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13688U - 一种铝箔封口垫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箔封口垫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13688U
CN204713688U CN201520458615.9U CN201520458615U CN204713688U CN 204713688 U CN204713688 U CN 204713688U CN 201520458615 U CN201520458615 U CN 201520458615U CN 204713688 U CN204713688 U CN 204713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luminum foil
seal gasket
protective cover
foil 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586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文明
张文锋
吉娟
孙国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OLDSTONE PACK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OLDSTONE PACK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OLDSTONE PACK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OLDSTONE PAC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586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13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13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136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Wrap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箔封口垫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复合的保护层、阻隔层和热封层,保护层为PET膜,阻隔层为铝箔层,热封层由15-25wt%的聚丁烯、25-35wt%的茂金属LLDPE和40-60wt%的HDPE混合均匀后经吹塑成型制备得到,还包括柔韧层,柔韧层复合在保护层和阻隔层之间以增强铝箔封口垫片的抗撕裂性能。本实用新型的铝箔封口垫片同时具备耐蒸煮、易揭开和容易撕除干净三种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铝箔封口垫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箔封口垫片,属于铝箔封口垫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铝箔封口膜广泛应用于聚丙烯塑料瓶的瓶口封装。现有技术中的铝箔封口膜通常是由光油层或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油墨、铝箔、聚乙烯薄膜或流延聚丙烯薄膜复合而成。其中,铝箔为中间层,光油层或PET薄膜复合在铝箔的一侧面上作为外层,聚乙烯薄膜或流延聚丙烯薄膜复合在铝箔的另一侧面上作为内层,油墨印刷在光油层或PET薄膜朝向铝箔一侧的侧面上;外层的作用在于保护油墨和铝箔,内层的作用在于在加热时与聚丙烯塑料瓶的瓶口熔合以密封瓶口。
上述现有技术中铝箔封口膜的缺陷在于:由于采用聚乙烯薄膜或流延聚丙烯薄膜作为内层,而该内层在加热熔融时与聚丙烯塑料瓶的瓶口产生融合,形成封口牢度极好的封口膜,导致不容易揭开,人们在将该封口膜从瓶口撕除时,常常需要使用剪刀或刀片剪开封口,这造成使用不便;又由于上述铝箔封口膜的韧性差,人们在将剪开后的铝箔封口膜从瓶口撕除时,不容易撕除干净,残留在瓶口上的铝箔封口膜边缘较为锋利,容易导致划伤。
中国专利文献CN102700819A公开了一种铝箔封口膜及其制备方法,并具体公开了铝箔封口膜包括保护层、阻隔层和热封层,保护层是光油层或PET膜层,阻隔层是铝箔层,热封层由15-25wt%的聚丁烯、25-35wt%的乙丙共聚物和40-60wt% 的HDPE组成。该专利文献中的封口膜作为聚丙烯塑料瓶瓶口的封口膜,具有优异的耐蒸煮和易揭开性能。但是仍存在不容易撕除干净的缺陷,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易揭开且容易撕除干净的铝箔封口垫片,是现有技术中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铝箔封口膜不能同时具备耐蒸煮、易揭开和容易撕除干净三种特性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具备耐蒸煮、易揭开且容易撕除干净特性的铝箔封口垫片。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箔封口垫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复合的保护层、阻隔层和热封层,所述保护层为PET膜,所述阻隔层为铝箔层,所述热封层由15-25wt%的聚丁烯、25-35wt%的茂金属LLDPE和40-60wt%的HDPE混合均匀后经吹塑成型制备得到,还包括柔韧层,所述柔韧层复合在所述保护层和所述阻隔层之间以增强所述铝箔封口垫片的抗撕裂性能。
