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7718B - 一种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7718B
CN103287718B CN201310225660.5A CN201310225660A CN103287718B CN 103287718 B CN103287718 B CN 103287718B CN 201310225660 A CN201310225660 A CN 201310225660A CN 103287718 B CN103287718 B CN 1032877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e
layer
adhesive
bopet
aluminum f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256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87718A (zh
Inventor
曾文明
张文锋
何松挺
计锋
杨虎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OLDSTONE PACK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OLDSTONE PACK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OLDSTONE PACK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OLDSTONE PAC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256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877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87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77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877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77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Wrap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所述封口膜从上至下依次均设置有保护层和粘结层;所述保护层由一体成型的粘结部和自由部组成,所述粘结部和自由部从上至下依次均设置有第一BOPET膜层和PE膜层;所述粘结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二BOPET膜层、铝箔层和热封层;所述粘结部中的PE膜层与所述粘结层中的第二BOPET膜层粘结为一体结构,所述自由部形成拉耳结构;所述热封层由80~90wt%的熔融指数为3~9g/min的EVA、10~20wt%的熔融指数为2~5g/min的EMAA经混合均匀后于150~170℃下吹塑制备得到。本发明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的具有优异的易揭性能和密封强度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属于塑料包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铝箔封口膜广泛应用于塑料瓶口封装。铝箔封口膜通常由上至下依次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聚乙烯膜、铝箔、聚乙烯薄膜组成,其中,最上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为外层,作为封口膜的保护层,对封口膜起保护作用,最下层的聚乙烯薄膜为内层,作为封口膜的热封层,起热封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铝箔封口膜在对瓶口进行封口时,通常在铝箔封口膜上设置外伸的拉耳供使用者拉启使用,但是封口膜在封盖时首先需将外伸的拉耳回折或往下折后再作封盖,当拉耳回折后在对封口膜进行封盖时,由于回折处的封口膜较厚,在热封机上封口时会造成封口不密合,导致泄漏情形发生;而当拉耳往下折后再进行封口时,由于封口后的拉耳垂悬在罐口的螺纹处,当加上外盖时,螺纹处的拉耳易受挤压造成封口的拉耳处撕裂,进而也会导致泄漏情形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855940Y公开了一种封口膜拉耳开启改进结构,包括底基材为封口连结层,在底基材上连结有一拉耳层,该拉耳层覆盖连结在底基材上的面积在1/2处,其余部分为不连结在一起的,使得该拉耳层不连结在一起部分可被当拉耳使用上述技术通过在封口膜上设置拉耳结构,使得封口膜在开启时,可由拉耳处拉起,具有省力,易开启的优点。但是,上述技术只针对封口膜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而对于封口膜的封口连结层(即热封层)的材料并没有进行改进,其所用的封口连结层的材料仍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耐高温、易封口且不变形的材料,而该材料在使用时,存在与瓶口的封口牢度过高,当对拉耳结构施力过大,容易使拉耳发生断裂,进而导致瓶口的封口膜更无法揭开。
如何选择封口膜的封口连结层的材料使其具有易揭的性能,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而对于易揭封口膜,现有技术中已有很多相关专利文献报道。诸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65174A就公开了一种易揭的热熔胶铝箔封口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热熔胶铝箔封口膜的结构包括保护层、阻隔层、基层和热封层,其中,保护层为光油层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层,阻隔层为铝箔层,基层为聚乙烯(PE)膜层或流延聚丙烯(PP)膜层,热封层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热熔胶(EVA)或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热熔胶。上述热熔胶铝箔封口膜中,采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热熔胶或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热熔胶作为热封层,具有便于封口且易于揭开的优点。但是,上述技术中制备的封口膜用于瓶口封口时存在如下问题:该封口膜在对塑料瓶的瓶口进行封口时,瓶口的密封稳定性较差,密封强度不均一。
