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53112U - 煮练、漂白一浴一步法生产线主机设备系统集成 - Google Patents

煮练、漂白一浴一步法生产线主机设备系统集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53112U
CN204753112U CN201520265416.6U CN201520265416U CN204753112U CN 204753112 U CN204753112 U CN 204753112U CN 201520265416 U CN201520265416 U CN 201520265416U CN 204753112 U CN204753112 U CN 204753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impeller
rinsing machine
rotary drum
blea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654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维敬
韩光亭
张元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202654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53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53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53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煮练、漂白一浴一步法生产线主机设备系统集成,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将蒸煮箱与水洗机设备结构形式改造成密闭的带叶轮的转鼓结构形式,使得织物在处理过程能够充分展开、不成团不集聚成堆,煮练与漂白效果好;通过合理进行主机系统集成,将织物先在较低温度下煮漂,再在高温下煮漂,以有效控制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和分解产物;并通过将各处理液在转鼓内与织物运动方向相反的逆流方式,进一步改善处理效果。与本实用新型匹配的这种的连续化生产方式,既能实现优良煮漂效果,又能尽可能地减低纤维的氧化损伤程度,其生产效率高,水电消耗少,工艺控制简单且调节方便,并可以实现柔性化生产。

Description

煮练、漂白一浴一步法生产线主机设备系统集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煮练、漂白生产线,尤其涉及一种煮练、漂白一浴一步法生产线主机设备系统集成,属于纺织染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棉纺或与棉混纺织物用双氧水、烧碱等进行煮练与漂白一浴法进行练漂,其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轧漂法和浸漂法,前者为连续化生产方式,后者一般都用于间歇式生产方式。
轧漂法设备造价高、体型庞大,对安装空间的要求相对较高,且生产过程中能耗高。
现有技术中,浸漂法均采用间歇式生产方式,其生产效率低,往往存在产品质量稳定性差,水、电、汽消耗量和污水排放量大,以及劳动强度大、用工多等缺陷或不足。
更为关键的是,现有技术中的这种间歇式生产方式,由于设备结构形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系统集成合理性、工艺匹配性方面的原因,导致其生产过程中,在高温碱性条件下,双氧水的分解反应的速率、所生成的产物等,均无法进行有效控制,因而无法保证练漂效果的高度稳定性,并将纤维的损伤程度降至最低。
长期以来的生产实践与研究表明,实现连续化浸漂的最大技术难度,就是如何控制高温碱性条件下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以保证练漂效果的高度稳定性和将纤维的损伤程度降至最低。
而要实现连续化浸漂阶段保温工艺,最好的办法是,将碱-氧一浴煮漂处理过程分为两个或多个不同温度条件下,执行保温练漂。如,先在70~85℃条件下保温练漂一段时间,再在90~100℃条件下保温练漂。因为,这种先在较低温度下煮漂再在高温下煮漂的工艺,既能实现优良煮漂效果,又能尽可能地减低纤维的氧化损伤程度。
如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煮练与漂白设备的结构形式,并进行合理的生产系统集成,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热点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棉纺或与棉混纺织物的煮练和漂白连续化生产煮练、漂白一浴一步法生产线主机设备系统集成,其具有集成化程度高、设备选型与布局合理、生产效率高,工艺控制简单调节方便、适于连续化、柔性化生产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首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进煮练和漂白设备的结构形式,以保证织物在处理过程能够充分展开、不成团不集聚成堆,以保证煮练与漂白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其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进行合理的主机设备布局与系统集成,以满足煮练、漂白一浴一步法连续化生产的工艺要求,进而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两方面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煮练、漂白一浴一步法生产线主机设备系统集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按从左至右的工艺流程正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蒸漂箱、第二蒸漂箱、第一水洗机、第二水洗机、第三水洗机、去酸洗装置、堆置池、轧水机、第四水洗机、第五水洗机和第六水洗机,其中:
