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04111U - 带整流罩的卧式转子式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带整流罩的卧式转子式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04111U
CN204704111U CN201520427406.8U CN201520427406U CN204704111U CN 204704111 U CN204704111 U CN 204704111U CN 201520427406 U CN201520427406 U CN 201520427406U CN 204704111 U CN204704111 U CN 204704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ody
metal
upper bearing
hol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274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金红
刘云
刘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oyang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oyang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oyang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oyang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274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041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04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041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整流罩的卧式转子式压缩机,整流罩包括上圆环、过渡斜面、下筒体,上圆环包绕在电机组件的定子绕组的下头部的外围,下筒体通过上轴承的左端面的安装槽内,下筒体的底端面的左侧罩有消声罩,第一联接螺栓穿过消声罩、下筒体的底端面、上轴承与气缸固定连接;上轴承的轴颈与左端面的结合部设置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上轴承的排气口错接相通,下筒体中部的圆形通孔与上轴承的轴颈之间存在环形间隙,所述环形凹槽与下筒体的底端面之间构成一级消声腔,消声罩与下筒体的底端面之间构成二级消声腔,一级消声腔通过所述环形间隙和二级消声腔相通。优点:整流罩固定牢靠、不会发生周向和径向窜动、整流罩兼具导流与消声作用。

Description

带整流罩的卧式转子式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转子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182545256 U,申请人为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名称为“一种用于转子式压缩机的带自锁定位的整流罩”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转子式压缩机用整流罩,其安装于上轴承轴颈上,整流罩成碗状,底部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的圆周上开设有一环形斜面,整流罩的内侧面的内径小于上轴承的轴颈的外径。装配时将整流罩套入上轴承的轴颈后,利用斜角卡入上轴承的轴颈表面机械加工面,以对整流罩进行轴向限位,限制轴套在轴向的窜动,同时由于整流罩与上轴承的轴颈存在过盈,可以限制整流罩周向的转动。
