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93216U - 一种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93216U
CN204793216U CN201520474593.5U CN201520474593U CN204793216U CN 204793216 U CN204793216 U CN 204793216U CN 201520474593 U CN201520474593 U CN 201520474593U CN 204793216 U CN204793216 U CN 2047932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punch
knife
shape
horizontal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745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承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weike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weike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weike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weike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745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932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932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9321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板、凸模、压料板、凹模和下模板,上模板与下模板的俯视形状为矩形,下模板上含有四根导柱并分别位于下模板的四个角上,每根导柱上套有位于上模板的四个角上的导套,导套沿着导柱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带动上模板作上下运动,凸模与凹模上皆固定有刀片,凸模形状为柱体,凸模从中间贯穿压料板,凹模具有柱形型腔,柱形型腔的底面形状及面积与凸模的底面形状及面积相同,凸模与柱形型腔的底面形状皆为边的个数小于7的正多边形,由于相邻两个多边形可以共用一条边,在冲压时,以上一次冲压的一条边为下一次冲压的一条边继续冲压,可以冲压出更多的料片,节约板材。

Description

一种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反射面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
背景技术
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
卫星天线就是常说的大锅,属于天线中重要的一种,卫星天线是一个金属抛物面,负责将卫星信号反射到位于焦点处的馈源和高频头内。卫星天线的作用是收集由卫星传来的微弱信号,并尽可能去除杂讯,大多数天线通常是抛物面状的,也有一些多焦点天线是由球面和抛物面组合而成,卫星信号通过抛物面天线的反射后集中到它的焦点处。
卫星天线中的抛物面也叫反射面,用于反射信号。反射面是一种椭圆形状,目前制作反射面的主要工艺为冲压,常见的是在宽度为1250mm的金属板材9上,利用圆形模具冲压形成一个圆形的料片8,生产中称为“下料”,请参照图1,然后对这个冲压形成的圆形的料片8根据需要制作的天线反射面的大小,挑选合适的模具或者调整模具的大小对该圆形的料片8进一步冲压作二次成型。
请参照图1,为了节省材料,在每次下料时,只得在与上一次冲压圆形的料片8形成的圆相切之处进行下一次冲压,这样一片金属板材9只能冲压出很少的料片8,造成了材料的浪费,使得生产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冲压模具或者冲压方法,能够解决上述材料浪费的问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代替原有的圆形下料模具,这种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的形状为正多边形,并且边数小于7,使得每个正多边形之间可以共用一条边,增加了每块板材下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板、凸模、压料板、凹模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下模板的俯视形状为矩形,所述下模板上含有四根导柱并分别位于所述下模板的四个角上,每根所述导柱上套有导套,所述导套分别位于所述上模板的四个角上,并且所述导套从上至下贯穿所述上模板,所述导套沿着所述导柱在垂直方向上移动,所述导套带动所述上模板在垂直方向上作上下运动,所述凸模与所述凹模上皆固定有刀片,所述凸模形状为柱体,所述凸模从中间贯穿所述压料板,所述凹模具有柱形型腔,所述柱形型腔的底面形状及面积与所述凸模的底面形状及面积相同,所述凸模嵌于所述压料板内,所述凸模与所述柱形型腔的底面形状皆为正多边形,所述正多边形的边的个数小于7。