由上述分析可知,如果将现有技术中的具有易揭性能的热熔胶铝箔封口膜中的热封层材料直接用于带有拉耳结构的铝箔封口膜的热封层时,由于该热封层材料具有密封稳定性差、密封强度不均一以及不易贮存的问题,进而会导致该拉耳结构的铝箔封口膜也会存在密封稳定性较差、密封强度不均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易揭的铝箔封口膜存在稳定性较差、密封强度不均一以及封口膜不易贮存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具有稳定性好、密封强度均匀,易贮存以及易揭开的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保护层和粘结层;
所述保护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BOPET膜层和PE膜层;
所述粘结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二BOPET膜层、铝箔层和热封层;
所述保护层中的PE膜层与所述粘结层中的第二BOPET膜层的一部分粘结为一体结构,所述保护层中的PE膜层没有与所述粘结层中的第二BOPET膜层粘结为一体的部分形成拉耳结构;
所述热封层由80~90wt%的熔融指数为3~9g/min的EVA、10~20wt%的熔融指数为2~5g/min的EMAA(EMAA即乙烯-不饱合酯共聚物)经混合均匀后吹塑制备得到。
所述EVA的熔融指数优选为4.2~5.5g/min;所述EMAA的熔融指数优选为2.5~3.5g/min。
所述热封层是通过将所述EVA和EMAA混合均匀后于150~170℃下吹塑成型制备得到的。
所述保护层中的PE膜层与所述热封层中的第二BOPET膜层粘结部分的面积占铝箔封口膜面积的1/2~3/4。
所述保护层中的第一BOPET膜层的厚度为20~60μm,所述PE膜层的厚度为10~30μm;所述粘结层中的所述第二BOPET膜层的厚度为12~20μm,所述铝箔层厚度为7~50μm,所述热封层厚度为10~70μm。
所述拉耳结构的PE膜层的下表面还设置有第三BOPET膜层。
所述拉耳结构的PE膜层的下表面设置的第三BOPET膜层的厚度为12~20μm。
所述拉耳结构的PE膜层与所述PE膜层下表面的第三BOPET膜层的之间还设置有印刷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保护层的制备:在所述PE膜层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对其在50~80℃下进行烘干或自然冷却,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PE膜层上固化形成第一胶黏层;在70~80℃下,将第一BOPET膜层与所述第一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在所述PE膜层的另一面涂覆胶黏剂,对其在50~80℃下烘干或自然冷却,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PE膜层的另一面上固化形成第二胶黏层;
(2)粘结层的制备:在所述铝箔层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对其在50~80℃下进行烘干或自然冷却,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铝箔层上固化形成第三胶黏层;在70~80℃下,将第二BOPET膜层与所述第三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在所述铝箔层的另一面涂覆胶黏剂,对其在50~80℃下烘干或自然冷却,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铝箔层的另一面固化形成第四胶黏层;在70~80℃下,将热封层与所述第四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
(3)使所述保护层上的第二胶黏剂层与所述粘结层的第二BOPET膜层部分接触,在70~80℃下热压使其接触部分粘结为一体结构,没有接触部分则形成拉耳结构,即得到带有拉耳结构的坯膜;
(4)对步骤中得到有拉耳结构的坯膜在40~60℃下进行熟化,得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
所述步骤(3)中,在热压之前,先在所述保护层上的第二胶黏剂层与所述粘结层的第二BOPET膜层之间不接触的部分垫上第三BOPET膜层,再将其在70~80℃下热压;所述步骤(4)中熟化时间≥48h。
在进行热压之前,先在垫上的第三BOPET膜层上进行印刷,形成印刷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中的热封层由80~90wt%的熔融指数为3~9g/min的EVA、10~20wt%的熔融指数为2~5g/min的EMAA经混合均匀后吹塑制备得到。首先熔融指数对热封层的热封性能影响很大,直接决定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中热封层的热封强度和易揭性能,而热封强度和易揭性能又关系到热封层的热封性能,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选择热封层材料时,通常会选择熔融指数低的热封材料,因为其认为熔融指数越低,越有利于热封材料的封口操作。但是,经本发明人研究发现,EVA和EMAA的熔融指数并不是越低越好,熔融指数太低时,容易导致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中热封层的密封效果变差,或者会导致热封层很难揭开,而具有适宜的热封强度和适宜的易揭性能的热封层的热封性能较佳,因此选择具有合适的熔融指数的物质制备热封层也是本发明中的关键创新点。本发明通过选择特定量的熔融指数为3~9g/min的EVA与特定量熔融指数为2~5g/min的EMAA混合吹塑后,EVA和EMAA在热封层中分布更加均匀,且彼此之间接触紧密,易于EVA和EMAA在热封过程中产生协同作用,其综合作用的结果能够大大提高本发明所述热封层的热封强度和热封稳定性,使得在不降低热封层易揭性能的前提下,提高热封层密封的稳定性以及密封强度的均一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以EVA为热封层时虽具有易揭性能好,但存在密封稳定性差、密封强度不均一的问题。本发明所述以EVA 和EMAA为热封材料制备得到的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的具有如下优异的性能指标:热封后的开启力为5~20N,15mm宽的热封条其热封强度为5~20N,表明其同时具有优异的易揭性能和密封强度性能。