该整流罩能防止定子绕组损伤,引导冷媒气体的流向,但该整流罩存在不足之处:整流罩为非金属材料注塑件,容易变形,其内侧面的圆度无法精确的保证,而与其内侧面过盈配合的上轴承的轴颈的圆度偏差很小,于是二者周向过盈量无法精确保证,因此在高压冷媒气体的冲击力下,整流罩容易发生周向窜动,发出异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整流罩固定牢靠、不会发生周向和径向窜动、整流罩兼具导流与消声作用的卧式转子式压缩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带整流罩的卧式转子式压缩机,包括密闭壳体,密闭壳体左侧的电机组件侧内设置有电机组件,密闭壳体右侧的泵体组件侧内设置有泵体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转子组件内固定套装有曲轴,曲轴由转子组件带动同步旋转;所述泵体组件包括靠接的上轴承、气缸、下轴承,上轴承构成所述气缸的左端面,下轴承构成所述气缸的右端面,所述曲轴可转动地穿设在上轴承的内孔和下轴承的内孔内,曲轴上偏心地固定套装有活塞,曲轴带动活塞沿所述气缸的缸体内壁旋转以吸收和压缩冷媒气体;
所述卧式转子式压缩机还包括位于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之间的整流罩,整流罩为耐高温的塑料体,包括位于上部的上圆环、位于下部的下筒体,上圆环和下筒体之间通过过渡斜面连接,上圆环的内径大于下筒体的内径,所述上圆环包绕在电机组件的定子绕组的下头部的外围,上圆环的内环面和定子绕组的下头部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下筒体通过上轴承的左端面的安装槽内,下筒体的底端面中部具有供上轴承的轴颈通过的圆形通孔,下筒体的底端面的左侧罩有消声罩,消声罩套在上轴承的轴颈上,消声罩上具有排气口,第一联接螺栓穿过消声罩、下筒体的底端面、上轴承与气缸固定连接;
所述上轴承的轴颈与左端面的结合部设置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上轴承的排气口错接相通,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下筒体的底端面之间构成冷媒气体的一级消声腔,所述下筒体的底端面的圆形通孔与上轴承的轴颈之间存在供冷媒气体通过的环形间隙,所述消声罩与所述下筒体的底端面之间构成冷媒气体的二级消声腔,一级消声腔通过所述环形间隙和二级消声腔相通,二级消声腔内的冷媒气体从消声罩的排气口排出,在整流罩的导流作用下冷媒气体吹向电机组件侧以冷却定子组件,整流罩的内环面、上轴承的轴颈的外环面、消声罩的外壁面构成冷媒气体的导流腔;
所述上轴承的安装槽的外沿上设置有位于上方的回气孔和位于下方的回油孔,回气孔和回油孔的外径均宽于整流罩的下筒体的外径,回气孔和所述下筒体之间的间隙构成供冷媒气体回流的回气间隙,回油孔和所述下筒体之间的间隙构成供冷冻机油回流的回油间隙。
进一步,所述气缸的缸体上沿周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内螺纹孔,第一联接螺栓穿过消声罩、下筒体的底端面、上轴承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孔的左部螺纹连接,所述下轴承的右侧罩有吸油罩,第二联接螺栓穿过下轴承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孔的右部螺纹连接,所述消声罩、下筒体的底端面、上轴承上具有供第一联接螺栓的螺杆穿过的螺栓装配孔,所述下轴承上具有供第二联接螺栓的螺杆通过的螺栓装配孔,第二联接螺栓的螺帽藏于所述吸油罩的隆起部位内;
所述气缸的缸体上还另设有多个第二内螺纹孔,所述第一内螺纹孔和第二内螺纹孔交错设置,第三联接螺栓将上轴承与所述第二内螺纹孔的左部螺纹连接,第四联接螺栓将吸油罩和下轴承与所述第二内螺纹孔的右部螺纹连接,所述上轴承上具有供第三联接螺栓的螺杆穿过的螺栓装配孔,所述消声罩上和下筒体的底端面上具有供第三联接螺栓的螺帽通过的螺栓让位孔,所述吸油罩和下轴承上具有供第四联接螺栓的螺杆穿过的螺栓装配孔;
所述消声罩上和下筒体的底端面上的螺栓让位孔中有一个为腰形孔,所述下轴承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下轴承、气缸、上轴承上对应设置有与下轴承上的排气口相通的通气孔,该通气孔与下筒体的底端面和消声罩上为腰形孔的螺栓让位孔对应相通,从下轴承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气体在吸油罩的阻挡作用下,依次沿下轴承、气缸、上轴承上的通气孔进入下筒体的底端面以及消声罩上的为腰形孔的螺栓让位孔中,并在整流罩的导流作用下吹向电机组件侧以冷却电机组件;所述气缸上的通气孔的孔径大于下轴承和上轴承上的通气孔的孔径,根据赫姆霍兹共鸣器消声原理,该结构可滤去部分频率的冷媒气体从而达到对下轴承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气体的消声作用。
进一步,所述上轴承的安装槽的外沿上设置有两个位于上方的回气孔以及三个位于下方的回油孔,所述两个回气孔和三个回油孔均为腰形孔,两个腰形的回气孔和所述下筒体之间的间隙构成供冷媒气体回流的回气间隙,三个腰形的回油孔和所述下筒体之间的间隙构成供冷冻机油回流的回油间隙。