作为优选,所述压料板的俯视形状、所述凹模的俯视形状皆与所述凸模的底面形状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凸模的每一条边上固定一个凸模刀片,所述凸模的每一条边上固定一个凸模刀片,所述凸模刀片由凸模水平刀柄与凸模刀口部分互相垂直连接形成,所述凸模刀口的方向为垂直向下,所述凸模刀口位于所述柱体的每一个侧面上。
作为优选,每一个所述凸模水平刀柄由至少两个凸模定位销和至少两个凸模定位螺栓固定于所述凸模上,每两个所述凸模水平刀柄之间使用凸模异形销连接,所述凸模异形销包括凸模异形键和凸模销子,所述凸模异形键为轴对称形状,所述凸模异形键的两半分别嵌入两个所述凸模水平刀柄端面中,将两个所述凸模水平刀柄端面拼接,所述凸模销子从两个所述凸模水平刀柄端面的拼接处贯穿所述凸模异形键的中心并且插入所述凸模。
作为优选,所述凹模的每一条边上固定一个凹模刀片,所述凹模刀片由凹模水平刀柄与凹模刀口部分互相垂直连接形成,所述凹模刀口的方向为垂直向上,所述凹模刀片的刀口位于所述柱形型腔的每一个侧面上。
作为优选,每一个所述凹模水平刀柄由至少两个凹模定位销和至少两个凹模定位螺栓固定于所述凹模上,每两个所述凹模水平刀柄之间使用凹模异形销连接,所述凹模异形销包括凹模异形键和凹模销子,所述凹模异形键为轴对称形状,所述凹模异形键的两半分别嵌入两个所述凹模水平刀柄端面中,将两个所述凹模水平刀柄端面拼接,所述凹模销子从两个所述凹模水平刀柄端面的拼接处贯穿所述凹模异形键的中心并且插入所述凹模。
作为优选,所述压料板下底面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凹模上底面的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固定于冲压机上。
作为优选,所述冲压机为液压冲压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从上至下由上模板、凸模、压料板、凹模和下模板组成,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下模板的俯视形状为矩形,所述下模板上含有四根导柱并分别位于所述下模板的四个角上,每个所述导柱上套有导套,所述导套分别位于所述上模板的四个角上,并且所述导套从上至下贯穿所述上模板,所述导套沿着所述导柱在垂直方向上移动,所述导套带动所述上模板在垂直方向上作上下运动,所述凸模与所述凹模上皆固定有刀片,所述凸模形状为柱体,所述凸模从中间贯穿所述压料板,所述凹模具有柱形型腔,所述柱形型腔的底面形状及面积与所述凸模的底面形状及面积相同,所述凸模嵌于所述压料板内,所述凸模与所述柱形型腔的底面形状皆为正多边形,所述正多边形的边的个数小于7,由于相邻两个多边形可以共用一条边,则在冲压下料时,以上一次冲压的正多边形的一条边为下一次冲压的正多边形的一条边继续冲压,那么在同样面积的金属板材上,正多边形的模具可以冲压出更多的料片,因此能够节约板材,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圆形模具的下料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凸模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凹模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下料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下料后的料片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偏摆机下料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下料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下料示意图。
现有技术图示:8-料片、9-金属板材;
本发明图示:1-上模板、2-凸模、21-凸模刀片、211-凸模水平刀柄、212-凸模刀口、22-凸模定位销、23-凸模定位螺栓、24-凸模异形销、241-凸模异形键、242-凸模销子、3-压料板、4-凹模、41-凹模刀片、411-凹模水平刀柄、412-凹模刀口、42-凹模定位销、43-凹模定位螺栓、44-柱形型腔、45-凹模异形销、451-凹模异形键、452-凹模销子、5-下模板、6-导柱、7-导套、8-料片、9-金属板材、10-偏摆机、20-冲压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从上至下包括上模板1、凸模2、压料板3、凹模4和下模板5,凸模2与压料板3与上模板1连为一体,凸模2从中间贯穿压料板3,凸模2可与压料板3分离,上模板1与下模板5的俯视形状为矩形,下模板5上含有四根导柱6并分别位于下模板5的四个角上,四根导柱6对应上模板1四个角上的四个导套7,每个所述导柱6上套有导套7,导套7从上至下贯穿整个上模板1,导套7套在导柱6上可以沿导柱6的轴向移动,也就是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导套7带动上模板1在垂直方向上作上下运动,凸模2与凹模4上皆固定有刀片,金属板材9放置在压料板3与凹模4之间,在冲压下料时,导套7沿着导柱6向下运动,此时压料板3给予金属板材9向下的压力,凹模4给予金属板材9向上的压力,这样在垂直方向上,两个方向相反的力产生了平衡,使得金属板材9平衡在凸模2与凹模4之间。