所述柔韧层为EPE膜。
所述柔韧层还包括复合在所述EPE膜下方的PET膜。
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7-16μm,所述阻隔层的厚度为7-30μm,所述热封层的厚度为30-70μm,所述柔韧层的厚度为100-200μm。
所述柔韧层的厚度为150μm。
在所述保护层和所述柔韧层之间还设置有印刷层。
所述印刷层设置在所述保护层朝向所述柔韧层一侧的侧面上或者设置在所述柔韧层朝向所述保护层一侧的侧面上。
所述聚丁烯的熔融指数为1-2g/min,所述茂金属LLDPE的熔融指数为1-2g/min,所述HDPE的熔融指数为0.2-0.5g/min。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箔封口垫片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铝箔封口垫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复合的保护层、阻隔层和热封层,以及设置在保护层和阻隔层之间用于增强铝箔封口垫片抗撕裂性能的柔韧层,且热封层由15-25wt%的聚丁烯、25-35wt%的茂金属LLDPE和40-60wt%的HDPE混合均匀后经吹塑成型制备得到;经耐蒸煮和易揭性能测试,本实用新型的铝箔封口垫片在蒸煮温度为121℃时,封口膜颜色无变化,并且无分层现象,封口膜与聚丙烯塑料瓶在200℃下热封后的开启力为6-23N,15mm宽热封条的热封强度为6-23N,而且人们在将本实用新型的铝箔封口垫片从聚丙烯塑料瓶上撕除时,能够很容易将铝箔封口垫片从瓶口完全撕除,不会在瓶口上残余容易造成划伤的铝箔边缘,因而本实用新型的铝箔封口垫片同时具备耐蒸煮、易揭开和容易撕除干净三种特性。本实用新型的铝箔封口垫片能够用于聚丙烯材质(PP)和聚乙烯材质(PE)塑料瓶的封口,且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铝箔封口垫片,柔韧层为EPE膜,或者EPE膜与PET膜的复合,EPE膜密度小、柔韧性好、回复率高且成本很低,当其复合在保护层与铝箔层之间时,能增强铝箔封口垫片的柔韧性,使得铝箔封口垫片在被人们从聚丙烯塑料瓶瓶口撕除时,能够一次性完全撕除,而不会在瓶口留下残余。将EPE膜与PET膜复合后再复合在保护层与铝箔层之间,能够增强EPE膜与铝箔层之间的结合力。
3.本实用新型的铝箔封口垫片,由于EPE膜具有较好的弹性,因此将EPE膜或EPE膜与PET膜复合后的厚度设置为100-200μm,并放置在聚丙烯塑料瓶瓶口时,能够被安装在瓶口处的瓶盖轻轻压住(现有技术中的铝箔封口膜厚度很薄,不会被瓶盖压住),并使得铝箔封口垫片的热封层以一定压力压在瓶口边缘处,在使用电磁感应热封机或其他机器对聚丙烯塑料瓶封口时,熔融的热封层在上述压力下能够更好的将瓶口密封,密封效果更好。柔韧层的厚度优选为150μm,不仅能够获得较好的密封效果,还不会导致铝箔封口垫片的厚度过厚。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铝箔封口垫片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1-保护层,2-阻隔层,3-热封层,4-柔韧层,5-印刷层,61-第一粘合层,62-第二粘合层,63-第三粘合层,64-第四粘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箔封口垫片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铝箔封口垫片,如图1所示,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复合的保护层1、印刷层5、柔韧层4、阻隔层2和热封层3。
其中,保护层1为厚度为12μm的PET膜(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印刷层5为印制在保护层1朝向柔韧层4一侧侧壁上的油墨印刷层,柔韧层4包括复合在保护层1下方的厚度为138μm的EPE膜(即发泡聚乙烯)和复合在EPE膜下方的厚度为12μm的PET膜,阻隔层2为厚度为16μm的铝箔层,热封层由15wt%的聚丁烯、35wt%的茂金属LLDPE和50wt%的HDPE(即高密度聚乙烯)混合均匀后在165℃下经吹塑成型制备得到,且厚度为50μm,其中聚丁烯的熔融指数为1g/min,茂金属LLDPE的熔融指数为2g/min, HDPE的熔融指数为0.25g/min。
本实施中铝箔封口垫片的制备方法如下:
1)使用凹版印刷机在保护层1的一侧面上印刷油墨印刷层,控制速度100-120m/分,干燥温度0℃;
2)在印刷有油墨印刷层的保护层1一侧面上涂覆粘合剂,在0℃下烘干,使粘合剂在保护层1的一侧面上固化形成第一粘合层61,在75℃下将EPE层与第一粘合层61热压复合在一起;
3)在阻隔层2的一侧面涂覆粘合剂,在0℃下烘干,使粘合剂在阻隔层2一侧面上固化形成第二粘合层62,在70℃下将作为柔韧层4之一的PET膜与第二粘合层62热压复合在一起;
4)在阻隔层2的另一侧面涂覆粘合剂,在0℃下烘干,使粘合剂在阻隔层2的另一侧面固化形成第三粘合层63,在80℃下将热封层3与第三粘合层63热压复合在一起;
5)在未涂覆粘合剂的EPE层一侧面上涂覆粘合剂,在0℃下烘干,使粘合剂在EPE层的一侧面上固化形成第四粘合层64,在75℃下将复合在阻隔层2上的PET膜与第四粘合层64热压粘合在一起,从而得到胚膜;