进一步,所述一级消声腔的环形凹槽呈向上轴承的右侧凹入的半圆面。
进一步,所述消声罩的右上方具有两个排气口,消声罩的排气口朝向电机组件的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之间的间隙设置。
进一步,所述气缸的缸体上沿周向等间隔设置有三个第一内螺纹孔,气缸的缸体上还另设有三个第二内螺纹孔,第一内螺纹孔和第二内螺纹孔交错设置,所述消声罩、下筒体的底端面、上轴承上具有三个供第一联接螺栓的螺杆穿过的螺栓装配孔,所述下轴承上具有三个供第二联接螺栓的螺杆穿过的螺栓装配孔,所述第二联接螺栓的螺帽藏于所述吸油罩的隆起部位内;所述上轴承上具有三个供第三联接螺栓的螺杆穿过的螺栓装配孔,所述下筒体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三个供第三联接螺栓的螺帽通过的螺栓让位孔,所述消声罩上设置有两个供第三联接螺栓的螺帽通过的螺栓让位孔,第三个第三联接螺栓的螺帽藏于消声罩的隆起部位内,所述下筒体和消声罩上的螺栓让位孔中有一个为腰形孔,该为腰形孔的螺栓让位孔供一个第三联接螺栓的螺帽通过,该为腰形孔的螺栓让位孔还与所述上轴承、气缸、下轴承上的通气孔对应相通,所述吸油罩和下轴承上具有三个供第四联接螺栓的螺杆穿过的螺栓装配孔。
进一步,所述上轴承的外沿与密闭壳体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整流罩的过渡斜面和下筒体之间的夹角为120-150度。
进一步,所述密闭壳体可以水平设置或者倾斜设置,水平设置时,通过电机组件侧和泵体组件侧的压差使冷冻机油回油,倾斜设置时,密闭壳体下端的左侧支撑有高支撑部件,密闭壳体下端的右侧支撑有低支撑部件,倾斜设置更便于冷冻机油的回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是:在气缸内压缩后的冷媒气体由上轴承的排气口排出,之后冷媒气体进入与上轴承的排气口错接相通的上轴承的环形凹槽内,环形凹槽与下筒体的底端面之间构成一级消声腔,一级消声腔的消声是由于该一级消声腔是密闭腔体,以及整流罩的下筒体与上轴承的轴颈之间的环形间隙对冷媒气体的节流作用。之后,冷媒气体沿整流罩的下筒体与上轴承的轴颈之间的环形间隙进入消声罩与下筒体的底端面之间构成的二级消声腔内,再之后,冷媒气体从消声罩上的排气口排出,在整流罩的导流作用下吹入电机组件侧以冷却定子组件,整流罩能有效引导冷媒气体的流向,一级消声腔和二级消声腔还起到双重消声的作用,因此,整流罩兼具导流与消声作用。
作为优选,在气缸内压缩后的冷媒气体还由下轴承的排气口排出,从下轴承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气体在吸油罩的阻挡作用下,依次沿下轴承、气缸、上轴承上的通气孔进入下筒体的底端面以及消声罩上的为腰形孔的螺栓让位孔中,并在整流罩的导流作用下吹向电机组件侧以冷却电机组件;所述气缸上的通气孔的孔径大于下轴承和上轴承上的通气孔的孔径,该结构可滤去部分频率的冷媒气体从而达到对下轴承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气体的消声作用。
第一联接螺栓穿过消声罩、下筒体的底端面、上轴承与气缸固定连接,整流罩通过螺栓固定,固定牢靠,因此整流罩不会在高压冷媒气体吹动下发生周向和径向窜动,不会出现因周向和径向窜动而发出异声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整流罩通过第一联接螺栓与消声罩、上轴承、气缸固定,固定牢靠,不会在高压冷媒气体吹动下发生周向和径向窜动;(2)整流罩对冷媒气体兼具导流和消声作用,整流罩能有效地将冷媒气体导向电机组件侧以冷却定子组件,并且,一级消声腔、环形间隙和二级消声腔形成对冷媒气体的消声作用;(3)上轴承的回气孔和下筒体之间的间隙构成供冷媒气体回流的回气间隙,上轴承的回油孔和下筒体之间的间隙构成供冷冻机油回流的回油间隙;(4)气缸上的通气孔的孔径大于下轴承和上轴承上的通气孔的孔径,该结构可达到对下轴承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气体的消声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带整流罩的卧式转子式压缩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流罩的结构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I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上轴承的结构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7为图1中消声罩的左视图;