(2)本发明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进一步限定了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中热封层中EVA的熔融指数和EMAA的熔融指数。当所述EVA的熔融指数优选为4.2~5.5g/min,所述EMAA的熔融指数优选为2.5~3.5g/min时,制备得到的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的热封层具有更加优异的热封性能,经性能测定:热封后的开启力为10~12N,15mm宽的热封条其热封强度为10~12N,表明其同时具有优异的易揭性能和密封强度性能。
(3)本发明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进一步限定了保护层和粘结层的厚度,各膜层的厚度主要影响层与层之间的粘结牢固度。在本发明所述保护层中的第一BOPET膜层的厚度为20~60μm,所述PE膜层的厚度为10~30μm;所述粘结层中的所述第二BOPET膜层的厚度为12~20μm,所述铝箔层厚度为7~50μm,所述热封层厚度为10~70μm时,制备得到的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各层之间的粘结牢固度很高,不会产生分层或层间剥离的现象,并且经长期使用后各层之间仍不会产生分层或层间剥离的现象。
(4)本发明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在拉耳结构的PE膜层的下表面设置第三BOPET膜层,使保护层中的PE膜层与粘结层中的第二BOPET膜层之间无粘结剂,形成自动分离,方便开启。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发明所述带有第三BOPET膜层的铝箔封口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所述第三BOPET膜层上带有印刷层的铝箔封口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BOPET膜层;2.PE膜层;3.第二BOPET膜层;4.铝箔层;5.热封层;6.第三BOPET膜层;7.印刷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描述,但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保护层和粘结层;所述保护层由一体成型的粘结部和自由部组成,所述粘结部和自由部从上至下依次均设置有厚度为20μm的第一BOPET膜层1和厚度为10μm的PE膜层2;所述粘结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厚度为12μm的第二BOPET膜层3、厚度为7μm的铝箔层4和厚度为10μm的热封层5;所述粘结部中的PE膜层2与所述粘结层中的第二BOPET膜层3的粘结为一体结构,所述自由部构成拉耳结构;其中粘结部的面积占铝箔封口膜面积的1/2,所述热封层5由80wt%的熔融指数为3g/min的EVA、20wt%的熔融指数为2g/min的EMAA经混合均匀后于150℃下吹塑制备得到。
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封层5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所述EVA、所述EMAA混合均匀后于150℃下吹塑成型制备得到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1)保护层的制备:在所述一体成型的粘结部和自由部的PE膜层2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对其在50℃下进行烘干,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PE膜层2上固化形成第一胶黏层;在70℃下,将第一BOPET膜层1与所述第一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在所述粘结部的PE膜层2的另一面涂覆胶黏剂,对其在50℃下烘干,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粘结部的PE膜层2的另一面上固化形成第二胶黏层;
(2)粘结层的制备:在所述铝箔层4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对其在50℃下进行烘干,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铝箔层4上固化形成第三胶黏层;在70℃下,将第二BOPET膜层3与所述第三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在所述铝箔层4的另一面涂覆胶黏剂,对其在50℃下烘干,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铝箔层4的另一面固化形成第四胶黏层;在70℃下,将热封层5与所述第四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
(3)使所述粘结部的PE膜层2上的第二胶黏剂层与所述粘结层的第二BOPET膜层3接触,在70℃下热压使其粘结为一体结构,自由部构成拉耳结构,即得到带有拉耳结构的坯膜;
(4)对步骤(3)中得到有拉耳结构的坯膜在40℃下进行熟化,熟化时间为64h,得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
实施例2
一种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保护层和粘结层;所述保护层由一体成型的粘结部和自由部组成,所述粘结部和自由部从上至下依次均设置有厚度为30μm的第一BOPET膜层1和厚度为14μm的PE膜层2;所述粘结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厚度为14μm的第二BOPET膜层3、厚度为12μm的铝箔层4和厚度为20μm的热封层5;所述粘结部中的PE膜层2与所述粘结层中的第二BOPET膜层3的粘结为一体结构,所述自由部构成拉耳结构;其中所述粘结部占整个铝箔封口膜面积的2/3,所述热封层5由84wt%的熔融指数为3.5g/min的EVA、16wt%的熔融指数为2.2g/min的EMAA混合均匀后于155℃下吹塑成型制备得到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1)保护层的制备:在所述一体成型的粘结部和自由部的PE膜层2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对其在65℃下进行烘干,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PE膜层2上固化形成第一胶黏层;在72℃下,将第一BOPET膜层1与所述第一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在所述粘结部的PE膜层2的另一面涂覆胶黏剂,对其在65℃下烘干,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粘结部的PE膜层2的另一面上固化形成第二胶黏层;