所述第一蒸漂箱和第二蒸漂箱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一密闭的带第一叶轮的第一转鼓,所述第一转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进布口和一出布口,在进布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导向装置和第一喷淋装置,在出布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一传动装置;
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包括顺次布置的第一涨紧辊、第一拖布辊和第一六角辊;
所述拖布辊用于夹持并拖动待处理的布向前运动,所述第一拖布辊一上一下成对设置,上辊与下辊之间保留一定间隙;
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一主动和一被动相互之间保留一定间隙的两个第一轧辊,所述织物从上述两个第一轧辊之间的间隙穿过,并由该两个第一轧辊拖拽向前运动;
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六角辊右侧的上方,用于朝着上述六角辊的右侧喷出浴液,并利用该喷出浴液的冲击力将待处理的织物冲入所述第一叶轮的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区域内,所述第一喷淋装置通过管路外接循环泵;
所述第一转鼓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吹气装置和第一电加热装置;
所述第一吹气装置与装置外的压缩空气罐通过管路连接;
所述第一水洗机、第二水洗机、第三水洗机、去酸洗装置、第四水洗机、第五水洗机和第六水洗机的结构形式相同,均包括一密闭的带第二叶轮的第二转鼓;
所述第二转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进布口和一出布口,在进布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导向装置,在出布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二传动装置;
所述第二导向装置包括两个第二导布辊和一个第二六角辊;
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一主动和一被动相互之间保留一定间隙的两个第二轧辊,所述织物从上述两个第二轧辊之间的间隙穿过,并由该两个第二轧辊拖拽,按工艺流程的顺次向前运动;
所述第二转鼓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吹气装置和第二电加热装置;
所述第二吹气装置与装置外的压缩空气罐通过管路连接;
所述第一喷淋管依次通过循环加热器、循环泵,与设置在第一转鼓底部的出水管连接,形成一循环供水系统,不断将第一转鼓中的水加热并输送至第一喷淋管进行循环利用;
所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均静止不动,所述第一转鼓和第二转鼓均每间隔一定时间旋转一定的角度,所述角度等于所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每相邻两片叶片之间的夹角;
所述间隔时间依据所需处理的织物的规格相应调整和设定。
上述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1、生产线具有多功能性,适于柔性化生产:上述技术方案的煮练、漂白一浴一步法生产线,一方面,既能用于筒状针织物的平幅松式连续化练漂,又能用于不管是筒状还是开幅针织物(包括纬编和经编)以及“缝边成筒”织物的绳状松式连续化练漂;
另一方面,既能用于针织物练漂,又能用于机织物练漂;
再者,既能用于棉型织物的练漂,又能用于化纤织物的精练和松弛。
2、全松式:练漂处理装置和连续化水洗机均采用能实现“全松式”工作方式的“带叶轮的转鼓”结构,并增设有用于将所述织物吹松/吹开的带有若干气嘴的气管,使得织物的松弛程度可达到或超过松式加工的喷射溢流染色机的松弛水平。
3、通过将练漂机一分为二,即,分别采用第一蒸漂箱和第二蒸漂箱作为阶段练漂,并分别进行单独的温度控制,并采用连续化浸漂阶段保温工艺,有效地控制了双氧水的分解反应方向和速度,保证了纤维损伤程度为最低。
上述连续化浸漂阶段保温工艺的核心在于,将碱-双氧水在同一浴内,先在70~85℃条件下的第一保温区练漂一段时间,再在90~100℃条件下的第二保温区进行保温练漂。
这种先在较低温度下煮漂再在高温下煮漂的工艺,利用高温碱性条件下,对双氧水的分解速率进行有效控制,既能实现优良煮漂效果,又能尽可能地减低纤维的氧化损伤程度。
4、水耗小、能耗低:第一蒸漂箱、第二蒸漂箱和水洗机均采用带叶轮的转鼓这种结构形式,一方面,保证了织物以完全松式状态浸渍和均匀收缩,可获得最佳的布面效果;