较佳地,导套7与导柱6之间为滑动摩擦或者滚动摩擦。
较佳地,四根导柱6中有三根直径相同,第四根导柱6直径与其它三根导柱6的直径不相等,这是因为在安装上模板1与下模板5时,当凸模2的中心与上模板1的中心不重合、凹模4的中心也与下模板5的中心不重合时,在上模板1与下模板5安装时,若是安装时凸模2的位置与凹模4的位置不对应,则上模板1上的四个导套7无法与导柱6对应,其中必然有一个导套7需要套在一个直径不相同的导柱6上,因此该导套7必然无法套在该导柱6上,则上模板1与下模板5必然无法连接,此时需要转动上模板1直至凸模2的位置与凹模4的位置相对应时,则上模板1上的四个导套7能够与导柱6对应,上模板1与下模板5能够通过导套7套在导柱6上而相互连接。
请参照图4,凹模4中间有一个柱形型腔44,柱形型腔44为六棱柱形状,上底面与下底面皆为正六边形,请参照图3,凹模4的俯视形状也为正六边形,凸模2的形状及体积与柱形型腔44的形状及体积完全相同,即凸模2也为六棱柱形状,凸模2的下底面也为正六边形,当上模板1向下运动,压料板3在接触到凹模4之后,由于凹模4的支撑,压料板3保持位置不变,压料板3中间的凸模2继续向下运动,直至将料片8从金属板材9上冲出,此时凸模2将柱形型腔44填充,凸模2的形状与柱形型腔44的形状契合,形成的料片8位于柱形型腔44底部,料片8为凸模2下底面的形状,即为正六边形。在本发明中凸模2与凹模4的正多边形的边数必须小于7,若是边数大于7,则正多边形逐渐接近于圆形,在冲压下料时,每个料片8所共用的边的长度减小,则依旧会产生浪费材料的问题。
在将金属板材9进行冲压下料后,对于每个料片8根据需要制作的天线反射面的大小来进行二次冲压成型,对于卫星电视的天线反射面来说,其形状一般为椭圆形,因此凸模2的下底面的面积大于天线反射面的面积,并且凸模2下底面的正六边形内切圆半径的长度大于天线反射面的长半轴的长度,这样才能保证在形成的料片8上制作需要的天线反射面。
较佳地,压料板3的形状也为正六边形,压料板3下底面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凹模4上底面的面积,一般地,压料板3下底面面积等于凹模4上底面的面积,这样能在冲压金属板材9时,更好地平衡金属板材9,避免因为压料板3多余面积上给予金属板材9的压力而使得金属板材9变形。
请参照图3,凸模2的每一条边上固定一个凸模刀片21,共有六个凸模刀片21,由于凸模2为正六边形,那么每个凸模刀片21为相同形状、相同厚度、相同宽度,这样才能保证金属板材9在被冲压下料时,在料片8的切割处能够受力均匀,凸模刀片21包括凸模水平刀柄211和凸模刀口212,凸模水平刀柄211和凸模刀口212相互垂直并且相互连接,凸模刀口212的方向为垂直向下,凸模刀口212位于凸模2的最外侧,也就是说凸模刀口212位于凸模2的六棱柱的每一个侧面上。
较佳地,请继续参照图3,每一个凸模水平刀柄211由两个凸模定位销22和三个凸模定位螺栓23固定于所述凸模2上,凸模定位销22是用于在安装凸模刀片21时,先将凸模水平刀柄211在垂直方向上定位在凸模2底面上,然后使用三个凸模定位螺栓23将凸模水平刀柄211定位在凸模2底面上,避免凸模刀片21左右晃动,凸模定位螺栓23分别位于凸模水平刀柄211的两端与中间。每两个凸模水平刀柄211之间使用凸模异形销24连接,所述凸模异形销24包括凸模异形键241和凸模销子242,所述凸模异形键241为轴对称形状,每个凸模水平刀柄211两端的端面中都有一个凹陷,这个凹陷的形状与凸模异形销24一半的形状完全相同,一般地,凸模异形销24由两个梯形柱将上底面拼接形成,则凸模水平刀柄211两端的端面中的凹陷形状即为梯形柱形状,因此凸模异形键24的两半分别嵌入两个所述凸模水平刀柄211端面的凹陷中,则两个凸模水平刀柄211端面拼接,凸模销子242从两个凸模水平刀柄211端面的拼接处贯穿所述凸模异形键24的中心并且插入凸模2中。
请参照图4,凹模4内的柱形型腔44的每一条边上固定一个凹模刀片41,共有六个凹模刀片41,由于柱形型腔44为六棱柱形状,那么同样每个凹模刀片41为相同形状、相同厚度、相同宽度,这样才能保证金属板材9在被冲压下料时,在料片8的切割处能够受力均匀,凹模刀片41分为凹模水平刀柄411和凹模刀口412,凹模水平刀柄411和凹模刀口412相互垂直并且相互连接,凹模刀口412的方向为垂直向上,凹模刀口412位于柱形型腔44的每一个侧面上。一般地,当上模板1向下运动到使得凸模刀口212到达金属板材9时,为了避免凸模刀口212与凹模刀口412相互碰撞,那么凸模刀口212与凹模刀口412必然不在同一个垂直面上,在冲压下料时,料片8被冲出的瞬间,凹模刀口412紧贴凸模刀口212。
