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05000U - 一种燃油泵及燃油泵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油泵及燃油泵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05000U
CN204805000U CN201520342059.9U CN201520342059U CN204805000U CN 204805000 U CN204805000 U CN 204805000U CN 201520342059 U CN201520342059 U CN 201520342059U CN 204805000 U CN204805000 U CN 204805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oil
fuel
fuel feeding
feeding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420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梅
庄新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4205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05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05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05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燃油泵对泵芯要求高,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油泵,包括泵芯、分油三通和引射接头;所述分油三通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油接口、主供油接口和次供油接口;所述进油接口连通至泵芯的泵油出口,以接收从泵芯泵入的燃油;所述主供油接口连通至发动机,用于为发动机供油;所述次供油接口连通至所述引射接头。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采用上述燃油泵的燃油泵总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油泵对泵芯的要求低,采用常规的单叶轮小泵芯即可实现大泵芯主动引射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燃油泵及燃油泵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泵以及采用上述燃油泵的燃油泵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主动驱动+回油驱动的双喷射泵双支架的油泵支架总成结构包括主动驱动喷射泵、主支架、回油驱动喷射泵、副支架和调压阀,主动驱动喷射泵安装在主支架上。由于主支架处的空间局促狭小,因此调压阀和回油驱动喷射泵设置在副支架上。该双喷射泵双支架的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管路众多,副支架的零件结构复杂;2、没有防虹吸功能,当驼峰油箱的凸包过高时,无法防止虹吸情况的发生;3、管路的连接需要大量的管接头,不易装配。
为克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燃油泵,包括主动驱动喷射泵、调压阀、调压阀座、主动驱动三通结构、远端吸油口和回油驱动喷射泵;主动驱动三通结构包括进油口、出油口和主动驱动喷射泵的进油口,其中进油口经油泵支架总成的进油管连接油泵,出油口连接油泵支架总成的出油管;调压阀安装在调压阀座上,调压阀座具有一进油口,该进油口与连接油泵支架总成回油管的回油口相连;回油驱动喷射泵包括泵体、进油口、喷嘴和扩散区,进油口与调压阀的出油管相连,喷嘴位于进油口和扩散区之间,扩散区与远端吸油口相通,远端吸油口与远端吸油管相连。上述结构集成度高,减少了管路和零件,生产工艺简单,易于装配。
但是,上述结构对泵芯的要求较高,需要双叶轮双供油的泵芯,泵芯接头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燃油泵对泵芯要求高,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燃油泵。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燃油泵,包括泵芯、分油三通和引射接头;所述分油三通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油接口、主供油接口和次供油接口;所述进油接口连通至泵芯的泵油出口,以接收从泵芯泵入的燃油;所述主供油接口连通至发动机,用于为发动机供油;所述次供油接口连通至所述引射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分油三通的进油接口通过泵出管连通至泵芯的泵油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分油三通的主供油接口通过主供油管连通至发动机,为发动机供油。