图8为图1中气缸的左视图;
图9为图1中下轴承的右视图;
图10为图1中吸油罩的右视图;
图11为图1中曲轴和活塞的结构图;
附图标号:1-密闭壳体;2-定子组件;21-定子铁芯;22-定子绕组;23-下头部;3-转子组件;4-曲轴;5-上轴承;51-左端面;52-安装槽;53-轴颈;54-环形凹槽;55-上轴承的排气口;56-回气孔;561-回气间隙;57-回油孔;571-回油间隙;58-第一排气阀片;6-气缸;61-第一内螺纹孔;62-第二内螺纹孔;7-下轴承;71-下轴承的排气口;72-第二排气阀片;73-通气孔;8-活塞;9-整流罩;91-上圆环;92-下筒体;93-过渡斜面;94-圆形通孔;10-消声罩;101-排气口;11-第一联接螺栓;12-吸油罩;13-第二联接螺栓;14-排气组件;15-吸油管;16-油池;17-曲轴吸油孔;18-漏油孔;19-螺栓装配孔;20-螺栓让位孔;A-一级消声腔;B-环形间隙;C-二级消声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照图1-11:带整流罩的卧式转子式压缩机,包括密闭壳体1,密闭壳体1左侧的电机组件侧内设置有电机组件,密闭壳体1右侧的泵体组件侧内设置有泵体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定子组件2和转子组件3,定子组件2包括定子铁芯21和定子绕组22,定子绕组22通电后带动转子组件3作旋转运动,转子组件3内固定套装有曲轴4,曲轴4由转子组件3带动同步旋转;所述泵体组件包括靠接的上轴承5、气缸6、下轴承7,上轴承5构成所述气缸6的左端面,下轴承7构成所述气缸6的右端面,所述曲轴4可转动地穿设在上轴承5的内孔和下轴承7的内孔内,曲轴4上偏心地固定套装有活塞8,曲轴4带动活塞8沿所述气缸6的缸体内壁旋转以吸收和压缩冷媒气体;
所述卧式转子式压缩机还包括位于电机组件和泵体组件之间的整流罩9,整流罩9为耐高温的塑料体,包括位于上部的上圆环91、位于下部的下筒体92,上圆环91和下筒体92之间通过过渡斜面93连接,上圆环91的内径大于下筒体92的内径,所述上圆环91包绕在电机组件的定子绕组22的下头部23的外围,上圆环91的内环面和定子绕组22的下头部23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下筒体92通过上轴承5的左端面51的安装槽52内,下筒体92的底端面中部具有供上轴承5的轴颈53通过的圆形通孔94,下筒体92的底端面的左侧罩有消声罩10,消声罩10套在上轴承5的轴颈53上,消声罩10的供轴颈通过的开孔与轴颈53匹配,消声罩10上具有排气口101,第一联接螺栓11穿过消声罩10、下筒体92的底端面、上轴承5与气缸6固定连接,上轴承5的外沿与密闭壳体1焊接固定;
所述上轴承5的轴颈53与左端面51的结合部设置环形凹槽54,环形凹槽54与上轴承的排气口55错接相通,从上轴承的排气口55排出的冷媒气体进入上轴承5的环形凹槽54内,所述环形凹槽54与所述下筒体92的底端面之间构成冷媒气体的一级消声腔A,所述下筒体92的底端面的圆形通孔94与上轴承5的轴颈53之间存在供冷媒气体通过的环形间隙B,所述消声罩10与所述下筒体92的底端面之间构成冷媒气体的二级消声腔C,一级消声腔A通过所述环形间隙B和二级消声腔C相通,二级消声腔C内的冷媒气体从消声罩10的排气口101排出,在整流罩9的导流作用下冷媒气体吹向电机组件侧以冷却定子组件2,整流罩9的内环面、上轴承5的轴颈53的外环面、消声罩10的外壁面构成冷媒气体的导流腔;
所述上轴承5的安装槽52的外沿上设置有位于上方的两个回气孔56和位于下方的三个回油孔57,所述两个回气孔56和三个回油孔57均为腰形孔,两个回气孔和三个回油孔的外径均宽于整流罩的下筒体92的外径,两个腰形的回气孔56和所述下筒体92之间的间隙构成供冷媒气体回流的回气间隙561,三个腰形的回油孔57和所述下筒体92之间的间隙构成供冷冻机油回流的回油间隙571。
所述消声罩10的右上方具有两个排气口101,消声罩10的两个排气口101朝向电机组件的定子组件2和转子组件3之间的间隙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一级消声腔A的环形凹槽54呈向上轴承5的右侧凹入的半圆面。所述整流罩9的过渡斜面93和下筒体92之间的夹角为120-150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缸6的缸体上沿周向等间隔设置有三个第一内螺纹孔61,第一联接螺栓11穿过消声罩10、下筒体92的底端面、上轴承5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孔61的左部螺纹连接,所述下轴承7的右侧罩有吸油罩12,第二联接螺栓13穿过下轴承7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孔61的右部螺纹连接,所述消声罩10、下筒体92的底端面、上轴承5上具有三个供第一联接螺栓11穿过的螺栓装配孔19,所述下轴承7上具有三个供第二联接螺栓的螺杆通过的螺栓装配孔19,第二联接螺栓的螺帽藏于所述吸油罩12的隆起部位内;