较佳地,请继续参照图4,每一个凹模水平刀柄411由两个凹模定位销42和三个凹模定位螺栓43固定于所述凹模4上,凹模定位销42是用于在安装凹模刀片41时,先将凹模水平刀柄411在垂直方向上定位在凹模4底面上,然后使用三个凹模定位螺栓43将凹模水平刀柄411在水平方向上定位在凹模4的上底面上,避免凹模刀片41左右晃动,凹模定位螺栓43分别位于凹模水平刀柄411的两端与中间。每两个凹模水平刀柄411之间使用凹模异形销45连接,所述凹模异形销45包括凹模异形键451和凹模销子452,所述凹模异形键451为轴对称形状,每个凹模水平刀柄411两端的端面中都有一个凹陷,这个凹陷的形状与凹模异形销45一半的形状完全相同,一般地,凹模异形键451由两个梯形柱将上底面拼接形成,则凹模水平刀柄411两端的端面中的凹陷形状即为梯形柱形状,因此凹模异形键451的两半分别嵌入两个凹模水平刀柄411端面的凹陷中,则两个凹模水平刀柄411端面拼接,凹模销子452从两个凹模水平刀柄411端面的拼接处贯穿凹模异形键451的中心并且插入凹模4中。
较佳地,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一般固定于冲压机20上,一般使用液压作为动力驱动冲压机20作冲压下料。
一般地,使用上述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的下料方法为:将金属板材9送入冲压机20中上模板1与下模板5之间冲压形成若干个互相共用一条边孔,同时形成了若干个料片8,料片8的个数等于孔的个数。也就是说现在金属板材9上冲压出一个料片8,留下一个面积大于后续二次冲压需要形成的天线反射面面积的第一五边形孔,然后将金属板材9移动,使得未冲压的部分移至上模板1与下模板5之间,并且使得下一个料片8冲压后形成的第二五边形孔与第一五边形孔共用同一条边,依上述方法冲压整个金属板材9,直至整个金属板材9冲压后剩余的面积不能再被冲压形成与第一五边形孔形状相同、面积相等的孔。较佳地,为了进一步节省原材料,也可以更换面积较小的模具,在冲压后的金属板材9上继续冲压形成较小的料片8,这种较小的料片8用于制作形成小型的天线反射面。
较佳地,请参照图7,将偏摆机10与上模板1冲压下模板5的频率调为相等,将金属板材9依次通过整平机(未图示)和偏摆机10后送入上模板1与下模板5之间冲压成一个料片8后,偏摆机10将金属板材9未冲压的部分偏摆至上模板1与下模板5之间进行下一次冲压,按照上述方法冲压金属板材9,直至金属板材9被冲压完毕。使用偏摆机10可以避免使用人工移动金属板材9进行冲压造成的问题,如偏摆频率不一致、偏摆幅度不一致等,提高偏摆和冲压的精准度,节省人力,降低成本。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请参照图8,凸模2与凹模4的俯视形状为正五边形。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请参照图9,凸模2与凹模4的俯视形状为正三角形。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板、凸模、压料板、凹模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下模板的俯视形状为矩形,所述下模板上含有四根导柱并分别位于所述下模板的四个角上,每个所述导柱上套有导套,所述导套分别位于所述上模板的四个角上,并且所述导套从上至下贯穿所述上模板,所述导套沿着所述导柱在垂直方向上移动,所述导套带动所述上模板在垂直方向上作上下运动,所述凸模与所述凹模上皆固定有刀片,所述凸模形状为柱体,所述凸模从中间贯穿所述压料板,所述凹模具有柱形型腔,所述柱形型腔的底面形状及面积与所述凸模的底面形状及面积相同,所述凸模嵌于所述压料板内,所述凸模与所述柱形型腔的底面形状皆为正多边形,所述正多边形的边的个数小于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板的俯视形状、所述凹模的俯视形状皆与所述凸模的底面形状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的每一条边上固定一个凸模刀片,所述凸模刀片由凸模水平刀柄与凸模刀口部分互相垂直连接形成,所述凸模刀口的方向为垂直向下,所述凸模刀口位于所述柱体的每一个侧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凸模水平刀柄由至少两个凸模定位销和至少两个凸模定位螺栓固定于所述凸模上,每两个所述凸模水平刀柄之间使用凸模异形销连接,所述凸模异形销包括凸模异形键和凸模销子,所述凸模异形键为轴对称形状,所述凸模异形键的两半分别嵌入两个所述凸模水平刀柄端面中,将两个所述凸模水平刀柄端面拼接,所述凸模销子从两个所述凸模水平刀柄端面的拼接处贯穿所述凸模异形键的中心并且插入所述凸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的每一条边上固定一个凹模刀片,所述凹模刀片由凹模水平刀柄与凹模刀口部分互相垂直连接形成,所述凹模刀口的方向为垂直向上,所述凹模刀片的刀口位于所述柱形型腔的每一个侧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凹模水平刀柄由至少两个凹模定位销和至少两个凹模定位螺栓固定于所述凹模上,每两个所述凹模水平刀柄之间使用凹模异形销连接,所述凹模异形销包括凹模异形键和凹模销子,所述凹模异形键为轴对称形状,所述凹模异形键的两半分别嵌入两个所述凹模水平刀柄端面中,将两个所述凹模水平刀柄端面拼接,所述凹模销子从两个所述凹模水平刀柄端面的拼接处贯穿所述凹模异形键的中心并且插入所述凹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板下底面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凹模上底面的面积。