进一步的,所述分油三通的次供油接口通过次供油管连通至所述引射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分油三通的主供油接口内设置有用于关断或导通所述主供油接口的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主供油接口内还设置有弹簧和支架;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支架和单向阀上;所述单向阀可活动的抵靠于所述主供油接口的主供油入口处,以关断或导通所述主供油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阀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杆部,并且弹簧的下端抵靠于所述头部;所述头部在弹簧张力作用下抵靠于所述主供油接口的主供油入口处,将所述主供油入口堵塞。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阀的杆部可上下移动的插设于所述支架内。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油泵总成,包括储油桶和如前所述的燃油泵。
进一步的,所述燃油泵的泵芯设置于所述储油桶内,所述燃油泵的引射接头设置于储油桶下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油泵通过分油三通,一方面通过主供油接口为发动机供油;另一方面,通过次供油接口连通至引射接头,引射接头内孔径减小,该油路中的燃油在引射接头出口处产生文氏效应,形成负压,迫使燃油进入储油桶中,从而实现引射功能。在上述结构下,对泵芯的要求大大降低,采用常规的单叶轮38小泵芯即可实现43大泵芯主动引射的功能,大大降低了成本;并且上述结构简单。
同时,通过分油三通及引射接头的作用,可有效保证储油桶一直处于满油状态,即只要泵芯转动,就可以保证储油桶内有油。不再依靠回油提供引射的动力,提高了引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燃油泵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燃油泵的第一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燃油泵的第二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燃油泵中,三通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泵芯;2、泵出管;3、分油三通;31、进油接口;32、主供油接口;321、主供油入口;33、次供油接口;4、主供油管;5、次供油管;6、引射接头;7、支架;8、单向阀;81、头部;82、杆部;9、弹簧;10、储油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油泵包括泵芯、分油三通和引射接头;所述分油三通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油接口、主供油接口和次供油接口;所述进油接口连通至泵芯的泵油出口,以接收从泵芯泵入的燃油;所述主供油接口连通至发动机,用于为发动机供油;所述次供油接口连通至所述引射接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油泵对泵芯没有特殊要求,可以采用常规的各种,例如可以采用单叶轮的小泵芯,也可以采用双叶轮双供油的大泵芯。本实用新型中,在保证效果的同时,为降低成本,优选采用单叶轮的小泵芯。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泵芯通过叶轮转动将燃油从泵芯的泵油出口泵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泵芯的泵油出口连通至分油三通。上述分油三通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油接口、主供油接口和次供油接口。
其中,所述进油接口连通至泵芯的泵油出口。上述泵芯的泵油出口通过泵出管连通至分油三通的进油接口,用于将泵芯泵出的燃油引导至分油三通内。
由于分油三通的进油接口、主供油接口和次供油接口相互连通,从进油接口进入的燃油可经主供油接口和次供油接口流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分油三通的主供油接口连通至发动机,用于为发动机正常供油。具体的,所述分油三通的主供油接口通过主供油管连通至发动机,形成主油路,为发动机供油。
本实用新型中,为保证主油路内的压力,从而保证车辆下次可以顺利启动,优选情况下,所述分油三通的主供油接口内设置有用于关断或导通所述主供油接口的单向阀。上述泵芯在为发动机供油时,上述单向阀开启,使主供油接口导通,燃油可顺利通过;当泵芯停止工作时,上述单向阀关断主供油接口,使主油路内保持一定的压力,利于发动机的启动。
上述单向阀的结构及设置方式可采用机械领域所常用的各种结构,例如,所述主供油接口内还设置有弹簧和支架。支架固定于主供油接口内。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支架和单向阀上,对单向阀施加一定的张力。所述单向阀可活动的抵靠于所述主供油接口的主供油入口处,以关断或导通所述主供油接口。
泵芯工作时,从泵芯至主供油接口的管路内产生压力,克服弹簧施加于单向阀上的整理,将单向阀顶开,使主供油接口导通。当泵芯停止工作时,单向阀在弹簧的张力作用下,抵靠于主供油接口的主供油入口处,将助攻有接口堵塞。
为保证经泵芯至主油路内的燃油顺利流动,通常弹簧只需对单向阀施加较小的张力,保证处于燃油通过时即可打开即可。
同时,上述结构下,通过支架的支撑作用,可限制单向阀的位移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单向阀可采用常规的各种结构。具体的,所述单向阀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杆部,并且弹簧的下端抵靠于所述头部;所述头部在弹簧张力作用下抵靠于所述主供油接口的主供油入口处,将所述主供油入口堵塞。