所述气缸6的缸体上还另设有三个第二内螺纹孔62,所述第一内螺纹孔61和第二内螺纹孔62交错设置,第三联接螺栓将上轴承5与所述第二内螺纹孔62的左部螺纹连接,第四联接螺栓将下轴承7与所述第二内螺纹孔62的右部螺纹连接,所述上轴承5上具有三个供第三联接螺栓的螺杆穿过的螺栓装配孔19,所述下筒体92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三个供第三联接螺栓的螺帽通过的螺栓让位孔20,所述消声罩10上设置有两个供第三联接螺栓的螺帽通过的螺栓让位孔20,第三个第三联接螺栓的螺帽藏于消声罩10的隆起部位内,所述吸油罩12和下轴承7上具有供第四联接螺栓的螺杆穿过的螺栓装配孔19;
所述消声罩10上和下筒体92的底端面上的螺栓让位孔20中有一个为腰形孔,所述下轴承7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下轴承7、气缸6、上轴承5上对应设置有与下轴承的排气口71相通的通气孔73,该通气孔73与为下筒体92的底端面和消声罩10上为腰形孔的螺栓让位孔20对应相通,从下轴承的排气口71排出的冷媒气体在吸油罩12的阻挡作用下,依次沿下轴承7、气缸6、上轴承5上的通气孔73进入下筒体92的底端面以及消声罩10上的为腰形孔的螺栓让位孔20中,并在整流罩9的导流作用下吹向电机组件侧以冷却电机组件2;所述气缸6上的通气孔73的孔径大于下轴承7和上轴承5上的通气孔73的孔径,根据赫姆霍兹共鸣器消声原理,该结构可滤去部分频率的冷媒气体从而达到对下轴承的排气口71排出的冷媒气体的消声作用。下筒体92的底端面和消声罩10上为腰形孔的螺栓让位孔20的厚度薄,其作用可忽略。
在气缸6内压缩后的冷媒气体由上轴承的排气口55排出,上轴承的排气口55上设置有供压缩后的冷媒气体冲开的第一排气阀片58,第一排气阀片58铰接在上轴承5上,从上轴承的排气口55排出的冷媒气体进入上轴承5的环形凹槽54内,环形凹槽54与下筒体92的底端面之间构成一级消声腔A,之后,冷媒气体沿整流罩的下筒体92与上轴承5的轴颈53之间的环形间隙B进入消声罩10与下筒体92的底端面之间构成的二级消声腔C内,再之后,冷媒气体从消声罩10上的排气口101排出,在整流罩9的导流作用下吹入电机组件侧以冷却定子组件2,定子铁芯21上沿与密闭壳体1之间设置有供冷媒气体回流的间隙,冷却定子组件2后的冷媒气体在电机组件侧的气体压力下沿该定子铁芯21上沿与密闭壳体1之间的间隙、以及上轴承5上部的回气孔上的回气间隙561排入至压缩机的泵体组件侧,由位于密闭壳体1上端的排气组件14排出。
本实施例中,在气缸6内压缩后的冷媒气体还由下轴承的排气口71排出,下轴承的排气口71上设置有供压缩后的冷媒气体冲开的第二排气阀片72,第二排气阀片58铰接在下轴承7上,从下轴承的排气口71排出的冷媒气体在吸油罩12的阻挡作用下,依次沿下轴承7、气缸6、上轴承5上的通气孔73进入下筒体92的底端面以及消声罩10上的为腰形孔的螺栓让位孔20中,并在整流罩9的导流作用下吹向电机组件侧以冷却电机组件;所述气缸6上的通气孔73的孔径大于下轴承7和上轴承5上的通气孔73的孔径,该结构可滤去部分频率的冷媒气体从而达到对下轴承的排气口71排出的冷媒气体的消声作用。
所述卧式转子式压缩机还包括从油池16中吸取冷冻机油以流入曲轴吸油孔内的吸油罩组件,吸油罩组件包括吸油管15和所述吸油罩12,吸油管15与油池16连通,曲轴4内水平设置有曲轴吸油孔17,曲轴吸油孔17上设置有漏油孔18,曲轴吸油孔17内设置有螺旋结构的螺旋吸油片,在密闭壳体内气体压力和螺旋吸油片旋转作用下吸油管15吸入油池16内的冷冻机油,冷冻机油通过曲轴吸油孔17上的漏油孔18被输送到曲轴4和所述上轴承5的内孔之间、曲轴4和所述下轴承7的内孔之间、以及活塞8的内孔和曲轴4的偏心圆外圆之间的摩擦副上,冷冻机油在各摩擦副上形成油膜对摩擦副进行润滑,混合有冷冻机油的冷媒气体从所述消声罩10上的排气口101排出,混在冷媒气体中的冷冻机油随着气流的扰动和壁面的阻挡,在重力的作用下形成油滴,在电机组件侧和泵体组件侧的压差下通过上轴承5下部的回油间隙571返回到油池中。
本实施例中,密闭壳体1可以水平设置,密闭壳体1也可以倾斜设置,水平设置时,通过电机组件侧和泵体组件侧的压差回油,倾斜设置时,密闭壳体1下端的左侧支撑有高支撑部件,密闭壳体1下端的右侧支撑有低支撑部件,倾斜设置更便于冷冻机油的回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只有上轴承5上具有排气口以及第一排气阀片58,下轴承7上不具有排气口以及第二排气阀片72,在气缸6内压缩后的冷媒气体仅从上轴承的排气口55排出。此后通过冷媒气体通过一级消声腔A、环形间隙B、二级消声腔C由消声罩10上的排气口排出,在整流罩9的导流作用下吹入电机组件侧以冷却定子组件2。
