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61102U - 便携车载两用充电机 - Google Patents

便携车载两用充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61102U
CN204761102U CN201520496545.6U CN201520496545U CN204761102U CN 204761102 U CN204761102 U CN 204761102U CN 201520496545 U CN201520496545 U CN 201520496545U CN 204761102 U CN204761102 U CN 204761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r
radiator casing
radiator
dual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965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前进
张�浩
冯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TONSLOAD POWER-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TONSLOAD POWER-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TONSLOAD POWER-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TONSLOAD POWER-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965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61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61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61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体积小巧,性能可靠,方便车外便携或者车内装配的便携车载两用充电机,包括散热器壳体、与散热器壳体扣合的底板、位于散热器壳体内的充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散热器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向壳体内延伸的隔断部,所述隔断部与壳体内壁以及底板形成独立的腔室,充电机组件中的变压器放置在腔室中,充电机组件中的发热组件紧贴固定在隔断部的侧面,腔室内灌注导热硅胶,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体积小巧、性能可靠、方便车内装配、并方便携带、适用范围广等显著的优点。

Description

便携车载两用充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体积小巧,性能可靠,方便车外便携或者车内装配的便携车载两用充电机。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电池为电动汽车的能量供应单元,其续航里程与电动汽车本身的重量和其载荷的重量相关。传统的电动汽车将充电机内置于电动汽车车体中,这就要求充电机具有较小的体积和较轻的重量。但是有些特殊用途的电动汽车,如旅游光车、扫地机等,由于其体积的限制,不能将充电机内置于车身中,这就要求采用便携式充电机。传统的充电机设计,只能够保证上述应用方式的一种,这给充电机应用的选型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同时充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热量,过多的热量若无法及时排出,将严重影响充电机内部电路的工作稳定性,甚至影响设备使用寿命。所以无论是车载式充电机还是便携式充电,都必须保证在其所使用环境中充电机的散热器外壳对充电机能够起到良好的散热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以及实际使用要求,提出一种结构合理,能够有效提高散热效率、增强设备工作稳定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便携车载两用充电机。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便携车载两用充电机,包括散热器壳体、与散热器壳体扣合的底板、位于散热器壳体内的充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散热器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向壳体内延伸的隔断部,所述隔断部与壳体内壁以及底板形成独立的腔室,充电机组件中的变压器放置在腔室中,充电机组件中的发热组件紧贴固定在隔断部的侧面,腔室内灌注导热硅胶。
本实用新型所述隔断部与散热器壳体为压铸成型的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器壳体外侧对应设有散热鳍片及散热风扇,散热鳍片绕散热风扇呈发射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器壳体上设有把手,把手具有两个安装固定孔,此两个安装固定孔位置位于散热壳体中心线上;更进一步此两个安装固定孔设置在散热鳍片上,此两个安装固定孔以散热器中心为对称点,呈对称分布;更进一步此两安装固定孔间距为160mm。把手可以经过螺丝连接在散热器壳体上,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拆装,从而增加了此充电机的应用范围,既可以作为车载使用也可以作为便携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在上述散热器内部安装有实现充电机功能的电路板,电路板上安装有实现充电机功能的功率器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器壳体上设有用于对充电机进行固定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为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充电电路中的变压器元件放置于隔断在壳体内形成的腔室中,功率管等发热元件通过弹簧卡等固定手段紧贴于壳体内的隔断部的侧面,各部件放置完毕后,通过对各腔室灌注导热硅胶加强对各部件的散热。充电机工作时,发热元件发出的热量通过隔断部迅速传递至散热器壳体,再通过散热风扇和散热鳍片迅速导出,有效提高散热效率,进而达到提高设备工作稳定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更进一步,本使用新型底盖的设计,车载方式在在底盖端部设置有延伸,在延伸部设置有安装固定孔。本实例实施中安装固定孔设置为两边椭圆形,但是此安装不限于实例实施中的形式。便携方式底盖端部也设有延伸,便于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体积小巧、性能可靠、方便车内装配、兼容方便携带、适用范围广等显著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把手装配完毕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把手拆卸完毕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散热器壳体1、底板2、充电机组件3、隔断部4、把手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携车载两用充电机,包括散热器壳体1、与散热器壳体扣合的底板2、位于散热器壳体内的充电机组件3,其特征在于散热器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向壳体内延伸的隔断部4,所述隔断部与壳体内壁以及底板形成独立的腔室,充电机组件中的变压器放置在腔室中,充电机组件中的发热组件紧贴固定在隔断部的侧面,腔室内灌注导热硅胶,所述发热组件为功率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隔断部4与散热器壳体1为压铸成型的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器壳体1外侧对应设有散热鳍片及散热风扇,散热鳍片绕散热风扇呈发射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器壳体上设有把手5,把手5具有两个安装固定孔,此两个安装固定孔位置位于散热壳体中心线上;更进一步此两个安装固定孔设置在散热鳍片上,此两个安装固定孔以散热器中心为对称点,呈对称分布;更进一步此两安装固定孔间距为160mm。把手可以经过螺丝螺母连接在散热器壳体上,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拆装,从而增加了此充电机的应用范围,既可以作为车载使用也可以作为便携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在上述散热器内部安装有实现充电机功能的电路板,电路板上安装有实现充电机功能的功率器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器壳体上设有用于对充电机进行固定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为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充电电路中的变压器元件放置于隔断在壳体内形成的腔室中,功率管等发热元件通过弹簧卡等固定手段紧贴于壳体内的隔断部的侧面,各部件放置完毕后,通过对各腔室灌注导热硅胶加强对各部件的散热,充电机工作时,发热元件发出的热量通过隔断部迅速传递至散热器壳体,再通过散热风扇和散热鳍片迅速导出,有效提高散热效率,进而达到提高设备工作稳定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更进一步,本使用新型底盖的设计,车载方式在在底盖端部设置有延伸,在延伸部设置有安装固定孔。本实例实施中安装固定孔设置为两边椭圆形,但是此安装不限于实例实施中的形式。便携方式底盖端部也设有延伸,便于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体积小巧、性能可靠、方便车内装配、并方便携带、适用范围广等显著的优点。

