强端子接触力的连接器组合。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020156670.X的中国专利揭露了一USB2.0插座,其包括一塑胶第二基座、一金属外壳、一舌片、一排第一端子、及一排第二端子。该舌片呈水平位设于该塑胶第二基座前端,该舌片上设有4个间隔排列的透空槽。该一排第二端子与一排第一端子是为相同连接介面且端子的序号相互为反向排列,亦共计4支呈间隔排列固定于该塑胶第二基座,该第一端子设有一第一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凸出该舌片上面且对应该透空槽弹动,该第二端子设有一第二接触部,该第二接触部凸出该舌片下面且对应该透空槽弹动,其中对应同一透空槽的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与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是为一前一后相互对齐。借由以上构造,一USB2.0接头设有一塑胶第二基座及一金属外壳,该金属外壳包覆该塑胶第二基座,该塑胶第二基座一面设有一排接点,当该USB2.0接头的接点朝上呈正向转向该连接槽插入时,其一排接点与舌片下方的该一排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电连接。USB2.0接头的接点朝下呈反向插入时,其一排接点与舌片上方的该一排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电连接。但是,由于接头的接点与插座第一端子或者第二端子接触的接触力比较小,容易造成接头的接点与插座第一端子或者第二端子接触不稳定而影响信号传输。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连接器组合,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端子接触力的连接器组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第一连接器与一第二连接器在一第一方向上相互配接,并于配接后在一第二方向上形成一移动间隙,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分别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设有一第一挡止部与一第二挡止部,一锁固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贯穿配接后的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于所述移动间隙的相对距离,至所述第一挡止部与所述第二挡止部相互抵持,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定位,同时形成电性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锁固件设有一抵持部及自抵持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形成的一固持部,所述第一挡止部设有一穿孔,所述第二挡止部设有与所述穿孔贯通的一锁合孔,所述抵持部沿所述第二方向抵持所述第一挡止部,所述固持部贯穿所述穿孔且与所述锁合孔锁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器设有一收容空间,还包括多个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设有一第一接触部位于所述收容空间中;所述第二连接器设有一插接部沿水平方向进入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高度大于所述插接部高度,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多个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设有一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插接部中,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上方;所述锁固件调整所述第一连接器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器向上移动,使得所述第一端子抵接所述第二端子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触部末端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底面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部末端与所述第一接触部顶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向上弯折形成一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末端抵接所述第二接触部底面,使得所述第二接触部弯折变形,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接触部末端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顶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均为水平的平板状,所述第一接触部板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板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部设有所述第二挡止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厚度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厚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锁固件为螺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锁固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贯穿配接后的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于所述移动间隙的相对距离,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形成电性接触,从而增加了接触力,使得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能稳定接触以达到信号稳定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插入之前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插入第二连接器后,锁固件抵持第一基座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向上移动至最终位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插入之前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插入第二连接器后,锁固件抵持第一基座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向上移动至最终位置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插入第二连接器后,锁固件抵持第一基座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向下移动至最终位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第一基座1 第一端子2 第二基座3
收容空间10 第一固定部20 基部30
第一挡止部11、11' 第一接触部21、21' 插接部31
第二挡止部311、311' 第一焊接部22 锁固件5
第二端子4 第二接触部41 抵持部50
第二固定部40 第二焊接部42 定位部33
穿孔110、110' 锁合孔310、310' 抵接部211
移动间隙D 固持部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和一第二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在一第一方向上相互配接,并于配接后在一第二方向上形成一移动间隙D,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竖直向上方向。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一第一基座1及多个第一端子2,多个所述第一端子2排成一排固定于所述第一基座1中,所述第一基座1设有一收容空间10,所述第一基座1于收容空间10下方设有一第一挡止部11。所述第一端子2设有一第一固定部20固定于所述第一基座1中,自所述第一固定部20向右延伸的一第一接触部21位于所述收容空间10中,所述第一接触部21向上弯折形成一抵接部211。自所述第一固定部20向左弯折延伸一第一焊接部22位于所述第一基座1外。所述第一挡止部11设有一穿孔110。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一第二基座3及排成一排的多个第二端子4。所述第二基座3设有一基部30,自所述基部30水平向左延伸一插接部31进入所述收容空间10中,所述插接部31高度H2小于所述收容空间10高度H1,从而所述第一基座可以上下移动,所述插接部31中部镂空,供所述第一端子2插入。所述第二端子4设有一第二固定部40固定于所述基部30中,自所述第二固定部40水平向左延伸形成一第二接触部41收容于所述插接部31中,所述第二接触部41为平板状,所述第二接触部41的厚度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1的厚度相同。自所述第二固定部40向右弯折延伸一第二焊接部42位于所述基部30外。所述插接部31设有一定位部33位于所述第二接触部41末端上方,且所述定位部33挡止于所述第二接触部41末端。所述插接部31还设有一第二挡止部311位于所述第一挡止部11上方,所述第二挡止部311挡止所述第一挡止部11,用于挡止所述第一基座1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座3过度向上移动。所述插接部31设有一锁合孔310位于所述第二接触部41下方。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连接器组合进一步包括一锁固件5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挡止部11与所述第二挡止部311于所述移动间隙D的相对距离,所述锁固件5设一抵持部50及自所述抵持部50向上延伸形成的固持部51,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固件5为螺丝(螺纹在图中省略)。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入所述第二连接器后,所述插接部31进入所述收容空间10中,所述第一挡止部11与所述第二挡止部311之间形成所述移动间隙D,所述第一接触部21位于所述第二接触部41下方,所述第一接触部21与所述第二接触部41之间有间隙;然后,操作所述锁固件5,所述固持部51穿过所述穿孔110,所述抵持部50向上抵接所述第一挡止部11,使得所述第一基座1连同所述第一端子2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座3向上移动至所述第一挡止部11与所述第二挡止部311相互抵顶,所述固持部51穿过所述穿孔110与所述锁合孔310锁合,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接触部21向上抵接所述第二接触部41底面,所述定位部33向下抵接所述第二接触部41,所述抵接部211位于所述定位部33右方,且所述抵接部211末端向上抵接所述第二接触部41底面,使得所述第二接触部41向上弯折变形,进而使得所述第二接触部41末端接触所述第一接触部21顶面。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41均为平板状,且所述第一接触部21'板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部41板面接触。