在下轴承7上不具有排气口以及第二排气阀片72的基础上,下轴承7、气缸6、上轴承5上也无需具备通气孔73,消声罩10、下筒体92的底端面上也无需形成与通气孔73对应的腰形孔。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实现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带整流罩的卧式转子式压缩机,包括密闭壳体,密闭壳体左侧的电机组件侧内设置有电机组件,密闭壳体右侧的泵体组件侧内设置有泵体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转子组件内固定套装有曲轴,曲轴由转子组件带动同步旋转;所述泵体组件包括靠接的上轴承、气缸、下轴承,上轴承构成所述气缸的左端面,下轴承构成所述气缸的右端面,所述曲轴可转动地穿设在上轴承的内孔和下轴承的内孔内,曲轴上偏心地固定套装有活塞,曲轴带动活塞沿所述气缸的缸体内壁旋转以吸收和压缩冷媒气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卧式转子式压缩机还包括位于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之间的整流罩,整流罩为耐高温的塑料体,包括位于上部的上圆环、位于下部的下筒体,上圆环和下筒体之间通过过渡斜面连接,上圆环的内径大于下筒体的内径,所述上圆环包绕在电机组件的定子绕组的下头部的外围,上圆环的内环面和定子绕组的下头部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下筒体通过上轴承的左端面的安装槽内,下筒体的底端面中部具有供上轴承的轴颈通过的圆形通孔,下筒体的底端面的左侧罩有消声罩,消声罩套在上轴承的轴颈上,消声罩上具有排气口,第一联接螺栓穿过消声罩、下筒体的底端面、上轴承与气缸固定连接;
所述上轴承的轴颈与左端面的结合部设置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上轴承的排气口错接相通,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下筒体的底端面之间构成冷媒气体的一级消声腔,所述下筒体的底端面的圆形通孔与上轴承的轴颈之间存在供冷媒气体通过的环形间隙,所述消声罩与所述下筒体的底端面之间构成冷媒气体的二级消声腔,一级消声腔通过所述环形间隙和二级消声腔相通,二级消声腔内的冷媒气体从消声罩的排气口排出,在整流罩的导流作用下冷媒气体吹向电机组件侧以冷却定子组件,整流罩的内环面、上轴承的轴颈的外环面、消声罩的外壁面构成冷媒气体的导流腔;
所述上轴承的安装槽的外沿上设置有位于上方的回气孔和位于下方的回油孔,回气孔和回油孔的外径均宽于整流罩的下筒体的外径,回气孔和所述下筒体之间的间隙构成供冷媒气体回流的回气间隙,回油孔和所述下筒体之间的间隙构成供冷冻机油回流的回油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整流罩的卧式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缸体上沿周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内螺纹孔,第一联接螺栓穿过消声罩、下筒体的底端面、上轴承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孔的左部螺纹连接,所述下轴承的右侧罩有吸油罩,第二联接螺栓穿过下轴承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孔的右部螺纹连接,所述消声罩、下筒体的底端面、上轴承上具有供第一联接螺栓的螺杆穿过的螺栓装配孔,所述下轴承上具有供第二联接螺栓的螺杆通过的螺栓装配孔,第二联接螺栓的螺帽藏于所述吸油罩的隆起部位内;
所述气缸的缸体上还另设有多个第二内螺纹孔,所述第一内螺纹孔和第二内螺纹孔交错设置,第三联接螺栓将上轴承与所述第二内螺纹孔的左部螺纹连接,第四联接螺栓将吸油罩和下轴承与所述第二内螺纹孔的右部螺纹连接,所述上轴承上具有供第三联接螺栓的螺杆穿过的螺栓装配孔,所述消声罩上和下筒体的底端面上具有供第三联接螺栓的螺帽通过的螺栓让位孔,所述吸油罩和下轴承上具有供第四联接螺栓的螺杆穿过的螺栓装配孔;