6)将胚膜在50℃下进行熟化48h,得到铝箔封口垫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铝箔封口垫片,可参考图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复合的保护层1、印刷层5、柔韧层4、阻隔层2和热封层3。
其中,保护层1为厚度为7μm的PET膜,印刷层5为印制在保护层1朝向柔韧层4一侧侧壁上的油墨印刷层,柔韧层4包括复合在保护层1下方的厚度为84μm的EPE膜和复合在EPE膜下方的厚度为16μm的PET膜,阻隔层2为厚度为30μm的铝箔层,热封层由25wt%的聚丁烯、30wt%的茂金属LLDPE和40wt%的HDPE混合均匀后在185℃下经吹塑成型制备得到,且厚度为30μm,其中聚丁烯的熔融指数为2g/min,茂金属LLDPE的熔融指数为1g/min, HDPE的熔融指数为0.2g/min。
本实施中铝箔封口垫片的制备方法如下:
1)使用凹版印刷机在保护层1的一侧面上印刷油墨印刷层,控制速度100-120m/分,干燥温度40-50℃;
2)在印刷有油墨印刷层的保护层1一侧面上涂覆粘合剂,在90℃下烘干,使粘合剂在保护层1的一侧面上固化形成第一粘合层61,在70℃下将EPE层与第一粘合层61热压复合在一起;
3)在阻隔层2的一侧面涂覆粘合剂,在90℃下烘干,使粘合剂在阻隔层2一侧面上固化形成第二粘合层62,在70℃下将作为柔韧层4之一的PET膜与第二粘合层62热压复合在一起;
4)在阻隔层2的另一侧面涂覆粘合剂,在90℃下烘干,使粘合剂在阻隔层2的另一侧面固化形成第三粘合层63,在80℃下将热封层3与第三粘合层63热压复合在一起;
5)在未涂覆粘合剂的EPE层一侧面上涂覆粘合剂,在90℃下烘干,使粘合剂在EPE层的一侧面上固化形成第四粘合层64,在75℃下将粘合在阻隔层2上的PET膜与第四粘合层64热压粘合在一起,从而得到胚膜;
6)将胚膜在60℃下进行熟化60h,得到铝箔封口垫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铝箔封口垫片,可参考图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复合的保护层1、印刷层5、柔韧层4、阻隔层2和热封层3。
其中,保护层1为厚度为16μm的PET膜,印刷层5为印制在保护层1朝向柔韧层4一侧侧壁上的油墨印刷层,柔韧层4包括复合在保护层1下方的厚度为143μm的EPE膜和复合在EPE膜下方的厚度为7μm的PET膜,阻隔层2为厚度为20μm的铝箔层,热封层由15wt%的聚丁烯、25wt%的茂金属LLDPE和60wt%的HDPE混合均匀后在170℃下经吹塑成型制备得到,且厚度为70μm,其中聚丁烯的熔融指数为1.5g/min,茂金属LLDPE的熔融指数为1.5g/min, HDPE的熔融指数为0.5g/min。
本实施中铝箔封口垫片的制备方法如下:
1)使用凹版印刷机在保护层1的一侧面上印刷油墨印刷层,控制速度100-120m/分,干燥温度40-50℃;
2)在印刷有油墨印刷层的保护层1一侧面上涂覆粘合剂,在60℃下烘干,使粘合剂在保护层1的一侧面上固化形成第一粘合层61,在80℃下将EPE层与第一粘合层61热压复合在一起;
3)在阻隔层2的一侧面涂覆粘合剂,在60℃下烘干,使粘合剂在阻隔层2一侧面上固化形成第二粘合层62,在80℃下将作为柔韧层4之一的PET膜与第二粘合层62热压复合在一起;
4)在阻隔层2的另一侧面涂覆粘合剂,在60℃下烘干,使粘合剂在阻隔层2的另一侧面固化形成第三粘合层63,在80℃下将热封层3与第三粘合层63热压复合在一起;
5)在未涂覆粘合剂的EPE层一侧面上涂覆粘合剂,在60℃下烘干,使粘合剂在EPE层的一侧面上固化形成第四粘合层64,在80℃下将粘合在阻隔层2上的PET膜与第四粘合层64热压粘合在一起,从而得到胚膜;
6)将胚膜在55℃下进行熟化80h,得到铝箔封口垫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铝箔封口垫片,可参考图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复合的保护层1、印刷层5、柔韧层4、阻隔层2和热封层3。
其中,保护层1为厚度为14μm的PET膜,印刷层5为印制在保护层1朝向柔韧层4一侧侧壁上的油墨印刷层,柔韧层4包括复合在保护层1下方的厚度为153μm的EPE膜和复合在EPE膜下方的厚度为7μm的PET膜,阻隔层2为厚度为25μm的铝箔层,热封层由20wt%的聚丁烯、32wt%的茂金属LLDPE和55wt%的HDPE混合均匀后在180℃下经吹塑成型制备得到,且厚度为60μm,其中聚丁烯的熔融指数为1.4g/min,茂金属LLDPE的熔融指数为1.7g/min, HDPE的熔融指数为0.3g/min。
本实施中铝箔封口垫片的制备方法如下:
1)使用凹版印刷机在保护层1的一侧面上印刷油墨印刷层,控制速度100-120m/分,干燥温度40-50℃;
2)在印刷有油墨印刷层的保护层1一侧面上涂覆粘合剂,在自然状态下风干,使粘合剂在保护层1的一侧面上固化形成第一粘合层61,在75℃下将EPE层与第一粘合层61热压复合在一起;
3)在阻隔层2的一侧面涂覆粘合剂,在自然状态下风干,使粘合剂在阻隔层2一侧面上固化形成第二粘合层62,在70℃下将作为柔韧层4之一的PET膜与第二粘合层62热压复合在一起;
4)在阻隔层2的另一侧面涂覆粘合剂,在自然状态下风干,使粘合剂在阻隔层2的另一侧面固化形成第三粘合层63,在80℃下将热封层3与第三粘合层63热压复合在一起;
5)在未涂覆粘合剂的EPE层一侧面上涂覆粘合剂,在自然状态下风干,使粘合剂在EPE层的一侧面上固化形成第四粘合层64,在75℃下将粘合在阻隔层2上的PET膜与第四粘合层64热压粘合在一起,从而得到胚膜;