(2)粘结层的制备:在所述铝箔层4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对其在65℃下进行烘干,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铝箔层4上固化形成第三胶黏层;在72℃下,将第二BOPET膜层3与所述第三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在所述铝箔层4的另一面涂覆胶黏剂,对其在65℃下烘干,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铝箔层4的另一面固化形成第四胶黏层;在72℃下,将热封层5与所述第四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
(3)使所述粘结部的PE膜层2上的第二胶黏剂层与所述粘结层的第二BOPET膜层3接触,在72℃下热压使其粘结为一体结构,自由部形成拉耳结构,即得到带有拉耳结构的坯膜;
(4)对步骤(3)中得到有拉耳结构的坯膜在44℃下进行熟化,熟化时间为56h,得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
实施例3
一种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保护层和粘结层;所述保护层由一体成型的粘结部和自由部组成,所述粘结部和自由部从上至下依次均设置有厚度为35μm的第一BOPET膜层1和厚度为18μm的PE膜层2;所述粘结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厚度为15μm的第二BOPET膜层3、厚度为20μm的铝箔层4和厚度为30μm的热封层5;所述粘结部中的PE膜层2与所述粘结层中的第二BOPET膜层3的粘结为一体结构,所述自由部构成拉耳结构,其中所述粘结部的面积占铝箔封口膜面积的1/2,所述热封层5由87wt%的熔融指数为4.2g/min的EVA、13wt%的熔融指数为2.5g/min的EMAA混合均匀后于160℃下吹塑成型制备得到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1)保护层的制备:在所述一体成型的粘结部和自由部的PE膜层2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对其在70℃下进行烘干,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PE膜层2上固化形成第一胶黏层;在74℃下,将第一BOPET膜层1与所述第一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在所述粘结部的PE膜层2的另一面涂覆胶黏剂,对其在70℃下烘干,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粘结部的PE膜层2的另一面上固化形成第二胶黏层;
(2)粘结层的制备:在所述铝箔层4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对其在70℃下进行烘干,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铝箔层4上固化形成第三胶黏层;在74℃下,将第二BOPET膜层3与所述第三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在所述铝箔层4的另一面涂覆胶黏剂,对其在70℃下烘干,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铝箔层4的另一面固化形成第四胶黏层;在74℃下,将热封层5与所述第四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
(3)使所述粘结部的PE膜层2上的第二胶黏剂层与所述粘结层的第二BOPET膜层3接触,在74℃下热压使其粘结为一体结构,自由部形成拉耳结构,即得到带有拉耳结构的坯膜;
(4)对步骤(3)中得到有拉耳结构的坯膜在48℃下进行熟化,熟化时间为54h,得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
实施例4
一种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保护层和粘结层;所述保护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厚度为18μm的BOPET膜层和厚度为8μm的PE膜层;所述粘结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厚度为12μm的BOPET膜层、厚度为10μm的铝箔层和厚度为8μm的热封层;所述保护层中的PE膜层与所述粘结层中的BOPET膜层的一部分粘结为一体结构,所述保护层中的PE膜层没有与所述粘结层中的BOPET粘结为一体的部分形成拉耳结构,其中所述保护层中的PE膜层2与所述热封层中的第二BOPET膜层3粘结部分的面积占铝箔封口膜面积的1/4;所述热封层由如下材料组成:88wt%的熔融指数为4.8g/min的EVA、12wt%的熔融指数为3.0g/min的EMAA。
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封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所述EVA、所述EMAA混合均匀后于150℃下吹塑成型制备得到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1)保护层的制备:在所述PE膜层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对其在50℃下进行烘干,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PE层上固化形成第一胶黏层;在70℃下,将BOPET膜层与所述第一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在所述PE膜层的另一面涂覆胶黏剂,对其在50℃下烘干或自然冷却,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PE膜层的另一面上固化形成第二胶黏层;