所述消声罩上和下筒体的底端面上的螺栓让位孔中有一个为腰形孔,所述下轴承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下轴承、气缸、上轴承上对应设置有与下轴承上的排气口相通的通气孔,该通气孔与下筒体的底端面和消声罩上为腰形孔的螺栓让位孔对应相通,从下轴承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气体在吸油罩的阻挡作用下,依次沿下轴承、气缸、上轴承上的通气孔进入下筒体的底端面以及消声罩上的为腰形孔的螺栓让位孔中,并在整流罩的导流作用下吹向电机组件侧以冷却电机组件;所述气缸上的通气孔的孔径大于下轴承和上轴承上的通气孔的孔径,根据赫姆霍兹共鸣器消声原理,该结构可滤去部分频率的冷媒气体从而达到对下轴承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气体的消声作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整流罩的卧式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承的安装槽的外沿上设置有两个位于上方的回气孔以及三个位于下方的回油孔,所述两个回气孔和三个回油孔均为腰形孔,两个腰形的回气孔和所述下筒体之间的间隙构成供冷媒气体回流的回气间隙,三个腰形的回油孔和所述下筒体之间的间隙构成供冷冻机油回流的回油间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整流罩的卧式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消声腔的环形凹槽呈向上轴承的右侧凹入的半圆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整流罩的卧式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罩的右上方具有两个排气口,消声罩的排气口朝向电机组件的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之间的间隙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整流罩的卧式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缸体上沿周向等间隔设置有三个第一内螺纹孔,气缸的缸体上还另设有三个第二内螺纹孔,第一内螺纹孔和第二内螺纹孔交错设置,所述消声罩、下筒体的底端面、上轴承上具有三个供第一联接螺栓的螺杆穿过的螺栓装配孔,所述下轴承上具有三个供第二联接螺栓的螺杆穿过的螺栓装配孔,所述第二联接螺栓的螺帽藏于所述吸油罩的隆起部位内;所述上轴承上具有三个供第三联接螺栓的螺杆穿过的螺栓装配孔,所述下筒体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三个供第三联接螺栓的螺帽通过的螺栓让位孔,所述消声罩上设置有两个供第三联接螺栓的螺帽通过的螺栓让位孔,第三个第三联接螺栓的螺帽藏于消声罩的隆起部位内,所述下筒体和消声罩上的螺栓让位孔中有一个为腰形孔,该为腰形孔的螺栓让位孔供一个第三联接螺栓的螺帽通过,该为腰形孔的螺栓让位孔还与所述上轴承、气缸、下轴承上的通气孔对应相通,所述吸油罩和下轴承上具有三个供第四联接螺栓的螺杆穿过的螺栓装配孔。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整流罩的卧式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承的外沿与密闭壳体焊接固定。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整流罩的卧式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罩的过渡斜面和下筒体之间的夹角为120-150度。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整流罩的卧式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壳体可以水平设置或者倾斜设置,水平设置时,通过电机组件侧和泵体组件侧的压差使冷冻机油回油,倾斜设置时,密闭壳体下端的左侧支撑有高支撑部件,密闭壳体下端的右侧支撑有低支撑部件,倾斜设置更便于冷冻机油的回流。
CN201520427406.8U 2015-06-19 2015-06-19 带整流罩的卧式转子式压缩机 Active CN2047041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27406.8U CN204704111U (zh) 2015-06-19 2015-06-19 带整流罩的卧式转子式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27406.8U CN204704111U (zh) 2015-06-19 2015-06-19 带整流罩的卧式转子式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04111U true CN204704111U (zh) 2015-10-14