6)将胚膜在57℃下进行熟化72h,得到铝箔封口垫片。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铝箔封口垫片,可参考图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复合的保护层1、印刷层5、柔韧层4、阻隔层2和热封层3。
其中,保护层1为厚度为15μm的PET膜,印刷层5为印制在保护层1朝向柔韧层4一侧侧壁上的油墨印刷层,柔韧层4为复合在保护层1下方的厚度为150μm的EPE膜,阻隔层2为厚度为7μm的铝箔层,热封层由15wt%的聚丁烯、35wt%茂金属LLDPE和50wt%的HDPE混合均匀后在165℃下经吹塑成型制备得到,且厚度为50μm,其中聚丁烯的熔融指数为1.4g/min,茂金属LLDPE的熔融指数为1.2g/min, HDPE的熔融指数为0.4g/min。
本实施中铝箔封口垫片的制备方法如下:
1)使用凹版印刷机在保护层1的一侧面上印刷油墨印刷层,控制速度100-120m/分,干燥温度40-50℃;
2)在印刷有油墨印刷层的保护层1一侧面上涂覆粘合剂,在40℃下烘干,使粘合剂在保护层1的一侧面上固化形成第一粘合层61,在75℃下将EPE层的一侧面与第一粘合层61热压复合在一起;
3)在阻隔层2的一侧面涂覆粘合剂,在40℃下烘干,使粘合剂在阻隔层2的一侧面固化形成第三粘合层63,在80℃下将热封层3与第三粘合层63热压复合在一起;
4)在阻隔层2的另一侧面涂覆粘合剂,在40℃下烘干,使粘合剂在阻隔层2一侧面上固化形成第二粘合层62,在70℃下将EPE膜的另一侧面与第二粘合层62热压复合在一起,从而得到胚膜;
5)将胚膜在50℃下进行熟化48h,得到铝箔封口垫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1-5中制备铝箔封口垫片时各层的复合顺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调整,而不限于实施例1-5中所描述的5种方式。
对上述实施例1-5中的铝箔封口垫片进行耐蒸煮性能测试,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如下:
测试方法:
向聚丙烯塑料瓶中装入约占瓶体积五分之四的水,将铝箔封口垫片和聚丙烯塑料瓶的瓶口在200℃的条件下热封;将封好的样品放入高温灭菌锅内,在121℃和130℃的条件下分别进行灭菌30 分钟蒸煮;取出观察变色及分层情况。
测试结果显示,铝箔封口垫片在121℃和130℃的条件下灭菌30分钟蒸煮后,实施例1-5中铝箔封口垫片的颜色均无变化,且均无分层现象。
对上述实施例1-5中铝箔封口垫片进行易揭性能的测试,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如下:
易揭性能测试:
使用热封口机在200℃条件下将实施例1-5中的铝箔封口垫片分别热封在聚丙烯塑料瓶瓶口上,在XLM 型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济南兰光)上测试封口的开启力。每一试样测3 组,取其平均值作为该试样的开启力。
热封强度测试:
将铝箔封口垫片与聚丙烯塑料片材在200℃条件下热封,将热封后的铝箔封口垫片和聚丙烯塑料片材裁成15mm 宽的热封条,在XLM 型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济南兰光)上进行热封强度测试。测3组,取平均值。
测试结果显示,实施例1-5中铝箔封口垫片的开启力为6-23N,15mm 宽的热封条热封强度为6-23N。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铝箔封口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复合的保护层(1)、阻隔层(2)和热封层(3),所述保护层(1)为PET膜,所述阻隔层(2)为铝箔层,所述热封层(3)由15-25wt%的聚丁烯、25-35wt%的茂金属LLDPE和40-60wt%的HDPE混合均匀后经吹塑成型制备得到,还包括柔韧层(4),所述柔韧层(4)复合在所述保护层(1)和所述阻隔层(2)之间以增强所述铝箔封口垫片的抗撕裂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封口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韧层(4)为EPE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箔封口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韧层(4)还包括复合在所述EPE膜下方的PET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铝箔封口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1)的厚度为7-16μm,所述阻隔层(2)的厚度为7-30μm,所述热封层(3)的厚度为30-70μm,所述柔韧层(4)的厚度为100-2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箔封口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韧层(4)的厚度为15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铝箔封口垫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护层(1)和所述柔韧层(4)之间还设置有印刷层(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箔封口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层(5)设置在所述保护层(1)朝向所述柔韧层(4)一侧的侧面上或者设置在所述柔韧层(4)朝向所述保护层(1)一侧的侧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铝箔封口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丁烯的熔融指数为1-2g/min,所述茂金属LLDPE的熔融指数为1-2g/min,所述HDPE的熔融指数为0.2-0.5g/min。