(2)粘结层的制备:在所述铝箔层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对其在50℃下进行烘干或自然冷却,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铝箔层上固化形成第三胶黏层;在70℃下,将BOPET膜层与所述第三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在所述铝箔层的另一面涂覆胶黏剂,对其在50℃下烘干或自然冷却,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铝箔层的另一面固化形成第四胶黏层;在70℃下,将热封层与所述第四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
(3)使所述保护层上的第二胶黏剂层与所述粘结层的BOPET膜层部分接触,在70℃下热压使其接触部分粘结为一体结构,没有接触部分则形成拉耳结构,即得到带有拉耳结构的坯膜;
(4)对步骤(3)中得到有拉耳结构的坯膜在40℃下进行熟化,熟化时间为64h,得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
实施例5
一种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保护层和粘结层;所述保护层由一体成型的粘结部和自由部组成,所述粘结部和自由部从上至下依次均设置有厚度为40μm的第一BOPET膜层1和厚度为22μm的PE膜层2;所述粘结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厚度为16μm的第二BOPET膜层3、厚度为30μm的铝箔层4和厚度为40μm的热封层5;所述粘结部中的PE膜层2与所述粘结层中的第二BOPET膜层3的粘结为一体结构,所述自由部形成拉耳结构,其中所述粘结部的面积占整个铝箔封口膜面积的1/2;所述自由部中的PE膜层2的下表面还设置有厚度为12μm的第三BOPET膜层6;所述热封层5由90wt%的熔融指数为5.5g/min的EVA、10wt%的熔融指数为3.5g/min的EMAA混合均匀后于165℃下吹塑成型制备得到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1)保护层的制备:在所述一体成型的粘结部和自由部的PE膜层2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对其在75℃下进行烘干,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PE膜层2上固化形成第一胶黏层;在76℃下,将第一BOPET膜层1与所述第一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在所述粘结部和自由部中的PE膜层2的另一面涂覆胶黏剂,对其在75℃下烘干,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粘结部和自由部的PE膜层2的另一面上固化形成第二胶黏层;
(2)粘结层的制备:在所述铝箔层4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对其在75℃下进行烘干,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铝箔层4上固化形成第三胶黏层;在76℃下,将第二BOPET膜层3与所述第三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在所述铝箔层4的另一面涂覆胶黏剂,对其在75℃下烘干,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铝箔层4的另一面固化形成第四胶黏层;在76℃下,将热封层5与所述第四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
(3)在所述自由部上的第二胶黏剂层与所述粘结层的第二BOPET膜层3之间垫上第三BOPET膜层6,使粘结部上的第二胶黏剂层与所述粘结层的第二BOPET膜层3接触,在80℃下热压使粘结部与第二BOPET膜层粘结为一体结构,自由部与第三BOPET膜层6粘结为一体的结构形成拉耳结构,即得到带有拉耳结构的坯膜;
(4)对步骤(3)中得到有拉耳结构的坯膜在52℃下进行熟化,熟化时间为48h,得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
实施例6
一种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保护层和粘结层;所述保护层由一体成型的粘结部和自由部组成,所述粘结部和自由部从上至下依次均设置有厚度为50μm的第一BOPET膜层1和厚度为26μm的PE膜层2;所述粘结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厚度为18μm的第二BOPET膜层3、厚度为40μm的铝箔层4和厚度为50μm的热封层5;所述粘结部中的PE膜层2与所述粘结层中的第二BOPET膜层3的粘结为一体结构,所述自由部形成拉耳结构,其中所述粘结部的面积占铝箔封口膜面积的3/4;所述自由部中的PE膜层2的下表面还设置有厚度为16μm的第三BOPET膜层6;所述热封层5由82wt%的熔融指数为7g/min的EVA、18wt%的熔融指数为4g/min的EMAA混合均匀后于170℃下吹塑成型制备得到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1)保护层的制备:在所述一体成型的粘结部和自由部的PE膜层2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对其在80℃下进行烘干,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PE膜层2上固化形成第一胶黏层;在80℃下,将第一BOPET膜层1与所述第一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在所述粘结部和自由部中的PE膜层2的另一面涂覆胶黏剂,对其在80℃下烘干,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粘结部和自由部中的PE膜层2的另一面上固化形成第二胶黏层;
(2)粘结层的制备:在所述铝箔层4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对其在80℃下进行烘干,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铝箔层4上固化形成第三胶黏层;在80℃下,将第二BOPET膜层3与所述第三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在所述铝箔层4的另一面涂覆胶黏剂,对其在80℃下烘干,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铝箔层4的另一面固化形成第四胶黏层;在80℃下,将热封层5与所述第四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