如图7和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为竖直向下方向,所述第一基座1于收容空间10上方设有所述第一挡止部11',所述插接部31设有所述第二挡止部311'位于所述第二接触部41上方。所述抵持部50位于所述第一挡止部11'上方。所述第一接触部21位于所述第二接触部41上方,所述第一接触部21与所述第二接触部41之间有间隙;操作所述锁固件5,所述固持部51穿过所述穿孔110',所述抵持部50向下抵接所述第一挡止部11',使得所述第一基座1连同所述第一端子2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座3向下移动至所述第一挡止部11'与所述第二挡止部311'相互抵持,所述固持部51穿过所述穿孔110'与所述锁合孔310'锁合,从而使得所述抵接211部向下抵接所述第二接触部41顶面。所述定位部33向上抵接所述第二接触部41,使得所述第二接触部41向下弯折变形,进而使得所述第二接触部41末端接触所述第一接触部21底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合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所述锁固件5抵接所述第一基座1,使得所述第一基座1连同所述第一端子2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座3向上移动,使得所述第一挡止部11与所述第二挡止部311之间形成的所述移动间隙D减小,至所述第一挡止部11与所述第二挡止部311相互抵顶,使得所述第一接触部21抵接所述第二接触部41底面,从而增加了所述第一接触部21与所述第二接触部41接触的接触力,使得所述第一端子2与所述第二端子4能稳定接触以达到信号稳定传输。
(2)所述第一接触部21末端与所述第二接触部41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部41末端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1接触,从而可消除所述第一端子2和所述第二端子4在传输高频信号时产生的木桩效应(openstub),有利于信号的良好传输。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
一第一连接器与一第二连接器在一第一方向上相互配接,并于配接后在一第二方向上形成一移动间隙;
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分别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设有一第一挡止部与一第二挡止部;
一锁固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贯穿配接后的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于所述移动间隙的相对距离,至所述第一挡止部与所述第二挡止部相互抵持,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定位,同时形成电性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件设有一抵持部及自抵持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形成的一固持部,所述第一挡止部设有一穿孔,所述第二挡止部设有与所述穿孔贯通的一锁合孔,所述抵持部沿所述第二方向抵持所述第一挡止部,所述固持部贯穿所述穿孔且与所述锁合孔锁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设有一收容空间,还包括多个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设有一第一接触部位于所述收容空间中;所述第二连接器设有一插接部沿水平方向进入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高度大于所述插接部高度,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多个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设有一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插接部中,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上方;所述锁固件调整所述第一连接器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器向上移动,使得所述第一端子抵接所述第二端子底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末端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底面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部末端与所述第一接触部顶面接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向上弯折形成一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末端抵接所述第二接触部底面,使得所述第二接触部弯折变形,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接触部末端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顶面。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均为水平的平板状,所述第一接触部板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板面接触。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设有所述第二挡止部。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厚度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厚度相等。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件为螺丝。
CN201520715626.0U 2015-09-16 2015-09-16 连接器组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29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5626.0U CN205029096U (zh) 2015-09-16 2015-09-16 连接器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5626.0U CN205029096U (zh) 2015-09-16 2015-09-16 连接器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29096U true CN205029096U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61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1562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29096U (zh) 2015-09-16 2015-09-16 连接器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290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0465A (zh) * 2016-12-14 2017-02-15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0465A (zh) * 2016-12-14 2017-02-15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6410465B (zh) * 2016-12-14 2019-01-01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38409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4243350U (zh) 电连接器
CN201708305U (zh) 移动存储装置及其电连接器
CN205070095U (zh) 电连接器
CN204538364U (zh) 电连接器
CN205081257U (zh) 电连接器
CN204391414U (zh) 电连接器
CN203326171U (zh) 电连接器
CN204947184U (zh) 电连接器
CN203445278U (zh) 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
CN205029096U (zh) 连接器组合
CN104901047A (zh) 电连接器
CN204216268U (zh) 电连接器
CN204947151U (zh) 电连接器
CN204947150U (zh) 电连接器
CN204947238U (zh) 电连接器
CN205029105U (zh) 电连接器
CN204257908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4809468U (zh) 电连接器
CN205081255U (zh) 卡缘连接器
CN102957008B (zh) 卡缘连接器
CN204045770U (zh) 电连接器
CN204668587U (zh) 可增强插拔力的改良型插座连接器
CN204481177U (zh) 电连接器端子组
CN205159668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