CN201520458615.9U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铝箔封口垫片 Active CN204713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58615.9U CN204713688U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铝箔封口垫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58615.9U CN204713688U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铝箔封口垫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13688U true CN204713688U (zh) 2015-10-21

Family

ID=54312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58615.9U Active CN204713688U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铝箔封口垫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136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6337A (zh) * 2017-07-25 2017-12-01 奥瑞金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易撕盖的加工方法
CN112334396A (zh) * 2018-06-15 2021-02-05 皇家戴维艾格伯茨有限公司 容器盖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6337A (zh) * 2017-07-25 2017-12-01 奥瑞金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易撕盖的加工方法
CN107416337B (zh) * 2017-07-25 2020-04-14 奥瑞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易撕盖的加工方法
CN112334396A (zh) * 2018-06-15 2021-02-05 皇家戴维艾格伯茨有限公司 容器盖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0819B (zh) 一种铝箔封口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64840B (zh) 一种铝箔易揭盖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65174B (zh) 一种热熔胶铝箔封口膜的制造方法
CN105059707A (zh) 一种铝箔封口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4713688U (zh) 一种铝箔封口垫片
CN103287718B (zh) 一种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49668A (zh) 片状复合材料,特别用于生产尺寸稳定的食品或饮品容器,包含具有一个l值的聚合物层p
CN102673882A (zh) 一种液体包装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34459A (zh) 多层纸容器
CN105459539A (zh) 一种易撕盖铝箔
CN103274121B (zh) 铝箔易揭盖及其制备方法
WO2008003025A2 (en) Packaging material for food items containing permeating oils
CN205661041U (zh) 一种加工塑料和橡胶的焊刀
CN102020944A (zh) 广告喷绘热裱膜
CN202412841U (zh) 易撕型高阻隔膜
CN207291173U (zh) 一种非接触式预成型功能盖膜
CN203997187U (zh) 防高温防粘纸箱
CN201951825U (zh) 一种电磁感应封口垫片
CN205060405U (zh) 一种新型易撕盖
CN110103555A (zh) 一种揭盖可剥离的封口盖膜
CN110422459A (zh) 一种油墨包装袋
JP4882530B2 (ja) シュリンク包装容器
CN205310972U (zh) 一种可自动排气的微波加热易撕盖膜
JP6344012B2 (ja) 紙基材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ハーフクリアパック
CN210390379U (zh) 一种封口盖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