(3)在所述自由部上的第二胶黏剂层与所述粘结层的第二BOPET膜层3之间垫上第三BOPET膜层6,使粘结部上的第二胶黏剂层与所述粘结层的第二BOPET膜层3接触,在80℃下热压使粘结部与第二BOPET膜层粘结为一体结构,自由部与第三BOPET膜层6粘结为一体的结构形成拉耳结构,即得到带有拉耳结构的坯膜;
(4)对步骤(3)中得到有拉耳结构的坯膜在40℃下进行熟化,熟化时间为50h,得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
实施例7
一种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保护层和粘结层;所述保护层由一体成型的粘结部和自由部组成,所述粘结部和自由部从上至下依次均设置有厚度为60μm的第一BOPET膜层1和厚度为30μm的PE膜层2;所述粘结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厚度为20μm的第二BOPET膜层3、厚度为50μm的铝箔层4和厚度为70μm的热封层5;所述粘结部中的PE膜层2与所述粘结层中的第二BOPET膜层3的一部分粘结为一体结构,所述自由部形成拉耳结构,其中所述粘结部的面积占铝箔封口膜面积的3/4;所述自由中的PE膜层2的下表面还设置有厚度为20μm的且带有印刷层7的第三BOPET膜层6;所述热封层5由如下材料组成:85wt%的熔融指数为9g/min的EVA、15wt%的熔融指数为5g/min的EMAA混合均匀后于170℃下吹塑成型制备得到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1)保护层的制备:在所述一体成型的粘结部和自由部的PE膜层2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使其自然冷却,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PE膜层2上固化形成第一胶黏层;在80℃下,将第一BOPET膜层1与所述第一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在所述粘结部和自由部中的PE膜层2的另一面涂覆胶黏剂,使其在自然冷却,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粘结部和自由部中的PE膜层2的另一面上固化形成第二胶黏层;
(2)粘结层的制备:在所述铝箔层4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使其自然冷却,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铝箔层4上固化形成第三胶黏层;在80℃下,将第二BOPET膜层3与所述第三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在所述铝箔层4的另一面涂覆胶黏剂,使其自然冷却,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铝箔层4的另一面固化形成第四胶黏层;在80℃下,将热封层5与所述第四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
(3)在所述自由部上的第二胶黏剂层与所述粘结层的第二BOPET膜层3之间垫上第三BOPET膜层6,使粘结部上的第二胶黏剂层与所述粘结层的第二BOPET膜层3接触,在80℃下热压使粘结部与第二BOPET膜层粘结为一体结构,自由部与第三BOPET膜层6粘结为一体的结构形成拉耳结构,即得到带有拉耳结构的坯膜;其中,在将所述第三BOPET膜层6垫入自由部的第二胶黏剂层与所述粘结层的第二BOPET膜层3之前,先对所述第三BOPET膜层6进行印刷,形成印刷层7;
(4)对步骤(3)中得到有拉耳结构的坯膜在40℃下进行熟化,熟化时间为48h,得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
本发明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所有实施例中,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的各膜层之间均是在热压条件下通过黏结剂层粘结在一起的,而经热压处理的黏结剂层融合后不会在封口膜中形成单独的黏结剂层存在,因此,本发明在对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的结构进行介绍时,省略了对黏结剂层的描述。
性能评价测试例
对上述实施例1至7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进行易揭性能和热封强度性能的测试,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如下所述。
易揭性能测试方法:
将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与聚丙烯塑料瓶在热封口机上,在200℃条件下热封,在XLM型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济南兰光)上测试封口的开启力。每一试样测3组,取其平均值作为该试样的开启力。
热封强度测试方法:
将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与聚丙烯塑料片材在200℃条件下热封,将热封后的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和聚丙烯塑料片材裁成15mm宽的热封条,在XLM型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济南兰光)上进行热封强度测试。测3组,取其平均值。
测试结果:采用上述测试方法对实施例1~7中制备得到的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进行易揭性能和热封强度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实施例1、2、6、7中所述封口膜的开启力为5~20N,15mm宽的热封条其热封强度为5~20N;实施例3、4、5所述封口膜的开启力为10~12N,15mm宽的热封条其热封强度为10~12N。
对比例:
一种铝箔封口膜,包括保护层、阻隔层、基层和热封层,其中,保护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层,阻隔层为铝箔层,基层为聚乙烯(PE)膜层,热封层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热熔胶。