另一方面,第一蒸漂箱、第二蒸漂箱和水洗机中的这种结构形式,其所需浴液量只要使液面淹没叶轮沿水平方向的中轴线即可达到最佳效果,当然,液面适当低于叶轮沿水平方向的中轴线也可满足工艺要求。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轧漂法或浸漂法的装置需要将全部织物淹没的浴液量,因而,大幅减轻了带荷设备的重量,进而大幅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各转鼓转动过程中的电耗;
再者,上述第一水洗机、第二水洗机、第三水洗机、第四水洗机、第四水洗机、第五水洗机和各自的上部均设置有加水管,各自的底部均设置有出水管,各出水管上均设置有循环泵;生产过程中,所述第一水洗机、第二水洗机、第三水洗机、第四水洗机、第五水洗机和第六水洗机内的补充水采用循环供水方式,其循环路线为:新鲜补充水→第六水洗机→第一水洗机→第二水洗机→第三水洗机→第四水洗机→第五水洗机→第六水洗机。这样,从第一水洗机至第六水洗机的各水洗步骤,统一采用闭路循环供水方式,进一步降低了水耗。
5、第一蒸漂箱、第二蒸漂箱练和水洗机均采用“带叶轮的转鼓”结构形式,其叶轮每次旋转启动和停止时都会拨动织物运动和拨动水的流动并加大织物与水之间的碰撞,水浴还可在“液下吹气装置”压缩空气的吹动下产生“波动”,促使织物在水中震荡,这种“叶片拨动”和“液下波动”作用,大大提高了练漂效率,增进了对织物的松弛作用。
织物在叶片和转鼓的运载下,缓缓地在含有精练剂、稳定剂、烧碱、双氧水等的练漂溶液中运动,煮漂液由循环泵不断地喷淋织物。在这一过程中,除了通过去除织物中的各种杂质以获得良好的白度和“毛效”即完成练漂过程外,还能保证织物以完全松式状态浸渍于水溶液中,通过纤维的吸水溶胀,使织物均匀地收缩而致密,这不仅能获得最佳平整的布面效果,还能提高织物在后续加工中抗挤压和抗拉伸的能力,不会因挤压而产生折痕。
6、物料流程从左至右,各叶轮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各转鼓均为间歇式顺时针旋转,每转动一次,转鼓旋转的角度等于与其对应的叶轮的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夹角。
这样,一是,各转鼓内液流的方向与织物前进的方向相反。这种逆流方式,有利于增强各工艺步骤中浴液对织物浸漂与水洗的处理效果。
二是,可以保证各工艺步骤中浴液对织物浸漂与水洗的处理时间。
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堆置池起缓冲作用,用于平衡前后工艺处理之间的速度;轧水机可以除去布所含的部分浴液,并拖动布继续向下一步骤运动。
堆置池与轧水机均为常规选择的现有技术。
优选为,上述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一叶轮之间设置有第一布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与第二叶轮之间设置有第二布量控制装置;
所述第一布量控制装置与第二布量控制装置的结构形式相同,均分别包括成对设置的左右两块挡板,其中,左右两块挡板之间保留有一定间距;
所述左右两块挡板的上方还分别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织物吹松/吹开的带有若干气嘴的气管。该优选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进一步保证进入下一级装置内的布充分展开,防止成团或叠层过厚现象的出现,从而保证工艺处理质量。
进一步优选,上述挡板的材质为橡胶。
该优选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采用具有软质弹性材料制成的挡板,可以防止其划伤布,而且,挡板之间的间距具有一定程度的柔性自动调节能力。
进一步优选,上述第一叶轮的叶片数量为12-20片;所述第二叶轮的叶片数量为10-12片。
该优选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将上述第一叶轮的叶片数量选定为12-20片、第二叶轮的叶片数量选定为10-12片,可以保证工艺处理过程车速的平衡与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生产过程中,织物在处理过程能够充分展开、不成团不集聚成堆,煮练与漂白效果好。
2、合理的主机设备布局与系统集成化程度高,可以满足煮练、漂白一浴一步法连续化生产的工艺要求;与本实用新型匹配的这种的连续化生产方式,既能实现优良煮漂效果,又能尽可能地减低纤维的氧化损伤程度,其生产效率高,水电消耗少,工艺控制简单且调节方便,并可以实现柔性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蒸漂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洗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煮练、漂白一浴一步法生产线主机设备系统集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按从左至右的工艺流程正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蒸漂箱、第二蒸漂箱、第一水洗机、第二水洗机、第三水洗机、去酸洗装置、堆置池、第四水洗机、第五水洗机和第六水洗机,其中:
如图2所示,上述第一蒸漂箱和第二蒸漂箱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一密闭的带第一叶轮1的第一转鼓2,上述第一转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进布口和一出布口,在进布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导向装置和第一喷淋装置6,在出布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一传动装置;