Family

ID=54283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27406.8U Active CN204704111U (zh) 2015-06-19 2015-06-19 带整流罩的卧式转子式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0411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3151A (zh) * 2018-03-30 2018-08-24 浙江博阳压缩机有限公司 双级压差供油卧式旋转压缩机
USD917036S1 (en) 2018-02-20 2021-04-20 Dometic Sweden Ab Air distribution box
US11376925B2 (en) 2018-04-16 2022-07-05 Dometic Sweden Ab Air distribution apparatu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17036S1 (en) 2018-02-20 2021-04-20 Dometic Sweden Ab Air distribution box
USD1006977S1 (en) 2018-02-20 2023-12-05 Dometic Sweden Ab Air distribution box
CN108443151A (zh) * 2018-03-30 2018-08-24 浙江博阳压缩机有限公司 双级压差供油卧式旋转压缩机
US11376925B2 (en) 2018-04-16 2022-07-05 Dometic Sweden Ab Air distribution apparatus
US11760167B2 (en) 2018-04-16 2023-09-19 Dometic Sweden Ab Air distribution apparatu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04111U (zh) 带整流罩的卧式转子式压缩机
CN104329466B (zh) 耐高温机械密封装置
CN107503959A (zh) 一种齿轮齿条驱动式无轴风机
CN103032347A (zh) 具有隔离结构的离心压缩机
CN202991501U (zh) 一种压缩机用供油结构及采用该供油结构的卧式旋转压缩机
CN204140390U (zh) 涡旋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3130609U (zh) 煤气加压风机
CN207454330U (zh) 一种齿轮齿条驱动式无轴风机
CN103174506A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
CN108278203A (zh) 一种无油涡旋式空气压缩机
CN204458348U (zh) 带电机防护罩的卧式低温压缩机
CN205154485U (zh) 发电机导轴承油盆密封盖
CN102758774A (zh) 一种压缩机用供油结构及采用该供油结构的卧式旋转压缩机
JP2012087700A (ja) 負圧ポンプ
CN202132157U (zh) 电动燃油泵装置
CN104300724A (zh) 一种防止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
CN107246396B (zh) 电子水泵
CN203599543U (zh) 一种气浮高速电主轴的盖板组件
CN203297101U (zh) 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轴承组件和具有其的旋转式压缩机
CN204089426U (zh) 一种防止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
CN203809287U (zh) 立悬式三螺杆泵
CN202646415U (zh) 一种膨化机轴承箱
CN211116603U (zh) 转子和压缩机
CN211351900U (zh) 一种正压式发电机轴封挡油装置
CN20727855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无油涡旋风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