上述对比例是根据中国专利文献CN10165174A中公开的热熔胶铝箔封口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铝箔封口膜,对该铝箔封口膜采用上述易揭性能测试方法、热封强度性能测试方法和热封稳定性性能测试方法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下:所述封口膜的开启力大于30N,15mm宽的热封条的热封强度大于30N。由上述结果可知,对比例中所述铝箔封口膜的易揭性能优异,但是热封强度和热封稳定性较差。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保护层和粘结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层由一体成型的粘结部和自由部组成,所述粘结部和自由部从上至下依次均设置有第一BOPET膜层(1)和PE膜层(2);
所述粘结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二BOPET膜层(3)、铝箔层(4)和热封层(5);
所述粘结部中的PE膜层(2)与所述粘结层中的第二BOPET膜层(3)的粘结为一体结构,所述自由部构成拉耳结构;
所述热封层(5)由80~90wt%的熔融指数为3~9g/min的EVA、10~20wt%的熔融指数为2~5g/min的EMAA经混合均匀后于150~170℃下吹塑制备得到;
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保护层的制备:在所述粘结部和自由部中PE膜层(2)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对其在50~80℃下进行烘干或自然冷却,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PE膜层(2)上固化形成第一胶黏层;在70~80℃下,将第一BOPET膜层(1)与所述第一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在所述粘结部中的PE膜层(2)的另一面涂覆胶黏剂,对其在50~80℃下烘干或自然冷却,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PE膜层(2)的另一面上固化形成第二胶黏层;
(2)粘结层的制备:在所述铝箔层(4)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对其在50~80℃下进行烘干或自然冷却,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铝箔层(4)上固化形成第三胶黏层;在70~80℃下,将第二BOPET膜层(3)与所述第三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在所述铝箔层(4)的另一面涂覆胶黏剂,对其在50~80℃下烘干或自然冷却,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铝箔层(4)的另一面固化形成第四胶黏层;在70~80℃下,将热封层(5)与所述第四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
(3)使所述粘结部上的第二胶黏剂层与所述粘结层的第二BOPET膜层(3)接触,在70~80℃下热压使其粘结为一体结构,没有与第二BOPET膜层(3)粘结的自由部构成拉耳结构,即得到带有拉耳结构的坯膜;
(4)对步骤(3)中得到有拉耳结构的坯膜在40~60℃下进行熟化,熟化时间≥48h,得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EVA的熔融指数为4.2~5.5g/min;所述EMAA的熔融指数为2.5~3.5g/min。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部占铝箔封口膜面积的1/2~3/4。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BOPET膜层(1)的厚度为20~60μm,所述PE膜层(2)的厚度为10~30μm;所述第二BOPET膜层(3)的厚度为12~20μm,所述铝箔层(4)厚度为7~50μm,所述热封层(5)厚度为10~70μm。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部中的PE膜层(2)的下表面还设置有第三BOPET膜层(6)。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部中的PE膜层(2)的下表面设置的第三BOPET膜层(6)的厚度为12~20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部中的PE膜层(2)与所述PE膜层(2)下表面的第三BOPET膜层(6)的之间还设置有印刷层(7)。
8. 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保护层的制备:在所述粘结部和自由部中PE膜层(2)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对其在50~80℃下进行烘干或自然冷却,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PE膜层(2)上固化形成第一胶黏层;在70~80℃下,将第一BOPET膜层(1)与所述第一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在所述粘结部中的PE膜层(2)的另一面涂覆胶黏剂,对其在50~80℃下烘干或自然冷却,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PE膜层(2)的另一面上固化形成第二胶黏层;
(2)粘结层的制备:在所述铝箔层(4)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对其在50~80℃下进行烘干或自然冷却,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铝箔层(4)上固化形成第三胶黏层;在70~80℃下,将第二BOPET膜层(3)与所述第三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在所述铝箔层(4)的另一面涂覆胶黏剂,对其在50~80℃下烘干或自然冷却,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铝箔层(4)的另一面固化形成第四胶黏层;在70~80℃下,将热封层(5)与所述第四胶黏层热压复合在一起;
(3)使所述粘结部上的第二胶黏剂层与所述粘结层的第二BOPET膜层(3)接触,在70~80℃下热压使其粘结为一体结构,没有与第二BOPET膜层(3)粘结的自由部构成拉耳结构,即得到带有拉耳结构的坯膜;
(4)对步骤(3)中得到有拉耳结构的坯膜在40~60℃下进行熟化,熟化时间≥48h,得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热压之前,先在所述自由部中PE膜层(2)的另一面涂覆胶黏剂,对其在50~80℃下烘干或自然冷却,使所述胶黏剂固化形成第五胶粘层,在第五胶黏层下设置第三BOPET膜层(6),再将其在70~80℃下热压。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热压之前,先在垫上的第三BOPET膜层(6)上进行印刷,形成印刷层(7)。