上述第一导向装置包括顺次布置的第一涨紧辊3、第一拖布辊4和第一六角辊5;
上述拖布辊用于夹持并拖动待处理的布向前运动,上述第一拖布辊一上一下成对设置,上辊与下辊之间保留一定间隙;
上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一主动和一被动相互之间保留一定间隙的两个第一轧辊7,上述织物从上述两个第一轧辊之间的间隙穿过,并由该两个第一轧辊拖拽向前运动;
上述喷淋装置设置在上述第一六角辊右侧的上方,用于朝着上述六角辊的右侧喷出浴液,并利用该喷出浴液的冲击力将待处理的织物冲入上述第一叶轮的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区域内,上述第一喷淋装置通过管路外接循环泵;
上述第一转鼓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吹气装置11和第一电加热装置12;
上述第一吹气装置与装置外的压缩空气罐通过管路连接;
如图3所示,上述第一水洗机、第二水洗机、第三水洗机、去酸洗装置、第四水洗机、第五水洗机和第六水洗机的结构形式相同,均包括一密闭的带第二叶轮21的第二转鼓22;
上述第二转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进布口和一出布口,在进布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导向装置,在出布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二传动装置;
上述第二导向装置包括两个第二导布辊23和一个第二六角辊25;
上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一主动和一被动相互之间保留一定间隙的两个第二轧辊27,上述织物10从上述两个第二轧辊之间的间隙穿过,并由该两个第二轧辊拖拽,按工艺流程的顺次向前运动;
上述第二转鼓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吹气装置30和第二电加热装置31;
上述第二吹气装置与装置外的压缩空气罐通过管路连接;
上述第一喷淋管依次通过循环加热器、循环泵,与设置在第一转鼓底部的出水管连接,形成一循环供水系统,不断将第一转鼓中的水加热并输送至第一喷淋管进行循环利用;
上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均静止不动,上述第一转鼓和第二转鼓均每间隔一定时间旋转一定的角度,上述角度等于上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每相邻两片叶片之间的夹角;
上述间隔时间依据所需处理的织物的规格相应调整和设定。
如图2、图3上述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一叶轮之间设置有第一布量控制装置,上述第二传动装置与第二叶轮之间设置有第二布量控制装置;上述第一布量控制装置与第二布量控制装置的结构形式相同,均分别包括成对设置的左右两块挡板9,其中,左右两块挡板8之间保留有一定间距;上述左右两块挡板的上方还分别设置有用于将上述织物吹松/吹开的带有若干气嘴的气管8。
上述挡板的材质为橡胶。
上述第一叶轮的叶片数量为12-20片;上述第二叶轮的叶片数量为10-12片。
说明:
1、上述各转鼓均为间歇式旋转,每转动一次,转鼓旋转的角度等于与其对应的叶轮的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夹角;上述叶轮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2、上述转鼓在间歇式旋转过程中,相邻两次转动之间所停留的时间依据织物的规格进行选择性调整。
3、本实用新型未述及的如其他与主机设备配套的辅机、电机、以及水、电、汽与压缩空气等公用工程相关设备与装置,均可借助现有技术实现,不再一一说明。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煮练、漂白一浴一步法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上述煮练、漂白一浴一步法生产线主机设备系统集成,其生产过程中,工艺流程按从左至右的顺次为:入布→第一温区保温煮漂→第二温区保温煮漂→第一第一水洗→第二水洗→第三水洗→酸洗→堆置→轧液→第四水洗→第五水洗→第六水洗→落布;其中:
第一温区保温煮漂和第二温区保温煮漂步骤所使用的煮漂液均为烧碱、双氧水、精练剂、稳定剂的混合水溶液,混合水溶液由循环泵输送至喷淋装置直接喷淋在棉纺或与棉混纺织物上,并兼作棉纺或与棉混纺织物的驱动力驱使其向前运动;
在第一蒸漂箱内进行第一温区保温煮漂,其中,蒸煮温度为70~85℃、时间为30~60min;
在第二蒸漂箱内进行第二温区保温煮漂,其中,蒸煮温度为90~100℃、时间为30~60min;
在第一水洗机内浴液的温度为70~80℃、第二水洗机内浴液的温度为50℃±2℃、去酸洗装置内进行酸中和,浴液采用浓度为1~2g/L的硫酸溶液;堆置池的能力按堆置的时间为5~10min进行设计;
第三水洗、第四水洗、第五水洗均在室温下进行;
上述棉纺或与棉混纺织物的形态可以为筒状平幅、开幅平幅、筒状绳状或开幅绳状。
说明:
1、上述“连续化浸漂阶段保温工艺”,是把碱-氧一浴煮漂处理过程分为两个或多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保温练漂过程,即,先在70~85℃条件下,保温练漂一段时间,再在90~100℃条件下保温练漂。
这种先在较低温度下煮漂再在高温下煮漂的工艺,既能实现优良煮漂效果,又能有效控制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并有效控制双氧水分解反应的产物,从而实现尽可能地减低纤维的氧化损伤程度的目的。