优选情况下,所述单向阀的杆部可上下移动的插设于所述支架内,从而保证单向阀上下运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分油三通的次供油接口连通至所述引射接头。具体的,所述分油三通的次供油接口通过次供油管连通至所述引射接头。
使用时,上述引射接头设置于储油桶的底部,引射接头内孔径减小,根据文氏效应,在受限流动在通过缩小的过流断面时,流体出现流速或流量增大的现象,其流量与过流断面成反比。而由伯努力定律知流速的增大伴随流体压力的降低,即常见的文氏现象。通俗地讲,该效应是指在高速流动的流体附近会产生低压,从而产生吸附作用。
由此可知,上述油路中的燃油在引射接头出口处产生文氏效应,形成负压,迫使燃油进入储油桶中,从而达到良好的引射效果,提高引射效率。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油泵总成,包括储油桶和如前所述的燃油泵。
优选情况下,所述燃油泵的泵芯设置于所述储油桶内,所述燃油泵的引射接头设置于储油桶下方。
下面结合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燃油泵和燃油泵总成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该燃油泵总成包括储油桶10和燃油泵。燃油泵设置于储油桶10内。
参见图2和图3。上述燃油泵包括泵芯1、分油三通3和引射接头6。
其中,分油三通3的结构参见图4和图5,其具体包括进油接口31、助攻有接口和次供油接口33。进油接口31、主供油接口32和次供油接口33在分油三通3内部相互连通。主供油接口32内设置有支架7、弹簧9和单向阀8。
其中,支架7固定于主供油接口32内,弹簧9设置于支架7和单向阀8之间。
单向阀8具体包括互为一体的杆部82和头部81。杆部82向上插设于支架7内,并且可上下移动。弹簧9套设于杆部82,并且弹簧9的两端分别抵靠于上述支架7和单向阀8的头部81上。
单向阀8的头部81位于主供油接口32的入口处,并且单向阀8的头部81大于主供油接口32的入口,单向阀8的头部81在弹簧9张力作用下抵靠于主供油接口32的入口处时,头部81可堵塞主供油接口32的入口,从而实现将主供油接口32关断。
回到图2和图3。分油三通3的进油接口31通过泵出管2连通至泵芯1的泵油出口。分油三通3的主供油接口32通过主供油管4连通至发动机,为发动机供油。分油三通3的次供油接口33通过次供油管5连通至引射接头6。
引射接头6设置于储油桶10外,并位于储油桶10底部。
下面对上述燃油泵的工作过程进行进一步说明。
当燃油泵处于停机状态时,主供油接口32内,单向阀8在弹簧9张力作用下抵靠于主供油入口321,将主供油接口32关断。同时,弹簧9的弹力较小,当有燃油通过时即可打开,即单向阀8上移,保证燃油通过。当泵芯1断电后,管路内燃油失去流动的动力,在弹簧9的作用下,单向阀8迅速回位,保证管路内压力,从而保证车辆下次可以顺利启动。
为泵芯1通电,泵芯1将储油桶10内的燃油从泵芯1的泵油出口泵出,燃油沿泵出管2从进油接口31流入分油三通3内。流入分油三通3的燃油大部分在主供油接口32的主供油入口321处向上将单向阀8顶开,燃油流入主供油接口32,并沿主供油管4流动,为发动机供油。
另一部分燃油从次供油接口33流入次供油管5,并进入引射接头6。由于引射接头6的喷孔孔径大大小于次供油管5管径,燃油在引射接头6喷孔处的流速急剧增加,从而在其周围区域内形成负压,迫使燃油进入储油桶10中,从而实现引射功能,使储油桶10一直处于满油状态,从而保证泵芯1泵油的需要。只要泵芯1转动,即可保证储油桶10内有油。不再依靠回油提供引射的动力,提高了引射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燃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芯(1)、分油三通(3)和引射接头(6);
所述分油三通(3)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油接口(31)、主供油接口(32)和次供油接口(33);所述进油接口(31)连通至泵芯(1)的泵油出口,以接收从泵芯(1)泵入的燃油;所述主供油接口(32)连通至发动机,用于为发动机供油;所述次供油接口(33)连通至所述引射接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油三通(3)的进油接口(31)通过泵出管(2)连通至泵芯(1)的泵油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油三通(3)的主供油接口(32)通过主供油管(4)连通至发动机,为发动机供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油三通(3)的次供油接口(33)通过次供油管(5)连通至所述引射接头(6)。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油三通(3)的主供油接口(32)内设置有用于关断或导通所述主供油接口(32)的单向阀(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供油接口(32)内还设置有弹簧(9)和支架(7);
所述弹簧(9)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支架(7)和单向阀(8)上;所述单向阀(8)可活动的抵靠于所述主供油接口(32)的主供油入口(321)处,以关断或导通所述主供油接口(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8)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头部(81)和杆部(82);