CN201310225660.5A 2013-06-07 2013-06-07 一种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2877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5660.5A CN103287718B (zh) 2013-06-07 2013-06-07 一种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5660.5A CN103287718B (zh) 2013-06-07 2013-06-07 一种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7718A CN103287718A (zh) 2013-09-11
CN103287718B true CN103287718B (zh) 2015-08-26

Family

ID=49089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25660.5A Active CN103287718B (zh) 2013-06-07 2013-06-07 一种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877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6626A (zh) * 2015-05-02 2015-07-22 张俊辉 高阻隔农药级复合包装膜的制造方法
CN104786622A (zh) * 2015-05-02 2015-07-22 张俊辉 一种pe易撕型高阻隔复合发泡膜的加工方法
CN105480571A (zh) * 2015-10-13 2016-04-13 惠州宝柏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干净剥离铝箔易揭盖
CN107150473A (zh) * 2017-06-13 2017-09-12 浙江金石包装有限公司 陶瓷容器封口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10253999A (zh) * 2019-07-26 2019-09-20 江阴苏达汇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化妆品用纸铝塑盖膜及其生产工艺
CN114407453A (zh) * 2021-12-14 2022-04-29 江阴宝柏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热封易裁切封口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55940Y (zh) * 2005-12-16 2007-01-10 台湾励远实业有限公司 封口膜拉耳开启改进结构
CN101073403A (zh) * 2006-05-17 2007-11-21 科伍德有限公司 促成或保持肉的令人想要颜色的包装制品、薄膜和方法
CN102700819A (zh) * 2012-06-06 2012-10-03 浙江金石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铝箔封口膜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43561B2 (ja) * 1997-09-12 2008-02-0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蓋材および蓋材の製造方法
JP2006111305A (ja) * 2004-10-14 2006-04-27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高温殺菌処理用深絞り包装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55940Y (zh) * 2005-12-16 2007-01-10 台湾励远实业有限公司 封口膜拉耳开启改进结构
CN101073403A (zh) * 2006-05-17 2007-11-21 科伍德有限公司 促成或保持肉的令人想要颜色的包装制品、薄膜和方法
CN102700819A (zh) * 2012-06-06 2012-10-03 浙江金石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铝箔封口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7718A (zh) 2013-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7718B (zh) 一种半拉耳易揭铝箔封口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0819B (zh) 一种铝箔封口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9707B (zh) 一种铝箔封口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2784216U (zh) 一种铝箔封口膜
CN204713688U (zh) 一种铝箔封口垫片
CN203888322U (zh) 高阻隔封口膜
CN209240613U (zh) 一种新型hd杯酱油易揭膜
CN206900031U (zh) 一种多功能文件袋
CN209291030U (zh) 一种设有聚乳酸薄膜的食品包装袋
CN210477989U (zh) 一种贴体包装膜
CN202244372U (zh) 纸盒封口结构
CN209096158U (zh) 一种新型无味冷冻阻隔牛排袋
CN208360888U (zh) 一种防止外卖员打开的打包盒
CN216581945U (zh) 一种快餐外卖包装盒
CN206766643U (zh) 防伪封胶采样袋
CN217625135U (zh) 一种脱胶干净的瓶盖密封用垫片
CN201660155U (zh) 一种新型防伪封箱胶带
CN203447508U (zh) 一种聚丙烯组合盖
CN205060405U (zh) 一种新型易撕盖
CN210211661U (zh) 易热封易揭开的热封膜
CN204802186U (zh) 一种兽药包装瓶
CN216221090U (zh) 一种食品吸塑罩
CN210455821U (zh) 一种纸质封口膜
CN208343635U (zh) 高阻隔的易揭膜盖
CN202193266U (zh) 用于乳腐发酵制品的包装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