2、上述工艺方法还可以用于漂白品种和涂料印花的织物的练漂,此时,第一煮漂箱和第二煮漂箱的温度均设置在85℃左右,即可。

Claims (4)

1.煮练、漂白一浴一步法生产线主机设备系统集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按从左至右的工艺流程正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蒸漂箱、第二蒸漂箱、第一水洗机、第二水洗机、第三水洗机、去酸洗装置、堆置池、轧水机、第四水洗机、第五水洗机和第六水洗机,其中:
所述第一蒸漂箱和第二蒸漂箱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一密闭的带第一叶轮的第一转鼓,所述第一转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进布口和一出布口,在进布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导向装置和第一喷淋装置,在出布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一传动装置;
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包括顺次布置的第一涨紧辊、第一拖布辊和第一六角辊;
所述拖布辊用于夹持并拖动待处理的布向前运动,所述第一拖布辊一上一下成对设置,上辊与下辊之间保留一定间隙;
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一主动和一被动相互之间保留一定间隙的两个第一轧辊,织物从上述两个第一轧辊之间的间隙穿过,并由该两个第一轧辊拖拽向前运动;
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六角辊右侧的上方,用于朝着上述六角辊的右侧喷出浴液,并利用该喷出浴液的冲击力将待处理的织物冲入所述第一叶轮的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区域内,所述第一喷淋装置通过管路外接循环泵;
所述第一转鼓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吹气装置和第一电加热装置;
所述第一吹气装置与装置外的压缩空气罐通过管路连接;
所述第一水洗机、第二水洗机、第三水洗机、去酸洗装置、第四水洗机、第五水洗机和第六水洗机的结构形式相同,均包括一密闭的带第二叶轮的第二转鼓;
所述第二转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进布口和一出布口,在进布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导向装置,在出布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二传动装置;
所述第二导向装置包括两个第二导布辊和一个第二六角辊;
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一主动和一被动相互之间保留一定间隙的两个第二轧辊,所述织物从上述两个第二轧辊之间的间隙穿过,并由该两个第二轧辊拖拽,按工艺流程的顺次向前运动;
所述第二转鼓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吹气装置和第二电加热装置;
所述第二吹气装置与装置外的压缩空气罐通过管路连接;
所述第一喷淋管依次通过循环加热器、循环泵,与设置在第一转鼓底部的出水管连接,形成一循环供水系统,不断将第一转鼓中的水加热并输送至第一喷淋管进行循环利用;
所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均静止不动,所述第一转鼓和第二转鼓均每间隔一定时间旋转一定的角度,所述角度等于所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每相邻两片叶片之间的夹角;
所述间隔时间依据所需处理的织物的规格相应调整和设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练、漂白一浴一步法生产线主机设备系统集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一叶轮之间设置有第一布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与第二叶轮之间设置有第二布量控制装置;
所述第一布量控制装置与第二布量控制装置的结构形式相同,均分别包括成对设置的左右两块挡板,其中,左右两块挡板之间保留有一定间距;所述左右两块挡板的上方还分别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织物吹松/吹开的带有若干气嘴的气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煮练、漂白一浴一步法生产线主机设备系统集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材质为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煮练、漂白一浴一步法生产线主机设备系统集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的叶片数量为12-20片;
所述第二叶轮的叶片数量为10-12片。