所述弹簧(9)套设于所述杆部(82),并且弹簧(9)的下端抵靠于所述头部(81);
所述头部(81)在弹簧(9)张力作用下抵靠于所述主供油接口(32)的主供油入口(321)处,将所述主供油入口(321)堵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8)的杆部(82)可上下移动的插设于所述支架(7)内。
9.一种燃油泵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桶(10)和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油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油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泵的泵芯(1)设置于所述储油桶(10)内,所述燃油泵的引射接头(6)设置于储油桶(10)下方。
CN201520342059.9U 2015-05-25 2015-05-25 一种燃油泵及燃油泵总成 Active CN204805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42059.9U CN204805000U (zh) 2015-05-25 2015-05-25 一种燃油泵及燃油泵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42059.9U CN204805000U (zh) 2015-05-25 2015-05-25 一种燃油泵及燃油泵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05000U true CN204805000U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89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42059.9U Active CN204805000U (zh) 2015-05-25 2015-05-25 一种燃油泵及燃油泵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050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3396A (zh) * 2020-11-13 2022-05-13 纬湃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 燃油泵组件
CN114962095A (zh) * 2022-05-28 2022-08-30 浙江睿峰电喷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汽车电喷燃油泵支架总成的调压阀塑料座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3396A (zh) * 2020-11-13 2022-05-13 纬湃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 燃油泵组件
CN114962095A (zh) * 2022-05-28 2022-08-30 浙江睿峰电喷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汽车电喷燃油泵支架总成的调压阀塑料座组件
CN114962095B (zh) * 2022-05-28 2024-05-17 浙江睿峰电喷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喷燃油泵支架总成的调压阀塑料座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05000U (zh) 一种燃油泵及燃油泵总成
WO2007115102A3 (en) Fuel system with pressure regulation and pressure relief
CN208718814U (zh) 一种燃油泵总成的汽油压力调节器降噪结构
CN102213164A (zh) 双喷嘴系统
CN204900230U (zh) 一种用于电磁泵中的活塞阀
JPS62159761A (ja) 燃料タンク均等化装置
CN210370974U (zh) 单回油驱动双引射结构燃油泵总成
CN215890272U (zh) 燃油泵的燃油供油装置
CN204371535U (zh) 一种输油泵回油结构
CN204610098U (zh) 一种燃油箱输油管路装置
CN210315851U (zh) 一种水箱泵冲系统
CN102825053A (zh) 一种高压清洗机无负载起动高压管路卸压机构
CN104632480A (zh) 一种输油泵回油结构
CN202520452U (zh) 一种用于汽车直喷发动机的燃油泵泵芯
CN213392467U (zh) Pwm信号控制无刷燃油泵总成
CN218882636U (zh) 直线行走阀及挖掘机
CN220395862U (zh) 具有四通接头的燃油泵
CN210106274U (zh) 一种集成新型逆流阀的射流三通管
CN204476638U (zh) 双轨高压电动燃油泵总成
CN211777986U (zh) 新型供油泵
CN214092105U (zh) 一种燃油滤清器总成
CN103615340B (zh) 一种柴油机冬季用零号油装置
CN203628258U (zh) 一种柱塞泵抗产气液态介质气化装置
CN219974466U (zh) 一种油田降阻剂加注器
CN215890271U (zh) 燃油泵的燃油供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