Claims (6)

1.一种便携车载两用充电机,包括散热器壳体、与散热器壳体扣合的底板、位于散热器壳体内的充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散热器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向壳体内延伸的隔断部,所述隔断部与壳体内壁以及底板形成独立的腔室,充电机组件中的变压器放置在腔室中,充电机组件中的发热组件紧贴固定在隔断部的侧面,腔室内灌注导热硅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车载两用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部与散热器壳体为压铸成型的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车载两用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壳体外侧对应设有散热鳍片及散热风扇,散热鳍片绕散热风扇呈发射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车载两用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壳体上设有把手,把手具有两个安装固定孔,此两个安装固定孔位置位于散热壳体中心线上;此两个安装固定孔设置在散热鳍片上,此两个安装固定孔以散热器中心为对称点,呈对称分布;此两安装固定孔间距为16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车载两用充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上述散热器内部安装有实现充电机功能的电路板,电路板上安装有实现充电机功能的功率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车载两用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壳体上设有用于对充电机进行固定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为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固定孔,散热器壳体的侧面或底面设有连接机构。
CN201520496545.6U 2015-07-10 2015-07-10 便携车载两用充电机 Active CN204761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96545.6U CN204761102U (zh) 2015-07-10 2015-07-10 便携车载两用充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96545.6U CN204761102U (zh) 2015-07-10 2015-07-10 便携车载两用充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61102U true CN204761102U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75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96545.6U Active CN204761102U (zh) 2015-07-10 2015-07-10 便携车载两用充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6110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9516A (zh) * 2019-08-29 2021-03-05 动态Ad有限责任公司 传感器壳体
US11950397B2 (en) 2019-08-27 2024-04-02 Motional Ad Llc Cooling solutions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50397B2 (en) 2019-08-27 2024-04-02 Motional Ad Llc Cooling solutions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CN112449516A (zh) * 2019-08-29 2021-03-05 动态Ad有限责任公司 传感器壳体
CN112449516B (zh) * 2019-08-29 2022-08-26 动态Ad有限责任公司 传感器壳体
US11940234B2 (en) 2019-08-29 2024-03-26 Motional Ad Llc Sensor hous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6817B (zh) 电子装置的散热结构及散热器外壳
CN102231542A (zh) 电动车的电池充电装置
CN204761102U (zh) 便携车载两用充电机
CN105552475A (zh) 一种自然散热式电池模组
CN205355107U (zh) 通用镁合金电池箱
CN109413935B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器的散热装置
CN203206152U (zh) 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06077923U (zh) 电动汽车用直流空调压缩机内嵌式大功率控制器
CN205508905U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电池外壳结构
CN205355108U (zh) 镁合金电池箱结构
CN201303300Y (zh) 可将汽车内燃机热量发电的装置
CN217518807U (zh) 一种车载充气泵
CN204340600U (zh) 汽车空调用ptc加热器
CN107305933A (zh) 一种具有抽拉式可拆卸保温罩的动力电池箱体
CN110010820A (zh) 新能源汽车电池结构
CN203110954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组件
CN210526327U (zh) 一种智慧充电桩散热保护装置
CN108767369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散热装置
CN203883625U (zh) 一种电机及使用该电机的车辆
CN203706789U (zh) 车载拾取线圈固定装置
CN208226626U (zh) 充电机盒体组件和充电装置
CN207053379U (zh) 一种车载充电机及dc转换器一体机
CN206561785U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器
CN107275538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模组壳体
CN207868861U (zh) 一种车载交流救援应急发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