8.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固定于冲压机上。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机为液压冲压机。
CN201520474593.5U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932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74593.5U CN204793216U (zh)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74593.5U CN204793216U (zh)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93216U true CN204793216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33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74593.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93216U (zh)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9321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6906A (zh) * 2015-07-03 2015-10-07 斯威克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及下料方法
CN109228044A (zh) * 2018-10-25 2019-01-18 杭州藤仓橡胶有限公司 织布投放工装及投放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6906A (zh) * 2015-07-03 2015-10-07 斯威克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及下料方法
CN104966906B (zh) * 2015-07-03 2017-10-13 斯威克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及下料方法
CN109228044A (zh) * 2018-10-25 2019-01-18 杭州藤仓橡胶有限公司 织布投放工装及投放方法
CN109228044B (zh) * 2018-10-25 2023-09-15 杭州藤仓橡胶有限公司 织布投放工装及投放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33384A (zh) 一种冲压复合模具
CN202180137U (zh) 多工位级进模具
CN206882509U (zh) 一种片端子的冲压模具
CN204793216U (zh) 一种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
CN103203413B (zh) 外圈连续冲压模具
CN103817262A (zh) 一种四连动合页卷圆设备
CN202411211U (zh) 冲孔、切断、弯曲、成型四工步半自动连续冲压模具
CN204892703U (zh) 一种用于连续模切边与90度折弯同步完成的冲压模具
CN202129366U (zh) 用于工件深拉伸的组合模具
CN207076846U (zh) 高精度薄板压形冲斜孔模具组件
CN203725654U (zh) 一种四连动合页卷圆设备
CN104966906A (zh) 一种天线反射面的下料模具及下料方法
CN202052855U (zh) 具有调整机构的冲压模具
CN202803948U (zh) 一种高效弹片成型设备
CN202336540U (zh) 基于90°腹板面反向翻边所用的翻边成型模具
CN202291065U (zh) 开罐器连续冲压模具结构
CN209288059U (zh) 一种五金冲压模具一次性多角度冲压结构
CN203061703U (zh) 一种v形折弯模具
CN202934027U (zh) 多孔类产品冲孔整形连续模具
CN202367063U (zh) 一种大型折弯机压板模具
CN202239180U (zh) 一种壳体的连续模具
CN113843313A (zh) 一种钣金加工用五金模具
CN204974926U (zh) 切角打孔一次成型模具
CN107552647A (zh) 一种零件压形装置
CN204974850U (zh) 一种用于钢安全壳u型支撑架的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