CN201520265416.6U 2015-04-28 2015-04-28 煮练、漂白一浴一步法生产线主机设备系统集成 Active CN204753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5416.6U CN204753112U (zh) 2015-04-28 2015-04-28 煮练、漂白一浴一步法生产线主机设备系统集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5416.6U CN204753112U (zh) 2015-04-28 2015-04-28 煮练、漂白一浴一步法生产线主机设备系统集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53112U true CN204753112U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67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65416.6U Active CN204753112U (zh) 2015-04-28 2015-04-28 煮练、漂白一浴一步法生产线主机设备系统集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5311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4573A (zh) * 2017-10-23 2018-01-19 山东广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水洗槽
CN107630313A (zh) * 2017-10-23 2018-01-26 山东广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浸渍拍打槽
CN111549465A (zh) * 2020-04-28 2020-08-18 东丽酒伊织染(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液力驱动的低张力节能平幅水洗槽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4573A (zh) * 2017-10-23 2018-01-19 山东广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水洗槽
CN107630313A (zh) * 2017-10-23 2018-01-26 山东广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浸渍拍打槽
CN107630313B (zh) * 2017-10-23 2024-04-09 山东广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浸渍拍打槽
CN107604573B (zh) * 2017-10-23 2024-04-12 山东广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水洗槽
CN111549465A (zh) * 2020-04-28 2020-08-18 东丽酒伊织染(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液力驱动的低张力节能平幅水洗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46576B (zh) 棉及其混纺织物的一浴一步法连续化浸漂阶段保温工艺
CN101353842B (zh) 超低缩水率纯棉衬布及其生产方法
CN101348965B (zh) 抗油防污热熔衬布及其生产方法
CN102660864B (zh) 棉麻涤棉梭织面料漂白工艺
CN204753112U (zh) 煮练、漂白一浴一步法生产线主机设备系统集成
CN104862906B (zh) 全松式、连续化浸染增白生产线及其织物增白或固色整理生产工艺
CN107893285A (zh) 纯棉染色无纺布的连续式生产方法及装置
CN102182028A (zh) 中厚织物的松式堆置煮练箱
CN105019169A (zh) 一种连续化练漂增白联合机
CN105002682A (zh) 一种连续化轧漂工艺练漂机及其练漂工艺
CN106637771A (zh) 一种用于纤维纺织品的长车低温蒸汽工艺及设备
CN205000127U (zh) 一种连续化轧漂工艺练漂机
CN108004676A (zh) 纯棉漂白无纺布的连续式生产方法及装置
CN107964748A (zh) 纯棉无纺布漂白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CN102634968B (zh) 提高纤维、纱线或织物抗皱及上色率的短流程生产方法
US20200173085A1 (en) Ultrasonic textile processing wash boxes, processing lines and related methods
CN212983269U (zh) 水洗机水循环系统
CN212983268U (zh) 水洗机水循环系统
CN108193413A (zh) 用于筒状针织物连续化的煮-浴一步式淋漂机及淋漂方法
CN210151369U (zh) 织物线性升温淋煮箱
CN107938207B (zh) 用于开幅针织物连续化的煮-浴一步式淋漂机及淋漂方法
CN110952242A (zh) 一种多u型槽水洗机
CN202072930U (zh) 中厚织物的松式堆置煮练箱
CN112813617B (zh) 一种植物染料连续平幅翻转堆置汽蒸染色法
WO2007017906A1 (en) Novel flash process and washing technique of wet processing of textiles for saving of energy, time and wa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